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0164B -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0164B
CN102960164B CN201210496724.0A CN201210496724A CN102960164B CN 102960164 B CN102960164 B CN 102960164B CN 201210496724 A CN201210496724 A CN 201210496724A CN 102960164 B CN102960164 B CN 1029601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ss
soil
equal
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polygon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967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0164A (zh
Inventor
张观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Xin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Xin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Xin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Xin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967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60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60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0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0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0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扦插育苗、浇水、施肥和上架;扦插育苗时,株距为3㎝,行距为10㎝,并且覆土后使扦插条上节露出地表3㎝。本发明在扦插育苗时通过将株距限定为3㎝、行距限定为10㎝,并且要求覆土后使扦插条上节露出地表3㎝,不仅可以使得何首乌充分吸收营养、水分、阳光,而且同时能保证最大化的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及肥料等,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产量。据统计,采用本发明后,种植何首乌的亩产量干重可达2200~2600kg/亩,相对于现有的何首乌种植亩产量提高了30%,因而本发明的何首乌种植方法适于大规模的种植。

Description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种植方法,特别是中药材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何首乌,又名:首乌、地精、赤敛、陈知白、红内消,为蓼科植物,以块根入药,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具有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等症。目前,何首乌的产出主要来源于野生,随着中药业的发展,何首乌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的何首乌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而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人工种植。
《中国农业信息杂志》第2003年09期公开了一种何首乌人工栽培技术,在栽培过程中,其要求行距为0.4m,株距为0.3m;《农民致富之友杂志》也公开了一种何首乌的人工栽培方法,在栽培过程中,其限制的扦插株距为10cm。由于行距和株距过密会使何首乌吸收的营养成分不足而导致产量下降;行距和株距过大又会导致土地资源及肥料、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产量也相应下降。而以上两篇杂志所公开的何首乌的人工栽培技术所限制的扦插行距和株距均未达到最优化,即不能使得何首乌充分吸收营养,同时保证最大化的节约资源、节约成本和提高产量。另外,《农民致富之友杂志》中,还公开了扦插时插条上部留一个芽眼露出地面,但并未进行具体限制。因而在扦插时可能会由于扦插条露出地表的长度不合适而导致扦插条的营养、水分、阳光等不能得到充分吸收,从而影响何首乌的产量。因此寻求低成本、高产量以及可以大规模种植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仍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它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当前缺乏何首乌规范化的种植技术,导致何首乌的种植规模小,种植成本高且产量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扦插育苗、浇水、施肥和上架,扦插育苗时,株距为3㎝,行距为10㎝,并且覆土后使扦插条上节露出地表3㎝。
所述的何首乌的种植方法中,覆土时,在厢面按照10㎝的沟距重新挖沟,用新起的土填平已扦插好枝条的沟。
何首乌的种植方法中,还可以采用种子播种育苗。播种前,用40℃温水浸种,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用清水漂洗一次,捞出滤干,每亩用种量1.5㎏;将处理后的种子拌入筛过的细火土灰中,种子与火土灰的配制比例为1:50,搅拌均匀;在厢面上按10㎝的沟距开深2㎝的浅沟,将拌好火土灰的种子均匀播于厢面小沟中,再用地肤(藜科植物)制(或竹制)扫帚轻扫厢面,使土壤覆盖种子;播种后用喷雾器浇水一次,然后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压实。种子萌发出土后,当温度大于30℃时,揭开地膜,通风降温。当何首乌种苗展2片真叶时,应及时追施提苗肥一次,以磷酸二氢钾、尿素分别兑水配制成0.2%和0.5%的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后每7天叶面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
