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7865A - 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7865A
CN103067865A CN2011103188451A CN201110318845A CN103067865A CN 103067865 A CN103067865 A CN 103067865A CN 2011103188451 A CN2011103188451 A CN 2011103188451A CN 201110318845 A CN201110318845 A CN 201110318845A CN 103067865 A CN103067865 A CN 103067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cast
mag
source
message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88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7865B (zh
Inventor
刘娟
严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188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6786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3194 priority patent/WO201305666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067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7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7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78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组播接收端(MN)的目标移动接入网关(MAG)从所述MN的源MAG或所述MN的源MAG所属的本地移动锚点(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与所述MN的组播源(MN-S)所属的MAG建立组播隧道,所述MN-S所属的MAG将所述MN-S的组播报文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发送至所述MN的目标MAG。本方案提供的建立SPT路径的方法可以提高组播接收端切换过程中的路由效率和移动组播的性能。

Description

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组播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单播路由在处理组通信时出现的效率问题。随着无线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在移动过程中获取组播服务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移动组播由传统固定组播发展而来,为移动用户提供诸如移动视频会议、移动在线游戏等多种应用,可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移动组播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组成员关系管理,二是组成员位置管理。当前组成员关系管理一般采用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全称为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Protocol,简称)/组播监听者发现协议MLD(全称为Multicast ListenerDiscovery Protocol)等协议,而组成员位置管理则采用移动IP等移动性管理协议。
IP组播业务模型分为两种:任意源组播ASM(全称为Any-SourceMulticast)和特定源组播SSM(全称为Source-Specific Multicast)。ASM模型使用一个组播组地址G来标识一个组播组,每个组播组可以有任意多个组播源和接收者,需要利用汇集点(RP,全称为Rendezvous Point)进行共享树(RPT,全称为Rendezvous Point Tree)的建立,并且通过组播源注册机制建立最短路径树SPT(全称为Shortest Path Tree);SSM和MLDv2/IGMPv3相结合,使用组播组地址G和组播源地址S来标识一个组播会话,也称为一个频道,每个频道只能有一个指定源和任意多个接收者,在SSM模型中不需要选择汇集点RP和维护共享树(RPT),不需要进行组播源注册,从而在网络内直接构建以组播源S为根、以接收者为叶子的SPT,省去了PIM-SM中先建立共享树再从共享树向最短路径树切换的过程,从而能够从一开始就沿最短路径树转发数据。和ASM比较,SSM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组播模型,它可以克服ASM在访问控制、地址分配、源发现、易于遭受DoS攻击等方面的缺陷,因此SSM模型具有更强的可扩展性,可以提高网络性能,在未来的Internet中具备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处理同一路由器在不同接口上收到来自不同对端的相同组播信息,需要对组播报文的入接口进行逆向路径转发RPF(全称为Reverse PathForwarding)检查,以决定转发还是丢弃该报文。在SSM模型中,RPF检查的过程是:接收组播报文的路由器以组播源的IP地址为目的地址查找单播路由表,对应表项中的出接口为RPF接口,路由器认为由该RPF接口接收到的组播报文所经历的路径是从组播源到本地的最短路径,将RPF接口与组播报文实际到达的接口相比较,如果两接口相一致,那么就认为这个组播包是从正确路径而来,RPF检查成功;如果两接口不一致,将该组播报文丢弃。作为路径判断依据的单播路由信息可以来源于任何一种单播路由协议、组播静态路由或者MBGP路由协议。
对于移动组播,IETF在MULTIMOB工作组致力于研究基于PMIPv6的移动组播机制,目前提出了一种基本解决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介绍该方案的实现过程,如图1a,组播接收者MN和组播源MN-S(MN-Source)位于同一个PMIPv6域,组播接收者MN当前连接在移动接入网关P-MAG上,MN-S连接在移动接入网关MAG上,MN和MN-S的拓扑锚点可以是同一个LMA也可以是不同的LMA。在SSM模型下,MN通过MLDv2报告报文向P-MAG报告自己需要接收来自组播源MN-S、发往组播组G的组播数据。P-MAG收到MLDv2 Report报文后,向组播源MN-S逐跳发送频道订阅报文(由P-MAG发往LMA的订阅报文需要进行隧道封装,由LMA发往MAG的订阅报文也需要进行隧道封装),沿途所有路由器都创建(HoA,G)组播路由项,HoA代表组播源MN-S的地址,G代表组播地址,从而构建以组播源MN-S为根,以组播接收者MN为叶子的SPT路径,从组播源MN-S所属的MAG到LMA的路径是PMIPv6隧道,从LMA到MN所属的P-MAG的路径是PMIPv6隧道,随后组播源MN-S发出的组播数据沿着已建好的SPT到达MN,组播转发路径如图1a的100a所示。当MN切换到新的移动接入网关N-MAG,通过以上过程建立新的SPT路径,如图1a的101a所示,从组播源MN-S所属的MAG到LMA的路径是PMIPv6隧道,从LMA到MN所属的N-MAG的路径是PMIPv6隧道。
以上解决方案,由MN-S发往MN的组播报文必须先通过MN-S的移动接入网关MAG和本地移动锚点LMA之间的PMIPv6隧道进行发送,组播报文到达MN的移动锚点LMA后,必须通过LMA和MN的移动接入网关之间的PMIPv6隧道进行发送,所以图1a所示SPT路径100a和101a都不是最短的组播转发路径,降低了组播路由的效率。并且当MN发生切换时,N-MAG需要与MN进行MLD查询/报告报文的交互过程获知MN当前的组播监听状态,并通过组播路由协议向组播源MN-S逐跳发送频道订阅报文来重建组播转发树,由于组播组成员状态和组播树分支的调整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因此MN的切换延时较大,切换丢包问题也比较严重。因此,目前基于PMIPv6所提出的移动组播解决方法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非最短SPT路径以及组播切换延时和丢包,降低了路由效率和移动组播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方案中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非最短SPT路径造成的路由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其中,组播接收端(MN)的目标移动接入网关(MAG)从所述MN的源MAG或所述MN的源MAG所属的本地移动锚点(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与所述MN的组播源(MN-S)所属的MAG建立组播隧道,所述MN-S所属的MAG将所述MN-S的组播报文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发送至所述MN的目标MAG。