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6862A - 一种多协议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协议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6862A
CN103036862A CN2011103483931A CN201110348393A CN103036862A CN 103036862 A CN103036862 A CN 103036862A CN 2011103483931 A CN2011103483931 A CN 2011103483931A CN 201110348393 A CN201110348393 A CN 201110348393A CN 103036862 A CN103036862 A CN 103036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ata
ulsp
transmitt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83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基哲
郑文荣
李泾熙
朴兴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wha S&C Co Ltd
Biospace Co Ltd
EZVIL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ospace Co Ltd
EZVIL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ospace Co Ltd, EZVIL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ospa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36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68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协议适配器,可接受多通信方式,其可包括多个通信端口和控制单元,多个通信端口用于连接支持互不相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通信模块;控制单元转换从多个通信模块中的一个通信模块接收到的信号,输出给多个通信模块中的其他通信模块,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通信模块可各自可拆卸连接至多个通信端口中的一个通信端口。本发明提供的多协议适配器可支持多种有/无线方式,以此减少不必要增加的制造单价。

Description

一种多协议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涉及一种可接受多种通信方式的多协议适配器。
背景技术
不同种类的装置各自和类似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蓝牙(Bluetooth),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和RS-232或RS-485的串行通信等一起使用互不相同的多种通信接口。此外,不同种类的装置操作系统的平台或数据格式互不相同。
因此,为综合管理互不相同的通信接口和操作系统的平台或数据格式互不相同的不同种类的装置,在管理系统中设置多个操作系统平台,并存在必须购买和设置用于数据格式变化的装置和多个通信接口的问题。
为改善此类问题,韩国专利第10-1050282号(申请日2011年7月12日)提出了一种提供利用多种通信规格的多个不同种类的装置的通信接口的数据转换技术。
但是,在智能体和管理器等可使用的有/无线通信方式更多样时,在单一的智能体或管理器嵌入多种通信方式时,会存在产品的单价上升的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多个用户可选择所需的方式来使用的适配器。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提供一种多协议适配器,可接受多种通信方式并选择所需的方式来使用。
提供一种多协议适配器,提供可接受多种通信方式的机壳,并在将支持所需的通信方式的传输器插入机壳时可激活相关通信。
提供一种多协议适配器,可支持多种有/无线方式,以此减少不必要增加的制造单价。
技术方案
可提供一种多协议适配器,其包括多个通信端口和控制单元。通信端口用于连接支持互不相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通信模块;控制单元转换从多个通信模块中的一个通信模块接收到的信号,输出给多个通信模块中的其他通信模块。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通信模块各自可拆卸连接至多个通信端口中的一个通信端口。
根据一个侧面,控制单元,当将由多个通信模块中第1通信模块组成的第1传输器连接至多个通信端口中的第1通信端口时,可在识别第1传输器所连接的第1通信端口而等待数据的输出输入中通过第1通信端口从第1终端接收到数据时,根据第1传输器中支持的协议来处理数据。
根据另一个侧面,控制单元在和正维持与由多个通信模块中第2通信模块组成的第2传输器的连接的第2终端通信时,可在可识别第2传输器中支持的通信协议的情况下,依照第2传输器中支持的通信协议,且在不可识别第2传输器中支持的通信协议的情况下可进行旁路。
