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7525A - 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7525A
CN103037525A CN2011103021913A CN201110302191A CN103037525A CN 103037525 A CN103037525 A CN 103037525A CN 2011103021913 A CN2011103021913 A CN 2011103021913A CN 201110302191 A CN201110302191 A CN 201110302191A CN 103037525 A CN103037525 A CN 103037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or
terminal
adjacent sectors
threshold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21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7525B (zh
Inventor
罗薇
刘锟
鲁照华
李卫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021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375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37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7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及基站,所述方法包括:基站检测终端上报的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所述服务扇区的负载量是否高于第二阈值;若检测到所述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对应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第二阈值,则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在不增加额外信令开销以及终端复杂度的前提下实现扇区之间负载均衡的问题,进而增加系统总的吞吐量。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资源的调度分配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分布式天线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在LTE-A(Long termevaluation-Advanced,先进的长期演进)系统中又称为协同多点(CoordinativeMultiple Point,简称COMP)传输,在这种新的架构中,将相邻的若干个基站的基带单元集中在某个超级基站,形成集中的BBU(Base Band Unit,基带单元),BBU生成的中频或者射频信号通过RoF(Radio over Fiber,光载无线通信)光纤传送到各个无线远端单元(Radio Remote Unit,简称RRU),即天线站。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天线站可以看作超级基站的多个扇区,因此可以很好的进行天线站之间的协同,从而可以获得“联合发送/接收增益”。
现有技术中,尽管在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引入了集中的BBU概念,但是对于终端来说,选择服务基站以及服务基站的切换方式还是跟传统的方法一样,需要较大的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及基站,以解决在不增加额外信令开销以及终端复杂度的前提下实现扇区之间负载均衡的问题,进而增加系统总的吞吐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包括:
基站检测终端上报的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所述服务扇区的负载量是否高于第二阈值;
若检测到所述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对应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第二阈值,则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面特点: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选出终端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相邻扇区;
从第一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小于第三阈值、且归属于本基站的第二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将所述终端的除控制信息之外的其他信道资源从服务扇区切换到所述目标扇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面特点:
第二阈值为在归属于本基站的所有扇区的负载量的平均值与系数b的积与1中取最大者;
第三阈值为在归属于本基站的所有扇区的负载量的平均值与系数a的积与1中取最小者;
其中,0<a<=b。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面特点:
若所述第二相邻扇区有多个,则从第一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小于第三阈值、且归属于本基站的第二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还包括: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或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最小或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最大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或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测量信息的测量值与负载量的比值最大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面特点:
