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4294A - 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4294A
CN102984294A CN2012105241700A CN201210524170A CN102984294A CN 102984294 A CN102984294 A CN 102984294A CN 2012105241700 A CN2012105241700 A CN 2012105241700A CN 201210524170 A CN201210524170 A CN 201210524170A CN 102984294 A CN102984294 A CN 102984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main frame
data card
ipv6dns
wireless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241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巍
胡乐申
温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5241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842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84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429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9980 priority patent/WO201317816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采用无线数据卡接收来自主机的请求信息,其中,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IPv6DNS地址;无线数据卡通过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将IPv6DNS地址分配给主机,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IPv6设备的主机侧无法获取IPv6DNS地址,或者获取IPv6DNS地址需要对服务系统架构作较大更改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在不更改系统架构的情况下,能够简单易行自动对IPv6设备分配DNS地址,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移动无线数据通信设备的IPv6联网及数据传输功能。

Description

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IPv6协议具有地址空间大、其地址结构便于实现地址聚合、支持地址自动配置、支持主机移动,其安全性和服务质量优于网际协议第4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4,简称为IPv4)等众多优点。无论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为UMTS),还是3GPP2的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2000系统,都早已确定了网际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简称为IPv6)是网络承载、业务应用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第3代移动通信(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为3G)的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简称为IMS)阶段,网络系统将全面基于或兼容IPv6。IPv6已成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共用基本协议。
IPv6地址是由前缀和接口标识组成,其中高64位是前缀地址,低64位为接口标识。在3GPP规范中,接口标识和前缀地址都是由网络分两个阶段完成分配的,第一个阶段数据卡从网关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持节点(Gateway 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 Support Node,简称为GGSN)获得其接口标识,这一阶段通过分组数据协议(Packet Data Protocol,简称为PDP)上下文激活的过程来完成。第二个信令阶段,数据卡通过使用路由请求(Router Solicitation,简称为RS)和路由通告(Router Advertisement,简称为RA)的消息来从GGSN获取全球IPv6地址所需的前缀地址。主机的IPv6地址有两种,一种是链路本地地址,它是由链路本地地址前缀1111111010和接口标识生成的一个链路本地单播地址,用于局域网范围主机通信,带有链路本地地址的IPv6数据包不会被路由器转发到外部网络。另一种是全球单播地址,移动终端只能使用全球IPv6地址和外部数据网中的其他主机进行通信。全球单播地址有两种自动配置方式,一种是无状态自动配置(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简称为SLAAC)方式,另一种是有状态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第6版(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 Version6,简称为DHCPv6)配置方式。
在IPv6地址分配完成后,数据卡需要获取IPv6DNS地址并将其分配给主机。3GPP定义了协议配置选项-信息单元(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 Information Element,简称为PCO-IE)方法,使用这种方法,IPv6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简称为DNS)地址可以从PDP上下文激活(PDP context activation)信息中获得。这种方法对于手机IPv6拨号来说获取IPv6DNS没有问题,但是对于采用无状态自动配置的数据卡来说则会存在问题。因为对于点对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简称为PPP)链路方式的拨号,IPv6控制协议(IPv6 ControlProtocol,简称为IPv6CP)中根本没有DNS配置参数选项,数据卡通过PDP PCO-IE获取IPv6DNS后,无法通过IPv6CP协商过程将该DNS分配给用户终端。而对于以太网方式的拨号,数据卡同样只能通过RS和RA消息生成IPv6地址,无法自动将DNS地址分配给主机。
采用相关技术中路由通告选项机制(RA Option)来对主机分配IPv6DNS时,虽然该路由通告选项机制由于只是扩展了邻居发现(Neighbor Discovery,简称为ND)协议自动配置机制扩展项参数,因而不需要新增消息,可以节省传输时延和无线带宽资源,但是,ND协议大多是在操作系统内实现,ND缓冲之间的同步在内核空间中,而DNS配置文件在用户空间中,所以目前的ND框架要改。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存在IPv6设备的主机侧无法获取IPv6DNS地址,或者获取IPv6DNS地址需要对服务系统架构作较大更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IPv6设备的主机侧无法获取IPv6DNS地址,或者获取IPv6DNS地址需要对服务系统架构作较大更改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方法,包括:无线数据卡接收来自主机的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所述无线数据卡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将所述IPv6DNS地址分配给所述主机。