根据又另一个侧面,控制单元在通过由多个通信模块中第2通信模块组成的第2传输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第2终端时,可根据状态确认帧、命令帧、以及周期来处理,其中,状态确认帧确认与第2终端的通信状态,命令帧处理有关将要传送的数据的命令代码,周期包含确认数据的传送结束与否的结束确认帧。
根据又另一个侧面,控制单元在通过由多个通信模块中第2通信模块组成的第2传输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第2终端时,可确认第2终端的电源状态,当第2终端的电源为关闭时,可将数据时间信息存储,等到第2终端的电源开启的时点将数据传送至第2终端。
根据又另一个侧面,控制单元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卡通过与所述多个通信端口中的第2通信端口连接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卡读取器被识别时,可将与无线射频识别RFID卡相关的信息和所述接收到的数据组合并通过由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第2通信模块组成的第2传输器传送至第2终端。
技术效果
提供可接受多种通信方式的机壳,并在将支持所需的通信方式的传输器插入机壳时可激活相关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相对应装置所支持的通信方式来有选择地使用特定方式的通信模块,且在更远地距离,可根据类似具障碍物或电波干涉的通信环境来有选择地使用特定方式的通信模块。因此可支持多种有/无线方式,以此减少不必要增加的制造单价。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协议适配器和终端之间关系的示图。
图2和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协议适配器的外观的示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协议适配器的内部构成的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协议适配器的具体的活用例的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0:多协议适配器
210:机壳
211:通信端口
220: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协议适配器和终端之间关系的示图。
首先,根据本实施例的多协议适配器(Multi Protocol Adapter)(以下简称为“uLSP”)120是涉及一种接受多种通信规格如无线射频识别RFID、蓝牙(Bluetooth)、USB、串行(Serial)等和数据传送规格来以一个通信方式传送出去的装置。
即,uLSP120从外部装置130可利用类似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为“RFID”)、蓝牙(Bluetooth)、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以及RS-232或RS-485的串行(serial)通信等来接收输入的以多种数据格式的非标准输入的数据,并可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来传达至主机110。因此,uLSP120接收输入的N个的通信方式来以一个通信方式输出,被输出的通信可传送至与无线上网(wi-fi)、以太网(Ethernet)、USB中连接的通信。
如上所述,uLSP120可在尖端智能技术的环境中以多种目的被使用,特别是预测作为接受医疗标准会在从尖端智能医疗照顾(u-health)至尖端智能记录装置(u-log device)的产业扩大中做出贡献。uLSP120可使用多种协议的外部装置130,可定义多种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平台其他程序和接口协议的规格。
在此,主机110可包括在类似服务器系统、智能手机或PC、笔记本电脑、解码器型的装置智能跨媒体开放式平台SXMP(Smart Cross Media OpenPlatform)的外部装置130中将测定/传送的数据提供至用户的终端。此外,外部装置130可包括例如血压测量器、血糖测量器、体温测量器等的测定数据的终端。外部终端130的种类以与uLSP120基本连接的通信方式和选择项来选择,以可在uLSP120中加载功能的方式来制备。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协议适配器的外观的示图。
如图2所示的,uLSP200在机壳210上具备多个通信端口211来接受多种通信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通信端口211具有用于连接支持互不相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通信模块220的构造。在本实施例中,可连接至uLSP200中所具备的多个通信端口211的多个通信模块220各自具备拆卸式的构造,并可连接至多个通信端口211中的一个通信端口。
即,在uLSP200中,将以支持用户所需的通信方式的通信模式220构成的传输器插入与该传输器对应的通信端口211时,可激活相关的通信。
