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0051A - 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0051A
CN102980051A CN2011102617252A CN201110261725A CN102980051A CN 102980051 A CN102980051 A CN 102980051A CN 2011102617252 A CN2011102617252 A CN 2011102617252A CN 201110261725 A CN201110261725 A CN 201110261725A CN 102980051 A CN102980051 A CN 102980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emitting
emitting device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17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翰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po Electronics Inc
Cal Comp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po Electronics Inc
Cal Comp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po Electronics Inc, Cal Comp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po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2617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800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80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00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光装置,是包括:一基座,其具有一结合面;一设于该结合面上的透光壳体,该透光壳体形成一容置空间;一设于该结合面上的固定座,且该固定座是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其中该固定座具有一个与该结合面接合的底面、多个连接于该底面的第一安装侧面及多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侧面的第二安装侧面;一发光单元,其包括多个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侧面的第一发光元件与多个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侧面的第二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总流明值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总流明值。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装置,尤指一种具有泛光效果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省电、反应速度快以及适合量产等许多优点;因此,目前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照明设备持续地进行研究、发展,其市场正持续蓬勃发展。
发光二极管是藉由芯片产生“电致发光”的节能照明科技,但发光二极管乃为一种指向性光源,故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特性会形成如同聚光灯一般的点光源照明效果,而照明区域的外便会形成暗区,故与传统照明灯具(如日光灯、白炽灯泡或省电灯泡)的“全光源”照明效果极为不同;而在传统作法上,可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前方设置光学元件,以调整其照明范围,但目前仅能达到缩小暗区的范围,依旧无法解决亮暗区域的问题。缘此,发光二极管所制成的灯具较常运用在局部照明的特定用途上,诸如商业投影、聚光、指示等方面,而仍无法应用于办公或家庭用照明的用途。
再一方面,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应用与日遽增,UL/CUL等多国安规亦针对发光二极管的产品如:LED灯具、LED灯泡及LED电源供应器等三种基本产品分类,制订安规标准,以做为业者欲进行产品安规检测的基本指南;而在上述标准中,照光角度的规格亦明确地规范于其中。
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发光二极管产品的照光角度,以符合使用上的需求及安规的规范要求,实为研发的重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可利用不同点光源所组成群组具有不同总流明值的设计,使指向性的发光光源达成泛光照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所发出的光线可达到安规所要求的规格。
本发明实施例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是包括:一基座,其具有一结合面;一设于该结合面上的透光壳体,该透光壳体形成一容置空间;一设于该结合面上的固定座,且该固定座是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其中该固定座具有一个与该结合面接合的底面、多个连接于该底面的第一安装侧面及多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侧面的第二安装侧面;一发光单元,其包括多个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侧面的第一发光元件与多个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侧面的第二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总流明值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总流明值。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固定座上设有安装侧面(即第一安装侧面及第二安装侧面),故可将发光单元的发光元件(即第一、第二发光元件)安装于其上,并调整各组发光元件的总流明值,通过调整流明值的大小关系或是比例关系,以使发光装置发出均匀的泛光效果。
附图说明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其中:
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A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侧视图。
图1B是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特性的测试图,其中总流明值比例为0.78。
图1C是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特性的测试图,其中总流明值比例为0.64。
图2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A是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特性的测试图,其中总流明值比例为0.78。
图2B是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特性的测试图,其中总流明值比例为0.64。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发光元件与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光装置,其可将具有指向性的发光光源通过发光光源的流明值设计,以达成符合安规标准的泛光照明的发光装置。
