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7557A - 一种组群保护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群保护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7557A
CN102957557A CN2011102504288A CN201110250428A CN102957557A CN 102957557 A CN102957557 A CN 102957557A CN 2011102504288 A CN2011102504288 A CN 2011102504288A CN 201110250428 A CN201110250428 A CN 201110250428A CN 102957557 A CN102957557 A CN 1029575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hort
protection
node
protection group
servi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04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7557B (zh
Inventor
富森
付占亮
张媛媛
董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504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5755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4559 priority patent/WO201215576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957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7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5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群保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当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检测出服务层出现故障时,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组群保护的系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能在不影响组群中的个体保护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组群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组群保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群保护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组群保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制定(ITU-T,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的标准G.808.1中,定义了组群保护及个体保护。其中,组群保护主要有两个应用场景,一个应用场景为当大量有保护的信号通过相同的服务层链路,另一个应用场景为对反向复用或虚拟级联业务的流量信号进行统一保护。组群保护的优点是:可以将多个信号保护所组成的、复杂的个体保护机制,简化为单一的、简单的组群保护机制,从而满足业务保护倒换小于50ms的业界标准。
现有技术中,在节点中预先配置属于同一个组群信号的个体信号,当节点检测到工作链路或保护链路的群信号失效(SFG,Signal fail Group)或群信号劣化(SDG,Signal degrade Group)时,即刻进行组群保护,这里,简化的统一检测、统一倒换能够大大减少保护系统处理的复杂度,从而减小了由于保护组个数增加而造成的倒换超时的风险。但是,现有的组群保护的技术方案中,需要检测到工作链路或保护链路的SFG或SDG后,才能触发进行组群保护,如此,当组群中的单个信号发生故障时,即:单个信号失效(SF,Signal Failure)或单个信号劣化(SD,Signal degrade)时,则无法触发保护倒换,从而影响业务的传输。因此,现有的群组保护的技术方案无法实现个体保护及组群保护的优点的统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群保护方法及系统,能在不影响组群中的个体保护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组群保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群保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检测出服务层出现故障时,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为:
统计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所有链路,关联统计出的所有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上述方案中,所述生成动态组群,为:
从已关联的所有保护组中,选出具有相同的服务层检测点及相同的协议状态的保护组,组成动态组群。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为:
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从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中,选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
依据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保护倒换协议,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选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为:
选取组群中的第一个保护组,作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或者,
选取组群中保护信号质量等级最高的保护组,作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或者,
随机选取一个保护组,作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
上述方案中,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将自身侧的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上述方案中,在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向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发送组群保护信息;
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向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发送组群保护信息,为:
通过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自动保护倒换(APS,Automatic ProtectionSwitched)信令通道,向所述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发送组群保护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为:
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统计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所有链路,关联统计出的所有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与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相同的动态组群。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为:
所述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依据与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相同的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保护倒换协议,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上述方案中,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所述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将自身侧的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群保护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用于当检测出服务层出现故障时,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在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将自身侧的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上述方案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节点,用于收到第一节点发送的组群保护信息后,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向第二节点发送组群保护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节点,还用于在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将自身侧的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本发明提供的组群保护的方法及系统,当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检测出服务层出现故障时,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所述组群保护信息包含:组群保护标识及服务层信息,服务层检测出故障后,触发节点进行组群保护,如此,能在不影响组群中的个体保护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组群保护,从而实现了组群保护的优点与个体保护的优点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另外,依据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保护倒换协议,节点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如此,能进一步减少业务保护倒换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群保护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五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组群保护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当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检测出服务层出现故障时,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组群保护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当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检测出服务层出现故障时,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并在操作完成后,向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发送组群保护信息;
所述组群保护信息包含:组群保护标识及服务层信息;
这里,检测出服务层出现故障的具体处理过程可采用现有技术;
所述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具体为:
统计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所有链路,关联统计出的所有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其中,事先已在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配置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所有链路,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据此可以统计所述服务层影响到的链路;所述保护组还可以称为保护关系;
所述生成动态组群,具体为:
从已关联的所有保护组中,选出具有相同的服务层检测点及相同的协议状态的保护组,组成动态组群;这里,如果从已关联的所有保护组中,选出的具有相同的服务层监测点及相同的协议状态的保护组有一组以上,则每组均形成一个动态组群;每个动态组群包含一个以上保护组;
这里,事先已在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配置每个保护组的服务层检测点及协议状态,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据此可以获知每个保护组的服务层检测点及协议状态,从而组成动态组群;
所述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具体为:
从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中,选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
依据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保护倒换协议,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其中,所述选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具体为:
选取组群中的第一个保护组,作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或者,
选取组群中保护信号质量等级最高的保护组,作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或者,
随机选取一个保护组,作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
这里,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可通过现有技术获知组群中每个保护组的保护信号质量等级;
由于动态组群中的保护组的协议状态均相同,因此,可以依据所述组群的的保护组代表的保护倒换协议,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如此,能实现快速倒换;
所述保护倒换操作包括:倒换和/或桥接动作;这里,进行保护倒换操作的具体处理过程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在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将自身侧的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这里,将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的目的为:为下一次保护倒换作准备;
所述向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发送组群保护信息,具体为:
通过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APS信令通道,向所述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发送组群保护信息;
所述服务层信息用于指导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确定组群中的保护组;
所述组群保护信息包含:组群保护标识及服务层信息。
步骤102: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这里,所述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具体为:
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统计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所有链路,关联统计出的所有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与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相同的动态组群;
其中,事先已在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配置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所有链路,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据此可以统计所述服务层影响到的链路;所述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事先已获知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生成动态组群的具体依据,从而据此生成与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相同的动态组群;
所述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具体为:
依据与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相同的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保护倒换协议,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这里,由于组群保护信息可通过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APS信令通道发送给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据此可获知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选出的组群的保护组代表;也可通过其它途径获知,比如:组群保护信息进一步包含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选出的组群的保护组代表;
在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将自身侧的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这里,将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的目的为:为下一次保护倒换作准备。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节点A与节点Z之间存在三个业务,即:节点A与节点Z之间有三个独立的业务双向信号,分别是X1、X2、及X3,且X1、X2、及X3均为被保护信号,每个业务信号配置独立的1+1/1:1的子层子网互联(SNC/S)保护,X1、X2、及X3所属的保护组分别为PG1、PG2、以及PG3,其中,X1、X2、及X3的工作链路分别为W1、W2、以及W3,保护链路分别为P1、P2、以及P3;每个SNC/S保护组使用独立的子层监视,即:每个SNC/S保护组的链路上均设置有子层检测点,以检测链路是否出现故障,且每个SNC/S保护组使用独立的APS开销通道处理保护协议。X1、X2、及X3均通过相同的服务层链路,具体地,S_W为X1、X2、及X3公共的工作服务层链路,S_P为X1、X2、及X3公共的保护服务层链路,服务层链路设置有服务层检测点,以检测服务层链路是否出现故障;其中,如图2所示,
Figure BDA0000086921510000081
表示子层检测点,
Figure BDA0000086921510000082
表示服务层监测点。
当服务层链路故障时,会在节点的服务层首先检测到故障,之后会在节点的子层监视检测到单个业务信号的链路出现故障,此时,会触发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流程,从而实现简化的保护倒换,使得业务保护倒换的时间小于业界要求,即:业务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ms;这里,所述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流程就是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然后再由各个业务的子层监视触发个体倒换,此时,由于在组群保护中,信号已经完成了切换,因此,这时的个体保护不需要再进行保护倒换动作。其中,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当服务层链路检测出故障时,节点Z统计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关联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这里,假设在节点Z的S_W检测出故障,此时,统计出的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包括:W1、W2、以及W3,由于PG1、PG2、以及PG3具有相同的服务层检测点,因此,将PG1、PG2、以及PG3加入到动态组群中;其中,所述故障是指S_W出现SF或SD。
步骤b1:选取PG3为动态组群保护组的代表,依据PG3的保护倒换协议,执行动态组群的倒换动作,将自身侧的X1、X2、以及X3同时分别倒换到P1、P2、以及P3;
这里,假设保护为1+1保护,如果保护为1:1保护,则在执行动态组群的倒换动作时,增加了桥接切换的动作。
步骤c1:倒换完成后,在PG3的APS信令通道中,传送APS信令,并将PG3的协议状态复制到动态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这里,所述APS信令包含:组群保护标识及服务层信息;
所述动态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就是指:PG1及PG2。
步骤d1:节点A收到APS信令后,统计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关联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这里,统计出的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包括:W1、W2、以及W3,由于PG1、PG2、以及PG3具有相同的服务层检测点,因此,将PG1、PG2、以及PG3加入到动态组群中,且PG3为动态组群保护组的代表。
步骤e1:依据PG3的保护倒换协议,执行动态组群的倒换动作,将自身侧的X1、X2、以及X3同时分别倒换到P1、P2、以及P3;
这里,相应的,保护为1+1保护,如果保护为1:1保护,则在执行动态组群的倒换动作时,增加了桥接切换的动作。
至此,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过程完成,换句话说,对于服务层的告警已处理完成。
在完成服务层告警后,会继续处理SNC/S的告警,即:节点的子层监视检测到单个业务信号的链路出现的故障,具体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在节点Z的子层监测点检测到对应的链路出现故障;
这里,假设W1出现故障,即:W1出现SF或SD。
步骤B1:节点Z发现X1已经由W1倒换到P1,因此,不再执行倒换动作,将X1的APS信号通过PG1的APS通道发送给节点A;
步骤C1:节点A收到APS信号后,发现X1已经由W1倒换到P1,因此,也不再执行倒换动作。
当服务层链路未出现故障,且单个业务信号的链路出现故障时,此时,只进行个体倒换,这里,以X1的双向1+1保护为例,个体到换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当在节点ZW1的子层检测点检测到W1出现SF或SD时,Z节点将自身侧的X1到换到P1,并通过PG1的APS信令通道,向节点A发送X1业务的APS请求。
步骤12:节点A接收到APS请求后,将自身侧的X1到换到P1。
这里,1:1保护与1+1保护过程类似,在执行倒换动作时,增加了桥接切换动作。
这里,个体倒换的具体处理流程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节点A与节点Z之间存在三个业务,即:节点A与节点Z之间有三个独立的业务双向信号,分别是X1、X2、及X3,且X1、X2、及X3均为被保护信号,每个业务信号配置独立的1+1的非介入子网互联(SNC/N)保护,X1、X2、及X3所属的保护组分别为PG1、PG2、以及PG3,其中,X1、X2、及X3的工作链路分别为W1、W2、以及W3,保护链路分别为P1、P2、以及P3;每个SNC/N保护组使用独立的非介入监视,即:每个SNC/N保护组的链路上均设置有非介入检测点,以检测链路是否出现故障,且每个SNC/N保护组使用独立的APS开销通道处理保护协议;这里,所述非介入监视包括:端到端的监视(SNC/Ne)及子层的监视(SNC/Ns)。X1、X2、及X3均通过相同的服务层链路,具体地,S_W为X1、X2、及X3公共的工作服务层链路,S_P为X1、X2、及X3公共的保护服务层链路,服务层链路设置有服务层检测点,以检测服务层链路是否出现故障;其中,如图3所示,