若所述第二相邻扇区有多个,则从第一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小于第三阈值、且归属于本基站的第二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还包括: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扇区中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的个数最多的一个或多个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面特点:所述从第一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小于第三阈值、且归属于本基站的第二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的个数大于等于Z,则从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中选择Z个分配给所述终端;
若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的个数小于Z,则将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都分配给所述终端,其中,Z为正整数。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面特点:若所述第二相邻扇区有多个,则从第一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小于第三阈值、且归属于本基站的第二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还包括: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扇区中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最大的频率资源块所在的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面特点:
上报所述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对应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第二阈值的终端有多个,则根据优先级策略依次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面特点:所述优先级策略包括:
计算终端上报的该终端到对应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与该服务扇区负载量的比值,比值越高的终端的优先级越高。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面特点:
所述测量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所述负载量为扇区中已经分配的资源块与还未分配但需要分配的资源块的个数之和除以扇区中资源块的总个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上报的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所述服务扇区的负载量是否高于第二阈值;
伪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对应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
进一步地,上述基站还具有下面特点:所述伪切换模块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选出终端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相邻扇区;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从第一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小于第三阈值、且归属于本基站的第二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伪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的除控制信息之外的其他信道资源从服务扇区切换到所述目标扇区。
进一步地,上述基站还具有下面特点:第二选择单元还用于: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或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最小或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最大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或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测量信息的测量值与负载量的比值最大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进一步地,上述基站还具有下面特点:
第二选择单元,还用于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扇区中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的个数最多的一个或多个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进一步地,上述基站还具有下面特点:还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若判断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的个数大于等于Z,则从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中选择Z个分配给所述终端;否则将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都分配给所述终端,其中,Z为正整数;
所述伪切换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终端的除控制信息之外的其他信道的资源从服务扇区切换到所述分配单元分配给所述终端的所述目标扇区。
进一步地,上述基站还具有下面特点:
第二选择单元,还用于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扇区中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最大的频率资源块所在的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进一步地,上述基站还具有下面特点:
所述伪切换单元,还用于若检测到上报所述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对应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第二阈值的终端有多个,则根据优先级策略依次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
进一步地,上述基站还具有下面特点:所述优先级策略包括:
计算终端上报的该终端到对应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与该服务扇区负载量的比值,比值越高的终端的优先级越高。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及基站,可以解决在不增加额外信令开销以及终端复杂度的前提下实现扇区之间负载均衡的问题,进而增加系统总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中超级基站以及天线的分布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中超级基站对终端进行资源调度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中超级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资源调度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上报的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所述服务扇区的负载量是否高于第二阈值;
伪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对应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
其中,所述伪切换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选出终端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相邻扇区;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从第一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小于第三阈值、且归属于本基站的第二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伪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的除控制信息之外的其他信道资源从服务扇区切换到所述目标扇区。
其中,第二选择单元还可以用于: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或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最小或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最大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或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测量信息的测量值与负载量的比值最大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在一优选实施例,第二选择单元还可以用于,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扇区中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的个数最多的一个或多个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该实施例的基站还可以包括分配单元,所述分配单元用于,若判断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的个数大于等于Z,则从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中选择Z个分配给所述终端;否则将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都分配给所述终端,其中,Z为正整数;
所述伪切换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终端的除控制信息之外的其他信道资源从服务扇区切换到所述分配单元分配给所述终端的所述目标扇区。
在一优选实施例,第二选择单元还可以用于,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扇区中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最大的频率资源块所在的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其中,所述伪切换单元还可以用于若检测到上报所述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对应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第二阈值的终端有多个,则根据优先级策略依次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
所述优先级策略包括:
计算终端上报的该终端到对应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与该服务扇区负载量的比值,比值越高的终端的优先级越高。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下面步骤:
S10、基站检测终端上报的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所述服务扇区的负载量是否高于第二阈值;
S20、若检测到所述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对应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第二阈值,则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在分布式天线系统中,超级基站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以及基站端的统计的负载量信息,来确定终端的服务扇区以及可切换的目标扇区。如果终端到服务扇区的信道性能没有变差,而服务扇区负载过重,且在同一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存在负载较轻的可切换目标扇区K时,终端就可以执行伪切换操作,即所述终端的控制信道信息仍由服务扇区发送和接收,而业务信道的信息由目标扇区K来发送和接收。
