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8134B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8134B
CN102958134B CN201210453435.2A CN201210453435A CN102958134B CN 102958134 B CN102958134 B CN 102958134B CN 201210453435 A CN201210453435 A CN 201210453435A CN 102958134 B CN102958134 B CN 1029581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frequency point
lte
accessible
lte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534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8134A (zh
Inventor
田京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Huawei Devi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534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581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58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8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其中,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应用于支持长期演进LTE技术的移动终端,包括: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网络或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网络;接收分组交换PS业务请求;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向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以注册到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因此,移动终端在开机注册到第一网络时,可以在接收到PS业务请求后注册到LTE网络中,使用LTE网络执行高速数据业务,加快高速数据业务的执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采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来增强频谱利用率和业务速率。LTE网络在3GPP(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体系架构基础上作了改动,使其网络架构逐步趋近于典型的IP(InternetProtocol,网协)带宽网络架构。
目前,LTE网络应用PS(PacketSwitch,分组交换)业务,在LTE网络未支持IMS(IPMultimediaSubsystem,多媒体子系统)的情况下,当移动终端开机注册到LTE网络,且发起CS(CircuitSwitchedDomain,电路交换)业务请求时,移动终端可通过CSFB(CircuitSwitchedFallback,电路域业务回退)重定向至第一网络,如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或2G(2nd-Generation,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执行CS业务请求。但是在采用CSFB重定向时,重定向增大业务时延,重定向的成功率直接影响业务的掉话率。而且当前在LTE网络部署初期,LTE网络还不能支持CSFB,因此LTE网络下无法使用CS业务。
同时,当移动终端开机注册到WCDMA网络时,移动终端可以利用WCDMA网络执行CS业务,但是PS业务也会在WCDMA网络中执行,因此,在此情况下,移动终端无法使用LTE网络执行PS业务,即无法使用LTE高速数据业务。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网络接入方法,使移动终端可以在WCDMA网络中执行CS业务,在LTE网络中执行高速数据业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使移动终端在开机注册到WCDMA网络时,可以在接收到PS业务请求后注册到LTE网络中,使用LTE网络执行高速数据业务。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应用于支持长期演进LTE技术的移动终端,包括:
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网络或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网络;
接收分组交换PS业务请求;
根据该PS业务请求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
向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以注册到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注册到第一网络之前还包括:搜索LTE频点;
将搜索到的可用LTE频点作为历史LTE频点记录到LTE频点列表中。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LTE频点列表还包含预先指定的LTE频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注册到第一网络之前还包括:
搜索第一频点,其中在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频点为宽带码分多址WCDMA频点,在所述第一网络为2G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频点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频点;
将搜索到的可用的第一频点作为历史第一频点记录到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频点列表还包括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包括:在所述LTE频点列表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的情况下,将所述LTE频点列表中的LTE频点作为可接入的LTE频点;
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的情况下,搜索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向搜索到的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的情况下,则向所述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
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且未搜索到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的情况下,则搜索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向搜索到的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在空闲状态下周期性更新LTE频点列表和第一网络频点列表。
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包括:在向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请求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指定的可接入的LTE频点。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在所述PS业务结束后,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并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将该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网络或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网络;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RRC连接请求,所述RRC连接请求表明移动终端发起分组交换PS业务请求;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是否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LTE网络,如果是,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
将所述PS业务请求重定向至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在PS业务结束后,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
接收注册请求,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装置,应用于支持长期演进LTE技术的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注册单元,用于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网络或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网络;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分组交换PS业务请求;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
