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4056A - 数据处理方法、负载均衡器及云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负载均衡器及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4056A
CN103024056A CN2012105533696A CN201210553369A CN103024056A CN 103024056 A CN103024056 A CN 103024056A CN 2012105533696 A CN2012105533696 A CN 2012105533696A CN 201210553369 A CN201210553369 A CN 201210553369A CN 103024056 A CN103024056 A CN 103024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rocessing node
request
agreement
cloud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533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4056B (zh
Inventor
张权
张涛
刘鹏
李峰
张青
陆国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VIC Softwar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VIC Softwa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VIC Softwar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VIC Softwa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533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4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4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4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4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4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负载均衡器及云系统。所述数据处理方法,适用于云系统的负载均衡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判断所述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所述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否则,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设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可见,本方案中,预先设置了自定义的用户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和标准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使得可以根据数据请求所针对的应用层协议进行数据请求的分配,以此达到了扩展云系统所适用的应用层协议的目的。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负载均衡器及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负载均衡器及云系统。
背景技术
所谓云计算为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其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通常为虚拟化的环境。其中,云是网络或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狭义云计算为IT基础设施的交互和使用模式,其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来获得所需的资源;而广义云计算为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其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其中,该服务为可以是与IT、软件或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其他服务。可见,云计算的出现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现有技术中,实现云计算的云系统的应用层协议都是基于标准协议的,例如:HTTP协议、HTTPS协议、FTP协议等TCP/IP协议中的应用层协议。其中,基于云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为:云系统中的负载均衡器接收云端外的客户端发送的基于标准协议的数据请求,将该数据请求分配给可用的云处理节点进行处理,进而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相应的客户端,以此实现了基于云系统的云计算,其中,该云处理节点可以为物理机或物理机中的虚拟机。
尽管基于标准协议的云系统具有极高的通用性,但是,从数据处理的安全性、灵活性等方面的考虑,用户希望自定义的用户协议能够应用于云系统中,而不仅仅局限于标准协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负载均衡器及云系统,以达到扩展云系统所适用的应用层协议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适用于云系统的负载均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
判断所述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所述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否则,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设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将从所确定出的云处理节点处获得的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反馈给所述客户端。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数据请求所对应数据连接的持续时间;其中,所述数据连接为在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相应的云处理节点后,所述负载均衡器所维持的所述客户端与相应的云处理节点之间的长连接;
当所述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断开所述数据请求所对应数据连接。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数据请求所对应的数据连接的可连接剩余时间;其中,所述数据连接为在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相应的云处理节点后,所述负载均衡器所维持的所述负载均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第一数据连接或所述负载均衡器与相应的云处理节点的第二数据连接;
当所述可连接剩余时间减小至0时,断开所述数据请求所对应的数据连接。
其中,所述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的预设方式,包括:
从服务注册器获取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服务注册器在接收到云处理节点发送的用户协议注册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协议注册请求所携带用户协议对应的用户协议ID,并构建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的预设方式,包括:
在接收到云处理节点发送的用户协议注册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协议注册请求所携带用户协议对应的用户协议ID,并构建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负载均衡器,适用于云系统,所述负载均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触发第一处理模块;否则,触发第二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所述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先构建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映射关系预设模块,用于预设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系统,包括:至少一负载均衡器和至少一云处理节点;
其中,所述负载均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触发第一处理模块;否则,触发第二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所述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先构建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映射关系预设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云处理节点发送的用户协议注册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协议注册请求所携带用户协议对应的用户协议ID,并构建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系统,包括:至少一负载均衡器、至少一服务注册器和至少一云处理节点;
其中,所述服务注册器用于在接收到云处理节点发送的用户协议注册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协议注册请求所携带用户协议对应的用户协议ID,并构建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所述负载均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触发第一处理模块;否则,触发第二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所述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先构建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映射关系预设模块,用于从服务注册器获取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负载均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判断该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将该数据请求分配至该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否则,确定该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设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该数据请求发送至该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可见,本方案中,预先设置了自定义的用户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和标准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使得可以根据数据请求所针对的应用层协议进行数据请求的分配,以此达到了扩展云系统所适用的应用层协议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一种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二种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云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云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云系统的第一种架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云系统的第二种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达到扩展云系统所适用的应用层协议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负载均衡器及云系统。