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包括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和组播源信息,所述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包括组播地址和组播源地址列表,所述组播源信息包括所述组播源地址列表中允许向MN发送组播数据的组播源的地址,还包括MAG地址即所述组播源连接的MAG的地址。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所述目标MAG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中的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为所述MN所属的各频道创建或更新组播路由项,将所述目标MAG至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接口设置为各组播路由项的入接口。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所述目标MAG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以声明加入所述各频道,所述MN-S所属的MAG根据所述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中的频道信息创建或更新相应频道的组播路由项,将所述MN-S所属的MAG至所述目标MAG的隧道接口添加到此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MN-S所属的MAG收到所述MN-S发送的组播报文后,向所维护的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的所有组播隧道接口发送所述组播报文。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目标MAG通过所述组播隧道收到组播报文后,判断收到组播报文的组播隧道接口是组播路由项中的入接口时,向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的所有出接口转发。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建立组播隧道的方法包括:
所述目标MAG根据所述组播状态信息中的组播源信息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组播隧道建立消息,所述MN-S所属的MAG向所述目标MAG发送组播隧道建立应答消息,并建立到所述目标MAG的组播隧道端节点,所述目标MAG建立到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端节点,组播隧道建立完成。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目标MAG通过扩展的切换发起消息从所述源MAG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具体包括:所述MN向源接入网上报所述MN的标识以及目标接入网标识,所述源接入网向所述源MAG发送携带MN的标识以及目标接入网标识的切换指示信息,所述源MAG根据所述目标接入网标识确定所述目标MAG的地址,向所述目标MAG发送扩展的切换发起消息,在此切换发起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目标MAG通过扩展的切换确认消息从所述源MAG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具体包括:所述MN经由目标接入网与所述目标MAG建立连接后,所述目标MAG向源MAG发送切换发起消息,源MAG向目标MAG返回扩展的切换确认消息时,在此切换确认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目标MAG通过扩展的绑定确认消息从所述源MAG所属的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MN离开所述源MAG后,所述源MAG向所属的LMA发送扩展的撤销注册绑定更新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所述LMA保存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所述MN切换到所述目标MAG后,所述目标MAG向所述LMA发送绑定更新消息,所述LMA向所述目标MAG返回扩展的绑定确认消息,在此绑定确认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目标MAG通过扩展的绑定确认消息从所述源MAG所属的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LMA管辖的各MAG接收所管辖的组播接收端主动发送的组播监听者发现报告报文或者触发所管辖的组播接收端发送的组播监听者发现报告报文,并根据所述组播监听者发现报告报文获知组播接收端的组播状态信息,向所述LMA发送携带组播接收端的组播状态信息的注册消息,所述LMA保存各组播接收端的组播状态信息;所述MN切换到所述目标MAG后,所述目标MAG向所述LMA发送绑定更新消息,所述LMA向所述目标MAG返回扩展的绑定确认消息,在此绑定确认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MN是所述源MAG上最后一个接收来自所述MN-S的组播数据的组播监听者时,所述MN切换入所述目标MAG后,所述源MAG向所述MN-S所属MAG发送声明退出以所述组播源的地址为目标地址的剪枝消息,并删除所述MN-S对应的组播路由项,拆除到所述MN-S所属MAG的组播隧道,所述MN-S所属MAG更新其维护的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将接收剪枝消息的隧道接口从所述出接口列表中删除,并拆除到所述源MAG的组播隧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系统,其中,包括组播接收端(MN),MN的目标移动接入网关(MAG),MN的源MAG,MN的源MAG所属的本地移动锚点(LMA);所述目标MAG,用于从所述MN的源MAG或所述MN的源MAG所属的本地移动锚点(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与所述MN的组播源(MN-S)所属的MAG建立组播隧道;所述MN-S所属的MAG,用于与所述MN的目标MAG建立组播隧道,还用于将所述MN-S的组播报文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发送至所述MN的目标MAG。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包括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和组播源信息,所述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包括组播地址和组播源地址列表,所述组播源信息包括所述组播源地址列表中允许向MN发送组播数据的组播源的地址,还包括MAG地址即所述组播源连接的MAG的地址。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目标MAG,还用于在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根据所述MN的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为所述MN所属的各频道创建或更新组播路由项,将所述目标MAG至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接口设置为各组播路由项的入接口。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目标MAG,还用于在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以声明加入所述各频道;
所述MN-S所属的MAG,还用于根据所述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中的频道信息创建或更新相应频道的组播路由项,将所述MN-S所属的MAG至所述目标MAG的隧道接口添加到此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目标MAG,还用于根据所述组播状态信息中的组播源信息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组播隧道建立消息,在收到组播隧道建立应答消息后,建立到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端节点;
