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7432A - 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7432A
CN103037432A CN2011102937833A CN201110293783A CN103037432A CN 103037432 A CN103037432 A CN 103037432A CN 2011102937833 A CN2011102937833 A CN 2011102937833A CN 201110293783 A CN201110293783 A CN 201110293783A CN 103037432 A CN103037432 A CN 103037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aggregation
residential quarter
aggregation func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37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7432B (zh
Inventor
陈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937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37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37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7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4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包括:网元管理系统接收对网络侧设备进行载波聚合配置的命令;网元管理系统根据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其中,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基站或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信息;网元管理系统将配置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同步到网络侧设备,由所述网络侧设备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管理控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尚无对载波聚合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方案等问题,进而达到了对载波聚合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的效果。

Description

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高级长期演进系统(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简称为LTE-Advance或LTE-A)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为了满足高级国际无线通信系统(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Advance,简称为IMT-Advance)的需求在LTE基础上的技术演进,其支持与LTE系统的后向兼容性。ITU IMT-Advanced要求系统的最大带宽不小于40MHz。考虑到现有的频谱分配方式和规划,很难找到足以承载IMT-Advanced系统带宽的整段频带。基于以上考虑,LTE-Advanced提出了载波聚合(Carrrier Aggregation,简称为CA)的概念,其根本目的是将多个相对窄带的载波聚合成一个更宽的频谱。当LTE-A的终端初次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为RRC)连接时,只配置一个服务小区,即主小区(Primary Cell,简称为Pcell),根据负载或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为QoS)需求以及终端的能力等考虑配置多个额外服务的小区,即辅小区(Secondary Cell,简称为Scell)。
目前,3GPP对于载波聚合的技术讨论主要集中在网络侧和LTE-A的终端的技术实现,而载波聚合作为一个新的功能引入到网络中,对于运营商而言,还需要对载波聚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但目前尚无对载波聚合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方案。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尚无对载波聚合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方案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包括:网元管理系统接收对网络侧设备进行载波聚合配置的命令;网元管理系统根据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简称为MIB)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其中,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基站或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信息;网元管理系统将配置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同步到网络侧设备,由网络侧设备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管理控制。
上述命令中携带有待配置的对象的标识;网元管理系统根据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网元管理系统根据命令及预先定义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的结构,在管理信息库中配置与标识对应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
上述网元管理系统根据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以下之一:创建或删除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修改或查询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的属性。
上述命令中携带有待配置的对象的标识;网元管理系统根据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网元管理系统在管理信息库中查找与标识对应的对象;网元管理系统根据命令配置查找到的对象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
上述网元管理系统根据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网元管理系统修改或查询管理信息库中的已有对象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
上述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载波聚合功能的开关信息和载波聚合功能的服务小区信息。
上述开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标志、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的列表。
对于网络侧设备,服务小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
对于小区,服务小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
对于邻区关系,服务小区信息包括:允许作为包含邻区关系的小区的辅小区。
上述命令来自网络管理系统或者网元管理系统的客户端。
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管理控制,包括以下之一:根据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标志或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的列表的信息开启全部或部分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或更新载波聚合的主小区。
上述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包括:接收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被测量小区的网络质量的测量结果;
在去掉不能作为辅小区的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网络质量达到第一预设条件的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其中,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以及,不能作为辅小区的小区包括: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和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或者
在可以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网络质量达到第二预设条件的小区作为辅小区,其中,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
上述更新载波聚合的主小区包括:接收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被测量小区的网络质量的测量结果;在去掉不能作为主小区的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网络质量达到第三预设条件的小区作为新的主小区,其中,不能作为主小区的小区包括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网络侧设备进行载波聚合配置的命令;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其中,所述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基站或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信息;同步模块,用于将配置的所述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同步到网络侧设备,以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管理控制。
上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携带有待配置的对象的标识的上述命令;
上述配置模块,用于通过以下之一方式根据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根据命令及预先定义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的结构,在管理信息库中配置与待配置的对象的标识对应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在管理信息库中查找与标识对应的对象;根据命令配置查找到的对象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
