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9119B -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9119B
CN103039119B CN201180001778.9A CN201180001778A CN103039119B CN 103039119 B CN103039119 B CN 103039119B CN 201180001778 A CN201180001778 A CN 201180001778A CN 103039119 B CN103039119 B CN 1030391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rrc connection
base station
rrc
en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17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9119A (zh
Inventor
黄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39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9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9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91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其中方法包括:eNB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eNB向UE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且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UE虚解出DCI0导致用户被异常释放的问题,保证用户数据正常传输。

Description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adioResourceControl;简称为:RRC)连接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对于通信协议的应用,保证用户体验是最重要的。对于空口质量不稳定这一缺陷,现有通信协议大多是通过重传等手段确保数据包被正确发送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效果。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主流技术,在LTE系统中,Uu接口是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简称为:eNB)和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简称为:UE)之间的空口。
LTE系统的调度时间都是1毫秒(ms)级别的,而用户能感知到的结果一般在100ms以上,也就是说对于某个数据包或应用点,只要在用户能感知到的时间内处理完整就可以被用户接受。但是,如果在正常业务应用中用户被释放,此时用户将彻底无法传输数据,因此这种情况是不被接受的。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UE向eNB发送资源调度请求指示(SchedulingRequestIndicator;简称为:SRI)后,eNB会向UE下发上行资源授权(UplinkSchedulingGrant)以授权给UE一个格式为格式(format)0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简称为:DCI),即DCI0,对UE而言就会解析到与上行资源授权对应的DCI0。由于各种通信产品自身的缺陷,UE难免会出现虚解出DCI0的情况。UE虚解出DCI0的情况是指UE在向eNB发送SRI之后,在eNB真正授权DCI0之前,会解析出一个eNB并未授权的DCI0,也就是说UE虚解出的DCI0并不是eNB真正授权的DCI0。当虚解出的DCI0与eNB随后授权的DCI0不同时,UE将认为eNB授权的DCI0发生错误而不断重新发送SRI以重新请求上行资源,当重新发送SRI的次数达到SRI最大传输次数时,用户将被释放,也即用户在申请到上行资源之前被释放。可见,现有技术中的UE虚解出DCI0可能导致用户被异常释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UE虚解出DCI0导致用户被异常释放的问题,保证用户数据正常传输。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建立方法,包括:
演进型基站eNB接收用户终端UE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eNB向所述UE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资源调度请求指示SRI最大传输次数,且所述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所述SRI最大传输次数。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终端UE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请求消息;
第一发送器,用于向所述UE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资源调度请求指示SRI最大传输次数,且所述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所述SRI最大传输次数。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建立方法端,包括:
用户终端UE向演进型基站eNB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UE接收所述eNB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资源调度请求指示SRI最大传输次数,且所述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所述SRI最大传输次数。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第二发送器,用于向演进型基站eNB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请求消息;
第二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eNB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资源调度请求指示SRI最大传输次数,且所述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所述SRI最大传输次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基站在接收到UE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后,向UE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并在RRC连接建立消息中携带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并限定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解决了UE虚解出DCI0可能导致用户被异常释放的问题,保证了用户数据的正常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1B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1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UE申请上行资源以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及该基站与用户终端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UE的结构及UE与基站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eNB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RRCConnectionRequest)。
