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0045B - 用于直接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直接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0045B
CN102960045B CN201080067590.XA CN201080067590A CN102960045B CN 102960045 B CN102960045 B CN 102960045B CN 201080067590 A CN201080067590 A CN 201080067590A CN 102960045 B CN102960045 B CN 1029600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token
subscriber equipment
report
surv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75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0045A (zh
Inventor
G.塞兰德
M.纳斯伦
G.米尔德
J.伦德斯约
M.马特尔
K.迪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2960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0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0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0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经通信网络或经直接无线电链路可连接到第二用户设备(UE?2)的第一用户设备(UE?1)中为UE之间的通信使用直接无线电通信的方法在UE之一经通信网络接收包括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时启动。UE至少部分根据探测信公信息交换包括第二和/或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消息,使得UE之一能够比较探测令牌,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探测报告以及将探测报告提供到通信网络或者到相对UE以便进行评估,以及使得响应从评估探测报告的实体接收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能够用于与UE?2的通信。

Description

用于直接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允许用户设备经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某种宽域接入技术(诸如基于长期演进(LTE)或以太网的技术)进行通信的两个用户设备(UE)(诸如移动电话或膝上型计算机)一般也能够经诸如蓝牙、特殊LTE“直接模式”或无线局域网(WLAN)等常见“近距离”通信技术建立通信。如果这两个UE的地理位置相互临近,即在无线电范围内,则允许使用提及的近距离通信接口进行直接终端到终端通信而不是继续经宽域接入技术进行通信可更有益。通过提供无论何时条件足够有利便使用直接模式通信的选项,当前服务于UE的网络可减轻负载,这可使用户的费用更低和/或UE可获得更高的带宽和/或更低的电池消耗。
宽域接入技术一般可以是连接到3GPPEPS的LTE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其中,通信服务是基于IMS或任何其它类型的适合实现。常见的近距离一般可以是专门开发的“LTE直接模式”或WLAN,但其它近距离技术也可使用。
TETRA系统能够在用户请求时启动直接模式会话。这因此从连网角度而言是全新的会话,而不是现有会话的切换。
在已知使用案例中,两个用户一般可不知道它们相互临近。由于用户可以是不同运营商的订户,因此,甚至网络也可不知道UE位置相互临近的事实。相反,即使用户知道其相互临近位置,从网络连接到直接模式的切换有益也不是明显的,例如,无线电条件或计费条件可仍不是有利的。
另外,使用带有诸如WLANBSSID/SSID或蓝牙装置名称等全局和/或可追踪标识符的信标,存在用户隐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目的是解决至少一些上面概述的问题。具体而言,本公开内容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确定对于两个UE是否要优选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而不是经通信网络的通信的解决方案。为实现此类解决方案,提供了用于执行建议的方法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一方面,提供了为在第一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使用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方法,其中,方法可在经通信网络或经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可连接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一用户设备中执行。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用户设备经通信网络将包括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传送到第二用户设备,之后,至少部分根据探测信令信息,它通过所述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与第二用户设备交换包括第二和/或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消息。此类信息的交换将允许第一或第二用户设备比较第一和第二探测令牌,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探测报告并且评估探测报告,或者将探测报告提供到通信网络的节点或相对用户设备以便进行评估,其中,探测报告至少部分是基于经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的内容。一旦为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已从评估探测报告的实体获得,第一用户设备便能够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探测令牌可与探测信令信息一起提供到第二用户设备,而第二探测令牌可在探测信令交换期间提供到第二用户设备。
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用户设备提供第二探测令牌,使得它可用于由第一用户设备进行以后处理和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因此返回的第一探测令牌。一旦两个探测令牌均可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它便比较第一和第二探测令牌,并且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探测报告。探测报告被传送到网络节点,之后,在探测报告的评估同意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情况下,从网络节点接收指令,指示第一用户设备为与相对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此类通信链路。
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用户设备提供第二探测令牌,使得它可用于由第一用户设备进行以后处理和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探测令牌,以及比较第一和第二探测令牌。一旦两个探测令牌均可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它便比较第一和第二探测令牌,并且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和评估探测报告。如果探测报告的评估同意此类通信链路的使用,则第一用户设备传送指令到第二用户设备,指示它为与相对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要在经通信网络或经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可连接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一用户设备中执行的另一方法。根据此方法,包括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由第一用户设备经通信网络接收。随后,至少部分根据探测信令信息,通过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与第二用户设备交换包括第一和/或第二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消息。信息交换允许第一或第二用户设备比较第一和第二探测令牌,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探测报告并且将探测报告提供到通信网络的节点或相对用户设备以便进行评估,其中,探测报告至少部分是基于经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的内容。第一用户设备随后将能够响应从评估探测报告的实体接收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为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与特定实施例有关的优点是两个用户设备之一可使用通信网络和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以确定在经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前是否要优选可以是第一链路或另一链路的直接通信链路,而不要求用户的任何交互。
与特定实施例有关的另一优点是探测令牌的使用验证第一用户设备与预期第二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或反之亦然。
与特定实施例有关的仍有的另一优点是用户设备之一能够启动测量以便确定直接无线电链路是否要由这两个用户设备使用。
探测信令信息可包括用于至少所述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之一的有关如何处理一个或多个探测令牌的指令。这些指令例如可指示用户设备侦听第一或第二探测令牌,根据获取的探测信令信息传送第一或第二探测令牌到相对用户设备和/或传送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到相对用户设备。
