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5552A - 遮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遮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5552A
CN103065552A CN2012104923632A CN201210492363A CN103065552A CN 103065552 A CN103065552 A CN 103065552A CN 2012104923632 A CN2012104923632 A CN 2012104923632A CN 201210492363 A CN201210492363 A CN 201210492363A CN 103065552 A CN103065552 A CN 103065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creen
shade
structural framing
flexible ant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923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永俊
蔡盈宗
刘义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923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65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65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5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遮光装置及具有该遮光装置的显示装置。该遮光装置设置于显示装置上,该显示装置包含屏幕,该遮光装置包含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挠性遮光片。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设置以分别能突出于该屏幕。该挠性遮光片卷绕于该第一支架上。当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突出于该屏幕时,该挠性遮光片可自该第一支架伸展并以该挠性遮光片的端部固定于该第二支架,使得该挠性遮光片设置于靠近该屏幕的侧边。藉此,该挠性遮光片可遮蔽至少部分朝向该屏幕的光线,减轻或消除反光的影响,使得使用者能较舒适地观看该屏幕。

Description

遮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遮光装置及显示装置,尤指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遮光装置及具有遮光功能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显示器在外来光线的照射或投射下,因荧幕表面反射的问题,常常导致使用者无法清楚地看到荧幕的内容或是使荧幕显示的颜色失真。为了减少前述外来光线造成的影响,目前的做法通常是在显示器上加装遮光罩,以阻挡外来光线照射或投射到荧幕上。此外,通常使用粘贴的方式固定遮光罩于显示器上,例如以双面胶粘贴遮光罩于显示器的头部,使遮光罩能有效的固定在显示器的头部上以阻挡外来光线所造成的影响。然而,目前的遮光罩皆为外挂式的遮光罩,故当使用者要安装遮光罩时,使用者需先找出遮光罩,于遮光罩使用完毕后,使用者亦需找适当的位置来存放遮光罩,故此使用方式易造成收纳、遗失等问题。另外,于使用双面胶固定遮光罩的方法中,多次拆装通常会有粘性失效及遗留残胶的问题,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遮光装置,使用可直接收纳于装置中的挠性遮光片,来遮蔽照射显示屏幕的环境光,进而提供使用者方便的遮光功能的使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遮光装置,设置于显示装置上,该显示装置包含屏幕,该遮光装置包含:第一支架,以能突出于该屏幕的方式设置;第二支架,以能突出于该屏幕的方式设置;以及挠性遮光片,卷绕于该第一支架上;其中,当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突出于该屏幕时,该挠性遮光片可自该第一支架伸展并以该挠性遮光片的端部固定于该第二支架,使得该挠性遮光片设置于靠近该屏幕的第一侧边。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挠性遮光片藉由该端部卷绕于该第二支架以固定于该第二支架。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支架包含狭缝,该端部固定于该狭缝中。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端部具有第一勾持结构,以勾持该狭缝。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端部具有第一勾持结构,该第二支架包含第二勾持结构,该挠性遮光片藉由该第一勾持结构与该第二勾持结构相互勾持以固定于该第二支架。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架或该第二支架枢接于该显示装置上。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包含结构框架,该结构框架围绕该屏幕设置,其中该第一支架或该第二支架枢接于该结构框架的侧边,以能相对于该结构框架旋转至该结构框架的前方以突出于该屏幕,或相对于该结构框架旋转至该结构框架的后方。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显示装置还包含结构框架,该结构框架围绕该屏幕设置,其中该结构框架具有二容置槽,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分别可活动地对应设置于该二容置槽中,以能相对于该结构框架移动以突出于该屏幕或容置于该对应的容置槽中。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遮光装置还包含第三支架,该第三支架设置于该显示装置上以能突出于该屏幕,其中当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突出于该屏幕时,该挠性遮光片可自该第一支架伸展,经过该第三支架并以该挠性遮光片的该端部固定于该第二支架,使得该挠性遮光片设置于靠近该屏幕的该第一侧边。