Figure BDA0000086921510000101
表示非介入检测点,
Figure BDA0000086921510000102
表示服务层监测点。
当服务层链路故障时,会在节点的服务层首先监测到故障,之后会在节点的非介入监视检测到单个业务信号的链路出现故障,此时,会触发动态组群保护的保护流程,从而实现简化的保护倒换,使得业务保护倒换的时间小于业界要求,即:业务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ms;这里,所述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流程就是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然后再由各个业务的子层监视触发个体倒换,此时,由于在组群保护中,信号已经完成了切换,因此,这时的个体保护不需要再进行保护倒换动作。其中,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2:当服务层链路检测出故障时,节点Z统计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关联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这里,假设在节点Z的S_W检测出故障,此时,统计出的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包括:W1、W2、以及W3,由于PG1、PG2、以及PG3具有相同的服务层检测点,因此,将PG1、PG2、以及PG3加入到动态组群中;其中,所述故障是指S_W出现SF或SD。
步骤b2:选取PG3为动态组群保护组的代表,依据PG3的保护倒换协议,
执行动态组群的倒换动作,将自身侧的X1、X2、以及X3同时分别倒换到P1、P2、以及P3。
步骤c2:倒换完成后,在PG3的APS信令通道中,传送APS信令,并将PG3的协议状态复制到动态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这里,所述APS信令包含:组群保护标识及服务层信息;
所述动态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就是指:PG1及PG2。
步骤d2:节点A收到APS信令后,统计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关联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这里,统计出的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包括:W1、W2、以及W3,由于PG1、PG2、以及PG3具有相同的服务层检测点,因此,将PG1、PG2、以及PG3加入到动态组群中,且PG3为动态组群保护组的代表。
步骤e2:依据PG3的保护倒换协议,执行动态组群的倒换动作,将自身侧的X1、X2、以及X3同时分别倒换到P1、P2、以及P3。
至此,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过程完成,换句话说,对于服务层的告警已处理完成。
在完成服务层告警后,会继续处理SNC/N的告警,即:节点的非介入监视检测到单个业务信号的链路出现的故障,具体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2:在节点Z的非介入监视检测到对应的链路出现故障;
这里,假设W1出现故障,即:W1出现SF或SD。
步骤B2:节点Z发现X1已经由W1倒换到P1,因此,不再执行倒换动作,将X1的APS信号通过PG1的APS通道发送给A节点;
步骤C2:节点A收到APS信号后,发现X1已经由W1倒换到P1,因此,也不再执行倒换动作。
当服务层链路未出现故障,且单个业务信号的链路出现故障时,此时,只进行个体倒换,这里,以X1的双向1+1保护为例,个体到换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当在节点ZW1的非介入监测点检测到W1出现SF或SD时,节点Z将自身侧的X1到换到P1,并通过PG1的APS信令通道,向节点A发送X1业务的APS请求。
步骤22:节点A接收到APS请求后,将自身侧的X1到换到P1。
这里,个体倒换的具体处理流程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节点A与节点Z之间存在三个业务,即:节点A与节点Z之间有三个独立的业务双向信号,分别是X1、X2、及X3,且X1、X2、及X3均为被保护信号,每个业务信号配置独立的1+1的固有子网互联(SNC/I)保护,X1、X2、及X3所属的保护组分别为PG1、PG2、以及PG3,其中,X1、X2、及X3的工作链路分别为W1、W2、以及W3,保护链路分别为P1、P2、以及P3,每个SNC/I保护组使用独立的APS开销通道处理保护协议。X1、X2、及X3均通过相同的服务层链路,具体地,S_W为X1、X2、及X3公共的工作服务层链路,S_P为X1、X2、及X3公共的保护服务层链路,服务层链路设置有服务层检测点,以检测服务层链路是否出现故障;其中,如图4所示,
Figure BDA0000086921510000121
表示服务层监测点。
当服务层链路故障时,会在节点的服务层监测到故障,此时,会触发动态组群保护的保护流程,从而实现简化的保护倒换,使得业务保护倒换的时间小于业界要求,即:业务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ms;这里,所述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流程就是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其中,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3:当服务层链路检测出故障时,节点Z统计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关联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这里,假设在节点Z的S_W检测出故障,此时,统计出的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包括:W1、W2、以及W3,由于PG1、PG2、以及PG3具有相同的服务层检测点,因此,将PG1、PG2、以及PG3加入到动态组群中;其中,所述故障是指S_W出现SF或SD。
步骤b3:选取PG3为动态组群保护组的代表,依据PG3的保护倒换协议,
执行动态组群的倒换动作,将自身侧的X1、X2、以及X3同时分别倒换到P1、P2、以及P3。
步骤c3:倒换完成后,在PG3的APS信令通道中,传送APS信令,并将PG3的协议状态复制到动态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这里,所述APS信令包含:组群保护标识及服务层信息;
所述动态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就是指:PG1及PG2。
步骤d3:节点A收到APS信令后,统计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关联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这里,统计出的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包括:W1、W2、以及W3,由于PG1、PG2、以及PG3具有相同的服务层检测点,因此,将PG1、PG2、以及PG3加入到动态组群中,且PG3为动态组群保护组的代表。
步骤e3:依据PG3的保护倒换协议,执行动态组群的倒换动作,将自身侧的X1、X2、以及X3同时分别倒换到P1、P2、以及P3。
至此,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过程完成,换句话说,对于服务层的告警已处理完成。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在光传送网络(OTN,Optical TransportNetwork)中,设备A与设备Z之间存在4个业务,在支线路分离的设备A中,在客户侧输入4个第16级同步传送模块(STM-16)业务信号,分别表示为S-1、S-2、S-3、以及S-4,且S-1、S-2、S-3、以及S-4均为被保护信号,这四个业务信号在设备A中,被映射为4个光通路数据单元(ODU1)的信号,为每个STM-16业务信号配置一个ODU1的保护,保护的模式为SNC/S,S-1、S-2、S-3、以及S-4所属的保护组分别为PG1、PG2、PG3、以及PG4,其中,S-1、S-2、S-3、以及S-4的工作ODU1分别为W1、W2、W3、以及W4,保护ODU1分别为P1、P2、P3、以及P4,4个ODU1在群路板汇聚到一个ODU2,并封装到光通路传送单元(OTU2)中传送到光线路中,选择设备Z的ODU1的串联连接监视(TCM)为子层检测点,以检测子层链路是否出现故障,S_W为S-1、S-2、S-3、以及S-4公共的工作ODU2或OTU2,S_P为S-1、S-2、S-3、以及S-4公共的保护ODU2或OTU2,并在设备Z的服务层链路设置有服务层监测点,以检测服务层链路是否出现故障。
