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8219A - 用于分配网络实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分配网络实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8219A
CN102948219A CN2010800672920A CN201080067292A CN102948219A CN 102948219 A CN102948219 A CN 102948219A CN 2010800672920 A CN2010800672920 A CN 2010800672920A CN 201080067292 A CN201080067292 A CN 201080067292A CN 102948219 A CN102948219 A CN 102948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network entity
payload
user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72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8219B (zh
Inventor
弗朗西斯科·考特斯戈麦斯
拉斯·弗里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2948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8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8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82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7Selecting a data network PoA [Point of Attac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25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 H04W28/0933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based on load-splitting rati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配用于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的方法,所述用户通信信号包括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所述方法包括:获得(801)负载属性,所述负载属性指示在所述有效载荷和所述信令负载之间的负载比;基于所述负载属性,选择(803)网络实体;以及发起(805)网络实体定位过程,以将所选择的网络实体分配用于处理所述用户通信信号。

Description

用于分配网络实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支持向驻留在例如不同国家中的不同接收方传输不同服务(如音频数据或视频数据),高效的通信网络是必需的。例如,在“Control Servers in the Core Network”,Ericsson Review No.4,2000中描述了高效的水平分层架构。作为示例,在例如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规范中引入和发布的分层网络架构包括3个不同的层:应用层、网络控制层、以及连接层。应用层支持终端用户应用程序,并且可以在网络中的移动台或应用服务器中实现应用层。应用层可以经由一组应用程序接口(API)与网络层交互,该应用程序接口(API)使得能够设计和实现不同的服务和应用。网络控制层支持例如跨越不同类型网络的通信服务,这些不同类型的网络例如是基于GSM标准的使用例如ISDN相关技术的电路交换域网络、或采用例如GPRS技术的分组交换网络。连接层是能够经由例如语音、数据、和多媒体流传输任何类型的服务的传输层。
根据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控制层可以包括处理在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的接口上的控制层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MSC)。在接入网和MSC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可以基于RANAP消息(无线接入网应用协议)来执行。根据UMTS技术的网络控制层还可以包括管理核心网与另一网络之间(例如,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络)或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的通信的传输交换中心(TSC)。MSC和TSC可以经由网关控制协议(GCP)消息与布置在连接层中用于管理数据传输的相应媒体网关(MGW)或移动MGW(M-MGW)进行通信。通常,MGW经由接入网从通信实体(例如,移动台或应用服务器)接收数据,并例如将ATM(异步传输模式)数据流转换为IP(网际协议)数据流,以供进一步传输。
由IP多媒体子系统(IMS)技术提供了用于跨越固定和移动接入网传输多媒体服务的另一新兴通信技术。根据IMS的网络架构包括:服务层,与前述应用层相对应;控制和连接层,与前述网络控制层相对应;以及接入层,与前述连接层相对应。具体地,控制和连接层可以包括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CSCF形成用于规定SIP信令(SIP:会话发起协议)的中心实体。控制和连接层还包括MGCF(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CF经由SIP消息与CSCF通信,且使用根据例如H.248协议的媒体网关消息与布置在接入层中的媒体网关通信。控制和连接层还可以包括MRF(媒体资源功能),MRF例如在归属网络中提供媒体服务。
另一新兴通信技术是由3GPP标准组织定义的演进分组系统(EPS)。在EPS的上下文中部署的通信技术之一是LTE接入技术(LTE:长期演进)。EPS包括MME(移动管理实体),MME形成了适用于信令的控制实体,并选择对用户数据分组进行路由和转发的服务网关(SGW)。MME和SGW是演进分组核心(EPC)的一部分,演进分组核心(EPC)包括其他单元,如SGSN(服务GPRS支持实体)或P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在对前述通信技术进行示例参考的情况下,大量的网络实体可以处理与用户相关的、并分别包括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在内的大量用户通信信号。然而,这些网络实体中的一些主要受到信令负载和信令负载相关的过程的影响,而其他实体主要涉及有效载荷和有效载荷相关的过程。因此,当例如主要处理信令负载的网络实体也配备了处理有效载荷的能力时,可能不能高效地充分利用可用网络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以下发现:当将有效载荷密集型用户通信信号定向至针对有效载荷优化的网络实体时,以及相对地,当将信令负载密集型用户通信信号定向至针对信令优化的网络实体时,可以更高效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配用于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的方法。所述用户通信信号包括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所述方法包括:获得负载属性。所述负载属性指示在所述有效载荷和所述信令负载之间的负载比。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负载属性,选择用于处理所述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以及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以将所选择的网络实体分配用于处理所述用户通信信号。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方法,所述用户通信信号包括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用户传输用户通信信号。所述用户通信信号包括信令负载和有效载荷。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通信信号,确定负载属性,以及向能够基于所述负载属性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的网络控制实体发送所述负载属性。为了传输所述用户通信信号,可以通过通信网络来发送或接收所述用户通信信号。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配用于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的网络控制实体。所述用户通信信号包括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所述网络控制实体包括:用于获得负载属性的处理实体。所述负载属性指示在所述有效载荷和所述信令负载之间的负载比。所述处理实体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负载属性,选择用于处理所述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以及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以将所选择的网络实体分配用于处理所述用户通信信号。