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屏幕具有三个角落,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靠近该三个角落分别对应设置,使得该挠性遮光片设置于靠近该屏幕的该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相邻。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支架包含狭缝,该第三支架藉由该挠性遮光片穿过该狭缝以支撑该挠性遮光片。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分别枢接于该显示装置上。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遮光装置还包含结构框架,围绕该屏幕设置,其中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分别枢接于该结构框架,以能相对于该结构框架旋转至该结构框架的前方以突出于该屏幕,或相对于该结构框架旋转至该结构框架的后方。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结构框架具有三个容置槽,当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相对于该结构框架分别旋转至该结构框架的后方时,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可分别对应容置于该三个容置槽中。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至少其中之一包含复数个伸缩段,并利用该复数个伸缩段伸展以能突出于该屏幕。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遮光装置还包含第四支架,设置于该显示装置上以能突出于该屏幕,该屏幕具有四个角落,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该第三支架及该第四支架靠近该四个角落分别对应设置,当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该第三支架及该第四支架突出于该屏幕时,该挠性遮光片可自该第一支架伸展,经过该第三支架及该第四支架并以该挠性遮光片的该端部固定于该第二支架,使得该挠性遮光片设置于靠近该屏幕的该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及第三侧边,该第一侧边、该第二侧边及该第三侧边相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遮光功能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含上述任意一种遮光装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遮光装置的挠性遮光片得以卷收的方式收纳,故可避免现有技术中遮光罩的繁复拆装操作及其衍生的问题。此外,本发明的遮光装置进一步可包含收纳机制,例如利用容置槽以容置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可避免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于无需使用时过度突出于该屏幕,进而增进该显示装置整体外观,此亦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遮光罩需分离收纳始能避免影响显示器外观的问题。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显示装置于其第一支架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挠性遮光片卷绕于第一支架上的剖面图。
图4为图1中显示装置于其第三支架处的放大图。
图5为沿图4中线Y-Y的剖面图。
图6为图1中显示装置于其第二支架处的放大图。
图7为沿图6中线Z-Z的剖面图。
图8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二支架与挠性遮光片的端部的衔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二支架与挠性遮光片的端部的衔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二支架与挠性遮光片的端部的衔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背侧局部的示意图。
图12为沿图11中线W-W的剖面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局部的侧视剖面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局部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局部的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遮光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示意图。显示装置1包含屏幕12、结构框架14及遮光装置16。结构框架14围绕屏幕12设置。遮光装置16包含第一支架162、第二支架164、第三支架166、第四支架168及挠性遮光片170。第一支架162、第二支架164、第三支架166及第四支架168均设置于结构框架14上并能突出于屏幕12。挠性遮光片170卷绕于第一支架162上。当第一支架162、第二支架164、第三支架166及第四支架168突出于屏幕12时,挠性遮光片170(以虚线绘示于图1中)可自第一支架162伸展,依序经过第三支架166及第四支架168,再以挠性遮光片170的端部1702(可参阅图7)固定于第二支架164,使得挠性遮光片170靠近屏幕12设置。藉此,挠性遮光片170可遮蔽至少部分朝向屏幕12的光线,减轻或消除反光的影响,使得使用者能较舒适地观看屏幕12。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62、第三支架166、第四支架168及第二支架164靠近屏幕12的四个角落124a、124b、124c、124d分别对应设置,故挠性遮光片170设置于靠近屏幕12的第一侧边122a、第二侧边122b及第三侧边122c,第一侧边122a与第二侧边122b相邻,第二侧边122b与第三侧边122c相邻。因此,挠性遮光片170可遮蔽来自显示装置1上方、左侧及右侧的光线,于一般的使用情形,此配置已可有效遮蔽影响使用者观看屏幕12的环境光线;但本发明仍不以此为限。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62、第三支架166、第四支架168及第二支架164邻近角落124a、124b、124c、124d设置可获得最大的屏幕12侧边遮蔽效果,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上,因环境光线多来自屏幕12上方,故第一支架162及第四支架168的设置位置可相对于图1中的设置位置再往上偏移,仍能有效减轻或消除环境光线对使用者观看屏幕12的影响。