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适用于云系统的负载均衡器中,该云系统至少包括:负载均衡器和至少一云处理节点,其中,该云处理节点可以为物理机或物理机上的虚拟机,这都是合理的。
如图1所示,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S1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
当用户需要云系统提供特定服务时,则需要通过客户端向云系统发送数据请求,而云系统中的负载均衡器则会接收到该数据请求,进而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请求进行后续的处理。
S102,判断该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执行步骤S103;否则,执行步骤S104;
当负载均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后,可以判断该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其中,当判断出该数据请求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表明本次数据请求对应服务基于标准协议,此时,执行步骤S103即可;当判断出该数据请求未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表明本次数据请求对应服务并非基于标准协议,而是自定义的用户协议,此时,执行步骤S104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所述的标准协议和用户协议均为应用层协议。其中,基于标准协议的数据请求中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例如:对于HTTP协议而言,其标准协议标识为:HTTP+版本号;而对于FTP协议而言,其标准协议标识为:FTP+版本号;而基于用户协议的数据请求中携带有用户协议ID。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协议ID对于云系统和客户端而言是透明的,即云系统和客户端都存在用户协议ID与用户协议的对应关系。
S103,将该数据请求分配至该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在确定出该数据请求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后,负载均衡器可以将该数据请求分配至该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中,通过该云处理节点实现该数据请求对应的服务。可以理解的是,负载均衡器存储有基于标准协议的云处理节点的节点标识,以及各个云处理节点是否空闲的状态;当负载均衡器分配数据请求时,为了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其可以将该数据请求发送至处于空闲状态的相应云处理节点中。
S104,确定该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
S105,将该数据请求发送至该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当判断出该数据请求未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表明本次数据请求对应服务并非基于标准协议,而是自定义的用户协议,此时,确定该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先构建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该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确定出的云处理节点处理完毕该数据请求后,该负载均衡器可以主动或被动获取该数据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该处理结果反馈给该客户端,以此完成了该数据请求对应的云计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负载均衡器在分配该数据请求后,将维持该客户端与相应云处理节点之间的数据连接,其中,该数据连接包括长连接或短连接。其中,对于长连接而言,由于TCP协议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在基于该传输协议的应用层协议进行网络通信时,一般会处理完所有数据请求之后,再关闭数据连接,即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关闭指令后,断开数据连接;而所谓短连接为:使用TCP协议时,若处理完一数据请求之后,立即关闭数据连接。
其中,所述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的预设方式,可以包括:
从服务注册器获取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其中,该服务注册器在接收到云处理节点发送的用户协议注册请求后,确定该用户协议注册请求所携带用户协议对应的用户协议ID,并构建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的预设方式,可以包括:
在接收到云处理节点发送的用户协议注册请求后,确定该用户协议注册请求所携带用户协议对应的用户协议ID,并构建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用户协议ID可以对应至少一云处理节点,每一云处理节点对应一应用层协议;并且,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当获得用户协议ID后,通过该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可以确定出该用户协议ID对应用户协议所适用于的云处理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负载均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判断该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将该数据请求分配至该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否则,确定该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设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该数据请求发送至该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可见,本方案中,预先设置了自定义的用户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和标准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使得可以根据数据请求所针对的应用层协议进行数据请求的分配,以此达到了扩展云系统所适用的应用层协议的目的。
更进一步的,由于超长时间的数据连接,会影响其他客户端的有效接入,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避免超长时间的数据连接。
如图2所示,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S2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
S202,判断该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执行步骤S203;否则,执行步骤S204;
S203,将该数据请求分配至该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S204,确定该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
S205,遍历预先构建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该数据请求发送至该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1-步骤S205与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101-步骤S105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S206,检测该数据请求所对应数据连接的持续时间;
S207,当该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断开该数据请求所对应数据连接。
其中,该数据连接为在将该数据请求分配至相应的云处理节点后,该负载均衡装置所维持的该客户端与相应的云处理节点之间的长连接。
当该负载均衡器将该数据请求转发到相应的云处理节点后,该负载均衡器将维持该客户端与相应的云处理节点之间的长连接。对于长连接而言,现有技术中,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关闭指令后,断开数据连接,但是,由于超长时间的恶意数据连接会影响其他客户端的有效接入,因此,为了避免恶意连接,可以检测该数据请求所对应数据连接的持续时间,当该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断开该数据请求所对应数据连接。其中,该预设时间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负载均衡器所维持的该客户端与相应的云处理节点之间的长连接包括:负载均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第一数据连接以及负载均衡器与相应的云处理节点之间的第二数据连接,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该负载均衡器将该数据请求转发到相应的云处理节点后,可以检测改数据请求所对应的数据连接的可连接剩余时间;其中,该数据连接为在将该数据请求分配至相应的云处理节点后,该负载均衡器所维持的该负载均衡器与该客户端的第一数据连接或该负载均衡器与相应的云处理节点的第二数据连接;当该可连接剩余时间减小至0时,断开该数据请求所对应的数据连接。其中,该可连接剩余时间的最大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负载均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第一数据连接和负载均衡器与相应的云处理节点之间的第二数据连接分别设置一计时的最小堆,以最小堆中的元素记录数据请求对应的可连接剩余时间,该最小堆中每个元素为一数据请求对应的可连接剩余时间,其顶元素为最小的可连接剩余时间;进而当最小堆中的顶元素的可连接剩余时间减少至0时,断开相应的数据请求所对应数据连接。
可见,本方案中,预先设置了自定义的用户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和标准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使得可以根据数据请求所针对的应用层协议进行数据请求的分配,以此达到了扩展云系统所适用的应用层协议的目的;同时,避免了由超长时间的长连接所造成的客户端的恶意接入。
通过以上的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负载均衡器,适用于云系统,如图3所示,所述负载均衡器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110,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
判断模块120,用于判断所述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触发第一处理模块130;否则,触发第二处理模块140;