如果用户设备配置成确定启动的探测过程的结果,则用户设备可配置成评估从相对用户设备收到的探测报告,以及在探测报告的评估同意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使用的情况下,将指令提供到收到的探测报告来自的用户设备,指示它为与相对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此类通信链路。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能够支持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建立的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中的方法。根据此方法,网络节点传送包括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的第一集(PSI1)到第一或第二用户设备以及包括第二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的第二集(PSI2)到相对用户设备。探测信令信息到用户设备的传送允许至少部分根据探测信令信息,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通过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交换包括第一和/或第二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消息,以及至少第一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一比较探测令牌;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至少部分基于经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的内容的探测报告,并提供探测报告到网络节点或者到相对用户设备以便评估。在此类评估后,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能够响应从评估探测报告的实体接收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为在这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从第一或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探测报告,之后,由网络节点对它进行评估,并且如果探测报告的评估支持此类通信链路的使用,则提供指令到至少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之一,指示相应用户设备为与相对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为触发探测过程,如上面建议的所述方法之一,可执行初始触发步骤。此类过程可包括获取距离有关信息,距离有关信息给出在第一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以及如果估计距离小于预定义的最大距离,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
除考虑在这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外,可确定用于传送探测信令信息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之一或两者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准则。如果满足要求的准则,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
此类触发可例如取决于提供到第一和/或第二用户设备的服务的类型。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果在第一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会话设置期间确定要求的准则得以满足,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
根据另一实施例,如果在第一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经通信网络在进行的会话期间确定要求的准则得以满足,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使得如果探测报告有利,则启动从所述通信网络到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切换。
与上面建议的两个实施例有关的优点是在通信的设置前不执行触发,而是在设置期间或之后执行,由此允许更动态的选择或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探测报告可包括指示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质量的至少一个质量度量,其能够在确定是否要优选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使用时考虑在内。更具体地说,探测报告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由传送探测报告的实体从相对用户设备收到的信号强度的指示;由传送探测报告的实体从相对用户设备收到的功率的指示;由传送探测报告的实体遇到的信噪比的指示;由传送探测报告的实体遇到的干扰的指示,以及在用户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的估计。
至少探测令牌之一可包括随机或伪随机生成的比特字符串。
第一和/或第二直接通信链路的无线电频谱可以是未经许可的无线电频谱或经许可的无线电频谱任意之一。
此外,所述探测信令信息的至少部分可经应用层信令协议传送,其中,应用层信令协议可以是会话启动协议SIP。
如果第一探测令牌与第二令牌相同,或者如果第一令牌是第二令牌的预期函数,或反之亦然,则可将探测令牌的比较视为是成功的。
此外,上面建议的方法步骤可以某个间隔重复进行,由此允许持续评估用于更改到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条件。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合用于执行上述任何方法的第一用户设备(UE1)。经通信网络或经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可连接到第二用户设备(UE2)的UE1包括配置成经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接收包括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的通信单元。UE1也包括探测处理单元,探测处理单元配置成至少部分根据所述探测信令信息,通过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与第二用户设备(UE2)交换包括第二和/或所述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消息。此类交换允许至少第一(UE1)和第二用户设备(UE2)之一比较第一和第二探测令牌;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探测报告并且评估探测报告,或者将所述探测报告提供到通信网络的节点或相对用户设备以便进行评估,其中,探测报告至少部分是基于经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的内容。通信单元还配置成根据从评估探测报告的实体提供的指令,为与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该链路可以是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探测处理单元可配置成如果第一探测令牌与第二探测令牌相同,或者第一探测令牌被推导为第二探测令牌的预期函数,或反之亦然,则可将比较视为成功。
UE1也可包括配置成生成探测信令信息并且提供生成的探测信令信息到第二用户设备(UE2)的探测单元。探测单元也可配置成经通信单元和网络节点将探测信令信息传送到第二用户设备(UE2)。
第一用户设备一般也包括配置成在一个或多个触发准则已得以满足时触发探测单元经通信单元传送探测信令信息到第二用户设备(UE2)的探测触发单元。探测触发单元可配置成获取在第一(UE1)与第二用户设备(UE2)之间的距离的估计,以及如果估计距离小于预定义的最大距离,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另外,探测触发单元可配置成确定用于传送探测信令信息到第二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准则是否得以满足,并且如果探测触发单元确定所有要求的准则均得以满足,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
根据仍有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支持在第一用户设备(UE1)与第二用户设备(UE2)之间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建立的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其中,此类网络节点包括探测单元,探测单元配置成经通信单元传送包括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的第一集到第一或第二用户设备以及包括第二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的第二集到相对用户设备。此类过程将允许至少部分根据探测信令信息,第一(UE1)和第二用户设备(UE2)通过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交换包括第一和/或所述第二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消息,由此允许第一或第二用户设备比较收到的探测令牌;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至少部分基于经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的内容的探测报告,并提供探测报告到所述网络节点或者到相对用户设备以便评估,使得第一(UE1)和第二用户设备(UE2)能够响应从评估探测报告的实体接收为这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为通信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网络节点也可包括探测触发单元,探测触发单元配置成在一个或多个触发准则已得以满足时,触发通信单元将探测信令信息传送到第二(UE2)和第一用户设备(UE1)。探测触发单元也可配置成获取在第一(UE1)与第二用户设备(UE2)之间的距离的估计,以及如果估计距离小于最大距离,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
