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3155A -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23155A CN103023155A CN2011103119875A CN201110311987A CN103023155A CN 103023155 A CN103023155 A CN 103023155A CN 2011103119875 A CN2011103119875 A CN 2011103119875A CN 201110311987 A CN201110311987 A CN 201110311987A CN 103023155 A CN103023155 A CN 1030231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storage
- battery
- storage system
- capacity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QSNQXZYQEIKDPU-UHFFFAOYSA-N [Li].[Fe] Chemical compound [Li].[Fe] QSNQXZYQEIKDP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10—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定义为功率MW级以上,由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和监控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根据模块化设计思想,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按层次归纳为储能单元、储能支路和储能回路三级结构。储能单元是构成储能系统的基础模块,包括储能电堆和储能变流器的结构设计。根据大容量储能系统的作用划分,本发明涉及削峰填谷、新能源接入和调峰调频模式下的具体应用,涵盖了储能系统中各级结构的定义、构成、功率/容量设计、拓扑结构、接入方式和储能单元参数设计。本发明中设计的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利于一次系统的运行维护和二次系统的能量管理及控制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存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级和储能电池本体级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可在智能电网的发电、输电和变电环节中应用。在发电环节,储能系统的典型功率为几十MW以上,存储时间为几十min~几h,系统通过升压变接入35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用于平滑新能源功率输出,减少对大电网的冲击,提高电网对新能源发电的接纳能力;在输电环节,储能系统的功率为MW~几十MW,存储时间为15min~4h,通过35kV或110kV电压等级线路接入电网,可发挥电网调频调压,支撑电网实现有功无功调度的作用;在变电环节,储能系统功率至少为MW级,存储时间4~8h,一般在35kV或110kV变电站的10kV母线上接入,主要起到削峰填谷,支撑电网的有功、无功控制。
目前,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尚未有明确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同时,由于单体电池电压和容量的限制,MW级电池储能系统由几千甚至上万个单体电池串并联组成。大量储能电池的集合对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层级划分是系统设计、优化控制和稳定运行的前提。其中,储能电池本体的设计是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典型功率在1MW以上,运行时间为几十min~几h。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由三级结构组成的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图1为本系统拓扑图。
第一级结构为储能单元,典型功率为250kW或500kW。储能单元由一台储能变流器、电池本体及电池管理系统构成。图2为其拓扑结构图。图3为储能电池本体的集成示意图,储能电池本体的模块化集成过程统一为:电芯(cell)→单元电池(unit)→电池模块(block)→电池串(BS)→电池堆(BP)。其中,储能单元各级的设计原则如下:(1)电芯是电池的最小单元,不可分割;(2)单元电池由电芯并联而成,并联数一方面取决于电芯的额定容量,另一方面取决于电池连接的安全可靠性。为了避免单元电池的均流控制问题,在满足大容量电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单体电池的并联数;(3)电池模块由单元电池串联而成,串联数结合电池管理系统的采集接口和维护管理的便捷性设计;(4)电池串由电池模 块串联而成,电池模块的串联数取决于变流器的功率和工作电压决定,电池串可独立构成储能本体;(5)电池堆由电池串并联而成,并联数决定于储能系统的总容量、冗余度和系统的运行方式。储能变流器的设计原则如下:(1)若储能电池本体由1个电池串构成,储能变流器选用单级单级AC/DC结构;(2)若包括多个电池串,采用双级AC/DC+DC/DC结构,可以实现对每个电池串的独立充放电控制,同时避免电池串之间产生环流,减少长期运行条件不同引起的电池的不一致性。
第二级结构为储能支路,由1个储能单元和1个400V低压接入开关构成。在具体的应用场合,可以通过升压变单元接入更高电压等级的线路。
第三级结构为储能回路,典型功率为1MW或2MW。储能回路由多条并联储能支路和1个升压变单元构成,其中储能支路是储能回路的最小组成单元。
根据上述三级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对一定功率/容量等级的电池储能系统分别设计储能回路和储能支路的拓扑结构,以及储能单元的模块化设计参数。本发明明确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架构,简化大规模电池的集成过程,对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设计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图2是储能单元的拓扑结构图。
图3是储能电池本体的集成示意图。
图4是1MW/4MWh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图5是250kW/1MWh储能单元的拓扑结构图。
图6是10MW/20MWh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图7是500kW/1MWh储能单元的拓扑结构图。
图8是20MW/5MWh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图9是500kW/125kWh储能单元的拓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1:削峰填谷应用模式
削峰填谷应用模式中,储能系统的典型容量为几百kW-几十MW,时间为2-4h。本实施方案以1MW/4MWh储能系统为例进行方案设计。
1MW/4MWh储能系统由1条1MW/4MWh储能回路构成,每条储能回路由4条250kW/1MWh储能支路组成,通过低压400V断路器,0.4/35kV升压变单元和35kV并网断 路器接入35kV母线,如图4所示。
250kW/1MWh储能单元采用1个250kW双级结构的储能变流器和5个并联的200kWh电池串,拓扑结构如图5所示。每个200kWh电池串由180个3.2V/360Ah单元电池串联组成,工作电压范围为450~657V,额定电压为576V。3.2V/360Ah单元电池的构成可根据单体电池容量及其技术成熟度进行选型,如选用2个并联的3.2V/180Ah单体电池或6个并联的3.2V/60Ah单体电池等。
