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5986B - 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5986B
CN103035986B CN201210545950.3A CN201210545950A CN103035986B CN 103035986 B CN103035986 B CN 103035986B CN 201210545950 A CN201210545950 A CN 201210545950A CN 103035986 B CN103035986 B CN 1030359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nor matters
ultra
output port
transmission line
band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59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5986A (zh
Inventor
褚庆昕
朱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angru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2105459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359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35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5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5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59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包括微带基片、正面部分、反面部分、和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的正面部分和反面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微带基片的两个面上,反面部分作为所述滤波器的金属接地板;输入\输出端口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输入\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口,所述正面部分包括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第一平行耦合馈线、第二平行耦合馈线、双枝节加载谐振器。本发明结构紧凑,尺寸小,成本低,特性好。

Description

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
背景技术
超宽带(UWB)滤波器有多种应用。民用方面超宽带脉冲无线传输技术(军方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始了其研究)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比3G通信技术高得多的通信速率和容量,且其占用的频带非常宽,其系统需要使用超宽带滤波器。汽车中使用的超宽带防撞雷达系统、用于成像的超宽带成像系统、用于仓储的超宽带RFID系统以及现代通信信号优化覆盖和直放站系统等等,也需要使用超宽带滤波器。军用电子对抗中的超宽带脉冲雷达系统也会用到超宽带滤波器。美国联邦通信局(FCC)在2002年正式通过了将超宽带(UWB)技术用于民用的议案。这之后,超宽带滤波器的研究在学术界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事实上,超宽带滤波器存在着多种方案。
在超宽带系统的射频RF模块的前端需要放置一个超宽带滤波器使系统可以发射符合FCC标准的UWB信号,以及尽可能的减少其受到工作频率以外的干扰。另外,超宽带系统中需要解决大量的超宽带匹配问题,例如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都需要良好的匹配网络,以保证最大的传输系数。因此,超宽带微波滤波器是UWB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无源部件,它的特性好坏对于系统的整体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UWB系统使用很宽的频带:所以和很多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频段重叠。UWB的频率范围为3.1-10.6GHZ,U-NII(Unlicensed national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频段范围有两部分,5.15GHz至5.35GHz和5.75至5.85GHz。虽然从理论上说超宽带系统的发射功率频谱密度很低,应能和其他系统“安静地共存”,但实际应用中超宽带系统对其他系统的兼容性需要用实验证明。特别是超宽带系统的工作机理和特性还有很多不清楚的方面,比如超宽带系统的带外干扰问题,即超宽带设备有可能对其工作频段之外的无线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这部分干扰还很难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准确估计,如对GPS的干扰、对个人通信系统900/1800MHzGSM的干扰、对无线局域网IEEE802.11的干扰等,特别是当某特定区域有很多超宽带设备时,其集中干扰必须认真考虑。因此,从硬件方面设计相关的滤波器,以消除干扰信号对系统的干扰显得尤为重要。
滤波器在超宽带通信设备中相当重要,各种滤波器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要求。接收端带通滤波器的必要功能是避免由于发射端输出信号泄漏而使接收器前端饱和,除去如镜频一类的干扰信号以及减少来自天线端的本机振荡器的功率泄漏。接收端带通滤波器的最佳性能包括高衰减(以除去干扰),同时减少直接影响接收端灵敏度的带通插损,因此它必须有陡峭的带外衰减、好的群延时等特性。发射端带通滤波器的基本功能是从发射端减少杂散辐射功率以避免对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这些无用的信号的主要成分是发射信号频率的二,三次谐波和本机振荡。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衰减掉发射信号中接收频率段内的噪声,抑制它到接收机的灵敏度以下。
