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0063B - 近场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近场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70063B CN102970063B CN201210418451.8A CN201210418451A CN102970063B CN 102970063 B CN102970063 B CN 102970063B CN 201210418451 A CN201210418451 A CN 201210418451A CN 102970063 B CN102970063 B CN 1029700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bel
- nfc
- terminal equipment
- external label
- described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3443 Unconscious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75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12 process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02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近场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终端设备启动近场通信NFC通信模式并扫描外部标签;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在进行近场通信NFC过程中,可以从多个角度对NFC标签进行过滤,从而在确保实现近场通信功能的同时,能够使用户有充分的选择权去决定应用、资源等的访问权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通信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近场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FC)技术是最近研究非常活跃的通信领域,相对于蓝牙,红外等无线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电子支付和读取其他NFC设备或标签(Tag)信息。NFC的短距离交互使得整个认证识别过程大大简化,使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快捷、更安全。通过NFC,各种电子设备电脑、数码相机、NFC设备、PDA等可以很方便快捷地进行无线连接,进而实现数据服务。
NFC工作主要有三种模式,卡模拟模式,点对点模式和读写器模式。卡模拟模式主要用于卡模拟电子支付过程中,而点对点模式可以用于NFC设备之间传输文件,读写器模式可以用于各种NFC标签的操作过程中。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20305887的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NFC的电子名片交换装置,包括:名片信息输入装置、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和名片信息输出装置,所述的名片信息输入装置由NFC模块构成,所述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由可触控显示屏、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存储器组成,NFC模块、可触控显示屏和数据存储器分别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名片信息输出装置由蓝牙和USB接口组成,蓝牙和USB接口分别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NFC技术、可触控显示屏、蓝牙等技术集成到一起,形成以名片交换为主要功能的电子装置,将传统的纸质名片改变为电子名片,符合未来世界信息化发展的潮流。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20144332.9的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持NFC设备上的NFC智能SD卡热插拔的供电装置,包括:双MOS管、NFC智能SD卡和NFC芯片,双MOS管的两个源极相连,双MOS管的两个栅极均通过电阻与NFC设备的基带芯片的GPIO端口连接,双MOS管的一个漏极与NFC设备的电源管理芯片的VDD18端口连接,另一个漏极与NFC智能SD卡的电源端口;NFC智能SD卡的电源端口与NFC芯片的SIMVCC端口连接。因为NFC智能SD卡的电源仅在用户要用到NFC功能的时候才会有电源,其他时间其供电电源都是关闭的,因而在其他时间用户都可以将智能SD卡进行插拔,NFC设备都不会受到影响,实现了NFC设备支持智能SD卡的热插拔
在现有技术提供NFC通信技术中,用户使用NFC设备刷NFC标签过程时并不能获知NFC标签里面的具体内容,只能凭借对标签的外部介绍来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标签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个黑盒子。现有的NFC标签可以发起各种应用,比如上网浏览,打电话,发短信,设置时间等,这些操作有可能涉及到用户的隐私,然而用户使用NFC设备刷NFC标签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使得NFC标签触发移动终端中涉及到用户隐私的应用或者资源。现有的NFC设备都是有关如何实现NFC功能,并没有就NFC使用过程中在对NFC标签进行操作时对用户的隐私或者敏感资源进行特别保护。
有鉴于此,业界亟需提高近场通信NFC过程中的用户信息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通过从多个角度对NFC标签进行过滤,实现在进行近场通信NFC过程时确保用户的信息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近场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终端设备启动近场通信NFC通信模式并扫描外部标签;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通信模块、NFC通信管理模块、运行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启动近场通信NFC通信模式并扫描外部标签;所述NFC通信管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所述运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与所述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设备和方法,能够在进行近场通信NFC过程中,可以从多个角度对NFC标签进行过滤,从而在确保实现近场通信功能的同时,能够使用户有充分的选择权去决定应用、资源等的访问权限。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方法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近场通信的主动模式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近场通信的被动模式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系统结构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近场通信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结构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应用操作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资源访问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险评估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共享标签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共享授信标签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授信标签更新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敏感词语操作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过滤非本地复合数据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对安全等级进行分类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NFC设备使用正向来刷标签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NFC设备使用反向来刷标签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NFC设备使用耦合天线电流来判断刷取动作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NFC设备刷取标签的流程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NFC设备标签响应标签的流程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NFC设备自学习或通过其他NFC设备的学习结果来改进标签操作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NFC设备共享授信标签的流程图;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NFC设备使用安全等级响应标签的流程图;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NFC设备综合多种操作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近场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近场通信的流程图;
图2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近场通信的流程图;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法
现在参照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法。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认为局限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方法;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法是为了使本发明的公开彻底和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整地传达本发明的思想、观念、目的、构思、参考方案和保护范围。附图中示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法的详细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附图中,相同标号指代相同要素。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既包括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进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具有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可以组合语音和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和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这里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还可以是PDA、MID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等。这里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还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近场通信NFC,也可称为短距离通信或近距离通信,是指当执行通信的设备(终端)之间的距离在若干个10cm之内时变为可允许通信,还包括通过使用执行通信的装置(或外壳)彼此接触来执行的通信。NFC通信设备使用的载波频率的示例包括ISM(工业科学医疗)频带的13.56Mhz。近距离通信模式可分为:如图1所示,主动模式,其是这样一种通信模式,其中,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多个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输出电磁波,调制电磁波,从而发送数据;被动模式,其是这样一种通信模式,其中,多个通信设备中的一个通信设备输出电磁波,通过在所述多个通信设备中的其他设备中对所述电磁波进行负载调制来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的主动模式,当将要执行采用电磁感应的近距离通信时,通过首先输出电磁波来开始通信的设备,即可以称之为发起通信的设备将被称为发起方。通过以下方式来执行近距离通信:发起方将命令发送到它的通信方,所述通信方发回对所述命令的响应。发回对来自发起方命令的响应的通信方被称为目标方。作为发起方的NFC通信设备和作为目标方的NFC通信设备分别调制其自身产生的电磁波(与其相应的载波),从而发送数据。另一方面,在主动模式下,当作为发起方的NFC通信设备发送数据时,其开始输出电磁波,调制电磁波,从而将数据发送到作为目标方的NFC通信设备。然后,在数据传输完成之后,作为发起方的NFC通信设备停止输出电磁波。此外,当作为目标方的NFC通信设备发送数据时,其开始输出电磁波,调制电磁波,从而将数据发送到作为目标方的NFC。然后,在数据输出完成之后,作为目标方的NFC通信设备停止输出电磁波。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的被动模式,作为发起方的NFC通信设备连续输出电磁波,从而将数据发送到作为目标方的NFC通信设备;而作为目标方的NFC通信设备对由作为发起方的NFC通信设备输出的电磁波进行负载调制,从而将数据发送到作为发起方的NFC通信设备。