请并参阅图2及图3。图2为显示装置1于第一支架162处的放大图,其中挠性遮光片170仍以虚线绘示其轮廓;图3为挠性遮光片170卷绕于第一支架162上的剖面图,其中剖面位置如图2中线X-X所示,挠性遮光片170卷绕第一支架162上的圈数仅为示意,非指实际挠性遮光片170卷收于第一支架162上时的圈数。于本实施例中,结构框架14包含容置槽142a,第一支架162包含枢接部1622及与枢接部1622连接的卷轴机构1624,挠性遮光片170的端部1704固定于卷轴机构1624上以能卷绕于卷轴机构1624上,枢接部1622枢接于结构框架14,使得第一支架162连同挠性遮光片170可旋入容置槽142a中收纳。挠性遮光片170的另一端部1702露出设置以于需使用时,能被使用者拖曳以伸展挠性遮光片170。补充说明的是,于实际使用中,卷轴机构1624可为手动卷绕或自动卷绕,可采用习知卷绕机构,例如卷尺,其作动细节于此不另赘述;为简化图面,于图3中,卷轴机构1624仅于单轴表现。
请参阅图1、图4及图5。图4为显示装置1于第三支架166处的放大图,其中挠性遮光片170仍以虚线绘示其轮廓;图5为沿图4中线Y-Y的剖面图。结构框架14包含另一容置槽142b,第三支架166包含枢接部1662及与枢接部1662连接的支撑部1664,枢接部1662枢接于结构框架14,使得第三支架166可旋入容置槽142b中收纳。于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664具有狭缝1664a,挠性遮光片170穿过狭缝1664a,使得第三支架166可稳固且有效地支撑挠性遮光片170,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挠性遮光片170仅绕过支撑部1664外表面,同样可达到支撑的目的。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第四支架168的设置结构与第三支架166的设置结构大致相同,第四支架168亦与结构框架14枢接并能收纳于结构框架14的另一容置槽142c,其余结构细节可直接参阅关于第三支架166的说明,不另赘述。
请参阅图1、图6及图7。图6为显示装置1于第二支架164处的放大图,其中挠性遮光片170仍以虚线绘示其轮廓,其中挠性遮光片170仍以虚线绘示其轮廓;图7为沿图6中线Z-Z的剖面图。结构框架14包含另一容置槽142d,第二支架164包含枢接部1642及与枢接部1642连接的固定部1644,枢接部1642枢接于结构框架14,使得第二支架164可旋入容置槽142d中收纳。于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644具有狭缝1644a,挠性遮光片170的端部1702插入以达到固定的效果。固定部1644可相对枢接部1642旋转,以卷绕部分的挠性遮光片170,此有助于固定部1644固定挠性遮光片170的效果,同时可使挠性遮光片170被平整拉撑。于实作上,挠性遮光片170的端部1702固定后,挠性遮光片170本身的平整度亦可由第一支架162的卷轴机构1624调整,本发明均不以此为限。另外,狭缝1644a的宽度可设计能紧夹挠性遮光片170的端部1702,以提升固定部1644对挠性遮光片170的固定效果。
请参阅图8,其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二支架165与挠性遮光片170的端部1703的衔接结构示意图。不同于前述第二支架164的固定部1644,第二支架165的固定部1654经由勾持的方式固定挠性遮光片170的端部1703。挠性遮光片170的端部1703具有第一勾持结构1703a,固定部1654包含第二勾持结构1654a,挠性遮光片170藉由第一勾持结构1703a与第二勾持结构1654a相互勾持以固定于固定部1654上。此衔接结构设置于便于使用者固定挠性遮光片170的端部1703。于实际使用中,当挠性遮光片170本身具有相当强度时,例如美拉(mylar)带,第一勾持结构1703a可直接形成于美拉带上。若挠性遮光片170以更软质材料制作时,第一勾持结构1703a可为外部零件而固定于挠性遮光片170的末端上。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勾持结构1654a亦具有狭缝特征,藉由适当设计狭缝1644a的宽度,可使得于第一勾持结构1703a与第二勾持结构1654a相互勾持后,狭缝特征亦可夹持挠性遮光片170,更进一步提升对挠性遮光片170的固定效果。
另外,于实际应用中,第一勾持结构1703a的勾状结构不限于图8所示者。如图9所示,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勾持结构1703b可为鱼勾状,例如直接于美拉带末端弯曲形成,同样可勾持住第二勾持结构1654a的结构。再补充说明的是,第一勾持结构1703a亦得适用于图6中第二支架164的结构中。如图10所示,第一勾持结构1703a可插入并勾持狭缝1644a,同样可实现固定挠性遮光片170的效果。
