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3041A - 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3041A
CN103023041A CN2012104378072A CN201210437807A CN103023041A CN 103023041 A CN103023041 A CN 103023041A CN 2012104378072 A CN2012104378072 A CN 2012104378072A CN 201210437807 A CN201210437807 A CN 201210437807A CN 103023041 A CN103023041 A CN 103023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total
idle
real
downward mod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78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3041B (zh
Inventor
何飞跃
马振强
唐建芳
殷健康
韩敬涛
李希
魏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Northwest China Grid Co Ltd
CLP Puri Zhangbei Wind Power Research and Test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Northwest China Grid Co Ltd
CLP Puri Zhangbei Wind Power Research and Tes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Northwest China Grid Co Ltd, CLP Puri Zhangbei Wind Power Research and Test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2104378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30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3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3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3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3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命令接收模块、AGC模块、AVC模块和命令下发模块;电网调度系统通过命令接收模块向AGC模块和AVC模块分别下发命令,AGC模块和AVC模块分别通过信息采集模块采集设备的遥测遥信信息和调度下发的命令计算风机的有功目标值和风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目标值,并将计算结果通过命令下发模块下发给风机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有功无功分配按照单台风机的调节能力进行分配,无功调节采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优先于风机的策略,由于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响应速度比风机要快得多而且更精确,可快速对无功调节做出准确响应;对实时数据进行移动平均,滤掉波动很大的值,使算法更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电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风电场有功无功控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功无功控制在火电、水电等传统发电行业已经很成熟,但在新兴的风电行业仍面临很多问题。由于风资源的不稳定等特性导致风电的有功无功控制比其他发电行业要复杂困难很多。目前国内很多风电场的有功无功控制是通过人工进行的,多采用平均分配的策略。人工控制的缺点很多,比如响应时间长、分配不合理、出错率高、人工成本高等。平均分配策略容易实现但分配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各风机的发电能力,同时也给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重大威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有功无功分配按照单台风机的调节能力(单台调节空间占总调节空间的比例)进行分配,无功调节采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优先于风机的策略,由于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响应速度比风机要快得多而且更精确,可快速对无功调节做出准确响应;对实时数据进行移动平均,滤掉波动很大的值,使算法更准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命令接收模块、AGC模块、AVC模块和命令下发模块;电网调度系统通过命令接收模块向AGC模块和AVC模块分别下发命令,AGC模块和AVC模块分别通过信息采集模块采集设备的遥测遥信信息和调度下发的命令计算风机的有功目标值和风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目标值,并将计算结果通过命令下发模块下发给风机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遥测遥信信息包括风机的运行状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风速、有功控制标志、和无功控制标志,升压站高压侧母线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压,以及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和无功控制标志。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对所采集的风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风速,升压站高压侧母线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压以及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进行移动平均,再参与AGC模块和AVC模块的计算。
所述AGC模块计算AGC考量指标并分配风机的有功目标值,所述AGC考量指标包括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上调空间Pi上调空间、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下调空间Pi下调空间、全场风机的有功出力总上调空间P总上调空间、全场风机的有功出力总下调空间P总下调空间、第i台风机的上调能力Ratei上调、第i台风机的下调能力Ratei下调、全场有功功率总损耗P总损耗和全场风机有功出力总差额P总差额
所述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上调空间Pi上调空间=Max(Pi理论,Pi实时)-Pi实时,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下调空间Pi下调空间=Max(1/2*Max(Pi理论,Pi实时),Pi调节下限);
其中,Pi理论为第i台风机在当前风速下的理论出力,Pi实时为第i台风机的当前实际有功出力,Pi调节下限为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调节下限;