优选地,在无线数据卡接收来自主机的所述请求信息之后,还包括:所述无线数据卡从分组数据协议PDP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所述无线数据卡将获取的所述IPv6DNS地址提供给所述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
优选地,所述无线数据卡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将所述IPv6DNS地址分配给所述主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无线数据卡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调用所述主机的操作系统提供的网络配置命令行工具命令接口的方式将所述IPv6DNS地址分配给所述主机;所述无线数据卡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修改所述主机的操作系统注册表中IPv6DNS地址信息的方式将所述IPv6DNS地址分配给所述主机。
优选地,所述应用接口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户接口UI、所述主机上用于驱动所述无线数据卡的驱动。
优选地,所述请求信息承载于网络驱动接口规范NDIS命令和/或异步传输AT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获取方法,包括:主机向无线数据卡发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所述主机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
优选地,所述主机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主机通过其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nesth命令接口的方式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所述主机通过其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修改操作系统注册表中IPv6DNS地址信息的方式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机的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分配模块,用于通过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将所述IPv6DNS地址分配给所述主机。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从分组数据协议PDP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提供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IPv6DNS地址提供给所述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获取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无线数据卡发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
通过本发明,采用无线数据卡接收来自主机的请求信息,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IPv6DNS地址;无线数据卡通过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将IPv6DNS地址分配给主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IPv6设备的主机侧无法获取IPv6DNS地址,或者获取IPv6DNS地址需要对服务系统架构作较大更改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在不更改系统架构的情况下,能够简单易行自动对IPv6设备分配DNS地址,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移动无线数据通信设备的IPv6联网及数据传输功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的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数据卡IPv6拨号DNS地址自动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数据卡PPP链路IPv6拨号DNS地址自动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数据卡以太网链路IPv6拨号DNS地址自动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2,无线数据卡接收来自主机的请求信息,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IPv6DNS地址,例如,该请求信息可以承载于网络驱动接口规范(Network Driver Interface,简称为NDIS)命令和/或异步传输(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简称为AT)命令;
步骤S104,无线数据卡通过主机与该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将IPv6DNS地址分配给主机。
通过上述步骤,采用无线数据卡接收来自主机的用于请求获取IPv6DNS地址的请求信息后,无线数据卡通过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将IPv6DNS地址分配给主机,相对于现有技术不能为主机分配IPv6DNS地址,或者需要修改服务系统架构才能给主机分配IPv6DNS地址,采用上述步骤,不需要更改服务系统的架构,通过承载于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来实现IPv6DNS地址的分配,不仅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IPv6设备的主机侧无法获取IPv6DNS地址,或者获取IPv6DNS地址需要对服务系统架构作较大更改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在不更改系统架构的情况下,能够简单易行自动对IPv6设备分配DNS地址,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移动无线数据通信设备的IPv6联网及数据传输功能。
无线数据卡通过主机与该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将IPv6DNS地址分配给主机时,该应用接口获取到该IPv6DNS地址的方式可以多种,例如,在无线数据卡接收来自主机的请求信息之后,该无线数据卡可以从分组数据协议PDP响应消息中获取IPv6DNS地址;无线数据卡将获取的IPv6DNS地址提供给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线数据卡可以承载于多种网络设备,例如,IPv6路由器、IPv6移动终端等,在此并不限定。
较优地,在无线数据卡接收来自主机的请求信息之前,需要获取到IPv6地址,获取IPv6地址的方式也可以多种,例如,无线数据卡首先从PDP激活响应消息中获取IPv6地址接口标识;无线数据卡完成与主机之间的IPv6地址协商过程;无线数据卡通过路由通告协商将网络前缀地址分配给主机。其中,该地址协商过程包括:通过IPCPv6协商过程判断接口标识与主机IPv6配置请求中的接口标识是否一致,或通过地址冲突检测过程判断主机请求的接口标识是否唯一。该方法提供了IPv6地址协商的方式,使得系统能够兼容PPP链路拨号方式或者以太网链路拨号方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选择,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
