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8907B - 上传、云备份、查找、恢复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传、云备份、查找、恢复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8907B
CN103078907B CN201210575550.7A CN201210575550A CN103078907B CN 103078907 B CN103078907 B CN 103078907B CN 201210575550 A CN201210575550 A CN 201210575550A CN 103078907 B CN103078907 B CN 103078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lock
district
numbering
data
clou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55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8907A (zh
Inventor
张程
李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755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78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78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8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8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8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包括: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以及生成用于识别对象的标识;SAN系统将对象及对象的标识上传至云端。本发明方法解决了客户端中以数据块形式存在的数据的云备份问题,降低了数据备份的成本,满足海量数据的备份。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查找、备份、恢复数据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客户端和云端。

Description

上传、云备份、查找、恢复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上传、云备份、查找、恢复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云计算的不断普及,数据存储量正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增长。然而,在数据存储量增长的同时,数据的存储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避免因存储数据遭受破坏、丢失带来的损失,一般需要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
目前,部分企业用户需要备份的数据以块(Chunk)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AreaNetwork,SAN)系统中。SAN系统是由存储系统、存储管理软件、应用服务器等设备组成的集中式管理高速存储网络。对于SAN系统的存储数据的异地备份和容灾备份,现有的方法是增加SAN系统中的用于备份数据的SAN阵列。例如,如图1所示,现有的SAN存储及备份系统包括生产中心101和灾备中心105,生产中心101设置有第一SAN存储阵列102,第一SAN存储阵列102通过第一存储区域网络103连接至生产中心101的第一镜像主机104,灾备中心105设置有第二SAN阵列106,第二SAN阵列106通过第二存储区域网络107连接至灾备中心105的第二镜像主机108,第一镜像主机104与第二镜像主机108通过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网状通道协议(FibreChannel,FC)网络109进行数据远程镜像的传输。第一存储区域网络103和第二存储区域网络107为IPSAN/FCSAN网络。然而,SAN存储阵列价格昂贵,若备份系统仍需采用SAN存储阵列,很多中小企业不堪重负。此外,SAN存储阵列的备份空间仍然有限,很难满足海量数据的备份。因此,现有的这种采用SAN阵列备份的方法存在成本高,备份空间有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传、云备份、查找、恢复数据的方法,还提供了相对应的装置。所述向云端上传的方法解决了客户端中以数据块形式存在的数据的云备份问题,降低了数据备份的成本,满足海量数据的备份。所述备份数据的方法能够以与区对应的对象为单位,更新该对象内的对应于发生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所述查找数据的方法解决了云端为客户端查找指定对象的问题。所述恢复数据的方法可以根据指定对象的标识,将指定对象恢复至对应的存储区域,提高数据恢复的效率。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包括:
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以及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
所述SAN系统将所述对象及所述对象的标识上传至云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云备份数据的方法,包括:
云端获得从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所述SAN系统包含有逻辑卷,所述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每个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所述上传的区对象包含所述同一区内的发生改动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合并转换的数据,其中,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是按照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存储于所述上传的区对象中;
所述云端还获得从所述SAN系统上传的与所述区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所述对象文件中包含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以及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个数据块的大小相同;
所述云端根据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查找存储在云端的与所述区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对象;
在查找到所述存储对象之后,根据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和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查找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
所述云端将查找到的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替换为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包含于所述上传对象中的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查找数据的方法,包括:
云端获取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发送的获取指定对象的指令信息,所述指令信息中包含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所述云端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查找所述指定对象;
在查找到所述指定对象之后,将所述指定对象发送给所述SAN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恢复数据的方法,包括:
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从云端获取指定对象及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所述SAN系统从获取的指定对象中解析出数据;
所述SAN系统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SAN系统,包括:
转换单元,用于将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
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对象及所述对象的标识上传至云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云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所述SAN系统包含有逻辑卷,所述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每个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所述上传的区对象包含所述同一区内的发生改动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合并转换的数据,其中,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是按照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存储于所述上传的区对象中;以及用于接收从所述SAN系统上传的与所述区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所述对象文件中包含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以及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个数据块的大小相同;
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查找存储在云端的与所述区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对象,以及在查找到所述存储对象之后,根据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和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查找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以及查找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上传对象中的数据;
替换单元,用于将查找到的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替换为查找到的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包含于所述上传对象中的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云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发送的获取指定对象的指令信息,所述指令信息中包含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查找所述指定对象;
发送单元,用于在查找到所述指定对象之后,将所述指定对象发送给所述SAN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SAN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云端获取指定对象及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解析单元,用于从获取的指定对象中解析出数据;
恢复单元,用于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域。
