CN103082999A - 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2999A
CN103082999A CN2013100131304A CN201310013130A CN103082999A CN 103082999 A CN103082999 A CN 103082999A CN 2013100131304 A CN2013100131304 A CN 2013100131304A CN 201310013130 A CN201310013130 A CN 201310013130A CN 103082999 A CN103082999 A CN 103082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fan
input
module
mobile communication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31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文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 In Hong Ming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ople In Hong Ming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ople In Hong Ming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ople In Hong Ming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131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829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82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29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包括脑电监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心电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血氧监测模块、移动通讯装置CPU、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健康监护中心,脑电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体温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心电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血压监测模块的输出端和血氧监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入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和健康监护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能够随时随地测量脑电、体温、心电、血压和血氧,使得患者能够随时监测身体状况并随时随地获取医生专业的治疗意见和建议。

Description

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健康远程检测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利用脑电检测装置对患者进行脑电检测的时候,需要患者到配备有脑机等脑电检测设备的医疗机构,如果需要对患者跟踪检测脑电,患者需要多次往返医疗机构,这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负担。另外,脑电信号非常微弱,现有技术中的脑电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容易受到环境信号的干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较差。
现在的体温计为独立的设备,不便随身携带,不能随时随地测量体温。
传统的心电测量,一般使用的五导联结构,即在人体的左右、左右脚踝和前胸连接点击,再进行测量。因为心电信号为心脏活动在人体体表,具有信号微弱、信噪比低、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在测量心电时,容易受到工频信号、电极接触噪声、肌电、放大电路内部噪声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现在常用的血压计由袖带、压力表和气球三个部分构成。测量血压时,将袖带平铺缠绕在手臂上部,用手捏压气球,在测定血压时,在袖带里面靠肘窝内侧动脉搏动处放上听诊器。在测量时,当听到听诊器中传出的第一个声音时,水银柱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收缩压,接着水银柱下降,到脉搏跳动声音变弱时,此时水银柱所在的高度就是舒张压。这种血压计需要先加压再泄压,并只能在泄压时测量血压,导致测量时间长,而且还需听诊器,使测量装置复杂。加压速度难以控制,容易导致不适感。
在现有技术中,血氧饱和度是反应血液含氧量的重要参数,在临床上是通过测量血氧饱和度来判断人体血液中的含氧量。传统的有创方法是抽取动脉中的血液,利用血气分析法或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密度的基础上计算血氧饱和度。这种有创检测方法需要采集患者的血液,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伤痛,而且还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不能实现远程检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因此,现有技术中脑电、体温、心电、血压和血氧的测量非常不方便,不适于患者随时随地进行测量和监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随时随地测量脑电、体温、心电、血压和血氧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使得患者能够随时监测身体状况并随时随地获取医生专业的治疗意见和建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包括脑电监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心电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血氧监测模块、移动通讯装置CPU、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健康监护中心,脑电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体温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心电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血压监测模块的输出端和血氧监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入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和健康监护中心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心电监测模块至少包括三个测量电极:施加在人体上测量心电信号的心电图正极、心电图负极和心电图接地极,三个测量电极分别接触人体左右手指端和手掌,心电监测模块还包括具有前置放大器的前置放大电路、去除干扰噪音的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后置放大电路、A/D转换器和消除50HZ工频干扰的数字滤波电路;