所述MN-S所属的MAG,还用于收到组播隧道建立消息后,向所述目标MAG发送组播隧道建立应答消息,并建立到所述目标MAG的组播隧道端节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接入网关,其中,包括组播处理模块,所述组播处理模块,用于在所属移动接入网关(MAG)作为组播接收端(MN)的目标MAG时,从所述MN的源MAG或所述MN的源MAG所属的本地移动锚点(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与所述MN的组播源(MN-S)所属的MAG建立组播隧道,还用在所属MAG作为所述MN的组播源(MN-S)所属的MAG时,将所述MN-S的组播报文通过与所述MN的目标MAG之间的组播隧道发送至所述MN的目标MAG。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接入网关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包括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和组播源信息,所述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包括组播地址和组播源地址列表,所述组播源信息包括所述组播源地址列表中允许向MN发送组播数据的组播源的地址,还包括MAG地址即所述组播源连接的MAG的地址。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接入网关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组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属MAG作为所述MN的目标MAG时,在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中的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为所述MN所属的各频道创建或更新组播路由项,将所述目标MAG至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接口设置为各组播路由项的入接口。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接入网关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组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属MAG作为所述MN所属的MAG时,在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以声明加入所述各频道;还用于在所属MAG作为所述MN-S所属的MAG时,在根据收到的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中的频道信息创建或更新相应频道的组播路由项,将所述MN-S所属的MAG至所述目标MAG的隧道接口添加到此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
本方案提供的建立SPT路径的方法可以提高组播接收端切换过程中的路由效率和移动组播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在PMIPv6域中进行组播切换的场景示意图;
图1b为实施例中组播接收者MN在PMIPv6域内发生切换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一中组播接收者切换时快速建立优化SPT路径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二中组播接收者切换时快速建立优化SPT路径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三中组播接收者切换时快速建立优化SPT路径的方法流程图;
图5a为具体实施例四的组播接收者向LMA注册组播状态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5b为具体实施例四的组播接收者切换时快速建立优化SPT路径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实施例中对组播转发路径进行剪枝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包括:组播接收端(MN)的目标移动接入网关(MAG)从所述MN的源MAG或所述MN的源MAG所属的本地移动锚点(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与所述MN的组播源(MN-S)所属的MAG建立组播隧道,所述MN-S所属的MAG将所述MN-S的组播报文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发送至所述MN的目标MAG。
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包括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和组播源信息,所述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包括组播地址和组播源地址列表,所述组播源信息包括所述组播源地址列表中允许向MN发送组播数据的组播源的地址,还包括MAG地址即所述组播源连接的MAG的地址。
如图1b为组播接收者MN在PMIPv6域内切换时的场景图,P-MAG是MN切换前的移动接入网关,N-MAG是MN切换后的移动接入网关,MAG是组播源MN-S的移动接入网关,图中画出了一组组播源MN-S和一组移动接入网关MAG。
MN切换前,MN通过MLDv2报告报文向P-MAG报告自己需要接收来自组播源MN-S、发往组播组G的组播数据。P-MAG收到MLDv2 Report报文后,根据组播源地址HoA向LMA查询MAG的地址信息,建立P-MAG和MAG之间的隧道,P-MAG通过隧道向组播源MN-S发送频道订阅报文,沿途的路由器都创建(HoA,G)组播路由项,HoA代表组播源MN-S的地址,G代表组播地址,从而构建以组播源MN-S为根,以组播接收者MN为叶子的优化的SPT路径,如图1b的100b所示。
根据本方案,当MN发生切换时快速建立优化SPT路径的方法流程,优化后的SPT路径如图1b的101b所示。
上述方法中,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所述目标MAG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中的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为所述MN所属的各频道创建或更新组播路由项,将所述目标MAG至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接口设置为各组播路由项的入接口。
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所述目标MAG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以声明加入所述各频道,所述MN-S所属的MAG根据所述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中的频道信息创建或更新相应频道的组播路由项,将所述MN-S所属的MAG至所述目标MAG的隧道接口添加到此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
所述MN-S所属的MAG收到所述MN-S发送的组播报文后,向所维护的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的所有组播隧道接口发送所述组播报文。
所述目标MAG通过所述组播隧道收到组播报文后,判断收到组播报文的组播隧道接口是组播路由项中的入接口时,向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的所有出接口转发。
建立组播隧道的方法包括:所述目标MAG根据所述组播状态信息中的组播源信息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组播隧道建立消息,所述MN-S所属的MAG向所述目标MAG发送组播隧道建立应答消息,并建立到所述目标MAG的组播隧道端节点,所述目标MAG建立到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端节点,组播隧道建立完成。
下面通过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目标MAG通过扩展的切换发起消息从所述源MAG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具体包括:所述MN向源接入网上报所述MN的标识以及目标接入网标识,所述源接入网向所述源MAG发送携带MN的标识以及目标接入网标识的切换指示信息,所述源MAG根据所述目标接入网标识确定所述目标MAG的地址,向所述目标MAG发送扩展的切换发起消息,在此切换发起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
参考图2,实施例一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0,组播源通过优化SPT路径向MN发送组播报文,如步骤200b所示组播数据通过MAG和P-MAG之间的隧道进行发送。
步骤201,MN检测到自己需要进行MAG切换,将自己的ID和新的接入点标识AP-ID报告给源接入网络P-AN(即MN切换前的接入网络),AP-ID的获取与具体的接入技术相关,本方案不讨论。
步骤202,P-AN收到来自MN的报告消息后,向源移动接入网关P-MAG发送切换指示消息,消息中也携带MN-ID和新的接入点标识AP-ID。
步骤203,P-MAG根据切换指示消息中新的接入点标识AP-ID获得新的移动接入网关N-MAG的地址信息,并向N-MAG发出切换发起消息HI,在此消息中携带MN的组播状态信息。
本方案对切换发起消息HI进行扩展,使其可以携带MN的组播状态信息。
MN的组播状态信息包括MN的MLD状态信息以及组播源信息。
由于在PMIPv6中移动节点与移动接入网关之间是点对点链路,根据MLDv2协议,运行MLDv2的组播路由器按每条直连链路上的组播地址来保持MLD状态,该MLD状态包括过滤模式、源列表和定时器信息,所以P-MAG为连接MN的接口维护的MLD状态即MN的MLD状态。