由于目标扇区与服务扇区均属于同一个分布式天线系统下超级基站中,且此伪切换流程完全由超级基站端来处理,则该切换结果可以不告知终端,使得终端实现一种伪切换,因此可以在不增加额外信令开销以及终端复杂度的前提下实现扇区之间负载均衡,从而提升系统总的吞吐量,降低调度等待时延。并且以节省切换开销以及时延。
实施例1
假设在一个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如图3所示,有一个超级基站,记为Bs,有M个天线站,天线C1,C2...CM通过光纤与超级基站连接,因此可以称这些天线端代表的扇区属于超级基站Bs,而天线D所代表的扇区则不属于超级基站Bs,每个天线站所属的扇区记为集合C,C={C1,C2...CM},系统配置阈值R、L1、L2,假设有一个终端U,其服务扇区为CS,属于集合C,则终端U与基站Bs的通信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终端U周期上报测量信息;
其中,测量信息包括终端U到服务扇区CS的测量信息,也包括终端U到其他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其中,测量信息至少包括但不限与以下之一: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简称RS)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简称RSRP)或者RS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简称RSRQ)。RSRP测量是对一定频带内的RS接收功率进行测量,从而得到该频带内的信号强度。RSRQ测量则定义为信号强度与干扰强度的比值。
其中,RSRQ测量信息是全带宽的测量信息。
步骤S102,超级基站Bs统计终端U上报的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RSRQ,找出所有RSRQ大于系统配置的阈值R的相邻扇区索引集合,记为N,N={N1,N2,...NS},存放在终端的邻区列表中;
步骤S103,超级基站Bs确定终端U是否需要切换服务扇区;
具体地:超级基站Bs比较终端U上报的终端到服务扇区测量值RSRQ与给定阈值R的大小,如果RSRQ大于R,则表明信道状态良好,则无须切换,转入步骤S105,反之表明信道状态变差,则转入步骤S104。
步骤S104,终端U执行正常的切换操作。
步骤S105,判断终端U服务扇区CS的负载情况,如果该服务扇区的负载量低于给定的阈值L1,则转入S109,如果该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给定的阈值L1,则转入步骤S106;
步骤S106,终端U准备进行伪切换操作;
具体如下:超级基站确定集合N与集合C的交集,记为N1(N1=N∩C),进一步判断此集合N1中的扇区的负载量情况,从中选取一个负载量最轻的扇区K(K∈N1);
其中,目标扇区K可以选择一个,也可以选择多个。
步骤S107,超级基站判断扇区K的负载量,如果扇区K满足负载量小于给定的阈值L2,则转入步骤S108,否则转入S109。
步骤S108,所述终端U执行伪切换操作;
具体地:终端U的服务扇区CS将接收到的来自终端U的发送信息进行解码后共享给扇区K,由扇区K来决定终端U在下一帧所分配的资源情况,包括所有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信道资源分配,一般来说,即包括业务信道以及反馈信道,同时,扇区K将分配结果共享给扇区CS,由CS来生成控制信令,并在控制信道将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U。
步骤S109,流程结束。
实施例2
假设在一个分布式天线系统中,有一个超级基站,记为Bs,有M个天线站,每个天线站所属的扇区记为集合C,C={C1,C2,...,CM},系统配置阈值R、L1、L2,假设有一个终端U,其服务扇区为CS,属于集合C,则终端U与基站Bs的通信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超级基站周期统计扇区集合C内的所有扇区的负载量,找出所有负载量小于给定的阈值L2的扇区索引集合T,T={T1,T2,...TP};
其中,负载量的计算方法为:
负载量=(已经分配的资源块个数+还未分配但是需要分配的资源块的个数)/总的资源块个数。
步骤S202,终端U周期上报测量信息;
其中,测量信息包括终端U到服务扇区CS的RSRQ测量信息,也包括终端U到其他相邻扇区的RSRQ测量信息,其中,RSRQ测量信息是全带宽的测量信息。
步骤S203,超级基站Bs确定终端U是否需要切换服务扇区;
具体地:超级基站Bs比较终端U上报的终端到服务扇区测量值RSRQ与给定阈值R的大小,如果RSRQ大于R,则表明信道状态良好,则无须切换,转入步骤S205,反之表明信道状态变差,则转入步骤S204。
步骤S204,终端U执行正常的切换操作。
步骤S205,判断终端U服务扇区CS的负载情况,如果该服务扇区的负载量低于给定的阈值L1,则转入S211,如果该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给定的阈值L1,则转入步骤S206。
步骤S206,超级基站Bs统计终端U上报的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RSRQ,找出所有RSRQ大于系统配置的阈值R的相邻扇区索引集合,记为N,N={N1,N2,...,NS},存放在终端的邻区列表中。
步骤S207,超级基站确定集合N与集合C的交集,记为N1(N1=N∩C)。
步骤S208,超级基站确定集合N1与集合T的交集,记为N2(N2=N1∩T)。
步骤S209,如果集合N2为空集,则流程结束,否则,超级基站从集合N2中选取一个扇区K,作为终端U的伪切换目标扇区;
具体地:扇区K的选择方法可以基于以下其中一种原则:
从集合N2中随机选择;
从集合N2中选择一个负载量最小的扇区;(同实施例1)
从集合N2中选择一个RSRQ最大的扇区;
从集合N2中选择一个RSRQ与负载量的比值最大的扇区。
步骤S210,所述终端U执行伪切换操作;
具体地:终端U的服务扇区CS将接收到的来自终端U的发送信息进行解码后共享给扇区K,由扇区K来决定终端U在下一帧所分配的资源情况,包括所有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信道资源分配,一般来说,即包括业务信道以及反馈信道,同时,扇区K将分配结果共享给扇区CS,由CS来生成控制信令,并在控制信道将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U。
步骤S211,流程结束。
实施例3