当需要开展无线业务时,UE的上层会要求建立信令连接,当UE处于空闲(idle)模式时,UE就会启动RRC连接建立的流程。具体的,UE通过公共控制信道(CommonControlChannel;简称为:CCCH)向eNB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
步骤102、eNB向UE发送RRC连接建立(RRCConnectionSetup)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简称为: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且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
eNB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后,首先根据当前的无线资源条件判断是否可以建立RRC连接。如果不可以,eNB就向UE返回RRC连接拒绝(RRCConnectionReject)消息。如果可以,eNB分配相应的资源,向UE返回RRC连接建立消息。
其中,eNB会在RRC连接建立消息携带各种配置参数,以使UE根据这些配置完成RRC连接的建立。在本实施例中,eNB在RRC连接建立消息中携带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以设置UE重传数据包时的最大重传次数和连续发送SRI的最大次数。同时,eNB设置的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满足: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
本实施例的RRC连接建立方法,eNB在接收到UE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后,向UE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并在RRC连接建立消息中携带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并限定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这样在UE虚解出eNB并未授权的DCI0的场景下,UE会因虚解出的DCI0与eNB真正授权的DCI0不相同而拒绝传输数据,从而使eNB因接收不到数据而解析到错误进而不断重传DCI0,但是由于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使得在eNB重传DCI0的次数达到HARQ最大重传次数时用户的RRC连接依旧保持着,使得eNB有机会进行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简称为:RLC)重传,此时eNB就会重新发送一个新的DCI0,并使UE基于新的DCI0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UE虚解出DCI0可能导致用户被异常释放的问题,保证了用户数据的正常传输。
图1B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B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10、UE向eNB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
当UE需要开展无线业务时,UE的上层会要求建立信令连接。
步骤120、UE接收eNB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且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
UE在接收到RRC连接建立消息后,根据RRC连接建立消息携带的信息进行参数配置,以进行RRC连接建立。
本实施例是从UE的角度来描述RRC连接建立的过程,有关RRC连接建立过程的详细描述可参见图1A所示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RRC连接建立方法,UE向eNB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后,接收eNB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进行,eNB在RRC连接建立消息中携带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并限定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这样在UE虚解出eNB并未授权的DCI0的场景下,UE会因虚解出的DCI0与eNB真正授权的DCI0不相同而拒绝传输数据,从而使eNB因接收不到数据而解析到错误进而不断重传DCI0,但是由于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使得在eNB重传DCI0的次数达到HARQ最大重传次数时用户的RRC连接依旧保持着,使得eNB有机会进行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简称为:RLC)重传,此时eNB就会重新发送一个新的DCI0,并使UE基于新的DCI0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UE虚解出DCI0可能导致用户被异常释放的问题,保证了用户数据的正常传输。
图1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UE申请上行资源以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C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a、UE向eNB发送SRI,以便获取eNB分配的上行资源。
当UE需要发送上行数据,而在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Interval;简称为:TTI)内又没有上行调度资源时,向eNB发送SRI,以便获取eNB分配的上行资源。
具体的,UE在发送SRI之前,首先判断在当前TTI内是否有可用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简称为:PUCCH)资源。如果在当前TTI内没有可用的PUCCH资源,UE发起随机接入流程。如果在当前TTI内有可用的PUCCH资源,UE判断SRI的发送次数是否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如果判断结果为小于,UE将SRI的发送次数加1,并在可用的PUCCH上发送SRI,即发送SchedulingRequestIndicator消息。如果判断结果为不小于,表明SRI的发送次数已经达到SRI最大传输次数,此时UE会发起用户释放(Release),即释放RRC连接和RRC连接中的PUCCH或SRS等资源,并重新发起随机接入流程。
步骤10b、UE在eNB授权DCI0之前虚解出一个DCI0,并在虚解出DCI0之后接收到eNB授权的DCI0。
通常,当eNB接收到UE的SRI后,会下发上行资源授权以向UE授权DCI0。而UE就会解析到DCI0,并会根据解析到的DCI0进行数据传输。
但现有技术中的UE可能会在向eNB发送了SRI之后,并在eNB真正授权DCI0之前,解出一个eNB并未真正授权的DCI0。本实施例中假设UE先虚解出一个DCI0,后接收到eNB真正授权的DCI0。
步骤10c、当UE判断出两个DCI0中的新数据指示(NewDataIndicator;简称为:NDI)未发生翻转时,UE使用eNB授权的DCI0所指示的上行授权资源重传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在某时刻UE先虚解出一个DCI0,之后又接收到了eNB真正授权的一个用于指示UE新传的DCI0。其中,eNB通过前后两次授权的DCI0中的NDI的变化来表示是要UE重传数据还是新传数据。如果前后两次授权的DCI0中的NDI没有发生翻转,表示要求UE重传数据;如果前后两次授权的DCI0中的NDI发生翻转,表示要求UE新传数据。
如果UE虚解出的DCI0和eNB授权的DCI0中的NDI没有发生变化,UE会把eNB授权的指示UE新传数据的DCI0误认为是重传数据的DCI0,并会使用eNB授权的DCI0所指示的上行授权资源重传数据。
步骤10d、当UE在重传数据时会发现eNB授权的DCI0中的传输块大小(TransmissionBlockSize;简称为:TBS)与虚解出的DCI0中的TBS不一样时,拒绝传输数据,并会重新传输SRI,以请求eNB重新授权DCI0,直到传输SRI的次数达到最大传输次数而释放用户。
其中,UE在重传数据时会发现eNB授权的DCI0中的TBS与虚解出的DCI0中的TBS不一样,此时UE就会认为eNB下发的DCI0是错误的DCI0,而拒绝传输数据,并会重新向eNB发送SRI,以请求eNB重新授权正确的DCI0。如果UE在SRI达到最大传输次数之前一直未能根据eNB授权的DCI0成功传输数据,UE就会不停的重新发送SRI,直到SRI达到最大传输次数而将用户释放为止。