全场风机的有功出力总上调空间P总上调空间=∑Pi上调空间
全场风机的有功出力总下调空间P总下调空间=∑Pi下调空间
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i 上调=Pi上调空间/P总上调空间
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i下调=Pi下调空间/P总下调空间
全场有功功率总损耗P总损耗=∑Pi实时-P母线,其中,P母线为全场母线实时有功功率;
全场风机有功出力总差额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21
其中,P总目标为调度下发的全场风机有功出力总目标,为全场有功损耗移动平均值。
所述AGC模块分配有功目标值过程如下:
若fabs(P总差额)<P调节阀值,那么Pi目标=Pi实时,则不进行调节,其中Pi目标为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目标值,P调节阀值为全场有功出力调节阀值,其为系统定值参数;
若0<P总差额<P总上调空间,那么Pi 目标=Pi实时+P总差额*Ratei上调
若0<P总上调空间<P总差额<P总上调空间+P开机阀值,那么Pi 目标=Pi实时+P总上调空间*Ratei 上调,其中P开机阀值为全场有功调节的开机阀值;
若P总差额>P总上调空间+P开机阀值,那么从待机的风机中选等待时间最长的风机,设其开机标识为真,则第i台风机的开机标识Flagi开机=1,有Pi目标=Pi实时+P总上调空间*Ratei上调
若P总差额<0且fabs(P总差额)<P总下调空间,那么Pi 目标=Pi实时+P总差额*Ratei 下调
若P总差额<0且P总下调空间<fabs(P总差额)<P总下调空间+P停机阀值,那么Pi 目标=Pi实时+P总下调空间*Ratei 下调,其中,P停机阀值为全场有功调节的停机阀值。
若P总差额<0且fabs(P总差额)>P总下调空间+P停机阀值,那么从并网的风机中选并网时间最长的风机,并设其停机标识为真,则第i台风机的停机标识Flagi停机=1,有Pi目标=Pi实时+P总下调空间*Ratei下调
所述AVC模块计算AVC考量指标并分配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和风机的无功目标值,所述AVC考量指标包括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上调空间Qi上调空间、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下调空间为Qi下调空间、全场风机的无功出力总上调空间Q总上调空间、全场风机的无功出力总下调空间为Q总下调空间、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i上调、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i 下调、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上调空间Qsvcj上调空间、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下调空间Qsvcj下调空间、全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总上调空间Qsvc总上调空间、全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总下调空间Qsvc总下调空间、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j上调、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j上调、全场总的无功充电功率Q总充电、全场系统电抗X、全场母线无功总目标值Q母线目标和全场无功功率总差额Q总差额
所述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上调空间Qi上调空间=Qi调节上限-Qi实时,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下调空间为Qi下调空间=Qi实时-Qi调节下限
其中,Qi调节上限为第i台风机的无功调节上限,Qi实时为第i台风机的当前实际无功出力,Qi调节下限为第i台风机的无功调节下限;
全场风机的无功出力总上调空间Q总上调空间=∑Qi上调空间
全场风机的无功出力总下调空间为Q总下调空间=∑Qi下调空间
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i上调=Qi上调空间/Q总上调空间
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i下调=Qi下调空间/Q总下调空间
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上调空间Qsvcj上调空间=Csvcj-Qsvcj实时,其中Csvcj为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当前投入电容功率,Qsvcj实时为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当前实时无功功率;
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下调空间Qsvcj下调空间=Qsvcj 实时+Xsvcj,Xsvcj为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当前实时电抗功率;
全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总上调空间Qsvc总上调空间=∑Qsvcj上调空间
全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总下调空间Qsvc总下调空间=∑Qsvcj下调空间
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j 上调=Qsvcj上调空间/Qsvc总上调空间
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j下调=Qsvcj下调空间/Qsvc总下调空间
全场总的无功充电功率Q总充电=Q母线实时-∑Qi实时-∑Qsvcj实时,其中,Q母线实时为全场母线实时无功功率,Qsvcj实时为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实时无功功率;
全场系统电抗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31
其中,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32
为本周期全场母线电压均值,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33
为上个周期全场母线电压均值,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34
为本周期母线无功功率均值,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41
为上个周期母线无功功率均值;
全场母线无功总目标值Q母线目标=U母线目标*((U母线目标-U母线实时)/X+Q母线实时/U母线实时);其中,U母线目标为调度下发的全场母线电压目标值,U母线实时为全场母线实时电压;
全场无功功率总差额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42
其中,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43
为全场总的无功充电功率均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有功无功分配按照单台风机的调节能力(单台调节空间占总调节空间的比例)进行分配;
2.无功调节采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优先于风机的策略,由于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响应速度比风机要快得多而且更精确,可快速对无功调节做出准确响应;