所述MN的MLD状态信息包括若干条记录,每条记录的内容包括(组播地址G,组播源地址列表,过滤模式),如果过滤模式为INCLUDE模式,则组播源地址列表包含Include List,即MN接收Include List中所有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数据,如果过滤模式为EXCLUDE模式,则组播源地址列表包含Exclude List和Requested List,MN接收来自Requested List中所有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数据,MN拒绝来自Exclude List中所有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数据。
所述组播源信息包括若干条记录,每条记录的内容包括(组播源地址,MAG地址),组播源地址即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中Include List或者RequestList中所包含的组播源地址,MAG地址即组播源连接的移动接入网关地址。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组播状态信息包含的内容不限于上述字段,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新增其他字段。
步骤204,N-MAG向P-MAG发送切换确认消息HAck,作为对切换发起消息HI的确认。
本方案通过定义一对新的移动头消息即代理组播信道消息PMT(ProxyMulticast Tunnel)和代理组播信道响应消息PMTR(Proxy Multicast TunnelReply)作为一对建立组播隧道的消息,也可以扩展PBU/PBA消息作为建立组播隧道的消息。
步骤205,N-MAG根据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中的MAG地址向MAG(即组播源连接的移动接入网关)发送PMT消息请求与MAG建立组播隧道。
步骤206,MAG收到PMT消息后,向N-MAG发送代理组播隧道建立应答消息PMTR,并建立到N-MAG的双向隧道的端节点。
步骤207,N-MAG收到PMTR消息后,建立到MAG的双向隧道的端节点,N-MAG和MAG之间的双向组播隧道建立完成,该双向隧道用于承载组播控制报文和组播数据报文。
步骤208,N-MAG保存MN的MLD状态信息,并根据MN的MLD状态信息为MN所属的各频道创建或更新组播路由项(可判断不存在相应频道的组播路由项时,则创建与相应频道对应的新的组播路由项,判断存在相应频道的组播路由项时,更新此组播路由项),并将N-MAG到MAG的组播隧道接口设置为组播路由项的入接口,由于此时MN还没有与N-MAG建立连接,出接口列表为空。
步骤209,N-MAG根据MN的组播源信息向MAG发送协议无关组播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加入(Join)消息,PIM Join消息通过组播隧道进行封装发送。
步骤210,MAG收到PIM Join消息后,根据PIM Join消息中的频道信息创建或更新相应组播路由项,将接收PIM Join消息的隧道接口添加到此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
步骤211,MN与新的接入网路N-AN建立连接。
步骤212,新的接入网络N-AN与新的移动接入网关N-MAG建立连接。
步骤213,N-MAG根据为MN的MLD状态信息为直连链路(即N-MAG连接MN的链路)创建MLD状态,并将链路接口添加到相应的组播路由项(即步骤208所创建的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
步骤214,组播源向组播组G发送组播报文。
步骤215,MAG收到组播报文后,查找组播路由项,向出接口列表中的所有接口发送组播报文。由步骤210可知,出接口列表中保存了到达N-MAG的新的隧道接口,MAG对组播报文进行隧道封装后发往N-MAG。
步骤217,N-MAG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后,查找组播路由项,向出接口列表中的所有接口发送该组播报文,最终MN会收到该组播报文。步骤208保证了N-MAG接收组播报文的接口与组播路由项中保存的入接口匹配。
本实施例在组播接收者MN切换到新的移动接入网关N-MAG前,预先建立好优化的SPT路径,路径所经过的路由器都在其转发表中生成了相应的组播路由项,运用本方法,MN能够在发生切换后通过优化SPT路径快速接收组播数据,减小了组播切换时延,优化了切换后的SPT路径,提高了组播转发效率。运用RFC5949定义的FPMIPv6协议,针对发起切换的MN,预先在当前所属的P-MAG和请求切换到的N-MAG之间建立一条双向隧道,使MN在N-MAG和MAG之间建立组播隧道之前仍然能够通过P-MAG和N-MAG之间的双向隧道持续接收组播数据,从而减小组播切换丢包,具体的实现细节可以参见RFC5949的预先式快速切换技术,本实施例不做详细介绍。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目标MAG通过扩展的切换确认消息从所述源MAG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具体包括:所述MN经由目标接入网与所述目标MAG建立连接后,所述目标MAG向源MAG发送切换发起消息,源MAG向目标MAG返回扩展的切换确认消息时,在此切换确认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
如图3,实施例二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
步骤300,组播源通过优化SPT路径向MN发送组播报文,如步骤300b所示组播数据通过MAG和P-MAG之间的隧道进行发送。
步骤301,MN发生切换,MN与新的接入网路N-AN建立连接。
步骤302,新的接入网络N-AN与新的移动接入网关N-MAG建立连接,N-MAG通过P-AN的AP-ID获得P-MAG的地址信息。
步骤303,N-MAG向P-MAG发出一个切换发起消息HI。
步骤304,P-MAG向N-MAG发送切换确认消息HAck,扩展HAck消息,在消息中携带MN的组播状态信息,组播状态信息所包含的内容与步骤203相同。
步骤305,N-MAG根据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中的MAG地址向MAG(即组播源连接的移动接入网关)发送PMT(Proxy Multicast Tunnel)消息请求与MAG建立组播隧道。
步骤306,MAG收到PMT消息后,向N-MAG发送代理组播隧道建立应答消息PMTR(Proxy Multicast Tunnel Reply),并建立到N-MAG的双向隧道的端节点。
步骤307,N-MAG收到PMTR消息后,建立到MAG的双向隧道的端节点,N-MAG和MAG之间的双向组播隧道建立完成,该双向隧道用于承载组播控制报文和组播数据报文。
步骤308,N-MAG根据MN的MLD状态信息MN所属的各频道创建或更新组播路由项(可判断不存在相应频道的组播路由项时,则创建与相应频道对应的新的组播路由项,判断存在相应频道的组播路由项时,更新此组播路由项),将N-MAG到MAG的组播隧道接口设置为组播路由项的入接口,并将连接MN的接口添加到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
步骤309,N-MAG根据MN的组播状态信息向MAG发送PIM Join消息,PIM Join消息通过组播隧道进行封装发送。
步骤310,MAG收到PIM Join消息后,根据所述PIM Join消息中的频道信息创建或者是更新相应组播路由项,将接收PIM Join消息的隧道接口添加到此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
步骤311,组播源向组播组G发送组播报文。
步骤312,MAG收到组播报文后,查找组播路由项,向出接口列表中的所有接口发送组播报文。由步骤310可知,出接口列表中保存了到达N-MAG的新的隧道接口,MAG对组播报文进行隧道封装后发往N-MAG。
步骤313,N-MAG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后,查找组播路由项,向出接口列表中的所有接口发送该组播报文,最终MN会收到该组播报文。步骤308保证了N-MAG接收组播报文的接口与组播路由项中保存的入接口匹配。
本实施例在MN切换到新的移动接入网关N-MAG的过程中,N-MAG通过向P-MAG请求MN的组播状态信息预先建立好优化的SPT路径,路径所经过的路由器都在其转发表中生成了相应的组播路由项,运用本方法,MN能够在发生切换后通过优化SPT路径快速接收组播数据,减小了组播切换时延,优化了切换后的SPT路径,提高了组播转发效率。运用RFC5949定义的FPMIPv6协议,针对发起切换的MN,预先在当前所属的P-MAG和请求切换到的N-MAG之间建立一条双向隧道,使MN在N-MAG和MAG之间建立组播隧道之前仍然能够通过P-MAG和N-MAG之间的双向隧道持续接收组播数据,从而减小组播切换丢包,具体的实现细节可以参见RFC5949的反应式快速切换技术,本实施例不做详细介绍。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中,所述目标MAG通过扩展的绑定确认消息从所述源MAG所属的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具体包括:所述MN离开所述源MAG后,所述源MAG向所属的LMA发送扩展的撤销注册绑定更新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所述LMA保存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所述MN切换到所述目标MAG后,所述目标MAG向所述LMA发送绑定更新消息,所述LMA向所述目标MAG返回扩展的绑定确认消息,在此绑定确认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