探测触发单元可配置成确定用于将探测信令信息传送到第一(UE1)和第二用户设备(UE2)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准则是否得以满足,以及如果要求的准则得以满足,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此外,探测触发单元可配置成触发探测单元以某个速率重复传送探测信令信息。
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能够理解上面建议的方法和装置的其它特征及其益处。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示范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a-1c是示出根据一个示范实施例的允许探测过程的执行的信令序列的简化系列图。
图2是根据第一示范实施例的示出允许探测的信令的信令方案。
图3是根据第二示范实施例的示出允许探测的信令的另一信令方案。
图4是根据第三示范实施例的示出允许探测的信令的仍有的另一信令方案。
图5是根据第四示范实施例的示出允许探测的信令的另一信令方案。
图6是根据第三示范实施例的示出允许探测的信令的仍有的另一信令方案。
图7是根据一个示范实施例的示出用于在用户设备执行探测过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个示范实施例的示出用于在用户设备启动和执行探测过程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个示范实施例的示出用于在网络节点启动和执行探测过程的方法的仍有的另一流程图。
图10是配置成执行参照图5或6所述任何方法的用户设备的简化框图。
图11是配置成执行参照图7所述方法的网络节点的简化框图。
图12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示出UE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示出网络节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内容涉及允许发现和确定用于为两个UE之间的通信建立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似乎有利条件的方法和装置,通信最初在经下文称为通信网络的普通通信网络传递包括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可通过执行在进行会话的切换来选定,或者它可已经在通信设置期间选定。此过程不同于诸如TETRA等已知系统,其中,直接模式的选择在设置之前而不是在设置期间完成。建议的发现过程可在UE位置相互靠近时触发,并且也可取决于在这两个UE之间要应用的服务的类型,使得探测过程在一个或多个预定义的触发准则已得以满足时开始,其中,在UE之间交换探测令牌,并且测量和考虑无线电条件,使得在探测过程成功的情况下,为在这两个UE之间的通信建立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更具体地说,在已相互比较的探测令牌具有能够从可用于执行比较的UE的指示推导的关系时,以及在探测报告的评估证明是有利时,将探测过程视为是成功的。在比较的探测令牌具有根据可推导指示的关系时,将探测令牌的比较视为是成功的。例如,所述指示可暗示比较的探测令牌应是相同的,或者一个探测令牌应是另一探测令牌的预定义函数以便将比较视为是成功的。成功的比较也可指有利的比较。
现在将在下面参照相应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方法和装置的实施例。第一探测令牌例如可以是随机或伪随机生成的比特字符串,其与第二探测令牌相同或者是第二探测令牌的函数。如果在探测令牌的比较期间能够验证与探测令牌有关的函数,并且测量的无线电信道条件是有利的,则将探测过程视为是成功的。后一情况将产生有利的探测报告。有利的探测报告的评估预期具有有利的结果,即,是有利的评估。
传送探测信令信息经由的通信网络可为此通信应用诸如会话启动协议(SIP)等应用层信令协议。
由于成功探测过程而用于探测的直接通信链路的无线电频谱可以是未经许可的无线电频谱或经许可的无线电频谱。
图1a-1c概括描述此类发现过程,其中,图1a是经通信链路101已建立通信的两个UE(UE1和UE2)的图示,而通信链路经宽域或普通通信网络100提供。
如图1b所示,UE1在经通信网络100获得称为探测信令信息102a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第一探测令牌,而UE2在获得包括第二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102b的另一集。包括探测令牌的发送到UE1的探测信令信息可如图所示源于网络100中的节点,或者源于UE2,或者是这两个实体提供的信息的组合。基于获得的探测信令信息,通过在这两个UE之间启动探测信令消息交换103,执行另外的信息交换,其中,和与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相关联的相对UE(在此情况下为UE2)交换经探测信令信息获得的一个或两个探测令牌。有关如何执行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的指示可至少部分经探测信令信息获得。除从探测信令信息提供信息外,每个UE可存储有预配置的指示,使得探测信令消息交换能够根据获得的探测信令信息与预存储的UE和/或用户特定指示组合执行。在简单的情况下,有关如何执行所述发现过程的信息可提前存储在相应UE中。在此类情况下,探测信令信息的每个集可被限制成只包括相应探测令牌和UE将根据在UE存储的指示继续的指令或指示。
探测令牌的使用允许UE之一将另一UE标识为受信任方,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能够用于与其的通信。在所述情况下,UE1能够比较经通信网络获得的第一探测令牌和在探测信令消息中从UE2获得的第二探测令牌。基于这两个探测令牌的比较,探测报告由UE1生成并且提供到UE2或通信网络100。
基于在通信网络100或在UE2中进行的探测报告的分析,视发送探测报告的位置而定,将响应提供到UE之一或两者。在所述情况下,探测报告发送到通信网络100,通信网络100在已评估探测报告后响应UE1。如果由于探测报告的内容的评估,发现为这两个UE使用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是有利的,则如图1c所示,发送到UE1的响应将包括用于UE1和UE2设置和使用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104的指示。
通过在预确定或动态间隔重复所述过程,能够考虑用于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使用的变化条件。
要理解的是,直接无线电通信103和104可在相同通信链路上提供,或者可以是分开的链路,其中,第一链路一般用于进行链路测量,其能够在以后在探测报告中使用。通过使用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104而应用直接模式通信的一个或多个预定义的准则必须得以满足,以便提供探测报告的肯定响应,其中,预定义准则的评估一般可基于在探测报告中提供的数据。
也要理解的是,虽然UE1和UE2经相同通信网络100进行通信,但在本公开内容中提供的示例中,UE可备选经以常规方式互连的分开的通信网络进行通信。
图2-6示出用于启动和执行包括探测过程的能够称为发现过程的五种不同情形。作为用于所有五种情形的前提条件,第一UE(UE1)最初参与经在图中由网络节点200表示的普通通信网络与另一UE(UE2)的连接或连接的设置。在后一情况下,探测信令信息可在用于连通性建立的信令消息中到达,视探测报告的评估结果而定,其可产生通过普通通信网络的连通性或直接链路的设置。如果未明确提及,则用于在下面提及的一个实施例中执行不同步骤的条件和与其关联提供的示例也可适用于其它实施例。
先参照图2,UE1最初接收包括第一探测令牌PT1的探测信令信息的第一集PSI1。第一步骤在图2中示为步骤2:1a。对应地,UE2在接收包括第二探测令牌PT2的探测信令信息的第二集PSI2。如上已经提及的一样,要理解的是,PSI1和PSI2之一或两者可只包括相应探测令牌,而处理探测令牌所需的指示相应地可已经在相应UE可用。
在所述情形中,探测信令信息从网络和网络节点200提供,即,探测过程在网络中触发。探测过程可根据一个或多个触发准则触发。要考虑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在这两个UE之间的距离,使得在这两个UE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义的最大距离(该最大距离一般与支持直接无线电链路的技术的覆盖有关)时,通过传送探测信令信息1到UE1触发探测过程。在这两个UE之间的距离可使用任何类型的常规距离测量装置进行估计。除估计在UE之间的距离外,可考虑诸如对进行文件传送的请求等服务或会话的类型以便确定是否要优选经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继续通信。
在已收到探测信令信息后,根据在探测信令信息中获取的或者如以前在各方之间确定并且存储在相应UE的或作为两者的组合的指令,UE1启动与UE2的探测信令消息的交换。
例如,可在探测信令信息中通知UE之一侦听特定令牌和一旦获取后如何继续过程,而可指示另一UE如何处理在获取的探测信令信息中包括的探测令牌。
除用于UE的有关如何继续启动的过程的指令外,探测信令信息也包括探测令牌,目的是允许拥有探测令牌的UE比较获取的探测令牌和经另一传送信道收到或由UE本身生成的另一探测令牌,使得相对UE能够被标识为受信任UE。更具体地说,如通过步骤2:2所示,已从或经通信网络收到第一探测令牌PT1的UE(在所述情况中为UE1)比较第一探测令牌和作为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的一部分从相对UE(在所述情况中为UE2)收到的第二探测令牌PT2。要理解的是,在此情形和随后情形中描述的探测信令消息交换可包括在这两个UE之间交换的一个或多个消息。
假设由UE用于标识目的的探测令牌PT1和PT2T具有预确定的关系,例如,这两个探测令牌相同,一个探测令牌是另一个探测令牌的特定函数,或者这两个探测令牌的函数将在比较期间给出确定的值。如果将这两个探测令牌视为有关,即,在步骤2:3中执行的这两个探测令牌的比较后发现它们具有预确定的关系,则UE1能够将来自UE2的相应消息视为值得信任,并且如另一步骤2:4中所示,能够通过生成探测报告而继续启动的过程。
所述探测令牌交换可以多种备选方式执行,使得UE之一或两者可经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交换经普通网络获取的相应探测令牌,由此允许UE之一或两者比较探测令牌。在成功比较(即能够验证在这两个探测令牌之间的预期关系)的情况下,接收UE将发送UE视为预期发送方,并且进一步处理根据探测信令指令进行的无线电测量,过程能够继续,而如果在遵循探测信令指令时不能检测到要求成功比较的探测令牌,则探测过程中断或中止。