另外,采用主机与该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将IPv6DNS地址分配给主机也可以多种,例如:无线数据卡可以通过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调用主机的操作系统提供的nesth命令接口的方式将IPv6DNS地址分配给主机;又例如,无线数据卡可以通过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修改主机的操作系统注册表中IPv6DNS地址信息的方式将IPv6DNS地址分配给主机。该方法采用调用nesth脚本或者修改注册表的方式,相对于相关技术中更改服务系统架构,该IPv6DNS地址分配的方法更简便,易于实现。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应用接口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户接口(User Interface,简称为UI)、主机上用于驱动无线数据卡的驱动。可以根据请求地址分配的拨号方式不同,选用不同的应用接口来实现IPv6DNS地址的分配。例如,上述用户接口UI可以用于提供用户与数据卡,用户与主机、以及数据卡与主机之间控制信令的交互,该驱动可以是主机上的各种驱动,用于实现数据卡与主机之间的交互。上述两种较优的应用接口形式,提高了系统的可操作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信令的具体内容并不限定,因为任何能够应用在上述方法中的控制信令都是能够实现上述方法中控制信令所起的作用的,都应当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获取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主机向无线数据卡发送请求信息,其中,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IPv6DNS地址。
步骤S204,主机通过主机与该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获取IPv6DNS地址。
通过上述步骤,采用主机向无线数据卡发送用于请求获取IPv6DNS地址的请求信息后,主机通过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获取IPv6DNS地址,采用上述步骤,对于主机侧来说,也实现了在不需要更改服务系统的架构的情况下,通过承载于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来实现IPv6DNS地址的分配,不仅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IPv6设备的主机侧无法获取IPv6DNS地址,或者获取IPv6DNS地址需要对服务系统架构作较大更改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在不更改系统架构的情况下,能够简单易行自动对IPv6设备分配DNS地址,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移动无线数据通信设备的IPv6联网及数据传输功能。
优选地,主机通过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获取IPv6DNS地址也可以选择采用以下处理方式:(1)主机通过其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nesth命令接口的方式获取IPv6DNS地址;(2)主机通过其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修改操作系统注册表中IPv6DNS地址信息的方式获取IPv6DNS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32和分配模块3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接收模块32,用于接收来自主机的请求信息,其中,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IPv6DNS地址;分配模块34,耦合至接收模块32,用于通过主机与该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将IPv6DNS地址分配给主机。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3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获取模块36和提供模块38,下面对该获取模块36和提供模块38进行说明。
获取模块36,耦合至接收模块32,用于从分组数据协议PDP响应消息中获取IPv6DNS地址;提供模块38,耦合至获取模块36与分配模块34之间,用于将获取的IPv6DNS地址提供给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的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52和获取模块54,其中,发送模块52,用于向无线数据卡发送请求信息,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IPv6DNS地址;获取模块54,耦合至发送模块52,用于通过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获取IPv6DNS地址。
通过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更为简单的实现方案是从终端侧获取到DNS信息之后,通过PC侧软件直接设置到主机侧,从而完成IPv6DNS地址的自动配置。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实现方法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优选的实施例对其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数据卡IPv6DNS地址自动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IPv6拨号时,数据卡通过PCO-IE方法在PDP激活过程中向网络请求IPv6的DNS信息。
步骤2,连接建立成功后数据卡和主机之间会进行IPv6地址协商,同时PC侧软件(UI或驱动)下发控制指令给数据卡获取DNS地址。
步骤3,数据卡从网络下发的PDP激活响应消息中获取到DNS地址后上报给PC侧软件。
步骤4,PC侧软件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将DNS地址设置给主机。
步骤1中的PDP激活过程,是指无线数据卡收到主机发来的拨号请求和参数信息后,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建立的分组数据传输链路的过程。无线数据卡将PDP连接的参数信息发往网络侧进行协商,网络侧在对参数信息确认后,以PDP激活响应消息发给移动终端,消息中携带协商成功的分组传输链路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er,简称为QoS),IPv6地址以及DNS地址等信息。
步骤2中的IPv6地址协商过程,是指数据卡在与网络侧成功建立无线连接链路后,将从网络获取的IPv6地址和DNS地址等参数信息分配给主机的过程。对于IPv6拨号,由于无线数据卡不支持DHCPv6Server功能,因此IPv6地址协商采用的是无状态地址地自动配置(SLAAC)。PPP链路方式的拨号是通过IPCPv6协商获取接口标识地址,之后再通过路由器通告消息(例如,RS/RA)获取前缀地址,从而生成全局IPv6地址。以太网链路方式的拨号则直接采用以太网IPv6地址的分配方式,通过路由器通告消息(例如,RS/RA)获取前缀地址,然后使用MAC地址或者随机生成接口标识之后组成全局IPv6地址。