根据用于分配网络实体的方法的特征,可直接导出该网络控制实体的其他特征。从而,可以由处理实体来执行与任何数据处理(例如,相关、发起、确定、选择、检索、存储等等)相关联的方法特征。可以由接收机来执行与数据接收相关联的方法特征,由发射机来执行与数据发送相关联的方法特征,以及可以分别通过从数据存储器检索所述数据以及在数据存储器处存储所述数据,来执行与对数据的检索和存储中的至少一项相关联的方法特征。从而,除了处理实体之外,网络控制实体还可以包括下述一组实体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实体,该组实体包括:发射机、接收机、以及数据存储器,且所述处理实体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实体传输数据。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所述用户通信信号包括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所述网络实体包括:用于向所述用户传输用户通信信号的通信器。所述用户通信信号包括信令负载和有效载荷。所述网络实体还包括:处理实体,用于基于所述用户通信信号,确定负载属性,所述负载属性指示在所述有效载荷和所述信令负载之间的负载比;以及发射机,向能够基于所述负载属性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的网络控制实体发送所述负载属性。
根据用于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对应方法的特征,可直接导出该网络实体的其他特征。可以由通信器来执行与数据(具体地,与用户通信信号相关的数据)通信相关联的方法特征。从而,可以由处理实体来执行与任何数据处理(例如,相关、发起、确定、选择、检索、存储等等)相关联的方法特征。可以由发射机来执行与数据发送相关联的方法特征。处理实体可以在发射机处发起对数据(例如,负载属性)的发送。可以由接收机来执行与数据接收相关联的方法特征,以及可以分别通过从数据存储器检索所述数据以及在数据存储器处存储所述数据,来执行与对数据的检索和存储中的至少一项相关联的方法特征。从而,除了通信器、处理实体和发射机之外,网络实体还可以包括一组实体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实体,该组实体包括:接收机、以及数据存储器,且所述处理实体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实体传输数据。所述通信器和所述发射机和所述接收机中的至少一项可以是相同的,可以共享公共实体,或者可以是分离的。
附图说明
将关于以下附图来描述其他实施例,在以下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分配网络实体的方法的图;
图9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方法的图;
图10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承载时间线;
图1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重定位过程的图;
图1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网络控制实体的框图;以及
图1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网络实体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网络实体定位方案,可以使用由3GPP标准组织定义的EPS移动通信系统作为示例。根据EPS移动通信系统,一定数目的网络实体(例如,处理包括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在内的用户通信的、且可以由定位和/或重定位过程来分配的网络网关或通信网络的其他节点)可以处理一定数目的用户。然而,这些实体中的一些实体仅受到与每个用户相关的信令过程的影响;而其他实体执行对有效载荷的携带和/或交换和/或路由,受到来自信令过程的影响较有限。关注由EPC架构定义的主要实体,从而可以根据由信令负载密集型用户通信信号和有效载荷密集型用户通信信号引起的处理影响,将网络实体分类。就此而言,如果对于网络实体而言信令影响大于有效载荷影响,则可以将用户通信信号确定为信令负载密集型。相对地,如果对于网络实体而言有效载荷影响大于信令影响,则可以将用户通信信号确定为有效载荷密集型,如下表中示例性总结的一样。
Figure BDA00002542690600051
上述分类是作为示例的一般情况,且还可以受到与标准相关的参数的影响,例如,在SGSN情况下,受到3G直接隧道(3GDT)的部署的影响。3GDT的使用可以降低有效载荷对SGSN的影响,这由上表中的类别“中”所反映,同时取决于指派给使用3GDT的用户的质量,信令对GGSN的影响可能上升。另一个参数是订户(即用户)行为。就此而言,一些用户是有效载荷密集型,且具有较低比例的信令负载,而其他用户创建的信令负载可以比有效载荷的比例高。从而,例如将有效载荷密集型用户分配给针对有效载荷处理进行了优化的网络实体,可以提供用于高效利用可用网络资源的高效手段。为了获得信令负载优化和/或有效载荷优化的网络实体,可以针对信令对有效载荷容量的特定比例(即,特定负载比),对现有的SGW和PGW实现进行优化。该优化可以是灵活的,其可以通过例如针对信令和有效载荷使用不同的卡类型、不同的硬件、或不同的软件来实现。此外,可以调整网络实体,以可根据与信令负载或有效载荷相关的具体用户特性来配置。作为示例,为了支持高有效载荷,有效载荷优化的网络实体可能要求优化的背板/交换板(其影响支持的最大有效载荷),而如果主要针对信令来配置实体,则该背板/交换板同时表示变为额外开销的基准成本。相对地,高信令容量可能与和有效载荷密集型实现的HW(硬件)要求不同的HW要求相关联,使得针对这二者使用公共HW通常对于板子主要要用于有效载荷的情况意味着不必要的HW成本。这可能使得在信令和有效载荷容量之间的基于SW的灵活性本质上显得比基于HW的配置更昂贵。因此,如果整体用户行为由于新的应用或商务模型的部署而随着时间改变,则在信令和有效载荷容量之间的基于硬件的重新平衡可能暗示着针对潜在的增加数目的实体的不可忽视的OPEX(运营成本)成本。幸运的是,可以针对信令负载对有效载荷的某个比例来优化网络实体(如SGW和PGW),该优化的灵活性可能是有限的。这种网络实体可以专门用于处理有效载荷密集型用户通信信号或信令负载密集型用户通信信号。
本文中提到的术语“有效载荷”通常指代实际数据,或荷重(cargo),有效载荷可被携带在分组或其他传输单位中,该分组或其他传输单元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报头。作为示例,有效载荷可以包括向用户发送或从用户发送的信息。通常,有效载荷不包括信令负载。信令负载可以由用于将有效载荷发送给其目的地所需的数据或由用于对有效载荷进行恰当处理的数据来构成。信令负载有时也被称为开销数据,且通常可以在报头中发现。
例如根据某个通信协议的定义,用户通信信号的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可以彼此相关。因此,关于有效载荷或信令负载的任何指示可以同时使得能够导出和有效载荷与信令负载之间的负载比相关的信息。该信息可以由负载属性来携带。负载属性指示在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之间的负载比。该负载属性可以是以下至少一项:用户分类、有效载荷度量、信令负载度量、以及负载比(例如根据有效载荷量和信令负载量构造的商)。
本文中提到的用于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可以是以下之一:服务网关(SGW)、媒体网关(MGW)、以及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
此外,本文中提到的用于控制用户的通信的网络控制实体可以是以下实体之一:MME(移动管理实体)、MSC(移动交换中心)、或S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以及MGCF(媒体网关控制功能)。
本文中提到的术语“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代表能够从/向通信网络发送/接收信号的实体。然而,这些术语还可以代表与被采用来以对等方式相互通信的协议层相关联的协议实体。
图1示出了通信系统的实施例,该通信系统包括用户实体(UE)101,UE 101被布置为通过通信网络103进行通信。作为示例,通信系统还包括接入节点105,其与网络控制实体107(NCE)通信。作为示例,接入节点105可以是演进Node B(eNodeB)。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中央数据存储器109,中央数据存储器109可以被布置在归属订户服务器(HSS)中。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网络实体111和网络实体113,网络实体111可以是有效载荷优化网关(GW(P)),网络实体113可以是信令负载优化网关(GW(S))。