本发明针对标签的黑盒子特性,在设备端对现有定义的应用进行设置,也会对保留的应用进行设置,这样在用户刷标签之后给用户一定的缓冲空间或者直接禁止掉某些访问。在用户使用NFC设备刷标签的过程中,用户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使用某个面去接触NFC标签Tag,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将这个动作转化为和权限相关的分级操作,进而决定是否执行标签中的应用。NFC设备功能不能一直打开,因此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在用户打开NFC功能的时候直接选定用户当前敏感的应用,进而决定哪些应用的启动需要用户特别注意,那些应用可以直接被启动。
本发明中的标签是指可以被终端设备或移动终端中NFC模块访问并进行数据交换、或者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或移动终端中NFC模块发起其中的某个应用或访问其中的某个资源。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具有NFC模块的终端设备或移动终端也可以被视为一个标签。在现有的标签中有很多标准的操作,比如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实时传输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预留的操作。这些操作使得标签访问移动终端中的资源和访问移动终端中的有关应用。所述资源例如包括:网络、硬件(电话卡、摄像头等)、文档等内容。进一步地,资源在NFC设备上来说是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上来分,在硬件上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卡、摄像头、感应器等器件;在软件上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文档、网络等内容。在某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能够添加这些资源,或者能够标注资源属性,NFC功能开启的时候,利用广播机制,可以获取移动设备上的各种资源。
本发明中术语“扫描”、“刷标签”或“刷取”是指所述移动终端发现并与外部标签建立近场通信。本发明中术语“设置”是指对目标对象进行许可操作、禁止操作、添加操作、删除操作、或提示操作等操作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术语“权限”是指许可、禁止、或提示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发明中术语“过滤”是指移动终端根据其中存储的NFC管理属性数据库中的权限(允许、禁止或提示等)与外部标签进行交互。
作为一实施方式,如图2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近场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终端设备启动近场通信NFC通信模式并扫描外部标签;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100的系统结构图。作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方式,所述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NFC系统102、应用系统103、资源系统104、安全机制105、共享操作机制106、授信标签系统107。上述系统结构仅是按照功能进行划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这些系统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合并成一个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NFC系统102可以包括:非智能和/或智能NFC设备的操作系统。所述NFC系统102配置有近场通信模块(NFC模块),使得终端设备100可以与类似设备或具有近场通信功能的标签进行近距离通信。所述类似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近场通信功能的终端设备、蓝牙设备、路由器、有线网设备、或无线网设备等。所述NFC模块能够从网络上获取相应的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也能够将标签操作上传到网络上进行保存,以供其它设备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系统103可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中配置的各种应用。在终端设备100刷取标签之后,所述应用系统103中的应用程序能够被所述标签调用。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系统104可以包括:设备中配置的各种资源,例如网络、硬件(电话卡、摄像头等)、文档等内容。NFC标签被刷取之后,该NFC标签可能会访问设备中的资源。对于一些资源的访问,终端设备100可以被配置为能够提醒用户或者是经过使用者的许可才允许该NFC标签的访问。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机制105可以包括:在移动设备中配置安全机制,所述安全机制可以根据设定的安全等级,管理系统资源或应用的访问。在NFC标签被刷取之后,终端设备100能够根据NFC设置中的安全等级来进行访问。
进一步地,所述共享操作机制106可以配置为一操作共享模块,用于通过NFC功能或者其他方式(例如,蓝牙功能)将上述的标签操作访问的设置共享给其他设备,同时,也可以从其他移动设备获取标签操作访问的设置,其中:共享或交换的内容可以通过各种通信方式,例如,通过传输文件或利用蓝牙、红外、局域网等应用来实现。
进一步地,授信的标签系统107可以包括:在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用户的选择将标签进行授信和非授信的分类。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授信或非授信标签,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将其共享给其他用户,其他用户可以直接访问该授信标签的内容。例如,授信标签可以通过NFC系统来传输,也可以通过网络方式来传输。授信系统允许终端设备配置相同或不同的可信策略。当终端设备配置有相同的可信策略时,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共享标签库中经过处理的授信标签;当终端设备配置有不相同的可信策略时,终端设备可以共享标签库中授信标签的最原始的数据。终端设备内的所述授信标签可以被共享给另一移动设备,例如可以使用NFC通信方式来传递,也可以使用网络方式来传递。例如,当共享设备之间的NFC管理属性数据库能够互相匹配时,进行共享操作。进一步地,可以直接共享NFC管理属性数据库或者经过处理的授信标签。例如,当共享设备之间的NFC管理数据数据库不能够匹配时,所述共享操作可以共享最原始的设置或者未经过处理的授信标签。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近场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启动近场通信模式并检测外部标签;判断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与相应的外部标签建立NFC交互。
例如,如图5所示,通过生成NFC管理属性数据库来判断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所述NFC管理属性数据库包括:应用权限列表、资源权限列表、用户风险偏好列表、或授信标签列表中的任一数据列表。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确定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包括:终端设备确定外部标签的类型,根据外部标签的类型确定相应的访问权限。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终端设备根据以下一个或多个信息确定访问权限: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确定访问权限;根据用户输入的安全等级,确定访问权限;根据外部标签的等级分类,确定访问权限;设置关键字,根据关键字查询的结果,确定访问权限。
例如,所述应用权限列表通过如下方式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的组合生成:对所述外部标签启动的所述终端设备中的应用进行设置;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部标签进行NFC交互的应用进行设置。图6示出了经如上配置后的终端设备(即,具有NFC功能的设备,又称为“NFC设备”)进行操作的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终端设备开启NFC系统并进行轮询操作,根据NFC系统的配置搜索标签或者其他NFC设备。此时,可以设置设备访问标签的种类,减少轮询时间,以节约用电。NFC系统的轮询操作可以根据预定策略打开或关闭,例如在进行预设时间的轮询之后,如果没有发现任何标签或者NFC设备,那么可以关闭NFC功能或者间隔预定时间后再次发起轮询。
步骤202:NFC系统扫描应用的标记。NFC系统可以对允许操作的应用添加标记,例如,当NFC设备打开NFC功能时,NFC系统根据添加的标记搜索应用,然后将搜到的应用提示给用户。在某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对涉及隐私的应用进行设置,这样选择应用时终端设备中的NFC系统根据隐私高低排列顺序进行识别。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应用被设置了安全分级,那么NFC系统可以直接根据所述安全分级搜索相应的应用。当然,可以理解的是,NFC系统可以根据使用情况不断修改隐私排序或安全分级。
步骤203:通过NFC系统设置应用的访问权限,所述设置包括:添加或者删除。
步骤204:设置应用的操作。当所述应用被启动之后,NFC系统可以设置对允许访问的应用的操作方式,例如所述操作方式可以是直接执行该应用,或者可以是在执行该应用之前提示用户有关信息(即,提示执行),或者可以是直接禁止。步骤203和步骤202可以并列存在,例如用户可以自己添加或者删除被限制的应用。在这些应用被设定之后,用户依然可以根据后续的使用情况对应用进行调整。
步骤205:NFC设备刷NFC标签,此时设备将读取标签内容并触发设备中相应的应用,应用根据前面几步的设置对标签做出反应。
例如,所述资源权限列表通过如下方式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的组合生成:对所述外部标签访问的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资源进行设置;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部标签进行NFC交互的资源进行设置。图7示出了经如上配置后的NFC设备进行操作的示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同步骤201操作。
步骤302:外部标签读取NFC设备中的资源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能够添加资源或者标注资源的属性。例如,当NFC开启的时候,所述外部标签利用广播机制,获取NFC设备上的资源。
步骤303:NFC设备设置资源的访问权限。例如,NFC设备设置资源的访问可以包括:不能访问的资源信息,比如某个无线网络不能访问。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置资源的访问可以包括:在某个应用在运行时,相关的某些资源无权访问,而某些资源有权访问。
步骤304:NFC标签访问资源。NFC标签会启动相应的应用进行操作。在访问资源的过程中,NFC设备可以利用先前的设置来判定。NFC标签将根据标签内容发起相应的应用。当NFC标签通过NFC设备中的应用访问NFC设备中的资源时,既可以对应用设置访问权限,也可以对硬件使用方式设置访问权限。进一步地,在访问资源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其他的安全方式对NFC设备进行配置,比如结合密码认证或者签名认证等方式。因此,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与相应的外部标签建立NFC连接,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并结合密码认证或签名认证模式过滤所述外部标签。
例如,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通过如下方式生成:根据用户风险偏好将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交互的所述外部标签进行风险分类,并根据所述风险分类进行设置。图8示出了经如上配置后的NFC设备进行操作的示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901:用户可以通过NFC设备设定风险偏好特性。在某些实施例中,该风险偏好特性例如可以分为高、中和低三等。
步骤902:NFC设备可以配置有风险评估系统。在某些实施例中,该风险评估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风险评估结果。
步骤903:NFC设备可以将风险偏好因素添加入NFC设备的属性设置中,该属性可以同时用于关于NFC设备中与安全相关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包含不限于:访问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内容。在本实施例中,NFC设备可以将根据步骤903来决定是否执行步骤904和步骤905。
步骤904:当打开NFC功能,NFC设备根据步骤903的特性得到用户是爱好高风险的,或者是根据用户设定的高风险特性时,将NFC设备中涉及到的保护对象全部设置为默认打开。
步骤905:当打开NFC功能,NFC设备根据步骤903的特性得到用户是爱好低风险的,或者是根据用户设定的低风险特性时,将NFC设备中涉及到的保护对象全部设置为默认关闭。在某些实施例中,风险偏好等级并非限于两级,可以设置为多个等级,在多等极设置下从步骤903引出的路径也有可能是多个而不仅仅限于步骤904和步骤905。