假设在一个分布式天线系统中,有一个超级基站,记为Bs,有M个天线站,每个天线站所属的扇区记为集合C,C={C1,C2...CM},系统配置阈值R,a,b,假设有一个终端U,其服务扇区为CS,属于集合C,则终端U与基站Bs的通信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超级基站周期统计扇区集合C内的所有扇区的负载量,并计算出阈值L2,L1,找出所有负载量小于阈值L2的扇区索引集合T,T={T1,T2,...TP};
其中,负载量的计算方法为:
负载量=(已经分配的资源块个数+还未分配但是需要分配的资源块的个数)/总的资源块个数。
其中L2的计算方法如下:
L2=min(所有扇区负载量的平均值×a,1);
L1的计算方法如下:
L1=max(所有扇区负载量的平均值×b,1);
其中0<a<=b,b>0即可。
这样可以确保L1大于等于L2。
步骤S302,终端U周期上报测量信息RSRQ;
其中,测量信息包括终端U到服务扇区CS的RSRQ测量信息,也包括终端U到其他相邻扇区的RSRQ测量信息,其中,RSRQ测量信息是全带宽的测量信息。
步骤S303,超级基站Bs确定终端U是否需要切换服务扇区;
具体地:超级基站Bs比较终端U上报的终端到服务扇区测量值RSRQ与给定阈值R的大小,如果RSRQ大于R,则表明信道状态良好,则无须切换,转入步骤S305,反之表明信道状态变差,则转入步骤S304。
步骤S304,终端U执行正常的切换操作。
步骤S305,判断终端U的服务扇区CS的负载情况,如果该服务扇区的负载量低于阈值L1,则转入S311,如果该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阈值L1,则转入步骤S306。
步骤S306,超级基站Bs统计终端U上报的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RSRQ,找出所有RSRQ大于系统配置的阈值R的相邻扇区索引集合,记为N,N={N1,N2,...,NS},存放在终端的邻区列表中。
步骤S307,超级基站确定集合N与集合C的交集,记为Nc(Nc=N∩C)。
步骤S308,超级基站确定集合N1与集合T的交集,记为Nt(Nt=Nc∩T)。
步骤S309,如果集合N2为空集,则流程结束,否则,超级基站从集合N2中选取一个扇区K,作为终端U的伪切换目标扇区;
具体地:扇区K的选择方法可以基于以下其中一种原则:
从集合N2中随机选择;
从集合N2中选择一个负载量最小的扇区;(同实施例1)
从集合N2中选择一个RSRQ最大的扇区;
从集合N2中选择一个RSRQ/负载量最大的扇区;
步骤S310,所述终端U执行伪切换操作;
具体地:终端U的服务扇区CS将接收到的来自终端U的发送信息进行解码后共享给扇区K,由扇区K来决定终端U在下一帧所分配的资源情况,包括所有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信道资源分配,一般来说,即包括业务信道以及反馈信道,同时,扇区K将分配结果共享给扇区CS,由CS来生成控制信令,并在控制信道将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U。
步骤S311,流程结束。
实施例4
假设在一个分布式天线系统中,有一个超级基站,记为Bs,有M个天线站,每个天线站所属的扇区记为集合C,C={C1,C2...CM},系统配置阈值R、a、b,假设有一个终端U,其服务扇区为CS,属于集合C,终端U在当前时刻的相邻扇区索引集合NC,NC={NC1,NC2,..NCS},则终端U与基站Bs的通信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超级基站周期统计扇区集合C内的所有扇区的负载量,并计算出阈值L2,L1,找出所有负载量小于阈值L2的扇区索引集合T,T={T1,T2,...,TP};
同时,超级基站统计每个扇区未被分配的频率资源块索引RBIndex,RBIndex={index1,index2,...,indexM},每个元素分别对应每个扇区未被分配的频率资源块的索引,如果某个扇区满载,即没有被调度的频率资源块,则该扇区对应的索引为空;
其中,负载量的计算方法为:
负载量=(已经分配的资源块个数+还未分配但是需要分配的资源块的个数)/总的资源块个数;
其中L1、L2的计算方法如下:
L2=min(所有扇区负载量的平均值×a,1);
L1=max(所有扇区负载量的平均值×b,1);
其中0<a<=b,b>0即可。
步骤S402,终端U周期上报测量信息RSRQ;
其中,测量信息包括终端U到服务扇区CS的RSRQ测量信息,也包括终端U到其他相邻扇区的RSRQ测量信息。其中,终端U到服务扇区CS的RSRQ测量信息可以是全带宽的测量信息,也可以是部分频率子带上的测量信息。
终端U到不属于集合C中的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是指终端U全带宽上的测量信息,终端U到属于集合C中的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是指终端U在该相邻扇区上未被分配的频率资源块上的测量信息。
具体地:假设终端U有三个相邻扇区CI1、CI2、CO,其中,扇区CI1以及CI2属于集合C,扇区CO不属于集合C,CI1中未被调度的资源块索引集合记为RBIndex1,CI2中未被调度的资源块索引集合记为RBIndex2,RBIndex1={RB11,RB12,...RB1V},即表示有V个RB未被调度,RBIndex2={RB21,RB22,...RB2W},即表示有W个RB未被调度,则终端U需要测量并且反馈的信息如下:
在全带宽上测量来自服务扇区CS的RSRQ信息;
在全带宽上测量来自相邻扇区CO的RSRQ信息;
分别在频率资源块{RB11,RB12,...,RB1V}上测量来自相邻扇区CI1的RSRQ信息;
分别在频率资源块{RB21,RB22,...,RB2W}上测量来自相邻扇区CI2的RSRQ信息;
终端U将以上信息均反馈给服务扇区CS。
步骤S403,超级基站Bs确定终端U是否需要切换服务扇区;
具体地:超级基站Bs比较终端U上报的终端到服务扇区测量值RSRQ与给定阈值R的大小,如果RSRQ大于R,则表明信道状态良好,则无须切换,转入步骤S405,反之表明信道状态变差,则转入步骤S404。
步骤S404,终端U执行正常的切换操作。
步骤S405,判断终端U服务扇区CS的负载情况,如果该服务扇区的负载量低于阈值L1,则转入S410,如果该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阈值L1,则转入步骤S406。
步骤S406,超级基站确定集合NC与集合C的交集,记为NCC(NCC=NC∩C)。
然后,超级基站确定扇区索引集合T与NCC的交集NTC(NTC=NCC∩T)
步骤S407,超级基站Bs统计终端U上报的到NTC中所有扇区的所有未被调度的频率资源块上的RSRQ测量信息,从中找出所有测量值大于阈值R的元素,加入二维集合N,集合结构见表1,N中的每一行的第一列元素{N1,N2,...,NS}代表扇区索引,N中的每一行的第二列元素{V1,V2,...,VS}代表对应的扇区中未被调度的且测量值大于R的频率资源块个数,N中的每一行的第三个元素为一个索引列表{V1,V2,...,VS}代表对应的扇区中未被调度的且测量值大于R的频率资源块索引。
表1
  N1   V1   RB11,RB12,...,RB1V1
  N2   V2   RB21,RB22,...,RB2V2
  ...   ...