心电图正极连接前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心电图负极连接前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心电图接地极接地,前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置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后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数字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数字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入端;
前置放大电路、去除干扰噪音的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后置放大电路、A/D转换器和消除50HZ工频干扰的数字滤波电路集成为一体,采用ADS1292放大芯片。
上述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心电图正极和心电图负极分别通过抗干扰导线与前置放大器连接,心电图接地极通过抗干扰导线接地;抗干扰导线由内至外依次为第一绝缘层、第一抗干扰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二抗干扰层。
上述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第一抗干扰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沥青60-8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5%、无规聚丙烯4-14%、丁苯胶乳3-10%、聚(3,4—乙二氧撑噻吩)5-10%、纳米级钒2-8%;第二抗干扰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沥青50-70%、双酚F树脂8-13%、硅烷偶联剂6-17%、酚醛胺3-8%、聚苯胺5-10%、纳米级四氧化三铁1-5%、纳米级三氧化二铁2-5%。
上述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脑电监测模块包括脑电采集电极和集成模拟前端,集成模拟前端包括多路开关、缓冲放大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模数转换单元,脑电采集电极通过多路开关与缓冲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模数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体温检测模块包括测温模块、信号放大器和A/D转换器,测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入端,测温模块包括与人体接触的测温元件和温度传感器,测温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信号放大器和A/D转换器集成为一体,采用ADS1292。
上述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血压监测模块包括袖带、压力传感器、前置放大器、滤波器、进行二级放大的二级放大器、A/D转换器、伺服加压气泵、加压泵驱动电路、排气阀以及排气阀驱动电路,袖带连通气道,压力传感器的探头设置在气道内,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滤波器连接二级放大器的输入端,二级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信号输入端,移动通讯装置CPU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加压泵驱动电路,加压泵驱动电路连接伺服加压气泵的信号端,伺服加压气泵的充气口与袖带进气口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出端还连接排气阀驱动电路,排气阀驱动电路连接排气阀的驱动端,排气阀设置在袖带的出气口处。
上述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血氧监测模块包括光电探头;光电探头包括设置在同一侧的红光二极管和红外光二极管,以及设置在红光二极管和红外光二极管对面一侧的光电检测器;光电检测器的输出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器放大,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控制红光二极管和红外光二极管两个发光管交替打开或关闭的逻辑时序控制模块,逻辑时序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输入端、LED驱动模块的输入端和A/D转换器的输入端,LED驱动模块分别与红光二极管和红外光二极管连接,可变增益放大器连接在前置放大器的反馈端。
上述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第一抗干扰层和第二抗干扰层的厚度均大于等于0.1毫米。
上述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纳米级钒的粒径为30-80纳米,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粒径为10-50纳米,纳米级三氧化二铁的粒径为10-100纳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能够随时随地测量脑电、体温、心电、血压和血氧,使得患者能够随时监测身体状况并随时随地获取医生专业的治疗意见和建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的心电监测模块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的脑电监测模块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的体温监测模块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的血压监测模块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的血氧监测模块的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的抗干扰导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包括脑电监测模块100、体温检测模块200、心电监测模块300、血压监测模块400、血氧监测模块500、移动通讯装置CPU600、显示模块700、存储模块800和健康监护中心900,脑电监测模块100的输出端、体温检测模块200的输出端、心电监测模块300的输出端、血压监测模块400的输出端和血氧监测模块500的输出端分别与移动通讯装置CPU600的输入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600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模块700的输入端、存储模块800的输入端和健康监护中心900的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移动通讯装置CPU600为手机CPU(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平板电脑CPU)。