探测报告将用作在进行探测过程的最终验证,使得生成探测报告的UE(在所述示例中为UE1)可使用在交换的探测信令消息中获得的至少一些信息,以及可选择性地也使用可指示在所述情况下是否要优选直接模式通信的另外信息。无线电条件测量在基本情形中将产生在UE之间距离的确定,即,如果UE之间位置临近,足以使用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则UE将被指示使用此类通信链路。另外,无线电条件测量可包括信号强度、信噪比、路径损耗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在与相对UE进行通信时生成探测报告的UE遇到的干扰或由相同UE从相对UE收到的功率是可考虑的度量。
在下一步骤2:5中,将探测报告传送到网络节点200,如另一步骤2:6所示,在网络节点中评估探测报告。在此阶段,在探测报告中获得的信息可与在网络节点200可用的其它条件指令组合使用,以确定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是否应建立并用于在这两个UE之间的继续通信。
如果探测报告包括在评估后指示应在UE1与UE2之间建立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信息,则为UE1和UE2提供了有关如何设置或切换到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备选,可指示UE继续使用原来用于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的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图3是示出特定情形的另一示例的另一信令图,其中,为UE之一(即UE1)而不是网络节点200提供了用于触发建议的探测过程的功能性。在第一步骤3:1中,UE2经通信网络200从UE1接收包括第一探测令牌PT1的探测信令信息。基于探测信令信息的至少部分,如通过另一步骤3:2所示,UE1或UE2随后开始探测信令消息交换过程。在所述示例中,从UE1传送到UE2的探测信令消息包括第二探测令牌PT2。在随后的步骤3:3中,测试这两个探测令牌的关系,例如,在UE2进行比较,并且如果发现探测令牌是相关的,则处理无线电条件测量,并且如通过随后的步骤3:4所示,由UE2生成探测报告,以及如通过另一步骤3:5所示,将探测报告传送到网络节点200。在网络节点200,如通过随后的步骤3:6所示,评估探测报告,并且在评估有利的情况下,网络节点200分别在步骤3:7a和3:7b中提供相关直接链路指令到UE1和UE2,使得如通过最终步骤3:8所示,能够在这两个UE之间建立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第三情形参照图4进行描述,其中,以与图3的过程对应的方式启动探测过程,但其中如在步骤4:5中所示,将探测报告发送到UE1而不是通信网络。因此,如在步骤4:6中所示,UE1评估探测报告,并且在评估有利的情况下,如在下一步骤4:7中所示,UE1提供用于建立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和在其与UE2的继续通信中使用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到UE2。
仍有的另一情形在图5中示出,其中,UE之一(即UE1)配置成不但启动发现过程,而且生成探测报告。
在第一步骤5:1中,UE1提供探测令牌PT2以便由其自己以后处理,并且在随后的步骤5:2中,提供与探测信令信息(PSI)一起传送到UE2的另一探测令牌PT1。在随后的步骤5:3中,如通过另一步骤5:3所示,在这两个UE之间交换信令消息。在所述情形中,步骤5:3包括将PS1返回UE1的步骤。在随后的步骤5:4中,UE2比较这两个探测令牌,并且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如通过步骤5:5所示,UE1生成探测报告,并且如随后的步骤5:6所示,传送报告,在所述情况下传送到网络节点200。网络节点200在步骤5:7中评估探测报告,并且在有利报告的情况下,网络节点200分别在步骤5:8a和5:8b中提供直接链路指令到第一和第二UE,使得如通过步骤5:9所示,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能够用于在这两个UE之间的通信。
现在将参照图6描述参照图5所述的情形的一种变型,其中,步骤UE1甚至更多地涉及发现过程,以及其中,在此上下文中通信网络的任务是要在这两个UEP之间提供第一通信。在图6的过程中,步骤6:1-6:5对应于图5的步骤5:1-5:5。要理解的是,在步骤6:2中,无需涉及任何网络节点。然而,在探测报告已生成后,如步骤6:6中所示,UE1自己处理探测报告的评估。评估在此情况下一般是基于UE1的有关确定用于有利报告的准则的某一规则集的预配置进行。响应有利的报告,UE1生成如步骤6:7a中所示用于其自己和如另一步骤6:7b中所示用于UE2的直接链路指示,由此如步骤6:8中所示,使得这两个UE经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进行通信。
根据上述任何实施例的探测过程能够通过在涉及过程的实体中执行适合的方法而实现。图7是示出要在从通信网络节点或另一UE中接收探测信令信息的UE中执行的一系列方法步骤的流程图。因此,如通过第一步骤700所示,发现过程由接收包括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的UE启动。在下一步骤701中,在这两个UE之间交换包括第二探测令牌和/或第一令牌的探测信令消息。更具体地说,交换一个或多个探测令牌,使得如步骤703中所示,UE之一或两个UE均能够比较这两个令牌,并且如通过步骤704所示,生成并提供探测报告。如果通过根据探测信令信息进行的测量而未收到探测令牌,则如通过步骤707所示,转而终止过程。如果探测报告的评估有利,则如通过步骤705所示,将使用直接无线电链路通信的指令提供到UE,并且如通过步骤706所示,能够使用链路。要理解的是,步骤702到704是依赖能够比较的两个有关探测令牌的接收的步骤,由此允许UE标识另一UE。这意味着UE之一可具有更被动角色,产生了除步骤702到704外步骤700-707的执行,同时另一UE在执行步骤700-707。如上已经提及的一样,相应UE要执行的步骤可取决于在相应UE可用的指令,提供到UE的指令或其组合。
图8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步骤的另一流程图,其允许UE启动探测过程。如在第一步骤800中所示,方法通过从内部或外部触发源或其组合接收一个或多个探测触发开始。如上所示,基本触发可以是这两个UE位置相互临近的指示。另外,也可考虑UE的用户选择的服务的类型。
响应触发,如通过步骤801所示,UE将探测信令信息和探测令牌一起传送到相对UE,并且在随后的步骤802中,在这两个UE之间交换探测信令消息。在探测令牌交换后,如步骤803a中所示,可将探测报告提供到UE本身或者到相对UE,或者如在备选步骤803b中所示,从相对UE提供到UE。在根据步骤803a提供探测报告的情况下,将执行对应于图7中步骤702-704的步骤,使得仅在探测令牌的成功比较的情况下,将提供探测报告并使其可用于UE之一。
在随后的步骤804中,评估自生成或收到的探测报告,并且在另一步骤805中确定有利报告的情况下,如在最后步骤806中所示,在UE能够根据提供的指令使用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前,如在另一步骤806a中所示,UE将提供使用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到相对UE及其自己。如果探测报告的评估要由执行上述方法步骤的UE外的其它实体执行,则在根据步骤802的探测信令消息的交换之后将是从评估探测报告的实体接收使用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此类备选步骤通过步骤806b指示,并且报告在随后的步骤804a中评估。
为允许在通信网络中触发建议的探测过程,要在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中执行对应的方法。因此,下面将参照图9的流程图,描述根据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此类方法,其中,如第一步骤900所示,先在内部或从外部触发源收到一个或多个探测触发,之后,如通过随后的步骤901所示,将探测信令信息传送到UE。在随后的步骤中,如在下一步骤902中所示,接收并评估探测报告,并且在步骤903中确定有利评估的情况下,如在最后步骤904中所示,将使用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传送到一个或两个UE。
为使UE能够执行上述过程,要为它提供因此修改的功能性,并且除通常为提供通信能力(为简明起见,将省略这些能力)所需的功能性外,将要配置多个功能单元以便相应地相互交互。现在参照图10描述此类UE。
如图10所示,第一UE(UE1)可连接到第二UE(UE2)及通信网络,其中,在前一情况中,连接经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获得,而在后一情况中,连接涉及常规接入节点(未示出)及此处由网络节点200表示的提供有用于参与上述探测过程的功能性的另外网络节点。
UE1包括用于经通信网络接收探测信令信息的通信单元1001,其中,探测信令信息在UE1启动探测过程的执行。UE1也包括称为探测处理单元1002的单元,该单元配置成至少部分根据获取的探测信令信息,通过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与第二用户设备交换包括第一和/或第二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消息。通过允许探测令牌的交换,第一和第二UE至少之一将能够通过比较第一和第二探测令牌而标识相对用户设备,并因此确定过程能够继续。
探测处理单元1002也配置成生成至少部分基于经在这两个UE之间交换的探测信令消息而交换的内容的探测报告,并且将生成的探测报告提供到通信网络的节点或第二UE(UE2)以便进行评估。另外,通信单元1001还配置成根据从评估探测报告的实体,即从第二UE(UE2)或从网络节点200提供的指令,为与第二UE(UE2)的通信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备选,响应由探测处理单元1002执行的探测报告的有利评估,由UE1的探测处理单元1002提供指令。
探测处理单元1002也配置成比较第一探测令牌和第二探测令牌,并且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探测报告。
根据一个示范实施例在上面描述的第一UE(UE1)配置成参与在网络节点200或在第二UE(UE2)触发的探测过程。然而,配置成参与诸如上述备选过程之一等探测过程的UE也可配置成启动此类探测过程。为获得此类功能性,将要相应地修改第一UE(UE1)。根据另一备选实施例,第一UE(UE1)可因此也提供有此处称为探测单元1003的单元,该单元配置成生成探测信令信息、要用于UE标识的第一和第二探测令牌,并且将探测信令信息及一个或两个生成的探测令牌提供到第二UE(UE2)。探测单元1003配置成经通信单元1001和通信网络节点200传送探测信令信息。