根据一个例子,uLSP200的机壳210可如图2中所示被制备成圆筒形,沿机壳210的外围可配备多个通信端口211。根据另一个例子,如图3中所示,uLSP200的机壳210可被制备成六面体盒状,沿机壳210的侧面配备多个通信端口。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协议适配器的内部构成的框图。根据一个实施例的uLSP可包括控制单元(main controller)410来构成,该控制单元转换从多个通信模块中的一个通信模块接收到的信号,输出给多个通信模块中的其他通信模块。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uLSP由基本支持的通信方式和按选项进行选择并加载的通信方式来构成。例如:以USB主机、USB从机、以太网、RS232、无线上网、无线网络直接联结等为基本方式,也能够将蓝牙、无线个域网(Zigbee)、RFID、近距离无线通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为NFC)等作为选项来进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uLSP的装置外观如图2和图3所示,与基本通信和选项通信无关,可制备成一体型。
此外,在uLSP中支持医疗标准IEEE11073HDP康体佳(continua)协议,可加载与类似血压测量器、血糖测量器、体成分分析器(例如:韩国的Inbody产品)的终端互动的功能。此外,uLSP为与用户交流具备基本的键盘,且显示手段(例如,LCD显示器)可按选项进行选择来制备。
所述的uLSP可通过多种方式的端口以以太网、RS232、USB、NFC、蓝牙、无线个域网、RFID、无线上网等方式接收输入的数据,能够以以太网、USB、无线上网中被连接的通信方式将该输入的数据输出。即,uLSP以1:N的旁路通信方式,无需特定的装置端口,在任何端口连接装置都可支持运作。
uLSP的通信方式以将数据旁路的方式为基本方式使外部装置和主机之间可以通信。
更具体地说,控制单元410,当将由多个通信模块中第1通信模块组成的第1传输器连接至多个通信端口中的第1通信端口时,在识别第1传输器所连接的第1通信端口而等待数据的输出输入中通过第1通信端口从第1终端接收到数据时,根据第1传输器中支持的协议来处理数据。
在主机中将数据传送至uLSP时,以状态确认、命令、结束确认的构造来基本地进行。也就是说,控制单元410,在通过由多个通信模块中第2通信模块组成的第2传输器将通过第1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外部装置时,根据状态确认帧、命令帧、以及周期来处理,其中,状态确认帧确认与外部装置的通信状态,命令帧处理有关主机将要传送的数据的命令代码,周期包含用于确认有关外部装置的数据传送的结束与否的结束确认帧。控制单元410根据状态的确认告知外部装置的状态变化后,当数据被存储在外部装置时,优先进行uLSP数据请求,当外部装置没有数据时,可通过uLSP进行数据传送。即,uLSP在可输出入的多个端口中从主机接收信号,将相关端口设定为通信端口来进行数据传送。
此外,控制单元410从主机中接收传送的数据时,能够以状态确认、状态应答、命令代码、命令代码应答、结束、结束应答的6帧传送作为1个周期来构成。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在所述的6帧中省略结束、结束应答,将4帧传送作为1个周期来构成。
此外,控制单元410,在和正维持与由多个通信模块中第2通信模块组成的第2传输器的连接的第2终端通信时,在可识别第2传输器中支持的通信协议的情况下,依照第2传输器中支持的通信协议,且在不可识别第2传输器中支持的通信协议的情况下可进行旁路。即,外部装置和uLSP之间的通信,在uLSP中识别协议的装置的情况下,依照装置的协议,对不可识别协议的装置进行旁路。
此外,控制单元在将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数据传送至主机时,确认主机的电源状态,当主机的电源为关闭时,将数据临时存储,等到主机的电源开启的时点将数据传送至主机。因此,uLSP在确认不能传送数据时(例如视讯转换器没有被连接时),具备可存储一定量的数据的功能。
此外,控制单元410在RFID卡通过与所述多个通信端口中的第2通信端口连接的RFID卡读取器被识别时,可将与RFID卡相关的信息和所述接收到的数据组合并通过由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第2通信模块组成的第2传输器传送至第2终端。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410利用RFID卡可识别个人信息,在RFID卡接触RFID卡读取器的情况下,当外部装置中数据被传送时,在传送与数据旁路前的RFID卡的相关信息后将数据旁路。此外,将RFID卡接触与uLSP连接的RFID卡读取器时,调用服务器的特定应用软件将在外部装置中测定的数据传送至服务器,使测定的结果可通过该应用软件的页面直接被看到。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协议适配器的具体的活用例的示图。图5示出通过uLSP500支持的多种协议的通信方法可与多种不同种类的终端连接。
外部装置510各自连接至uLSP500多种方式的端口,例如通过RS232可连接血压测量器;通过以太网端口可连接体成分分析器;通过USB端口可连接血糖测量器;通过无线上网(Wi-Fi)端口可连接手机;通过蓝牙端口和无线个域网可连接各个有线装置。在这种情况下,uLSP500在外部装置510存储有数据时,可通过以太网或USB中连接的通信方式将相关数据传送至智能跨媒体开放式平台SXMP520中。
以下,对uLSP通信协议进行详细地说明。
首先,uLSP的设置功能设定可在与uLSP连接的PC或智能跨媒体开放式平台SXMP中设定成USB通信。uLSP可设置成通过USB从机(USB Slave)通信端口的ASCII命令。