第二注册单元,用于向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以注册到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搜索单元,用于搜索LTE频点;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将搜索到的可用LTE频点作为历史LTE频点记录到LTE频点列表中。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LTE频点列表还包含预先指定的LTE频点。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搜索单元,用于搜索第一频点,其中在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频点为宽带码分多址WCDMA频点,在所述第一网络为2G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频点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频点;
第二记录单元,用于将搜索到的可用的第一频点作为历史第一频点记录到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频点列表还包括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LTE频点列表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的情况下,将所述LTE频点列表中的LTE频点作为可接入的LTE频点,以及用于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的情况下,搜索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向搜索到的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的情况下,则向所述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以及用于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且未搜索到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的情况下,搜索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向搜索到的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更新单元,用于在空闲状态下周期性更新LTE频点列表和第一网络频点列表。
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在向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请求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指定的可接入的LTE频点。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注册单元,还用于在所述PS业务结束后,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并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网络接入装置。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注册请求,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网络或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网络,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RRC连接请求,所述RRC连接请求表明移动终端发起分组交换PS业务请求;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是否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LTE网络;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支持LTE网络的情况下,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
重定向单元,用于将所述PS业务请求重定向至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PS业务结束后,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并接收注册请求,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上述网络接入装置。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网络接入系统,包括:上述移动终端和上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在本申请中,移动终端开机注册到第一网络中,当接收到PS业务请求后,直接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向该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以注册到该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因此,移动终端在开机注册到第一网络时,可以在接收到PS业务请求后注册到LTE网络中,使用LTE网络执行高速数据业务,加快高速数据业务的执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一种子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另一种子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再一种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再一种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装置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一种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支持LTE技术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或2G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开机后直接注册到第一网络中,因此移动终端接收到CS业务后,可以直接在第一网络中执行,从而避免移动终端注册到LTE网络时,在接收到CS业务后采用CSFB重定向至第一网络中,减少业务时延,并且降低业务的掉话率。
步骤102:接收PS业务请求。
其中,PS业务请求表明移动终端当前所执行的业务为数据业务,移动终端需要注册到LTE网络中执行PS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PS业务请求可以为拨号连接请求,并且该拨号连接请求可以与客户端,如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上的“拨号”标识中的“连接”按钮绑定。当用户点击“连接”按钮后,拨号连接请求被发送至移动终端。
步骤103: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
在接收到PS业务请求后,移动终端确定客户端当前要执行数据业务,因此移动终端需要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进而可以注册到该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
步骤104:向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以注册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
当移动终端接收到附着触发请求时,表明客户端需要使用移动终端和EPC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因此,移动终端接收到附着触发请求后,发送附着请求至EPC(EvolvedPacketCoreNetwork,演进型分组核心网)设备。
移动终端发送附着请求至EPC设备后,自身注册到LTE网络中。同时,EPC设备接收到附着请求后,激活默认承载,为移动终端分配IP(InternetProtocol,网络协议)地址,并发送附着响应请求至移动终端,完成移动终端和EPC设备之间数据通道的建立。
应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终端开机注册到第一网络中,当接收到PS业务请求后,直接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向该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注册到该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因此,移动终端在开机注册到第一网络时,可以在接收到PS业务请求后注册到LTE网络中,使用LTE网络执行高速数据业务,加快高速数据业务的执行效率。
本实施例在上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介绍可接入的LTE频点的获取方式。参阅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搜索LTE频点。其中,LTE频点搜索是在移动终端开机后直接搜索LTE频点。
步骤202:将搜索到的可用LTE频点作为历史LTE频点记录到LTE频点列表中。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LTE频点是否为可用LTE频点可以通过判断频点主同步和频点辅同步是否成功,并且移动终端是否可以从广播消息中解码出网络的参数配置确定频点是否为可用频点。当频点主同步和频点辅同步成功,且移动终端可以从广播消息中解码出网络的参数配置确定频点,表明该LTE频点为可用LTE频点,否则为不可用LTE频点。