在探测启动UE的情况下,也可为第一UE(UE1)提供用于在UE触发探测过程的功能性。在图10中,此类功能性在称为探测触发单元1004的单元中提供。探测触发单元1004配置成触发通信单元1001以将探测信令信息传送到第二UE(UE2),并且在一个或多个触发准则已得以满足时可能也提供对应探测信令信息到UE1自己。触发一般是基于从诸如距离估计实体等根据任何常规技术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外部源提供的数据,但也可以是至少部分基于由探测触发单元1003在内部生成的数据。探测触发单元1004配置成如果探测触发单元1004确定所有要求的准则得以满足,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
更具体地说,触发探测单元1004可配置成获取在第一UE(UE1)与第二UE(UE2)之间距离的估计,并且如果估计的距离小于一般为用于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传送范围等预定义的最大距离,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探测单元1003也可配置成以某个重复率重复建议的探测过程,以查明在所有情况下使用了通信的最适合方式。
为执行上述探测过程,这两个UE最初连接经由的普通通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也要相应地进行修改。因此在下面将参照图11,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此类网络节点200。要理解的是,虽然普通通信网络的功能性在图11中在一个单网络节点中提供,但建议的功能性可备选分布在除网络节点200外通信网络的或通信网络可访问的两个或更多个节点上。
网络节点200包括探测单元1100、通信单元1101和探测触发单元1102,其具有对应于上面参照图10所述UE的对应功能性的功能性。更具体地说,探测单元1100配置成经通信单元1101将包括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的第一集传送到第一UE(UE1)或第二UE(UE2),或者将包括第二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的第二集传送到相对UE。探测单元1100也配置成接收和评估从任何UE传送的探测报告。
网络节点200的探测触发单元1102配置成触发通信单元1101以在一个或多个触发准则已得以满足时将探测信令信息传送到第二和/或第一UE。在一特定实施例中,探测触发单元1102配置成获取有关在第一与第二UE之间距离的估计,并且如果估计的距离小于预定义的最大距离,则通过启动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来触发探测过程。此外,探测触发单元1102可配置成确定用于将探测信令信息传送到第一UE1和第二UE(UE2)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UE的准则是否得以满足,以及如果所有要求的准则得以满足,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对于UE,探测单元1100可配置成以某个重复率重复建议的探测过程。
根据一备选实施例,可应用重复探测,其中,根据用于提供散列链中的任何常规机制,启动探测过程的装置可使探测令牌的散列链可用于UE。在此类情形中,链的最后探测令牌可在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建立期间发送,其中,对于每个随后重复的探测过程,发送当前最后非公开的探测令牌。接收UE跟踪最新收到的探测令牌,并且比较经候选探测消息获得的对应探测令牌和最后的探测令牌,使得发送UE能够得到鉴定。
图12以示意图方式示出UE(UE1)的一实施例,其也能够是公开图10所示UE(UE1)的一实施例的备选方式。此处在UE1中包括的是处理单元1206,例如,带有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和编码与解码模块。处理单元1206能够是执行本文中所述过程的不同步骤的单个单元或多个单元。UE11200也包括用于接收信号的输入单元1202和用于输出信号的输出单元1204。输入单元1202和输出单元1204可布置为在UE的硬件中的一个单元。
此外,UE1200包括例如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盘驱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产品1208。计算机程序产品1208包括计算机程序1210,计算机程序包括在UE1200中的处理单元1206中运行时促使UE执行更早结合图7和8所述过程的步骤的代码部件。
因此,在所述示范实施例中,UE1200的计算机程序1210中的代码部件包括用于接收探测信令信息的通信模块1210a、用于交换探测信令消息的探测处理模块1210b、用于生成和提供探测信令信息的探测模块1210c及用于在UE触发探测过程的探测触发模块1210d。计算机程序1210是用计算机程序模块构建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形式。模块1210a-d基本上执行图7或8所示流程的步骤以仿真图10所示UE。换而言之,不同模块1210a-d在处理单元1206上运行时,它们对应于图10的单元1001-1004。
图13以示意图方式示出网络节点200,其也能够是公开图11所示网络节点的一实施例的备选方式。此处在网络节点200中包括的是处理单元1306,例如,带有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和编码与解码模块。处理单元1306能够是执行本文中所述过程的不同步骤的单个单元或多个单元。网络节点1300也包括用于接收信号的输入单元302和用于输出信号的输出单元304。输入单元1302和输出单元1304可布置为在网络节点的硬件中的一个单元。
此外,网络节点1300包括例如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盘驱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产品1308。计算机程序产品1308包括计算机程序1310,计算机程序包括在网络节点1300中的处理单元1306中运行时促使网络节点执行更早结合图9所述过程的步骤的代码部件。
因此,在所述示范实施例中,在网络节点200的计算机程序1310中的代码部件包括用于交换探测信令消息的通信模块1310a、用于交换探测信令消息的探测模块1310b、及用于在一个或多个触发准则已得以满足时触发探测信令信息到第二和/或第一UE的传送的探测触发模块1210c。计算机程序1310是用计算机程序模块构建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形式。模块1310a-c基本上执行图9所示流程的步骤以仿真图11所示网络节点。换而言之,不同模块1310a-c在处理单元1306上运行时,它们对应于图11的单元1100-1102。
虽然在上面结合图12和13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代码部件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模块在处理单元上运行时分别促使UE和网络节点执行上面结合上面提及的图形描述的步骤,但在备选实施例中,至少代码部件之一可至少部分实现为硬件电路。
此外,上述功能模块1200a-d和1300a-c能够实现为包括代码部件的计算机程序的程序模块,其在由UE和网络节点中的处理器运行时分别促使这些装置执行上述功能和动作。处理器可不但是单个CPU(中央处理单元),而且能够在装置中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可包括通用微处理器、指令集处理器和/或有关芯片集和/或专用微处理器,如ASIC(专用集成电路)。处理器也可包括用于缓存目的的插板存储器(boardmemory)。计算机程序可由分别连接到处理器的UE或网络节点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携带。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闪存、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或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并且上述计算机程序模块在备选实施例中能够以分别在UE和网络节点内的存储器形式分布在不同计算机程序产品上。
虽然如上建议的过程已参照作为示例提供的特定实施例描述,但描述通常只为了说明发明性概念,并且不应视为限制由随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建议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方法和装置虽然已概括描述,但可适用于通常可用的通信技术,如在应用SIP信令协议以提供通信网络接入时的IMS技术,而直接无线电通信可经多个可用技术之一提供,如WLAN或LTE直接模式。
也要理解的是,交互单元的选择及单元的命名只是用于示范目的,并且适合执行任何上述方法的UE和网络节点可以多个备选方式配置以便能够执行建立的过程步骤。
也应注意的是,本公开内容中描述的单元要视为逻辑实体,且不必视为分开的物理实体。
缩略词表
IMS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
LTE长期演进
RAN无线电接入网络
UE用户设备
WLAN无线局域网。

Claims (35)

1.一种在经通信网络或经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可连接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一用户设备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使用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方法,其特点在于:
-经所述通信网络传送(801)包括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至少部分根据所述探测信令信息,通过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交换(802)包括第二探测令牌和/或所述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消息,由此允许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比较所述第一探测令牌和所述第二探测令牌;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探测报告,以及评估所述探测报告,或者提供所述探测报告到所述通信网络的节点或者到相对用户设备以便进行评估,所述探测报告至少部分基于经所述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的内容,以及