uLSP将以太网、无线上网(Wi-Fi)、USB从机(USB Slave)三种通信作为服务器来使用并可互动。服务器作为主机,uLSP作为从机来运作,将数据传送至三种端口中的一个端口时,uLSP可将数据回波(Echo),并将该端口设定为通信端口。在这种情况下,uLSP以1:N通信的基本概念,从服务器将协议传送至uLSP时,根据协议的ID项将服务器的数据传送至相关装置中,且同样,可在装置中设置与传送过来的数据相对应的该装置的ID来传送至服务器。USB端口根据连接/解除在uLSP中变更装置,并告知服务器现在的连接状态时,在服务器中进行有关新ID的装置信息的注册。
通信数据规则
(1)对视讯转换器(主机)的命令以uLSP的应答形态形成互相之间的通信。
(2)在uLSP中将向视讯转换器传送的数据:
uLSP数据具备固有命令时间信息,并根据视讯转换器的请求传送相关数据后,在接收到传送结束的命令后将数据删除来对应通信(lose)失去。
(3)在uLSP中将向视讯转换器传送的数据:
视讯转换器命令以状态确认、命令的2个步骤,或是状态确认、命令、确认的3个步骤构造来基本地进行。
根据状态确认,首先告知外部装置的状态变化,然后数据已被存储时,优先进行uLSP数据请求,当外部装置没有数据时,可通过uLSP进行数据传送。
(4)当通信中断时,一定时间期间不发生数据传送的情况下,在视讯转换器中重新进行对uLSP的应答请求,并在数回以上没有应答的情况下视为连接中断。
通信协议的基础
(1)识别码ID
识别码ID在视讯转换器和uLSP之间使用,并确认外部装置的种类。例如,“A”为COM1端口所连接的对应于装置的号码的数据;“B”为COM2端口所连接的对应于装置的号码的数据;1~4为USB端口所连接的对应于装置的号码的数据;X可作为用于在视讯转换器和uLSP之间数据传送的通信ID来使用。
(2)命令提示符CMD
在从外部装置中接收到ASCII数据后,以[aa]命令提示符CMD在协议第1个字符串中将存储数据加载传送;第2个字符串中将数据的固有时间信息加载传送。
(3)字符串(String)
在从外部装置中接收到ASCII数据后,在协议第1个字符串中将存储数据加载传送。ASCII数据将1个字节标为2个的十六进制字节来传送。例如,0x30、0x5B ASCII数据以“305B”传送至第1个字符串。
在uLSP中将固有时间信息包含在协议的最后字符串中来传送至视讯转换器。固有时间信息以“yyyymmddhhmmssx”的15字节记录来传送(x为基本的0,且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将下一个固有时间信息从1开始增加并注册。因此,相同的时间的固有时间信息可注册10个)
根据数据传送的一个例子,在COM1中血糖测量器的协议数据进入uLSP时,如果是从视讯转换器中接收到的数据,ID为“A”、CMD和数据以包含在COM1中发送的数据的最后固有时间信息的协议传送和接收。在视讯转换器中,如果想将0x58、0x5c的2字节的ASCII数据发送至USB1中时,ID为“1”、CMD为[aa]在第1个字符串中将“585c”传送至uLSP中。
通信协议
视频转换器和uLSP之间协议中的2个装置之间的ID传送至“X”,用于数据传送的ID传送至相关装置的ID中。
视讯转换器[Y]----------------->uLSP
视讯转换器<---------------------[Y]uLSP
视讯转换器[##]----------------->uLSP
视讯转换器<---------------------[##]uLSP
------------------------------------------------------------
视讯转换器[Z]----------------->uLSP
视讯转换器<---------------------[Z]uLSP
在视讯转换器中接收传送的数据时,以状态确认、状态应答、命令代码、命令代码应答、结束、结束应答的6帧传送作为1个周期来构成并发送及接收数据。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在所述的6帧中省略结束、结束应答,将4帧传送作为1个周期来构成。
(1)数据传送模式
数据传送模式为uLSP的基本模式。该数据传送模式在相关模式中将进入uLSP的外部装置的数据传送至视讯转换器中,并在视讯转换器中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对应的外部装置中进行数据传送的操作。
(1-1)确认状态
<基本通信构造>
视讯转换器[Y]----------------->uLSP
视讯转换器<-------------------[Y]uLSP
[#]//现在uLSP模式
[###]//被存储的数据的个数
[####]//usb装置更改标志(flag)
<说明>
ID:发送和接收时都为“X”
第1个字符串:“u”为uLSP模式“s”为设置(setup)模式
第2个字符串:“000”~“999”
第3个字符串:标志“C”被设置时进行装置设定操作。
例如“dddd”-没有被连接的USB端口
“cddd”-装置连接至USB端口1
“cdcd”-装置各自连接至USB端口1和3
<其他>
被存储的uLSP数据最大至999个。以以太网进行数据通信时,将[Y]命令传送至USB从机(USBSlave)或无线局域网(WLAN)端口时,uLSP向接收命令的端口应答。在以太网或无线局域网(WLAN)传送至uLSP时,IP使用初期启动时从USB从机(USBSlave)出来的IP或以进入设置设定模式被定义的协议命令来确认。
(1-2)传送确认
<基本通信构造>
视讯转换器[Z]----------------->uLSP
[yyyymmddhhmmssx]//传送结束的固有时间信息
视讯转换器<-----------------[Z]uLSP
[yyyymmddhhmmssx]//删除的数据的固有时间信息
