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总线协议是在编码终端设备和报警控制器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中实现的,整个火灾报警系统包括三个过程:正常巡检过程、火警巡检过程和故障巡检过程。火灾报警系统中,编码终端设备包括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警报器、消火栓和模块等,编码终端设备的最大数量可以达到324个,报警控制器包括键盘输入装置、报警显示装置、主控板和回路板等,键盘输入装置接主控板的输入端,显示和打印装置接主控板的输出端,回路板接主控板的通信端,并通过总线连接各编码终端设备,回路板上有总线接口电路,可以向总线发送命令码、地址码和响应信号同步脉冲等,同时可以接收正常巡检过程中的响应信号以及火警申请等,上述主控板、键盘输入装置、显示和打印装置和回路板等通过电流信号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火警报警系统电路,其电路结构图请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其中,编码终端设备与回路板部分的电路图请参考说明书附图图2。另外,本申请的总线协议中定义一帧数据的格式由起始码、命令码、地址码、校验码、空格码、响应信号区和空闲区等7个部分组成。其中命令码7bit、地址码9bit、校验码2bit组成发码区共18位,响应信号区由设备类型代码6bit、终端状态代码4bit、终端回码值6bit、在线位1bit和校验位1bit,共18位。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在正常巡检过程的基础上对本申请一种新型的传感器接入总线协议中火警巡检过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考说明书附图中图8、图3、图4、图5及图6。
火灾报警系统中,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对连接在总线上的编码终端设备进行正常巡检,正常巡检过程如下:
总线回路中接入的编码终端设备为324个,因此,先把324个包括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警报器、消火栓和模块等编码终端设备按其地址号 每18个分为一组,一共分成18组,正好等于报警控制器的发码位18位,因此18组火灾探测器火警申请的组号可以与发码位一一对应。说明书附图中的图8分别列出了324个编码终端设备的分组情况,以及每组编码终端设备的组内编号和响应信号位置,可以作为理解本实施例的参照。
发码:在正常情况下,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以负电压脉冲的形式逐个向编码终端设备发码,不断地对编码终端设备进行正常巡检;
接收响应信号:根据上述的发码,接收对应组中编码终端设备的响应信号;
确认登记:报警控制器接收到编码终端设备的响应信号后,会先通过总线确认该回送响应信号的编码终端设备是否登记,若未登记,向该编码终端设备发送屏蔽命令,对该编码终端设备的响应信号进行屏蔽,若登记,则继续接收其响应信号。
在由报警控制器和编码终端设备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中,总线发码的同步脉冲负向迭加在供电电压上,每帧的信息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报警控制器的发码,包括7bit命令码、9bit地址码、1bit命令码校验码和1bit地址码校验码;第二部分为编码终端设备的响应信号,包括6bit设备类型、4bit设备状态、6bit设备回码值、1bit在线位和1bit校验位。发码位共18位,编码终端设备的响应信号也是18位,其中发码位兼作编码终端设备的火警申请位,分隔两部分的是起始码、空格A和空格B,起始码是通信的帧标志,空格A和空格B是编码终端设备微处理器工作需要的时间间隔。编码终端设备在响应信号上可根据报警控制器的命令码回答包含不同内容的信息,如正常巡检过程中,响应信号包括设备类型代码6bit、终端状态代码4bit、终端回码值6bit、在线位1bit和校验位1bit。说明书附图图3给出了总线协议中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发码的波形图,其中(1)是起始位,(2)是发码部分,包括7位命令码和9位地址码,(3)是空格A,(4)是响应信号部分,(5)是空格B。