具体实施方案2:新能源接入应用模式
新能源接入模式中,储能系统与大型风电场或光伏发电配合使用,平滑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出力,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储能系统的典型容量为几MW-几百MW,时间为2-4h。本实施方案以10MW/20MWh储能系统为例进行方案设计。
10MW/20MWh储能系统由5条2MW/4MWh储能回路构成,每条储能回路由4条500kW/1MWh储能支路组成,通过低压400V断路器,0.4/35kV升压变单元和35kV并网断路器接入35kV母线,如图6所示。
500kW/1MWh储能单元采用1个500kW双级结构的储能变流器和10个并联的100kWh电池串,拓扑结构如图7所示。每个100kWh电池串由180个3.2V/180Ah单元电池串联组成,工作电压范围为450~657V,额定电压为576V。3.2V/180Ah单元电池的构成可根据不同电池厂家的单体电池容量及其技术成熟度进行选型,如选用1个3.2V/180Ah单体电池或3个并联的3.2V/60Ah单体电池等。
具体实施方案3:调峰调频应用模式
调峰调频电站应用模式中,储能系统对电网进行有功或无功的补偿,可提高电网的电能质量。储能系统的典型容量为几十MW-几百MW,时间为15min~1h。本实施方案以20MW/5MWh储能系统为例进行设计。
20MW/5MWh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由10条2MW/0.5MWh储能回路构成。每条储能回路接入400V母线,通过0.4/35kV升压变单元,接入35kV母线,如图8所示。
20MW/5MWh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由10条2MW/0.5MWh储能回路构成,每条储能回路由4条储能支路构成。每条储能支路由1个低压接入开关和1个500kW/125kWh储能单元构成。
500kW/125kWh储能单元由1个500kW单级AC/DC储能变流器和1个125kWh电池串构成,拓扑结构如图9所示。每个电池串由180个3.2V/218Ah单元电池串联构成,工作电压范围为450~657V,额定电压为576V。3.2V/218Ah单元电池的构成可根据不同电池厂 家的单体电池容量及其技术成熟度进行选型,如选用3个并联的3.2V/80Ah单体电池或4个3.2V/60Ah单体电池。
Claims (5)
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储能单元由一台储能变流器、电池本体及电池管理系统构成;
第二级结构为储能支路,由1个储能单元和1个400V低压接入开关构成;
在具体的应用场合,可以通过升压变单元接入更高电压等级的线路;
第三级结构为储能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储能回路由多条并联储能支路和1个升压变单元构成,其中储能支路是储能回路的最小组成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储能电池本体的模块化集成过程统一为:电芯(cell)→单元电池(unit)→电池模块(block)→电池串(BS)→电池堆(BP)。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储能变流器的设计原则如下:(1)若储能电池本体由1个电池串构成,储能变流器选用单级AC/DC结构;(2)若包括多个电池串,采用双级AC/DC+DC/DC结构,可以实现对每个电池串的独立充放电控制,同时避免电池串之间产生环流,减少长期运行条件不同引起的电池的不一致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级结构为储能单元,典型功率为250kW或500kW;第三级结构为储能回路,典型功率为1MW或2MW。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119875A CN103023155A (zh) | 2011-10-15 | 2011-10-15 |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119875A CN103023155A (zh) | 2011-10-15 | 2011-10-15 |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23155A true CN103023155A (zh) | 2013-04-03 |
Family
ID=4797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119875A Pending CN103023155A (zh) | 2011-10-15 | 2011-10-15 |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23155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37869A (zh) * | 2013-07-17 | 2013-10-02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新型电池储能系统及其功能一体化设计的方法 |
CN103715705A (zh) * | 2013-12-31 | 2014-04-09 |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钠硫电池监控系统 |
CN105099785A (zh) * | 2015-08-25 | 2015-11-25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模块化储能系统演化分析方法 |
CN105140946A (zh) * | 2015-09-02 | 2015-12-09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 |
CN105205218A (zh) * | 2015-08-25 | 2015-12-30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模块化储能系统扩展分析方法 |
CN110311397A (zh) * | 2019-07-26 | 2019-10-08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基于自适应识别的储能电站多场景协同控制方法 |
CN111308913A (zh) * | 2020-03-18 | 2020-06-19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大容量电池储能电站半实物仿真建模方法 |
CN114448228A (zh) * | 2022-04-11 | 2022-05-06 | 南京力骏新能源储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端口电压状态判别的直挂式储能变流器冗余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6470558A (zh) * | 2023-05-18 | 2023-07-21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438640U (zh) * | 2009-05-27 | 2010-04-14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平衡电网负荷的储能系统 |
CN201629582U (zh) * | 2010-03-11 | 2010-11-10 | 宁波拜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电站 |
-
2011
- 2011-10-15 CN CN2011103119875A patent/CN10302315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438640U (zh) * | 2009-05-27 | 2010-04-14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平衡电网负荷的储能系统 |