<说明>
以[Z]命令接收传送的固有时间信息时,uLSP删除相关的数据后将[Z]传送至视讯转换器中
<其他>
在需要删除的情况下传送[Z]命令,除此以外不传送也无妨。
(1-3)数据传送接收
<基本通信构造>
视讯转换器[R]----------------->uLSP
视讯转换器<-----------------[$$]uLSP
[&&&&&&]//在协议中定义的数据
[yyyymmddhhmmssx]//在最后的字符串中增加固有命令时间
视讯转换器<-----------------[R]uLSP//没有要传送的数据
<说明>
在状态确认命令之后,[R]命令进入时,传送之前最先进入的1个数据协议。向视讯转换器传送时的帧ID将uLSP中接收传送的端口所对应的ID注册并传送,来确认是通过视讯转换器中哪个端口接收的。
<其他>
在接收传送的数据后,将传送确认命令发送至uLSP并删除接收到的数据。在不删除的情况下,当下一个传送请求时,重新将相同的数据传送至视讯转换器中。如果在将传送确认命令传送后也接收到相同的数据时,可视为通信协议没有被正常地结束。
<在视讯转换器中接收数据的一个例子>
视讯转换器[Y]----------------->uLSP
视讯转换器<---------------------[Y]uLSP
视讯转换器[R]----------------->uLSP
视讯转换器<---------------------[$$]uLSP
视讯转换器[Z]----------------->uLSP
视讯转换器<---------------------[Z]uLSP
(1-4)数据传送
<基本通信构造>
视讯转换器[$$]----------------->uLSP
[&&&&&&]//在协议中定义的数据
视讯转换器<-----------------[S]uLSP
<说明>
[Y]状态确认命令后,将协议传送至uLSP时,将相关命令传送至定义的端口,并将[S]传送至视讯装换器。
<在视讯转换器中传送数据的例子>
视讯转换器[Y]----------------->uLSP
视讯转换器<---------------------[Y]uLSP
视讯转换器[$$]----------------->uLSP
视讯转换器<---------------------[S]uLSP
(2)设置设定模式
-基本规则在设置设定中数据通信功能被中断。此外,根据视讯转换器的命令,uLSP被运作,并与[Y]、[Z]命令无关,传送相关的命令并执行。
(2-1)设置设定开始/结束
视讯转换器[T]----------------->uLSP
[#]-设置设定标志(flag)
视讯转换器<---------------------[T]uLSP
[#]-设置设定标志(flag)
<数据构造>
第1个字符串,1为开始,0为结束
<说明>
变更为设置设定和确认模式,且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装置的数据不存储在视讯转换器中。只可在相关模式状态中对设置和相关的数据进行命令应答。
-局域网LAN
网络值继续转换并可确认状态,但是在将与uLSP的通信以局域网或无线局域网来实行时,须重新启动通信功能才可正常运作。
(2-2)变更为固定的IP
<基本通信构造>
视讯转换器[SI]->uLSP
视讯转换器<-[SI]uLSP
<数据构造>
第1个字符串ip1[xxx]
第2个字符串ip2[xxx]
第3个字符串ip3[xxx]
第4个字符串ip4[xxx]
第5个字符串网络掩码1[xxx]
第6个字符串网络掩码2[xxx]
第7个字符串网络掩码3[xxx]
第8个字符串网络掩码4[xxx]
第9个字符串网关1[xxx]
第10个字符串网关2[xxx]
第11个字符串网关3[xxx]
第12个字符串网关4[xxx]
<说明>
传送希望被设定的固定IP
(2-3)变更为DHCP
<基本通信构造>
视讯转换器[SC]->uLSP
视讯转换器<-[SC]uLSP
视讯转换器[SD]->uLSP//状态确认
视讯转换器<-[SD]uLSP
<数据构造>
将以太网的设定变更为DHCP
应答有关[SD]命令的uLSP
第1个字符串[W/F],W为运转(Working),F为结束(Finish)
(2-4)读取当前设定的地址
<基本通信构造>
视讯转换器[SR]->uLSP
视讯转换器<-[SR]uLSP
<数据构造>
第1个字符串ip1[xxx]
第2个字符串ip2[xxx]
第3个字符串ip3[xxx]
第4个字符串ip4[xxx]
第5个字符串网络掩码1[xxx]
第6个字符串网络掩码2[xxx]
第7个字符串网络掩码3[xxx]
第8个字符串网络掩码4[xxx]
第9个字符串网关1[xxx]
第10个字符串网关2[xxx]
第11个字符串网关3[xxx]
第12个字符串网关4[xxx]
<说明>
接收传送的被设定的IP
(2-5)无线局域网(WLAN)读取外部AP装置信息
<基本通信构造>
视讯转换器[WL]->uLSP
视讯转换器<-[WL]uLSP
<数据构造>
第1个字符串ID[xxxxxxx]
第2个字符串ID[xxx]
最后字符串[SSID FINISH]
<说明>
在uLSP中传送可确认的AP的ID
(2-6)连接至无线局域网(WLAN)相关ID
<基本通信构造>
视讯转换器[WC]->uLSP//设置变更
视讯转换器<-[WC]uLSP
视讯转换器[WD]->uLSP//状态确认
视讯转换器<-[WD]uLSP
<数据构造>
[WC]视讯转换器的传送命令中
第1个字符串将要设定的ID[xxxxxxx]
第2个字符串将要设定的密码(Password)[xxxxxxx]
应答有关[WD]命令的uLSP
第1个字符串[W/F],W为运转(Working),F为结束(Finish)
<说明>
在uLSP中传送可确认的AP的ID。必须在实行WL命令后实行WC。在连接时需要几十秒左右的时间,每2秒传送等待的命令,最终设置结束或失败时,在传送有关最终确认的命令后结束。以WD命令接收到F字符串后,实行其他命令。