如图4,实施例三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0,组播源通过优化SPT路径向MN发送组播报文,如步骤400b所示组播数据通过MAG和P-MAG之间的隧道进行发送。
步骤401,MN离开当前的移动接入网关P-MAG,P-MAG向LMA发送生存时间lifetime为零的撤销注册De-Reg(De-Registration)绑定更新消息,本发明通过扩展此消息,增加新的移动选项来携带MN的组播状态信息,组播状态信息所包含的内容与步骤203相同。
步骤402,LMA收到来自P-MAG的De-Reg消息后,将消息中携带的组播状态信息保存到相应的绑定缓存表项BCE中。
步骤403,LMA向P-MAG发送绑定确认消息,作为对De-Reg消息的确认。
步骤404,MN切换到新的移动接入网关N-MAG,N-MAG向LMA发送绑定更新消息PBU。
步骤405,LMA更新本地绑定缓存表项BCE,并将该BCE中保存的组播状态信息携带在PBA消息中发送给N-MAG,并将这些信息从本地BCE删除。
步骤406~步骤414的处理流程与步骤305~步骤313的处理流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扩展绑定更新消息De-Reg,在组播接收者MN切换到新的移动接入网关N-MAG时,快速建立优化的SPT路径,路径所经过的路由器都在其转发表中生成了相应的组播路由项,运用本方法,MN能够在发生切换后通过优化SPT路径快速接收组播数据,减小了组播切换时延和切换丢包,提高了组播转发效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中,所述目标MAG通过扩展的绑定确认消息从所述源MAG所属的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具体包括:所述LMA管辖的各MAG接收所管辖的组播接收端主动发送的组播监听者发现报告报文或者触发所管辖的组播接收端发送的组播监听者发现报告报文,并根据所述组播监听者发现报告报文获知组播接收端的组播状态信息,向所述LMA发送携带组播接收端的组播状态信息的注册消息,所述LMA保存各组播接收端的组播状态信息;所述MN切换到所述目标MAG后,所述目标MAG向所述LMA发送绑定更新消息,所述LMA向所述目标MAG返回扩展的绑定确认消息,在此绑定确认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
如图5a和图5b,为实施例四提供的当MN发生切换时,快速建立优化SPT路径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5a为MN向LMA注册组播状态信息的流程,MAG-MN指MN的移动接入网关,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0,MAG-MN周期性的发送MLD查询报文来了解相邻接口的组播侦听状态,MN向MAG-MN发送MLD报告报文来汇报当前的组播监听状态,或者主动向MAG-MN发送MLD报告报文来汇报当前的组播监听状态。
步骤501,MAG-MN根据MLD报告报文,得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所述组播状态信息包含的内容与步骤203相同,MAG-MN发送注册消息向LMA注册MN的组播状态信息,并定义新的移动选项来携带MN的组播状态信息和组播状态注册标志,注册消息中携带所述新的移动选项,所述注册消息可以是PBU消息(携带组播状态信息选项和组播状态注册标志选项),也可以是新定义的移动头消息(携带组播状态信息选项)。
步骤502,LMA收到注册消息后,向MAG-MN发送注册应答消息,注册应答消息可以是PBA消息(组播状态注册标志选项,从PBU消息中拷贝),也可以是新定义的移动头消息。LMA保存注册消息中的MN的组播状态信息。
通过以上步骤,LMA上保存了PMIPv6域内所有组播接收者的组播状态信息。
图5b结合图5a中保存的信息快速建立优化的SPT路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0,组播源通过优化SPT路径向MN发送组播报文,如步骤500b所示组播数据通过MAG和P-MAG之间的隧道进行发送。
步骤501,MN切换到新的移动接入网关N-MAG,N-MAG向LMA发送绑定更新消息PBU。
步骤502,LMA更新本地绑定缓存表项BCE,并向N-MAG发送PBA消息,通过扩展PBA消息,携带组播状态信息选项,组播状态信息选项中携带该BCE中保存的MN的组播状态信息。
步骤503~步骤511的处理流程与步骤305~步骤313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LMA对域内所有组播接收者MN的组播状态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当MN切换到新的移动接入网关N-MAG时,由N-MAG从LMA快速获取MN当前的组播状态信息,然后快速建立起优化的SPT路径,路径所经过的路由器都在其转发表中生成了相应的组播路由项,运用本方法MN能够在发生切换后通过优化SPT路径快速接收组播数据,减小了组播切换时延和切换丢包,提高了组播转发效率。
对于实施例一~实施例四,当发生切换的MN是P-MAG上最后一个接收来自组播源MN-S的组播数据的组播监听者时,必须对老的SPT路径进行剪枝,如图6所示,P-MAG是MN切换前的移动接入网关,MAG是组播源的移动接入网关,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600,P-MAG通过组播隧道向MAG发送PIM Prune剪枝消息。
步骤601,P-MAG删除MN-S对应的组播路由项,并拆除到MAG的组播隧道。
步骤602,MAG收到PIM Prune消息后,查找本地组播路由项,更新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将接收PIM Prune消息的隧道接口从出接口列表中删除,并拆除到P-MAG的组播隧道。
本实施例针对MN是P-MAG上最后一个接收来自组播源MN-S的组播数据的组播监听者的情况,对老的组播转发路径(即P-MAG和MAG之间的组播隧道)进行剪枝处理,保证了组播数据的有效传输。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针对PMIPv6的场景,并且运用MLDv2进行IPv6组播组成员管理。本方案同样适用于代理移动IPv4的场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结合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方案即可实现。在代理移动IPv6中的移动节点使用MLDv2加入组播组,而在代理移动IPv4中的移动节点使用IGMPv3加入组播组。
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系统包括组播接收端(MN),MN的目标移动接入网关(MAG),MN的源MAG,MN的源MAG所属的本地移动锚点(LMA)。
本系统中MN所属MAG和MN-S所属MAG的执行方式与上述方法中相应相同,例如,所述目标MAG,用于从所述MN的源MAG或所述MN的源MAG所属的本地移动锚点(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与所述MN的组播源(MN-S)所属的MAG建立组播隧道;所述MN-S所属的MAG,用于与所述MN的目标MAG建立组播隧道,还用于将所述MN-S的组播报文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发送至所述MN的目标MAG。
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包括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和组播源信息,所述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包括组播地址和组播源地址列表,所述组播源信息包括所述组播源地址列表中允许向MN发送组播数据的组播源的地址,还包括MAG地址即所述组播源连接的MAG的地址。
所述目标MAG,还用于在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根据所述MN的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为所述MN所属的各频道创建或更新组播路由项,将所述目标MAG至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接口设置为各组播路由项的入接口。
所述目标MAG,还用于在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以声明加入所述各频道;
所述MN-S所属的MAG,还用于根据所述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中的频道信息创建或更新相应频道的组播路由项,将所述MN-S所属的MAG至所述目标MAG的隧道接口添加到此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
所述目标MAG,还用于根据所述组播状态信息中的组播源信息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组播隧道建立消息,在收到组播隧道建立应答消息后,建立到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端节点;