  NS   VS   RBS1,RBS2,...,RBSVS
步骤S408,如果集合N为空集,则流程结束,否则,超级基站从集合N中选取一个扇区K,作为终端U的伪切换目标扇区,选择频率资源块RB,作为目标扇区K优先分配给终端U的频率资源块。
具体地:扇区K的选择方法可以基于以下一种原则:
原则1:比较N中的第二列元素,找出数值最大的一个,假设为VT,位于第T行,则N中第一列第T行元素NT为目标扇区K,从N中第三列第T行元素中的索引对应的频率资源块任选一个作为RB。即选择扇区中未被调度的且测量值大于R的频率资源块个数最多的扇区。
原则2:比较N中第三列元素所对应的频率资源块上所测量的RSRQ值,找出最大的一个,假设位于第T行,则N中第一列第T行元素NT为目标扇区K,该频率资源块即为RB,即选择RSRQ值最大的扇区。
如果终端U需要调度Z资源块(Z>1),则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
1、按照上文所述的原则2依次选取目标扇区K以及RB,因此对于终端U,其伪切换的目标扇区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
2、按照上文所述的原则1找出VT,如果VT>Z,则NT为目标扇区K,从N中第三列第T行元素中的索引对应的频率资源块中任选Z个作为RB,如果VT<Z,则只分配VT个频率资源块,剩下的暂时不给予分配。
步骤S409,所述终端U执行伪切换操作;
具体地:终端U的服务扇区CS将接收到的来自终端U的发送信息进行解码后共享给扇区K,由扇区K来决定终端U在下一帧所分配的资源情况,包括所有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信道资源分配,一般来说,即包括业务信道以及反馈信道,同时,扇区K将分配结果共享给扇区CS,由CS来生成控制信令,并在控制信道将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U。
步骤S410,流程结束。
实施例5
假设在一个分布式天线系统中,有一个超级基站,记为Bs,有M个天线站,每个天线站所属的扇区记为集合C,C={C1,C2...CM},系统配置阈值R,a,b,假设有多个终端集合U,U={U1,U2...UQ},其服务扇区依次为D1,D2,...DQ,均属于集合C,则终端集合U与基站Bs的通信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超级基站周期统计扇区集合C内的所有扇区的负载量,并计算出阈值L2,L1,找出所有负载量小于阈值L2的扇区索引集合T,T={T1,T2,...TP};
其中L1、L2的计算方法如下:
L2=min(所有扇区负载量的平均值×a,1);
L1=max(所有扇区负载量的平均值×b,1);
其中0<a<=b。
步骤S502,终端集合U中的终端分别周期上报各自的测量信息RSRQ,其中,测量信息包括终端到各自服务扇区的RSRQ测量信息,也包括终端到各自相邻扇区的RSRQ测量信息;
步骤S503,超级基站Bs分别确定终端集合U中的终端是否需要切换服务扇区;
具体地:超级基站Bs分别比较集合U中的终端上报的各自到服务扇区测量值RSRQ与给定阈值R的大小,如果RSRQ大于R,则表明信道状态良好,该终端无须切换服务扇区,转入步骤S505,反之表明信道状态变差,则转入步骤S504。
步骤S504,终端执行正常的切换操作。
步骤S505,对于不需要进行切换的终端,分别判断其服务扇区的负载情况,如果其服务扇区的负载量低于阈值L1,则转入步骤S512,如果该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阈值L1,则分别将终端加入集合UU,UU={UU1,UU2,...,UUZ},集合UU中的终端准备进行伪切换操作,转入步骤S506。
步骤S506,超级基站确定UU中所有终端的优先级;
具体地:可以计算每个(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服务扇区负载量)比值,按照大小进行排序,该比值越大,优先级越高。
步骤S507,超级基站Bs选取当前优先级最高的终端U,根据该终端U上报的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RSRQ,找出所有RSRQ大于系统配置的阈值R的相邻扇区索引集合,记为N,N={N1,N2,...,NS},存放在终端的邻区列表中;
超级基站确定集合N与集合C的交集,记为N1(N1=N∩C)。
步骤S508,超级基站确定集合N1与集合T的交集,记为N2(N2=N1∩T),即确定负载小于阈值的属于本基站的相邻扇区。
步骤S509,如果集合N2为空集,则转入步骤S510,如果集合N2不为空集,超级基站从集合N2中选取一个扇区K,作为终端U的伪切换目标扇区,转入S511。
步骤S510,从集合UU中删除终端U,若集合UU为空,则转入步骤S512,集合UU不为空,则返回步骤S507。
步骤S511,所述终端U执行伪切换操作,具体地:终端U的服务扇区CS将接收到的来自终端U的发送信息进行解码后共享给扇区K,由扇区K来决定终端U在下一帧所分配的资源情况,包括所有除控制信道之外的其他信道资源分配,一般来说,即包括业务信道以及反馈信道,同时,扇区K将分配结果共享给扇区CS,由CS来生成控制信令,并在控制信道将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U;从集合UU中删除U,若集合UU为空,则转入步骤S512,若集合UU不为空,则返回步骤S507。
步骤S512,流程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可选方案,上述实例中的各配置信息(包括R、L1、L2等)中的一项或多项,以及时频资源块的具体划分方法可以由协议规定进行默认配置,或者由上层网元进行配置后通知基站。这里的上层网元可以是中继设备、基站控制器、接入服务网、连接服务网、核心网网关等。
此外,上述多个实例均适用于上行(发射端是终端用户,接收端是基站)通信系统以及下行(发射端是基站,接收端是终端用户)通信系统的资源调度。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调度分配方法,在多扇区负载不平衡的情况下,利用超级基站的优势,终端执行伪切换操作,即终端的控制信道信息由服务扇区发送和接收,而业务信道以及反馈信道的信息由目标扇区来发送和接收。此伪切换流程完全由超级基站端来处理,因此可以在不增加额外信令开销以及终端复杂度的前提下实现扇区之间负载均衡。从而提升系统总的吞吐量,降低调度等待时延。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于现有的网络架构和现行的流程等均没有修改,易于实现和推广,具有较强的工业适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包括:
基站检测终端上报的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所述服务扇区的负载量是否高于第二阈值;
若检测到所述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对应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第二阈值,则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选出终端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相邻扇区;
从第一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小于第三阈值、且归属于本基站的第二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将所述终端的除控制信息之外的其他信道资源从服务扇区切换到所述目标扇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二阈值为在归属于本基站的所有扇区的负载量的平均值与系数b的积与1中取最大者;
第三阈值为在归属于本基站的所有扇区的负载量的平均值与系数a的积与1中取最小者;
其中,0<a<=b。
4.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相邻扇区有多个,则从第一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小于第三阈值、且归属于本基站的第二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还包括: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或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最小或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最大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或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测量信息的测量值与负载量的比值最大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5.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相邻扇区有多个,则从第一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小于第三阈值、且归属于本基站的第二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还包括: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扇区中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的个数最多的一个或多个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一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小于第三阈值、且归属于本基站的第二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的个数大于等于Z,则从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中选择Z个分配给所述终端;