(2-7)读取无线局域网(WLAN)
<基本数据构造>
视讯转换器[WR]->uLSP
视讯转换器<-[WR]uLSP
<数据构造>
第1个字符串ip1[xxx]
第2个字符串ip2[xxx]
第3个字符串ip3[xxx]
第4个字符串ip4[xxx]
第5个字符串网络掩码1[xxx]
第6个字符串网络掩码2[xxx]
第7个字符串网络掩码3[xxx]
第8个字符串网络掩码4[xxx]
第9个字符串网关1[xxx]
第10个字符串网关2[xxx]
第11个字符串网关3[xxx]
第12个字符串网关4[xxx]
<说明>
读取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的IP地址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多协议适配器通过多个通信模块所具备的拆卸式的构造,将制造单价最小化同时可接受多种通信方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可接受多种通信方式的机壳,并在将支持所需的通信方式的传输器插入机壳时可激活相关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相对应装置所支持的通信方式来有选择地使用特定方式的通信模块,且在更远地距离,可根据类似具障碍物或电波干涉的通信环境来有选择地使用特定方式的通信模块。因此可支持多种有/无线方式,以此减少不必要增加的制造单价。
如上所示,本发明虽然已参照有限的实施例和附图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具备通常知识的人均可以从此记载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说明的实施例的局限或定义,而是由后附的权利要求范围以及权利要求范围等同内容定义。

Claims (6)

1.一种多协议适配器,包括
多个通信端口,其用于连接支持互不相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通信模块;
控制单元,其转换从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的一个通信模块接收到的信号,输出给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的其他通信模块,
其中,所述多个通信模块各自可拆卸连接至所述多个通信端口中的一个通信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协议适配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当将由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第1通信模块组成的第1传输器连接至所述多个通信端口中的第1通信端口时,在识别所述第1传输器所连接的第1通信端口而等待数据的输出输入中通过所述第1通信端口从第1终端接收到数据时,根据所述第1传输器中支持的协议来处理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协议适配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和正维持与由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第2通信模块组成的第2传输器的连接的第2终端通信时,在可识别所述第2传输器中支持的通信协议的情况下,依照所述第2传输器中支持的通信协议,且在不可识别所述第2传输器中支持的通信协议的情况下进行旁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协议适配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通过由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第2通信模块组成的第2传输器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第2终端时,根据状态确认帧、命令帧、以及周期来处理,其中,状态确认帧确认与所述第2终端的通信状态,命令帧处理有关将要传送的所述数据的命令代码,周期包含确认所述数据的传送结束与否的结束确认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协议适配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通过由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第2通信模块组成的第2传输器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第2终端时,确认所述第2终端的电源状态,当第2终端的电源为关闭时,将所述数据临时存储,等到所述第2终端的电源开启的时点将数据传送至所述第2终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协议适配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无线射频识别卡通过与所述多个通信端口中的第2通信端口连接的无线射频识别卡读取器被识别时,将与所述无线射频识别卡相关的信息和所述接收到的数据组合并通过由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第2通信模块组成的第2传输器传送至第2终端。