在上述方法中,数据卡通过PCO-IE方法从网络侧获取到DNS地址之后,可以通过控制指令将DNS地址上报给UI或者驱动。对于PPP链路方式的拨号,数据卡可以通过异步传输命令将DNS上报给UI,之后UI调用操作系统的netsh配置脚本将DNS设置给PC。对于以太网方式的拨号,数据卡可以通过AT命令或者其他控制指令的方式将DNS地址上报给UI或者驱动,UI或驱动可以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netsh配置脚本或者修改操作系统注册表中IPv6DNS信息的方式将DNS地址设置给PC。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IPv6DNS地址的自动分配,该方案简单易行,适用于所有采用IPv6无状态自动地址分配方式的无线数据终端。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数据卡IPv6拨号DNS地址自动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结构包括:拨号模块60(与上述获取模块36存在相同功能)、IP地址信息处理模块62、控制指令处理模块64(IP地址信息处理模块62与控制指令处理模块64之和与上述提供模块38执行的功能相当)、PC侧软件模块66(与上述应用接口模块对应)和主机68,下面对该装置的模块进行说明。
拨号模块60,位于数据卡中,用于在IPv6拨号连接建立时,并在数据卡接收到主机发送的拨号请求之后,发起PDP激活过程并通过PCO-IE方法从网络侧获取到IPv6DNS地址。
IP地址信息处理模块62,用于在连接建立成功之后,主机通过无状态自动配置生成IPv6地址,并且,在数据卡接收到主机发送的用于获取IPv6DNS地址的控制指令之后,从PDP激活消息中取出DNS地址并提供给控制指令处理模块64。
控制指令处理模块64,用于在接收到IP地址信息处理模块62提供的IPv6DNS地址之后,将该IPv6DNS地址返回给PC侧软件模块66。
PC侧软件模块66,用于在获取到IPv6DNS地址之后,通过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netsh命令接口或者修改操作系统注册表中IPv6DNS信息的方式将IPv6DNS地址设置给主机。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数据卡PPP链路IPv6拨号DNS地址自动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702,数据卡完成PDP激活过程。数据卡收到IPv6拨号的指令后,拨号模块在空口上发起PDP激活过程。将向SGSN发送激活PDP上下文(即PDP Context)的请求信息,信息中包含如下信息: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简称为APN)、PDP类型、PDP地址、竞争握手验证协议(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简称为CHAP)或密码认证协议(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简称为PAP)认证信息、IPv6DNS等信息。其中,PDP类型为IPv6,PDP地址为空,代表请求动态分配IP地址。GGSN收到请求后,通过本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简称为DHCP)/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简称为RADIUS)对移动终端进行签权并分配IPv6地址或者地址前缀,以及其他参数,如QoS参数、IPv6DNS服务器地址等,并将鉴权结果以及各项参数信息封装在激活PDP上下文接受消息里,发回给数据卡。PDP激活过程完成。
步骤S704,PDP激活完成后,数据卡完成IPCPv6协商。数据卡从接收到的PDP IPv6地址中取出接口标识但忽略该地址前缀。如果取出的接口标识与主机在IPv6CP配置请求中携带的相同,数据卡将会给主机发送IPv6控制协议配置确认(IPv6CP Configure-Ack)消息;如果取出的接口标识与主机在IPv6CP配置请求中携带的不相同,数据卡将会给主机发送携带该接口标识的IPv6控制协议配置否定应答(IPv6CP Configure-Nak)消息,主机将会从IPv6CPConfigure-Nak消息中取出新分配的接口标识,然后再向数据卡发送IPv6控制协议配置请求(IPv6CP Configure-Request)消息请求新分配的接口标识,最后数据卡会给主机发送IPv6CPConfigure-Ack消息,同意使用新分配的接口标识。
步骤S706,路由器通告协商完成,主机生成IPv6地址。当主机接受了数据卡给的接口标识后,建立从主机到GGSN和外部Internet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简称为ISP)/内部网(Intranet)的用户面链路,主机在该链路上使用路由器请求(即RS)和路由器通告(即RA)的消息从GGSN获取全球IPv6地址所需的地址前缀。获取到网络前缀地址后,主机通过无状态自动配置生成全球IPv6地址,IPv6地址协商完成。
步骤S708,UI下发AT命令获取DNS地址。IPv6地址协商完成之后,UI向数据卡下发AT命令以获取网络分配的IPv6DNS地址。
步骤S710,数据卡上报DNS地址。数据卡收到下发的获取IPv6DNS地址的AT命令后,IPv6DNS信息处理模块从PDP激活消息中取出IPv6DNS地址,并将该地址提供给AT命令处理模块,AT命令处理模块将IPv6DNS地址返回给UI;
步骤S712,主机设置DNS地址。UI从数据卡返回的AT命令中获取到IPv6DNS地址之后,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netsh网络命令将IPv6DNS地址设置给主机,IPv6DNS地址分配完成。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数据卡以太网链路IPv6拨号DNS地址自动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802,数据卡完成PDP激活过程。数据卡收到IPv6拨号的指令后,拨号模块在空口上发起PDP激活过程,向SGSN发送激活PDP上下文(即PDP Context)的请求信息,信息中包含如下信息:APN、PDP类型、PDP地址、CHAP或PAP认证信息、IPv6DNS等信息(例如,使用PCO-IE方法)。其中,PDP类型为IPv6,PDP地址为空,代表请求动态分配IP地址。GGSN收到请求后,通过本地/DHCP/RADIUS对移动终端进行签权并分配IPv6地址或者地址前缀,以及其他参数,如QoS参数、IPv6DNS服务器地址等,并将鉴权结果以及各项参数信息封装在激活PDP上下文接受消息里,发回给数据卡。PDP激活过程完成。
步骤S804,发送路由器通告及地址冲突检测。主机检测到以太网设备端口UP(即,可以正常传输数据)后,就会启动地址冲突检测。主机发送邻居请求消息到数据卡尝试验证其接口标识是否唯一,如果数据卡发现地址主机请求的接口标识与一个正在使用的存在冲突,那么数据卡就会给主机发送邻居通告指示重复地址检测失败,此时主机会自己生成一个新的接口标识重新发送邻居请求消息。如果地址冲突检测正常,主机会发送路由器请求(即RS)消息到数据卡。
步骤S806,路由器通告协商完成,主机生成IPv6地址。数据卡收到路由请求后会将GGSN分配的IPv6前缀通过路由通告消息进行响应。获取到网络前缀地址之后,主机通过无状态自动配置随机生成接口标识地址组成全球IPv6地址,IPv6地址协商完成。
步骤S808,主机下发控制指令获取DNS地址。IPv6地址协商完成之后,PC侧软件(例如,UI或者驱动)向数据卡下发控制指令以获取网络分配的IPv6DNS地址。
步骤S810,数据卡上报DNS地址。数据卡收到下发的获取IPv6DNS地址的控制指令后,IPv6DNS信息处理模块从PDP激活消息中取出IPv6DNS地址,并将该地址提供给控制指令处理模块,控制指令模块将IPv6DNS地址返回给微型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为PC)侧软件。