所述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通过将客户端的数据块转化成对象,使得所述客户端的数据以对象的形式直接上传到云端进行备份,解决了客户端中以数据块形式保存的数据难以进行云备份的问题,降低备份成本。所述云备份数据的方法通过将上传的对象与云端中存储的对象合并成一个对象,将上传的对象中的第一数据块的内容替代存储的对象中的第一数据块的内容,所述上传的对象中可以只包含在前次备份至所述云端后发生改动的数据块,从而可以减小上传的对象的数据量。所述查找数据的方法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指令信息中的指定对象的标识,查找指定对象,从而可以向客户端迅速发送所要恢复的数据。所述恢复数据的方法根据获取的指定对象的标识,可以将从指定对象中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与对象标识对应的区域,提高了数据恢复的效率。例如,可以将指定对象中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该数据备份前在客户端中存储的区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生产中心与灾备中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云备份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查找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查找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恢复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恢复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的一种SAN系统结构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9提供的一种SAN系统结构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0提供的一种云端结构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1提供的一种云端结构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2提供的一种SAN系统结构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一种SAN系统结构框图;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另外一种SAN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场景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一种查找数据的方法、一种云备份的方法、一种恢复数据的方法,以及相对应的客户端和云端。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将从客户端的角度进行描述,该客户端存储的数据以数据块形式存在,该客户端具体可以为SAN系统。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如图16所示,客户端包括生产主机1601和连接所述生产主机1601的存储阵列1602,所述存储阵列1602通过因特网1603连接云中心1604。生产主机1601将产生的数据存储于存储阵列1602中,存储阵列1602再通过因特网将数据备份于云中心1604。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其包括:
201、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以及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
202、所述SAN系统将所述对象及所述对象的标识上传至云端。
由于对象是云端可以接收的数据形式,SAN系统可以直接将转换得到的对象通过网络上传至云端,实现对SAN系统中的数据的云备份。另一方面,将所述对象的标识上传到云端后,使得云端可以根据所述对象的标识,查找到所述对象。所述云端可以为云中心,具体还可以为云服务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对象的标识可以为所述对象的名称,所述对象的标识可以包括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编号,具体的,可以将所述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及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作为所述对象的编号。由所述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及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组成的对象的编号能够确保所述对象的编号的唯一,避免与其他对象的编号重复。
例如,在SAN系统中,SAN系统的存储阵列的序列号是唯一,每个SAN系统的存储阵列包括若干各逻辑卷,每个逻辑卷都具有各自的ID号,每个逻辑卷包括若干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都具有各自的ID号。因此,将所述数据块的编号(ID)、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及所述数据块对应的客户端存储阵列的序列号作为所述对象的编号组成所述对象的编号,当需要数据恢复时,客户端可以根据需要恢复数据的数据块的ID、该数据块所在逻辑卷的ID及所在存储阵列的序列号,从云端获取到该数据块转换成的对象。这有利于提高在云端查找指定对象的准确度,从而提高查找指定对象的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还可以包括:生成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数据块开始备份的时间。例如,在不同的备份时间,客户端存储阵列中的同一ID的数据块所包含的数据可能不同,因此,由同一ID的数据块转换成的对象在不同的备份时间所包含的数据可能不同。由于需要在云端备份这些在不同备份时间由同一ID的数据块转换成的对象,为了避免查找这些对象时产生混淆,可以在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中设置一时间戳,使得不同备份时间转换的对象对应的时间戳不同,从而可以区分在不同备份时间由同一ID的数据块转换成的对象。
在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对象的标识可以为所述对象的名称,所述对象的名称可以包括所述对象的编号和时间戳,所述对象的编号包括转换成对象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及所述数据块对应的客户端存储阵列的序列号作为所述对象的编号。
例如,如表1所示,所述对象的名称可以包括阵列序列号(阵列唯一标识)字段、逻辑卷ID字段、数据块ID字段和时间戳字段,其中,阵列序列号字段长度为8个字节,逻辑卷ID字段长度为4个字节,数据块ID字段长度为4个字节,时间戳字段长度为8个字节。
表1
字段名 阵列序列号 逻辑卷ID 数据块ID 时间戳
字段长度 8 4 4 8
以上字段都可以转换成16进制字符串。如阵列序列号为:0x1234567812345678,逻辑卷ID为10,其转换成16进制字符串后表示为A,数据块为1000,转换成16进制为3E8,时间戳为2012-07-3112:32:4747,其转换成16进制字符串后表示为5017D06F。因此生成的对象名称为:12345678123456780000000A00000000000003E8000000005017D06F。
由于对象的名称中包括所述对象的编号和时间戳,可以避免云端中备份的对象名称重复,可以上传对应于对应于同一ID的数据块在不同时间备份的数据。此外,根据对象的编号及时间戳,客户端还可以从云端查找到同一ID的数据块在不同备份时间转换成的对象。
在上述实施例1中,当所述SAN系统在所述云端中存有备份数据时,将所述SAN系统中的发生改动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由于只将有改动的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进行云备份,从而可以避免所述SAN系统中存储的没有变化的数据发生重复备份现象,提高了备份的效率。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其包括:
301、将所述SAN系统中的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每个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302、将同一区内的数据块合并转换成一个与区对应的区对象,其中,按照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数据存储于所述区对象中。
由于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数据按照数据块的编号顺序进行存储,因此,当需要从云端存储的区对象中查找某一数据块的数据时,可以根据数据块的大小以及数据块的编号顺序,确定某一数据块的数据在区对象中存储的位置,即可以在区对象中查找到对应于某一数据块的数据。
303、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
所述区对象的标识可以为所述区对象的编号。在本实施例方法中,可以对预定个数的区进行编号,将所述区的编号作为识别所述区对象的编号。显然,为了避免区对象的编号重复,这里的每个区的编号应是唯一的。
304、所述SAN系统将所述区对象及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上传至云端。
例如,在SAN系统中,最小数据单元(数据块)通常为4KB-1MB,云存储系统的最小数据单元(对象)通常为1MB-100MB,最大甚至达到5T。SAN系统的带宽通常能达到几百MB甚至更大,而云存储系统带宽依赖于网络带宽,多数情况在10Mb-50Mb。若一个SAN阵列的数据块大小为64K,每个数据块转换成一个对象,则一个1T大小的逻辑卷需要上传约1670万个对象到云空间。由于上传每个对象都存在https开销,且云中心对上传的对象有数量限制,若上传的单个对象小,上传的对象数量多,则https开销过大,导致带宽使用率降低,影响宽带传输的性能,而且将大量消耗云中心的对象数。因此,本发明方法将需要备份的多个数据块合并转换成一个对象,增大了每个对象包含的数据量,从而减小SAN系统需要上传的对象数量,减小https开销,进而提高宽带使用率。
在步骤302中,所述将同一区内的数据块转换成一个与区对应的对象的步骤包括:当同一区内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发生改动时,将改动的数据块合并转换成一个与区对应的区对象,其中,按照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将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存储于所述区对象中。所述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还包括:生成与所述区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在所述对象文件中设置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以及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个数据块的大小相同。
例如,云端已经备份有所述SAN系统的存储阵列中的各个区内存储的数据,此时,SAN系统的存储阵列的同一区内只有两个数据块发生改动,而同一区内的其他数据块未发生改动时,只需将改动的两个数据块合并转换成一个对象,并将该对象上传至云端,以避免重复上传未做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由于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按照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存于区对象中,从而可以根据对象文件中包含的信息,从区对象中查找到分别与每一改动数据块对应的数据。另一方面,根据对象文件,还能够查找到存储于云端的对象中的部分需要替换的数据,这将在后面的云备份方法中做详细介绍。
优选的,在所述对象文件中设置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在所述对象文件中设置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的编号;以及为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设置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状态标识对应的数据块是否发生改动;以及将所述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状态标识置为表示发生改动的状态。