步骤10e、eNB在授权的DCI0对应的TTI内解析到错误,并重新授权指示UE新传数据的DCI0,直到重新授权指示UE新传数据的DCI0次数达到HARQ最大重传次数,进行RLC重传,以重新发送一个指示UE新传数据的DCI0。
对于eNB而言,由于UE拒绝传输数据,eNB会在授权的DCI0对应的TTI内解析到错误,并会重新授权指示UE新传数据的DCI0,直到达到设置的HARQ最大重传次数为止。其中,eNB侧的HARQ最大重传次数与通过RRC连接建立消息发送给UE的HARQ最大重传次数相同,均限定了数据包的最大重传次数。当eNB重传指示UE新传数据的DCI0的次数达到HARQ最大重传次数时,eNB会进行RLC重传,此时eNB就会重新授权一个指示UE新传数据的DCI0。
步骤10f、UE在SRI达到最大传输次数之前,解析到eNB重新授权的DCI0,并检测到eNB重新授权的DCI0与eNB之前授权的DCI0中的NDI发生翻转,然后根据eNB重新授权的DCI0发送数据。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UE认为eNB授权的DCI0是错误的,故会不停的向eNB重新发送SRI。如果HARQ最大重传次数大于SRI最大传输次数,则未在eNB进行RLC重传之前,UE重发SRI的次数就达到了SRI最大传输次数而使用户被释放(即断开了RRC连接),使得用户彻底无法传输数据。如果用户还需继续传输数据,只能重新建立RRC连接,这将极大的降低数据的传输速率。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eNB通过与UE之间的Uu接口向UE发送HARQ最大传输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并限制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这样在UE重新发送SRI的次数达到SRI最大传输次数之前,eNB就会因HARQ重传次数达到HARQ最大重传次数而进行RLC重传,使得UE有机会获取eNB重新授权的DCI0并正确发送数据,解决了因UE虚解出DCI0而导致用户被异常释放的问题,保证了用户数据的正确传输。
另外,现有技术中存在通过延长发送SRI的周期,以减少发送SRI的机会来避免因重新发送SRI的次数达到SRI最大传输次数而使用户被释放的技术方案。但是,发送SRI的周期是从性能角度考虑的,不能配置的过大。如果发送SRI的周期配置过大,当UE有上行数据要发送时,却没有及时的SRI来申请DCI0,从而降低上述数据的发送速率,使得UE的客户体验变差。而本发明实施例eNB在给UE配置的RRC参数中限定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的方法,无须对发送SRI的周期做限制,可以完全根据业务性能配置发送SRI的周期,保证了UE的客户体验。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不用改变现有RRC连接建立流程,简单易于实现。
进一步,在LTE系统的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ing;简称为:TDD)模式支持不同的上下行时间配比,上下行配比模式如表1所示,其中“U”表示上行子帧,“D”表示下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配比0模式是指在周期为5ms时10个子帧中有6个上行子帧;配比1模式是指在周期为5ms时10个子帧中有4个上行子帧;配比2模式是指在周期为5ms时10个子帧中有2个上行子帧;配比3模式是指在周期为10ms时10个子帧中有3个上行子帧;配比4模式是指在周期为10ms时10个子帧中有2个上行子帧;配比5模式是指在周期为10ms时10个子帧中有1个上行子帧;配比6模式是指在周期为5ms时10个子帧中有5个上行子帧。在实际应用中,在对各小区进行规划时会预先配置好各小区所支持的TDD的上下行配比模式,该TDD的上下行配比模式被包含在各个小区广播下发的系统消息中。eNB会周期性的向其覆盖下的各个小区广播下发各自支持的TDD的上下行配比模式,以便于UE接入网络时能够确定接入网络后所使用的TDD的上下行配比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LTE系统的TDD模式下的各种上下行配比模式。由上述可见,TDD的上下行配比模式是由UE驻留的小区确定的,也就是说,UE驻留在哪个小区时,该小区对应的系统消息里就已经确定了所使用的配比模式。当系统消息里确定的配比模式为配比5时,由于在配比5模式中只有一个上行子帧,如果发送SRI的周期为10ms,则UE只有一次机会发送SRI请求上行资源。由此可见与其他配比模式相比,配比5模式更容易发生上述用户被异常释放的问题,故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配比5模式时,对正常传输用户数据的保障尤为明显。
表1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eNB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
本步骤可参见步骤10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eNB向UE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且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
步骤203、UE接收RRC连接建立消息,并根据RRC连接建立消息进行参数配置。
其中,当UE发起RRC连接建立的小区(即UE驻留的小区)所支持的下行配比模式为配比5时,根据RRC连接建立消息分别配置该UE的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并配置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能够极大的降低UE被异常释放的几率,保证用户数据的正常传输,提高UE的客户体验。
步骤204、UE向eNB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当UE根据RRC连接建立消息进行参数配置后,向eNB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eNB接收UE在根据RRC连接建立消息进行参数配置后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至此,UE与eNB之间建立起RRC连接。当UE有数据要发送时,即可向eNB发送SRI以申请上行资源,并在获取到上行资源时发送数据。UE向eNB发送SRI以申请上行资源,并在获取到上行资源时发送数据的流程详见图1C所示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RRC连接建立方法,eNB通过RRC连接建立消息给UE配置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并限定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这样在UE虚解出eNB并未授权的DCI0的场景下,UE会因虚解出的DCI0与eNB真正授权的DCI0不相同而拒绝传输数据,从而使eNB因接收不到数据而解析到错误进而不断重传DCI0,但是由于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使得在eNB重传DCI0的次数达到HARQ最大重传次数时用户的RRC连接依旧保持着,使得eNB有机会进行RLC重传,此时eNB就会重新发送一个新的DCI0,并使UE基于新的DCI0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UE虚解出DCI0可能导致用户被异常释放的问题,保证了用户数据的正常传输。尤其在配比5下,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极大的降低用户被异常释放的几率,更加符合业务需求,更加明显的提高UE的客户体验。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及该基站与用户终端(如UE30)的连接方式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基站可以为LTE系统中的eNB。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包括:第一接收器31和第一发送器32。