移动终端在搜索到可用LTE频点后,并不继续从可用LTE频点中搜索是否具有可接入的LTE频点。因为本实施例移动终端会直接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以移动终端搜索LTE频点并记录可用LTE频点后,直接跳过注册到LTE网络这一过程。其中可接入的LTE频点是指频点所对应小区符合驻留条件的频点,判断频点所对应小区是否符合驻留条件可以参阅标准通信协议,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此外,LTE频点列表还可以包括预先指定的LTE频点。其中,预先指定的LTE频点为运营商预先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的频点,而该预先指定的LTE频点为可用LTE频点,对于不同运营商,该预先指定的LTE频点为不同的频点。
步骤203:搜索第一频点。
其中,在第一网络为3G网络的情况下,可用第一频点为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频点,在第一网络为2G网络的情况下,第一频点为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频点。
步骤204:将搜索到的可用的第一频点作为历史第一频点记录到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
其中,判断第一频点是否为可用的第一频点的过程与可用的LTE频点的判断相同,对此本实施例不在加以阐述。
此外,第一网络频点列表还可以包括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在第一网络为3G网络的情况下,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为预先指定的WCDMA频点,在第一网络为2G网络的情况下,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为预先指定的GSM频点。其中,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为运营商预先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的频点,而该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为可用第一频点,对于不同运营商,该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为不同的频点。
步骤205: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或2G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开机后直接注册到第一网络中,因此移动终端接收到CS业务后,可以直接在第一网络中执行,从而避免移动终端注册到LTE网络时,在接收到CS业务后采用CSFB重定向至第一网络中,减少业务时延,并且降低业务的掉话率。
移动终端在将可用的第一频点记录到第一网络频点列表后,可以直接从该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选取一个第一频点作为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向该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注册到该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对应的第一网络中。其中选取的第一频点是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的历史第一频点或者是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的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具体选取原则为选取的第一频点相对于其他第一频点来说,频点所对应小区的驻留条件最优。
步骤206:接收PS业务请求。
其中,PS业务请求可以为拨号连接请求,并且该拨号连接请求可以与客户端,如PC上的“拨号”标识中的“连接”按钮绑定。当用户点击“连接”按钮后,拨号连接请求被发送至移动终端。
步骤207: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
在本实施例中,可接入的LTE频点的获取可以包括:在所述LTE频点列表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的情况下,将所述LTE频点列表中的LTE频点作为可接入的LTE频点。其中LTE频点列表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是指所对应小区符合驻留条件的LTE频点,该可接入的LTE频点可以从LTE频点列表中所有历史LTE频点和预先指定的LTE频点中搜索可接入的LTE频点。
其中,在将LTE频点列表中的LTE频点作为可接入的LTE频点时,可以从LTE频点列表中选取一个频点所对应小区符合驻留条件,且驻留条件最优的频点。当然也可以逐个判断LTE频点列表中的LTE频点,在判断出一个LTE频点所对应小区符合驻留条件,则将该LTE频点作为可接入的LTE频点,并结束频点判断过程。
当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的情况下,搜索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向搜索到的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其中,搜索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是指搜索LTE网络中除LTE频点列表中记录的LTE频点之外的LTE频点。
在本实施例中,LTE频点列表中记录的频点为移动终端开机后注册到第一网络前搜索到的可用的LTE频点,因此移动终端可以从可用的LTE频点中快速搜索到可接入的LTE频点,从而加快注册到LTE网络的速度,减少业务延迟。
步骤208:向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以注册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
该步骤的具体过程请参阅上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4中的相关介绍,对此本实施例不在加以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在未获取到可接入的LTE频点时,需要获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向该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其中获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包括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的情况下,从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获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以及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且未搜索到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的情况下,则搜索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其中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为第一网络中除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记录的第一频点之外的第一频点,可接入的第一频点是指所对应小区符合驻留条件的第一频点。
从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获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是指从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所记录的第一频点中选取一个频点所对应小区符合驻留条件,且驻留条件最优的频点。当然也可以逐个判断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的第一频点,在判断出一个第一频点所对应小区符合驻留条件,则将该第一频点作为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并结束频点判断过程。
在LTE频点列表中记录有历史LTE频点和预先指定的LTE频点,而预先指定的LTE频点可能是历史LTE频点,也可能不是历史LTE频点。并且在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记录的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可能是历史第一频点,也可能不是历史第一频点,因此LTE频点列表和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频点判断过程也不同。下面分别以详细流程图对两种情况进行说明。其中,图3和图4分别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一种子流程图,其介绍了LTE频点和第一频点判断的详细过程。
请参阅图3,其示出了本身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一种子流程图,该子流程图对应于LTE频点列表中的预先指点LTE频点是历史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的预先指定第一频点是历史第一频点。图3所示子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判断LTE频点列表中的历史LTE频点是否为可接入的LTE频点,如果是,执行步骤208,如果否,执行步骤302。