所述MN-S所属的MAG,还用于收到组播隧道建立消息后,向所述目标MAG发送组播隧道建立应答消息,并建立到所述目标MAG的组播隧道端节点。
上述系统中各网元的执行方式与上述方法中相应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本方案中种移动接入网关,包括组播处理模块。此模块的功能与上述方法中描述的移动接入网关的功能相同。例如:
所述组播处理模块,用于在所属移动接入网关(MAG)作为组播接收端(MN)的目标MAG时,从所述MN的源MAG或所述MN的源MAG所属的本地移动锚点(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与所述MN的组播源(MN-S)所属的MAG建立组播隧道,还用在所属MAG作为所述MN的组播源(MN-S)所属的MAG时,将所述MN-S的组播报文通过与所述MN的目标MAG之间的组播隧道发送至所述MN的目标MAG。
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包括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和组播源信息,所述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包括组播地址和组播源地址列表,所述组播源信息包括所述组播源地址列表中允许向MN发送组播数据的组播源的地址,还包括MAG地址即所述组播源连接的MAG的地址。
所述组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属MAG作为所述MN的目标MAG时,在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中的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为所述MN所属的各频道创建或更新组播路由项,将所述目标MAG至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接口设置为各组播路由项的入接口。
所述组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属MAG作为所述MN所属的MAG时,在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以声明加入所述各频道;还用于在所属MAG作为所述MN-S所属的MAG时,在根据收到的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中的频道信息创建或更新相应频道的组播路由项,将所述MN-S所属的MAG至所述目标MAG的隧道接口添加到此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
组播处理模块的执行方式与上述方法中相应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Claims (21)

1.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其中,
组播接收端(MN)的目标移动接入网关(MAG)从所述MN的源MAG或所述MN的源MAG所属的本地移动锚点(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与所述MN的组播源(MN-S)所属的MAG建立组播隧道,所述MN-S所属的MAG将所述MN-S的组播报文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发送至所述MN的目标MA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包括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和组播源信息,所述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包括组播地址和组播源地址列表,所述组播源信息包括所述组播源地址列表中允许向MN发送组播数据的组播源的地址,还包括MAG地址即所述组播源连接的MAG的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所述目标MAG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中的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为所述MN所属的各频道创建或更新组播路由项,将所述目标MAG至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接口设置为各组播路由项的入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所述目标MAG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以声明加入所述各频道,所述MN-S所属的MAG根据所述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中的频道信息创建或更新相应频道的组播路由项,将所述MN-S所属的MAG至所述目标MAG的隧道接口添加到此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N-S所属的MAG收到所述MN-S发送的组播报文后,向所维护的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的所有组播隧道接口发送所述组播报文。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MAG通过所述组播隧道收到组播报文后,判断收到组播报文的组播隧道接口是组播路由项中的入接口时,向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的所有出接口转发。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建立组播隧道的方法包括:
所述目标MAG根据所述组播状态信息中的组播源信息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组播隧道建立消息,所述MN-S所属的MAG向所述目标MAG发送组播隧道建立应答消息,并建立到所述目标MAG的组播隧道端节点,所述目标MAG建立到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端节点,组播隧道建立完成。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MAG通过扩展的切换发起消息从所述源MAG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具体包括:所述MN向源接入网上报所述MN的标识以及目标接入网标识,所述源接入网向所述源MAG发送携带MN的标识以及目标接入网标识的切换指示信息,所述源MAG根据所述目标接入网标识确定所述目标MAG的地址,向所述目标MAG发送扩展的切换发起消息,在此切换发起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MAG通过扩展的切换确认消息从所述源MAG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具体包括:所述MN经由目标接入网与所述目标MAG建立连接后,所述目标MAG向源MAG发送切换发起消息,源MAG向目标MAG返回扩展的切换确认消息时,在此切换确认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MAG通过扩展的绑定确认消息从所述源MAG所属的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MN离开所述源MAG后,所述源MAG向所属的LMA发送扩展的撤销注册绑定更新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所述LMA保存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所述MN切换到所述目标MAG后,所述目标MAG向所述LMA发送绑定更新消息,所述LMA向所述目标MAG返回扩展的绑定确认消息,在此绑定确认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MAG通过扩展的绑定确认消息从所述源MAG所属的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LMA管辖的各MAG接收所管辖的组播接收端主动发送的组播监听者发现报告报文或者触发所管辖的组播接收端发送的组播监听者发现报告报文,并根据所述组播监听者发现报告报文获知组播接收端的组播状态信息,向所述LMA发送携带组播接收端的组播状态信息的注册消息,所述LMA保存各组播接收端的组播状态信息;所述MN切换到所述目标MAG后,所述目标MAG向所述LMA发送绑定更新消息,所述LMA向所述目标MAG返回扩展的绑定确认消息,在此绑定确认消息中携带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N是所述源MAG上最后一个接收来自所述MN-S的组播数据的组播监听者时,所述MN切换入所述目标MAG后,所述源MAG向所述MN-S所属MAG发送声明退出以所述组播源的地址为目标地址的剪枝消息,并删除所述MN-S对应的组播路由项,拆除到所述MN-S所属MAG的组播隧道,所述MN-S所属MAG更新其维护的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将接收剪枝消息的隧道接口从所述出接口列表中删除,并拆除到所述源MAG的组播隧道。
13.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系统,其中,包括组播接收端(MN),MN的目标移动接入网关(MAG),MN的源MAG,MN的源MAG所属的本地移动锚点(LMA);