例如,所述授信标签列表通过如下方式生成:根据用户授信标签将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交互的所述外部标签进行授信分类,并根据所述授信分类进行设置。图9示出了经如上配置后的NFC设备进行操作的示意图,示出了共享标签操作的流程图,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501:NFC设备开启NFC功能。
步骤502:NFC设备开启共享标签操作。在某些实施例中,共享标签功能可以与NFC功能的开启同时触发,也就是说,NFC功能打开的同时也打开共享标签的功能。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单独设置共享标签功能的开关操作。在某些实施例中,共享标签功能可以通过NFC设备中的相关应用来操作,或者可以配置在一个外部标签内,在需要共享时通过该标签直接触发共享功能。
步骤503:NFC设备共享标签操作。设备共享操作的方式取决于标签操作的存储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标签的共享操作以数据库方式存储,在共享标签操作的时候,可以通过共享数据库的方式来实现共享。在某些实施例中,标签共享操作以应用方式来实现,共享操作保存在应用中,并且和应用一起可以被传送。在某些实施例中,这些操作可以被打包成标签,在共享标签操作的时候,将该标签共享。
步骤504:获得共享操作的NFC设备使用该设置进行操作。在某些实施例中,共享操作以数据库形式被传过来,此时需要两台设备之间能够解析被共享的数据库。在某些实施例中,共享的操作是以应用的形式被传送的,那么此时直接打开应用就可以了。在某些实施例中,共享的操作是以标签方式来传送,设备读取标签之后,使用标签中的操作来设置共享操作。所述的授信标签的来源标签还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者几种:1、可信度低的标签,自己进行刷选,保存于设备的标签库中;2、可信度受到第三方机构监管或者社会监督的标签,用户进行刷取操作,保存于设备的标签库中;3、可信度受到用户监督,用户在完成刷取操作之后,将反馈结果呈现给其他用户,同时将可信的标签保存于标签库中。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相应的访问权限包括:终端设备访问外部标签的权限,和/或外部标签访问终端设备的权限。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对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根据相应的访问权限,终端设备允许访问外部标签,或者禁止访问外部标签;根据相应的访问权限,终端设备允许被外部标签访问,或者禁止被外部标签访问。例如,终端设备允许被外部标签访问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被外部标签访问;终端设备上的硬件设备被外部标签访问;终端设备上的数据信息被外部标签访问。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向其他终端设备共享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使得其他终端设备根据NFC管理属性,与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0示出了经如上配置后的NFC设备进行操作的示意图,示出了共享授信标签(TrustedTag)的示意图,具体如下所示:用户1101携带NFC设备,进入标签站刷取标签1102。在图10中,标签1102是经其他用户或者社会上权威组织或机构授信过的标签。当NFC设备刷取标签1102之后,以图11所示的方式获得授信标签1103。授信标签1103可以是一个在携带标签站中经过其他NFC设备1104确认的授信信息1105的标签,从而将用户1101的授信标签共享给其他NFC设备1104。这样其他NFC设备1104中就有了授信信息1105。通过上述过程,就完成了标签站中授信标签的传递过程。在某些实施例中,两个NFC设备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授信设置系统,能够将授信特征直接传递,这样另外一个NFC设备直接接收授信特征并作为本地授信特征。在某些实施例中,两个用户并不具备相同或者类似的授信设置系统,那么就需要另外一个用户手动设置接收的标签为授信标签。因此,所述NFC管理属性数据库可以在所述终端设备与相应的外部标签建立NFC交互时进行传输,从而作为共享数据被外部标签或另一终端设备使用。
进一步地,上述近场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相应的访问权限,终端设备设置允许被外部标签访问的应用程序、硬件设备或数据信息。
例如,图11示出了经如上配置后的NFC设备进行操作的示意图,示出了授信标签更新的示意图,具体如下所示:用户1201使用NFC设备,能够与服务器1202进行交互获取用于认证的信息,该信息可以传送到标签站中的标签中。在本实施例中,标签站中标签可以显示标签(Tag)相关信息1203,同时能够统计用户的刷取信息1204,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刷取次数、成功响应标签内容次数等。在用户获取到1202中的认证信息之后,用户刷取标签站的标签,设备可以使用先前获取到的信息和标签站中的认证信息认证。如果通过认证,那么直接响应标签操作;否则,是否响应标签操作交由用户决定。在某些实施例中,用户1202从中获取信息可以以短信的方式来获得验证码。当完成了上述的认证过程之后,另一用户1205使用的NFC设备就会保存该标签站的授信标签。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设备的信息注册到标签站的数据库中,这样用户在刷取标签站内容的时候,能够访问更多的授权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NFC管理属性数据库还包括:敏感词列表,其中:所述敏感词列表通过如下方式生成:对所述外部标签访问的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敏感词进行设置;对所述外部标签访问的通过所述终端设备搜到的敏感词进行设置;对所述终端设备访问的所述外部标签中的敏感词进行设置;对所述终端设备访问的通过所述标签搜到的敏感词进行设置;或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部标签进行NFC交互的敏感词进行设置。图12示出了经如上配置后的NFC设备进行操作的示意图,示出了敏感词语操作的流程图,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401:NFC设备开启NFC功能。
步骤402:NFC设备设置敏感词语。该步中可以采用保存一个词库作为敏感词语设置集合。该集合可以是文本形式,但是适用于多种辨认,例如所述多种辨认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文本、音频和视频等内容。敏感词语可以用于访问的目的,访问的音频或者视频中有敏感词语。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分级影片,设备能够提取出提示内容或者标记内容,该步骤后中设置的敏感词语能够用于过滤分级视频。该步骤中的过滤可以用于本地的数据,也可以用于非本地的数据。在某些实施例中,当过滤本地数据时,可以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进行设置。
步骤403:NFC设备响应标签。NFC设备刷NFC标签,该NFC标签将内容传给该NFC设备。随后,该NFC设备解析标签内容。随后,该NFC设备将标签内容中的词语与前面敏感词语进行比对,如果内容中的词语有落入敏感词语库,那么NFC设备提示用户或者直接禁止操作。在某些实施例中,标签携带的内容中并没有敏感词语,但是最终根据标签解析的内容中可能会有敏感词语,比如解析之后的文本中有敏感词语,此时也可以使用过滤条件提醒用户或者禁止显示。
步骤404:设定选择标签的操作。通过增加标签启动应用的缓冲空间,NFC设备可以选择提醒用户或者直接禁止显示。在某些实施例中,通过人机交互式(例如,提问方式)来启动应用,或者是以其他方式,比如,视频、GIF动画等方式来提示用户即将或是否需要打开应用。进一步地,NFC设备的NFC功能可以不用一直打开,本发明中将用户对当前敏感内容添加到打开NFC功能的动作中,用户在打开NFC功能的同时可以借助习惯的动作选择当前环境敏感的内容,方便用户对标签操作的设置。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标签动作的设置的打开和关闭也可以直接采用下拉列表的方式来选择。
进一步地,图13示出了经如上配置后的NFC设备进行操作的示意图,示出了过滤非本地复合数据的示意图,具体如下所示:当用户4a01使用的第一类数据4a02是非本地的数据时,用户4a01使用第一类数据4a02之后的评价能够加入到第一类数据4a02中形成第二类数据4a03(即,合成数据)。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类数据4a02可以包含但是不限于:音频、视频、或文件等。在某些实施例中,用户4a01对第一类数据4a02的评价表现为对在线视频、在线音频和在线大文件内容的评论。第二类数据4a03需要通过应用进行重新打包,并将用户4a01的体验添加到第一类数据4a02中。例如,当线音频网站或者在线视频网站将评论数据打包加入原始的音频或者视频数据时,加入用户网站的标记。在图13中,NFC标签4a04可以触发一个动作,使得NFC设备4a05去访问第一类数据4a02。在图13中,NFC设备4a05将不会立即响应NFC标签4a04去访问第一类数据4a02,而是先将第二类数据4a03发送给NFC设备4a05进行分析。如果符合动作设置的要求或其他预设条件,则NFC设备4a05将去访问第一类数据4a02;否则,不访问第一类数据4a02。
进一步地,图14示出了经如上配置后的NFC设备进行操作的示意图,示出了对安全等级进行分类的流程图,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601:NFC设备开启NFC。
步骤602:NFC设备开启安全分级。该步骤602可以与步骤601合并在一起执行。也就是说,NFC对应的标签操作可以设置安全分级操作,也可以不使用安全分级操作,具体情况由用户选择。是否设置步骤602中的安全等级,并不影响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它步骤中的设置操作。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综合NFC设备对本地应用已配置的安全等级来执行NFC标签动作。
步骤603:NFC设备刷标签。在该步骤603中,NFC标签可以是与安全无关的,例如,NFC标签可以仅仅是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NFC标签可以被按等级进行标记。在NFC设备刷取NFC标签时,NFC标签可以直接将等级信息发送给NFC设备。
步骤604:NFC分级处理标签。在某些实施例中,标签带有分级处理,那么NFC设备直接读取标签内容进行处理。在某些实施例中,NFC标签不具有分级内容,但是NFC标签所触发的应用和NFC设备本身具有分级处理功能,NFC设备刷取NFC标签,然后NFC设备根据分级处理的设置,处理NFC标签的操作。
进一步地,刷取外部标签时,根据终端设备的朝向,终端设备禁用或启用接收用户的确认指示。例如,终端设备根据以下一个或多个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朝向:根据终端设备中耦合天线中的电流判断终端设备的朝向;根据终端设备中摄像头拍摄的信息判断终端设备的朝向;根据终端设备中重力感应器判断终端设备的朝向;根据终端设备中光传感器判断终端设备的朝向。
进一步地,上述近场通信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设备设置被所述外部标签访问时接收用户的确认指示。
例如,图15和图16示出了经如上配置后的NFC设备进行操作的示意图,通过NFC设备使用正、反向来刷标签的示意图,具体如下所示:通过用户刷取标签的动作作为区分权限设置的参数。也就是说,NFC设备能够利用自身条件将刷取标签动作进行分权限设置。在某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NFC设备背对NFC标签进行刷取时,权限可以被设置为标签交互响应;当用户使用NFC设备面向NFC标签进行刷取时,权限可以被设置为标签与设备直接响应。直接响应是指用户不参与标签响应的,设备直接执行标签的内容。例如,有一个标签内容是拨打电话01012345678,用户设备刷取该标签的时候直接拨打电话,用户直接等待接通就可以了。交互响应的意思是设备在刷取标签之后,获取标签的内容,如果内容该内容有动作部分,比如打电话或者上网等动作,那么设备允许用户选择执行或者禁止标签动作。例如有一个标签内容也是拨打电话02112345678,用户设备刷取该标签的时候直接拨打电话,用户参与其中决定是否拨打该长途电话。例如,当用户使用NFC设备701背对着NFC标签702进行刷取时,在用户获取标签之后,能够顺势根据标签动作的设置来选择是否直接执行标签。当用户直接用NFC设备正面正对着标签进行刷取时,NFC设备701可以默认为用户设备直接执行标签内容。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可以配置有多个NFC天线,根据刷取标签时被激活的天线来判断使用正反动作。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NFC天线的磁感应电流方向和NFC设备的持有方向来判断NFC设备刷取标签的正反动作。在某些实施中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光传感器来判断NFC设备刷取标签的正反动作。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重力感应器来判断设备的旋转,并跟踪设备的持有方向来判断NFC设备刷取标签的正反动作。NFC标签702没有大小限制和厚度限制,因此在NFC标签702与NFC设备701进行交互的过程中,NFC标签702能够与NFC设备701的天线进行耦合。
进一步地,当用户参与NFC设备与NFC标签的交互过程时,NFC设备可以采集用户的手持特征,作为智能选择的参数。例如,当使用具备实时识别掌纹的NFC设备时,在NFC标签触发NFC设备中的应用时,NFC设备对掌纹703进行识别。假定在采用前置摄像头实时识别掌纹的情况中,当用户以手掌面向屏幕的方式去刷取标签(这种操作方式不适合刷取动作之后连贯的进行与标签的交互)时,则NFC设备直接与NFC标签建立通信连接。假定在采取后置摄像头实时识别掌纹的情况中,当用户是以手掌握着NFC设备的背部去刷取标签时,则在NFC设备刷取NFC标签之后,允许用户通过NFC设备与NFC标签进行交互。
进一步地,图17示出了经如上配置后的NFC设备进行操作的示意图,NFC设备使用耦合天线电流来判断刷取动作的示意图,具体如下所示:使用天线的磁感线和NFC设备的正常持有和倒立持有特征,判断出天线中的电流方向,进而判断NFC设备801是在背对刷取标签,还是面对刷取标签。在某些实施例中,天线802可以分布于设备801的正面和背面,当某个面的天线被激活的时候,那么NFC设备801可以确定被激活的天线,进而确定是背对标签还是面对标签。因此,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与相应的外部标签建立NFC连接,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并结合所述终端设备接近所述外部标签时的旋转角度、相对面种类、相对面大小、手掌掌纹或操作动作中的任一变量或任几个变量的组合过滤所述外部标签。