当地表湿度小于40%时,进行浇水;浇水时间选择晴天的上午十点以前或下午四点以后;大棚苗床采用喷雾设施或喷壶进行喷灌,且喷壶距离地面苗床的高度小于等于50㎝。
前述的何首乌的种植方法,扦插后的10天内,使得大棚内温度为18℃~27℃,地温为20~25℃;11月份后,保持大棚内的温度为10℃以上。
所述的选地包括种植地气候条件的选择,具体包括:选择海拔为200m~1500m、年平均温度为14~19℃,大于等于十摄氏度年积温为4000~6000℃、无霜期为270天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为60%~85%、年均日照时数为1100~1500小时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地块为种植地。
所述的选地还包括种植地的空气检测,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要求是:年平均浓度小于等于0.02mg/m3,日平均浓度小于等于0.05mg/m3,一小时平均浓度为0.15mg/m3;二氧化氮的浓度要求是:年平均浓度小于等于0.04mg/m3,日平均浓度小于等于0.08mg/m3,一小时平均浓度为0.12mg/m3;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要求是:年平均浓度为0.08mg/m3,日平均浓度为0.12mg/m3
所述的选地还包括种植地的土壤检测,具体包括对土壤的pH值、及土壤中的镉、汞、砷、铜、铅、铬、锌、六六六及滴滴涕的含量的检测,其中,土壤PH值小于6.5,镉含量小于等于0.30mg/kg,汞含量小于等于0.30mg/kg,砷含量小于等于15mg/kg,铜含量小于等于50mg/kg,铅含量小于等于35mg/kg,铬含量小于等于90mg/kg,锌含量小于等于100mg/kg,六六六含量小于等于0.05mg/kg,滴滴涕含量小于等于0.05mg/kg。
所述的选地还包括种植地的水质检测,具体包括水温、水的pH值、水中的总汞、总铅、总铜、总镉、总锌、六价铬、总砷、大肠菌群及氰化物的检测。
上述的空气检测、水质检测和土壤检测检测的项目指标可采用以下方法(见表1):
表1
前述的何首乌的种植方法,还包括整地,整地的具体方法是:清除杂草异物,用枯草覆盖后焚烧一次后用牛翻耕;在苗床地上按照2000㎏/亩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用牛深耕30㎝,将腐熟农家肥翻埋于地下;破碎土块,用百菌清600倍液或多菌灵750倍溶液均匀喷洒苗床地进行消毒,用药量为1.5㎏/亩;土壤消毒5天后,用锄头细碎土块;开沟,其中,沟长为1.5m,沟深为20㎝、沟宽为30㎝;起厢,其中,厢面宽为1.2m、厢长小于等于 20m;每长厢接头处开宽50㎝、深30㎝的排水主沟,苗床地周边设宽40㎝、深30㎝的排水沟;浇透水后用锄头再次细碎土块,使土壤颗粒直径小于2㎝。
还包括良种选育,选育时,选择直径为3mm~4mm的一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茎藤作为优株,于每年5月份,选定茎藤的距地面30㎝的位置处用枝剪剪断,并用镰刀将架子上各相连的嫩枝部份割断,剔掉嫩枝及细小分枝,留下木质化和半木质化的茎藤;扦插时,使得枝条与土面成70°;扦插完毕至何首乌第一片叶长出前,保持棚内湿度为90%,温度为18~27℃,当棚内湿度低于80%时,进行浇水,展叶后,保持棚内湿度为80%;无棚苗床,离地表30㎝处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上;炼苗期,当地表湿度小于40%时,进行浇水;株系移栽时,选择的地块深耕30cm后,晒土10~15天,再深耕30㎝,碎土块,按每1m宽的距离开沟;于两沟之间起土覆厢,厢面宽70㎝,厢间沟宽30㎝、深30㎝;将苗放入穴底,覆土时轻提苗2cm,移栽完毕后立即浇灌定根水。
优选的,选育时,选择直径为3mm~3.5mm、条长为15~20cm、节数为2~3个、上切口平滑、下切口斜平滑、上切口距上节2~3cm、下切口距下节1.5±2cm的一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茎藤作为优株。
所述的浇水,灌溉水的水温小于等于35℃,PH值为5.5~8.5,氰化物含量小于等于0.5mg/L,总砷含量小于等于0.1mg/L,六价铬的含量小于等于0.1mg/L,总汞的含量小于等于0.01mg/L,总铜的含量小于等于1.0mg/L,总铅的含量小于等于0.1mg/L,总锌的含量小于等于2.0mg/L,总镉的含量小于等于0.005mg/L,大肠菌群的含量小于等于10000个/L。
所述的施肥,当何首乌展2片真叶时,用磷酸二氢钾、尿素分别兑水配制成0.5%和0.2%的溶液进行叶面施肥,后每间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齐苗后进行第一次间苗,出苗40天后进行第二次间苗,按3㎝株距定苗。
所述的施肥,种植第一年返青后,用尿素亩施10㎏/次或清粪水1000㎏~1500㎏/亩·次浇施;8~9月份追施有机复合肥50㎏/亩·次;种植第二年在2~3月和8~9月各追施有机复合肥50㎏/亩·次;追肥方法:晴天在厢面两侧距离植株10㎝处,两边各开一条深6~10㎝的浅沟,或在每行的两株何首乌之间挖深6~10㎝、宽10㎝的穴;将肥料按施用量均匀地撒施于所挖的沟或穴中;施好肥料后,用土覆盖,恢复厢面。
上述的腐熟农家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对于厩肥,把牲畜圈内或采购来的新鲜厩肥,运至腐熟池,把厩肥层层堆积,每层厚30㎝,每层加入3%~5%的过磷酸钙,层层压紧踩实,堆成高1.5~2m的山丘状,上面用塑料薄膜盖严,用土密封;堆积沤制1~2个月,当 堆肥体积比原堆体积小1/3时,查看粪堆中间肥料,如厩肥散发出强烈氨臭味,有大量黑色腐殖质,达到“黑、烂、臭”时,表明已达到腐熟,即可施用,否则,应继续堆制;对于人粪尿的沤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加盖密闭沤制方式,即在土中挖一个深1.5m的坑,四周用水泥密封,上面开一个长50cm、宽50㎝的小口,将粪、尿放入池中,用木棍搅拌碎粪块,以分离虫卵;用盖子盖严密封;15~45天后开封检查,先用长柄工具伸入池内搅动,待H2S气体散逸后,检查或取用,以防中毒,其中,可以用草在池口燃烧,若火焰为蓝色,则表明有H2S气体;另一种是将人粪尿排入沼气池中,沤制成沼气肥,具体方法是:除人、畜粪尿外,加入比例为1:1的青草或稻草,30天后即可取用作肥料。