3.风机参与无功调节,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对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投资;
4.设定多处阀值,可以避免在合理范围内的反复调节及防止设备在短时间内的频繁投切(启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5.对实时数据进行移动平均,滤掉波动很大的值,使算法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AGC模块进行有功控制策略流程图;
图3是AVC模块进行无功控制策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提供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命令接收模块、AGC模块、AVC模块和命令下发模块;电网调度系统通过命令接收模块向AGC模块和AVC模块分别下发命令,AGC模块和AVC模块分别通过信息采集模块采集设备的遥测遥信信息和调度下发的命令计算风机的有功目标值和风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目标值,并将计算结果通过命令下发模块下发给风机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即SVC(Static Var Compensator)。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遥测遥信信息包括风机的运行状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风速、有功控制标志、和无功控制标志,升压站高压侧母线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压,以及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和无功控制标志。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对所采集的风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风速,升压站高压侧母线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压以及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进行移动平均,再参与AGC模块和AVC模块的计算。
如图2,所述AGC模块计算AGC考量指标并分配风机的有功目标值,所述AGC考量指标包括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上调空间Pi上调空间、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下调空间Pi下调空间、全场风机的有功出力总上调空间P总上调空间、全场风机的有功出力总下调空间P总下调空间、第i台风机的上调能力Ratei上调、第i台风机的下调能力Ratei下调、全场有功功率总损耗P总损耗和全场风机有功出力总差额P总差额
所述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上调空间Pi上调空间=Max(Pi理论,Pi实时)-Pi实时,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下调空间Pi下调空间=Max(1/2*Max(Pi理论,Pi实时),Pi调节下限);
其中,Pi理论为第i台风机在当前风速下的理论出力,Pi实时为第i台风机的当前实际有功出力,Pi调节下限为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调节下限;
全场风机的有功出力总上调空间P总上调空间=∑Pi上调空间
全场风机的有功出力总下调空间P总下调空间=∑Pi下调空间
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i 上调=Pi上调空间/P总上调空间
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i下调=Pi下调空间/P总下调空间
全场有功功率总损耗P总损耗=∑Pi实时-P母线,其中,P母线为全场母线实时有功功率;
全场风机有功出力总差额其中,P总目标为调度下发的全场风机有功出力总目标,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52
为全场有功损耗移动平均值。
所述AGC模块分配有功目标值过程如下:
若fabs(P总差额)<P调节阀值,那么Pi目标=Pi实时,则不进行调节,其中Pi目标为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目标值,P调节阀值为全场有功出力调节阀值,其为系统定值参数;
若0<P总差额<P总上调空间,那么Pi目标=Pi实时+P总差额*Ratei上调
若0<P总上调空间<P总差额<P总上调空间+P开机阀值,那么Pi目标=Pi实时+P总上调空间*Ratei 上调,其中P开机阀值为全场有功调节的开机阀值;
若P总差额>P总上调空间+P开机阀值,那么从待机的风机中选等待时间最长的风机,设其开机标识为真,则第i台风机的开机标识Flagi开机=1,有Pi目标=Pi实时+P总上调空间*Ratei上调
若P总差额<0且fabs(P总差额)<P总下调空间,那么Pi目标=Pi实时+P总差额*Ratei下调
若P总差额<0且P总下调空间<fabs(P总差额)<P总下调空间+P停机阀值,那么Pi目标=Pi实时+P总下调空间*Ratei下调,其中,P停机阀值为全场有功调节的停机阀值。
若P总差额<0且fabs(P总差额)>P总下调空间+P停机阀值,那么从并网的风机中选并网时间最长的风机,并设其停机标识为真,则第i台风机的停机标识Flagi停机=1,有Pi目标=Pi实时+P总下调空间*Ratei下调
如图3,所述AVC模块计算AVC考量指标并分配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和风机的无功目标值,所述AVC考量指标包括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上调空间Qi上调空间、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下调空间为Qi下调空间、全场风机的无功出力总上调空间Q总上调空间、全场风机的无功出力总下调空间为Q总下调空间、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i上调、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i下调、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上调空间Qsvcj上调空间、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下调空间Qsvcj下调空间、全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总上调空间Qsvc总上调 空间、全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总下调空间Qsvc总下调空间、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j上调、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j上调、全场总的无功充电功率Q总充电、全场系统电抗X、全场母线无功总目标值Q母线目标和全场无功功率总差额Q总差额
所述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上调空间Qi上调空间=Qi调节上限-Qi实时,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下调空间为Qi下调空间=Qi实时-Qi调节下限
其中,Qi调节上限为第i台风机的无功调节上限,Qi实时为第i台风机的当前实际无功出力,Qi调节下限为第i台风机的无功调节下限;