-响应从评估所述探测报告的实体获得(806a;806b)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为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806)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探测令牌与探测信令信息一起提供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并且所述第二探测令牌在所述探测信令交换期间提供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
-提供(5:1)第二探测令牌以便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后处理;
-接收(5:3)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探测令牌;
-比较(5:4)所述第一探测令牌和所述第二探测令牌;
-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5:5)探测报告;
-将所述探测报告传送(5:6)到网络节点,以及
-如果所述探测报告的评估同意使用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则接收(5:8b)来自所述网络节点的指令,所述指令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6:9)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
-提供(6:1)第二探测令牌以便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以后处理;
-接收(6:2)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探测令牌;
-比较(6:3)所述第一探测令牌和所述第二探测令牌;
-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6:4)探测报告;
-评估(6:5)所述探测报告,以及
-如果所述探测报告的评估同意使用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则传送(6:6b)指令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指示它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6:7)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5.一种在经通信网络或经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可连接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一用户设备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使用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方法,其特点在于:
-经所述通信网络接收(700)包括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
-至少部分根据所述探测信令信息,通过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交换(701)包括所述第一探测令牌和/或第二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消息,由此允许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比较所述第一探测令牌和所述第二探测令牌;在成功比较(703)的情况下生成探测报告,以及提供所述探测报告到所述通信网络的节点或者到相对用户设备以便进行评估,所述探测报告至少部分基于经所述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的内容,以及
-响应从评估所述探测报告的实体接收(705)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为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706)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6.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探测信令信息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至少之一的指令以便:
-侦听所述第一探测令牌或所述第二探测令牌,和/或
-根据所述探测信令信息传送所述第一探测令牌或所述第二探测令牌到相对用户设备,和/或
-传送所述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到相对用户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803b)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探测报告;
-评估(804)所述探测报告,以及
-如果所述探测报告的评估同意使用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则提供(806a)指令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指示它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8.一种在能够支持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建立的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中的方法,其特点在于:
-传送(901)包括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的第一集(PSI1)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或第二用户设备以及包括第二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的第二集(PSI2)到相对用户设备,由此允许:
-至少部分根据所述探测信令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交换包括所述第一探测令牌和/或所述第二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消息,以及至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一比较所述探测令牌;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至少部分基于经所述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的内容的探测报告,并提供所述探测报告到所述网络节点或者到相对用户设备以便评估,使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能够响应从评估所述探测报告的实体接收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为在所述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使用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902)来自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探测报告;
-评估所述探测报告,以及
-如果所述探测报告的评估支持使用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则传送(904)指令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一,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为与相对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以及8-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距离有关信息,所述距离有关信息给出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以及
-如果所述估计距离小于预定义的最大距离,则触发所述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用于将探测信令信息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一或两者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准则是否得以满足,以及
-如果确定所要求的准则得以满足,则触发所述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准则取决于提供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或第二用户设备的服务的类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会话设置期间确定所要求的准则得以满足,则触发所述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经所述通信网络在进行的会话期间确定所要求的准则得以满足,则触发所述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使得如果所述探测报告有利,则启动从所述通信网络到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切换。
15.根据权利要求1-5、8-9以及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探测报告包括指示所述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质量的至少一个质量度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探测报告包括至少以下之一:
-由传送所述探测报告的实体从相对用户设备收到的信号强度的指示;
-由传送所述探测报告的实体从相对用户设备收到的功率的指示;
-由传送所述探测报告的实体遇到的信噪比的指示;
-由传送所述探测报告的实体遇到的干扰的指示,以及
-在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的估计。
17.根据权利要求1-5、8-9、11-14以及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探测令牌至少之一包括随机或伪随机生成的比特字符串。