图1所示的实施例演示了在网络附着(attach)中时的网络实体定位过程,其中,在步骤1a,用户实体101经由接入实体105附着到通信网络103。在步骤1b中,接入实体105将附着请求转发给网络控制实体107,网络实体107可以在步骤1c中向中央数据存储器109发信号通知该附着请求,中央数据存储器109可以在步骤2中用例如指示有效载荷密集型通信信号(P)的负载属性来加以响应。网络控制实体107可以在步骤3a中向接入实体105指示网络实体定位,且在步骤3b中,将用户实体101定位到针对有效载荷密集型用户通信进行了优化的有效载荷优化网络实体111,而不定位到针对信令负载密集型用户通信进行了优化的网络实体113。之后在步骤4中,经由接入实体105和所选网络实体111,从图1中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通信实体(在通信网络103内部或外部的)和/或向所述一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传输由虚线所示的用户通信信号。
图2示出了通信系统的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用户通信信号可以是信令负载密集型,使得在步骤2中中央数据存储器109可以用指示用户通信信号是信令负载密集型(S)的负载属性对步骤1c的附着请求加以响应。之后,在步骤3a中,网络控制实体107向接入实体105指示网络实体定位,且在步骤3b中,对用于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113进行定位。之后,在步骤4中,经由接入实体105以及所选网络实体113,从图2中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通信实体(在通信网络103内部或外部)和/或向所述一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传输由图2中虚线示出的信令负载密集型用户通信信号。
在图3至7中,演示了如图1和2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网络实体重定位过程,其形成了网络实体定位过程的实施例。从图3开始,用户实体101经由接入实体105和信令负载优化的网络实体113与图3至7中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通信实体(在通信网络103内部或外部)通信。参见图4,根据场景a),网络通信实体107可以从中央数据存储器109接收负载属性,该负载属性指示源自用户实体101的用户通信信号是信令负载密集型,这可以由在中央数据存储器109或网络控制实体107处的触发事件来触发。在后一情况中,如虚线所示,网络控制实体107可以向中央数据存储器109请求负载属性,其可以不需要第一种情况下的触发事件。触发事件可以例如是特定时刻或用户实体101的位置。
然而,根据图4所示的场景b),可以由网络实体113将指示用户通信信号是有效载荷密集型的负载属性发送给网络控制实体107,以指示例如在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之间的比率或者有效载荷度量。在后一情况下,网络控制实体107可能需要确定信令负载,以确定有效载荷对信令负载之比。作为示例,有效载荷对信令负载之比可以大于等于阈值,例如50%,指示用户通信信号是有效载荷密集型,这可以触发网络控制实体107选择有效载荷优化的网络实体111,并发起从信令负载优化的网络实体113到有效载荷优化的网络实体111的网络实体重定位过程。
如图5所示,网络控制实体107可以向网络实体111和113发送重定位请求,且向接入实体105发送重定位请求,以将用户通信信号重定向(即,释放来自当前正在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当前网络实体(即,如图3至5所示的网络实体113)的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以及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分配给所选择的网络实体(即如图6和7所示的网络实体111))至有效载荷优化的网络实体111用于进一步通信,如图6和7所示。
根据实施例,可以使用GRP回声请求或响应消息(其可以不是用户特定的)来发送负载属性。然而,负载属性可以由私有扩展IE(信息单元)来携带,该私有扩展IE可以包括用户的标识符,如IMSI(国际移动订户标识)或S11TEID之一或IMEI(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
为了允许有效载荷优化的网络实体111将信令负载密集型用户例如卸载(即,重定位)至信令负载优化的网络实体113,或反其道而行之,网络实体111可以例如使用S11接口上的现有GRP消息向网络控制实体107发送关于其的信息。在了解或不了解反映了用户的信令负载密集程度的特征(figure)的情况下,这可以作为针对卸载用户的请求来执行;或者可以将其作为关于信令/有效载荷密集度的“中性(neutral)”特征来执行,留给网络控制实体107来决定如何对其进行反应。
为了确定是否发送负载属性,可以使用用于触发从网络实体111、113向网络控制实体107发送负载属性的一个阈值或不同阈值。然而,可以针对每个用户始终发送负载属性,使得网络控制实体107可以判定遵从哪条标准来触发重定位或定位过程。在该情况下,不需要阈值,例如可以省略当前阈值。
根据实施例,阈值可以取决于或涉及网络实体负载,而不是取决于与用户相关的参数。作为示例,网络实体111、113在接近其信令容量的限制时,可以向网络控制实体107发送与信令负载密集度最大的用户相关的信息,其可以触发或发起他们的重定位。如果网络实体111、113与其负载限制还差得远,则网络实体111、113可以不管当前用户(即,那些用户的通信信号)的信令负载密集程度如何,都抑制发送任何信息。
根据实施例,信令负载优化网络实体(如网络实体)的用户相对于有效载荷优化网络实体(如网络实体)的用户的分配(例如重定位)可以基于以下实现:
作为示例,网络实体111、113中的功能或监视实体可以监视使用它的每个用户的行为,且基于例如可配置的阈值和/或标准,可以向与用户相连的网络控制实体107通知用户的有效载荷有多密集或在例如一可配置时间段中用户的有效载荷有多密集。就此而言,可以提供针对S11和S4接口的增强,以使得能够从网络实体111、113向网络控制实体107传输该信息,其中该信息形成了负载属性的实施例。作为示例,该增强可以是在现有消息中的“私有扩展”类型的GTP IE,使得其不要求任何标准化,同时保持协议和接口与3GPP兼容。
另一实现方式可能涉及在网络控制实体107上的功能,其基于来自网络实体111、113的该信息以及其他可配置参数,可以触发网络实体重定位过程,以将用户从例如网络实体111移动至向相同服务区域提供服务的网络实体113。作为示例,网络实体重定位过程可以是根据例如3GPP标准的标准化过程。
根据实施例,网络控制实体107可以通过根据3GPP TS 23.401标准的以下过程之一,来触发网络实体重定位:
-具有服务GW改变的跟踪区域更新过程;和/或
-具有服务GW重定位的基于X2的切换;和/或
-基于S1的切换。
上述实现可以允许符合3GPP的实现,因为可以在完全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严格按照3GPP标准规定的方式重用上述实现。用于触发当前服务GW的改变的条件可以取决于网络控制实体107的实现方式,使得标准符合性可以不受到限制。
根据实施例,网络控制实体107可以等待对正常的“跟踪区域更新”、“基于X2的切换”、或“基于S1的切换”的下一个触发,然后可以选择“具有服务GW改变”的变型,而不是选择无服务GW改变的变型。此外,即使当前(即,原来的)网络实体111、113依然可以使用,也可能发生服务GW改变,例如使得不管本文所述的实现形式如何,都可以实现在与“新的网络实体”的任何实现的互操作性方面的3GPP符合性。
另一功能可以是网络上的中央数据存储器109,中央数据存储器109例如在网络控制实体107上或在HSS中,在中央数据存储器109中,可以例如存储形成负载属性的实施例的用户分类。作为示例,可以由网络控制实体107向HSS发送用户分类。基于存储的用户分类,可以在已经附着或PDN连接激活时,以及针对由网络实体服务区域的改变或其他与本发明无关的原因所触发的网络实体重定位,将用户指派给恰当类型的网络实体。
根据实施例,网络控制实体107还可以存储包括例如与用户(即,该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信令负载或有效载荷的密集程度相关的信息在内的负载属性,使得还可以在例如eUTRAN(演进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附着时、PDN连接激活时、或与由服务区域的改变或其他原因触发的网络实体重定位相结合时,将用户直接指派给合适类型的网络实体111、113。就此而言,可以考虑以下实现方式:
网络控制实体107可以将负载属性本地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中,或集中地存储到中央存储器中。在由一组定义的事件中的任意事件所触发的网络实体重定位期间,或仅在将来的附着或PDN连接激活使用相同网络控制实体107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本地存储方案。在例如HSS中或专用实体中的中央存储器方案提供了由网络中的多个网络控制实体107进行访问。
根据实施例,作为触发网络实体定位或重定位过程的补充或替代,网络控制实体107可以存储负载属性。这两个动作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根据实施例,可以仅执行这两个动作之一。根据另一实施例,仅存储功能可以使用,其中,将该信息用于附着或PDN连接激活可以减少附加网络实体重定位的信令开销。
根据实施例,HSS中的中央数据存储器109可以具有S6a接口的扩展,其类似于可以由S11接口用于发送负载属性的私有扩展IE的用法。