CN2011103483931A 2011-10-10 2011-11-03 一种多协议适配器 Pending CN1030368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02921 2011-10-10
KR20110102921 2011-10-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6862A true CN103036862A (zh) 2013-04-10

Family

ID=48023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83931A Pending CN103036862A (zh) 2011-10-10 2011-11-03 一种多协议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91308A1 (zh)
CN (1) CN10303686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2444A (zh) * 2014-12-29 2016-07-27 朔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物联网云网关兼容多协议的方法及物联网云网关
CN110119103A (zh) * 2018-02-05 2019-08-13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通信控制控制器
CN110691030A (zh) * 2019-10-08 2020-0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网关通信方法、存储介质和智能网关
CN113661687A (zh) * 2019-03-27 2021-11-16 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设备和通信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49651A1 (en) * 2012-05-10 2015-05-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tocol adaptation
KR102193828B1 (ko) 2014-10-01 2020-12-22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에코넷-라이트 방식의 단말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WO2016167378A1 (ko) * 2015-04-13 2016-10-20 주식회사 로보티즈 복수 종류의 물리 계층 관련 호스트-클라이언트 디바이스간 연결지원장치
GB2558009A (en) * 2016-12-20 2018-07-04 Cirrus Logic Int Semiconductor Ltd Audio transfer
US11442886B2 (en) * 2018-06-08 2022-09-13 IOT.nxt BV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implementing a select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WO2024043957A1 (en) * 2022-08-22 2024-02-29 ProGrade Digital Incorporated Usb hub with available-power indicat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9960A (zh) * 2010-11-09 2011-03-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家庭网关和接入适配方法
KR101050282B1 (ko) * 2010-10-29 2011-07-19 한화에스앤씨주식회사 멀티 프로토콜 어댑터 시스템 및 멀티 프로토콜 어댑터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변환 방법
US20110211584A1 (en) * 2010-02-26 2011-09-01 Mahmoud Mohamed K Smart Home Hub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81196A1 (en) * 2002-10-29 2004-04-29 Elliott Stephen J. Protocol independent hub
JP2005063153A (ja) * 2003-08-13 2005-03-10 Sony Corp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サーバ装置、情報配信方法および端末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US20060094405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Dupont Pierre B Mobile station service applications using service kiosk with transpond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11584A1 (en) * 2010-02-26 2011-09-01 Mahmoud Mohamed K Smart Home Hub