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的发码以电压负脉冲的形式表现,如说明书附图图4,在发码部分,“0”由0.2ms的负脉冲和宽度为0.8ms的间隔码组成;“1”由0.2ms的负脉冲和宽度为1.2ms的间隔码组成;在响应信号部分,响应间隔是相等的,均为0.8ms,响应间隔之间为0.2ms的负脉冲。发码负脉冲以及响应负脉冲上跳沿之后的0.2ms是响应电流脉冲的位置,如说明书附图图5所示,响应信号“1”电流脉冲的幅度约为30mA,宽度为0.3ms,没有电流脉冲代表响应信号为“0”。
正常巡检过程中,当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以负电压脉冲的形式逐个向编码终端设备发码时,由于发码部分既包含了发送的7bit命令码和9bit地址码,又包含了发送的1bit命令码校验码和1bit地址码校验码,命令码校验码对命 令码进行校验,地址码校验码则对地址码进行校验,这样使得校验的数据段变短。另外,在响应信号部分,第18bit为对应响应信号的校验位信息,校验位对相应响应信号进行校验,从而,在发码和响应信号中都采用了分开校验机制,以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同时,本实施例的总线协议中,响应信号部分的第17位为在线位信息,因而,当本地址的编码终端设备收到正常巡检命令时,对应的编码终端设备在响应信号的第17位发送响应信号,如进行拉码,拉30mA电流,以表示该编码终端设备在总线上,如果有多个设备在该位同时发送响应信号,如同时进行拉码,则报警控制器会检测到在线位的拉码幅度超过某一限值,认定为本地址有重码,实现了对该地址的编码终端设备的重码判断。
总线协议在进行正常巡检过程的同时,还进行火警巡检过程,请参考说明书附图图6所示,火警巡检过程如下所述:
火警申请:编码终端设备向报警控制器发送火警申请;
发送火警巡检命令:根据接收到的火警申请,报警控制器向该编码终端设备发送火警巡检命令。其中,发送火警巡检命令还包括向该编码终端设备所在的组发送火警巡检命令;
回送地址:对应的编码终端设备接收到火警巡检命令,向报警控制器回送其地址。其中,回送地址还包括回送该编码终端设备所在的组的组内地址;
确认登记:根据回送的地址,确认该编码终端设备是否登记,若未登记,向该地址的编码终端设备发送屏蔽命令,对该编码终端设备的火警申请及响应信号进行屏蔽;若登记,执行下述火警确认步骤。其中,还包括根据所在的组及组内地址计算出该编码终端设备的地址号,根据计算出的地址号,对该地址号的编码终端设备进行确认登记步骤;
火警确认:根据回送的地址,报警控制器向所述编码终端设备发送正常巡检命令,确认该编码终端设备是否真实处于火警状态,若是,向该编码终端发送火警确认命令,若收到的该编码终端设备的响应信号为火警确认状态,则最终确认该编码终端设备处于火警状态;其中,还包括根据所在的组及组内地址计算出该编码终端设备的地址号,根据计算出的地址号,对该地址号的编码终端设备进行火警确认步骤。
在进行正常巡检的过程中,其中的编码终端设备有火警发生,具有火警申请优先权的编码终端设备即通过总线向报警控制器发送火警申请,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收到该火警申请信息后,立即通过总线向申请火警的编码终端设备发送火警巡检命令,要求发出火警申请信号的编码终端设备在代表自己地址的位置进行响应,与此同时,正常巡检过程中断,该组编码终端设备收到火警巡检 命令后,申请火警的编码终端设备通过总线向报警控制器回送代表自己的地址,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接收到该发生火警的编码终端设备的地址后,立刻通过总线向该编码终端设备发送1帧或连续2帧以上正常巡检命令,并接收其响应信号,确认该编码终端设备是否真实处于火警状态,若接收到的响应信号均为该编码终端设备处于火警状态,报警控制器再通过总线向该编码终端设备发送火警确认命令,并再次接收响应信号,由于该编码终端设备此时正处于火警状态,收到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发送的火警确认命令后,在响应信号中将编码终端设备状态信息显示为火警确认状态,报警控制器收到编码终端设备回送的火警确认状态信号后,根据实时时钟确定火警发送时间,可使火警终端报警指示灯常亮或报警铃长响等,以显示该编码终端设备此刻正处于火警状态的火警信息。