在2002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将3.1-10.6GHz的频段自由开放用作通信领域的应用之后,超宽带短距离无线通信引起了全球通信技术领域的极大关注。而滤波器是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并广泛运用的无源器件,更是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超宽带滤波器要求工作在3.1-10.6GHz这样一个较宽的频段范围,且要求该滤波器有较小的尺寸,传统的滤波器设计方法无法设计出如此宽频带的滤波器。
目前实现超宽带的方法有通过低通和高通滤波器级联或是利用多模谐振器结构等。各种传输线结构如平行耦合线、共面波导、微带线、带状线等结构和形式都被运用到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当中来。但是,随着无线通讯产品都朝着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要求滤波器尺寸越来越小。因此,如何在保证超宽带滤波器的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滤波器尺寸也是当今超宽带滤波器设计的一大挑战。
祝雷等人在2005年的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中发表的“Ultra-wideband bandpass filter using multiple-mode resonator”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谐振器结构的超宽带滤波器。由于设计简单,实现的滤波器特性较好,故该文被大量引用,然而该结构的电路尺寸较大,而且阻带衰减慢,带外抑制较差。祝雷等人继而又在2005年的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Components Letter中发表”Compact UWB bandpass filter using stub-loadedmultiple-mode resonator”一文,如图2所示,提出了基于枝节加载的多模谐振器结构,用于改善上述多模结构的超宽带滤波器的带外特性,并减小了电路尺寸。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虽然能够减小电路尺寸,但在带外抑制和阻带衰减特性上没有太大改善。
短路、开路枝节加载很早前就被运用在多频滤波器的设计中了,枝节加载结构也是UWB滤波器设计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献“Development of PackagedUltra-Wideband Bandpass Filters”中提出了一个典型的加载枝节的结构,它的特点就是结构简单,而且自由度大。这个结构是三模的SIR结构,而三个谐振模式都是独立可控的,这样就方便调节中心谐振点和整个通带的范围。我们看它的通带较宽也平坦,只是阻带的插入损耗不够大,而且还有半波长重复性带来的寄生通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包括微带基片、正面部分、反面部分、和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的正面部分和反面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微带基片的两个面上,反面部分作为所述滤波器的金属接地板;输入\输出端口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输入\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口,所述正面部分包括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第一平行耦合馈线、第二平行耦合馈线、双枝节加载谐振器和介质板;所述的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分别位于正面的左右两端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和第一均匀传输线相连、第二输入\输出端口和第二均匀传输线相连接;第一平行耦合馈线和第二平行耦合馈线通过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相连接;第一平行耦合馈线非开口端和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相连接,第二平行耦合馈线非开口端和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相连接,介质板通过接地过孔与接地金属地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由两个开路枝节的多模谐振器和两个短路枝节的多模谐振器构成。
优选的,所述两个开路枝节相对于中心频率6.85GHz的电长度约94.5°,两个短路枝节相对于中心频率6.85GHz的电长度为42.5°。
优选的,各段枝节以及传输线阻抗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阻抗为130.5欧姆。
优选的,所述短路枝节中心的过孔通过金属与金属接地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带基片介电常数为2.55,厚度为0.8mm。
优选的,反面部分包括第一缺陷地单元、第二缺陷地单元和接地金属地板;第一缺陷地单元、第二缺陷地单元均是在金属地板上刻蚀除去相应的结构形状,从而形成的空气单元;第一缺陷地单元位于第一平行耦合馈线下方,第二缺陷地单元位于第二平行耦合馈线下方;第一输入\输出端口、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还与接地金属地板相连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利用双枝节加载型谐振器的四个模式形成统一的宽带,可以覆盖超宽带通信频段3.1-10.6GHz。其中两个奇模和两个偶模可以独立控制,易形成统一的通带。
2、通过利用两对枝节(短路枝节以及开路枝节)的加载,可以在通带两侧各产生一个传输零点,使矩形度得到很好的改善。
3、两对枝节(短路枝节以及开路枝节)均可在上阻带产生传输零点,可以很好地改善带外抑制。
4、将两对枝节分别弯曲,将UWB滤波器进一步小型化,尺寸小,成本低,结构更紧凑,更易于与其它电路集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超宽带滤波器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超宽带滤波器的正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超宽带滤波器的反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具有陷波特性超宽带滤波器频率响应的电磁仿真以及测试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其由微带基片、正面部分、反面部分和输入\输出端口组成;所述的正面部分和反面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微带基片的两个面上,反面部分作为所述滤波器的金属接地板;输入\输出端口有两个,分别为输入\输出端口1和输入\输出端口6。