所述状态标识可以用“0”和“1”来分别表示“未发生改动的状态”和“发生改动的状态”。这些状态标识可以以阵列的方式进行排布,根据状态标识在阵列中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状态标识所对应的数据块。另外,根据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的编号,可得数据块的编号顺序。
优选的,所述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的步骤包括:生成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对象的生成时间。所述对象的生成时间为所述数据块转换成对象的时间。所述将所述对象上传至云端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时间戳上传至云端。由于时间戳可以用于标识不同时间上传的对象,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支持同一数据块在多个时间点的备份。
在本实施例中,区对象的标识可以为区对象的名称,所述区对象的名称可以为区对象的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区对象的名称可以包括区ID字段和时间戳字段,其中区ID为10,其转换成16进制字符串后表示为A,时间戳为2012-07-3112:32:4747,其转换成16进制字符串后表示为5017D06F。因此生成的区对象名称为:0000000A000000005017D06F。
另外,与所述区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记录了所述区对象的名称,以及关于所述区对象的描述信息,所述描述信息包括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的编号;以及为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设置状态标识。因此,根据指定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可以从云端查找到所述指定对象,避免出现无法查找或者查找对象错误的现象。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云备份数据的方法,包括:
401、云端获得从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所述SAN系统包含有逻辑卷,所述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每个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所述上传的区对象包含所述同一区内的发生改动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合并转换的数据,其中,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是按照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存储于所述上传的区对象中。
所述云端可以为云中心,具体可以为云服务器。
402、所述云端还获得从所述SAN系统上传的与所述区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所述对象文件中包含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以及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个数据块的大小相同。
具体的,所述SAN系统中划分的数据块大小为64K,当然也可以为128K,这里并不做限制。
403、所述云端根据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查找存储在云端的与所述区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对象。
由于云端存储有所述SAN系统的数据,相应的,每个区的数据都存储在云端的存储对象中。
404、在查找到所述存储对象之后,根据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和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查找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
例如,每个数据块的大小为64K,存储对象中的数据块的数据是按照数据块的编号顺序排列,从存储对象的起始点开始计算,每个连续64K大小的数据对应一个数据块。因此,根据数据块的大小,以及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可以从存储对象中查找到每个改动的数据块此前备份的数据。
405、所述云端将查找到的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替换为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包含于所述上传对象中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所述对象文件中包含的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以及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在上传的对象中的存储的顺序位置,从而查找到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上传对象中的数据。
本实施例只对区内有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进行备份,并替换云端中存储的相应的数据块的数据,提高了备份效率。
例如,所述云端已经存储有所述客户端前次备份的与所述第一区对应的对象,而且与所述第一区对应的对象包含第一数据块。当上传的对象也为所述第一区对应的对象时,而且当所述上传的对象中包含最新改动过的第一数据块时,所述云端根据对象文件中的第一数据块的编号在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中的顺序,以及区内每一数据块的大小,从所述云端的存储的与所述第一区对应的对象中查找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数据。具体的,数据块的大小为64K,第一数据块的编号排在第5位,则从云端存储的对象中的存储起点开始计算,每64K大小的数据对应一个数据块,则第5个64K大小的数据即对应第一数据块此前备份的数据。在查找到第一数据块此前备份的数据之后,将上传的对象中的第一数据块的数据替换此前备份的数据。
因此,本实施例方法通过将最新改动过的数据块替代前次备份的相同ID的数据块的数据,从而实现云端备份数据的更新,提高了备份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4中,所述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的编号,以及为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设置的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状态标识对应的数据块是否发生改动,其中,所述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状态标识置为表示发生改动的状态。
通过识别状态标识,可以获得改动数据块的编号,再根据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的编号,即可以得到改动数据块的编号在同一区内的所有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可以为所述区的编号,所述数据块的标识可以为所述数据块的编号。所述区对象的标识可以为区对象的名称。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查找数据的方法,包括:
501、云端获取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发送的获取指定对象的指令信息,所述指令信息中包含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所述云端可以为云中心,具体可以为云服务器。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可以为所述指定对象的名称。
502、所述云端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查找所述指定对象。
503、在查找到所述指定对象之后,将所述指定对象发送给所述SAN系统。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查找数据的方法,包括:
601、云端获取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发送的获取指定对象的指令信息,所述指令信息中包含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包括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
602、所述云端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查找所述指定对象。
603、在查找到所述指定对象之后,将所述指定对象发送给所述SAN系统。
优选的,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
优选的,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包括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指定对象的生成时间。根据时间戳,可以查找到某一时间生成并备份至云端的对象。
优选的,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数据块所属的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分区的区编号,所述逻辑卷中的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优选的,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为所述指定对象的名称。所述指定对象的名称中可以包含所述对象的编号、时间戳等信息。
实施例6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恢复数据的方法,包括:
701、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从云端获取指定对象及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于所述SAN系统的存储区域,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可以为所述指定对象的名称,所述指定对象的名称可以包括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
702、所述SAN系统从获取的指定对象中解析出数据。
703、所述SAN系统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域。
所述SAN系统可以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确定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域,将从所述指定对象中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所述存储区域。所述存储区域可以为存储阵列的源逻辑卷(即指定对象中的数据在备份前存储于所述SAN系统的存储区域),也可以为存储阵列的新逻辑卷,还可以为新的存储阵列。
实施例7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恢复数据的方法,包括:
801、SAN系统从云端获取指定对象及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
802、所述SAN系统从获取的指定对象中解析出数据。
803、所述SAN系统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与所述指定对象标识对应的存储阵列或存储阵列的逻辑卷。
例如,当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存储阵列的序列号时,则所述SAN系统可以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存储阵列的序列号,将从所述指定对象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存储阵列。当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存储阵列的序列号及所述存储阵列的逻辑卷ID时,则所述SAN系统可以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存储阵列的序列号及所述存储阵列的逻辑卷ID,将从所述指定对象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存储阵列的逻辑卷中。当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的存储阵列的序列号及所述存储阵列的逻辑卷ID为所述指定对象中的数据在备份前存储于所述SAN系统的存储区域(源存储区域),则该备份数据则恢复至该备份数据在SAN系统的源存储区域。