所述目标MAG,用于从所述MN的源MAG或所述MN的源MAG所属的本地移动锚点(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与所述MN的组播源(MN-S)所属的MAG建立组播隧道;
所述MN-S所属的MAG,用于与所述MN的目标MAG建立组播隧道,还用于将所述MN-S的组播报文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发送至所述MN的目标MAG。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包括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和组播源信息,所述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包括组播地址和组播源地址列表,所述组播源信息包括所述组播源地址列表中允许向MN发送组播数据的组播源的地址,还包括MAG地址即所述组播源连接的MAG的地址。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MAG,还用于在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根据所述MN的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为所述MN所属的各频道创建或更新组播路由项,将所述目标MAG至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接口设置为各组播路由项的入接口。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MAG,还用于在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以声明加入所述各频道;
所述MN-S所属的MAG,还用于根据所述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中的频道信息创建或更新相应频道的组播路由项,将所述MN-S所属的MAG至所述目标MAG的隧道接口添加到此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
17.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MAG,还用于根据所述组播状态信息中的组播源信息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组播隧道建立消息,在收到组播隧道建立应答消息后,建立到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端节点;
所述MN-S所属的MAG,还用于收到组播隧道建立消息后,向所述目标MAG发送组播隧道建立应答消息,并建立到所述目标MAG的组播隧道端节点。
18.一种移动接入网关,其中,包括组播处理模块,
所述组播处理模块,用于在所属移动接入网关(MAG)作为组播接收端(MN)的目标MAG时,从所述MN的源MAG或所述MN的源MAG所属的本地移动锚点(LMA)获知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与所述MN的组播源(MN-S)所属的MAG建立组播隧道,还用在所属MAG作为所述MN的组播源(MN-S)所属的MAG时,将所述MN-S的组播报文通过与所述MN的目标MAG之间的组播隧道发送至所述MN的目标MAG。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接入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包括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和组播源信息,所述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包括组播地址和组播源地址列表,所述组播源信息包括所述组播源地址列表中允许向MN发送组播数据的组播源的地址,还包括MAG地址即所述组播源连接的MAG的地址。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接入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属MAG作为所述MN的目标MAG时,在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根据所述MN的组播状态信息中的组播监听者发现状态信息为所述MN所属的各频道创建或更新组播路由项,将所述目标MAG至所述MN-S所属的MAG的组播隧道接口设置为各组播路由项的入接口。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接入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属MAG作为所述MN所属的MAG时,在所述组播隧道建立后,通过所述组播隧道向所述MN-S所属的MAG发送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以声明加入所述各频道;还用于在所属MAG作为所述MN-S所属的MAG时,在根据收到的协议无关组播加入消息中的频道信息创建或更新相应频道的组播路由项,将所述MN-S所属的MAG至所述目标MAG的隧道接口添加到此组播路由项的出接口列表中。
CN201110318845.1A 2011-10-19 2011-10-19 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7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8845.1A CN103067865B (zh) 2011-10-19 2011-10-19 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12/083194 WO2013056669A1 (zh) 2011-10-19 2012-10-19 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8845.1A CN103067865B (zh) 2011-10-19 2011-10-19 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7865A true CN103067865A (zh) 2013-04-24
CN103067865B CN103067865B (zh) 2017-05-17

Family

ID=48110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884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7865B (zh) 2011-10-19 2011-10-19 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67865B (zh)
WO (1) WO201305666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5452A (zh) * 2014-04-30 2014-07-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分布式移动管理架构下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10351194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组创建、组播组加入方法及装置
CN111510964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134776A (zh) * 2019-06-25 2020-1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组播转发表项的方法和接入网关
WO2022012506A1 (zh) * 2020-07-13 2022-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1579B (zh) * 2020-06-19 2020-10-16 深圳市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网关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457A (zh) * 2006-11-09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本地移动管理域中路由优化的切换方法
WO2009143723A1 (zh) * 2008-05-27 2009-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不同域间切换时保持会话连续的方法、系统及节点