其中,第一接收器31,与UE30连接,用于接收UE30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第一发送器32,与第一接收器31和UE30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接收器31接收到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向UE30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且述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
本实施例的基站的上述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图1A所示RRC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第一接收器31还用于接收UE30在根据RRC连接建立消息进行参数配置后返回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第一发送器32还用于在UE30向eNB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之前,向UE30所驻留的小区(即UE30发起RRC连接建立的小区)下发TDD的上下行配比模式信息。更为具体的,该第一发送器32可以周期性的下发TDD的上下行配比模式信息。其中,当TDD的上下行配比模式为配比5时,本实施例的基站通过限定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的TDD,能够极大的降低用户被异常释放的几率,更加符合业务需求,有利于提高UE的客户体验。
上述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图2所示RRC连接建立方法中的相应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基站,在接收到UE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后,向UE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并在RRC连接建立消息中携带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并限定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这样在UE虚解出eNB并未授权的DCI0的场景下,UE会因虚解出的DCI0与eNB真正授权的DCI0不相同而拒绝传输数据,从而使eNB因接收不到数据而解析到错误进而不断重传DCI0,但是由于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使得在eNB重传DCI0的次数达到HARQ最大重传次数时用户的RRC连接依旧保持着,使得eNB有机会进行RLC重传,此时eNB就会重新发送一个新的DCI0,并使UE基于新的DCI0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在UE虚解出DCI0的情况下,因在HARQ达到最大重传次数之前SRI先达到最大传输次数而发生用户被异常释放的问题,保证了用户数据的正常传输。尤其当所使用的TDD上下行配比模式为配比5时,能够极大的降低用户被异常释放的几率,更加符合业务需求,更能提高UE的客户体验。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UE的结构及该UE与基站(如eNB40)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UE包括:第二发送器41和第二接收器42。
其中,第二发送器41,与eNB40连接,用于向eNB40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第二接收器42,与eNB40连接,用于接收eNB40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且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
本实施例的基站的上述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图1B所示RRC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进一步,第二发送器41还用于根据RRC连接建立消息进行参数配置,并向eNB40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上述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图2所示RRC连接建立方法中的相应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UE,通过第二发送器向eNB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通过第二接收器接收eNB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eNB在RRC连接建立消息中携带HARQ最大重传次数和SRI最大传输次数,并限定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这样在UE虚解出eNB并未授权的DCI0的场景下,UE会因虚解出的DCI0与eNB真正授权的DCI0不相同而拒绝传输数据,从而使eNB因接收不到数据而解析到错误进而不断重传DCI0,但是由于HARQ最大重传次数小于SRI最大传输次数,使得在eNB重传DCI0的次数达到HARQ最大重传次数时用户的RRC连接依旧保持着,使得eNB有机会进行RLC重传,此时eNB就会重新发送一个新的DCI0,并使UE基于新的DCI0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在UE虚解出DCI0的情况下,因在HARQ达到最大重传次数之前SRI先达到最大传输次数而发生用户被异常释放的问题,保证了用户数据的正常传输。尤其当所使用的TDD上下行配比模式为配比5时,能够极大的降低用户被异常释放的几率,更加符合业务需求,更能提高UE的客户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演进型基站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演进型基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最大重传次数和资源调度请求指示最大传输次数,且所述自动重传请求最大重传次数小于所述资源调度请求指示最大传输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RC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演进型基站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进行参数配置后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RRC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演进型基站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之前包括:
所述演进型基站向所述用户终端驻留的小区下发时分双工的上下行配比模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RC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分双工的上下行配比模式为配比5。
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请求消息;
第一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最大重传次数和资源调度请求指示最大传输次数,且所述自动重传请求最大重传次数小于所述资源调度请求指示最大传输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在根据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进行参数配置后返回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驻留的小区下发时分双工的上下行配比模式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分双工的上下行配比模式为配比5。
9.一种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向演进型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演进型基站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最大重传次数和资源调度请求指示最大传输次数,且所述自动重传请求最大重传次数小于所述资源调度请求指示最大传输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RRC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进行参数配置;