优选的,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SAN系统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
所述SAN系统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指定的存储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SAN系统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对应的存储阵列的逻辑卷的数据块中。
当所述对象是由存储阵列的逻辑卷中的同一区内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转换成的并备份于云端的对象时,则本实施例方法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恢复数据。
优选的,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区编号,所述区编号为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中的数据块所在区的编号,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所述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所述SAN系统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指定的存储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区编号,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对应的逻辑卷的分区中。
所述SAN系统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指定的存储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区编号和和转换成所述对象的数据块的ID,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与区编号及转换成所述对象的数据块的ID对应的逻辑卷分区的数据块中。
实施例8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SAN系统,包括:
转换单元901,用于将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
生成单元902,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
上传单元903,用于将所述对象及所述对象的标识上传至云端。
所述SAN系统可以通过转换单元901将其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后,由于上传单元902上传给云端,从而实现SAN系统的云备份。
实施例9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SAN系统,包括:
转换单元1001,用于将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
生成单元1002,用于生成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
上传单元1003,用于将所述对象及所述对象的标识上传至云端。
所述转换单元1001还用于当所述SAN系统在所述云端中存有备份数据时,将SAN系统中的发生改动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
优选的,所述SAN系统还包括分区单元1004,所述分区单元1004用于将所述SAN系统中的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每个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所述转换单元1001还用于将同一区内的数据块合并转换成一个与区对应的区对象,其中,按照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数据存储于所述区对象中。
优选的,所述转换单元1001还用于当同一区内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发生改动时,将改动的数据块合并转换成一个与区对应的区对象,其中,按照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将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存储于所述区对象中;
所述生成单元1002还用于生成与所述区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在所述对象文件中设置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以及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个数据块的大小相同。
所述上传单元1003还用于将生成的所述对象文件上传至云端。
优选的,所述生成单元1002还用于在所述对象文件中设置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的编号,以及为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设置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状态标识对应的数据块是否发生改动,以及将所述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状态标识置为表示发生改动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生成单元1002还用于生成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对象的生成时间。
优选的,所述对象的标识为所述对象的名称。
优选的,所述生成单元1002还用于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编号。
优选的,所述生成单元1002用于将所述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及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作为所述对象的编号。
优选的,所述生成单元1002还用于将所述预定个数的区进行编号,将所述区的编号作为识别所述对象的编号。
实施例10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云端,包括:
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从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所述SAN系统包含有逻辑卷,所述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每个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所述上传的区对象包含所述同一区内的发生改动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合并转换的数据,其中,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是按照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存储于所述上传的区对象中;以及用于接收从所述SAN系统上传的与所述区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所述对象文件中包含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以及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个数据块的大小相同。
查找单元1102,用于根据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查找存储在云端的与所述区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对象,以及在查找到所述存储对象之后,根据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和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查找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以及查找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上传对象中的数据。
替换单元1103,用于将查找到的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替换为查找到的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包含于所述上传对象中的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的编号,以及为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设置的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状态标识对应的数据块是否发生改动,其中,所述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状态标识置为表示发生改动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可以为所述区的编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块的标识可以为所述数据块的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云端可以为云中心,具体可以为云服务器。
实施例1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云端,包括:
接收单元1201,用于接收从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发送的获取指定对象的指令信息,所述指令信息中包含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查找单元1202,用于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查找所述指定对象;
发送单元1203,用于在查找到所述指定对象之后,将所述指定对象发送给所述SAN系统。
在上实施例中,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可以包括用于识别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还可以包括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指定对象的生成时间。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还可以包括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数据块所属的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分区的区编号,所述逻辑卷中的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所述查找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区编号,查找所述指定对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云端可以为云中心,具体可以为云服务器。
实施例12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SAN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1301,用于从云端获取指定对象及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解析单元1302,用于从获取的指定对象中解析出数据;
恢复单元1303,用于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域。