如图2所示,心电监测模块300至少包括三个测量电极:施加在人体上测量心电信号的心电图正极、心电图负极和心电图接地极,三个测量电极分别接触人体左右手指端和手掌,心电监测模块还包括具有前置放大器的前置放大电路、去除干扰噪音的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后置放大电路、A/D转换器和消除50HZ工频干扰的数字滤波电路;心电图正极连接前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心电图负极连接前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心电图接地极接地,前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置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后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数字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数字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手机CPU的输入端;前置放大电路、去除干扰噪音的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后置放大电路、A/D转换器和消除50HZ工频干扰数字滤波电路集成为一体,采用ADS1292放大芯片。
心电信号的幅值范围为50μV~50mV,频率范围为0.05Hz~100Hz。在体表获取微弱的生物电信号,经过前置放大,然后经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将电极接触噪声、肌电、放大电路内部噪声等干扰滤除掉,同时实现2~3倍的信号放大作用,再进入后置放大电路放大,然后再叠加1.25V的电压基准,实现心电信号从双极性到单极性的转换,用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最后采用数字滤波电路将50Hz的工频干扰消除掉,通过滤波后在显示器上显示出一个稳定的心电波形。手机CPU的输出端连接健康监护中心的输入端。将心电信息发送给健康监护中心进行处理。可以讲每次的检测结果自动发送到健康监护中心,以个人监护档案保存下来,随时都可以供用户本人或家人或被授权的医生参阅。
出于方便患者检测的需要,心电监测模块300集成在手机上,仅仅将心电图正极、心电图负极和心电图接地极裸露在手机外部,具体是将心电图正极、心电图负极和心电图接地极分别分别固定在手机的外壳上。而心电图正极、心电图负极和心电图接地极要分别通过位于手机内部的导线与手机内部相应的元器件连接,由于手机体积小,内部电子元件很多,这样手机内部复杂的电磁场会对通过导线传输的心电采集信号产生很大的干扰,而且这种复杂的电磁场干扰无法通过后续的滤波消除,导致心电测试结果不准确。本发明中的心电图正极和心电图负极分别通过抗干扰导线301与前置放大器连接,心电图接地极通过抗干扰导线;抗干扰导线301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302、第一绝缘层303、第一抗干扰层304、第二绝缘层305和第二抗干扰层306(如图7所示)。第一抗干扰层304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沥青6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5%、无规聚丙烯4%、丁苯胶乳6%、聚(3,4—乙二氧撑噻吩)10%、纳米级钒5%;第二抗干扰层306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沥青70%、双酚F树脂8%、硅烷偶联剂6%、酚醛胺6%、聚苯胺5%、纳米级四氧化三铁1%、纳米级三氧化二铁4%。第一抗干扰层304和第二抗干扰层306的厚度均等于0.5毫米。纳米级钒的粒径为30-80纳米,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粒径为10-50纳米,纳米级三氧化二铁的粒径为10-100纳米。根据标准SJ20524-1995《材料屏蔽效能的测试方法》,采用法兰同轴测试装置对本实施例抗干扰导线301的电磁屏蔽性能进行测试:在30Hz-1.5GHz频率范围内,平均屏蔽效能可达85dB。与采用普通导线(只具有导体302和绝缘层的导线)相比,心电测试结果的准确度提高33.5%。
如图3所示,脑电监测模块100包括脑电采集电极1-1和集成模拟前端1-10,集成模拟前端1-10包括多路开关1-2、缓冲放大器1-3、低通滤波器1-4、高通滤波器1-5和模数转换单元1-6,脑电采集电极1-1通过多路开关1-2与缓冲放大器1-3的输入端连接,缓冲放大器1-3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1-4的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器1-4的输出端与高通滤波器1-5的输入端连接,高通滤波器1-5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单元1-6的输入端连接,模数转换单元1-6的输出端与手机CPU的输入端连接。
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将脑电采集电极1-1与患者头部接触,脑电采集电极1-1将采集到的脑电信号传输到集成模拟前端1-10,经滤波后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传输到手机CPU,经处理后通过手机无线通讯单元发射出去,通过设置在医疗机构的健康监护中心主机进行接收。医疗机构的医生可以通过健康监护中心主机随时查阅患者的脑电信号,以便对患者进行跟踪治疗;可以实现患者的脑电信号远程检测且检测结果可靠性高。
如图4所示,体温检测模块200包括测温模块、信号放大器和A/D转换器,测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手机CPU的输入端,测温模块包括与人体接触的测温元件和温度传感器,测温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信号放大器和A/D转换器集成为一体,采用ADS1292;本实施例中测温元件选用不锈钢电极。
采集体温信号,放大,然后转换成数字信号,将转换的结果通过手机CPU进行数据处理,在手机显示屏上,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用手机测量和显示体温,将体温计和手机集成为一体,在当今手机和钥匙一样重要的时代,手机作为随身必带物,将体温计整合在手机上,在感觉不舒服时可随时随地监控体温,更加方便和实用。手机CPU的输出端连接一健康监护中心,将温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健康监护中心进行处理。可以讲每次的检测结果自动发送到健康监护中心,以个人监护档案保存下来,随时都可以供用户本人或家人或被授权的医生参阅。
如图5所示,血压监测模块400包括袖带、压力传感器、前置放大器、滤波器、进行二级放大的二级放大器、A/D转换器、伺服加压气泵、加压泵驱动电路、排气阀以及排气阀驱动电路,袖带连通气道,压力传感器的探头设置在气道内,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滤波器连接二级放大器的输入端,二级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手机CPU的信号输入端,手机CPU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加压泵驱动电路,加压泵驱动电路连接伺服加压气泵的信号端,伺服加压气泵的充气口与袖带进气口连接,手机CPU的输出端还连接排气阀驱动电路,排气阀驱动电路连接排气阀的驱动端,排气阀设置在袖带的出气口处。