若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的个数小于Z,则将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都分配给所述终端,其中,Z为正整数。
7.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相邻扇区有多个,则从第一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小于第三阈值、且归属于本基站的第二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还包括: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扇区中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最大的频率资源块所在的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报所述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对应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第二阈值的终端有多个,则根据优先级策略依次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策略包括:
计算终端上报的该终端到对应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与该服务扇区负载量的比值,比值越高的终端的优先级越高。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所述负载量为扇区中已经分配的资源块与还未分配但需要分配的资源块的个数之和除以扇区中资源块的总个数。
11.一种基站,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上报的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所述服务扇区的负载量是否高于第二阈值;
伪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对应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伪切换模块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选出终端到相邻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相邻扇区;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从第一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小于第三阈值、且归属于本基站的第二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伪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的除控制信息之外的其他信道资源从服务扇区切换到所述目标扇区。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选择单元还用于: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或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负载量最小或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最大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或
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测量信息的测量值与负载量的比值最大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第二选择单元,还用于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扇区中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的个数最多的一个或多个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若判断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的个数大于等于Z,则从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中选择Z个分配给所述终端;否则将所述目标扇区中的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频率资源块都分配给所述终端,其中,Z为正整数;
所述伪切换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终端的除控制信息之外的其他信道的资源从服务扇区切换到所述分配单元分配给所述终端的所述目标扇区。
16.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第二选择单元,还用于从第二相邻扇区中选择扇区中未被调度的且测量信息的测量值最大的频率资源块所在的扇区作为目标扇区。
17.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伪切换单元,还用于若检测到上报所述终端到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对应服务扇区的负载量高于第二阈值的终端有多个,则根据优先级策略依次对所述终端进行资源伪切换操作。
18.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策略包括:
计算终端上报的该终端到对应服务扇区的测量信息的测量值与该服务扇区负载量的比值,比值越高的终端的优先级越高。
CN201110302191.3A 2011-09-28 2011-09-28 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Active CN1030375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2191.3A CN103037525B (zh) 2011-09-28 2011-09-28 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2191.3A CN103037525B (zh) 2011-09-28 2011-09-28 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525A true CN103037525A (zh) 2013-04-10
CN103037525B CN103037525B (zh) 2018-05-01

Family

ID=48023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2191.3A Active CN103037525B (zh) 2011-09-28 2011-09-28 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752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6483A (zh) * 2017-04-24 2017-07-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间漫游装置、系统及方法,一种无线接入点
CN106937333A (zh) * 2017-04-25 2017-07-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间负载均衡装置、系统及方法、一种无线接入点
WO2017143784A1 (zh) * 2016-02-26 2017-08-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ru宏扇区间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182059A (zh) * 2016-03-11 2017-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细化分配资源的方法、装置及基带处理单元