18.根据权利要求1-5、8-9、11-14以及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和/或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无线电频谱是未经许可的无线电频谱。
19.根据权利要求1-5、8-9、11-14以及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和/或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无线电频谱是经许可的无线电频谱。
20.根据权利要求1-5、8-9、11-14以及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探测信令信息的至少部分经应用层信令协议传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层信令协议是会话启动协议SIP。
22.根据权利要求1-5、8-9、11-14、16以及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一探测令牌与所述第二探测令牌相同,或者如果所述第一探测令牌是所述第二探测令牌的预期函数,或如果所述第二探测令牌是所述第一探测令牌的预期函数,则所述比较是成功的。
23.根据权利要求1-5、8-9、11-14、16以及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步骤以某个间隔重复进行。
24.一种经通信网络或经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可连接到第二用户设备(UE2)的第一用户设备(UE1),其特点在于:
-通信单元(1001),配置成经所述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200)接收包括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以及
-探测处理单元(1002),配置成至少部分根据所述探测信令信息,通过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2)交换包括第二探测令牌和/或所述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消息,由此允许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1)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2)至少之一比较所述第一探测令牌和所述第二探测令牌;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探测报告,以及评估所述探测报告,或者提供所述探测报告到所述通信网络的节点或者到相对用户设备以便进行评估,所述探测报告至少部分基于经所述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的内容,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1001)还配置成根据从评估所述探测报告的实体提供的指令,为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UE1),其中所述探测处理单元(1002)配置成在以下情况将所述比较视为成功:
-所述第一探测令牌与所述第二探测令牌相同,或者
-所述第一探测令牌被推导为所述第二探测令牌的预期函数,或所述第二探测令牌被推导为所述第一探测令牌的预期函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UE1),还包括配置成生成所述探测信令信息以及提供所生成的探测信令信息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2)的探测单元(1003)。
27.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UE1),其中所述探测单元(1003)配置成经所述通信单元(1001)和所述网络节点(200)传送所述探测信令信息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2)。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UE1),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还包括探测触发单元(1004),所述探测触发单元(1004)配置成在一个或多个触发准则已得以满足时,触发所述探测单元(1003)经所述通信单元(1001)传送探测信令信息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2)。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UE1),其中所述探测触发单元(1004)配置成获取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1)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2)之间的距离的估计,以及如果所述估计距离小于预定义的最大距离,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UE1),其中所述探测触发单元(1004)还配置成确定用于将探测信令信息传送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准则是否得以满足以及如果所述探测触发单元(1004)确定所有要求的准则得以满足,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
31.一种能够支持在第一用户设备(UE1)与第二用户设备(UE2)之间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建立的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200),其特点在于:
-探测单元(100),配置成经通信单元(1101)传送包括第一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的第一集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或第二用户设备以及包括第二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信息的第二集到相对用户设备,由此允许:
-至少部分根据所述探测信令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1)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2)通过第一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交换包括所述第一探测令牌和/或所述第二探测令牌的探测信令消息,由此允许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比较所述收到的探测令牌;在成功比较的情况下,生成至少部分基于经所述探测信令消息交换的内容的探测报告,并提供所述探测报告到所述网络节点或者到相对用户设备以便评估,使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1)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2)能够响应从评估所述探测报告的实体接收为所述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使用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指令,为通信使用所述第二直接无线电通信链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网络节点(200),其中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配置成在一个或多个触发准则已得以满足时触发所述通信单元(1101)传送探测信令信息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2)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1)的探测触发单元(1102)。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网络节点(200),其中所述探测触发单元(1102)配置成获取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1)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UE2)之间的距离的估计,以及如果所述估计距离小于最大距离,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节点(200),其中所述探测触发单元(1102)配置成确定用于将探测信令信息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UE1)和第二用户设备(UE2)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准则是否得以满足,以及如果所述要求的准则得以满足,则触发探测信令信息的传送。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网络节点(200),其中所述探测触发单元(1102)配置成触发所述探测单元(1100)以某个速率重复传送所述探测信令信息。
CN201080067590.XA 2010-06-22 2010-06-22 用于直接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9600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10/050708 WO2011162649A1 (en) 2010-06-22 2010-06-22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0045A CN102960045A (zh) 2013-03-06
CN102960045B true CN102960045B (zh) 2016-05-18

Family

ID=45371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7590.XA Active CN102960045B (zh) 2010-06-22 2010-06-22 用于直接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34892B2 (zh)
EP (1) EP2586264B1 (zh)
CN (1) CN102960045B (zh)