通过本发明,由于采用了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并将该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同步到网络侧设备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尚无对载波聚合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方案等问题,进而达到了对载波聚合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在管理信息库中增加新的对象及其属性的方式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管理信息库中的现有对象中增加新属性的方式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更新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2,网元管理系统接收对网络侧设备进行载波聚合配置的命令;
步骤S104,网元管理系统根据上述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其中,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基站或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信息;
步骤S106,网元管理系统将配置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同步到网络侧设备,由网络侧设备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管理控制。
通过上述处理过程,由于采用了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并将配置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同步到网络侧设备的技术手段,因此,可以实现网络侧设备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在步骤S104中,网元管理系统根据上述命令(即对网络侧设备进行载波聚合配置的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含义:(1)在管理信息库中增加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此种情况下,原来的管理信息库中并没有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2)通过(1)中的处理步骤在管理信息库中已有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命令更新管理信息库中已有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命令(即对网络侧设备进行载波聚合配置的命令)中携带有待配置的对象的标识;网元管理系统根据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网元管理系统根据命令及预先定义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的结构,在管理信息库中配置与标识对应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上述处理过程可以理解为在管理信息库中增加了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
在上述处理过程的基础上,即在管理信息库中增加了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的基础上,步骤S104中的网元管理系统根据上述命令(即对网络侧设备进行载波聚合配置的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之一处理过程:网元管理系统创建或删除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网元管理系统修改或查询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的属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命令中携带有待配置的对象的标识的情况下,上述网元管理系统根据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过程:网元管理系统在管理信息库中查找与标识对应的对象;网元管理系统根据命令配置查找到的对象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上述处理过程可以理解为在上述管理信息库中的已有的对象上增加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
在上述处理过程的基础上,即在管理信息库中的已有的对象上增加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过程:网元管理系统修改或查询管理信息库中的已有对象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
上述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载波聚合功能的开关信息和载波聚合功能的服务小区信息。其中,上述开关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信息: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标志、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的列表。以及对于网络侧设备,服务小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对于小区,服务小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对于邻区关系,服务小区信息包括:允许作为包含邻区关系的小区的辅小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命令可以来自网络管理系统或者所述网元管理系统的客户端。
在步骤S106中,上述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管理控制,可以包括以下之一处理过程:(1)根据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标志或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的列表的信息开启全部或部分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2)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或更新载波聚合的主小区。具体地,当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用于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后,根据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标志或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的列表的信息来开启全部或部分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网络侧设备结合空口测量报告(用于指示被测量的小区的网络质量)和所配置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信息来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或更新载波聚合的主小区。其中,
上述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可以通过以下处理过程实现:接收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被测量小区的网络质量的测量结果;在去掉不能作为辅小区的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网络质量达到第一预设条件的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其中,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以及,不能作为辅小区的小区包括: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和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或者在可以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网络质量达到第二预设条件的小区作为辅小区,其中,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其中,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和上述第二预设条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上述预设条件可以为一个网络质量阈值。
上述更新载波聚合的主小区可以通过以下处理过程实现:接收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被测量小区的网络质量的测量结果;在去掉不能作为主小区的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网络质量达到第三预设条件的小区作为新的主小区,其中,不能作为主小区的小区包括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上述第三预设条件可以为网络质量阈值,或在去掉不能作为主小区的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的网络质量最好的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102至步骤S104中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网元管理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下面对该系统中涉及到模块进行说明。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对网络侧设备进行载波聚合配置的命令;
配置模块22,与接收模块20相连,用于根据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其中,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基站或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信息;
同步模块24,与配置模块22相连,用于将配置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同步到网络侧设备,由网络侧设备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管理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携带有待配置的对象的标识的上述命令;
上述配置模块22,用于通过以下之一方式根据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
根据上述命令及预先定义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的结构,在管理信息库中配置与待配置的对象的标识对应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