当何首乌茎藤长至40㎝时进行上架,上架方法是:在每行每两株何首乌之间插一根竹子或一根木枝条;将相邻的三至四根竹子或木枝条距顶端30㎝处连接起来,成锥形架;首乌藤上架封行后,用枝剪剪去侧枝和徒长枝,以及距地面30㎝以下的分枝,由于何首乌进行通风透光;当茎藤长至2m时,摘除茎基部30㎝以下的老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扦插育苗时通过将株距限定为3㎝、行距限定为10㎝,并且要求覆土后使扦插条上节露出地表3㎝,不仅可以使得何首乌充分吸收营养、水分、阳光,而且同时能保证最大化的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及肥料等,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产量。据统计,采用本发明后,种植何首乌的亩产量干重可达2200~2600kg/亩,相对于现有的何首乌种植亩产量提高了30%,因而本发明的何首乌种植方法适于大规模的种植。发明人也根据现有技术中要求的扦插行距和株距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何首乌的亩产量仅为1500kg。此外,本发明中的条件:扦插后的10天内,使得大棚内温度为18℃~27℃,地温为20~25℃;11月份后,保持大棚内的温度为10℃以上。选择海拔为200m~1500m、年平均温度为14~19℃,大于等于十摄氏度年积温为4000~6000℃、无霜期为270天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为60%~85%、年均日照时数为1100~1500小时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地块为种植地。另外,进行整地时,在苗床地上按照2000㎏/亩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用牛深耕30㎝,将腐熟农家肥翻埋于地下;破碎土块,用百菌清600倍液或多菌灵750倍溶液均匀喷洒苗床地进行消毒,用药量为1.5㎏/亩;土壤消毒5天后,用锄头细碎土块;开沟,其中,沟长为1.5m,沟深为20㎝、沟宽为30㎝;起厢,其中,厢面宽为1.2m、厢长小于等于20m;每长厢接头处开宽50㎝、深30㎝的排水主沟,苗床地周边设宽40㎝、深30㎝的排水沟;浇透水后用锄头再次细碎土块,使土壤颗粒直径小于2㎝等,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进一步限制,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何首乌的产量,降低种植成本。同时,发明人改变种植条件后,也进行了试验研究,比如扦插后的10天内,使得大棚内温度为10℃~ 16℃,地温为25~28℃;11月份后,保持大棚内的温度为8℃以上,则由于大棚内温度过低、低温过高,从而导致幼苗矮小,叶片小而薄,颜色淡,茎细,根小,花芽分化不正常,开花少,最终导致产量低下。
对何首乌采收后进行初加工时,对初加工用水的水质要求如下表2,从而可以保证何首乌的有效成分不受污染、不被破坏,在使用时能发挥最大药效。
表2
发明人还对种植得到的何首乌块根进行了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a.性状:何首乌块根呈团块或不规则纺锤形,长2~15cm,直径约4~12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棉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成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b.鉴别:
(1)显微鉴别
何首乌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充满棕色物。韧皮部较宽,散有类圆形异型维管束4~11个,为外韧型,导致稀少。根的中央形成层成环;木制部较少,周围有管胞及少数木纤维。薄壁细胞喊草酸钙蔟晶及淀粉。粉末黄棕色,淀粉粒单粒原型,直径4~50μm,点人字形、星状或三叉状,大粒者隐约可见层纹;复粒由2~9分粒组成。草酸钙蔟晶直径10~80(160)μm,偶见蔟晶与较大的方形结晶合生。棕色细胞类或椭圆形,壁稍厚,胞腔内充满淡黄棕色、棕色或红棕色物质,并含淀粉粒。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7~178μm。棕色块散在,形状、大小及颜色深浅不一。
(2)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1g加10%氢氧化钠10ml,煮沸3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加等量乙醚振摇,乙醚层显黄色。分取醚液4ml,加氨试液2ml,摇匀,氨液显红色。
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醇5ml,加热回流5分钟,滤过,取滤液2滴,显蒸发皿中蒸干,加二氯化镁的氯仿饱和液1滴,即显红棕色至紫红色。
取本品粗粉1g,加甲醇15ml,冷浸24小时,滤过,滤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呈亮蓝色荧光。
(3)薄层鉴别
取何首乌块根,粉碎成粉,取粉末0.25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3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何首乌对照药材0.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羧甲基纤维素钠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苯-乙醇(2:1)为展开剂,展至约3.5cm,取出,晾干,再以苯-乙醇(4:1)为展开剂,展至约7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再喷以鳞钼酸硫酸溶液(取鳞钼酸2g,加水20ml使溶解,再缓缓加入硫酸30ml,摇匀,稍加热,立即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荧 光条斑。
c.检查:
总灰分测定方法:取细度为350μm的供试样品2g,置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后,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其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样品总灰分的百分数。
结果显示:总灰分不超过10.0%;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方法:取上项所得的灰分,在坩埚中注意加入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内,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滤渣连同滤纸移至同一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
水溶性热浸物测定方法:取供试品约2~4g,称定重量,置100~250ml的锥瓶中,精密加入水50~100ml,塞紧,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小时。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置已干燥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
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浸出物的含量(%)。
水分测定方法:取细度为450μm的供试品3g,平铺于干燥的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4mm,准确称量,打开瓶盖在105℃下干燥5h,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min,准确称量,再在上述温度下干燥1h,冷却,称重,重复操作,直至前后两次重量差不超过5mg即为恒重。根据减失重量,计算样品水分含量。
结果显示:水分不超过15.0%。
d.浸出物测定:包括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测定。
冷浸法取供试品(过二号筛)4g,精密称定,置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100mL,紧塞,冷浸,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小时,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20mL,置已干燥置恒重的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称取重量,以干燥器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失重量。
热浸法取供试品(过二号筛)2g,精密称定,置10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50mL,紧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置腾,并保持微1小时。放冷后,放下锥形瓶,紧塞,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精密量取25mL,置已干燥置恒重的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称取重量,以干燥器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失重量。
表3浸出物检查
样品 平均
冷浸法(%) 13.95 13.55 13.55 13.69
热浸法(%) 14.02 13.96 13.98 13.99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热浸法需在水浴上加热),用乙醇代替水为溶剂。
表4浸出物检查
样品 平均
冷浸法(%) 5.16 5.06 5.05 5.09
热浸法(%) 4.93 5.11 4.88 4.97
重金属取何首乌块根适量,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消化预处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者高频电感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测定其中铅、砷、汞、铜、镉、铬等含量。
农药残留取何首乌块根适量,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预处理,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其中所含DDT、六六六、五氯硝基苯等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e.含量测定:避光操作,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试药与仪器
试药: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C20H22O9)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何首乌药材,甲醇(分析纯),乙腈(色谱纯),重蒸馏水。
仪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LC-10ATVP)
岛津DAD检测器(型号:SPD-M110AVP)
岛津自动进样器(型号:SIL-10ADVD)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ansicTM(钻石)C18 5μ250X4.6m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320nm,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进样量10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与其他组分能得到很好的分离,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理论踏板数按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峰计算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对照品适量,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1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何首乌块根粉末(过四号筛)0.1克,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房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上清夜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C20H22O9)不少于1.0%。