请回头参阅图1。于本实施例中,当挠性遮光片170经由第一支架162、第三支架166、第四支架168及第二支架164固定、支撑时,挠性遮光片170大致垂直于屏幕12表面,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原则上,仅需挠性遮光片170被固定、支撑时,能产生遮光功效即可。又,挠性遮光片170的宽度将影响遮光效果,其实作宽度宜依实际产生及使用环境而定。另外,于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42a、142b、142c、142d的延伸方向不尽相同。容置槽142a、142d呈水平方向延伸,故当挠性遮光片170被固定、支撑时,挠性遮光片170对第一支架162及第二支架164产生垂直方向的拉力不会驱使第一支架162及第二支架164朝向容置槽142a、142d旋转,而造成挠性遮光片170支撑上的不稳定。挠性遮光片170对第三支架166及第四支架168产生的拉力同时包含垂直及水平的分力,此拉力会驱使第三支架166及第四支架168分别朝向容置槽142b、142c旋转,故于实际应用中,第三支架166及第四支架168与容置槽142b、142c间可设置干涉机构,使得于第三支架166及第四支架168直立突出于屏幕12时,此干涉机构可保持第三支架166及第四支架168直立,例如于第三支架166及第四支架168的枢接部突出结构,使得第三支架166及第四支架168于旋出容置槽142b、142c后,藉由容置槽142b、142c卡持突出结构,可避免旋入容置槽142b、142c。此卡持力量至少需能抵住挠性遮光片170对第三支架166及第四支架168的拉力的作用,但同时需要满足使用者施力能够克服该卡持力量。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62、第三支架166、第四支架168及第二支架164可分别收纳于容置槽142a、142b、142c、142d中,可保持显示装置1整体外观。但本发明不以收纳于结构框架14的前方为限。请参阅图11及图12,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背侧局部的示意图,图12为沿图11中线W-W的剖面图,其中为简化图示,挠性遮光片未予以绘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前述显示装置1结构逻辑大致相同,后文仅就主要不同之处说明,本实施例显示装置的其他结构细节可参阅前述显示装置1的相关说明,不另赘述。于本实施例中,用于收纳第三支架167的容置槽152b设置于结构框架15的后方,第三支架167枢接于结构框架15的侧边,故当第三支架167无需使用时,可旋转至结构框架15的后方并容置于容置槽152b中;当第三支架167需使用时,可旋转至结构框架15的前方以突出屏幕,如图中虚线所示。补充说的是,当第三支架167无需使用时,第三支架167已旋转至结构框架15的后方,就显示装置前方外观而言,以获得相当不错的外观,此时,容置槽152b可无需设置;当第三支架167容置于容置槽152b中时,有助于提升显示装置整体外观,而不限于前方而已。另外,于实际使用中,于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支架162、第四支架168及第二支架164亦可用如图11中所示的设置结构,不待赘述。
于图11及图12所示的第三支架167设置示意图中,第三支架167以枢接方式与结构框架15衔接,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局部的侧视剖面图,其剖面位置相当于图12的剖面位置,其中为简化图示,挠性遮光片未予以绘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前述显示装置1结构逻辑大致相同,后文仅就主要不同之处说明,本实施例显示装置的其他结构细节可参阅前述显示装置1的相关说明,不另赘述。于本实施例中,结构框架24的容置槽252b是通孔,第三支架266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置槽252b中。当第三支架266需使用时,第三支架266前端可滑出容置槽252b以突出屏幕;当第三支架266无需使用时,第三支架266前端可滑入容置槽252b,而呈收纳状态,如图中虚线所示。补充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当第三支架266前端滑入容置槽252b时,因结构框架24厚度的限制,第三支架266后端会突出于结构框架24后方,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同样地,于实际使用中,于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支架162、第四支架168及第二支架164亦可用如图13中所示的设置结构,不待赘述。
于前述实施例中,第三支架166、167、266均实质上属刚性结构,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局部的示意图,其中为简化图示,挠性遮光片未予以绘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前述显示装置1结构逻辑大致相同,后文仅就主要不同之处说明,本实施例显示装置的其他结构细节可参阅前述显示装置1的相关说明,不另赘述。于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架366包含复数个伸缩段366a、366b、366c、366d,相互套接以能伸展或收缩,使得第三支架366结构上具有可伸缩性,其中伸缩段366a固定于结构框架34上,第三支架366利用伸缩段366a、366b、366c、366d伸展突出于屏幕12时如图14中实线所示,第三支架366利用伸缩段366a、366b、366c、366d收缩时如图14中虚线所示。伸缩方向以双向箭头表示于图中。于实际使用中,第三支架366仍可形成狭缝,以供挠性遮光片穿过,不待赘述。补充说明的是,于实际使用中,结构框架34上可设置容置槽342b,伸缩段366a固定设置于容置槽342b中,使得第三支架366收缩时,可至少大部分容置于容置槽342b中,有助于显示装置外观的美化,如图15所示。同样地,于实际使用中,于显示装置1中的第四支架168及第二支架164亦可用如图14中所示的设置结构,不待赘述。
请回到图1。遮光装置16遮蔽屏幕12的三个侧边122a、122b、122c,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如图16所示,遮光装置46仅使用第一支架162及第二支架164,靠近屏幕12上方的两个角落124b、124c设置,故挠性遮光片170(以虚线绘示于图中)仅遮蔽屏幕12上方的侧边122b。于一般办公室使用情境中,日光灯多从上方照下,故前述配置已足以遮蔽大部分的环境光线(即来自日光灯),产生减轻或消除反光的影响,使得使用者能较舒适地观看屏幕12。补充说明的是,于实际使用中,当屏幕12过宽时,可于第一支架162及第二支架164之间设置另一支架172(以虚线绘示于图16中),辅助固定、支撑挠性遮光片170,避免或减轻因挠性遮光片170拉得太长而有显著下垂的现象。其中支架172可采前述第三支架166的结构,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于前述实施例中,遮光装置46仅遮蔽来自屏幕12单一侧边122b的环境光线,但本发明仍不以此为限。如图17所示,遮光装置47使用第一支架162、第二支架164及第三支架166,靠近屏幕12的三个角落124b、124d、124c分别对应设置,则挠性遮光片170(以虚线绘示于图中)遮蔽来自屏幕12的上方侧边122b及右方侧边122c的环境光线,例如天花板的日光灯及设置右侧的桌灯。因此,本发明的遮光装置可配合使用情境而采取单侧边或多侧边的遮光结构,而于不使用时,挠性遮光片亦可卷收于第一支架162上,避免挠性遮光片过度影响显示装置的外观。