进一步地,图18示出了经如上配置的NFC设备刷取标签的流程图,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1301:NFC终端设备读取NFC标签中的信息,并对标签信息进行解析。
步骤1302:NFC终端设备获得读取信息的结果,其中:所述信息例如包括:URI识别码(URIIdentifierCode)为0x05、动作记录值(ActionRecordValues)为0x00、负载字符串(payloadstring)为035912345678。进一步地,NFC终端设备可以根据URI识别码为0x05判断出NFC标签内封装的信息的协议是tel;可以根据动作记录值为0x00判断出NFC标签的动作是执行打电话的动作;而且,还可以根据负载字符串为035912345678判断出所要拨打的具体的电话号码为035912345678。
步骤1303:进一步地,NFC终端设备可以获取该NFC标签的NFC数据交换格式(NFCDataExchangeFormat,简称“NDEF”),该NDEF可以采用现有规范中定义的格式。例如,该NDEF可以包括:NDEF头、类型长度、负载长度、ID长度、类型、ID、负载等参数。现有的ID对应的NFC标签是唯一的,并且不同的制造商会设计不同的ID。也就是说,如果通过结合该ID和相应的应用,就能够使NFC设备获取相应的信息。
步骤1304:获取用户的刷取意图。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例如图15和图16中提到的判断方法来获取用户的刷取意图。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传感器和能够识别用户持有特征的系统来获取用户的刷取意图。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根据用户便于进行人机交互的持有特征,例如,使用摄像头区别出手掌是正对着操作屏幕还是背对着操作屏幕,进而用该信息来判断用户的刷取意图。
步骤1305:读取NFC设备关于NFC标签响应的配置,即NFC设备读取其自身配置的响应NFC标签动作的信息。例如,NFC设备可以设定标签响应的设置,包括:当禁止NFC设备响应标签的交互时,NFC设备能够通过简单易操作的方式来修改配置;当允许NFC设备响应标签的交互时,执行步骤1306。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响应设置可以根据用户的风险偏好来设置。所述简单易操作的方式例如是当前设备的NFC设备策略是用户不参与设备和标签的交互过程,但是修改该策略,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比如动作方式(例如,摇摇手机),或者声控方式,或者其它简单的方式。
步骤1306:用户参与标签响应,即判断是否允许NFC设备参与标签响应。在NFC设备获取用户的刷取意图(步骤1304)和响应配置(步骤1305)之后,设备将判断并获取用户是否参与标签响应的信息。当用户参与标签响应时,执行步骤1307;否则,执行步骤1308。
步骤1307:用户判断标签内容。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步骤1308中NFC设备分析的标签信息来决定是否响应标签,也可以根据标签操作的应用或者资源来决定是否响应该标签。因此,在该步骤1307中,NFC设备并没有响应标签,只是提供给用户该标签的信息以供用户参考。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能够根据步骤1310的设备数据提供给用户建议以帮助用户做决定。
步骤1308:NFC设备根据步骤1303中分析的标签数据,基于设备的NFC系统或者应用来分析该标签信息。如果步骤1306中分析到用户不参与标签响应,那么NFC设备将根据自身保存的相关数据(步骤1310中的设备数据)来决定是否响应标签。
步骤1309:生成NFC标签动作响应策略。NFC设备根据步骤1310中提供的敏感应用列表和敏感资源列表决定NFC标签的响应策略。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将判断标签响应所需要的应用,然后判断该应用是否在敏感应用列表中,记录标签应用启动应用有关的信息并进入步骤1311中。例如,当NFC标签的动作是拨打电话035912345678时,NFC设备分析拨打电话所调用的App是否在敏感应用列表中,也会确认拨打的电话号码是否为敏感资源。上述实施例中提到可以再电话号码中添加内容,来表征该号码是否为信息敏感资源。如果在拨打的电话号码应用被调用之前,NFC设备先检查被拨打的号码是否为敏感号码段,以决定是否响应NFC标签。如果是敏感号码,则NFC设备禁止相应标签;否则,NFC设备提示用户交互或直接允许NFC标签访问。
步骤1310:存储有设备数据。该步骤1310中包含但是不限于敏感应用列表和敏感资源列表等数据。所述数据用于NFC设备分析NFC标签所携带的信息是否符合用户设定的访问条件,例如本发明中提到的受限制的内容或者受限制的应用。
步骤1311:NFC设备决定是否响应NFC标签。该步骤1311根据NFC标签的动作响应策略(步骤1309)和用户判断标签内容(步骤1307)的判断来决定是否响应标签。在某些实施例中,用户决定响应标签内容之后,NFC系统将该NFC标签的信息更新到数据库(步骤1310)中。例如,在步骤1307完成之后,NFC设备禁止标签响应(执行步骤1311),接着将该不响应的标签添加进数据库中以进行更新。
步骤1312:NFC设备将响应NFC标签。
图19示出了经如上配置后的NFC设备标签响应标签的另外一实施方式的具体流程图。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1401:NFC设备分析NFC标签中的信息,以获取NFC标签的参数:ID、类型名称格式(TypeNameFormat,简称“TNF”)、动作、应用相关信息、信息内容等。在某些实施例中,当NFC标签不含有ID信息时,NFC设备可以通过分析应用的相关信息和信息内容来决定是否为授信标签。
步骤1402:NFC设备判断NFC标签的TNF是否为在0x01和0x04之间。如果不在该范围之间,则判断出该标签为特殊类型(例如,自定义信息),那么NFC设备执行步骤1403,即提取NFC标签的ID信息;如果在该范围之间,则判断出该标签为已知的类型,那么NFC设备将执行步骤1405,即提取NFC标签应用相关信息。
步骤1403:NFC设备提取标签的ID信息。
步骤1404:NFC设备提取标签应用相关信息,即当没有ID信息,而NFC标签的解析信息存储于应用相关信息和信息内容中时,那么此时就需要提取信息内容来判断授信标签。标签应用相关信息例如是公交卡,该标签需要特殊应用来读取标签并解析标签信息,才能获取标签内容,但是普通的打电话的标签则不需要特殊应用。
步骤1405:NFC设备根据判断出来的NFC标签类型(步骤1402)来决定提取何种信息用于授信标签的判断。
步骤1406:比较授信标签库中的相关信息。在该步骤1406中,NFC设备的标签库可以包括:授信标签库和一般标签库,其中:在授信标签库中,已知类型的标签库可以用ID来标识,未知类型或者和应用相关的标签信息在标签库中可以用应用的相关信息来标记,比如应用的名称来标记。
步骤1407:判断是否为授信标签。该步骤1407将根据上述流程分析的数据来对比标签库中的标签和当前标签。如果当前标签在授信标签库中存在(即,完全匹配),则执行步骤1409;如果是部分匹配或者完全不匹配,则执行步骤1408。
步骤1408:NFC设备将会根据其他策略来判断是否响应标签。所述其他策略包含但是不限于前述使用的敏感应用列表、敏感资源和敏感词列表等内容决定的策略。如果使用其他策略判断为响应标签,则执行步骤1409;否则,执行步骤1411。
步骤1409:NFC设备响应标签。
步骤1410:NFC设备更新授信标签库。NFC设备响应完成标签库之后,如果该标签具有自己的唯一表示或者具有应用特征消息,那么将该标签的信息保存到授信标签库中,供以后使用。该步骤可以由设备自己进行,也可以通过用户交互进行。
步骤1411:NFC设备不响应NFC标签动作并保存刷取记录。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可以直接判断并执行步骤1411。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可以通过与用户进行交互或者为用户提供选项的方式,让用户判断是否执行步骤1411。
进一步地,图20示出了经如上配置后的NFC设备进行操作的示意图,NFC设备自学习或通过其他NFC设备的学习结果来改进标签操作的示意图,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1001:其他用户读取标签。该步骤1001中,NFC设备可以通过NFC系统来读取NFC标签;也可以通过网络上传或下载NFC标签,然后NFC设备对NFC标签进行分析以读取该NFC标签中的内容。在某些实施例中,在下载的NFC标签时,NFC设备可以进行加密。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其他用户的私钥加密,然后NFC设备可以通过公钥解密,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并读取该标签中的内容。通过网络上传或下载NFC标签例如是:在某些情况下,当NFC标签包括内存块时,可以将标签中的内存全部拷贝出来,然后保存为文件,上传到网上;具体的下载流程和文件的下载原理相似。
步骤1002:筛选标签。NFC设备根据标签的动作或者动作操作之后的结果,对标签进行筛选。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通过与用户交互,让用户参与筛选标签的过程。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包括:标签评价系统,以直接筛选标签,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步骤1003:转化为可信标签。在步骤1002中,NFC设备得到筛选结果后,NFC设备根据本身的可信策略将其转化为可信标签。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化步骤可以通过使用标签定义中预留的扩展字段来修改该标签的授信特征。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保存原有标签的所有信息,并且利用NFC设备中的授信系统对该NFC标签进行标记。
步骤1004:生成标签库1。在外部标签转化为授信标签之后,NFC设备保存该NFC标签。例如,NFC设备可以采用标签数据库(即,标签库)保存授信标签的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可以将标签库中的标签信息共享给其他NFC设备。在某些实施例中,当本地NFC设备的可信策略与其他NFC设备的可信策略相同时,本地NFC设备可以直接将其标签库中的部分数据或全部数据传给其他NFC设备,也可以将未做过任何处理的授信程度高的标签传给其他NFC设备;当本地NFC设备的可信策略与其他NFC设备的可信策略不同时,本地NFC设备共享给其他NFC设备的标签库中的数据应该和纯电气特征刷取得标签格式一致,以确保其他NFC设备获得正确的授信标签。纯电气特征刷取得意思是不对原始标签内容进行处理,不做应用相关的处理,确保其他设备获得数据也是最原始的数据。
步骤1005和步骤1012分别表示设备底层的NFC系统共享标签库的步骤,即步骤1005表示NFC系统1共享通过步骤1004获得的标签库,而步骤1012表示NFC系统2共享通过步骤1011获得的标签库,其中:这两个系统分别设置在两个NFC设备上。在某些实施例中,当这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可信策略时,所述两个系统可以直接通过共享标签库来共享标签;当这两个系统具有不同的可信策略时,其中一个NFC系统共享的标签对于另外一个NFC系统来说应该是原来未做任何加工的标签数据。
步骤1006和步骤1007分别表示读取其他类型的标签和标签站标签,即步骤1006表示读取其他类型的标签,而步骤1007表示读取标签站。区别在于标签站是由第三方监督或者权威机构认证的标签,该类标签相对于其他标签具有更高的可信度,而且在某些实施例中标签站是公共场合中传达给用户信息的场所,例如,可以在公交站台、地铁站台、网络虚拟的站点处使用。
步骤1008:NFC设备初步刷取标签。无论是其他类型的标签还是标签站的标签,都需要执行步骤1008。在第一次刷取各种标签的时候,NFC设备会使用类似于步骤1002表示的操作流程来筛选标签。
步骤1009:NFC设备进一步刷取。当NFC设备刷取标签站的标签时,需要先执行步骤1008。如果该标签已经经过了步骤1008的处理,那么在NFC设备第二次刷取标签时,执行步骤1009,以更新标签库,记录相应标签的内容。所述标签库可以将更新结果反馈给上层应用,NFC设备能够及时访问该更新内容,也可以在其他时间访问更新内容。
步骤1010:转为可信标签。该步骤1010通过NFC系统2执行。不同设备可能因为NFC系统不同导致转化可信标签的方式不同。
步骤1011:生成标签库2。NFC设备将通过步骤1010获得的可信标签保存在标签库中。通过步骤1004和步骤1011共享可信标签时,不同的使用场景会有不同的共享方法。
情况一、如果两台NFC设备或者多台NFC设备都具有NFC系统和相同的可信策略,那么可以直接通过NFC系统进行通信或者通过网络将标签库中的可信标签部分或者全部共享。在共享时,NFC设备能够区分已有的授信标签,并更新该判别结果。在更新时,可以采取覆盖或者将变化部分差分出来进行更新。在某些实施例中,原来的授信标签仍然需要保存,NFC设备会将该授信标签内容根据特定的顺序来保存。差分是指将变化的判别结果提取出来进行更新。
情况二、如果两台NFC设备或者多台NFC设备都具有NFC系统和不同的可信策略,那么可以直接通过NFC系统进行通信或者通过网络将标签库的可信标签部分或全部转化为最原始的标签数据进行共享。在共享时,NFC设备能够根据特定的信息区分出是否具有该标签数据并进行类似于上述步骤的更新。
情况三、如果两台或者多台设备或者具有NFC系统或者不具有NFC系统,例如,对于某些手机不支持NFC系统,但是该手机还是可以通过某些应用将网上的标签转化为本身系统可以使用的内容,那么可以通过网络传送的方式,通过特定的应用,将标签转化为适合于系统的操作。在用户使用网络共享标签的过程中,用户通过一定的安全鉴权方式来确保可信标签不被访问。在某些实施例中,用户针对某些好友公布自己的公钥,然后在网上共享使用自己私钥加密的共享标签,其他用户可以下载被加密的可信标签,并使用公钥解密,然后分析标签的具体操作内容并执行其他操作。在某些实施例,用户使用交互的方式来获得验证码,进而下载到不被篡改的可信标签。
进一步地,图2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NFC设备共享授信标签的流程图。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1501:NFC设备刷取标签。
步骤1502:NFC设备分析并获取标签的信息头(Header)和负载信息(Payload)。在某些实施例中,当标签Header包括ID的标识位时,在标签Payload(负载)中的ID信息能够被修改为NFC设备允许的多种授信方式中的信息;当标签Header不包括ID的标识位时,NFC设备能够将ID重新置位,并添加NFC设备相关的多种授信方式的信息。