用户有检查血压的需求时,将袖带绑在手臂脉搏处,打开电源开关。处理器控制加压泵驱动电路工作,伺服加压气泵开始匀速向袖带充气加压。在加压过程中从压力传感器出来的信号是脉搏波和静压信号的混合信号,还夹杂着来自外界的高频干扰和直流或低频分量。经过前置放大器、滤波器、再经二级放大器放大和A/D转换后到手机CPU,通过手机显示模块显示。可以通过手机CPU控制加压速度,比如使其均匀加压,并在加压过程中测量血压(首先确定舒张压,然后再确定收缩压。一旦确定收缩压,排气阀驱动电路开始工作,排气阀将袖带中的气体迅速排出,同时显示出血压值、脉搏值),消除很多由于突然加压引起的不适感;一边对袖带充气,一边测量血压,与其他量测血压的方法相比可以缩短1/2的量测时间,可以使量测更加精确,快速和舒适。患者可以将血压信息存储到自己的手机上,使每次测试的记录都会自动存储在手机内存里,便于以后查询和统计。手机CPU的输出端连接一健康监护中心,将血压信息发送给健康监护中心进行处理。可以将每次的检测结果自动发送到健康监护中心,以个人监护档案保存下来,随时都可以供用户本人或家人或被授权的医生参阅。
如图6所示,血氧监测模块500包括光电探头1;光电探头1包括设置在同一侧的红光二极管2和红外光二极管3,以及设置在红光二极管2和红外光二极管3对面一侧的光电检测器12;光电检测器12的输出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器4放大,前置放大器4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5,A/D转换器5的输出端连接手机CPU,手机CPU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控制红光二极管2和红外光二极管3两个发光管交替打开或关闭的逻辑时序控制模块8,逻辑时序控制模块8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可变增益放大器9的输入端、LED驱动模块10的输入端和A/D转换器5的输入端,LED驱动模块10分别与红光二极管2和红外光二极管3连接,可变增益放大器9连接在前置放大器4的反馈端。
在检测血氧的时候,患者手指置于光电探头1内,即将手指置于红光二极管2与光电检测器12以及红外光二极管3与光电检测器12之间,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Hb)和氧合血红蛋白(HbO2)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系数不一样,在波长为600-700nm的红光(RED)区,Hb的吸收系数远比HbO2的大;在波长为800—1000nm的红外光(IR)区,Hb的吸收系数要比HbO2的小;在805nm附近是等吸收点;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即可检测血氧。在实际运用中,本实施例的血氧检测模块集成在患者的手机上,这样患者可以随时随地检测自己的血氧,并可以实时将血氧检测结果发送给医生或者健康监护中心,以供专业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
在实际检测中可以采取如下的发光次序:(1)红光二极管2点燃;(2)红光二极管2熄灭,红外光二极管3点燃;(3)红光二极管2和红外光二极管3均熄灭。发光时序通常以480次/秒(对于60Hz交流电源的地区)或4O0次/秒(5OHz交流电)的频率重复出现,增强对环境光的抑制能力。在红光二极管2和红外光二极管3均熄灭的周期里,检测到的是环境光和干扰信号,从红光和红外光信号中减去它们,可以提高信噪比。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抗干扰层304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沥青8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无规聚丙烯5%、丁苯胶乳3%、聚(3,4—乙二氧撑噻吩)5%、纳米级钒2%;第二抗干扰层306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沥青50%、双酚F树脂13%、硅烷偶联剂17%、酚醛胺5%、聚苯胺5%、纳米级四氧化三铁5%、纳米级三氧化二铁5%。第一抗干扰层304和第二抗干扰层306的厚度均等于0.2毫米。纳米级钒的粒径为30-80纳米,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粒径为10-50纳米,纳米级三氧化二铁的粒径为10-100纳米。根据标准SJ20524-1995《材料屏蔽效能的测试方法》,采用法兰同轴测试装置对本实施例抗干扰导线301的电磁屏蔽性能进行测试:在30Hz-1.5GHz频率范围内,平均屏蔽效能75dB。在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与采用普通导线(只具有导体302和绝缘层的导线)相比,心电测试结果的准确度提高2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抗干扰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沥青7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无规聚丙烯7%、丁苯胶乳3%、聚(3,4—乙二氧撑噻吩)8%、纳米级钒2%;第二抗干扰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沥青60%、双酚F树脂13%、硅烷偶联剂6%、酚醛胺4%、聚苯胺10%、纳米级四氧化三铁4%、纳米级三氧化二铁3%。第一抗干扰层304和第二抗干扰层306的厚度均等于1毫米。纳米级钒的粒径为30-80纳米,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粒径为10-50纳米,纳米级三氧化二铁的粒径为10-100纳米。根据标准SJ20524-1995《材料屏蔽效能的测试方法》,采用法兰同轴测试装置对本实施例抗干扰导线301的电磁屏蔽性能进行测试:在30Hz-1.5GHz频率范围内,平均屏蔽效能65dB。在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与采用普通导线(只具有导体302和绝缘层的导线)相比,心电测试结果的准确度提高18%。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创造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脑电监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心电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血氧监测模块、移动通讯装置CPU、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健康监护中心,脑电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体温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心电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血压监测模块的输出端和血氧监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入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和健康监护中心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心电监测模块至少包括三个测量电极:施加在人体上测量心电信号的心电图正极、心电图负极和心电图接地极,三个测量电极分别接触人体左右手指端和手掌,心电监测模块还包括具有前置放大器的前置放大电路、去除干扰噪音的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后置放大电路、A/D转换器和消除50HZ工频干扰的数字滤波电路;
心电图正极连接前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心电图负极连接前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心电图接地极接地,前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置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后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数字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数字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入端;