全场风机的无功出力总上调空间Q总上调空间=∑Qi上调空间
全场风机的无功出力总下调空间为Q总下调空间=∑Qi下调空间
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i 上调=Qi上调空间/Q总上调空间
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i下调=Qi下调空间/Q总下调空间
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上调空间Qsvcj上调空间=Csvcj-Qsvcj实时,其中Csvcj为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当前投入电容功率,Qsvcj实时为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当前实时无功功率;
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下调空间Qsvcj下调空间=Qsvcj实时+Xsvcj,Xsvcj为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当前实时电抗功率;
全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总上调空间Qsvc总上调空间=∑Qsvcj上调空间
全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总下调空间Qsvc总下调空间=∑Qsvcj下调空间
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j上调=Qsvcj上调空间/Qsvc总上调空间
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j下调=Qsvcj下调空间/Qsvc总下调空间
全场总的无功充电功率Q总充电=Q母线实时-∑Qi实时-∑Qsvcj实时,其中,Q母线实时为全场母线实时无功功率,Qsvcj实时为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实时无功功率;
全场系统电抗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71
其中,为本周期全场母线电压均值,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73
为上个周期全场母线电压均值,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74
为本周期母线无功功率均值,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75
为上个周期母线无功功率均值;
全场母线无功总目标值Q母线目标=U母线目标*((U母线目标-U母线实时)/X+Q母线实时/U母线实时);其中,U母线目标为调度下发的全场母线电压目标值,U母线实时为全场母线实时电压;
全场无功功率总差额
Figure BDA00002362102900076
其中,为全场总的无功充电功率均值。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命令接收模块、AGC模块、AVC模块和命令下发模块;电网调度系统通过命令接收模块向AGC模块和AVC模块分别下发命令,AGC模块和AVC模块分别通过信息采集模块采集设备的遥测遥信信息和调度下发的命令计算风机的有功目标值和风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目标值,并将计算结果通过命令下发模块下发给风机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遥测遥信信息包括风机的运行状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风速、有功控制标志、和无功控制标志,升压站高压侧母线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压,以及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和无功控制标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对所采集的风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风速,升压站高压侧母线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压以及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进行移动平均,再参与AGC模块和AVC模块的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GC模块计算AGC考量指标并分配风机的有功目标值,所述AGC考量指标包括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上调空间Pi上调空间、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下调空间Pi下调空间、全场风机的有功出力总上调空间P总上调空间、全场风机的有功出力总下调空间P总下调空间、第i台风机的上调能力Ratei上调、第i台风机的下调能力Ratei下调、全场有功功率总损耗P总损耗和全场风机有功出力总差额P总差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上调空间Pi上调空间=Max(Pi理论,Pi实时)-Pi实时,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下调空间Pi下调空间=Max(1/2*Max(Pi理论,Pi实时),Pi调节下限);
其中,Pi理论为第i台风机在当前风速下的理论出力,Pi实时为第i台风机的当前实际有功出力,Pi调节下限为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调节下限;
全场风机的有功出力总上调空间P总上调空间=∑Pi上调空间
全场风机的有功出力总下调空间P总下调空间=∑Pi下调空间
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i上调=Pi上调空间/P总上调空间
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i下调=Pi下调空间/P总下调空间
全场有功功率总损耗P总损耗=∑Pi实时-P母线,其中,P母线为全场母线实时有功功率;全场风机有功出力总差额
Figure FDA00002362102800011
其中,P总目标为调度下发的全场风机有功出力总目标,
Figure FDA00002362102800021
为全场有功损耗移动平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GC模块分配有功目标值过程如下:
若fabs(P总差额)<P调节阀值,那么Pi目标=Pi实时,则不进行调节,其中Pi目标为第i台风机的有功出力目标值,P调节阀值为全场有功出力调节阀值,其为系统定值参数;
若0<P总差额<P总上调空间,那么Pi目标=Pi实时+P总差额*Ratei上调
若0<P总上调空间<P总差额<P总上调空间+P开机阀值,那么Pi目标=Pi实时+P总上调空间 *Ratei 上调,其中P开机阀值为全场有功调节的开机阀值;
若P总差额>P总上调空间+P开机阀值,那么从待机的风机中选等待时间最长的风机,设其开机标识为真,则第i台风机的开机标识Flagi开机=1,有Pi目标=Pi实时+P总上调空间*Ratei上调
若P总差额<0且fabs(P总差额)<P总下调空间,那么Pi目标=Pi实时+P总差额*Ratei下调
若P总差额<0且P总下调空间<fabs(P总差额)<P总下调空间+P停机阀值,那么Pi 目标=Pi实时+P总下调空间*Ratei下调,其中,P停机阀值为全场有功调节的停机阀值。