US20100202374A1 (en) * 2007-07-12 2010-08-12 Masafumi Aramoto Mobile node, access gateway, location management device, and mobile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09276A (zh) * 2009-06-04 2010-12-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组播切换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1940014A (zh) * 2008-02-04 2011-01-05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路由优化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5249B2 (en) * 2009-04-17 2013-02-2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asic multicast support for proxy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six (IPv6)
US8824353B2 (en) * 2009-10-02 2014-09-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obility route optimization in a network having distributed local mobility ancho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457A (zh) * 2006-11-09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本地移动管理域中路由优化的切换方法
US20100202374A1 (en) * 2007-07-12 2010-08-12 Masafumi Aramoto Mobile node, access gateway, location management device, and mobile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40014A (zh) * 2008-02-04 2011-01-05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路由优化的方法和设备
WO2009143723A1 (zh) * 2008-05-27 2009-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不同域间切换时保持会话连续的方法、系统及节点
CN101909276A (zh) * 2009-06-04 2010-12-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组播切换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5452A (zh) * 2014-04-30 2014-07-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分布式移动管理架构下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3945452B (zh) * 2014-04-30 2017-07-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分布式移动管理架构下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10351194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组创建、组播组加入方法及装置
CN110351194B (zh) * 2018-04-04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组创建、组播组加入方法及装置
US11489760B2 (en) 2018-04-04 2022-11-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cast group creation method, multicast group jo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510964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510964B (zh) * 2019-01-31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134776A (zh) * 2019-06-25 2020-1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组播转发表项的方法和接入网关
WO2022012506A1 (zh) * 2020-07-13 2022-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7865B (zh) 2017-05-17
WO2013056669A1 (zh) 201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8122B (zh) 组播快速切换
US838524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asic multicast support for proxy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six (IPv6)
US20040190542A1 (en) Mobile node, packet relay device and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EP294290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gistering multicast source and establishing multicast path
CN103067865A (zh) 在组播接收端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JP6381565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ツリーの更新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4543097B2 (ja) セッションアウェア接続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Liao et al. Reliable multicast with host mobility
CN101047617B (zh) 一种移动组播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Bettstetter et al. Interoperation of Mobile IPv6 and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dense mode
KR20120011803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 노드에 대한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03051545A (zh) 一种为组播数据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KR100617682B1 (ko) 모바일 아이피를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멀티캐스트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067866A (zh) 在组播源切换场景下建立优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KR100988039B1 (ko) 프록시 모바일 아이피 프로토콜 기반의 멀티캐스트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EP3043591A1 (en) Multicast group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anchor
KR20050075645A (ko) 모바일 아이피 네트워크에서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방법
CN103888910B (zh) 组播树的更新方法以及系统
CN101383776B (zh) 一种基于多跳的移动组成员管理方法
Singh et al. Core based tree multicast (M-CBT) approach in supporting mobility
Park et al. Supporting mobile multicast in mobile networks by considering host mobility
CN103096250A (zh) 一种移动组播快速平滑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Namee et al. Designing a Protocol to Support Multicast Mobility in IPv6 Network
KR20090050396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 핸드오버 방법
Abdalla et al. Mobility support in IP multicast: proposals review and evalu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