步骤S812,主机设置DNS地址。PC侧软件从数据卡返回的控制指令中获取到IPv6DNS地址之后,通过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netsh命令接口或者修改操作系统注册表中IPv6DNS信息的方式将IPv6DNS地址设置给主机,IPv6DNS地址分配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数据卡IPv6域名服务器(即DNS)地址的自动分配方法。对于支持IPv6功能的无线数据卡,其IPv6地址分配方式主要有有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即DHCPv6)和无状态地址地自动配置(即SLAAC)两种方式。采用无状态地址自动分配时,主机侧只能动态的生成IPv6和网关地址,无法自动从终端侧获取DNS地址。通过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采用将无线数据卡获取到的DNS上报给PC侧软件,然后由PC侧软件通过调用操作系统接口进行设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主机无法从终端侧获取IPv6DNS地址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在不更改系统架构的情况下,能够简单易行自动对IPv6设备分配DNS地址,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移动无线数据通信设备的IPv6联网及数据传输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数据卡接收来自主机的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
所述无线数据卡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将所述IPv6DNS地址分配给所述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线数据卡接收来自主机的所述请求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无线数据卡从分组数据协议PDP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
所述无线数据卡将获取的所述IPv6DNS地址提供给所述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卡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将所述IPv6DNS地址分配给所述主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无线数据卡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调用所述主机的操作系统提供的网络配置命令行工具命令接口的方式将所述IPv6DNS地址分配给所述主机;
所述无线数据卡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修改所述主机的操作系统注册表中IPv6DNS地址信息的方式将所述IPv6DNS地址分配给所述主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接口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用户接口UI、所述主机上用于驱动所述无线数据卡的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信息承载于网络驱动接口规范NDIS命令和/或异步传输AT命令。
6.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向无线数据卡发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
所述主机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主机通过其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nesth命令接口的方式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
所述主机通过其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修改操作系统注册表中IPv6DNS地址信息的方式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
8.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机的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
分配模块,用于通过主机与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将所述IPv6DNS地址分配给所述主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分组数据协议PDP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
提供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IPv6DNS地址提供给所述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
10.一种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无线数据卡发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主机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间的应用接口获取所述IPv6DNS地址。
CN2012105241700A 2012-12-07 2012-12-07 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29842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41700A CN102984294A (zh) 2012-12-07 2012-12-07 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PCT/CN2013/079980 WO2013178164A1 (zh) 2012-12-07 2013-07-24 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41700A CN102984294A (zh) 2012-12-07 2012-12-07 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4294A true CN102984294A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58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241700A Pending CN102984294A (zh) 2012-12-07 2012-12-07 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84294A (zh)
WO (1) WO201317816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8164A1 (zh) * 2012-12-07 2013-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303978A (zh) * 2015-06-07 2017-01-04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android系统上无状态方式获取IPV6地址的方法
CN107231448A (zh) * 2016-03-25 201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建立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5396401A (zh) * 2022-10-28 2022-11-25 北京连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IPv6特性构建柔性扩展网络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4596A (zh) * 2004-09-01 2006-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v6网络中主机获取网络配置参数的方法