WO (1) WO20111626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2654B2 (ja) * 2012-04-25 2017-01-1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CN104186005A (zh) * 2013-02-01 2014-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网络中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US9699817B2 (en) * 2014-12-16 2017-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to preemptively search and select LTE-direct expressions for uninterrupte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5500A (en) * 1997-07-18 1999-1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stations
CN1689345A (zh) * 2002-10-01 2005-10-26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具有受控wtru点对点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883167A (zh) * 2003-11-20 2006-12-2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的第一站和第二站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
EP1843543A1 (en) * 2006-04-06 2007-10-10 Motorola,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on on peer-to-peer file sharing network
CN101218835A (zh) * 2005-07-08 2008-07-09 微软公司 直接无线客户机到客户机通信
EP1998499A1 (en) * 2007-05-31 2008-12-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olling for peer-to-peer traffic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4322B2 (en) * 2005-05-03 2010-10-12 Sri International Discovery and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s
JP4506829B2 (ja) * 2007-12-26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128701A1 (en) * 2008-11-24 2010-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con transmission for participation in peer-to-peer formation and discovery
US8737316B2 (en) * 2009-05-01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Home agent-less MIPv6 route optimization over WAN
US9900759B2 (en) * 2009-11-04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er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704863B2 (en) * 2010-04-07 2014-04-22 Apple Inc. Transitioning between circuit switched calls and video calls
US8934909B2 (en) * 2010-05-19 2015-01-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offloading to unlicensed bands
WO2011147462A1 (en) * 2010-05-28 2011-12-0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5500A (en) * 1997-07-18 1999-1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stations
CN1689345A (zh) * 2002-10-01 2005-10-26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具有受控wtru点对点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883167A (zh) * 2003-11-20 2006-12-2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的第一站和第二站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
CN101218835A (zh) * 2005-07-08 2008-07-09 微软公司 直接无线客户机到客户机通信
EP1843543A1 (en) * 2006-04-06 2007-10-10 Motorola,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on on peer-to-peer file sharing network
EP1998499A1 (en) * 2007-05-31 2008-12-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olling for peer-to-peer traffi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86264A4 (en) 2016-03-02
EP2586264A1 (en) 2013-05-01
EP2586264B1 (en) 2017-03-29
US20130084854A1 (en) 2013-04-04
WO2011162649A1 (en) 2011-12-29
US8934892B2 (en) 2015-01-13
CN102960045A (zh)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u et al. A survey on the edge computing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forzin et al. Rpids: Raspberry pi ids—a fruitful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for iot
US11463526B2 (en) Future proofing and prototyping an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
US807811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for communication
CN11288712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543110B (zh) 用于测试接收机性能的系统、移动通信单元和方法
KR101831604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인증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서버
Theodorou et al. Software defined topology control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JP2009500969A5 (zh)
CN105991600A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CN109474953A (zh) 一种mdt的配置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6534289A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Gao et al. Forwarding redundancy in opportunistic mobile networks: Investigation and elimination
CN102960045B (zh) 用于直接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KR20170109609A (ko) 시그널링 세트들 또는 호들의 분석 및 분류
CN111242652A (zh) 溯源信息的区块上链方法及相关设备
Li et al.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coding-based reprogramming protocols in lossy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Li et al. How to effectively use multiple channels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KR101414176B1 (ko) 지그비 네트워크 취약점 분석 장치 및 방법
CN115882925A (zh)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验证的认知卫星网络频谱共享方法
CN108737387A (zh) 网络请求的记录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62598B (zh) 一种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Bhaya et al. Prevention of Spoofing Attacks in the Infrastructure wireless networks
CN110365548B (zh) 一种网络性能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Sachinidis et al. Dual-hop blockcha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for advanced coverage expan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