前置放大电路、去除干扰噪音的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后置放大电路、A/D转换器和消除50HZ工频干扰的数字滤波电路集成为一体,采用ADS1292放大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心电图正极和心电图负极分别通过抗干扰导线与前置放大器连接,心电图接地极通过抗干扰导线接地;抗干扰导线由内至外依次为第一绝缘层、第一抗干扰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二抗干扰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抗干扰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沥青60-8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5%、无规聚丙烯4-14%、丁苯胶乳3-10%、聚(3,4—乙二氧撑噻吩)5-10%、纳米级钒2-8%;第二抗干扰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沥青50-70%、双酚F树脂8-13%、硅烷偶联剂6-17%、酚醛胺3-8%、聚苯胺5-10%、纳米级四氧化三铁1-5%、纳米级三氧化二铁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脑电监测模块包括脑电采集电极(1-1)和集成模拟前端(1-10),集成模拟前端(1-10)包括多路开关(1-2)、缓冲放大器(1-3)、低通滤波器(1-4)、高通滤波器(1-5)和模数转换单元(1-6),脑电采集电极(1-1)通过多路开关(1-2)与缓冲放大器(1-3)的输入端连接,缓冲放大器(1-3)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1-4)的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器(1-4)的输出端与高通滤波器(1-5)的输入端连接,高通滤波器(1-5)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单元(1-6)的输入端连接,模数转换单元(1-6)的输出端与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体温检测模块包括测温模块、信号放大器和A/D转换器,测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入端,测温模块包括与人体接触的测温元件和温度传感器,测温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信号放大器和A/D转换器集成为一体,采用ADS129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血压监测模块包括袖带、压力传感器、前置放大器、滤波器、进行二级放大的二级放大器、A/D转换器、伺服加压气泵、加压泵驱动电路、排气阀以及排气阀驱动电路,袖带连通气道,压力传感器的探头设置在气道内,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滤波器连接二级放大器的输入端,二级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信号输入端,移动通讯装置CPU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加压泵驱动电路,加压泵驱动电路连接伺服加压气泵的信号端,伺服加压气泵的充气口与袖带进气口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出端还连接排气阀驱动电路,排气阀驱动电路连接排气阀的驱动端,排气阀设置在袖带的出气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血氧监测模块包括光电探头(1);光电探头(1)包括设置在同一侧的红光二极管(2)和红外光二极管(3),以及设置在红光二极管(2)和红外光二极管(3)对面一侧的光电检测器(12);光电检测器(12)的输出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器(4)放大,前置放大器(4)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5),A/D转换器(5)的输出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控制红光二极管(2)和红外光二极管(3)两个发光管交替打开或关闭的逻辑时序控制模块(8),逻辑时序控制模块(8)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可变增益放大器(9)的输入端、LED驱动模块(10)的输入端和A/D转换器(5)的输入端,LED驱动模块(10)分别与红光二极管(2)和红外光二极管(3)连接,可变增益放大器(9)连接在前置放大器(4)的反馈端。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抗干扰层和第二抗干扰层的厚度均大于等于0.1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所述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纳米级钒的粒径为30-80纳米,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粒径为10-50纳米,纳米级三氧化二铁的粒径为10-100纳米。
CN2013100131304A 2013-01-14 2013-01-14 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 Pending CN1030829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31304A CN103082999A (zh) 2013-01-14 2013-01-14 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31304A CN103082999A (zh) 2013-01-14 2013-01-14 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2999A true CN103082999A (zh) 2013-05-08

Family

ID=48196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31304A Pending CN103082999A (zh) 2013-01-14 2013-01-14 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8299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1123A (zh) * 2013-06-13 2013-11-06 厚福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病床高精度动态称重系统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CN104720778A (zh) * 2015-04-09 2015-06-24 陶军 远程血压测量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11147441B2 (en) 2018-01-16 2021-10-19 Welch Allyn, Inc. Physical assessment device