KR101050282B1 (ko) * 2010-10-29 2011-07-19 한화에스앤씨주식회사 멀티 프로토콜 어댑터 시스템 및 멀티 프로토콜 어댑터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변환 방법
CN101989960A (zh) * 2010-11-09 2011-03-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家庭网关和接入适配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2444A (zh) * 2014-12-29 2016-07-27 朔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物联网云网关兼容多协议的方法及物联网云网关
CN110119103A (zh) * 2018-02-05 2019-08-13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通信控制控制器
CN110119103B (zh) * 2018-02-05 2022-06-14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通信控制控制器
CN113661687A (zh) * 2019-03-27 2021-11-16 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设备和通信单元
CN110691030A (zh) * 2019-10-08 2020-0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网关通信方法、存储介质和智能网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91308A1 (en) 201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6862A (zh) 一种多协议适配器
CN105472546B (zh) 近场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RU2621934C2 (ru) Модуль данных компонента, содержащий встроенный интерфейс связи ближнего действия
US9578446B2 (en) Method as well as system fo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EP2779779B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a local network
CN206209389U (zh) 用于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多模式rfst通信的装置
CN105992306B (zh) 一种终端与家庭网关的绑定方法
KR20150073284A (ko) 전자 선반 시스템 및 그 통신 방법
WO2019010792A1 (zh) 一种智能工具租借系统的工具归还方法及设备
JP4090808B2 (ja) 近接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150332238A1 (en) Po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CN104093218A (zh) 利用nfc技术构建的移动物联网络及其信息交换方法
CN104517146A (zh) Nfc标签、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2469081A (zh) 智能卡片操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9196467A1 (zh) 空调器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A2935284C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loud-based computer system
CN104854883A (zh) 包括可配置的通知部件的nfc装置
CN101009555B (zh) 一种智能密钥装置与主机信息交互的方法
CN103823775A (zh) 一种串口与网口智能转换器
CN111225364A (zh) 操作nfc装置的方法、nfc装置和通信系统
JP2018513488A (ja)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10091560A1 (zh) 双界面智能卡及其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定位系统与方法
KR101837833B1 (ko) 비콘 발신 장치를 이용한 전자 결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EP2211527A1 (en) Autonomous RFID reader
CN104787443A (zh) 一种具备nfc识别功能的保鲜盒及其nfc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