测定的何首乌理化指标如下表5:
表5何首乌理化指标
何首乌药材商品标准见表6:
表6何首乌片药材商品标准规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扦插育苗、浇水、施肥和上架;扦插育苗时,株距为3㎝,行距为10㎝,并且覆土后使扦插条上节露出地表3㎝。
实施例2: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扦插育苗、浇水、施肥和上架;扦插育苗时,株距为3㎝,行距为10㎝,并且覆土后使扦插条上节露出地表3㎝。覆土时,在厢面按照10㎝的沟距重新挖沟,用新起的土填平已扦插好枝条的沟。当地表湿度小于40%时,进行浇水;浇水时间选择晴天的上午十点以前或下午四点以后;大棚苗床采用喷雾设施或喷壶进行喷灌,且喷壶距离地面苗床的高度小于等于50㎝;扦插后的10天内,使得大棚内温度为18℃~27℃,地温为20~25℃;11月份后,保持大棚内的温度为10℃以上。
实施例3: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扦插育苗、浇水、施肥和上架;扦插育苗时,株距为3㎝,行距为10㎝,并且覆土后使扦插条上节露出地表3㎝。覆土时,在厢面按照10㎝的沟距重新挖沟,用新起的土填平已扦插好枝条的沟。当地表湿度小于40%时,进行浇水;浇水时间选择晴天的上午十点以前或下午四点以后;大棚苗床采用喷雾设施或喷壶进行喷灌,且喷壶距离地面苗床的高度小于等于50㎝;扦插后的10天内,使得大棚内温度为18℃~27℃,地温为20~25℃;11月份后,保持大棚内的温度为10℃以上。所述的选地包括种植地气候条件的选择,具体包括:选择海拔为200m~1500m、年平均温度为14~19℃,大于等于十摄氏度年积温为4000~6000℃、无霜期为270天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为60%~85%、年均日照时数为1100~1500小时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地块为种植地。还包括整地,整地的具体方法是:清除杂草异物,用枯草覆盖后焚烧一次后用牛翻耕;在苗床地上按照2000㎏/亩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用牛深耕30㎝,将腐熟农家肥翻埋于地下;破碎土块,用百菌清600倍液或多菌灵750倍溶液均匀喷洒苗床地进行消毒,用药量为1.5㎏/亩;土壤消毒5天后,用锄头细碎土块;开沟,其中,沟长为1.5m,沟深为20㎝、沟宽为30㎝;起厢,其中,厢面宽为1.2m、厢长小于等于20m;每长厢接头处开宽50㎝、深30㎝的排水主沟,苗床地周边设宽40㎝、深30㎝的排水沟;浇透水后用锄头再次 细碎土块,使土壤颗粒直径小于2㎝。
实施例4: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扦插育苗、浇水、施肥和上架;扦插育苗时,株距为3㎝,行距为10㎝,并且覆土后使扦插条上节露出地表3㎝。还包括良种选育,选育时,选择直径为3mm~4mm的一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茎藤作为优株,于每年5月份,选定茎藤的距地面30㎝的位置处用枝剪剪断,并用镰刀将架子上各相连的嫩枝部份割断,剔掉嫩枝及细小分枝,留下木质化和半木质化的茎藤;扦插时,使得枝条与土面成70°;扦插完毕至何首乌第一片叶长出前,保持棚内湿度为90%,温度为18~27℃,当棚内湿度低于80%时,进行浇水,展叶后,保持棚内湿度为80%;无棚苗床,离地表30㎝处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上;炼苗期,当地表湿度小于40%时,进行浇水;株系移栽时,选择的地块深耕30cm后,晒土10~15天,再深耕30㎝,碎土块,按每1m宽的距离开沟;于两沟之间起土覆厢,厢面宽70㎝,厢间沟宽30㎝、深30㎝;将苗放入穴底,覆土时轻提苗2cm,移栽完毕后立即浇灌定根水。选育时,选择直径为3mm~3.5mm、条长为15~20cm、节数为2~3个、上切口平滑、下切口斜平滑、上切口距上节2~3cm、下切口距下节1.5~3.5cm的一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茎藤作为优株。
实施例5: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扦插育苗、浇水、施肥和上架;扦插育苗时,株距为3㎝,行距为10㎝,并且覆土后使扦插条上节露出地表3㎝。所述的浇水,灌溉水的水温小于等于35℃,pH值为5.5,氰化物含量小于等于0.5mg/L,总砷含量小于等于0.1mg/L,六价铬的含量小于等于0.1mg/L,总汞的含量小于等于0.01mg/L,总铜的含量小于等于1.0mg/L,总铅的含量小于等于0.1mg/L,总锌的含量小于等于2.0mg/L,总镉的含量小于等于0.005mg/L,大肠菌群的含量小于等于10000个/L。所述的施肥,当何首乌展2片真叶时,用磷酸二氢钾、尿素分别兑水配制成0.5%和0.2%的溶液进行叶面施肥,后每间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齐苗后进行第一次间苗,出苗40天后进行第二次间苗,按3㎝株距定苗;种植第一年返青后,用尿素亩施10㎏/次或清粪水1000㎏~1500㎏/亩·次浇施;8~9月份追施有机复合肥50㎏/亩·次;种植第二年在2~3月和8~9月各追施有机复合肥50㎏/亩·次;追肥方法:晴天在厢面两侧距离植株10㎝处,两边各开一条深6~10㎝的浅沟,或在每行的两株何首乌之间挖深6~10㎝、宽10㎝的穴;将肥料按施用量均匀地撒施于所挖的沟或穴中;施好肥料后,用土覆盖,恢复厢面。