CN201629582U (zh) * | 2010-03-11 | 2010-11-10 | 宁波拜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电站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吴福保等: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及典型设计", 《百度文库》 * |
吴福保等: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及典型设计",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 *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37869A (zh) * | 2013-07-17 | 2013-10-02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新型电池储能系统及其功能一体化设计的方法 |
CN103337869B (zh) * | 2013-07-17 | 2016-04-20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新型电池储能系统及其功能一体化设计的方法 |
CN103715705A (zh) * | 2013-12-31 | 2014-04-09 |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钠硫电池监控系统 |
CN105099785B (zh) * | 2015-08-25 | 2019-04-05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模块化储能系统演化分析方法 |
CN105099785A (zh) * | 2015-08-25 | 2015-11-25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模块化储能系统演化分析方法 |
CN105205218A (zh) * | 2015-08-25 | 2015-12-30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模块化储能系统扩展分析方法 |
CN105205218B (zh) * | 2015-08-25 | 2019-02-15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模块化储能系统扩展分析方法 |
CN105140946A (zh) * | 2015-09-02 | 2015-12-09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 |
CN110311397A (zh) * | 2019-07-26 | 2019-10-08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基于自适应识别的储能电站多场景协同控制方法 |
CN110311397B (zh) * | 2019-07-26 | 2021-07-02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基于自适应识别的储能电站多场景协同控制方法 |
CN111308913A (zh) * | 2020-03-18 | 2020-06-19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大容量电池储能电站半实物仿真建模方法 |
CN114448228A (zh) * | 2022-04-11 | 2022-05-06 | 南京力骏新能源储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端口电压状态判别的直挂式储能变流器冗余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4448228B (zh) * | 2022-04-11 | 2022-06-17 | 南京力骏新能源储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端口电压状态判别的直挂式储能变流器冗余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6470558A (zh) * | 2023-05-18 | 2023-07-21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 |
CN116470558B (zh) * | 2023-05-18 | 2024-02-06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23155A (zh) |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 |
CN109659980B (zh) | 集成混合储能与光伏装置的牵引供电系统能量管理优化方法 | |
CN102368620B (zh) | 风光储流新能源孤网稳定运行集成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2522767B (zh) | 一种可调度型光伏储能并网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2969731B (zh) | 一种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 | |
CN106450528A (zh) | 储能系统及其功率均衡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
CN203481919U (zh) | 一种具有并网/孤网自动无缝切换功能的微电网实验平台 | |
CN102545255A (zh) | 光伏与微型燃气轮机混合微网协调运行控制方法 | |
CN109004691A (zh) | 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 |
CN202424196U (zh) | 基于多组逆变器单元并联构成的大容量储能变流器 | |
CN202712873U (zh) | 智能型家用太阳能控制逆变器 | |
CN203312825U (zh) | 一种离网型分布式供电系统 | |
CN102916435A (zh) | 一种含z源网络的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Liang et al. | Simulation analysis of grid-connected AC/DC hybrid microgrid | |
WO2022028116A1 (zh) | 一种220kV智慧能源站站用直流电源系统 | |
CN220652988U (zh) | 一种适用于小型猪舍的分散式光储交直流系统 | |
CN114301064A (zh) | 一种基于网架灵活性和储能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提升方法 | |
CN101728835A (zh) | 一种平滑风力发电输出功率的电池电力储能装置 | |
CN116191463A (zh) | 基于氢能虚拟惯量模型的大规模氢能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 |
CN203813692U (zh) | 一种基于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混合储能逆变器系统 | |
CN114039345A (zh) | 应用于风电场的风光储直流侧耦合配置方法 | |
CN204559131U (zh) | 接有储能系统的变配电站 | |
CN104348207A (zh) | 一种互联型分布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 |
CN2917086Y (zh) | 可再生能源回馈并网电路及其控制装置 | |
CN117543561A (zh) | 一种协同虚拟电厂的柔性配电系统保供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