其中,历史LTE频点是否为可接入的LTE频点可以通过判断频点所对应小区条件是否符合驻留条件,如果是,则该历史LTE频点可以作为可接入的LTE频点。小区条件是否符合驻留条件请参阅标准通信协议,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步骤302:判断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的历史第一频点是否为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如果是,执行步骤303,如果否,执行步骤304。
其中,历史第一频点是否为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可以通过判断频点所对应小区条件是否符合驻留条件。小区条件是否符合驻留条件请参阅标准通信协议,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步骤303:将该历史第一频点作为可接入的第一频点。
在获得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后,向该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进而激活PDP(PacketData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建立承载,获取IP地址。
步骤304:判断是否搜索到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如果是,执行步骤208,如果否,执行步骤305。
其中,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为LTE网络中除LTE频点列表中记录的频点之外的LTE频点。在判断是否为可接入的LTE频点可以通过判断频点所对应小区条件是否符合驻留条件。
步骤305:搜索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向搜索到的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其中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为除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记录的第一频点之外的第一频点。
请参阅图4,其示出了本身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一种子流程图,该子流程图对应于LTE频点列表中的预先指点LTE频点不是历史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的预先指定第一频点不是历史第一频点。图4所示子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判断LTE频点列表中的历史LTE频点是否为可接入的LTE频点,如果是,执行步骤208,如果否,执行步骤402。
步骤402:判断LTE频点列表中的预先指定的LTE频点是否为可接入的LTE频点,如果是,执行步骤208,如果否,执行步骤403。
其中,历史LTE频点和预先指定的LTE频点是否为可接入的LTE频点可以通过判断频点所对应小区条件是否符合驻留条件,小区条件是否符合驻留条件请参阅标准通信协议,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步骤403:判断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的历史第一频点是否为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如果是,执行步骤404,如果否,执行步骤405。
步骤404:将该历史第一频点作为可接入的第一频点。
在获得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后,向该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进而激活PDP(PacketData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建立承载,获取IP地址。
步骤405:判断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的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是否为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如果是,执行步骤406,如果否,执行步骤407。
步骤406:将该预先指定第一频点作为可接入的第一频点。
其中,历史第一频点和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是否为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可以通过判断频点所对应小区条件是否符合驻留条件,小区条件是否符合驻留条件请参阅标准通信协议,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步骤407:判断是否搜索到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如果是,执行步骤208,如果否,执行步骤408。
其中,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为LTE网络中除LTE频点列表中记录的频点之外的LTE频点。在判断是否为可接入的LTE频点可以通过判断频点所对应小区条件是否符合驻留条件。
步骤408:搜索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向搜索到的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其中其他可接入第一频点为除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记录的第一频点之外的第一频点。
当然,两个频点列表还包括另两种情况:一是LTE频点列表中预先指定的LTE频点不是历史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是历史第一频点;二是LTE频点列表中预先指定的LTE频点是历史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不是历史第一频点,对于这两种情况的频点判断过程可以结合与图3和图4所对应的两种情况,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在空闲状态下可以周期性更新LTE频点列表和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以实时更新列表中的频点。其中空闲状态相对于连接状态而言,连接状态是指移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移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RRC连接进行信令交互或者数据交互。
本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可接入的LTE频点的获取方式不同。请参阅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再一种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或2G网络。
步骤502:接收PS业务请求。
步骤503:在向网络设备发送RRC连接请求后,获取网络设备指定的可接入的LTE频点。
其中,移动终端接收到PS业务请求后,发送RRC连接请求,以通知网络设备移动终端发起PS业务请求。
网络设备内会存储有可接入的LTE频点,当网络设备接收到RRC连接请求,在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支持LTE网络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直接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并将该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给移动终端。其中第一网络小区可以为3G网络小区或者2G网络小区。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邻区配置确定WCDMA网络小区附近是否有第一网络小区,其中邻区配置用于指出移动终端当前注册的网络小区对应的邻区,即该网络小区附近存在的网络小区。
同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移动终端注册时接收到的移动终端配置参数中确定移动终端支持的网络。例如移动终端为多模终端时,移动终端配置参数包括移动终端的多种工作模式,进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多种工作模式确定移动终端所支持的网络。
步骤504:向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注册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
上述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从移动终端角度描述了网络接入方法,在移动终端结束PS业务后,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并注册到第一网络中,以保证在接收到CS业务后,在第一网络内执行CS业务。