实施例6: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扦插育苗、浇水、施肥和上架;扦插育苗时,株距为3㎝,行距为10㎝,并且覆土后使扦插条上节露出地表3㎝。所述的浇水,灌溉水的水温小于等于35℃,pH值为8.5,氰化物含量小于等于0.5mg/L,总砷含量小于 等于0.1mg/L,六价铬的含量小于等于0.1mg/L,总汞的含量小于等于0.01mg/L,总铜的含量小于等于1.0mg/L,总铅的含量小于等于0.1mg/L,总锌的含量小于等于2.0mg/L,总镉的含量小于等于0.005mg/L,大肠菌群的含量小于等于10000个/L。所述的施肥,当何首乌展2片真叶时,用磷酸二氢钾、尿素分别兑水配制成0.5%和0.2%的溶液进行叶面施肥,后每间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齐苗后进行第一次间苗,出苗40天后进行第二次间苗,按3㎝株距定苗;种植第一年返青后,用尿素亩施10㎏/次或清粪水1000㎏~1500㎏/亩·次浇施;8~9月份追施有机复合肥50㎏/亩·次;种植第二年在2~3月和8~9月各追施有机复合肥50㎏/亩·次;追肥方法:晴天在厢面两侧距离植株10㎝处,两边各开一条深6~10㎝的浅沟,或在每行的两株何首乌之间挖深6~10㎝、宽10㎝的穴;将肥料按施用量均匀地撒施于所挖的沟或穴中;施好肥料后,用土覆盖,恢复厢面。
实施例7: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扦插育苗、浇水、施肥和上架;扦插育苗时,株距为3㎝,行距为10㎝,并且覆土后使扦插条上节露出地表3㎝。覆土时,在厢面按照10㎝的沟距重新挖沟,用新起的土填平已扦插好枝条的沟。当地表湿度小于40%时,进行浇水;浇水时间选择晴天的上午十点以前或下午四点以后;大棚苗床采用喷雾设施或喷壶进行喷灌,且喷壶距离地面苗床的高度小于等于50㎝;扦插后的10天内,使得大棚内温度为18℃~27℃,地温为20~25℃;11月份后,保持大棚内的温度为10℃以上。所述的选地包括种植地气候条件的选择,具体包括:选择海拔为200m~1500m、年平均温度为14~19℃,大于等于十摄氏度年积温为4000~6000℃、无霜期为270天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为60%~85%、年均日照时数为1100~1500小时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地块为种植地。还包括整地,整地的具体方法是:清除杂草异物,用枯草覆盖后焚烧一次后用牛翻耕;在苗床地上按照2000㎏/亩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用牛深耕30㎝,将腐熟农家肥翻埋于地下;破碎土块,用百菌清600倍液或多菌灵750倍溶液均匀喷洒苗床地进行消毒,用药量为1.5㎏/亩;土壤消毒5天后,用锄头细碎土块;开沟,其中,沟长为1.5m,沟深为20㎝、沟宽为30㎝;起厢,其中,厢面宽为1.2m、厢长小于等于20m;每长厢接头处开宽50㎝、深30㎝的排水主沟,苗床地周边设宽40㎝、深30㎝的排水沟;浇透水后用锄头再次细碎土块,使土壤颗粒直径小于2㎝。所述的腐熟农家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对于厩肥,把牲畜圈内或采购来的新鲜厩肥,运至腐熟池,把厩肥层层堆积,每层厚30㎝,每层加入3%~5%的过磷酸钙,层层压紧踩实,堆成高1.5~2m的山丘状,上面用塑料薄膜盖严,用土密封;堆积沤制1~2个月,当堆肥体积比原堆体积小1/3时,查看粪堆中间肥料,如厩肥散发出强烈氨臭味,有大量黑色腐殖质,达到“黑、烂、臭”时,表明已达到腐熟,即可 施用,否则,应继续堆制;对于人粪尿的沤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加盖密闭沤制方式,即在土中挖一个深1.5m的坑,四周用水泥密封,上面开一个长50cm、宽50㎝的小口,将粪、尿放入池中,用木棍搅拌碎粪块,以分离虫卵;用盖子盖严密封;15~45天后开封检查,先用长柄工具伸入池内搅动,待H2S气体散逸后,检查或取用,以防中毒,其中,可以用草在池口燃烧,若火焰为蓝色,则表明有H2S气体;另一种是将人粪尿排入沼气池中,沤制成沼气肥,具体方法是:除人、畜粪尿外,加入比例为1:1的青草或稻草,30天后即可取用作肥料。

Claims (7)

1.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扦插育苗、浇水、施肥和上架,其特征在于:扦插育苗时,株距为3㎝,行距为10㎝,并且覆土后使扦插条上节露出地表3㎝;覆土时,在厢面按照10㎝的沟距重新挖沟,用新起的土填平已扦插好枝条的沟;当地表湿度小于40%时,进行浇水;浇水时间选择晴天的上午十点以前或下午四点以后;大棚苗床采用喷雾设施或喷壶进行喷灌,且喷壶距离地面苗床的高度小于等于50㎝;扦插后的10天内,使得大棚内温度为18~27℃,地温为20~25℃;11月份后,保持大棚内的温度为10℃以上;
还包括良种选育,选育时,选择直径为3mm~4mm的一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茎藤作为优株,于每年5月份,选定茎藤的距地面30㎝的位置处用枝剪剪断,并用镰刀将架子上各相连的嫩枝部份割断,剔掉嫩枝及细小分枝,留下木质化和半木质化的茎藤;扦插时,使得枝条与土面成70°;扦插完毕至何首乌第一片叶长出前,保持棚内湿度为90%,温度为18~27℃,当棚内湿度低于80%时,进行浇水,展叶后,保持棚内湿度为80%;无棚苗床,离地表30㎝处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上;炼苗期,当地表湿度小于40%时,进行浇水;株系移栽时,选择的地块深耕30cm后,晒土10~15天,再深耕30㎝,碎土块,按每1m宽的距离开沟;于两沟之间起土覆厢,厢面宽70㎝,厢间沟宽30㎝、深30㎝;将苗放入穴底,覆土时轻提苗2cm,移栽完毕后立即浇灌定根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地包括种植地气候条件的选择,具体包括:选择海拔为200~1500m、年平均温度为14~19℃,大于等于十摄氏度年积温为4000~6000℃、无霜期为270天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为60%~85%、年均日照时数为1100~1500小时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地块为种植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地,整地的具体方法是:清除杂草异物,用枯草覆盖后焚烧一次后用牛翻耕;在苗床地上按照2000㎏/亩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用牛深耕30㎝,将腐熟农家肥翻埋于地下;破碎土块,用百菌清600倍液或多菌灵750倍溶液均匀喷洒苗床地进行消毒,用药量为1.5㎏/亩;土壤消毒5天后,用锄头细碎土块;开沟,其中,沟长为1.5m,沟深为20㎝、沟宽为30㎝;起厢,其中,厢面宽为1.2m、厢长小于等于20m;每长厢接头处开宽50㎝、深30㎝的排水主沟,苗床地周边设宽40㎝、深30㎝的排水沟;浇透水后用锄头再次细碎土块,使土壤颗粒直径小于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选育时,选择直径为3mm~3.5mm、条长为15~20cm、节数为2~3个、上切口平滑、下切口斜平滑、上切口距上节2~3cm、下切口距下节1.5~3.5cm的一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茎藤作为优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水,灌溉水的水温小于等于35℃,PH值为5.5~8.5,氰化物含量小于等于0.5mg/L,总砷含量小于等于0.1mg/L,六价铬的含量小于等于0.1mg/L,总汞的含量小于等于0.01mg/L,总铜的含量小于等于1.0mg/L,总铅的含量小于等于0.1mg/L,总锌的含量小于等于2.0mg/L,总镉的含量小于等于0.005mg/L,大肠菌群的含量小于等于10000个/L。