其中,编码终端设备发送火警申请信号时,可以通过拉码的形式发送,即在与组号对应的发码位上发送30mA的拉码电流脉冲信号,拉码波形图请参见说明书附图图3和图5所示,如第6组中某个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警,则在对应的第6位发码位上进行拉码申请。报警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与组号对应的拉码脉冲信号向该编码终端设备所在的组发送火警巡检命令,要求发出火警申请信号的编码终端设备在代表自己组内地址的位置进行响应,收到此火警巡检命令的编码终端设备即根据自己的组号,拉码产生代表自己的组内地址脉冲,报警控制器根据该编码终端设备所在的组及接收到该编码终端设备回送的组内地址,计算出该编码终端设备的地址号,之后通过总线向该地址号的编码终端设备发送正常巡检命令及火警确认命令,对该地址号的编码终端设备进行火警确认。
在火警巡检过程中,当某个编码终端设备发出火警申请的过程受到干扰,一直不能进行火警确认,或是当该组出现多个火警时,如果组内地址靠前的编码终端设备不能进行火警确认,将导致后面的火警也无法报出,此时,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向该编码终端设备发送正常巡检命令后,如未收到该编码终端设备的火警确认状态的响应信号,报警控制器继续向该编码终端设备继续发送正常巡检命令,当连续发送的正常巡检命令超过某一定值如2帧或3帧或4帧等,报警控制器却始终未收到该编码终端设备火警确认状态的响应信号,则强行停止该编码终端设备的火警状态响应信息及火警申请,结束对其的火警确认过程,以防止对总线产生干扰。
以本实施例中的总线协议建立起来的火灾报警系统相比传统的以智能二总线建立起来的火灾报警系统具有很大的优势:
正常巡检过程中,对编码终端设备的确认登记,避免了未登记的编码终端设备在正常巡检过程中回送响应信号,以及火警巡检过程中不断进行火警申请 的情况,保证了总线通信的稳定。正常巡检过程中,由于报警控制器的发码位兼作编码终端设备的火警申请位,因此系统中任何具有火警申请优先权的编码终端设备,都可以在发生火警时,立即通过总线向报警控制器发出火警申请,即:正常工作状态下,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采用巡检模式检测总线上的探测器、模块,而一旦编码终端设备发生报警,即可主动申请报警,这一技术克服了现有的火灾报警系统中只能被动巡检、轮询查找,且带的终端设备越多时,报警越慢的缺点,使得报警控制器能及时地对火警做出快速响应,而编码终端设备则不必被动地等待,在高层和大型建筑日益增加的社会,火灾报警系统也越来越庞大,每个总线回路上所带的编码终端设备往往很多,传统被动巡检的方式使得巡检时间很难缩短,而本实施例中编码终端设备主动申请火警的方式,却与总线上的编码终端设备的数量无关,使得火警报出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为火灾的扑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再者,由于对发出火警申请的编码终端设备进行了确认登记和多帧火警状态确认,确认登记避免未登记的编码终端设备不断进行火警申请的情况,报警控制器即无需不停地对未登记的编码终端设备的火警申请进行火警状态确认;而多帧火警状态确认保证了对报警点准确、可靠地定位,使得火警申请信息更加准确,防止了系统由于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误报警,以保证总线协议通信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而火警确认时的总线防干扰机制,使得一旦出现某个火警申请过程受到干扰而一直不能进行火警确认,或某组出现多个火警,而组内地址靠前的编码终端设备始终不能确认火警的状况时,后面的火警申请仍能高效迅速的报出。