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演进型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11.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器,用于向演进型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请求消息;
第二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演进型基站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最大重传次数和资源调度请求指示最大传输次数,且所述自动重传请求最大重传次数小于所述资源调度请求指示最大传输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器还用于根据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进行参数配置,并向所述演进型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CN201180001778.9A 2011-08-04 2011-08-04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Active CN1030391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77997 WO2012159367A1 (zh) 2011-08-04 2011-08-04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9119A CN103039119A (zh) 2013-04-10
CN103039119B true CN103039119B (zh) 2016-05-25

Family

ID=47216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1778.9A Active CN103039119B (zh) 2011-08-04 2011-08-04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9119B (zh)
WO (1) WO20121593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64644C (en) 2017-08-02 2022-05-1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757512B (zh) * 2019-03-28 2022-09-1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调度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8553A (zh) * 2010-04-28 2010-09-2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立方法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143A (zh) * 2007-09-26 2009-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ue的重定向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442776B (zh) * 2007-11-23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激活集更新消息传递harq进程分配信息的方法
CN101925124B (zh) * 2010-08-20 2013-01-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继系统中移动管理实体的选择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8553A (zh) * 2010-04-28 2010-09-2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立方法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59367A1 (zh) 2012-11-29
CN103039119A (zh)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3548B (zh) 用于控制传输载波去激活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02578B (zh) 在蜂窝网络中实现d2d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685913B (zh) 无线通讯系统中改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
CN101730252B (zh) 处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3037359A (zh) 一种实现设备到设备的通讯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2215579A (zh) 处理分量载波启动及关闭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CN104125039B (zh) 一种确定传输链路的类型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0085908A1 (zh) 用户设备接入方法及系统和网络接入设备
CN105471554A (zh) 处理非执照频带中的传输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4684102A (zh)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CN101938344A (zh) 处理传输以及传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EP4132208A1 (en) Drx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between network and terminal based o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689864B1 (ko) 교차 캐리어 스케줄링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6880030B2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と記憶媒体
CN104010368A (zh) Tdd配置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04485A (zh) 一种d2d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0100494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11147202A (zh) 一种车联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4846896A (zh) SCell波束故障恢复
CN103312475A (zh) 时分双工自适应帧结构的重传方法、网络及终端侧设备
CN103039119B (zh)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CN104104476A (zh) 一种d2d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9963346A (zh) 上行重传资源的调度方法及装置、传输块重传方法及装置
US11382117B2 (en) Determining uplink grants for multiple modes
JP7089592B2 (ja) 情報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及び装置、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