CN114052682A (zh) * 2021-12-14 2022-02-18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树莓派的生理参数监测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0004A (zh) * 2001-03-28 2003-12-03 卡罗尼亚研究有限公司 远程病人健康状况处理系统
CN101019761A (zh) * 2007-03-20 2007-08-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可穿戴式低负荷生理监护系统
CN101199418A (zh) * 2006-12-12 2008-06-1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脑电阻抗检测电路及脑电检测装置
CN102166119A (zh) * 2011-03-29 2011-08-31 东北大学 一种单臂式心电辅助跌倒检测仪
CN202120263U (zh) * 2011-07-06 2012-01-18 丁一凡 远程健康监护管理系统便携式终端
CN102789837A (zh) * 2012-07-20 2012-11-21 泰州元升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电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0004A (zh) * 2001-03-28 2003-12-03 卡罗尼亚研究有限公司 远程病人健康状况处理系统
CN101199418A (zh) * 2006-12-12 2008-06-1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脑电阻抗检测电路及脑电检测装置
CN101019761A (zh) * 2007-03-20 2007-08-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可穿戴式低负荷生理监护系统
CN102166119A (zh) * 2011-03-29 2011-08-31 东北大学 一种单臂式心电辅助跌倒检测仪
CN202120263U (zh) * 2011-07-06 2012-01-18 丁一凡 远程健康监护管理系统便携式终端
CN102789837A (zh) * 2012-07-20 2012-11-21 泰州元升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电缆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1123A (zh) * 2013-06-13 2013-11-06 厚福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病床高精度动态称重系统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CN103381123B (zh) * 2013-06-13 2015-12-02 厚福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病床高精度动态称重系统自动控制方法
CN104720778A (zh) * 2015-04-09 2015-06-24 陶军 远程血压测量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720778B (zh) * 2015-04-09 2018-08-10 陶军 远程血压测量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11147441B2 (en) 2018-01-16 2021-10-19 Welch Allyn, Inc. Physical assessment device
USD959661S1 (en) 2018-01-16 2022-08-02 Welch Allyn, Inc. Medical viewing device
CN114052682A (zh) * 2021-12-14 2022-02-18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树莓派的生理参数监测系统
CN114052682B (zh) * 2021-12-14 2023-10-24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树莓派的生理参数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n et al. Development of novel non-contact electrodes for mobile electrocardiogram monitoring system
CN101006915A (zh) 非接触式关键生理参数测量方法
KR101607116B1 (ko) 사용자의 활력 징후들을 측정하고 기록하기 위한 시스템
US20080312542A1 (en) Multi-sensor array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Reyes et al. Wireless photoplethysmographic device for heart rate variability signal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JPH0628662B2 (ja) 睡眠無呼吸症候群の通院認知及び診断のために患者の生理学的パラメータを検出しかつ記憶するための移動装置
CN112739255B (zh) 血压测量设备
CN110650680A (zh) 用于监测血液和呼吸流量的设备
JP7277970B2 (ja) ウエアラブルデバイスを利用する心電図測定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TW201016187A (en) A tie and run type of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detecting device
Ibrahim 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pulse transit time estimation using wrist bio-impedance sensing based on a regression model
CN106923799A (zh) 一种具有健康监护及反馈治疗功能的手机
CN103082999A (zh) 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
CN103622690A (zh) 基于ZigBee技术的心电图监测系统
CN102485171A (zh) 无创超长记录超大容量存储的贴附式遥测心电记录的方法和系统
CN106725394A (zh) 一种血压数据采集装置及方法
Qiu et al. A wireless wearable sensor patch for the real-time estimation of continuous beat-to-beat blood pressure
CN108542377A (zh) 一种基于pvdf压电传感器测量脉搏心率的检测设备
CN208447576U (zh) 多参数检测仪
TWM473189U (zh) 動脈硬化簡易量測裝置
CN109602395B (zh) 一种无创多通道动脉系统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680291A (zh) 基于超宽带技术的脉搏波速法血压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15670449A (zh) 一种具有心电、血压监测功能的指夹式无创血糖仪
TWI679965B (zh) 脈搏偵測裝置
Huang et al. Using bioimpedance plethysmography for measuring the pulse wave velocity of peripheral vascul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