其中,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时,移动终端可以发送去附着请求,断开移动终端侧的数据通道。而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注册到第一网络中可以为移动终端从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选取一个频点所对应小区符合驻留条件,且驻留条件最优的频点作为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向该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以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本实施例从网络设备角度阐述网络接入方法的具体过程。请参阅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再一种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接收注册请求,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或2G网络。移动终端开机后跳过注册到LTE网络的过程,在网络设备接收到注册请求后,直接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步骤602: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RRC连接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RRC连接请求是在移动终端发起PS业务请求后触发,所述RRC连接请求表明移动终端发起PS业务请求。
其中,PS业务请求可以为拨号连接请求,并且该拨号连接请求可以与客户端,如PC上的“拨号”标识中的“连接”按钮绑定。当用户点击“连接”按钮后,拨号连接请求被发送至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接收到拨号连接请求后,触发RRC连接请求发送机制,发送RRC连接请求。
步骤603: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是否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LTE网络,如果是,执行步骤604,如果否,执行步骤606。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邻区配置确定WCDMA网络小区附近是否有第一网络小区,其中邻区配置用于指出移动终端当前注册的网络小区对应的邻区,即该网络小区附近存在的网络小区。
同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移动终端注册时接收到的移动终端配置参数中确定移动终端支持的网络。例如移动终端为多模终端时,移动终端配置参数包括移动终端的多种工作模式,进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多种工作模式确定移动终端所支持的网络。
步骤604: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
网络设备内会存储有可接入的LTE频点,当网络设备接收到RRC连接请求,在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支持LTE网络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直接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并将该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给移动终端。
步骤605:将所述PS业务请求重定向至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获取到可接入的LTE频点后,发送重定向消息至移动终端,控制移动终端将PS业务请求重定向至可接入的LTE频点。
步骤606:在第一网络中执行PS业务请求。
应用上述技术方案,网络设备接收到注册请求后,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当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RRC连接请求后,在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支持LTE网络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直接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进而将PS业务请求重定向至可接入的LTE频点,即可以在LTE网络中执行PS业务,加快高速数据业务的执行效率。
此外,在PS业务结束后,网络设备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并接收注册请求,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以保证在接收到CS业务后,在第一网络内执行CS业务。
其中,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时,网络设备可以接收去附着请求,释放承载和IP地址,主动断开EPC设备侧的数据通道。而在网络设备接收到注册请求后,直接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网络接入装置,应用于支持LTE技术的移动终端,其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7,可以包括:第一注册单元11、接收单元12、获取单元13和第二注册单元14。其中,
第一注册单元11,用于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或2G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开机后,第一注册单元11直接注册到第一网络中,因此移动终端接收到CS业务后,可以直接在第一网络中执行,从而避免移动终端注册到LTE网络时,在接收到CS业务后采用CSFB重定向至第一网络中,减少业务时延,并且降低业务的掉话率。
接收单元12,用于接收PS业务请求。其中,PS业务请求表明移动终端当前所执行的业务为数据业务,移动终端需要注册到LTE网络中执行PS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PS业务请求可以为拨号连接请求,并且该拨号连接请求可以与客户端,如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上的“拨号”标识中的“连接”按钮绑定。当用户点击“连接”按钮后,拨号连接请求被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的接收单元12。
获取单元13,用于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
接收单元12在接收到PS业务请求后,移动终端确定客户端当前要执行数据业务,因此移动终端需要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进而可以注册到该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
第二注册单元14,用于向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以注册到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因此,移动终端在开机注册到第一网络时,可以在接收到PS业务请求后注册到LTE网络中,使用LTE网络执行高速数据业务,加快高速数据业务的执行效率。
请参阅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图7基础上,还可以包括:第一搜索单元15、第一记录单元16、第二搜索单元17和第二记录单元18。其中,
第一搜索单元15,用于搜索LTE频点。其中第一搜索单元15是在移动终端开机后直接搜索LTE频点。
第一记录单元16,用于将搜索到的可用LTE频点作为历史LTE频点记录到LTE频点列表中。在本实施例中,判断频点是否可用请参阅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此外,LTE频点列表还包含预先指定的LTE频点。其中,预先指定的LTE频点为运营商预先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的频点,而该预先指定的LTE频点为可用LTE频点,对于不同运营商,该预先指定的LTE频点为不同的频点。
第二搜索单元17,用于搜索第一频点,其中在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频点为宽带码分多址WCDMA频点,在所述第一网络为2G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频点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频点。
第二记录单元18,用于将搜索到的可用的第一频点作为历史第一频点记录到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其中,判断第一频点是否为可用的第一频点的过程与可用的LTE频点的判断相同,对此本实施例不在加以阐述。
此外,所述第一网络频点列表还包括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其中在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的情况下,所述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为预先指定的WCDMA频点,在所述第一网络为2G网络的情况下,所述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为预先指定GSM频点。其中,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为运营商预先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的频点,而该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为可用第一频点,对于不同运营商,该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为不同的频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13具体用于在所述LTE频点列表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的情况下,将所述LTE频点列表中的频点作为可接入的LTE频点,以及用于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的情况下,搜索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向搜索到的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