于前述各实施例中,遮光装置的结构框架与显示装置的结构框架结合,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18,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遮光装置56的示意图。遮光装置56与遮光装置16结构大致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遮光装置56使用独立的结构框架562,可安装于显示装置6的结构框架64(以虚线绘示于图中)上。藉此,遮光装置56亦可发挥与遮光装置16同样的遮光功效,不待赘述。此外,此设计有助于使用者无需另行购买具有遮光结构的显示装置(如前述显示装置1)即可利用遮光装置56使现有的显示装置享有本发明的遮光效果。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遮光装置,设置于显示装置上,该显示装置包含屏幕,其特征在于该遮光装置包含:
第一支架,以能突出于该屏幕的方式设置;
第二支架,以能突出于该屏幕的方式设置;以及
挠性遮光片,卷绕于该第一支架上;
其中,当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突出于该屏幕时,该挠性遮光片可自该第一支架伸展并以该挠性遮光片的端部固定于该第二支架,使得该挠性遮光片设置于靠近该屏幕的第一侧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挠性遮光片藉由该端部卷绕于该第二支架以固定于该第二支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架包含狭缝,该端部固定于该狭缝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端部具有第一勾持结构,以勾持该狭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端部具有第一勾持结构,该第二支架包含第二勾持结构,该挠性遮光片藉由该第一勾持结构与该第二勾持结构相互勾持以固定于该第二支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架或该第二支架枢接于该显示装置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含结构框架,该结构框架围绕该屏幕设置,其中该第一支架或该第二支架枢接于该结构框架的侧边,以能相对于该结构框架旋转至该结构框架的前方以突出于该屏幕,或相对于该结构框架旋转至该结构框架的后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含结构框架,该结构框架围绕该屏幕设置,其中该结构框架具有两个容置槽,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分别可活动地对应设置于该两个容置槽中,以能相对于该结构框架移动以突出于该屏幕或容置于该对应的容置槽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光装置还包含第三支架,该第三支架设置于该显示装置上以能突出于该屏幕,其中当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突出于该屏幕时,该挠性遮光片可自该第一支架伸展,经过该第三支架并以该挠性遮光片的该端部固定于该第二支架,使得该挠性遮光片设置于靠近该屏幕的该第一侧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屏幕具有三个角落,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靠近该三个角落分别对应设置,使得该挠性遮光片设置于靠近该屏幕的该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相邻。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支架包含狭缝,该第三支架藉由该挠性遮光片穿过该狭缝以支撑该挠性遮光片。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分别枢接于该显示装置上。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光装置还包含结构框架,围绕该屏幕设置,其中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分别枢接于该结构框架,以能相对于该结构框架旋转至该结构框架的前方以突出于该屏幕,或相对于该结构框架旋转至该结构框架的后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构框架具有三个容置槽,当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相对于该结构框架分别旋转至该结构框架的后方时,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可分别对应容置于该三个容置槽中。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架及该第三支架至少其中之一包含复数个伸缩段,并利用该复数个伸缩段伸展以能突出于该屏幕。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光装置还包含第四支架,设置于该显示装置上以能突出于该屏幕,该屏幕具有四个角落,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该第三支架及该第四支架靠近该四个角落分别对应设置,当该第一支架、该第二支架、该第三支架及该第四支架突出于该屏幕时,该挠性遮光片可自该第一支架伸展,经过该第三支架及该第四支架并以该挠性遮光片的该端部固定于该第二支架,使得该挠性遮光片设置于靠近该屏幕的该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及第三侧边,该第一侧边、该第二侧边及该第三侧边相邻。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含如权利要求1-16任意一项所述的遮光装置。