在管理信息库中查找与标识对应的对象;根据上述命令配置查找到的对象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装置可以作为一个实体模块设置于网元管理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系统中各个模块之间的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优选实施例结合了上述实施及其优选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主要针对以下问题:目前载波聚合的技术讨论主要集中在网络侧和LTE-A的终端的技术实现。而载波聚合作为一个新的功能引入到网络中,对于运营商而言,还需要对载波聚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根据网络规划和优化需要控制小区进入载波聚合的情况,以及这些小区在载波聚合时是主小区还是辅小区,而对于某个小区而言,因为资源有限可能只能作为部分小区的辅小区,还有如何根据这些信息以及各小区的网络质量来选择终端载波聚合的主小区和辅小区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运营商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网络侧设备和用户终端UE都具备载波聚合的能力。
1)首先要在管理信息库(MIB)中增加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信息,该信息包括载波聚合功能的开关和载波聚合的服务小区信息。
具体而言,载波聚合功能的开关,对于基站可以为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标志或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的列表,对于小区可以为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标志;
载波聚合的服务小区信息,对于基站可以包括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对于小区可以为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或可以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对于邻区关系可以为是允许作为包含该邻区关系的小区的辅小区。
上述信息在管理信息库中可以通过新增对象或在现有对象新增属性的方式来表示。
2)网元管理系统接受并执行对基站或小区进行载波聚合配置的命令,该命令可以来自上级管理系统,或者是网元管理系统的客户端。
如果采用新增对象的方式来表示上述属性,配置命令可以包括创建或删除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修改或查询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的属性。
如果采用在现有对象增加属性的方式,配置命令可以是修改或查询现有对象的新增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
3)网元管理系统将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信息同步到基站,基站根据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标志或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的列表的信息来开启全部或部分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基站结合空口测量报告和所配置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信息来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或更新载波聚合的主小区。
网络侧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的过程为:终端接入主小区,并从IDLE态进入连接态之后,基站获取终端的载波聚合的能力,包括终端支持的辅小区的个数。基站给终端下发测量任务,并接受终端上报测量结果给基站。基站在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去掉不能作为该主小区的辅小区后,选择在测量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其中不能作为该主小区的辅小区可以包括所配置的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和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或者当配置有可以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时,基站直接在该列表里的小区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辅小区选择之后,如果测量报告结果显示已选的辅小区网络质量不好,同样通过上述选择的过程来更新辅小区。
网络侧更新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的过程为:终端接入主小区,基站给终端下发测量任务,终端上报测量结果给基站;基站根据测量上报的结果中当前主小区的网络质量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更换主小区。如果需要,基站在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去掉不能作为主小区的小区后,选择在测量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最好的小区作为新的主小区。其中不能作为主小区的小区为所配置的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最后基站通过小区切换来让终端接入新的主小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如图3所示的对象结构为基站配置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1,在资源模型中新增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该对象包含在表示基站的对象下,属性可以包括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和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
步骤2,网元管理系统接收到配置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的命令,并判断命令类型。如果为创建新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实例的命令,网元管理系统在管理信息库中实例化该对象,同时根据命令参数为该对象实例的属性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和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赋初值。
如果为删除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实例的命令,网元管理系统首先根据命令参数确定要删除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实例的标识,然后根据所确定的对象实施例的标识在管理信息库中删除该对象实例;
如果为设置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实例的属性的命令,网元管理系统首先根据命令参数确定要更新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实例的标识以及要更新的属性,属性可以是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然后根据所确定的对象实例的标识在管理信息库更新该对象实例的属性值。
步骤3,网元管理系统将表示基站的对象实例下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实例的信息下发到基站。基站根据其接收的上述信息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管理控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如图3所示的对象结构给小区配置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信息,具体包括以下处理过程:
步骤1,网元管理系统在资源模型中新增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该对象包含在表示小区的对象下,属性可以包括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
步骤2,管理者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或网元管理系统的客户端给网元管理系统发送配置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的命令,网元管理系统接收并判断命令类型。
如果为创建新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实例的命令,网元管理系统在管理信息库中实例化该对象,同时根据命令参数为该对象实例的属性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赋初值。
如果为删除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实例的命令,网元管理系统首先根据命令参数确定要删除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实例的标识,然后根据所确定的对象实施例的标识在管理信息库中删除该对象实例;
如果为设置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实例的属性的命令,网元管理系统首先根据命令参数确定要更新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实例的标识,然后根据所确定的对象实例的标识在管理信息库更新该对象实例的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属性的属性值。
步骤3,网元管理系统将表示小区的对象实例下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实例的信息下发到基站。基站根据其接收的上述信息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管理控制。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在现有表示基站的对象中增加属性的方式来配置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信息。
1)网元管理系统在资源模型中表示基站的对象中新增属性,属性可以包括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或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列表、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
2)管理者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或网元管理系统的客户端给网元管理系统发送设置属性的命令,网元管理系统接收命令,确定表示基站的对象实例的标识以及要设置的属性的列表,该属性列表中包括来上述新增的属性,然后根据命令参数中新的属性值和设置方式来修改新增属性的值。
3)网元管理系统将表示基站的对象实例中的信息下发到基站。
实施例5
如图4所示,在现有表示小区的对象中增加属性的方式来配置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信息。