例如,该SAN系统为SAN系统,在SAN系统的接收单元1301获取指定对象及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之后,解析单元1302从获取的指定对象中解析出数据,再由恢复单元1303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域。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可以为编号,该编号对应于SAN系统的存储区域。
实施例13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SAN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1401,用于从云端获取指定对象及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解析单元1402,用于从获取的指定对象中解析出数据;
恢复单元1403,用于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域。
接收单元1401还用于从云端获取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
所述恢复单元1403还用于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阵列或存储阵列的逻辑卷。
优选的,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包括:所述接收单元1401从所述云端获取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
所述恢复单元1403还用于根据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SAN系统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对应的逻辑卷的数据块中。
优选的,所述接收单元1401还用于从所述云端获取区编号,所述区编号为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中的数据块所在区的编号,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所述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所述恢复单元1403还用于根据所述区编号,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对应的逻辑卷的分区中。
实施例14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SAN系统,包括:接收装置1501、发送装置1502、处理器1504和存储装置1503;
所述处理器1504用于将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以及用于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
所述发送装置1502用于将所述对象及所述对象的标识上传至云端。
本实施例中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装置1503和处理器150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其中,图15以总线连接方式为例。
实施例15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SAN系统,包括:接收装置1501、发送装置1502、处理器1504和存储装置1503;
所述处理器1504用于将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以及用于生成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
所述发送装置1502用于将所述对象及所述对象的标识上传至云端。
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当所述SAN系统在所述云端中存有备份数据时,将SAN系统中的发生改动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将所述SAN系统中的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每个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将同一区内的数据块合并转换成一个与区对应的区对象,其中,按照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数据存储于所述区对象中。
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当同一区内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发生改动时,将改动的数据块合并转换成一个与区对应的区对象,其中,按照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将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存储于所述区对象中;
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生成与所述区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在所述对象文件中设置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以及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个数据块的大小相同。
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将生成的所述对象文件上传至云端。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在所述对象文件中设置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的编号,以及为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设置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状态标识对应的数据块是否发生改动,以及将所述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状态标识置为表示发生改动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生成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对象的生成时间。
优选的,所述对象的标识为所述对象的名称。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编号。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504用于将所述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及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作为所述对象的编号。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将所述预定个数的区进行编号,将所述区的编号作为识别所述对象的编号。
实施例16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SAN系统,包括:接收装置1501、发送装置1502、处理器1504和存储装置1503;
接收装置1501,用于接收从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所述SAN系统包含有逻辑卷,所述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每个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所述上传的区对象包含所述同一区内的发生改动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合并转换的数据,其中,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是按照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存储于所述上传的区对象中;以及用于接收从所述SAN系统上传的与所述区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所述对象文件中包含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以及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个数据块的大小相同。
所述处理器1504用于根据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查找存储在云端的与所述区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对象,以及在查找到所述存储对象之后,根据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和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查找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以及查找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上传对象中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将查找到的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替换为查找到的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包含于所述上传对象中的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的编号,以及为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设置的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状态标识对应的数据块是否发生改动,其中,所述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状态标识置为表示发生改动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可以为所述区的编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块的标识可以为所述数据块的编号。
实施例17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SAN系统,包括:接收装置1501、发送装置1502、处理器1504和存储装置1503;
接收装置1501用于接收从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发送的获取指定对象的指令信息,所述指令信息中包含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处理器1504用于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查找所述指定对象;
发送装置1502用于在查找到所述指定对象之后,将所述指定对象发送给所述SAN系统。
在上实施例中,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可以包括用于识别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还可以包括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指定对象的生成时间。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还可以包括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数据块所属的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分区的区编号,所述逻辑卷中的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所述查找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区编号,查找所述指定对象。
实施例18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SAN系统,包括:接收装置1501、发送装置1502、处理器1504和存储装置1503;
接收装置1501,用于从云端获取指定对象及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处理器1504,用于从获取的指定对象中解析出数据;以及用于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域。