当释放在接入实体105(例如eNodeB)和网络实体111、113之间的连接时,可以执行S1承载释放,其是根据一些网络实体实现的信令操作。作为示例,当处理例如网络实体服务区域或相当大比例的静止或低移动性的用户时,与承载建立-释放相关的负载和每用户的存储器占用量相比,可以将网络实体111、113上的与移动性相关的信令负载视为较小。
作为示例,针对特定用户的信令负载相对有效载荷的密集程度的测量可以由网络实体111、113通过测量在每个S1承载的寿命期间(即,在配对的S1承载建立和释放之间)发送的有效载荷的特性来执行。根据实施例,在该方面还可以忽略移动性信令。测量的结果可以是负载属性或可以导出负载属性的度量。
根据实施例,假如网络控制实体107参与一些或全部S1承载释放/建立过程以及所有移动性过程,网络控制实体107可能已经具有关于用户(即,该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信令负载密集程度的信息。这同样适用于SGSN和RAB释放。网络控制实体107还可以具有关于承载已经建立了多久的信息,使得即使网络实体将仅传输有效载荷,其也可以计算例如平均负载比,但是直接提供负载比对于简化网络控制实体107的实现来说是有利的。
根据实施例,网络实体111、113可以使用负载属性向网络控制实体107通知用户分类,并且可选地,使用例如在以下消息之一中的私有扩展IE来指示信令负载和/或有效载荷使用量:下行链路数据通知、和/或修改承载响应、和/或释放接入承载响应。从而,可以在用于发送上述消息的传输帧中的特定字段中发送负载属性。
根据实施例,网络实体111、113还可以向其他消息添加私有扩展。例如,可以在对实现影响很小的情况下,让其支持所有可能的消息。上面列出的消息是在将实现改变限制为改变尽可能少的消息的情况下的可能消息的示例,因为它们涉及S1-U承载建立或释放过程,所述过程是针对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的潜在触发。
根据实施例,还有可能在为其他目的发送的GTP消息内捎带上负载属性。为了该目的触发显式的消息是可能的,但不是必需的。
下面,将参照图8至13来描述网络实体、网络控制实体、用于分配网络实体的对应方法以及用于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对应方法的其他实施例。
图8示出了分配用于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的方法的图。该方法包括:获得801指示在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之间的负载比的负载属性;基于该负载属性选择803网络实体;以及发起105定位过程或重定位,以将所选择的网络实体分配用于处理用户通信信号。为了选择网络实体,可以选择例如网络实体的网络地址或网络实体的网络化名。
根据实施例,获得801负载属性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通过通信网络从中央数据存储器接收负载属性,从内部数据存储器中检索负载属性,和/或基于检索到或接收到的信息来产生负载属性,或在接收之后检索负载属性或处理负载属性。中央数据存储器可以是可通过通信网络访问的。作为示例,中央数据存储器可以位于归属订户服务器(HSS)中。备选地或附加地,负载属性可以存储在位于网络控制实体中的内部数据存储器中,该网络控制实体能够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
根据实施例,负载属性是以下至少一项:用户分类,指示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是信令负载密集型还是有效载荷密集型;有效载荷的有效载荷度量;信令负载的信令负载度量;以及在有效载荷的有效载荷度量和信令负载的信令负载度量之间的负载比。
用户分类可以包括指示用户通信信号是信令负载密集型还是有效载荷密集型的标签。用户分类还可以指示用户通信信号在总体上、通常、或在一时间段内、或在特定时刻上是信令负载密集型还是有效载荷密集。由此,可以指示负载比。相应地,有效载荷的有效载荷度量与信令负载的信令负载度量分别指示负载比,因为这些度量可以彼此相关。术语“度量”可以涉及数量或比率。
根据实施例,获得801负载属性可以包括:从当前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当前网络实体接收负载属性。负载属性可以被能够发起网络实体重定位过程的网络控制实体接收,该网络实体重定位过程形成了网络实体定位过程的实施例。如果要定位的网络实体是网关,则网络实体定位过程可以是网络网关定位过程。对应地,网络实体重定位过程可以是网关重定位过程。
根据实施例,负载属性可以包括有效载荷度量和信令负载度量,其中,获得801负载属性还包括:将接收到的有效载荷度量和接收到的信令负载度量进行相关,以确定负载比。为了将有效载荷度量和信令负载度量进行相关,可以例如用有效载荷度量除以信令负载度量,或反之亦然。
根据实施例,负载属性可以包括有效载荷度量,其中,获得801负载属性还包括:基于有效载荷度量来确定信令负载度量,和/或将有效载荷度量和所确定的信令负载度量进行相关,以确定负载比。为了基于有效载荷度量来确定信令负载度量,可以例如考虑预先存储的在有效载荷度量和信令负载度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施例,负载属性可以包括信令负载度量,其中,获得801负载属性还包括:基于信令负载度量来确定有效载荷的有效载荷度量,以及将信令负载度量和所确定的有效载荷度量进行相关。为了基于信令负载度量来确定有效载荷的有效载荷度量,可以例如充分利用预先存储的在有效载荷度量和信令负载度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施例,可以在步骤805中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以在传输用户通信信号的用户实体接入通信网络时分配所选择的网络实体。作为示例,网络实体定位过程可以在用户实体首次尝试接入通信网络时发起。
根据实施例,可以在步骤805中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以将用户通信信号从当前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当前网络实体重定位至所选择的网络实体,以及其中,发起805网络实体定位过程包括:从当前正在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当前网络实体释放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和/或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分配给所选择的网络实体。从而,可以将用户通信信号从当前网络实体重定向至所选择的可能能够更高效地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
根据实施例,网络实体定位过程可以是用于将用户通信信号从当前正在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当前网络实体重定位至所选择的网络实体的重定位过程,以及其中,仅在确定所选择的网络实体和当前网络实体是不同网络实体的情况下才发起定位过程。为了确定当前网络实体和所选择的网络实体是不同的,例如可以比较网络实体的网络地址或任何其他类型的网络实体标识符。
根据实施例,发起805网络实体定位过程可以包括:向能够执行网络实体定位过程的网络控制实体发送负载属性。作为示例,负载属性可以由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当前网络实体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以例如请求网络实体重定位过程,该网络实体重定位过程形成网络实体定位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然而,可以例如从HSS的中央数据存储器发送负载属性。
根据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负载属性,确定是否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为了判定是否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可以例如考虑复杂度度量,例如该复杂度度量例如指示与将用户通信信号重定向到所选择的网络实体相关联的网络成本。网络成本可以由以下各项来确定:与附加信令相关联的附加开销、可用带宽、或所选择的网络实体处理的当前负载、或在所涉及的网络实体上的诸如处理负载之类的网络负载、以及在这些涉及的实体之间的链路的负载。
根据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不发起805定位过程的情况下,在例如内部或中央数据存储器中存储负载属性。从而,可以在特定时间段内监视负载属性,以避免在例如时变负载的情况下对用户通信信号的不必要的重定向。
根据实施例,选择803网络实体可以包括:如果负载属性指示用户通信信号是有效载荷密集型,则选择有效载荷优化网络实体作为所选网络实体,或如果负载属性指示用户通信信号是信令负载密集型,则选择信令负载优化网络实体作为所选网络实体。为了选择有效载荷优化网络实体或信令负载优化网络实体,可以提供查找表,在查找表中将网络实体表征为有效载荷优化的或信令负载优化的。
根据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对多个获得的负载属性求平均来确定平均负载属性,以及基于平均负载属性来选择网络实体。为了对多个获得的负载属性求平均,可以将负载属性求和并除以获得的负载属性的数目。此外,可以使用例如遗忘(forgetting)因子对负载属性进行加权,以降低较老的(例如,过期的)负载属性对当前负载属性平均的影响。