CN101018412A (zh) * 2007-03-05 2007-08-15 中山大学 一种实现移动节点从IPv6网络切换到IPv4网络的通信方法
CN101931663A (zh) * 2010-08-28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动态设置域名服务器的方法及无线通信终端
CN102036422A (zh) * 2009-09-27 2011-04-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170A (zh) * 2010-01-26 2011-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v6地址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2984294A (zh) * 2012-12-07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4596A (zh) * 2004-09-01 2006-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v6网络中主机获取网络配置参数的方法
CN101018412A (zh) * 2007-03-05 2007-08-15 中山大学 一种实现移动节点从IPv6网络切换到IPv4网络的通信方法
CN102036422A (zh) * 2009-09-27 2011-04-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31663A (zh) * 2010-08-28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动态设置域名服务器的方法及无线通信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8164A1 (zh) * 2012-12-07 2013-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303978A (zh) * 2015-06-07 2017-01-04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android系统上无状态方式获取IPV6地址的方法
CN107231448A (zh) * 2016-03-25 201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建立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5396401A (zh) * 2022-10-28 2022-11-25 北京连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IPv6特性构建柔性扩展网络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5396401B (zh) * 2022-10-28 2023-01-31 北京连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IPv6特性构建柔性扩展网络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78164A1 (zh) 201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9501B2 (en) System and data card for stateless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IPv6 addres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EP2124404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pplication terminals in a home network
US7522907B2 (en) Generic wlan architecture
US913147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with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EP2852111B1 (en) Method, mobile device,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ipv6 address transmission mode
RU2602971C2 (ru) Способ динамического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ipv6 для домашнего шлюза
CN102984295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地址分配方法
US8982815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IPV6 address acquisition
US964864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on
US2015029644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packet data network type
WO2012149783A1 (zh) 用于接入移动网络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WO2013167083A2 (zh) 一种域名服务器的选择方法和设备
US9615246B2 (en) Dynamic allocation of host IP addresses
CN108307694B (zh) 一种网络连接信息获取方法及路由器
US2016035336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ipv6 domain name system server and sip server address
CN102984294A (zh) IPv6域名服务器DNS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WO2017161866A1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EP181789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ning a network link
WO2015123947A1 (zh) 局域网信息的下发方法及装置
US20060153221A1 (en) Methods for IP configuration negotia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JP2008536442A (ja) ダイヤルアップ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効率的なIPv6用IPアドレス割当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WO2007050610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WO2013023591A1 (zh) 策略服务器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5834513A (zh) 一种远程访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905570B (zh) 多栈承载的ip地址删除处理、删除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