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4423B - 一种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4423B
CN102944423B CN201210453270.9A CN201210453270A CN102944423B CN 102944423 B CN102944423 B CN 102944423B CN 201210453270 A CN201210453270 A CN 201210453270A CN 102944423 B CN102944423 B CN 102944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aeromotor
analysis
sliding
rolle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532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4423A (zh
Inventor
梁霄
高鸽
可成河
王正直
贾朝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Liming Aero Engin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Liming Aero Engin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Liming Aero Engin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Liming Aero Engin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532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44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44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4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4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44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确定当轴承处于轻载条件下且高转速时,需进行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进而确定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包括轴承的选择和轴承装配控制;轴承的选择是采用非圆滚道轴承,轴承装配控制采用内外环偏心装配;根据故障排除方式完成轴承装配;实现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通过对轴承表面质量、装配质量、工作载荷、辅助材料及清洁度等的控制,实现滑蹭故障排除,大大降低机械滑蹭故障率,使滑蹭故障得到有效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棍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是指航空发动机工厂试车或附加试车后,轴承工作表面出现的打滑蹭伤现象,一般轴承内环故障较重,滚动体对应部位变色,通常表现为茶色或咖啡色,如图1所示,对于内环带挡边的轴承:图1中,1、4为轴承挡边,2为滑蹭部位,3为正常滚道;对于内环无挡边的轴承:图2中,5、8为轴承斜坡,6为滑蹭部位,7为正常滚道;滑蹭位置不固定,有的在接近滚道中间部位、有的靠近一侧,圆周分布不均,有的一处、有的多处。滚动体表面变色形貌如图3所示,9为滚动体正常工作表面,10为滚动体变色表面。
目前,在航空发动机生产过程中,滚棒轴承滑蹭问题一直以来因其机理复杂而较难解决,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
常规排故方法是采用增加拖动力和减小阻力的措施防止轴承滑蹭。
主要包括:
保持架定位于内环;
对轴承施加“预载”;
轴向弹簧对轴承施加预载;
采用空心滚棒;
调整喷油方向;
采用轻质材料保持架;
采用滑动轴承;
防止作用于滚珠轴承上的轴向负荷变向。
由于批产的航空发动机均为已经定型的产品,大的结构改进可能性不大,而常规的排故方法对发动机以及轴承的改进均比较大,因此常规的排故方法基本不适用解决现有的航空发动机轴承滑蹭故障。迫切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排故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确定当轴承处于轻载条件下且高转速时,需进行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