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肥,当何首乌展2片真叶时,用磷酸二氢钾、尿素分别兑水配制成0.5%和0.2%的溶液进行叶面施肥,后每间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齐苗后进行第一次间苗,出苗40天后进行第二次间苗,按3㎝株距定苗;种植第一年返青后,用尿素亩施10㎏/次或清粪水1000㎏~1500㎏/亩·次浇施;8~9月份追施有机复合肥50㎏/亩·次;种植第二年在2~3月和8~9月各追施有机复合肥50㎏/亩·次;追肥方法:晴天在厢面两侧距离植株10㎝处,两边各开一条深6~10㎝的浅沟,或在每行的两株何首乌之间挖深6~10㎝、宽10㎝的穴;将肥料按施用量均匀地撒施于所挖的沟或穴中;施好肥料后,用土覆盖,恢复厢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熟农家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对于厩肥,把牲畜圈内或采购来的新鲜厩肥,运至腐熟池,把厩肥层层堆积,每层厚30㎝,每层加入3%~5%的过磷酸钙,层层压紧踩实,堆成高1.5~2m的山丘状,上面用塑料薄膜盖严,用土密封;堆积沤制1~2个月,当堆肥体积比原堆体积小1/3时,查看粪堆中间肥料,如厩肥散发出强烈氨臭味,有大量黑色腐殖质,达到“黑、烂、臭”时,表明已达到腐熟,即可施用,否则,应继续堆制;对于人粪尿的沤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加盖密闭沤制方式,即在土中挖一个深1.5m的坑,四周用水泥密封,上面开一个长50cm、宽50㎝的小口,将粪、尿放入池中,用木棍搅拌碎粪块,以分离虫卵;用盖子盖严密封;15~45天后开封检查,先用长柄工具伸入池内搅动,待H2S气体散逸后,检查或取用,以防中毒;另一种是将人粪尿排入沼气池中,沤制成沼气肥,具体方法是:除人、畜粪尿外,加入比例为1:1的青草或稻草,30天后即可取用作肥料。
CN201210496724.0A 2012-11-28 2012-11-28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Active CN102960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6724.0A CN102960164B (zh) 2012-11-28 2012-11-28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6724.0A CN102960164B (zh) 2012-11-28 2012-11-28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0164A CN102960164A (zh) 2013-03-13
CN102960164B true CN102960164B (zh) 2017-02-08

Family

ID=47790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96724.0A Active CN102960164B (zh) 2012-11-28 2012-11-28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601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2791B (zh) * 2013-06-14 2015-06-17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何首乌良种选育方法
CN104303775A (zh) * 2014-10-17 2015-01-28 张家港市鸿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何首乌种植的田间管理方法
CN104255278A (zh) * 2014-10-17 2015-01-07 张家港市鸿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技术方法
CN104782358A (zh) * 2015-04-09 2015-07-22 安徽裕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CN106305026A (zh) * 2015-06-24 2017-01-11 黄保成 一种何首乌的大田覆膜种植方法
CN105659961A (zh) * 2016-01-09 2016-06-15 佛山市金蓝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何首乌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CN105706721A (zh) * 2016-03-10 2016-06-29 遵义县深贵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何首乌大棚基质土育苗方法
CN105706730A (zh) * 2016-03-31 2016-06-29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何首乌的扦插繁育方法
CN108371000A (zh) * 2016-10-26 2018-08-07 梁苑春 一种促进富锶何首乌根系发达的栽培方法
CN109717033A (zh) * 2017-10-30 2019-05-07 黔西南州宏鑫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何首乌的栽培方法