由于LTE频点列表中记录的频点为移动终端开机后注册到第一网络前搜索到的可用的LTE频点,因此移动终端可以从可用的LTE频点中快速搜索到可接入的LTE频点,从而加快注册到LTE网络的速度,减少业务延迟。
请参阅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装置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图8基础上,还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19,用于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的情况下,则向所述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以及用于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且未搜索到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的情况下,则搜索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向搜索到的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
更新单元20,用于在空闲状态下周期性更新LTE频点列表和第一网络频点列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网络接入装置中获取单元13除了从LTE频点列表中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外,还可以在向网络设备发送RRC连接请求后,获取网络设备指定的可接入的LTE频点。
还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在PS业务结束后,第一注册单元11在所述PS业务结束后,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并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本实施例图7至图9所述的装置可以包括在移动终端上。当本申请所述的方法采用软件实现时,可以作为移动终端新增的一个功能,也可以单独编写相应的程序,本申请不限定所述方法或装置的实现方式。
当然,移动终端的结构还可以为图10所示的结构,包括:射频器21、存储器22和处理器23。其中,
射频器21,用于接收PS业务请求。
存储器22,用于存储可接入的LTE频点。
处理器23,用于注册到第一网络中,在射频器21接收到PS业务请求后,从存储器22中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向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注册到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网络或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网络。
处理器23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的具体过程请参阅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介绍,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射频器21还用于接收PS业务结束请求。处理器23还用于在射频器21接收到PS业务结束请求后,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并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以保证在接收到CS业务后,在第一网络内执行CS业务,避免在LTE网络中采用CSFB重定向时,导致的业务时延以及重定向的成功率对业务的掉话率的影响。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网络接入装置,其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1,可以包括:接收单元31、判断单元32、获取单元33和重定向单元34。其中,
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注册请求,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或3G网络,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RRC连接请求,所述RRC连接请求表明移动终端发起PS业务请求。
判断单元32,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是否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LTE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单元32可以根据邻区配置确定WCDMA网络小区附近是否有第一网络小区,其中邻区配置用于指出移动终端当前注册的网络小区对应的邻区,即该网络小区附近存在的网络小区。
同时,判断单元32可以根据移动终端注册时接收到的移动终端配置参数中确定移动终端支持的网络。例如移动终端为多模终端时,移动终端配置参数包括移动终端的多种工作模式,进而判断单元32可以根据多种工作模式确定移动终端所支持的网络。
获取单元33,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支持LTE网络的情况下,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
其中,网络设备内会存储有可接入的LTE频点,当网络设备接收到RRC连接请求,在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支持LTE网络的情况下,获取单元33可以直接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并将该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给移动终端。
重定向单元34,用于将所述PS业务请求重定向至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单元33获取到可接入的LTE频点后,触发重定向单元34发送重定向消息至移动终端,控制移动终端将PS业务请求重定向至可接入的LTE频点。
此外,所述接收单元31还用于在PS业务结束后,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并接收注册请求,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其中,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时,接收单元31可以接收去附着请求,释放承载和IP地址,主动断开EPC设备侧的数据通道。而在网络设备接收到注册请求后,直接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上述图11所述的装置可以包括在网络设备上。当本申请所述的方法采用软件实现时,可以作为网络设备新增的一个功能,也可以单独编写相应的程序,本申请不限定所述方法或装置的实现方式。
当然,网络设备还可以采用图12所示结构,可以包括:射频器41、存储器42和处理器43。其中,
射频器41,用于接收注册请求,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网络或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网络,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RRC连接请求,所述RRC连接请求表明移动终端发起分组交换PS业务请求。
存储器42,用于存储可接入的LTE频点。
处理器43,用于判断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是否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网络,在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第一网络的情况下,从所述存储器42内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并将所述PS业务请求重定向至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射频器41还用于接收PS业务结束请求,处理器43则在射频器41接收到PS业务结束请求后,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并接收注册请求,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移动终端和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在网络接入系统中,其中移动终端和网络设备利用现有数据通道进行通信,以实现移动终端在执行PS业务时,注册到LTE网络中,在执行CS业务时,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或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装置/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装置/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设备单元上来实现。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在没有超过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当前的实施例只是一种示范性的例子,不应该作为限制,所给出的具体内容不应该限制本申请的目的。例如,所述单元或子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多个子单元结合一起。另外,多个单元可以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应用于支持长期演进LTE技术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搜索LTE频点;