请参考图1、图1A;本发明所提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其中本发明的发光装置1是至少包括基座10、透光壳体11、固定座12及发光单元13。固定座12是安装于基座10上,固定座12具有一底面121及多个连接于该底面121的第一安装侧面122及多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侧面122的第二安装侧面124,第一安装侧面122与第二安装侧面124可用于安装发光单元13;发光单元13可包括有两组以上的发光元件(即后文所述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131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132),如发光二极管(LED)、二极管模块或阵列等等,并使每一组发光元件具有不同的流明值,进而达成泛光型态的发光态样,尤更可符合安规的要求,例如在135度(°)至180度的区间具有至少5%的总流明值,或是光源的发光强度(luminousintensity(candelas))分布于0度、45度和90度的垂直平面呈现垂直对称分布等等,后文的实施例会针对上述安规规范进行测试。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基座10上设有一结合面101,而该透光壳体11与固定座12是设于该结合面101上;具体而言,该透光壳体11是为一罩体结构,其盖设于该结合面101上,以形成一容置空间110,例如透光壳体11可为接近朗伯散射(Lambertian scattering)的材料或是接近高斯散射(Gaussian scattering)的材料或是介于朗伯散射与高斯散射之间的材料所制成;而固定座12则固接于该结合面10,并容设于该容置空间110中;该固定座12具有一底面121及四个连接于该底面121的第一安装侧面122及四个连接于第一安装侧面122的第二安装侧面124,该底面121是接合于该基座10的结合面101。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该固定座12是为一类似于柱状体的座体,其主要由一个四边形的底面121、四个第一安装侧面122与四个第二安装侧面124所构成,该固定座12的底面121是以烧结、黏合、或机构固定的方式组接于该基座10的结合面101,而上述四个第一安装侧面122、四个第二安装侧面124是用以安装发光单元13;再者,该固定座12还可提供发光单元13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的发光单元13具有四个第一发光元件131及四个第二发光元件132以对应前述的第一安装侧面122与第二安装侧面124,该四个第一发光元件131是固设于固定座12的四个第一安装侧面122上,换言之,上述每一个第一安装侧面122上均设有第一发光元件131;同样地,每一个第二安装侧面124上亦设有一个第二发光元件132;再者,为达较佳的泛光照射态样,每一第一发光元件131与其所对应的第二发光元件132是沿着该结合面101的法线方向N排列,换言之,每一第一发光元件131是位于其所对应的第二发光元件132的下方,而图标中所绘制的箭头L则表示发光元件的光轴方向。
值得说明的是,固定座12还包括一对应于该底面121的顶面123,亦即固定座12的上下分别为顶面123与底面121,顶面123上并无设置有所述的第一、第二发光元件131、132(亦即顶面123上并无设置有发光元件)。
由此,本发明可使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31的总流明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132的总流明值,例如,调整所述第二发光元件132的总流明值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31的总流明值的比例是介于0.5至1,以达成泛光型态的发光态样,并可符合安规的要求。
如图1B所示,其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特性的测试图,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元件132的总流明值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31的总流明值的比例为0.78,而透光壳体11是为接近朗伯散射(Lambertian scattering)材料;另外,图1C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特性的测试图,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元件132的总流明值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31的总流明值的比例为0.64,而透光壳体11是为接近高斯散射(Gaussian scattering)材料,由图可知,本具体实施例可满足光源于135度至180度的区间具有至少5%的总流明值(本具体实施例的总流明值约为16%),且上述光源的发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candelas))分布于0度、45度和90度的垂直平面均呈现垂直对称分布,以及光源于0度到135度(垂直轴对称)的发光强度均呈平滑分布,且在0度到135度中的任何角度的发光强度与0度到135度中的发光强度的平均值均相差不超过20%的安规要求。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发光元件132与第一发光元件131的总流明值的控制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控制电路进行LED的调整,以达到前述总流明值的控制。例如本发明可利用两组驱动单元输出不同的电流,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单元14A可电性连接第一发光元件131及第二驱动单元14B可电性连接第二发光元件132(请注意:图3所绘出的第一发光元件131及第二发光元件132的数量仅作参考之用),可利用第二驱动单元14B所输出的电流值与第一驱动单元14A所输出的电流值的比例介于0.5至1,如电流比例为0.78或0.64等等,使LED所输出的总流明值受到控制。
图2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座12是由一个三边形的底面121、三个第一安装侧面122与三个第二安装侧面124所构成。发光单元13则对应地具有三个第一发光元件131及三个第二发光元件132,该三个第一发光元件131是固设于固定座12的三个第一安装侧面122上,换言之,上述每一个第一安装侧面122上均设有第一发光元件131;同样地,每一个第二安装侧面124上亦设有一个第二发光元件132;再者,为达较佳的泛光照射态样,每一第一发光元件131是位于其所对应的第二发光元件132的下方。
同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可调整所述第二发光元件132的总流明值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31的总流明值的比例是介于0.5至1,以达成泛光型态的发光态样,并可符合安规的要求。
如图2A所示,其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特性的测试图,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元件132的总流明值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31的总流明值的比例为0.78,而透光壳体11是为接近朗伯散射(Lambertian scattering)材料;另外,图2B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特性的测试图,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元件132的总流明值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31的总流明值的比例为0.64,而透光壳体11是为接近高斯散射(Gaussian scattering)材料,由图可知,本具体实施例可满足光源于135度至180度的区间具有至少5%的总流明值(本具体实施例的总流明值约为16%),且上述光源的发光强度(luminous ihtensity(candelas))分布于0度、45度和90度的垂直平面均呈现垂直对称分布,以及光源于0度到135度(垂直轴对称)的发光强度均呈平滑分布,且在0度到135度中的任何角度的发光强度与0度到135度中的发光强度的平均值均相差不超过20%的安规要求。
本发明的至少具有优点如下:
1、本发明可解决指向性的发光光源无法达到广泛角度的光照的问题。换言之,本发明可利用调整流明值的控制方式使指向性的发光光源达成泛光照明的目的。
2、另外,本发明的发光装置更可满足安规的规定,故极具有商业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其具有一结合面;
一设于该结合面上的透光壳体,该透光壳体形成一容置空间;