当服务层链路故障时,会在设备Z的群路板的OTU2端口或OTU2端口中的ODU2首先检测到故障,之后会在ODU1的TCM子层检测到单个业务信号的链路出现故障,此时,会触发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流程,从而实现简化的保护倒换,使得业务保护倒换的时间小于业界要求,即:业务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ms,这里,所述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流程就是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然后再由各个ODU1的TCM子层监视触发个体倒换,此时,由于在组群保护中,信号已经完成了切换,因此,这时的个体保护不需要再进行保护倒换动作。其中,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4:当服务层链路检测出故障时,设备Z统计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关联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这里,所述在设备的服务层链路是指设备Z侧的S_W或S_P,假设在设备Z的S_W检测出故障,此时,统计出的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包括:W1、W2、W3、以及W4,由于PG1、PG2、PG3、以及PG4具有相同的服务层检测点,因此,将PG1、PG2、PG3、以及PG4加入到动态组群中;其中,所述故障是指S_W出现SF或SD。
步骤b4:选取PG1为动态组群保护组的代表,依据PG1的保护倒换协议,执行动态组群的倒换动作,将自身侧的S-1、S-2、S-3、以及S-4同时分别倒换到P1、P2、P3、以及P4。
步骤c4:倒换完成后,在PG1的APS信令通道中,传送APS信令,并将PG1的协议状态复制到动态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这里,所述APS信令包含:组群保护标识及服务层信息;其中,所述APS的格式如下:
Figure BDA0000086921510000151
具体地,将APS信令字节中保留的第四个字节加以利用,将最高比特定义为G,表示是否启动Group机制;后面七个bit用作对服务层类型的定义,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层类型的定义为ODU2;
所述动态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就是指:PG2、PG3、以及PG4。
步骤d4:设备A收到APS信令后,统计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关联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这里,统计出的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包括:W1、W2、W3、以及W4,由于PG1、PG2、PG3以及PG4具有相同的服务层检测点,因此,将PG1、PG2、PG3、以及PG4加入到动态组群中,且PG1为动态组群保护组的代表。
步骤e4:依据PG1的保护倒换协议,执行动态组群的倒换动作,将自身侧的S-1、S-2、S-3、以及S-4同时分别倒换到P1、P2、P3、以及P4。
至此,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过程完成,换句话说,对于服务层的告警已处理完成。
在完成服务层告警后,会继续处理TCM的告警,即:设备的子层监视检测到单个业务信号的链路出现的故障,具体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4:在设备Z的子层监测点检测到对应的链路出现故障;
这里,假设W3出现故障,即:W3出现SF或SD。
步骤B4:设备Z发现S3已经由W3倒换到P3,因此,不再执行倒换动作,将S3的APS信号通过PG3的APS通道发送给设备A;
步骤C4:设备A收到APS信号后,发现S3已经由W3倒换到P3,因此,也不再执行倒换动作。
当服务层链路未出现故障,且单个业务信号的链路出现故障时,此时,只进行个体倒换,这里,以S-1为例,个体到换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当在设备ZW1的TCM检测点检测到W1出现SF或SD时,设备Z将自身侧的S1到换到P1,并通过PG1的APS信令通道,向设备A发送S1业务的APS请求。
步骤42:设备A接收到APS请求后,将自身侧的S1到换到P1。
这里,个体倒换的具体处理流程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在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网络中,在设备A中,在客户侧输入2个业务信号,分别表示为X1及X2,且X1及X2均为被保护信号,这两个业务信号分别经过光传输单元后,分别输入到1+1保护单板中,所述1+1保护单板分别为业务信号提供光通道的1+1保护;X1及X2所属的保护组分别为PG1及PG2,其中,X1及X2的工作光通道分别为W1及W2,保护光通道分别为P1及P2;X1及X2的工作光复用段为S_W,保护光复用段为S_P;其中,接收业务数据的设备Z的1+1保护单板及光传输单元提供固有的检测,以检测每个光通道是否出现故障,设备Z的光放大单元及光解复用单元提供服务层检测,以检测服务层链路是否出现故障,每个保护组使用独立的APS开销通道处理保护协议。
当服务层链路故障时,设备Z的光放大单元及光解复用单元会首先检测到故障,之后设备Z的1+1保护单板及光传输单元会检测到单个业务信号的光通道出现故障,此时,会触发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流程,从而实现简化的保护倒换,使得业务保护倒换的时间小于业界要求,即:业务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ms;这里,所述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流程就是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然后再由1+1保护单板及光传输单元触发个体倒换,此时,由于在组群保护中,信号已经完成了切换,因此,这时的个体保护不需要再进行保护倒换动作。其中,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5:当在设备Z的服务层链路检测出故障时,设备Z统计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关联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这里,假设在设备Z的S_W检测出故障,此时,统计出的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包括:W1及W2,由于PG1及PG2具有相同的服务层检测点,即:均在Z设备的光放大单元及光解复用单元,因此,将PG1及PG2加入到动态组群中;其中,所述故障是指S_W出现SF或SD。
步骤b5:选取PG1为动态组群保护组的代表,依据PG1的保护倒换协议,执行动态组群的倒换动作,将自身侧的X1及X2同时分别倒换到P1及P2。
步骤c5:倒换完成后,在PG1的APS信令通道中,传送APS信令,并将PG1的协议状态复制到动态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这里,所述APS信令包含:组群保护标识及服务层信息;
所述动态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就是指:PG2。
步骤d5:设备A收到APS信令后,统计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关联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这里,统计出的S_W所能影响到的链路包括:W1及W2,由于PG1及PG2具有相同的服务层检测点,因此,将PG1及PG2加入到动态组群中,且PG1为动态组群保护组的代表。
步骤e5:依据PG1的保护倒换协议,执行动态组群的倒换动作,将自身侧的X1及X2同时分别倒换到P1及P2。
至此,动态组群保护的处理过程完成,换句话说,对于服务层的告警已处理完成。