根据实施例,网络实体定位过程可以由网络控制实体来执行。
图9示出了用于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方法的框图。该方法包括:传输901与信令负载和有效载荷相关联的用户通信信号,基于用户通信信号来确定903负载属性,以及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905负载属性,该网络控制实体可以基于负载属性来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例如,网络实体重定位过程)。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负载属性是否满足阈值标准。就此而言,作为示例,可以将负载属性与阈值(一个或多个阈值)进行比较。如果负载属性低于阈值,或如果负载属性高于阈值,或如果负载属性等于阈值,则可以满足阈值标准。此外,为了验证负载属性是否满足阈值标准,可以针对负载属性来增加或减少计数器。
根据实施例,结合图9的实施例提到的负载属性可以是本文中提到的任何负载属性。作为示例,负载属性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有效载荷的有效载荷度量、指示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是信令负载密集型还是有效载荷密集型的用户分类、信令负载的信令负载度量、以及在有效载荷的有效载荷度量和信令负载的信令负载度量之间的负载比。
根据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如果负载属性满足阈值标准,则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905负载属性。
根据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如果当前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针对有效载荷处理进行了优化,则在负载属性指示用户通信信号是信令负载密集型时,发送905负载属性;或者如果当前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针对信令负载处理进行了优化,则在负载属性指示用户通信信号是有效载荷密集型时,发送905负载属性。作为示例,可以仅在用户通信信号是信令负载密集型且当前网络实体是针对有效载荷处理进行了优化的情况下才发送负载属性。对应地,可以仅在用户通信信号是有效载荷密集型且当前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是针对信令负载处理进行了优化的情况下才发送负载属性。可以通过将信令负载与有效载荷之比与阈值进行比较,来执行关于通信信号是有效载荷密集型还是信令负载密集型的确定。
根据实施例,可以发送负载属性,以请求改变用于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从而,只发送负载属性可以指示例如执行网络实体选择以及然后执行网络实体重定位过程。
根据实施例,可以经由网络接口(具体地,经由S4接口或S11接口)或经由控制协议(具体地,经由GTP(GTP:GPRS隧道传输协议)或GCP(网关协议))在步骤905中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负载属性。从而,可以使用现有接口或协议消息来发送或接收负载属性。
根据实施例,可以在传输消息帧的扩展字段中发送负载属性。作为示例,负载属性可以被布置在传输消息帧中的根据发送负载属性所依据的对应通信标准尚未用于其它信令的字段中。然而,为了发送负载属性,可以通过扩展字段来增强发送消息帧。负载属性可以是数字、或字符、或数字串、或字符串。
作为示例,可以实现如本文所述的网络实体和/或网络控制实体,使得用户通信信号或承载级GTP消息可以携带按照本文所述原则定义的私有扩展IE。然而,还可以定义新的消息用于携带负载属性。该消息可以是GTP消息,其中,可以使用GTP报头。然而,即使是不符合GTP语法的消息也可以用于发送负载属性。
图10示出了作为示例的EPS承载时间线,其中,时刻(t0,t2,t4)代表S1承载建立,时刻(t1,t3,t5)代表S1承载释放,以及P0、P1、和P2代表在承载的相邻的建立和释放之间发送的有效载荷的量。作为示例,图10涉及以下布置,其中,MME形成了网络控制实体的实施例,SGW形成了网络实体的实施例。除了有效载荷之外,还可以发送未在图10中显式示出的信令负载。
参照图10,MME和SGW(根据其自身的作为逻辑3GPP实体的定义,并一般地分别作为网络控制实体和网络实体的说明性示例)可以具有对与其正在处理的用户相关的负载属性的访问权。为了收集与负载属性相关的信息,可以监视相关事件,且可以存储、高效地维护并抓取所述信息。关于SGW,负载属性可以包括信令负载信息,例如与承载建立和释放相关的信令、有效载荷信息、或可以通过监视用户平面分组而获得的任何度量,如带宽、分组大小、包括有效载荷和/或信令负载在内的业务的突发性等等。关于MME,该信息可以包括所有信令负载,不仅包括与承载建立相关的信令负载,还包括与移动性相关的或与服务质量相关的(但不要求承载改变)信令负载。为了如本文所述高效地将用户分发到合适类型的SGW,负载属性可以是有效载荷特征和与承载相关的信令负载的关系。作为示例,MME知道的、但是SGW不知道的信令负载信息可以增加一定价值,但是仅限于有限的程度,因为SGW不知道的任何信令信息根据定义确实对SGW的信令容量不具有任何影响。
作为示例,SGW可以收集用户特定信息,并使用负载属性向MME传输该用户特定信息,可以将负载属性与例如可配置阈值进行比较,以触发针对MME的通信。负载属性可以包括:如图10所示的从上一次S1承载建立起发送的有效载荷量或从例如上一次EPS承载建立起发送的有效载荷量,或者从上一次无线承载或EPS承载建立起的平均吞吐量、或在最后的给定数目的S1承载建立和S1承载释放对之间的平均有效载荷。此外,可以执行加权平均,该加权平均考虑到一些或全部的过去的承载建立释放周期,但是对最近的周期的权重较大,或在最后的给定数目的S1承载建立和S1承载释放对之间的平均吞吐量。此外,可以执行这样的加权平均,该加权平均考虑到全部的过去的承载建立释放周期,但是对最近的周期权重较大。
根据实施例,可以在SGW处处理对负载属性的计算,例如处理用户有效载荷与信令负载之间的负载比的计算。从而,假如SGW潜在地具有对与每个和所有有效载荷分组相关的数据的访问权,则可以实现与可获得的数据相关的更大灵活性,其中,MME可以从SGW仅获得形成负载属性的总结信息。此外,可以提供针对优化实现的更多可能性,例如将一些部分代码直接包括到有效载荷处理功能中。可以基于图10所示的EPS承载的寿命的一部分来演示这种SGW实现的灵活性。在EPS承载(例如,如3GPP TS 23.401定义的EPS承载,其可以是从UE到PDN-GW的端到端承载)的寿命内,当预见到在不久的将来没有业务时,可以由SGW和eNodeB释放其S1-U部分,且当需要时再次建立该S1-U部分。在本公开的范围中,根据实施例,这可以被称为“承载建立”和“承载释放”,且相对于具有更长寿命的EPS承载,其可以指S1承载。就此而言,eNodeB可以形成网络控制实体的另一实施例。
关于SGW实现,依然参考图10,有可能计算可有益于评估用户对特定架构的恰当性(即评估特定架构是支持有效载荷密集型用户还是支持信令负载密集型用户)的众多不同度量。SGW可以计算在每个S1承载寿命内的平均吞吐量,即“T0=P0/(t1-t0)”、“T1=P1(t3-t2)”、以及T2。SGGW还可以计算类似于Tn序列的标准偏差之类的特征,或者其甚至可以计算根据S1承载寿命之一内的分组分布(例如根据在t0至t1的时间段中属于P0的分组是如何接收的)导出的特征。
作为示例,如果SGW发送指示在一时间段内发送的有效载荷量的负载属性,且SGW第一次将该负载属性发送给MME是在图10中的时间t6处,则作为示例,MME可以获得的有效载荷度量是Ptotal=P0+P1+P2。MME可能已经具有指示t0、t1、t2、t3、t4和t5的信息。然而,MME可能不具有除了与属于Ptotal的用户通信信号所确定的业务涉及每个时间段的方式相关的信息之外的任何信息,使得可以导出的数据比从SGW具有的完整视图所导出的数据要少。然而增加SGW向MME发送的原始数据的量或增加发送数据的频率是可能的,但是这是以附加信令的重要成本为代价的。
作为示例,MME可以确定信令负载,以构建与接收到的有效载荷度量Ptotal的比率,其中,还可以考虑到时间ti。此外,MME可以通过使用在MME处已经可用的信令负载信息来参与计算负载属性。在该情况下,可以向MME提供有效载荷度量,MME可以基于此来计算负载比。
图11示出了演示下述布置中的网络实体重定位过程的图,在该布置中,MME 1105形成了网络控制实体的实施例,该布置中呈现了分别形成了网络实体的实施例的UE 1101、eNodeB 1103、SGW 1107、SGW 1109和PGW 1111。
在步骤1中,UE 1101向MME 1105发送非接入层消息,以指示服务请求。该服务请求可以根据3GPP TS 23.401标准来触发。在步骤2a中,MME 1105向SGW 1107发送消息,以指示修改承载的请求。SGW 1107在步骤2b中用修改过的承载响应对MME 1105进行响应。在步骤2b之后,SGW 1107已建立了例如到eNodeB 1103的S1承载。之后,用户实体1101向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SGW 1107发送有效载荷,所述用户与UE 1101相关联。作为示例,SGW 1107可以向PGW 1111转发该有效载荷。从而,为了有效载荷传输,可以在一时间段期间建立承载。