1)网元管理系统在资源模型中表示小区的对象中新增属性,属性可以包括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
2)管理者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或网元管理系统的客户端给网元管理系统发送设置属性的命令,网元管理系统接收命令,确定表示小区的对象实例的标识以及要设置的属性的列表,该属性列表中包括来上述新增的属性,然后根据命令参数中新的属性值和设置方式来修改新增属性的值。
3)网元管理系统将表示小区的对象实例中的信息下发到基站。
实施例6
如图4所示,在现有表示邻区关系的对象中增加属性的方式来配置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信息。
1)网元管理系统在资源模型中表示邻区关系的对象中新增属性,属性是载波聚合时是否允许作为包括该邻区关系的小区的辅小区。
2)管理者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或网元管理系统的客户端给网元管理系统发送设置属性的命令,网元管理系统接收命令,确定表示邻区关系的对象实例的标识以及要设置的属性的列表,该属性列表中包括载波聚合时是否允许作为包括该邻区关系的小区的辅小区,然后根据命令参数中新的属性值和设置方式来修改该属性值。
3)网元管理系统将表示邻区关系的对象实例中的信息下发到基站。
实施例7
网元管理系统采用如图4所示的属性对开启载波聚合功能信息进行设定,具体包括:
可以在表示基站的对象中增加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如果该属性设置为开启载波聚合功能那么该基站下所有小区都将开启该功能,如果设置为关闭载波聚合功能那么该基站下所有小区都将关闭该功能,缺省值为关闭;或者,可以在表示基站的对象中增加一个开启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属性,如果该列表中包括了该小区的标识则开启该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如果没有包括则关闭该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缺省值均为关闭;和/或
可以在表示小区的对象中增加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如果该属性设置为开启载波聚合功能那么该小区将开启该功能,如果设置为关闭载波聚合功能那么该小区将关闭该功能,缺省值为关闭。
实施例8
网元管理系统采用如图4所示的属性对某个小区是否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信息的设定,具体包括以下处理过程:
可以在表示小区的对象中增加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属性,该列表中的所有小区都不能被设置为该小区的辅小区。或者在表示小区的对象中增加载波聚合时可以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只有该列表中的小区都能被设置为该小区的辅小区,同一个小区不能同时存在于该列表和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中。或者
可以在表示邻区关系的对象中增加可以作为包含该邻区关系的小区的辅小区的属性,若该属性为肯定,则该邻区关系指向的小区可以作为该小区的辅小区,否则,该邻区关系指向的小区不可以作为该小区的辅小区。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中,主要提供一种选择载波聚合功能的辅小区的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502,网元管理系统接收对基站或小区进行载波聚合配置的命令,并根据命令更新管理信息库中载波聚合功能的配置信息,并将该信息同步到基站;
步骤S504,基站接受并保存所下发的载波聚合功能信息;
步骤S506,终端接入主小区,并从IDLE态进入连接态之后,基站获取终端的载波聚合的能力,包括终端能够支持的辅小区的个数等信息;
步骤S508,基站给终端下发测量任务。可选的,同时基站可以判断是否有其他功能要求必须测量所配置的不能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某小区的网络质量,如果没有,基站在给终端下发测量任务时可以将该列表中的所有小区都增加到不需测量的小区列表中;
步骤S510,基站接受终端测量上报的结果
步骤S512,基站在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去掉不能作为该主小区的辅小区后,选择在测量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其中不能作为该主小区的辅小区可以包括所配置的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和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或者在可以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的小区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以下情况下网络侧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的具体过程:载波聚合功能信息中有给基站配置的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和给小区配置的载波聚合时不能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和实施例9中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在步骤S508和步骤S512中略有不同: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508中,基站给终端下发测量任务。可选的,同时基站可以判断是否有其他功能要求必须测量所配置的不能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某小区的网络质量,如果没有,基站在给终端下发测量任务时可以将该列表中的所有小区都增加到不需测量的小区列表中;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512中,基站结合终端支持的辅小区的个数,在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去掉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和不能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后,选择在测量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如果步骤S508中将所配置的不能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都增加到了测量任务的不需测量的小区列表里,那基站可以在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去掉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选择在测量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以下情况下网络侧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的具体过程:载波聚合功能信息中有给基站配置的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时,没有给小区配置载波聚合时不能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和实施例9中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在步骤S512中略有不同: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512中,基站结合终端支持的辅小区的个数,在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去掉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后,选择在测量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以下情况下网络侧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的具体过程:载波聚合功能信息中有给小区配置的在不能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没有给基站配置的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和实施例9中的处理步骤基本相同,只是在步骤S508和步骤S512中略有不同:
在步骤S508中,基站给终端下发测量任务。可选的,同时基站可以判断是否有其他功能要求必须测量所配置的不能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某小区的网络质量,如果没有,基站在给终端下发测量任务时可以将该列表中的所有小区都增加到不需测量的小区列表中;
在步骤S512中,基站结合终端支持的辅小区的个数,在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去掉不能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后,选择在测量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如果步骤S508中将所配置的不能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都增加到了测量任务的不需测量的小区列表里,那基站可以在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以下情况下网络侧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的具体过程:载波聚合功能信息中没有给基站配置的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了小区,也没有给小区配置的载波聚合时不能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或可以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和实施例9中的处理步骤基本相同,只是在步骤S512中略有不同: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512中,基站结合终端支持的辅小区的个数,在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以下情况下网络侧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的具体过程:载波聚合功能信息中有给小区配置的可以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和实施例9中的处理步骤基本相同,只是在步骤S512中略有不同
在步骤S512中,基站接受终端测量上报的结果并结合终端支持的辅小区的个数,在可以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中,当载波聚合功能信息中有给基站配置的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时,更换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的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602,网元管理系统接收对基站或小区进行载波聚合配置的命令,并根据命令更新管理信息库中载波聚合功能的配置信息,并将该信息同步到基站;
步骤S604,基站接收网元管理系统所下发的载波聚合功能信息;
步骤S606,开启载波聚合能力的终端接入主小区,基站给终端下发测量配置信息;