另外,由于本申请的总线协议为主动申报式,因而,只需采用两个电平进行数据传输即可,而在火灾探测器上少判断一种电平,硬件解码电路将会简单,从而节省了每个火灾探测器的成本,这对于具有很大数量探测器的消防报警系统而言,成本降低将会非常明显。
同时,本实施例中,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以负电压脉冲的形式逐个向编码终端设备发码,而负脉冲在二总线回路中也具有明显的优点,因为在消防火灾报警系统中的回路二总线兼作数据通信线和终端设备的电源线,发码波形采用负脉冲时,总线上输出的基本是24V高电平,发码波形采用正脉冲时,总线上输出的基本是18V高电平。当回路中带满载即324个编码终端设备,且在长线情况下时,长线的末端必将产生较大的电压降落,如2000米长线,当回路电流为100mA时,产生的电压降约为7.2V,当采用正脉冲发码时,总线末端电压为10.8V,而采用负脉冲发码时,总线末端电压为16.8V。当总线末端电压过低时, 终端设备将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总线发码采用负脉冲,更有利于总线的带载能力和总线距离。
最后,本实施例正常巡检过程中对命令码、地址码及响应信号分开校验,使得校验的数据段变短,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由于本实施例总线回路中可以挂接的编码终端设备最大可以达到324个,在实际工程安装中,多人同时安装时,非常容易出现多个编码终端设备地址被编重复的现象,因此会给工程调试带来不便,正常巡检过程中的重码判断则克服了这一缺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一所述的总线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故障巡检过程,下面对本申请一种新型的传感器接入总线协议中故障巡检过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考说明书附图图7,故障巡检过程和正常巡检过程同时进行。
发送故障巡检命令:在正常巡检过程的同时,报警控制器向编码终端设备发送故障巡检命令;
回送响应信号:接收到故障巡检命令的编码终端设备中,未产生故障的编码终端设备向报警控制器回送响应信号,产生故障的编码终端设备则不能回送响应信号;
确认登记:确认不能回送响应信号的编码终端设备是否登记,若未登记,向该编码终端设备发送屏蔽命令,对该编码终端设备的故障申请进行屏蔽;若登记,执行下述初步确认故障步骤,这里故障申请为产生故障的编码终端设备不能回送响应信号;
初步确认故障:确认未能回送响应信号的编码终端设备处于故障状态;
再次确认故障步骤:向初步确认为故障的编码终端设备再次发送故障巡检命令,若该编码终端设备仍未回送响应信号,则报警控制器向其发送正常巡检命令,确认其是否真实处于故障状态;若是,发送故障确认命令,若响应信号为故障确认状态,则最终确认该编码终端设备处于故障状态。
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以负电压脉冲的形式逐个向已分成18组的编码终端设备发码进行正常巡检过程中,每进行1次或2次以上正常巡检过程,报警控制器便向其中一组的编码终端设备发送1帧故障巡检命令,使正常巡检过程和故障巡检过程间隔执行,即正常巡检过程中,每发送1帧或连续2帧以上正常巡检命令后插入一帧故障巡检帧,对其中一组的编码终端设备进行故障巡检,该故障巡检命令为7bit命令码、9bit组号(1~18)和2bit校验位,同时,该故障巡检命令兼作为编码终端设备的闪灯或响铃等命令,在无火警报警情况下, 该组的编码终端设备收到自己组号的故障巡检命令闪灯或响铃1次或连续2次以上。其中一组的编码终端设备收到自己组号的故障巡检命令后,该组内未产生故障的编码终端设备在其约定的18位响应信号中通过总线向报警控制器回送响应信号,如回送代表自己地址的组内地址脉冲,而产生故障的编码终端设备在其约定的响应信号中则不能回送响应信号,如不能拉码。