WO2020019897A1 (zh) * 2018-07-24 2020-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831052A (zh) * 2018-08-07 2020-02-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周期测量报告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1279629A (zh) * 2017-11-15 2020-06-12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干扰抑制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0740A (zh) * 2003-09-30 2006-11-0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高速无线分组数据网络中的拥塞控制的设备和方法
CN101119140A (zh) * 2006-08-03 2008-02-0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小区结构中的负载平衡方法与装置
CN101827370A (zh) * 2009-03-05 2010-09-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ofdm的频率复用控制方法、系统及基站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0740A (zh) * 2003-09-30 2006-11-0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高速无线分组数据网络中的拥塞控制的设备和方法
CN101119140A (zh) * 2006-08-03 2008-02-0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小区结构中的负载平衡方法与装置
CN101827370A (zh) * 2009-03-05 2010-09-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ofdm的频率复用控制方法、系统及基站设备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3784A1 (zh) * 2016-02-26 2017-08-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ru宏扇区间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182059A (zh) * 2016-03-11 2017-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细化分配资源的方法、装置及基带处理单元
CN107182059B (zh) * 2016-03-11 202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细化分配资源的方法、装置及基带处理单元
CN106936483A (zh) * 2017-04-24 2017-07-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间漫游装置、系统及方法,一种无线接入点
CN106936483B (zh) * 2017-04-24 2021-07-09 金华市智甄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间漫游装置、系统及方法,一种无线接入点
CN106937333A (zh) * 2017-04-25 2017-07-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间负载均衡装置、系统及方法、一种无线接入点
CN111279629A (zh) * 2017-11-15 2020-06-12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干扰抑制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WO2020019897A1 (zh) * 2018-07-24 2020-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388630B2 (en) 2018-07-24 2022-07-12 Zte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baseband processing split architectur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831052A (zh) * 2018-08-07 2020-02-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周期测量报告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0831052B (zh) * 2018-08-07 2021-11-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周期测量报告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525B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2784B2 (en) Base station frequ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03037525A (zh) 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Namba et al. BBU-RRH switching schemes for centralized RAN
US10064065B2 (en) Downlink direction remote radio unit selection deci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302720A (zh) 一种选择波束的方法及设备
US921063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lection of a handover destination
CN102065495A (zh) 一种选择目标小区的方法、系统及一种基站
WO2009094264A2 (en) Channel assignment for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N105744591A (zh) 网络接入的处理、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3237329A (zh) 移动通信系统、切换控制方法、无线电基站及移动台
CN104244335A (zh) 干扰协调方法、干扰协调装置以及测量装置
CN101925185B (zh) 中继蜂窝网络的干扰抑制方法、基站和网络系统
CN101938784B (zh) 信道分配方法、信道调整方法和网络设备
Ni et al. Graph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future network planning: Software-defined online small cell management
CN101902251A (zh) 基于lte的协作频谱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3828422A (zh) 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网络控制节点
WO2016058448A1 (zh) 频带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918287A (zh)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09445A (zh) 重定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41844A (zh) 一种基于sdn的无线局域网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3906106A (zh) 一种基于权重模型的自动邻区关系产生优化方法与系统
CN103313408A (zh) 一种多扇区协调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188749A (zh) 用户设备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220675B (zh) 一种辅载波优选方法及系统
CN103079277B (zh)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资源调度分配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