所述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包括载荷分析和转速分析;
所述载荷分析:当轴承所承受的当量载荷与额定载荷之比小于0.08时,具备轻载条件;
所述转速分析:当轴承dN≥1.5×106,具备高速条件;
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还包括表面粗糙度分析、工作表面直线度分析、轴承工作游隙分析、轴承安装分析、润滑脂分析和滑油系统清洁度分析;
所述表面粗糙度分析:滚道表面粗糙度Ra≥1.6、滚动体表面粗糙度Ra≥0.8时,易发生滑蹭故障;
所述工作表面直线度分析:工作表面直线度≥0.003时,易发生滑蹭故障;
所述轴承工作游隙分析:轴承在工作过程中,滚动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压向外环,如果轴承装配游隙过大,则滚动体与内环的作用力就会被削弱,从而引起拖动力不足,进而发生滑蹭故障;
所述轴承安装分析:轴承是否装配偏斜或安装不到位;
所述润滑脂分析:当前润滑脂是否由于粘性而阻碍滚棒正常运动;
所述滑油系统清洁度分析:发动机滑油系统清洁情况是否影响滚动体与滚道的正常接触。
步骤2:确定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包括轴承的选择和轴承装配控制;
所述轴承的选择是采用非圆滚道轴承,轴承装配控制采用内外环偏心装配;
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还包括表面粗糙度控制、表面直线度控制、轴承工作游隙控制、轴承安装控制、轴承辅助材料控制和滑油系统清洁度控制;
所述表面粗糙度控制:选用滚道表面粗糙度和滚动体表面粗糙度等级高于工艺要求的轴承;
所述表面直线度控制:选用滚道表面直线度、滚动体表面直线度等级高于工艺要求的轴承;
所述轴承工作游隙控制是选用自由状态游隙偏下限的轴承或通过镀铬的方式来控制轴承工作游隙,
所述轴承安装控制:保持配合面清洁、装配对中性、均匀施力;
所述轴承辅助材料控制:选用7014润滑脂;
所述滑油系统清洁度控制:保持装配过程的清洁度和试车用油清洁度。
步骤3:根据步骤2所述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完成轴承装配;
步骤4:航空发动机稳定运行,实现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
有益效果:
通过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确定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通过对轴承表面质量、装配质量、工作载荷、辅助材料及清洁度等的控制,实现滑蹭故障排除,大大降低机械滑蹭故障率,使滑蹭故障得到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航空发动机滚棒内环带挡边的轴承内环滑蹭形貌示意图;
图2是航空发动机滚棒内环无挡边的轴承内环滑蹭形貌示意图;
图3是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滚动体表面变色形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针对某机械后轴承(主体代号1002926)进行的,该轴承滑蹭故障由来已久,且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平均26%,一度高达80%,经过故障排除后,该机械后轴承滑蹭故障率降至1%左右。
本实施例的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确定当轴承处于轻载条件下且高转速时,需进行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
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包括载荷分析和转速分析;
载荷分析过程如下:
转子重力G
剩余不平衡力产生的离心力PH
PH=10-5·U·ω2(1)
质量偏心半径r产生的离心力PHr
PHr=10-3·r·ω2·G(2)
式中:
G:转子承受的重力(kgf)
U:转子剩余不平衡力(g·cm)
ω:旋转角速度,ω=0.1·n(1/s)
r:质心至旋转中心之距(m)
航空发动机的转子均做得较轻,使作用在轴承上的径向负荷小,加上飞机作机动飞行时会在某些情况学,使作用于轴承上的径向负荷更小,甚至出现零载,以及转子的不平衡力在某些情况下会抵消一些作用在轴承上的径向负荷,造成轴承的轻载或零载。当轴承所承受的当量载荷P与额定载荷C之比小于0.08,具备轻载条件,即P/C≤0.08时,具备轻载条件。
本实施例中,轴承所承受的当量载荷与额定载荷之比约为0.04远远小于0.08,具备轻载条件。
转速分析过程如下:
航空滚棒轴承dN通常均较高,当dN≥1.5×106,具备高速条件,在高速作用下,滚棒在大的离心力作用下,有脱离内环滚道接触的趋势。
轴承在高速和轻载的条件下工作容易发生打滑现象,严重的会出现蹭伤问题,即滑蹭。本实施例中,轴承dN=1.56×106≥1.5×106,具备高速条件。
除了在高速和轻载的条件下工作轴承容易发生滑蹭故障外,还包括表面粗糙度分析、工作表面直线度分析、轴承工作游隙分析、轴承安装分析、润滑脂分析和滑油系统清洁度分析;
表面粗糙度分析:表面粗糙度不好,意味着启动摩擦阻力大,擦阻力大就会造成拖动力不足,进而发生打滑蹭伤故障。假设表面粗糙度比正常水平低一个等级,且为等比例传递关系,则轴承启动摩擦阻力就会加大一倍,从而引起拖动力不足,进而发生打滑蹭伤故障。滚道表面粗糙度Ra≥1.6、滚动体表面粗糙度Ra≥0.8时,容易诱发滑蹭故障。
工作表面直线度分析:工作表面直线度不好,意味着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接触不良,进而造成载荷分布不均,轻载的部位容易发生打滑蹭伤故障。工作表面直线度≥0.003时,容易诱发滑蹭故障。
轴承工作游隙分析:轴承在工作过程中,滚动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压向外环,如果轴承装配游隙过大,则滚动体与内环的作用力就会被削弱,从而引起拖动力不足,进而发生滑蹭故障。本实施例的轴承装配游隙较大且公差0.05mm也较大,因此该轴承工作游隙也较大,因此滚动体与内环的作用力就会被削弱,从而引起拖动力不足,进而容易诱发打滑蹭伤故障。
轴承安装分析:轴承装配过程控制很关键,轴承一旦出现装配偏斜或安装不到位的情况,则轴承的受力关系被打破,严重的也会发生打滑蹭伤故障,本实施例中,轴承安装未见异常。
润滑脂分析:当前润滑脂是否由于粘性而阻碍滚棒正常运动;
除了轴承的设计、安装与工作条件对轴承是否会出现打滑有影响外,发动机的装配工作有时也起到主要作用。其中高压涡轮转子装配时,为避免涡轮前滚棒轴承的滚棒妨碍吊装,常用凡士林将轴承滚棒收紧,以使滚棒紧贴于滚道上。这样做虽然方便了发动机装配,但是在低温室外首次试车时,就可能由于凡士林的黏性而阻碍滚棒-保持架的正常运动,进而诱发该轴承出现滑蹭损伤。
本实施例中,发动机试车后,分解检查发现未融化的凡士林残存在轴承保持架内,不仅阻碍滚棒-保持架的正常运动,而且影响正常供油,进而诱发该轴承出现滑蹭损伤。
滑油系统清洁度分析:发动机滑油系统清洁情况是否影响滚动体与滚道的正常接触,本例中的发动机滑油系统清洁度差,影响滚动体与滚道的正常接触,因此容易诱发滑蹭故障的发生。
步骤2:确定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包括轴承的选择和轴承装配控制;
轴承在高速和轻载的条件下工作容易发生打滑现象,严重的会出现蹭伤问题,即滑蹭。高转速是发动机设计要求的,无法改变;轻载也是客观的,但可以采取预先控制措施,适当改善工作载荷。
轴承的选择是采用非圆滚道轴承;
轴承装配控制采用内外环偏心装配;
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还包括表面粗糙度控制、表面直线度控制、轴承安装控制、轴承辅助材料控制和滑油系统清洁度控制。
表面粗糙度控制:选用滚道表面粗糙度和滚动体表面粗糙度等级高于工艺要求的轴承,也可以要求轴承生成厂家提供符合要求的轴承;
表面直线度控制:选用滚道表面直线度、滚动体表面直线度等级高于工艺要求的轴承,也可以要求轴承生产厂家提供符合要求的轴承;
轴承工作游隙控制是选用自由状态游隙在公差范围内中下限的轴承或通过镀铬的方式来控制轴承工作游隙;
轴承安装控制:注意保持配合面清洁、装配对中性、均匀施力,避免出现套圈装配偏斜或安装不到位情况;
轴承辅助材料控制:将传统的辅助材料凡士林类润滑脂改为7014润滑脂。凡士林除了黏性大增大滚棒-保持架的正常运动阻力外,还有以下两个负作用:
其一凡士林易硬化阻碍滑油进入轴承内部,影响发动机工作初期的正常润滑、冷却效果;
其二凡士林本身比较脏对滑蹭问题也有一定贡献。凡士林影响发动机起动过程中轴承润滑和冷却效果、增大阻力,因此具有催化滑蹭故障发生的作用。
本实施例选用7014润滑脂黏度较小,工作温度-60℃到200℃,不易硬化,GJB694-89。
滑油系统清洁度控制:保持装配过程的清洁度和试车用油清洁度。
步骤3:根据步骤2所述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完成轴承装配;
将轴承外环做成非圆形,而机匣用于安装轴承的座孔仍做成圆的。常用的非圆轴承有椭圆轴承外环和三瓣式的轴承外环。椭圆长轴处于水平,即该处的滚棒作用一预加的载荷,使承载滚棒增加到滚棒总数的60%,能产生一定的拖动力,克服轴承打滑。
通常轴承内环安装在转子上,外环安装在机匣轴承座内,轴承内、外环偏心装配是将机匣轴承座向上或向下偏移一定距离,这样转子装配到位后,就相当于在轴承内外环之间有一个原始偏心量,即对此处的滚棒作用一预加的载荷,使承载滚棒数量增加,能产生一定的拖动力,克服轴承打滑。
步骤4:航空发动机稳定运行,实现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