之后,在步骤3a中,可以从MME 1105向SGW 1107发送释放接入承载请求,SGW 1107在步骤3b中可以向MME 1105发送释放接入承载响应。释放接入承载的请求和响应可以由根据例如3GPP TS23.401标准的具有服务网络实体改变的跟踪区域更新过程来触发。由此,可以发起和执行针对被选择用于进一步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SGW1109的网络实体重定位过程。之后,在步骤4中,用户实体1101可以向eNodeB 1103发送TAU请求,其中,可以根据3GPP TS 23.401标准来执行其他消息传递,以建立针对新的、所选择的SGW 1109的连接。之后,新的(即所选择的)SGW 1109从用户实体1101接收用户通信信号(例如,有效载荷),并向例如PGW 1111转发该有效载荷。
根据图11所示的信令流程,SGW可以使用“释放接入承载响应”消息,以向MME传输有效载荷使用量信息,以及MME 1105可以使用具有服务GW改变的“跟踪区域更新”过程,以触发从针对有效载荷优化的SGW到针对信令优化的“新的SGW”的改变,或反之亦然。
作为示例,图11所示的信令流程可以开始于“UE触发的服务请求”,其唯一目的是示出与SGW 1107何时建立新的S1承载并可以开始对承载使用的有效载荷/吞吐量进行计数直到其释放相关的示例。然而,该信令流程也可以开始于“网络触发的服务请求”。
根据实施例,可以应用3G无线接入,其中,MME 1105可以由SGSN来替换,以及S11接口可以由S4接口来替换。除了LTE/MME/S11情况或3G/SGSN/S4情况之外,此处还可以导出使用不同消息或消息集合从SGW 1107向MME/SGSN 1105传输附加信息(例如,负载属性)的其他实施例。
图12示出了对用于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加以分配的网络控制实体1200的框图。该网络控制实体1200可以包括用于获得负载属性的处理实体1201,该负载属性可以指示在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之间的负载比。处理实体1201还可以基于负载属性来选择网络实体,并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以分配所选择的网络实体用于处理用户通信信号。
可选地,网络控制实体可以包括用于存储负载属性的数据存储器1203。此外,可以提供接收机1205用于从远程网络实体(例如从归属订户服务器或从网络实体)接收负载属性。此外,网络控制实体1200可以包括发射机1207,用于向所选网络实体发送例如定位或重定位请求。
图13示出了用于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1300的框图。网络实体1300可以包括用于传输用户通信信号的通信器1301,该用户通信信号可以与信令负载和有效载荷相关联。网络实体1300还可以包括用于基于用户通信信号来确定负载属性的处理实体1303,该负载属性可以指示在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之间的负载比。可选地,可以提供数据存储器1305用于存储负载属性。
为了向网络控制实体(例如,图12所示的网络控制实体)发送负载属性,网络实体1300可以包括发射机1305。发射机1305可以是通信器1301的单元,或可以是单独的单元。此外,网络实体1300可以包括接收机1309,用于接收例如用户通信信号。接收机1309可以是通信器1301的单元,或可以是与通信器1301通信的单独单元。
下面,将关于分别形成了网络实体1200的实施例的MME或SGSN以及关于形成了网络实体1300的实施例的SGW来示例性地描述其他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除非另行指明,以下实施例一般地适用于任何网络控制实体和任何网络实体。
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可以考虑用户行为。就此而言,随着具有宽带分组数据的语音移动电话系统向EPS(LTE/EPC)架构的发展,订户行为的差异可能成为问题,因为可能需要处理例如具有相当大规模的不同用户组,不管这些组中的每一组的精确比例看起来是怎样的。下面,示例性地描述不同的用户组。
可以由具有“传统”电话使用模式的语音呼叫为主的用户形成一个用户组。不管宽带、视频流传输、或在线游戏的可用性如何,预期大量用户保持每天使用他们的电话设备进行少数的语音呼叫。假定具有平均的移动性(例如,在上班或购物期间),可以预期他们将产生与任何其他用户组相同的信令负载,以及最终非常少的数据业务(例如基于IMS的VoIP),如果使用CS回退则甚至完全没有分组数据。
可以由例如作为移动宽带技术的LTE/EPC的用户形成另一用户组,他们可以包括真实个人的数据卡类型的UE,在使用另一设备的情况下,这些真实个人也属于前一组。这些用户可以产生一定量的有效载荷,使得它们的信令负载可以变为更小的比例。无论如何,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经常使用流传输应用,他们可以每天释放和建立无线承载若干次,例如在SGW上创造一些信令负载。
另一用户组可以结合上述用户特性。该组可以通过定义将用户放入上述组之一中的有效载荷级别而尽可能得小。
可以由作为DSL(数字订户线路)替代物的LTE固定设备(例如数字设备(digital divide))的用户形成另一用户组,该LTE固定设备不具有移动性,且由于例如是固定工作站而相对于主流的笔记本和智能电话具有更多的有效载荷。
可以由具有低有效载荷的固定机器(如计量设备或安全警报设备)来形成另一用户组。他们可能不产生移动性负载,但是他们可能具有类似的关于承载释放/建立信令与实际数据有效载荷的比例。
可以由与低信令负载和增加的有效载荷相关联的具有高有效载荷的固定机器(如互联网无线电、TV)形成另一用户组。
可以由例如在汽车中的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中的这两种类型的移动机器形成另一用户组。嵌入到某种类型的衣服中或其他尚未知道的应用中的设备也可能可以属于该用户组,由于移动性,其与MME上的额外负载相关联,且由于承载建立以及重定位,其对SGW具有更高的信令要求。
为了使得网络知道用户属于的相应组,可以使用例如IMEISV(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和软件版本号)来识别不同类型的设备。这可以允许识别大多数的M2M(移动对移动设备),并基于设备所拥有的类型(例如昂贵的智能电话对入门级别的基本电话、高解析度显示器对小型显示器)来提供对用户首选项的有根据的猜测。此外,还可以使用用户订阅,如运营商管理的、用于向不同用户集合销售不同套餐这一点。
上述示例还用于说明用户可以是操作用户实体的人,该用户实体可以是例如移动电话或膝上型计算机、或包含用户实体的机器、或连接到用户实体的机器。可以通过用户标识符来识别用户,该用户标识符例如是用于识别移动通信网络的订户的IMSI。备选地或附加地,可以由用户实体标识符(例如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MEI)来识别用户实体。
可以将用户标识符和/或用户实体标识符传输到通信网络中的相应实体(如接入节点、网络控制实体、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和/或中央数据存储器),以在通信网络的相应实体处识别用户(相应地识别用户实体),特别是获得与特定用户或用户实体相关联的负载属性。例如可以经由图1或图2中的1a附着(Attach)从用户实体101向接入节点105发送用户标识符,以及可以经由1b附着向网络控制实体107发送相同的用户标识符或对应的用户标识符,网络控制实体107进而可以经由1c附着将接收到的用户标识符或对应的用户标识符发送到中央数据存储器109。中央数据存储器109可以随后通过分析存储的在所述用户标识符与关于信令负载或有效载荷密集的用户特性之间的关系,确定该特定用户是通常传输信令负载密集型通信信号还是有效载荷密集型通信信号。例如,查找表可以将用户标识与负载属性值“P”和“S”(或根据备选记号,可以是0和1,或反之亦然)相关。根据图1的示例,从而中央数据存储器109接收到与“P”相关的用户标识符,而根据图2,接收到的用户标识符与“S”相关。根据图3至7的示例,用户实体101的用户的用户标识可以被网络控制实体获知,根据选项a)网络控制实体可以经由(虚线)向中央数据存储器109发送请求。通常地,也是在选项b)的情况下,从网络实体113向网络控制实体107发送用户标识,使得网络控制实体107适于针对与用户标识符相对应的用户通信信号,发起重定位过程。以类似的方式,作为传输并处理用户标识符的替代或补充,可以传输并处理用户实体标识符。
不管是上述这些机制中的哪种,可以存在以下订户(即,用户):网络不具有与这些用户是信令负载密集型还是有效载荷密集型相关的任何信息。作为示例,可以存在以下用户:他们的行为在他们购买合同那天之后发生了改变;且还存在以下订户:他们在周末与在工作日当中可以具有不同的行为,或在假期中与在办公室工作时间具有不同的行为。针对特定时间段,可以将这种用户动态地重定向至最适宜处理例如有效载荷密集型或信令负载密集型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
可以在如3GPP TS 23.401标准中描述的3GPP EPS架构中实现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作为示例,附着到系统的UE可以具有至少一个EPS承载,例如缺省承载,且具有可以用于其它PDN连接或其他QoS特性的可能的附加EPS承载。尽管一些EPS承载具有始终激活的特征,但是在UE和第一有效载荷EPC实体(即SGW)之间的一部分承载可以不是始终激活的。为了保存无线资源并且让LTE可扩缩至足以用于投射数目的用户,可以在网络非激活期间释放无线承载。根据关于WCDMA接入场景的实施例,也可以执行RB和RAB释放过程。此外,RB和RAB释放过程可以适用于其他接入场景。

Claims (30)