若P总差额<0且fabs(P总差额)>P总下调空间+P停机阀值,那么从并网的风机中选并网时间最长的风机,并设其停机标识为真,则第i台风机的停机标识Flagi停机=1,有Pi目标=Pi实时+P总下调空间*Ratei下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VC模块计算AVC考量指标并分配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和风机的无功目标值,所述AVC考量指标包括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上调空间Qi上调空间、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下调空间为Qi下调空间、全场风机的无功出力总上调空间Q总上调空间、全场风机的无功出力总下调空间为Q总下调空间、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i上调、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i下调、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上调空间Qsvcj上调空间、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下调空间Qsvcj下调空间、全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总上调空间Qsvc总上调空间、全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总下调空间Qsvc总下调空间、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j上调、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j上调、全场总的无功充电功率Q总充电、全场系统电抗X、全场母线无功总目标值Q母线目标和全场无功功率总差额Q总差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上调空间Qi上调空间=Qi调节上限-Qi实时,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下调空间为Qi下调空间=Qi实时-Qi调节下限
其中,Qi调节上限为第i台风机的无功调节上限,Qi实时为第i台风机的当前实际无功出力,Qi调节下限为第i台风机的无功调节下限;
全场风机的无功出力总上调空间Q总上调空间=∑Qi上调空间
全场风机的无功出力总下调空间为Q总下调空间=∑Qi下调空间
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i上调=Qi上调空间/Q总上调空间
第i台风机的无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i下调=Qi下调空间/Q总下调空间
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上调空间Qsvcj上调空间=Csvcj-Qsvcj实时,其中Csvcj为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当前投入电容功率,Qsvcj实时为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当前实时无功功率;
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下调空间Qsvcj下调空间=Qsvcj实时+Xsvcj,Xsvcj为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当前实时电抗功率;
全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总上调空间Qsvc总上调空间=∑Qsvcj上调空间
全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总下调空间Qsvc总下调空间=∑Qsvcj下调空间
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上调能力Ratej上调=Qsvcj上调空间/Qsvc总上调空间
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下调能力Ratej下调=Qsvcj下调空间/Qsvc总下调空间
全场总的无功充电功率Q总充电=Q母线实时-∑Qi实时-∑Qsvcj实时,其中,Q母线实时为全场母线实时无功功率,Qsvcj实时为第j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实时无功功率;
全场系统电抗
Figure FDA00002362102800031
其中,
Figure FDA00002362102800032
为本周期全场母线电压均值,为上个周期全场母线电压均值,
Figure FDA00002362102800034
为本周期母线无功功率均值,
Figure FDA00002362102800035
为上个周期母线无功功率均值;
全场母线无功总目标值Q母线目标=U母线目标*((U母线目标-U母线实时)/X+Q母线实时/U母线实时);其中,U母线目标为调度下发的全场母线电压目标值,U母线实时为全场母线实时电压;
全场无功功率总差额
Figure FDA00002362102800036
其中,
Figure FDA00002362102800037
为全场总的无功充电功率均值。
CN201210437807.2A 2012-11-06 2012-11-06 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 Active CN1030230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7807.2A CN103023041B (zh) 2012-11-06 2012-11-06 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7807.2A CN103023041B (zh) 2012-11-06 2012-11-06 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3041A true CN103023041A (zh) 2013-04-03
CN103023041B CN103023041B (zh) 2014-08-27

Family

ID=47971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7807.2A Active CN103023041B (zh) 2012-11-06 2012-11-06 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304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423A (zh) * 2013-07-04 2014-01-01 清华大学 一种风电场无功指令分配方法
CN103928984A (zh) * 2014-03-31 2014-07-1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动电压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5978031A (zh) * 2016-07-06 2016-09-28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对光伏设备进行有功和无功协调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13839461A (zh) * 2020-06-23 2021-12-24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功率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035554A (zh) * 2021-11-18 2022-02-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海上风电场运行控制测试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643A (zh) * 2008-06-12 2008-10-15 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 具有电网接入控制功能的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