将搜索到的可用LTE频点作为历史LTE频点记录到LTE频点列表中;
搜索第一频点,其中在第一网络为3G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频点为宽带码分多址WCDMA频点,在所述第一网络为2G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频点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频点;
将搜索到的可用的第一频点作为历史第一频点记录到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
注册到所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网络或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网络;
接收分组交换PS业务请求;
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
向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以注册到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TE频点列表还包含预先指定的LTE频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频点列表还包括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包括:在所述LTE频点列表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的情况下,将所述LTE频点列表中的LTE频点作为可接入的LTE频点;
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的情况下,搜索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向搜索到的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的情况下,则向所述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
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且未搜索到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的情况下,则搜索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向搜索到的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空闲状态下周期性更新LTE频点列表和第一网络频点列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包括:在向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请求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指定的可接入的LTE频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S业务结束后,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并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9.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注册请求,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网络或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网络;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所述RRC连接请求表明移动终端发起分组交换PS业务请求;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是否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LTE网络,如果是,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
将所述PS业务请求重定向至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PS业务结束后,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
接收注册请求,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11.一种网络接入装置,应用于支持长期演进LTE技术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搜索单元,用于搜索LTE频点;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将搜索到的可用LTE频点作为历史LTE频点记录到LTE频点列表中;
第二搜索单元,用于搜索第一频点,其中在第一网络为3G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频点为宽带码分多址WCDMA频点,在所述第一网络为2G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频点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频点;
第二记录单元,用于将搜索到的可用的第一频点作为历史第一频点记录到第一网络频点列表中;
第一注册单元,用于注册到所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网络或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网络;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分组交换PS业务请求;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
第二注册单元,用于向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以注册到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TE频点列表还包含预先指定的LTE频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频点列表还包括预先指定的第一频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LTE频点列表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的情况下,将所述LTE频点列表中的LTE频点作为可接入的LTE频点,以及用于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的情况下,搜索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向搜索到的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发送附着请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的情况下,则向所述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以及用于在所述LTE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LTE频点,且第一网络频点列表未记录有可接入的第一频点,且未搜索到其他可接入的LTE频点的情况下,则搜索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向搜索到的其他可接入的第一频点发送附着请求。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更新单元,用于在空闲状态下周期性更新LTE频点列表和第一网络频点列表。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在向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请求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指定的可接入的LTE频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册单元,还用于在所述PS业务结束后,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并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1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至18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接入装置。
20.一种网络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注册请求,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网络或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网络,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RRC连接请求,所述RRC连接请求表明移动终端发起分组交换PS业务请求;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是否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LTE网络;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第一网络小区附近有LTE网络小区,且所述移动终端支持LTE网络的情况下,获取可接入的LTE频点;