步骤1503:NFC设备具有多种授信方式。对于设备之间来说,授信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包括但是不限于:本机号码、本机号码结合设备ID信息、SNS标识、Email标识、App标识以及手动标识等多种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能够将本机号码作为授信信息传给其他NFC设备。在某些更加严格的实施例中,NFC设备可以将本机号码和设备的ID信息作为授信信息来传给其他用户。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能够获取用户的SNS标识,并能够将SNS标识作为本设备对外共享信息的有效身份信息,这样其他设备能够利用用户的SNS标识来获取授信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用户能够将Email标识作为该标签的授信方式,用以标识该标签为授信标签。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能够借助其他应用来解析该标签相关信息,然后在应用网络添加用户自身的应用标识,以作为该标签的授信特征。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能够将授信方式的用户手动特征标识到标签中,用以标识该标签需要其他用户自己确认。
步骤1504:该NFC标签经过NFC设备的处理,将多种授信方式注册到ID字段或者负载信息中,用来表征授信标签。
步骤1505:NFC设备将授信方式封装为一个新标签,共享原始标签的时候,同时将该授信标记标签共享。该方式和1504的方式都可以作为设备生成授信标签的方式,具体的取决于设备的方案和用户的选择。
步骤1506:NFC设备共享传输步骤1504或者步骤1505中获得的标签,其中:所述共享方式可以是其他实施例中说的NFC方式,也可以是网络传输的方式。
步骤1507:其他NFC设备能够根据分析该标签的信息,提取出有关授信的信息,这些信息包含但是不限于本机号码、本机号码和设备ID信息、SNS标识、Email标识、App标识、手动标识。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提取出标签的授信信息为电话号码信息,与NFC设备中用户的联系人信息比对,如果是授信的用户,那么该标签为授信标签。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提取出标签的授信信息为设备ID信息,将该ID信息与设备中保存的授信的设备ID信息比对,如果是授信的设备,那么该标签为授信标签。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提取出标签的授信信息为SNS标识或者Email标识,那么与设备中存储的SNS标识和Email标识比对,如果是授信标识,那么该标签为授信标签。
步骤1508:NFC设备响应并保存授信标签。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将会处理授信标签并更新授信特征为本设备的授信信息,以共享给其他用户。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NFC设备使用安全等级响应标签的流程图。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1601:NFC设备刷取标签。
步骤1602:执行完1601完成之后,NFC设备获取到的标签信息,主要包括:标签的信息头(简称“标签头”)和负载信息(Payload)。
步骤1603:NFC设备使用应用分析NFC标签负载中的信息。
步骤1604:标签头中的TNF信息可以扩展为与安全信息相关联,用于提取安全信息。
步骤1605:NFC设备从标签头中提取出来标签ID的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ID信息具有与安全相关的信息,NFC设备可以根据公用数据库辨识该ID的安全等级信息,或者从该ID值中经过一定的演算得到安全等级信息。
步骤1606:标识该标签的安全等级信息。所述安全等级信息可以是结合步骤1604和步骤1605中的结果而标识该标签的安全等级信息,也可以只使用其中一项结果来标识该标签的安全等级信息。
步骤1607:NFC设备的应用从负载信息中提取出来有关标签的具体信息。
步骤1608:NFC设备的应用从负载信息中提取出来有关安全等级的信息。
步骤1609:NFC设备获得标签和安全信息和NFC设备本身的安全等级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能够设定标签执行的安全等级。
步骤1610:NFC设备响应标签。当标签的安全等级满足NFC设备中的安全等级设置要求时,那么允许NFC设备响应NFC标签。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NFC设备综合多种操作的示意图。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701:NFC设备开启NFC功能。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开启NFC功能之后,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不进行NFC相关操作,那么NFC设备将会关闭NFC功能。在某些实施例中,在锁屏下,即使有第三方付费应用开着,也不能开启NFC的消费功能,或者需要在用户解锁状态下进行,即用户使用NFC功能进行消费时,需要先开启屏幕锁。
步骤702:设置应用的操作。该步骤702从设置应用的角度对标签触发的应用进行设置,具体就是设备设置哪些应用可以被触发,那些不能被触发,例如设定联系人不能直接被触发,设定短信可以直接被触发。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中的应用能够装备NFC标记,以供用户选择。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中可以添加或者删除应用的NFC标记,例如QQ软件没有NFC标记,那么可以通过软件添加该标记,这样系统能够将有关NFC消息传给QQ软件。
步骤703:设置资源访问。该步骤703从访问应用或资源角度来进行设定。通过步骤702中的设置有时太笼统,不能够确定到资源这个层次,比如设置了打电话,但是没有确定打哪个电话。这样只要是打电话的应用都会提示用户,但是有的用户并不想这样。NFC设备有可能只限制某个群组的电话号码的拨打。此时,就可以通过资源访问来限制。这里只是举了一个例子,主要是想说明设备资源的可分割性,也就决定了资源访问的细化的可能性。在某些实施例中,步骤702所表示内容和步骤703所表示内容可以相结合进行操作的配置。
步骤704:NFC设备设置敏感词语。该步骤704的设置更加具体,已经深入到了具体内容。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步骤704可以是设置标签的具体动作中的敏感词语。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步骤704可以是分析标签操作之后的内容,并在提取内容特征的过程中,发现敏感词语并进行处理。
步骤705:NFC设置安全等级。在某些实施例中,设置安全等级放在应用处设置,标签对应用的安全等级做一个总的设置。当NFC标签中带有安全等级的信息时,NFC设备可以根据该安全等级的信息来决定响应标签内容的动作。设置安全等级可以细分到很多种情况,可以做到每一个应用对应一个安全等级,例如通话的安全等级是中,浏览器的安全等级是低,不同的应用得安全等级将导致标签的不同响应。总的设置是指针对所有应用有个总的安全等级,例如设备允许运行的标签的安全等级种,但是其他某些特定的应用可以自己设定安全等级。
步骤706:NFC设备根据设置调用应用。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某些应用被添加到NFC响应列表中,NFC设备刷NFC标签的时候,NFC设备分析标签内容和NFC响应列表决定是否可以响应该标签。
步骤707:NFC设备根据设置访问资源。在上述步骤中设置了访问资源限制,在该步骤707中便可以使用这些设置来操作资源。
步骤708:NFC设备根据设置过滤操作。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步骤708过滤了有敏感词语的操作,可以不用提示用户,直接保存到记录中,以供查询。
步骤709:设备根据安全设置处理标签。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统一设置了安全级别,那么直接根据设置来处理标签调用的应用。
步骤710:设备将扫描动作分为多个权限,用于表征用户的选择。例如,NFC设备可以使用各种方式判断出用户刷取标签时,是屏幕对着标签刷,还是背对着标签刷,进而在用户与标签的交互过程中,决定用户是否以人机交互(UI)方式进行。
步骤711:NFC设备响应标签操作。该步骤711可以由上述几个步骤单独触发,也能够使组合触发。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有某个条件被触发,那么可以提示用户,也可以直接禁止动作,有的设备会保存该记录以供查询或者调整设置。
步骤712:NFC共享操作设置。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的操作步骤可能是一个自学习的过程,这样在一定阶段,本地NFC设备可以直接将自己的设定共享给其他NFC设备,使得其他用户享受自学习的结果。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有经验的设置也可以共享给用户,这样避免其他用户再次从头摸索。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的操作可以保存为数据库形式,然后共享给其他用户。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的操作可以保存为一个应用,NFC设备通过共享应用来实现操作设置的共享。在某些实施例中,NFC设备可以将已经设置的传到其他网络中,其他设备通过网络来下载数据库或者应用来共享操作的设置。在某些标签站中,NFC设备第一次扫描标签的时候,会带有戒心,在用户完成整个交互过程之后,设备可以将该标签站记录在设备中,可以以位置来标识或者ID(身份标识)来标识,这样NFC设备下次再次访问标签站的标签时可以不用再次参与交互过程,直接响应标签触发的应用。
因此,含有所述外部标签启动的所述终端设备中应用的应用权限列表通过如下任一规则或任几个规则的组合生成:规则一、将已经被允许启动的应用记录在所述应用权限列表中;规则二、将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有应用设定隐私高低度,并记录在所述应用权限列表中;规则三、将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有应用设定安全层级,并记录在所述应用权限列表中;规则四、将已经被禁止启动的应用记录在所述应用权限列表中;规则五、将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有应用分类为直接执行对象、提示执行对象、限制执行对象、直接禁止对象、或提示禁止对象中的任一类型,并将所述分类结果记录在所述应用权限列表中。根据所述应用权限列表的生成规则可知,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使用户可以设置安全敏感的应用。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终端设备能够确定哪些应用被标签开启时需要提示用户或者直接禁止掉。当然,这些应用也可以随后通过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添加或者删除。用户可以设置标签被刷取之后允许访问的资源,如果可以对资源进行分类或者根据设备本身的资源特性,决定标签被刷取之后是否提示用户或者直接禁止掉;用户可以设置标签被刷取之后,设备需要过滤得敏感词语,以防止设备无意中访问有不良信息的内容。在将这些应用设置之后,可以设定用户操作的动作权限,可以将刷的动作和NFC标签访问设置联系起来,结合标签先前的设置,决定是否对NFC标签进行过滤。还可以在打开NFC功能的流程中添加有关应用或者权限的一致性选择,用以决定NFC设备刷标签的动作。针对一些标签站,用户在初次访问之后,再次访问的时候如果内容没有发生变化可以提示用户已经操作过,如果内容已经更新,然后根据标签设置进行操作。
类似地,含有所述外部标签启动的所述终端设备中资源的资源权限列表通过如下任一规则或任几个规则的组合生成:规则一、将已经被允许访问的资源记录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规则二、将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有资源设定隐私高低度,并记录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规则三、将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有资源设定安全层级,并记录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规则四、将已经被禁止访问的资源记录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规则五、将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有资源分类为直接执行对象、提示执行对象、限制执行对象、直接禁止对象、或提示禁止对象中的任一类型,并将所述分类结果记录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规则六、将允许启动的应用所需的资源设置为允许访问的资源并记录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进一步地,生成所述NFC管理属性数据库,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应用权限列表中添加或删除所述任一规则或任一应用;或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添加或删除所述任一规则或任一资源。进一步地,所述应用权限列表和所述资源权限列表合并为一个列表或者独立为两个列表。
类似地,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通过如下任一规则或任几个规则的组合生成:规则一、将允许访问的外部标签记录在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中;规则二、将允许访问的所有外部标签设定交互高低度,并记录在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中;规则三、将允许访问的所有外部标签设定安全层级,并记录在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中;规则四、将禁止访问的标签记录在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中;规则五、将所有外部标签分类为直接执行对象、提示执行对象、限制执行对象、直接禁止对象、或提示禁止对象中的任一类型,并将所述分类结果记录在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中;规则六、将所有外部标签被允许访问的次数、禁止访问的次数、提示访问的次数、或成功响应的次数中之一记录在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中。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终端设备可以被配置有授信标签列表或数据统计单元,以便针对一些标签站中的各种标签的授信记录进行统计和分级操作。例如,如果用户初次使用,那么可以根据标签动作的设置来响应标签,在用户多次使用之后,可以将该标签站列入授信的标签,这样以后访问不受标签动作的限制。