一设于该结合面上的固定座,且该固定座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其中该固定座具有一个与该结合面接合的底面、多个连接于该底面的第一安装侧面及多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侧面的第二安装侧面;
一发光单元,其包括多个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侧面的第一发光元件与多个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侧面的第二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总流明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总流明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总流明值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总流明值的比例介于0.5至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具有三个所述的第一安装侧面及三个所述的第二安装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该第一安装侧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的第一发光元件,每一个该第二安装侧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的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其中之一与其所对应的第二发光元件沿着该结合面的法线方向排列,使所述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其中之一位于其所对应的第二发光元件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具有四个所述的第一安装侧面及四个所述的第二安装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该第一安装侧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的第一发光元件,每一个该第二安装侧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的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其中之一与其所对应的第二发光元件沿着该结合面的法线方向排列,使所述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其中之一位于其所对应的第二发光元件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还包括一对应于该底面的顶面,而该顶面上不设置有所述的第一、第二发光元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壳体为接近朗伯散射材料、接近高斯散射材料或是介于朗伯散射与高斯散射之间的材料所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驱动单元及一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驱动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驱动单元所输出的电流值与该第一驱动单元所输出的电流值的比例介于0.5至1。
CN2011102617252A 2011-09-06 2011-09-06 发光装置 Pending CN1029800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17252A CN102980051A (zh) 2011-09-06 2011-09-06 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17252A CN102980051A (zh) 2011-09-06 2011-09-06 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0051A true CN102980051A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5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17252A Pending CN102980051A (zh) 2011-09-06 2011-09-06 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8005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5253A (zh) * 2015-09-12 2015-12-09 东莞市洲创实业有限公司 新型led灯具
CN110087358A (zh) * 2018-01-25 2019-08-02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控制系统及灯具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4367A1 (en) * 2002-12-13 2004-06-17 Jui-Tuan Li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bulb
CN201568758U (zh) * 2009-06-04 2010-09-01 陆炜 Led照明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4367A1 (en) * 2002-12-13 2004-06-17 Jui-Tuan Li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bulb
CN201568758U (zh) * 2009-06-04 2010-09-01 陆炜 Led照明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5253A (zh) * 2015-09-12 2015-12-09 东莞市洲创实业有限公司 新型led灯具
CN110087358A (zh) * 2018-01-25 2019-08-02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控制系统及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3970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with light controlling reflective layer
JP5698032B2 (ja) Led照明器具
US20070268698A1 (en) LED illuminating device
US20140301074A1 (en) Led lighting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853288B (zh) 光学元件及具有该光学元件的发光装置
US20140003049A1 (en) Luminaire
CN102278612B (zh) Led照明灯具
US20170077172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light source
US20140369037A1 (en) Omnidirectional Lamp
US20220196213A1 (en) A light-emitting device
CN102980051A (zh) 发光装置
CN103883895A (zh) 大角度发光led灯
EP2749809B1 (en) Lighting fixture
JP5916800B2 (ja) Led照明器具
CN102537709A (zh) 发光装置
CN203202700U (zh) 大角度发光led灯
TWM437916U (en) LED bulb
TW201326641A (zh) Led燈泡
US20150146432A1 (en) Light source module
CN202546660U (zh) Led灯架
CN203215590U (zh) 一种大广角led模组
JP2013008488A (ja) 照明器具
JP5701675B2 (ja) カバー及び当該カバーを備えた照明装置
CN203309583U (zh) 大角度发光led灯
TW201326646A (zh) Led燈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