步骤S608,基站接受终端测量上报的结果,根据测量上报的结果中当前主小区的网络质量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更换主小区,如果需要,则进入步骤S610,如果不需要,则继续通过测量上报来监控主小区的网络质量,转步骤S604;
步骤S610,基站在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去掉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后选择在测量报告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最好的小区作为新的主小区;
步骤S612,基站通过小区切换来让终端接入新的主小区。
实施例16
当载波聚合功能信息中没有给基站配置的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时,更换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的具体过程中的处理过程与图6所示实施例的处理过程基本相同,只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610的处理过程和实施例15的处理过程略有不同。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610中,基站在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选择在测量报告结果中显示网络质量最好的小区作为新的主小区。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元管理系统接收对网络侧设备进行载波聚合配置的命令;
所述网元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其中,所述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基站或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信息;
所述网元管理系统将配置的所述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同步到所述网络侧设备,由所述网络侧设备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管理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中携带有待配置的对象的标识;所述网元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
所述网元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命令及预先定义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的结构,在所述管理信息库中配置与所述标识对应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创建或删除所述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修改或查询所述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的属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中携带有待配置的对象的标识;所述网元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
所述网元管理系统在所述管理信息库中查找与所述标识对应的对象;
所述网元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命令配置查找到的所述对象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
所述网元管理系统修改或查询所述管理信息库中的已有对象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所述载波聚合功能的开关信息和所述载波聚合功能的服务小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是否开启所述载波聚合功能的标志、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的列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所述服务小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
对于小区,所述服务小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
对于邻区关系,所述服务小区信息包括:允许作为包含所述邻区关系的小区的辅小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来自网络管理系统或者所述网元管理系统的客户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载波聚合功能进行管理控制,包括以下之一:
根据是否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标志或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的列表的信息开启全部或部分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
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或更新载波聚合的主小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载波聚合的辅小区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被测量小区的网络质量的测量结果;
在去掉不能作为辅小区的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网络质量达到第一预设条件的所述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作为辅小区,其中,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所述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以及,不能作为辅小区的小区包括:只能作为主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和载波聚合时不允许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或者
在可以作为本小区的辅小区的小区列表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网络质量达到第二预设条件的小区作为辅小区,其中,选择的辅小区个数不能超过所述终端支持的辅小区个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载波聚合的主小区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用于指示被测量小区的网络质量的测量结果;
在去掉不能作为主小区的已开启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中,选择在测量结果中网络质量达到第三预设条件的小区作为新的主小区,其中,不能作为主小区的小区包括只能作为辅小区参与载波聚合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
13.一种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网络侧设备进行载波聚合配置的命令;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其中,所述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包括:基站或小区的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信息;
同步模块,用于将配置的所述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同步到所述网络侧设备,由所述网络侧设备对载波聚合功能进行管理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携带有待配置的对象的标识的上述命令;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通过以下之一方式根据所述命令配置管理信息库中的载波聚合功能管理信息:
根据所述命令及预先定义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的结构,在所述管理信息库中配置与待配置的对象的标识对应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对象;
在所述管理信息库中查找与所述标识对应的对象;根据所述命令配置查找到的所述对象的用于管理载波聚合功能的属性。
CN201110293783.3A 2011-09-30 2011-09-30 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37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3783.3A CN103037432B (zh) 2011-09-30 2011-09-30 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3783.3A CN103037432B (zh) 2011-09-30 2011-09-30 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432A true CN103037432A (zh) 2013-04-10
CN103037432B CN103037432B (zh) 2017-05-10

Family

ID=48023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378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37432B (zh) 2011-09-30 2011-09-30 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743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0101A (zh) * 2014-07-18 2014-10-0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lte系统载波聚合服务小区选择方法
CN104955080A (zh) * 2015-06-29 2015-09-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515745A (zh) * 2015-11-28 2016-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22096A (zh) * 2014-12-02 2016-06-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7107666A1 (zh) * 2015-12-21 2017-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方法、网络侧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294672A (zh) * 2016-03-30 2017-10-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载波聚合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613531A (zh) * 2016-07-11 2018-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目标小区的方法、基站及用户终端