重定向单元,用于将所述PS业务请求重定向至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PS业务结束后,实现对所述可接入的LTE频点对应的LTE网络的去驻留,并接收注册请求,将移动终端注册到第一网络中。
2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网络接入装置。
23.一种网络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和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CN201210453435.2A 2012-11-13 2012-11-13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2958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3435.2A CN102958134B (zh) 2012-11-13 2012-11-13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3435.2A CN102958134B (zh) 2012-11-13 2012-11-13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134A CN102958134A (zh) 2013-03-06
CN102958134B true CN102958134B (zh) 2016-08-03

Family

ID=47766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3435.2A Active CN102958134B (zh) 2012-11-13 2012-11-13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81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5229B (zh) * 2013-05-28 2018-07-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搜索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CN105636167A (zh) * 2014-11-05 2016-06-0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网络频点搜寻方法及系统
CN105813128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域回落失败问题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05667B (zh) * 2015-02-16 2022-01-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及其lte系统下电路交换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31304A (zh) * 2015-07-01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数据通道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6470453B (zh) * 2015-08-21 2019-09-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及其电路域回落方法及装置
CN105682165A (zh) * 2016-01-29 2016-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定向方法及装置
CN106028406B (zh) * 2016-06-30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7682855B (zh) * 2017-10-19 2021-06-0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国际漫游搜网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2310A (zh) * 2007-12-27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实现重定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20118A (zh) * 2009-12-15 201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740412A (zh) * 2012-06-29 2012-10-1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2310A (zh) * 2007-12-27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实现重定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20118A (zh) * 2009-12-15 201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740412A (zh) * 2012-06-29 2012-10-1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134A (zh)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8134B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EP2191671B1 (en) Forced intersystem handover in case of mme gateway failure
CN11093362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2461256B (zh) 用于访问无法通过网络小区使用的服务的方法
US8619601B2 (en) Proximity of user equipment to a home local network
CN102356650B (zh) 蜂窝无线网络和操作方法
EP2320696B1 (en) Communication seamless switch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RU2463725C2 (ru) Обнаружение местного агента мобильного протокола internet
US8270991B2 (en) Network and cell selection and reselection for long-term evolution inter-radio access network based on long-term evolution mobility driver grouping
CN101946534B (zh) 长期演进用户设备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性控制
CN101242306B (zh) 实现网络设备自动发现的方法、系统、设备及服务器
US20130235740A1 (e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managing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procedure and network registration
EP189051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status information based on access class restriction lis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18261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figuring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s
US2011008084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equivalent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management in portable terminal
CN105992294A (zh) 用户终端及其lte系统下电路交换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731895B (zh) 通信设备及其自动快速返回优选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方法
CN101321375B (zh) 控制会话切换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02740412B (zh) 一种终端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704698B (zh) 一种处理终呼接入域选择查询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86519B (zh) 一种保持多媒体会话连续性的切换方法
CN101877841B (zh) 紧急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和网络设备
CA2618912C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figuring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s
CN103391572A (zh) Umts网络获悉lte相邻小区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rnc
CN115695372A (zh) Dns服务器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0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