例如,该SAN系统为SAN系统,在SAN系统的接收装置1501获取指定对象及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之后,处理器1504从获取的指定对象中解析出数据,再由处理器1504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域。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可以为编号,该编号对应于SAN系统的存储区域。
实施例19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SAN系统,包括:接收装置1501、发送装置1502、处理器1504和存储装置1503;
所述接收装置1501用于从云端获取指定对象及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所述处理器1504用于从获取的指定对象中解析出数据;以及用于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域。
所述接收装置1501还用于从云端获取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
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阵列或存储阵列的逻辑卷。
优选的,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包括:所述接收单元1401从所述云端获取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
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根据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SAN系统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对应的逻辑卷的数据块中。
优选的,所述接收装置1501还用于从所述云端获取区编号,所述区编号为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中的数据块所在区的编号,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所述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所述处理器1504还用于根据所述区编号,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对应的逻辑卷的分区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上传、云备份、查找、恢复数据的方法及SAN系统、云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41)

1.一种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以及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
所述SAN系统将所述对象及所述对象的标识上传至云端;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SAN系统中的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每个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所述SAN系统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的步骤包括:将同一区内的数据块合并转换成一个与区对应的区对象,其中,按照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数据存储于所述区对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AN系统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的步骤包括:当所述SAN系统在所述云端中存有备份数据时,将所述SAN系统中的发生改动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同一区内的数据块合并转换成一个与区对应的对象的步骤包括:当同一区内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发生改动时,将改动的数据块合并转换成一个与区对应的区对象,其中,按照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将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存储于所述区对象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与所述区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在所述对象文件中设置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以及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个数据块的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象文件中设置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对象文件中设置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的编号;
以及为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设置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状态标识对应的数据块是否发生改动;
以及将所述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状态标识设置为表示发生改动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包括:生成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对象的生成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的标识为所述对象的名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包括: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编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编号包括:将所述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及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作为所述对象的编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向云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预定个数的区进行编号;
所述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编号包括:将所述区的编号作为识别所述区对象的编号。
10.一种云备份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云端获得从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所述SAN系统包含有逻辑卷,所述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每个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所述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包含同一区内的发生改动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合并转换的数据,其中,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是按照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存储于所述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中;
所述云端还获得从所述SAN系统上传的与所述区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所述对象文件中包含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以及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个数据块的大小相同;
所述云端根据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查找存储在云端的与所述区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对象;
在查找到所述存储对象之后,根据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和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查找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
所述云端将查找到的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替换为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包含于所述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中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云备份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的编号,以及为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设置的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状态标识对应的数据块是否发生改动,其中,所述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状态标识设置为表示发生改动的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云备份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为所述区的编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云备份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块的标识为所述数据块的编号。
14.一种查找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云端获取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发送的获取指定对象的指令信息,所述指令信息中包含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所述云端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查找所述指定对象;
在查找到所述指定对象之后,将所述指定对象发送给所述SAN系统;
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包括用于识别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
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数据块所属的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分区的区编号,所述逻辑卷中的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查找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查找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包括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指定对象的生成时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查找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为所述指定对象的名称。