CN2012104923632A 2012-11-27 2012-11-27 遮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3065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23632A CN103065552A (zh) 2012-11-27 2012-11-27 遮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23632A CN103065552A (zh) 2012-11-27 2012-11-27 遮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5552A true CN103065552A (zh) 2013-04-24

Family

ID=48108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923632A Pending CN103065552A (zh) 2012-11-27 2012-11-27 遮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6555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0185A (zh) * 2015-05-29 2015-08-19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便携可拉伸式电脑遮光罩及其工作方法
CN106297559A (zh) * 2016-08-31 2017-01-0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遮光装置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3954A (zh) * 2007-12-21 2008-09-17 罗劲 一种笔记本电脑箱包
CN201340571Y (zh) * 2009-01-13 2009-11-04 衡阳师范学院 新型布式笔记本电脑遮光篷
CN201654601U (zh) * 2009-11-30 2010-11-2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遮光装置的笔记型计算机
CN101636706B (zh) * 2006-12-13 2011-05-25 深圳市派虎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器遮光罩
JP2013218057A (ja) * 2012-04-06 2013-10-24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6706B (zh) * 2006-12-13 2011-05-25 深圳市派虎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器遮光罩
CN101263954A (zh) * 2007-12-21 2008-09-17 罗劲 一种笔记本电脑箱包
CN201340571Y (zh) * 2009-01-13 2009-11-04 衡阳师范学院 新型布式笔记本电脑遮光篷
CN201654601U (zh) * 2009-11-30 2010-11-2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遮光装置的笔记型计算机
JP2013218057A (ja) * 2012-04-06 2013-10-24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0185A (zh) * 2015-05-29 2015-08-19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便携可拉伸式电脑遮光罩及其工作方法
CN106297559A (zh) * 2016-08-31 2017-01-0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遮光装置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06297559B (zh) * 2016-08-31 2019-04-26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遮光装置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20294B1 (ko) 차량 차양 장치
CN103065552A (zh) 遮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US20130148204A1 (en) Stowable light shade
US20140077520A1 (en) Sun screen
CN208796007U (zh) 一种能够收缩的影视广告幕布
US20090268285A1 (en) Collapsing projection screen consisting of a reflecting fabric retracted in a box behind a wall decoration
KR101744699B1 (ko) 기능성 어닝
CN109853999A (zh) 一种防雨功能好的候车亭
KR20090089081A (ko) 극장식 영사용 스크린
CN209433628U (zh) 一种旅游教学使用的展示板
CN107045250A (zh) 一种家用摄影棚
CN207216262U (zh) 一种便携式地拉幕
TW201418793A (zh) 遮光裝置及顯示裝置
CN208780956U (zh) 屏幕边框结构及显示设备
WO2021035685A1 (zh) 一种用于与车辆配合的帐篷
CN201438254U (zh) 展架演示系统
CN215834131U (zh) 天象仪晨光昏影投射装置
CN117818488A (zh) 一种车载智能吸顶显示屏
CN206049217U (zh) 折叠式太阳能沙画台
CN205427412U (zh) 一种便携的静物摄影箱
CN214230376U (zh) 一种光影镜像教学桌
CN210219216U (zh) 一种活动式投影机支架装饰结构
JP2527633Y2 (ja) 日除け兼用の紙段ボ―ル製ディスプレイ板
CN203236947U (zh) 具有双天杆的双面裱挂轴
KR200392044Y1 (ko) 낚시용 그늘막 텐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