1.一种分配用于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的方法,所述用户通信信号包括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801)负载属性,所述负载属性指示所述有效载荷与所述信令负载之间的负载比;
基于所述负载属性,选择(803)网络实体;以及
发起(805)网络实体定位过程,以将所选择的网络实体分配用于处理所述用户通信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801)负载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通信网络从中央数据存储器接收所述负载属性;以及
从内部数据存储器中检索所述负载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接收的负载属性是以下至少一项:
用户分类,其指示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是信令负载密集型还是有效载荷密集型;
有效载荷的有效载荷度量;
信令负载的信令负载度量;以及
有效载荷的有效载荷度量与信令负载的信令负载度量之间的负载比。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801)负载属性包括:从当前处理用户通信信号的当前网络实体接收所述负载属性。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负载属性包括有效载荷度量和信令负载度量,以及所述获得(801)负载属性还包括:将所接收的有效载荷度量和所接收的信令负载度量进行相关,以确定负载比。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负载属性包括有效载荷度量,以及所述获得(801)负载属性还包括:
基于所述有效载荷度量来确定信令负载度量;以及
将所述有效载荷度量和所确定的信令负载度量进行相关,以确定负载比。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负载属性包括信令负载度量,以及所述获得(801)负载属性还包括:
基于所述信令负载度量来确定有效载荷的有效载荷度量;以及
将所接收的信令负载度量和所确定的有效载荷度量进行相关。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传输所述用户通信信号的用户实体接入通信网络时,发起所述网络实体定位过程,以分配所选择的网络实体。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发起所述网络实体定位过程,以将所述用户通信信号从当前处理所述用户通信信号的当前网络实体重定位至所选择的网络实体,以及所述发起(805)网络实体定位过程包括:
从当前正在处理所述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所述当前网络实体释放所述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以及
将所述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分配给所选择的网络实体。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实体定位过程是用于将所述用户通信信号从当前正在处理所述用户通信信号的当前网络实体重定位至所选择的网络实体的重定位过程,以及所述定位过程仅在确定所选择的网络实体和所述当前网络实体为不同网络实体的情况下才发起。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起(805)网络实体定位过程包括:向能够执行所述网络实体定位过程的网络控制实体发送所述负载属性。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负载属性,确定是否发起所述网络实体定位过程。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不发起定位过程的情况下,存储所述负载属性。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803)网络实体包括:
如果所述负载属性指示所述用户通信信号是有效载荷密集型,则选择(803)针对有效载荷优化的网络实体作为所选择的网络实体;或
如果所述负载属性指示所述用户通信信号是信令负载密集型,则选择(803)针对信令负载优化的网络实体作为所选择的网络实体。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对多个获得的负载属性求平均来确定平均负载属性,以及基于所述平均负载属性来选择(803)网络实体。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实体定位过程由网络控制实体来执行。
17.一种用于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传输(901)用户通信信号,所述用户通信信号包括信令负载和有效载荷;
基于所述用户通信信号来确定(903)负载属性;以及
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905)所述负载属性,所述网络控制实体能够基于所述负载属性来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负载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有效载荷的有效载荷度量;
用户分类,其指示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是信令负载密集型还是有效载荷密集型;
信令负载的信令负载度量;以及
有效载荷的有效载荷度量与信令负载的信令负载度量之间的负载比。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包括:
如果所述负载属性满足阈值标准,则向所述网络控制实体发送(905)所述负载属性。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
如果当前处理所述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是针对有效载荷处理进行优化的,则在所述负载属性指示所述用户通信信号是信令负载密集型的情况下,发送(905)所述负载属性;或
如果当前处理所述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是针对信令负载处理进行优化的,则在所述负载属性指示所述用户通信信号是有效载荷密集型的情况下,发送(905)所述负载属性。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所述负载属性,以请求改变用于处理所述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网络接口,具体地经由S4接口或S11接口,或者经由控制协议,具体地经由GTP(GTP:GPRS隧道传输协议)或GCP(网关协议),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所述负载属性。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传输消息帧的扩展字段中发送所述负载属性,具体地,在私有扩展字段中发送所述负载属性。
24.一种分配用于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的网络控制实体,所述用户通信信号包括有效载荷和信令负载,所述网络控制实体包括:
处理实体(1201),用于获得负载属性,所述负载属性指示所述有效载荷与所述信令负载之间的负载比,所述处理实体(1201)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负载属性来选择网络实体,以及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以将所选择的网络实体分配用于处理所述用户通信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控制实体,其中,所述网络控制实体适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6.一种用于处理用户的用户通信信号的网络实体,所述网络实体包括:
通信器(1301),用于传输用户通信信号,所述用户通信信号包括信令负载和有效载荷;
处理实体(1303),用于基于所述用户通信信号来确定负载属性,所述负载属性指示所述有效载荷与所述信令负载之间的负载比;以及
发射机(1305),用于向网络控制实体发送所述负载属性,所述网络控制实体能够基于所述负载属性来发起网络实体定位过程。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网络实体适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8.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网络控制实体(1200);以及
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网络实体(1300)。
29.一种具有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当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可读程序装置。