类似地,所述授信标签列表通过如下任一规则或任几个规则的组合生成:规则一、将允许访问的外部标签记录在所述授信标签列表中;规则二、将允许访问的所有外部标签设定交互高低度,并记录在所述授信标签列表中;规则三、将允许访问的所有外部标签设定安全层级,并记录在所述授信标签列表中;规则四、将禁止访问的标签记录在所述授信标签列表中;规则五、将所有外部标签分类为直接执行对象、提示执行对象、限制执行对象、直接禁止对象、或提示禁止对象中的任一类型,并将所述分类结果记录在所述授信标签列表中;规则六、将所有外部标签被允许访问的次数、禁止访问的次数、提示访问的次数、或成功响应的次数中之一记录在所述授信标签列表中。
进一步地,如图2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近场通信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建立NFC交互时,将NFC管理属性共享给另一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当所述NFC管理属性包括授信标签信息时,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近场通信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授信标签信息共享给另一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当NFC管理属性被共享给另一终端设备时,包括如下步骤:当本地终端设备与另一共享终端设备之间的NFC管理属性数据库能够互相匹配时,直接共享NFC管理属性数据库或者经过处理的授信标签;或当本地终端设备与另一共享终端设备之间的NFC管理属性数据库不能够互相匹配时,共享最原始的设置或者未经过处理的授信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近场通信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建立NFC交互时,通过可用网络将NFC管理属性上传至共享网络以便另一终端设备下载共享。
如图24所示,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NFC通信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外部标签;NFC管理属性数据库,用于管理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判断执行模块,用于根据生成的NFC管理属性数据库,判断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并且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使所述终端设备与相应的外部标签建立NFC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NFC管理属性数据库包括:应用权限列表、资源权限列表、用户风险偏好列表、或授信标签列表中的任一数据列表,其中:
(1)所述应用权限列表包括如下任一种信息或任几种信息:对所述外部标签启动的所述终端设备中的应用进行设置的信息;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部标签进行NFC交互的应用进行设置的信息;
(2)所述资源权限列表包括如下任一种信息或任几种信息:对所述外部标签访问的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资源进行设置的信息;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部标签进行NFC交互的资源进行设置的信息;
(3)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包括:根据用户风险偏好将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交互的所述外部标签进行风险分类,并根据所述风险分类进行设置的信息;
(4)所述授信标签列表包括:根据用户授信标签将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交互的所述外部标签进行授信分类,并根据所述授信分类进行设置的信息。
进一步地,含有所述外部标签启动的所述终端设备中应用的应用权限列表包括如下任一种数据或任几种数据:
规则一、将已经被允许启动的应用记录在所述应用权限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二、将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有应用设定隐私高低度,并记录在所述应用权限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三、将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有应用设定安全层级,并记录在所述应用权限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四、将已经被禁止启动的应用记录在所述应用权限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五、将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有应用分类为直接执行对象、提示执行对象、限制执行对象、直接禁止对象、或提示禁止对象中的任一类型,并将所述分类结果记录在所述应用权限列表中的数据。
进一步地,含有所述外部标签启动的所述终端设备中资源的资源权限列表包括如下任一种数据或任几种数据:
规则一、将已经被允许访问的资源记录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二、将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有资源设定隐私高低度,并记录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三、将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有资源设定安全层级,并记录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四、将已经被禁止访问的资源记录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五、将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有资源分类为直接执行对象、提示执行对象、限制执行对象、直接禁止对象、或提示禁止对象中的任一类型,并将所述分类结果记录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六、将允许启动的应用所需的资源设置为允许访问的资源并记录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NFC管理属性数据库还包括:应用管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应用权限列表中添加或删除所述任一规则或任一应用;或资源管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资源权限列表中添加或删除所述任一规则或任一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权限列表和所述资源权限列表合并为一个列表或者独立为两个列表。
进一步地,所述NFC管理属性数据库还包括:敏感词列表,其中:
所述敏感词列表包括如下任一种信息或任几种信息:
对所述外部标签访问的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敏感词进行设置的信息;
对所述外部标签访问的通过所述终端设备搜到的敏感词进行设置的信息;
对所述终端设备访问的所述外部标签中的敏感词进行设置的信息;
对所述终端设备访问的通过所述标签搜到的敏感词进行设置的信息;
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部标签进行NFC交互的敏感词进行设置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包括如下任一种数据或任几种数据:
规则一、将允许访问的外部标签记录在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二、将允许访问的所有外部标签设定交互高低度,并记录在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三、将允许访问的所有外部标签设定安全层级,并记录在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四、将禁止访问的标签记录在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五、将所有外部标签分类为直接执行对象、提示执行对象、限制执行对象、直接禁止对象、或提示禁止对象中的任一类型,并将所述分类结果记录在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六、将所有外部标签被允许访问的次数、禁止访问的次数、提示访问的次数、或成功响应的次数中之一记录在所述用户风险偏好列表中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授信标签列表包括如下任一种数据或任几种数据:
规则一、将允许访问的外部标签记录在所述授信标签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二、将允许访问的所有外部标签设定交互高低度,并记录在所述授信标签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三、将允许访问的所有外部标签设定安全层级,并记录在所述授信标签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四、将禁止访问的标签记录在所述授信标签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五、将所有外部标签分类为直接执行对象、提示执行对象、限制执行对象、直接禁止对象、或提示禁止对象中的任一类型,并将所述分类结果记录在所述授信标签列表中的数据;
规则六、将所有外部标签被允许访问的次数、禁止访问的次数、提示访问的次数、或成功响应的次数中之一记录在所述授信标签列表中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执行模块包括:共享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内的所述NFC管理属性数据库传输给相应的外部标签,从而被所述外部标签或另一终端设备共享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执行模块包括:过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并结合密码认证或签名认证模式过滤所述外部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单元配置为还用于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并结合所述终端设备接近所述外部标签时的旋转角度、相对面种类、相对面大小、手掌掌纹或操作动作中的任一变量或任几个变量的组合过滤所述外部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共享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当建立NFC交互时,将NFC管理属性共享给另一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共享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当所述NFC管理属性包括授信标签信息时,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授信标签信息共享给另一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共享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当NFC管理属性被共享给另一终端设备时,进行如下操作:当本地终端设备与另一共享终端设备之间的NFC管理属性数据库能够互相匹配时,直接共享NFC管理属性数据库或者经过处理的授信标签;或当本地终端设备与另一共享终端设备之间的NFC管理属性数据库不能够互相匹配时,共享最原始的设置或者未经过处理的授信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共享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当建立NFC交互时,通过可用网络将NFC管理属性上传至共享网络以便另一终端设备下载共享。
相应于上述方法,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如图2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100,包括:通信模块110、NFC通信管理模块120、运行模块130,其中:通信模块110,用于启动近场通信NFC通信模式并扫描外部标签;NFC通信管理模块120,用于确定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运行模块130,用于根据NFC管理属性,与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此处仅说明上文中未提到之处,其他部分作为省略,当需要时可以参考上文内容。
进一步地,通信模块110被配置为用于向其他终端设备共享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使得其他终端设备根据NFC管理属性,与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
进一步地,NFC通信管理模块120用于确定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包括:
NFC通信管理模块120确定外部标签的类型,根据外部标签的类型确定相应的访问权限。例如,相应的访问权限包括:通信模块110访问外部标签的权限,和/或外部标签访问终端设备100的权限。
进一步地,NFC通信管理模块120还用于根据以下一个或多个信息确定访问权限:
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确定访问权限;
根据用户输入的安全等级,确定访问权限;
根据外部标签的等级分类,确定访问权限;
设置关键字,根据关键字查询的结果,确定访问权限。
进一步地,NFC通信管理模块120还用于根据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对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根据相应的访问权限,通信模块110允许访问外部标签,或者禁止访问外部标签;根据相应的访问权限,通信模块110允许被外部标签访问,或者禁止被外部标签访问。
进一步地,NFC通信管理模块120还用于允许外部标签访问终端设备100,其中:访问的内容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硬件设备、或数据信息。
进一步地,NFC通信管理模块120还用于根据相应的访问权限,设置允许被外部标签访问的应用程序、硬件设备或数据信息。
进一步地,NFC通信管理模块120还用于设置被外部标签访问时接收用户的确认指示。
进一步地,NFC通信管理模块120被配置为在扫描外部标签时,根据终端设备100的朝向,禁用或启用接收用户的确认指示。
进一步地,NFC通信管理模块120还用于根据以下一个或多个信息确定终端设备100的朝向:耦合天线中的电流、摄像头拍摄的信息、重力感应器、光传感器。
本发明的核心目的可以归结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第一点:增加NFC设备刷标签之后的缓冲空间,使得操作更加人性化;
第二点:设定NFC标签访问的应用,使得操作更加能保护用户的隐私;
第三点:设定NFC标签访问的资源,这样能保护用户的资源不会在无意中被刷标签访问;
第四点:设定NFC标签访问的敏感词语,这样能防止在刷标签中访问到不适合访问的内容;
第五点:将用户刷NFC标签的动作和是否设定NFC标签访问特性结合起来,这样在用户信任的标签站不对标签进行过滤,但是对初次接触的标签站,可以使用过滤的刷取动作来完成NFC标签读取;
第六点:在打开NFC功能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选定用户在当前状态下对该标签站中标签需要过滤的应用或者其他内容;
第七点:将用户筛选的授信标签通过NFC方式或者网络方式共享给其他的用户,方便其他用户使用可信标签。
本发明提供的设备和方法,能够在进行近场通信(NFC)过程中,可以从多个角度对NFC标签进行过滤,从而在确保实现近场通信功能的同时,能够使用户有充分的选择权去决定应用、资源等的访问权限。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具体实施方法的某些部分可以是通过算法、程序、或软件模块的形式展现的,这些展现形式包括对于计算机存储器内存储的数据进行的操作。这些展现形式大体上是由完成所需结果的操作的指令化序列组成。这些操作需要或涉及到物理操控或物理量。通常,但不是必然,这些量采取电信号或磁信号的形式,这些信号能够被存储、传输、合并、比较和以其他方法受到操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有时(主要是为了通常使用的原因),将这些信号称为位、值、元素、符合、字符、项、数等等表达方法。但应理解的是,这些以及类似术语是与适当的物理量相关联的,并且仅仅是应用于这些量的方便的标号。除非下文中明显地以其他形式另外说明外,整改说明书中使用诸如“处理”、“计算”、“判定”、或“显示”等术语所进行的说明可以指数据处理系统或类似电子装置进行的动作和处理,所述动作和处理操作计算机的寄存器和存储器内以物理(例如,电子)量表示的数据并将其转换成该系统的存储器、寄存器、或其他类似这些信息存储、传输、或显示的装置内类似地以物理量的形式表示的其他数据。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可以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操作的设备。所述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所述通用计算机有存储在其内的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随即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以由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机构。例如,可读介质包括随即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磁盘存储介质、光学存储介质、闪存装置、以电的、光的、声的或其他的形式传播的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参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法的方法、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生成机器,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的指令创建了用于实现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法。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中,使得能够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生成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上执行的指令提供了用于实现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附图和说明书中公开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法。尽管采用了特定术语,但是它们仅用于一般以及描述的意义,而并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Claims (22)
1.一种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终端设备启动近场通信NFC通信模式并扫描外部标签;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
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其中,通过生成NFC管理属性数据库来判断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所述NFC管理属性数据库包括:应用权限列表、资源权限列表、用户风险偏好列表、或授信标签列表中的任一数据列表;
其中,在用户使用所述终端设备刷外部标签的过程中,使用某个面去接触外部标签,所述终端设备被配置为将这个动作转化为和权限相关的分级操作,进而决定是否执行外部标签中的应用;
所述使用某个面去接触外部标签,所述终端设备被配置为将这个动作转化为和权限相关的分级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并结合所述终端设备接近所述外部标签时的旋转角度、相对面种类、相对面大小、手掌掌纹或操作动作中的任一变量或任几个变量的组合过滤所述外部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向其他终端设备共享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使得其他终端设备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与所述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外部标签的类型,根据所述外部标签的类型确定相应的访问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以下一个或多个信息确定所述访问权限:
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确定所述访问权限;
根据用户输入的安全等级,确定所述访问权限;
根据外部标签的等级分类,确定所述访问权限;
设置关键字,根据所述关键字查询的结果,确定所述访问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应的访问权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访问所述外部标签的权限,和/或所述外部标签访问所述终端设备的权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
根据所述相应的访问权限,所述终端设备允许访问所述外部标签,或者禁止访问所述外部标签;
根据所述相应的访问权限,所述终端设备允许被所述外部标签访问,或者禁止被所述外部标签访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允许被所述外部标签访问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
所述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被所述外部标签访问;
所述终端设备上的硬件设备被所述外部标签访问;
所述终端设备上的数据信息被所述外部标签访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相应的访问权限,所述终端设备设置允许被所述外部标签访问的应用程序、硬件设备或数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设置被所述外部标签访问时接收用户的确认指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扫描所述外部标签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朝向,所述终端设备禁用或启用接收用户的确认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以下一个或多个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朝向: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中耦合天线中的电流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朝向;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中摄像头拍摄的信息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朝向;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中重力感应器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朝向;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中光传感器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朝向。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NFC通信管理模块、运行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启动近场通信NFC通信模式并扫描外部标签;
所述NFC通信管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
所述运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与所述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其中,通过生成NFC管理属性数据库来判断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所述NFC管理属性数据库包括:应用权限列表、资源权限列表、用户风险偏好列表、或授信标签列表中的任一数据列表;
其中,在用户使用所述终端设备刷外部标签的过程中,使用某个面去接触外部标签,所述终端设备被配置为将这个动作转化为和权限相关的分级操作,进而决定是否执行外部标签中的应用;
所述使用某个面去接触外部标签,所述终端设备被配置为将这个动作转化为和权限相关的分级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并结合所述终端设备接近所述外部标签时的旋转角度、相对面种类、相对面大小、手掌掌纹或操作动作中的任一变量或任几个变量的组合过滤所述外部标签。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向其他终端设备共享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使得其他终端设备根据所述NFC管理属性,与所述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FC通信管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外部标签的NFC管理属性包括:
所述NFC通信管理模块确定所述外部标签的类型,根据所述外部标签的类型确定相应的访问权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FC通信管理模块还用于根据以下一个或多个信息确定所述访问权限:
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确定所述访问权限;
根据用户输入的安全等级,确定所述访问权限;
根据外部标签的等级分类,确定所述访问权限;
设置关键字,根据所述关键字查询的结果,确定所述访问权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应的访问权限包括:
所述通信模块访问所述外部标签的权限,和/或所述外部标签访问所述终端设备的权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FC通信管理模块还用于根据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对所述外部标签执行相应的操作:
根据所述相应的访问权限,所述通信模块允许访问所述外部标签,或者禁止访问所述外部标签;