CN110999648A (zh) * 2019-12-30 2020-04-14 安徽美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常春藤的扦插育苗方法
CN112535080B (zh) * 2020-12-10 2022-04-08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一种提高乌药药用纺锤状块根形成率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6596A (zh) * 2004-08-14 2005-03-23 贵州省黔东南州信邦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何首乌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2428821A (zh) * 2011-09-19 2012-05-02 滨海县振东首乌专业合作社 硒锌何首乌栽培技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72092B1 (ko) * 2011-05-06 2013-06-07 동부생약 영농조합법인 하수오 재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6596A (zh) * 2004-08-14 2005-03-23 贵州省黔东南州信邦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何首乌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2428821A (zh) * 2011-09-19 2012-05-02 滨海县振东首乌专业合作社 硒锌何首乌栽培技术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首乌的人工培植方法";邹久安等;《农家顾问》;20061231(第9期);第45页 *
"何首乌的高产栽培技术";易思荣等;《中国现代中药》;20080331;第10卷(第3期);第41-43页 *
"如何提高何首乌人工繁殖成活率";卫大蓉;《中国园艺文摘》;20101231(第2期);第155页 *
"浅谈何首乌茎藤扦插繁殖方法";鲁菊芬;《云南农业》;20081231(第12期);第3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0164A (zh) 201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0164B (zh)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CN102960148B (zh) 一种半夏的种植方法
CN103907472A (zh) 喀斯特地区苏木栽培的方法
CN101822163A (zh) 白芍无公害种植方法
CN105794473B (zh) 一种黄芩的栽培方法
Zegada-Lizarazu et al. Water competition of intercropped pearl millet with cowpea under drought and soil compaction stresses
CN103430759B (zh) 热淋清颗粒药材头花蓼的种植方法
Ginandjar et al. The effect of liquid organic fertilizer of vegetable waste and planting media on growth and yield of strawberry (Fragaria spp.) Earlibrite cultivar
CN112021090A (zh) 滇鸡血藤的林下种植方法
CN102027855A (zh) 北沙参药材栽培产地加工技术及质量标准
CN103081677A (zh) 道地中药材石菖蒲良种繁殖管理技术
CN102523862B (zh) 一种苦碟子注射液用抱茎苦荬菜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6922356A (zh) 玉竹的种植方法
CN108093730B (zh) 一种日光温室黄瓜残株还田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6941801A (zh) 一种利用低积累镉作物治理含镉土壤的方法
CN108156872B (zh) 一种日光温室辣椒残株原位还田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328939A (zh) 一种人工松树林下有机滇黄精的规模化种植方法
CN103430758B (zh) 热淋清颗粒药材头花蓼的种植基地选建和种植方法
CN112753511A (zh) 一种秦艽人工种植方法
CN106900320A (zh) 一种精品蒙古黄芪的种植方法
CN103875418B (zh) 一种毛果婆婆纳的生产方法
CN110583408A (zh) 一种高产牛大力的种植方法
Layek et al. Managing rice fallow lands of the Eastern Indian Himalayas: Impacts of residue management and varietal interventions on soil properties, carbon stocks, and productivity
CN109169106A (zh) 一种重楼优质高产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8718869A (zh) 一种南康甜柚标准化栽培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50014 Luodian County, Qiannan Buyei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Jiefang Road Province Ping Town, No., No. 96

Patentee after: Xinbang Pharmacy Co., Ltd., Guizhou

Address before: 227 No. 550014 Guizhou Guiyang Xinbang Baiyun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Xinbang Pharmacy Co., Ltd., Gui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