18.一种恢复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从云端获取指定对象及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所述SAN系统从获取的指定对象中解析出数据;
所述SAN系统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域;
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的步骤包括: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
所述SAN系统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指定的存储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对应的存储阵列或存储阵列的逻辑卷;
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数据块所属的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分区的区编号,所述逻辑卷中的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恢复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AN系统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阵列或存储阵列的逻辑卷。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恢复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SAN系统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
所述SAN系统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指定的存储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SAN系统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对应的逻辑卷的数据块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恢复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区编号,所述区编号为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中的数据块所在区的编号,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所述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所述SAN系统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指定的存储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区编号,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对应的逻辑卷的分区中。
22.一种SAN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换单元,用于将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识别所述对象的标识;
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对象及所述对象的标识上传至云端;
还包括分区单元,所述分区单元用于将所述SAN系统中的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每个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所述转换单元还用于将同一区内的数据块合并转换成一个与区对应的区对象,其中,按照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数据存储于所述区对象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SAN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单元还用于当所述SAN系统在所述云端中存有备份数据时,将SAN系统中的发生改动的数据块转换成对象。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SAN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单元还用于当同一区内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发生改动时,将改动的数据块合并转换成一个与区对应的区对象,其中,按照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将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存储于所述区对象中;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生成与所述区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在所述对象文件中设置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以及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个数据块的大小相同;
所述上传单元还用于将生成的所述对象文件上传至云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SAN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对象文件中设置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的编号,以及为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设置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状态标识对应的数据块是否发生改动,以及将所述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状态标识设置为表示发生改动的状态。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SAN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生成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对象的生成时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2至26任意一项所述的SAN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的标识为所述对象的名称。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SAN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生成用于识别所述对象的编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SAN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及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作为所述对象的编号。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SAN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将所述预定个数的区进行编号,将所述区的编号作为识别所述对象的编号。
31.一种云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所述SAN系统包含有逻辑卷,所述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每个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所述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包含同一区内的发生改动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合并转换的数据,其中,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数据是按照所述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存储于所述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中;以及用于接收从所述SAN系统上传的与所述区对象对应的对象文件,所述对象文件中包含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以及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个数据块的大小相同;
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区对象的标识,查找存储在云端的与所述区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对象,以及在查找到所述存储对象之后,根据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大小信息和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查找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以及查找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中的数据;
替换单元,用于将查找到的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存储于所述存储对象中的数据替换为查找到的分别与每个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包含于所述上传的与区对应的区对象中的数据。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云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改动的数据块的编号在所述同一区内的数据块的编号顺序中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的编号,以及为所述同一区内的每一数据块设置的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状态标识对应的数据块是否发生改动,其中,所述改动的数据块对应的状态标识设置为表示发生改动的状态。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识别所述区对象的标识为所述区的编号。
34.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块的标识为所述数据块的编号。
35.一种云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发送的获取指定对象的指令信息,所述指令信息中包含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查找所述指定对象;
发送单元,用于在查找到所述指定对象之后,将所述指定对象发送给所述SAN系统;
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包括用于识别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
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数据块所属的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分区的区编号,所述逻辑卷中的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所述查找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区编号,查找所述指定对象。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云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包括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用于表示所述指定对象的生成时间。
38.一种SAN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云端获取指定对象及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