在完成服务层告警后,会继续处理1+1保护单板及光传输单元的告警,即:1+1保护单板及光传输单元检测到单个业务信号的光通道出现的故障,具体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5:设备Z的1+1保护单板及光传输单元检测到对应的链路出现故障;
这里,假设W1出现故障,即:W1出现SF或SD。
步骤B5:设备Z发现X1已经由W1倒换到P1,因此,不再执行倒换动作,将X1的APS信号通过PG1的APS通道发送给设备A;
步骤C5:设备A收到APS信号后,发现X1已经由W1倒换到P1,因此,也不再执行倒换动作。
当光放大单元及光解复用单元为检测出服务层链路故障,且1+1保护单板及光传输单元检测出单个业务信号的链路故障时,此时,只进行个体倒换,这里,以X1为例,个体到换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当设备Z的1+1保护单板及光传输单元检测到W1出现SF或SD时,设备Z将自身侧的X1到换到P1,并通过PG1的APS信令通道,向设备A发送X1业务的APS请求。
步骤52:设备A接收到APS请求后,将自身侧的X1到换到P1。
这里,个体倒换的具体处理流程为现有技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组群保护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OTN、同步数字体系(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WDM网络、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网络、分组传送网络(PTN,PacketTransport Network)、以及以太网传送网络等。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群保护的系统,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节点71,用于当检测出服务层出现故障时,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其中,该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节点72,用于收到第一节点71发送的组群保护信息后,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所述第一节点71,还用于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向第二节点72发送组群保护信息;所述组群保护信息包含组群保护标识及服务层信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为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第二节点为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
其中,在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时,所述第一节点71,具体用于:
统计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所有链路,关联统计出的所有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所述第一节点71,在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时,具体用于:
从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中,选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并依据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保护倒换协议,对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所述第一节点71,还用于在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将自身侧的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所述第一节点71,在向第二节点72发送组群保护信息时,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APS信令通道,向第二节点72发送组群保护信息。
所述第二节点72,在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时,具体用于:
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统计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所有链路,关联统计出的所有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与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相同的动态组群。
所述第二节点72,在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时,具体用于:
依据与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相同的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保护倒换协议,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所述第二节点72,还用于在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将自身侧的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组群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检测出服务层出现故障时,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为:
统计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所有链路,关联统计出的所有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动态组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动态组群,为:
从已关联的所有保护组中,选出具有相同的服务层检测点及相同的协议状态的保护组,组成动态组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为:
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从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中,选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
依据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保护倒换协议,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为:
选取组群中的第一个保护组,作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或者,
选取组群中保护信号质量等级最高的保护组,作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或者,
随机选取一个保护组,作为组群的保护组代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将自身侧的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向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发送组群保护信息;
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发送组群保护信息,为:
通过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自动保护倒换(APS)信令通道,向所述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发送组群保护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为:
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统计所述服务层所能影响到的所有链路,关联统计出的所有所述影响到的链路所在的保护组,生成与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相同的动态组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为:
所述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依据与所述接收业务数据的节点相同的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保护倒换协议,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所述发送业务数据的节点将自身侧的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12.一种组群保护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用于当检测出服务层出现故障时,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在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将自身侧的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节点,用于收到第一节点发送的组群保护信息后,依据收到的组群保护信息,确定受所述服务层影响的组群中的保护组,对自身侧的所述组群中的每个保护组进行保护倒换操作;
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向第二节点发送组群保护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还用于在保护倒换操作完成后,将自身侧的所述组群的保护组代表的协议状态复制到所述组群内的其它所有保护组。
CN201110250428.8A 2011-08-29 2011-08-29 一种组群保护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75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0428.8A CN102957557B (zh) 2011-08-29 2011-08-29 一种组群保护方法及系统
PCT/CN2012/074559 WO2012155767A1 (zh) 2011-08-29 2012-04-23 一种组群保护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0428.8A CN102957557B (zh) 2011-08-29 2011-08-29 一种组群保护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7557A true CN102957557A (zh) 2013-03-06
CN102957557B CN102957557B (zh) 2018-04-20

Family

ID=47176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042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7557B (zh) 2011-08-29 2011-08-29 一种组群保护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7557B (zh)
WO (1) WO2012155767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8844A (zh) * 2005-11-17 2006-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mpls网络中实现组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50462A (zh) * 2007-10-18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8844A (zh) * 2005-11-17 2006-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mpls网络中实现组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50462A (zh) * 2007-10-18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7557B (zh) 2018-04-20
WO2012155767A1 (zh) 201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07561B1 (e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distributed rest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6879559B1 (en) Router line card protection using one-for-N redundancy
US20230024620A1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sncp over packet network
US784864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acity-efficient restoration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14796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s
US20040190444A1 (en) Shared mesh signa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06026914A1 (fr) Procede de protection de services pour reseau de transmission optique et dispositif de noeud
EP1463370A1 (en) Transport network restoration method
US10979138B2 (en) Protection group superposition switching method, control apparatu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834056B2 (e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protection switching
CN101141349A (zh) 一种传输业务的保护方法
US10601537B2 (en) Fault propagation in segmented protection
US20040221058A1 (en) Nested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a mesh connec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40085954A1 (en) Out-of-band signal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 optical cross connect
CN101800913B (zh) 自动交换光网络复用段的保护及恢复的实现方法
CN101686151B (zh) 一种业务传送网络的通道保护方法和系统
JP2003124979A (ja) 交換機におけるセレクタおよび回線冗長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2957557A (zh) 一种组群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0571171C (zh) 一种通过串联监视功能实现子网连接保护的方法
CN101610166B (zh) 一种中间节点、级联保护系统及级联保护方法
CN101686094A (zh) 一种业务传送网络的通道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2868544A (zh) 一种实现共享网格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53288B (zh) 一种环网保护方法和网络设备
US680426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access transmission
CA2493744C (en) Shared mesh signa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