如图2所示,所述的正面部分包括: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2、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5、第一平行耦合馈线3、第二平行耦合馈线4、双枝节加载谐振器7、介质板8;所述的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2、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5分别位于正面的左右两端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1和第一均匀传输线2相连、第二输入\输出端口6和第二均匀传输线5相连接;第一平行耦合馈线3和第二平行耦合馈线4通过双枝节加载谐振器7相连接;第一平行耦合馈线3非开口端和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2相连接,第二平行耦合馈线4非开口端和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5相连接;双枝节加载谐振器7由两个开路枝节(相对于中心频率6.85GHz的电长度约94.5°)、两个短路枝节(相对于中心频率6.85GHz的电长度约42.5°)的多模谐振器构成;各段枝节以及传输线阻抗相同,均为130.5欧姆;短路枝节中心的过孔通过金属与金属接地板相连接。微带基片介电常数为2.55,厚度为0.8mm。
如图3所示,所述的反面部分包括:第一缺陷地单元9、第二缺陷地单元10、接地过孔11和接地金属地板12;第一缺陷地单元9、第二缺陷地单元10均是在金属地板上刻蚀除去相应的结构形状,从而形成的空气单元;第一缺陷地单元9位于第一平行耦合馈线3下方,第二缺陷地单元10位于第二平行耦合馈线4下方;第一输入\输出端口1、第二输入\输出端口6还与接地金属地板12相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频率特性包括:S21(插入损耗)参数和S11(回波损耗)参数、群时延。横坐标代表频率变量,单位为GHz,左面纵坐标代表幅度变量,单位为dB。右面纵坐标为群时延,单位为ns。从图4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超宽带滤波器的3dB带宽为2.9-10.8GHz,频率的群时延均小于0.6ns,上阻带在18GHz范围内插入损耗大于20dB。本例中,两个短路枝节和两个开路枝节分别位于一段传输线的两侧。两组枝节可以在需要的频率产生传输零点,从而抑制上阻带的寄生模式,形成较宽的阻带特性。通过改变两组枝节的电长度,可以控制超宽带的模式,从而调整带宽,形成3.1-10.6GHz的超宽带特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包括微带基片、正面部分、反面部分、和输入\输出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部分和反面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微带基片的两个面上,反面部分作为所述滤波器的接地金属地板;输入\输出端口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输入\输出端口(1)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口(6),所述正面部分包括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2)、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5)、第一平行耦合馈线(3)、第二平行耦合馈线(4)、双枝节加载谐振器(7)和介质板(8);所述的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2)、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5)分别位于正面的左右两端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1)和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2)相连,第二输入\输出端口(6)和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5)相连接;第一平行耦合馈线(3)和第二平行耦合馈线(4)通过双枝节加载谐振器(7)相连接;第一平行耦合馈线(3)非开口端和第一均匀传输线单元(2)相连接,第二平行耦合馈线(4)非开口端和第二均匀传输线单元(5)相连接,介质板(8)通过接地过孔(11)与接地金属地板相连接;反面部分包括第一缺陷地单元(9)、第二缺陷地单元(10)和接地金属地板(12);第一缺陷地单元(9)、第二缺陷地单元(10)均是在接地金属地板(12)上刻蚀除去相应的结构形状,从而形成的空气单元;第一缺陷地单元(9)位于第一平行耦合馈线(3)下方,第二缺陷地单元(10)位于第二平行耦合馈线(4)下方;第一输入\输出端口(1)、第二输入\输出端口(6)还与接地金属地板(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枝节加载谐振器(7)由两个开路枝节的多模谐振器和两个短路枝节的多模谐振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开路枝节相对于中心频率6.85GHz的电长度为94.5°,两个短路枝节相对于中心频率6.85GHz的电长度为42.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各段枝节以及传输线阻抗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为130.5欧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枝节中心的过孔通过金属与金属接地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基片介电常数为2.55,厚度为0.8mm。
CN201210545950.3A 2012-12-15 2012-12-15 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 Active CN1030359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5950.3A CN103035986B (zh) 2012-12-15 2012-12-15 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5950.3A CN103035986B (zh) 2012-12-15 2012-12-15 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5986A CN103035986A (zh) 2013-04-10
CN103035986B true CN103035986B (zh) 2015-06-03