第一处理模块130,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所述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第二处理模块140,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先构建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映射关系预设模块150,用于预设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负载均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判断该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将该数据请求分配至该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否则,确定该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设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该数据请求发送至该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可见,本方案中,预先设置了自定义的用户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和标准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使得可以根据数据请求所针对的应用层协议进行数据请求的分配,以此达到了扩展云系统所适用的应用层协议的目的。
更进一步的,该负载均衡器,还可以包括:
结果反馈模块,用于将从所确定出的云处理节点处获得的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反馈给所述客户端。
更进一步的,该负载均衡器,还可以包括:
第一时间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数据请求所对应数据连接的持续时间;其中,所述数据连接为在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相应的云处理节点后,所述负载均衡器所维持的所述客户端与相应的云处理节点之间的数据连接;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时间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断开所述数据请求所对应数据连接。
更进一步的,该负载均衡器,还可以包括:
第二时间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数据请求所对应的数据连接的可连接剩余时间;其中,所述数据连接为在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相应的云处理节点后,所述负载均衡器所维持的所述负载均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第一数据连接或所述负载均衡器与相应的云处理节点的第二数据连接;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可连接剩余时间减小至0时,断开所述数据请求所对应的数据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系统,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至少一负载均衡器100和至少一云处理节点200;
其中,所述负载均衡器100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触发第一处理模块;否则,触发第二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所述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先构建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映射关系预设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云处理节点发送的用户协议注册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协议注册请求所携带用户协议对应的用户协议ID,并构建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云系统的架构图可以如6所示,其外接因特网,可以包含:防火墙、负载均衡器、云处理节点、交换机。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负载均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判断该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将该数据请求分配至该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否则,确定该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设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该数据请求发送至该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可见,本方案中,预先设置了自定义的用户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和标准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使得可以根据数据请求所针对的应用层协议进行数据请求的分配,以此达到了扩展云系统所适用的应用层协议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系统,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至少一负载均衡器300、至少一服务注册器400和至少一云处理节点500;
其中,所述服务注册器用于在接收到云处理节点发送的用户协议注册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协议注册请求所携带用户协议对应的用户协议ID,并构建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所述负载均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触发第一处理模块;否则,触发第二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所述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先构建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映射关系预设模块,用于从服务注册器获取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云系统的架构图可以如7所示,其外接因特网,可以包含:防火墙、负载均衡器、云处理节点、交换机、服务注册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负载均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判断该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将该数据请求分配至该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否则,确定该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设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该数据请求发送至该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可见,本方案中,预先设置了自定义的用户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和标准协议所对应的云处理节点,使得可以根据数据请求所针对的应用层协议进行数据请求的分配,以此达到了扩展云系统所适用的应用层协议的目的。
对于装置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或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在没有超过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当前的实施例只是一种示范性的例子,不应该作为限制,所给出的具体内容不应该限制本申请的目的。例如,所述单元或子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多个子单元结合一起。另外,多个单元可以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另外,所描述系统,装置和方法以及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不超出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与其它系统,模块,技术或方法结合或集成。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云系统的负载均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
判断所述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所述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否则,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设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从所确定出的云处理节点处获得的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反馈给所述客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数据请求所对应数据连接的持续时间;其中,所述数据连接为在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相应的云处理节点后,所述负载均衡器所维持的所述客户端与相应的云处理节点之间的长连接;
当所述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断开所述数据请求所对应数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数据请求所对应的数据连接的可连接剩余时间;其中,所述数据连接为在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相应的云处理节点后,所述负载均衡器所维持的所述负载均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第一数据连接或所述负载均衡器与相应的云处理节点的第二数据连接;
当所述可连接剩余时间减小至0时,断开所述数据请求所对应的数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的预设方式,包括:
从服务注册器获取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服务注册器在接收到云处理节点发送的用户协议注册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协议注册请求所携带用户协议对应的用户协议ID,并构建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的预设方式,包括:
在接收到云处理节点发送的用户协议注册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协议注册请求所携带用户协议对应的用户协议ID,并构建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7.一种负载均衡器,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云系统,所述负载均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触发第一处理模块;否则,触发第二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所述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先构建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映射关系预设模块,用于预设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8.一种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负载均衡器和至少一云处理节点;