CN108282837A (zh) * 2017-01-06 2018-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WO2019157705A1 (zh) * 2018-02-14 2019-08-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小区组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747545A (zh) * 2020-05-29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和智能选网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178A (zh) * 2007-02-14 2007-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模型和参数模板的数据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1047545A (zh) * 2006-03-30 2007-10-03 西门子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络管理系统
CN101873614A (zh) * 2009-04-27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lte-a系统中多载波聚合小区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1959171A (zh) * 2010-09-30 201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配置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US20110051692A1 (en) * 2009-08-12 2011-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an enhanced serving cell change when moving among different cell typ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545A (zh) * 2006-03-30 2007-10-03 西门子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络管理系统
CN101014178A (zh) * 2007-02-14 2007-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模型和参数模板的数据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1873614A (zh) * 2009-04-27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lte-a系统中多载波聚合小区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US20110051692A1 (en) * 2009-08-12 2011-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an enhanced serving cell change when moving among different cell types
CN101959171A (zh) * 2010-09-30 201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配置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0101A (zh) * 2014-07-18 2014-10-0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lte系统载波聚合服务小区选择方法
CN104080101B (zh) * 2014-07-18 2018-08-2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lte系统载波聚合服务小区选择方法
CN105722096A (zh) * 2014-12-02 2016-06-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4955080A (zh) * 2015-06-29 2015-09-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955080B (zh) * 2015-06-29 2019-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515745B (zh) * 2015-11-28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88524A1 (zh) * 2015-11-28 2017-06-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15745A (zh) * 2015-11-28 2016-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07666A1 (zh) * 2015-12-21 2017-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方法、网络侧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294672A (zh) * 2016-03-30 2017-10-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载波聚合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294672B (zh) * 2016-03-30 2020-01-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载波聚合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613531A (zh) * 2016-07-11 2018-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目标小区的方法、基站及用户终端
CN108282837A (zh) * 2017-01-06 2018-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WO2019157705A1 (zh) * 2018-02-14 2019-08-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小区组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741679A (zh) * 2018-02-14 2020-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小区组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747545A (zh) * 2020-05-29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和智能选网的方法
CN113747545B (zh) * 2020-05-29 2022-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和智能选网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432B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7432A (zh) 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7719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profile of terminal in mobile network
US11330591B2 (en)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implementing a 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system
KR101490115B1 (ko) 무선 액세스 기술과 연관된 셀의 선택법
CN103229545B (zh) 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US9794804B2 (en) Carrier priority based automatic neighboring relation optimization
CN10495672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资源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83871A (zh) 用于无线电接入技术互通的性能指示符
CN105052191A (zh) 用于自组织无线网络的基于云的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3260151B (zh) 控制小小区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ATE434872T1 (de) Endgerätverteilungssteuerung für punkt-zu- mehrpunktdienst in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systemen
CN102711084A (zh)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集中控制和多信道部属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70420A (zh) 开放无线管道能力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68990A (zh) 邻区关系配置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581933A (zh) 一种小区管理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137430A (zh) 一种上报mbms业务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US20130148596A1 (e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centralized base st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165804A (zh) 促进防止共享载波资源的基站之间的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64742B (zh) 通信网络和方法
CN104770049A (zh) 用于网络控制的邻近设备到设备发现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13881A (zh)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宏基站及低功率节点
CN104994549B (zh) 一种通信方法、接入网网元以及用户设备
CN104053159A (zh) 一种多载波基站的频点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2025851B (zh) 在数据域上承载语音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29137B (zh) 一种多载波传输的方法和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