根据未回送响应信号的编码终端设备所在的组及其组内地址,报警控制器计算出该未回送响应信号的编码终端设备的地址号,并初步确认该未回送响应信号的编码终端设备此刻处于故障状态,此时,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再向该地址号的编码终端设备所在组发送1帧或连续2帧以上故障巡检命令,并接收响应信号,若该地址号的编码终端设备始终未回送响应信号,则向其发送1帧或连续2帧以上正常巡检命令,并再次接收响应信号,确认其是否真实处于故障状态,由于此编码终端设备此时正处于故障状态,收到1帧或连续2帧以上正常巡检命令后,其响应信号中都显示为故障,报警控制器根据响应信号都为故障的信息,向该发生故障的编码终端设备发送故障确认命令,查看该编码终端设备是否处于故障确认状态,发生故障的该终端设备收到故障确认命令后,在响应信号中将编码终端设备状态改为故障确认状态,报警控制器收到编码终端设备回送的故障确认状态的信号,根据实时时钟确定故障发送时间,显示该地址号的编码终端设备此刻正处于故障的信息。
在故障巡检过程中,当某个编码终端设备发出故障申请的过程受到干扰,一直不能进行故障确认,或是当该组出现多个发生故障的编码终端设备时,如果组内地址靠前的编码终端设备不能进行故障确认,将导致后面的故障也无法报出,此时,报警控制器向该发生故障的编码终端设备发送正常巡检命令后,如未收到该编码终端设备的故障确认状态的响应信息,报警控制器继续向该编码终端设备发送正常巡检命令,当连续发送的正常巡检命令超过某一定值如2帧或3帧或4帧等,报警控制器却始终未收到该编码终端设备故障确认状态的响应信号,则强行停止该编码终端设备的故障状态响应信息及故障申请,停止对该编码终端设备的再次确认故障步骤,以防止对总线的干扰。
在进行故障巡检过程中,如果某一组的编码终端设备发出火警申请,报警控制器接收到该火警申请后,立即向发出火警申请信号的编码终端设备所在组发送火警巡检命令,此时,正在进行的正常巡检及故障巡检过程立即同时中断,总线协议开始执行所述火警巡检过程,完成此火警巡检过程之后,总线协议才又开始进行间隔执行的正常巡检及故障巡检过程。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故障巡检过程,在一个正常工作的火 灾报警系统中,报警控制器对连接在总线上的编码终端设备除了正常巡检,快速准确的报火警外,同时也要监控连接的各个编码终端设备的故障状态,而本实施例中的方案则同时实现了这两点要求,并且,该实施例中描述的故障巡检过程由于采用了按组进行故障巡检的方式,保障了324个编码终端设备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可靠地报出故障,甚至可以达到远小于国标中规定的100秒内报出故障的要求,相比仅仅依靠正常巡检过程来检测编码终端设备的故障状态更加快速和可靠。另外,故障巡检过程中对编码终端设备的确认登记,可以避免未登记的编码终端设备不断进行故障申请的情况,报警控制器即无需不停地对该未登记的编码终端设备的故障申请进行故障状态确认。若在正常巡检过程中事先对编码终端设备进行确认登记,则在正常巡检过程中即可对未登记的编码终端设备的响应信号进行屏蔽,避免未登记的编码终端设备在火警巡检或故障巡检过程中不断进行火警申请或故障申请。
在实施例一的正常巡检过程、火警巡检过程中及实施例二的故障巡检过程中,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协议都对编码终端设备进行了确认登记,事实上,以上三种情况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任意选用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或三种都选用,以实现对编码终端设备的准确确认登记过程。一般情况下,若正常巡检过程中对编码终端设备进行了确认登记,当未登记的编码终端设备回送响应信号时,其回送的响应信号将被屏蔽,因此,即使其发生火警或发生故障,此火警或故障信息都被屏蔽,报警控制器将不再对此未登记的编码终端设备进行火警或故障确认。
实施例三
采用上述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新型的传感器接入总线协议,本例形成一种火灾报警系统,以实现火灾报警系统中的火灾报警过程,即:按照上述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新型的传感器接入总线协议,报警控制器通过总线对接入总线的编码终端设备进行正常巡检过程、火警巡检过程及故障巡检过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