其中,所述负载均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触发第一处理模块;否则,触发第二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所述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先构建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映射关系预设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云处理节点发送的用户协议注册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协议注册请求所携带用户协议对应的用户协议ID,并构建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9.一种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负载均衡器、至少一服务注册器和至少一云处理节点;
其中,所述服务注册器用于在接收到云处理节点发送的用户协议注册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协议注册请求所携带用户协议对应的用户协议ID,并构建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所述负载均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据请求是否携带有标准协议标识,如果是,触发第一处理模块;否则,触发第二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分配至所述标准协议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所携带的目标用户协议ID;遍历预先构建的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协议ID对应的一云处理节点;
映射关系预设模块,用于从服务注册器获取用户协议ID与云处理节点的映射关系。
CN201210553369.6A 2012-12-17 2012-12-17 数据处理方法、负载均衡器及云系统 Active CN103024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3369.6A CN103024056B (zh) 2012-12-17 2012-12-17 数据处理方法、负载均衡器及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3369.6A CN103024056B (zh) 2012-12-17 2012-12-17 数据处理方法、负载均衡器及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4056A true CN103024056A (zh) 2013-04-03
CN103024056B CN103024056B (zh) 2016-01-20

Family

ID=47972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53369.6A Active CN103024056B (zh) 2012-12-17 2012-12-17 数据处理方法、负载均衡器及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405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9997A (zh) * 2015-08-31 2015-12-02 广州市优普计算机有限公司 云计算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2751812A (zh) * 2019-10-31 2021-05-04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协议自适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90346A (zh) * 2021-06-30 2021-11-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处理业务请求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726881A (zh) * 2021-08-30 2021-11-3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466046A (zh) * 2022-02-23 2022-05-10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电源模块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7232A1 (en) * 2006-05-17 2008-05-29 Bea Systems, Inc. Diameter Protocol and SH Interface Support for SIP Server Architecture
CN101800762A (zh) * 2009-12-30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多个业务进行融合的业务云系统及业务实现方法
CN102118379A (zh) * 2010-06-30 2011-07-06 卢伟 基于开放无线结构(owa)平台的移动云架构
US20120150880A1 (en) * 2010-12-08 2012-06-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dentity Propagation through Application Layers Using Contextual Mapping and Planted Values
CN102624916A (zh) * 2012-03-26 2012-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云计算系统中均衡负载的方法、节点管理器及系统
CN102739560A (zh) * 2011-04-13 2012-10-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方法、系统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7232A1 (en) * 2006-05-17 2008-05-29 Bea Systems, Inc. Diameter Protocol and SH Interface Support for SIP Server Architecture
CN101800762A (zh) * 2009-12-30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多个业务进行融合的业务云系统及业务实现方法
CN102118379A (zh) * 2010-06-30 2011-07-06 卢伟 基于开放无线结构(owa)平台的移动云架构
US20120150880A1 (en) * 2010-12-08 2012-06-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dentity Propagation through Application Layers Using Contextual Mapping and Planted Values
CN102739560A (zh) * 2011-04-13 2012-10-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624916A (zh) * 2012-03-26 2012-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云计算系统中均衡负载的方法、节点管理器及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9997A (zh) * 2015-08-31 2015-12-02 广州市优普计算机有限公司 云计算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2751812A (zh) * 2019-10-31 2021-05-04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协议自适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90346A (zh) * 2021-06-30 2021-11-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处理业务请求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726881A (zh) * 2021-08-30 2021-11-3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726881B (zh) * 2021-08-30 2024-04-0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66046A (zh) * 2022-02-23 2022-05-10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电源模块
CN114466046B (zh) * 2022-02-23 2024-03-22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电源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4056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1656B (zh) 实现即时通信应用的状态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024056B (zh) 数据处理方法、负载均衡器及云系统
CN108781342B (zh) 虚拟sim卡分发、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93247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04809816B (zh) 取件处理方法、取件执行方法、取件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5282126A (zh) 登录认证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9347637B (zh) 一种认证方法、内容分发网络cdn和内容服务器
CN111343048B (zh) 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179693B1 (en) Metho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stablishing a data connection
CN104980416A (zh) 一种内容分布网络中的数据访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933829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0650503B (zh)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66432A (zh) 进行通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698167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80692A (zh) 一种广告监测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3795622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其装置
CN102208945A (zh) 获取网络地址方法及以太网光纤通道协议目标器及通信系统
CN104239125A (zh) 对象处理方法、分布式文件系统及客户端设备
CN105959188B (zh) 一种控制用户终端上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39555A (zh) 请求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5392117A (zh) 一种查询近距离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43944A (zh) eSIM卡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681266B (zh) 一种多媒体电话MMTel的通讯集群方法及装置
CN105227384A (zh) 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之间的交易方法及交易装置
CN103795584A (zh) 客户端身份检测方法及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