Family

ID=48022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5950.3A Active CN103035986B (zh) 2012-12-15 2012-12-15 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59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2540A (zh) * 2013-09-10 2014-03-26 清华大学 一种对称性可控的输入/输出耦合结构
CN103762404B (zh) * 2013-12-31 2015-07-15 电子科技大学 双频带滤波器
CN103730722A (zh) * 2014-01-06 2014-04-1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双频段陷波的小型超宽带天线
CN104409808B (zh) * 2014-11-26 2017-03-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模谐振器的多通带滤波器
CN104767015B (zh) * 2015-03-30 2018-02-27 西安理工大学 小型化超宽带滤波器
CN104953205B (zh) * 2015-06-26 2018-02-06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新型开口谐振环结构的共面波导带阻滤波器
CN106602185B (zh) * 2016-12-07 2019-10-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基于非对称短路枝节加载谐振器的双通带滤波器
CN107196024A (zh) * 2017-04-15 2017-09-22 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宽带带外抑制的宽带带通滤波器
CN206673944U (zh) * 2017-04-15 2017-11-24 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枝节匹配开路负载及耦合结构的信号发射装置
CN107196671A (zh) * 2017-04-15 2017-09-22 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宽带带外抑制的信号发射装置
CN107395224A (zh) * 2017-06-23 2017-11-24 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加载三枝节耦合微带线结构的信号发射装置
CN107911089A (zh) * 2017-12-11 2018-04-13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管输入端宽带阻抗匹配装置
CN110556615B (zh) * 2019-09-07 2020-09-04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耦合对称短路枝节多模谐振器的多频带通滤波器
CN115275617A (zh) * 2022-08-08 2022-11-0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短路寄生贴片的高选择性滤波天线
CN115189108B (zh) * 2022-08-08 2023-10-20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模谐振器的双通带滤波器
CN115513619B (zh) * 2022-09-23 2023-10-03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微带图形层、其制备方法及其极宽阻带低通滤波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32512A (ko) * 2007-09-28 2009-04-01 인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초소형 메타재질구조와 스터브를 이용한 통과특성과 차단특성이 향상된 초광대역 대역통과 여파기
CN101662058A (zh) * 2009-09-22 2010-03-03 华南理工大学 源端耦合微带滤波器
CN101986456A (zh) * 2010-11-05 2011-03-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
CN102544652A (zh) * 2012-01-18 2012-07-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超高阻带抑制效果的超宽带滤波器
CN102569955A (zh) * 2012-01-18 2012-07-11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非对称支节加载谐振器的双频带通滤波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32512A (ko) * 2007-09-28 2009-04-01 인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초소형 메타재질구조와 스터브를 이용한 통과특성과 차단특성이 향상된 초광대역 대역통과 여파기
CN101662058A (zh) * 2009-09-22 2010-03-03 华南理工大学 源端耦合微带滤波器
CN101986456A (zh) * 2010-11-05 2011-03-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
CN102544652A (zh) * 2012-01-18 2012-07-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超高阻带抑制效果的超宽带滤波器
CN102569955A (zh) * 2012-01-18 2012-07-11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非对称支节加载谐振器的双频带通滤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5986A (zh)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5986B (zh) 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
Zhu et al. Ultra-wideband (UWB) bandpass filters using multiple-mode resonator
Song et al. Compact ultra-wideband bandpass filter using dual-line coupling structure
CN106450600B (zh) 一种基于带通带阻混合结构的边带陡峭平面双工器
Oshima et al. Multilayer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in 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substrate for ultra-wideband applications
EP0938153A1 (en) Bandpass filter, duplexer , high-frequency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3035985B (zh) 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
CN103107390A (zh) 具有带宽控制的平衡式射频电调带通滤波器
CN203166046U (zh) 基于双枝节加载谐振器的超宽带滤波器
CN110148816B (zh) 一种多通带零反射滤波器
CN101986456A (zh) 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
CN203056058U (zh) 具有带宽控制的平衡式射频电调带通滤波器
CN104993242A (zh) 一种高共模抑制的高阻带差分超宽带sir缝隙天线
CN103972617B (zh) 基于枝节加载双模谐振器的宽带双工器
Naglich et al. Tunable bandstop filter with a 17-to-1 upper passband
CN111799537A (zh) 毫米波大功率超宽带波导耦合装置
US9711833B1 (en) Tunable RF anti-jamming system (TRAJS)
CN204741073U (zh) 一种高共模抑制的高阻带差分超宽带sir缝隙天线
CN203166047U (zh) 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
CN203871450U (zh) 一种具有陷波点的超宽带带通滤波器
Saxena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planar UWB bandpass filter with stopband characteristics using MMR technique
Li et al. Dual-band ultra-wideband bandpass filter
CN113394527B (zh) 单层夹片式波导限幅结构及波导限幅器
Konpang et al. Novel RF interference rejection technique using a four-port diplexer
Araujo et al. Reconfigurable filtenna using varactor diode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12

Address after: 510535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No. 182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unris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40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No. five road, No. 381,

Patentee before: Huan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1

Address after: Room 102, building 3, No. 182, Kaiyuan Avenue, Guangzh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angr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82 Kaiyuan Avenue, Science City,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UNRIS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