解析单元,用于从获取的指定对象中解析出数据;
恢复单元,用于将解析出的数据恢复至与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域;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从云端获取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
所述恢复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对应的存储阵列或存储阵列的逻辑卷;
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包括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数据块所属的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分区的区编号,所述逻辑卷中的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SAN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恢复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标识对应的存储阵列或存储阵列的逻辑卷。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SAN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从所述云端获取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
所述恢复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SAN系统从所述云端获取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SAN系统的数据块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逻辑卷的编号、所述数据块对应的SAN系统存储阵列的序列号,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对应的逻辑卷的数据块中。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SAN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从所述云端获取区编号,所述区编号为转换成所述指定对象的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中的数据块所在区的编号,所述SAN系统的逻辑卷分为预定个数的区,所述区包含预定个数的数据块;
所述恢复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区编号,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至所述指定对象的编号对应的逻辑卷的分区中。
CN201210575550.7A 2012-12-26 2012-12-26 上传、云备份、查找、恢复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078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5550.7A CN103078907B (zh) 2012-12-26 2012-12-26 上传、云备份、查找、恢复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5550.7A CN103078907B (zh) 2012-12-26 2012-12-26 上传、云备份、查找、恢复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8907A CN103078907A (zh) 2013-05-01
CN103078907B true CN103078907B (zh) 2016-03-30

Family

ID=48155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5550.7A Active CN103078907B (zh) 2012-12-26 2012-12-26 上传、云备份、查找、恢复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789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591B (zh) * 2013-07-04 2018-10-12 北京中科同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颗粒整合的远程容灾技术
CN103559143A (zh) * 2013-11-08 2014-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拷贝管理装置及其数据拷贝方法
CN104636216A (zh) * 2013-11-11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数据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5511985A (zh) * 2015-12-01 2016-04-20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98491A (zh) * 2016-11-29 2017-04-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77557A (zh) * 2017-08-24 2018-01-1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系统
US11086559B2 (en) * 2017-09-05 2021-08-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loud based store and restore with copy services
CN108268344B (zh) * 2017-12-26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536553A (zh) * 2018-04-17 2018-09-14 北京星震维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份数据存储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10958140A (zh) * 2019-11-21 2020-04-03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服务器云备份上传带宽的限速方法、系统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3486A (zh) * 2010-12-28 2011-05-18 东北大学 一种面向多维数据管理的云计算平台查询处理方法
CN102143228A (zh) * 2011-03-30 2011-08-0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云存储系统、云客户端及实现存储区域网络服务的方法
CN102722506A (zh) * 2009-12-29 2012-10-10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25720B1 (ko) * 2005-12-08 2008-04-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파일 시스템에서 파일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메타데이터서버
CN101504670A (zh) * 2009-03-04 2009-08-12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操作方法、系统、客户端和数据服务器
CN101770504B (zh) * 2009-12-29 2012-08-29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读取方法及设备
CN102035881B (zh) * 2010-11-19 2013-01-16 清华大学 一种云端存储系统的数据缓存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2506A (zh) * 2009-12-29 2012-10-10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及设备
CN102063486A (zh) * 2010-12-28 2011-05-18 东北大学 一种面向多维数据管理的云计算平台查询处理方法
CN102143228A (zh) * 2011-03-30 2011-08-0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云存储系统、云客户端及实现存储区域网络服务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8907A (zh) 201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8907B (zh) 上传、云备份、查找、恢复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62992B (zh) 一种海量小文件的存储、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3106249B (zh) 一种基于Cassandra的数据并行处理系统
CN103116661B (zh) 一种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8256076B (zh) 分布式海量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673289B (zh) 分布式文件存储构架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3067525A (zh) 一种基于特征码的云存储数据备份方法
CN105338297A (zh) 一种视频数据存储及回放系统、装置和方法
JP2016510148A (ja) 分散ファイル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処理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04050248A (zh) 一种文件存储系统及存储方法
CN103890738A (zh) 用于保留克隆分离操作之后的存储对象中的消重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49355B (zh) 一种数据库系统恢复方法及设备
KR101622810B1 (ko) 빅데이터 분산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312544A (zh) 一种控制终端上报日志文件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468274A (zh) 一种集群监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205143A (zh) 一种文件存储及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023996A (zh) 一种云数据存储系统
US20160308871A1 (en) Network element data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CN103778120A (zh) 全局文件标识生成方法、生成装置及相应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CN113806301A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5187502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弹性块存储的方法和系统
CN103326925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JP7261317B2 (ja) 圧縮データの記憶及び取得の最適化
US2013022686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replication-based file into parity-based file in asymmetric clustering file system
CN103778258A (zh) 一种数据库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客户端、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