CN201080067292.0A 2010-04-09 2010-04-09 用于分配网络实体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48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0/054709 WO2011124264A1 (en) 2010-04-09 2010-04-09 Method for allocating a network enti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8219A true CN102948219A (zh) 2013-02-27
CN102948219B CN102948219B (zh) 2016-08-03

Family

ID=43305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729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48219B (zh) 2010-04-09 2010-04-09 用于分配网络实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01681B2 (zh)
EP (1) EP2556703B1 (zh)
CN (1) CN102948219B (zh)
WO (1) WO20111242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2537B (zh) * 2011-09-29 2022-05-03 诺基亚通信公司 装置触发解决方案
US20160095032A1 (en) * 2014-09-30 2016-03-31 Alcatel-Lucent Usa Inc. Placement and use of wireless network functions in a virtualization environment
US10771510B2 (en) * 2014-12-03 2020-09-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MS application control protocol
US11271750B1 (en) * 2016-09-30 2022-03-0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ecure transport of content via content delivery ser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1996A (zh) * 1999-07-19 2002-07-3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控制与载体控制分离的呼叫建立过程的实施
US20030169712A1 (en) * 2002-03-05 2003-09-11 Shiao-Li Tsao Re-allocation method for a distributed GGSN system
CN101292543A (zh) * 2005-10-21 2008-10-22 西门子公司 用于在网络转接单元和控制单元中转发信令数据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单元
WO2009090307A1 (en) * 2008-01-17 2009-07-23 Teliasonera Ab Routing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55313B1 (ko) * 1995-08-21 1998-11-16 정선종 Cms에서 호처리 프로세스 부하율을 이용한 과부하 제어방법
US7639710B1 (en) * 2003-02-27 2009-12-29 Juniper Networks, Inc. Modular implementation of a protocol in a network device
US8547844B2 (en) * 2007-07-10 2013-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lancing IP gateway services
JP5203780B2 (ja) 2008-04-07 2013-06-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クセスゲートウェイ
US9391716B2 (en) * 2010-04-05 2016-07-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ata center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1996A (zh) * 1999-07-19 2002-07-3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控制与载体控制分离的呼叫建立过程的实施
US20030169712A1 (en) * 2002-03-05 2003-09-11 Shiao-Li Tsao Re-allocation method for a distributed GGSN system
CN101292543A (zh) * 2005-10-21 2008-10-22 西门子公司 用于在网络转接单元和控制单元中转发信令数据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单元
WO2009090307A1 (en) * 2008-01-17 2009-07-23 Teliasonera Ab Routing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01681B2 (en) 2015-04-07
EP2556703A1 (en) 2013-02-13
US20130201845A1 (en) 2013-08-08
WO2011124264A1 (en) 2011-10-13
EP2556703B1 (en) 2016-09-28
CN102948219B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4793B2 (en) Context-aware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CN101409951B (zh) 承载建立方法及相关装置
US9271165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by HNB
KR102165255B1 (ko) non-3gpp를 통해 5G네트워크에 접속하는 단말에 대한 registration 관리 방안
CN104350785B (zh) 移动通信网分配系统和移动通信网分配方法
US20130157676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EP4101188A1 (en) Extension of npcf_eventexposure with usage monitoring event
CN104995960A (zh) 用于接入网络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14852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roup setting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4105155A (zh) 接收设备发现信息、发送设备发现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202281B (zh) 话单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582017A (zh) 终端、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接入方法
CN105791165A (zh) 一种业务承载方法、通信终端、控制网元s-cscf以及系统
CN108476424A (zh) Mdt服务的增强
CN105723775A (zh) 使用中断连接传输机器类通信数据
KR20210054923A (ko)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rfsp 인덱스 선택을 위한 네트워크 분석 정보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333221A (zh) 一种用于控制终端通信的方法与设备
US202203221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raffic steer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22527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2948219A (zh) 用于分配网络实体的方法
CN116134850A (zh) 基于服务响应延迟测量的nf发现和选择
CN110366204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2215544A (zh) 一种获取无线基站的负荷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4871567A (zh) 将全局运营商设备id扩展至被聚合设备
Ito et al. Reducing state information by sharing IMSI for cellular IoT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