根据所述相应的访问权限,所述通信模块允许被所述外部标签访问,或者禁止被所述外部标签访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FC通信管理模块还用于允许所述外部标签访问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访问的内容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硬件设备和数据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FC通信管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相应的访问权限,设置允许被所述外部标签访问的应用程序、硬件设备或数据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FC通信管理模块还用于设置被所述外部标签访问时接收用户的确认指示。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FC通信管理模块被配置为在扫描所述外部标签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朝向,禁用或启用接收用户的确认指示。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FC通信管理模块还用于根据以下一个或多个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朝向: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中耦合天线中的电流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朝向;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中摄像头拍摄的信息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朝向;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中重力感应器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朝向;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中光传感器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朝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18451.8A CN102970063B (zh) | 2012-10-26 | 2012-10-26 | 近场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18451.8A CN102970063B (zh) | 2012-10-26 | 2012-10-26 | 近场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70063A CN102970063A (zh) | 2013-03-13 |
CN102970063B true CN102970063B (zh) | 2015-12-16 |
Family
ID=47799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18451.8A Active CN102970063B (zh) | 2012-10-26 | 2012-10-26 | 近场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700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79692A (zh) * | 2013-05-03 | 2013-09-0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手机的文件加密解密方法及装置 |
CN103310631A (zh) * | 2013-06-08 | 2013-09-18 | 开平市中铝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出租车召唤系统 |
KR101754176B1 (ko) | 2013-07-26 | 2017-07-05 | 후아웨이 디바이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태그 식별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577220A (zh) * | 2013-08-31 | 2014-02-12 | 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nfc标签开启私密应用或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
CN103581434B (zh) * | 2013-08-31 | 2016-02-03 | 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机锁屏界面通过nfc标签进入应用的方法 |
US20150162956A1 (en) * | 2013-12-06 | 2015-06-11 | Raveeshkumar Bhat |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based data transfer |
CN104156066B (zh) * | 2014-07-29 | 2019-02-12 | 杨松 | 智能移动终端无线接收上传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4298508B (zh) * | 2014-09-26 | 2018-07-06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执行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394502B (zh) * | 2014-11-27 | 2017-11-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资料分享的方法及终端 |
CN105635937B (zh) * | 2015-04-28 | 2019-01-15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轮询时间的确定方法、确定装置和控制设备 |
CN106210752B (zh) * | 2015-04-30 | 2019-06-25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实现视频直播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
US9635497B2 (en) * | 2015-09-14 | 2017-04-25 | The Boeing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cure access to a wireless network |
PT3217365T (pt) * | 2016-03-10 | 2019-01-11 | Iloq Oy | Etiqueta de comunicação por campo de proximidade |
EP3430703B1 (en) * | 2016-07-29 | 2021-08-2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Wireless charging |
CN106570695A (zh) * | 2016-11-11 | 2017-04-19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交易路由识别方法及系统 |
CN108055293A (zh) | 2017-11-10 | 2018-05-18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中业务快速启动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07943369B (zh) * | 2017-11-30 | 2020-01-21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权限申请控制管理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
CN110443601A (zh) * | 2019-04-18 | 2019-11-12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标签模拟的数据交互方法以及系统、终端 |
CN111860707A (zh) * | 2020-06-17 | 2020-10-30 | 重庆信络威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系统及主动获取商品信息的方法 |
CN111882702B (zh) * | 2020-07-02 | 2022-11-15 | 合肥美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锁门方法、锁门控制装置、货柜、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347112B (zh) * | 2020-09-16 | 2022-03-15 | 北京中兵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航空数据治理方法、航空数据治理装置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8052A (zh) * | 2006-08-18 | 2008-02-2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使用本地无线通信共享移动终端中的信息的方法 |
CN101807944A (zh) * | 2010-03-03 | 2010-08-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数据共享方法 |
WO2012048426A1 (en) * | 2010-10-14 | 2012-04-1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system providing nfc tag geographic position authentica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
-
2012
- 2012-10-26 CN CN201210418451.8A patent/CN1029700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8052A (zh) * | 2006-08-18 | 2008-02-2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使用本地无线通信共享移动终端中的信息的方法 |
CN101807944A (zh) * | 2010-03-03 | 2010-08-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数据共享方法 |
WO2012048426A1 (en) * | 2010-10-14 | 2012-04-1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system providing nfc tag geographic position authentica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70063A (zh) | 2013-03-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70063B (zh) | 近场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 |
US10963579B2 (en) | Management of data privacy and security in a pervasive computing environment | |
Seliem et al. | Towards privacy preserving iot environments: a survey | |
CN104657674B (zh) | 一种手机中隐私数据的隔离保护系统及方法 | |
Alam et al. | Interoperability of security-enabled internet of things | |
CN109416800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认证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489269A (zh) | 显示装置、服务器、系统及其信息提供方法 | |
CN108022349A (zh) | 信息录入方法、设备、智能锁及存储介质 | |
US20240232326A9 (en) | Sentinel system for an online device | |
CN109525652A (zh) | 信息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6339332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 |
CN106537962A (zh) | 无线网络配置、接入和访问方法、装置及设备 | |
Nativi et al. | IoT 2.0 and the Internet of transformation | |
CN118153112B (zh) | 终端设备隐私数据分享和查看方法及相关装置 | |
Najera et al. | User‐centric secure integration of personal RFID tags and sensor networks | |
Alshouiliy | The impact of real big data on our future and risk identification | |
Nidagundi | Government Regulation on IoT | |
CN203870586U (zh) | 触控电子装置 | |
Alkhresheh | Dynamic Access Control Framework for Internet of Things | |
Karatzouni | Non-intrusive continuous user authentication for mobile devices | |
Paruchuri et al. | Context aware identity management using smart phones | |
Krupp et al. | An ontology for enforcing security and privacy policies on mobile devices | |
Mimo | A Proactive Systematic Approach to Enhance and Preserve Users’ Tech Applications Data Privacy Awareness and Control in Smart Cities | |
CN118568332A (zh) | 小程序的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4636646A (zh) | 一种基于安全情景的智能手机安全保护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