CN101944769A (zh) * 2010-07-16 2011-01-12 北京中科伏瑞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风电信息传输规约
EP2482421A1 (en) * 2011-01-31 2012-08-01 Sinovel Wind Group Co., Ltd Reactive voltag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nd power field of double-fed wind power-generating uni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643A (zh) * 2008-06-12 2008-10-15 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 具有电网接入控制功能的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
CN101944769A (zh) * 2010-07-16 2011-01-12 北京中科伏瑞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风电信息传输规约
EP2482421A1 (en) * 2011-01-31 2012-08-01 Sinovel Wind Group Co., Ltd Reactive voltag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nd power field of double-fed wind power-generating unit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乔 颖等: "考虑电网约束的风电场自动有功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 *
赵利刚等: "综合利用SVC 和风力发电机的风电场无功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韩强等: "智能型风力发电调管控一体化综合应用平台设计", 《陕西电力》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423A (zh) * 2013-07-04 2014-01-01 清华大学 一种风电场无功指令分配方法
CN103490423B (zh) * 2013-07-04 2015-06-10 清华大学 一种风电场无功指令分配方法
CN103928984A (zh) * 2014-03-31 2014-07-1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动电压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5978031A (zh) * 2016-07-06 2016-09-28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对光伏设备进行有功和无功协调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13839461A (zh) * 2020-06-23 2021-12-24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功率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035554A (zh) * 2021-11-18 2022-02-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海上风电场运行控制测试系统
CN114035554B (zh) * 2021-11-18 2024-02-2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海上风电场运行控制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3041B (zh) 201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8940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236718B (zh) 一种智能微网的源-网-荷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832627B (zh) 一种基于电力网络模型的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方法
CN103023041B (zh) 一种智能风电场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
CN102709918B (zh) 基于avc系统的电网关口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CN111555366B (zh) 一种基于多时间尺度的微网三层能量优化管理方法
CN104810840A (zh) 一种全网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37817A (zh) 利用小时数偏差最小的风电场风电机组自动启停控制方法
CN103545848A (zh) 光伏电站群有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CN104238362A (zh) 一种光伏电站厂站级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CN108988356A (zh) 基于虚拟储能的电热微网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方法
CN104362680A (zh) 以有功损耗最小为目标的风电场有功功率自动分配方法
CN203406664U (zh) 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储能装置
CN103151795A (zh) 降低风机损耗的分散式风电场无功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274135A (zh) 基于光伏电站有功出力的无功优化控制方法
KR20130074045A (ko) 마이크로그리드 기반의 수용가 에너지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580052B (zh) 一种用于主动配电网的复合储能电站及其配电方法
CN103928984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动电压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253439B (zh) 电池储能电站无功功率分配与控制方法
CN106340893B (zh) 一种基于虚拟发电厂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控制方法
CN116345466A (zh) 一种考虑配网重构的主动配电网两阶段潮流优化方法
CN109659941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自治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2455084U (zh) 一种风电场电压自动控制系统
CN103986165A (zh) 电力系统中负荷精细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994618A (zh) 配电网级光储集群的有功功率调度方法和配电网测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