通过上述步骤,试车情况正常,轴承故障检测合格,没有滑蹭问题,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有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针对某机械涡轮后支点轴承(主体代号652710)进行的,工作条件较苛刻,最高工作温度可达300℃、最高工作转速可达55000rpm,容易发生打滑蹭伤问题。经采取本排故方法,652710轴承滑蹭故障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本实施例的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确定当轴承处于轻载条件下且高转速时,需进行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
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包括载荷分析和转速分析;
载荷分析后,当轴承所承受的当量载荷P与额定载荷C之比远小于0.08,具备轻载条件。
转速分析后,轴承dN=2.75×106≥1.5×106,具备高速条件。
除了在高速和轻载的条件下工作轴承容易发生滑蹭故障外,还包括表面粗糙度分析、工作表面直线度分析、轴承工作游隙分析、轴承安装分析、润滑脂分析和滑油系统清洁度分析;
表面粗糙度分析:滚道表面粗糙度Ra≥1.6、滚动体表面粗糙度Ra≥0.8时,容易诱发滑蹭故障。
工作表面直线度分析:工作表面直线度≥0.003,容易诱发滑蹭故障。
轴承工作游隙分析:轴承在工作过程中,滚动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压向外环,如果轴承装配游隙过大,则滚动体与内环的作用力就会被削弱,从而引起拖动力不足,进而发生滑蹭故障。
轴承安装分析:轴承一旦出现装配偏斜或安装不到位的情况,则轴承的受力关系被打破,严重的也会发生打滑蹭伤故障。
润滑脂分析:当前润滑脂是否由于粘性而阻碍滚棒正常运动;
滑油系统清洁度分析:发动机滑油系统清洁情况是否影响滚动体与滚道的正常接触,如果发动机滑油系统清洁度差,则影响滚动体与滚道的正常接触,因此容易诱发滑蹭故障的发生。
步骤2:确定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包括轴承的选择和轴承装配控制;
轴承的选择是采用非圆滚道轴承;
轴承装配控制采用内外环偏心装配;
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还包括表面粗糙度控制、表面直线度控制、轴承工作游隙控制、轴承安装控制、轴承辅助材料控制和滑油系统清洁度控制。
表面粗糙度控制:选用滚道表面粗糙度和滚动体表面粗糙度等级高于工艺要求的轴承,也可以要求轴承生成厂家提供符合要求的轴承;
表面直线度控制:选用滚道表面直线度、滚动体表面直线度等级高于工艺要求的轴承,也可以要求轴承生产厂家提供符合要求的轴承;
轴承工作游隙控制是选用自由状态游隙在公差范围内中下限的轴承或通过镀铬的方式来控制轴承工作游隙;
轴承安装控制:注意保持配合面清洁、装配对中性、均匀施力,避免出现套圈装配偏斜或安装不到位情况;
轴承辅助材料控制:将传统的辅助材料凡士林类润滑脂改为7014润滑脂。本实施例选用7014润滑脂黏度较小,工作温度-60℃到200℃,不易硬化,GJB694-89。
滑油系统清洁度控制:保持装配过程的清洁度和试车用油清洁度。
步骤3:根据步骤2所述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完成轴承装配;
将轴承外环做成非圆形,而机匣用于安装轴承的座孔仍做成圆的。常用的非圆轴承有椭圆轴承外环和三瓣式的轴承外环。椭圆长轴处于水平,即该处的滚棒作用一预加的载荷,使承载滚棒增加到滚棒总数的60%,能产生一定的拖动力,克服轴承打滑。
通常轴承内环安装在转子上,外环安装在机匣轴承座内,轴承内、外环偏心装配是将机匣轴承座向上或向下偏移一定距离,这样转子装配到位后,就相当于在轴承内外环之间有一个原始偏心量,即对此处的滚棒作用一预加的载荷,使承载滚棒数量增加,能产生一定的拖动力,克服轴承打滑。
步骤4:航空发动机稳定运行,实现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针对某机械3号轴承(主体代号2672919)进行的,该轴承滑蹭故障由来已久,且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经过故障排除后,该机械后轴承滑蹭故障率大幅下降。
本实施例的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确定当轴承处于轻载条件下且高转速时,需进行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
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包括载荷分析和转速分析;
载荷分析后,当轴承所承受的当量载荷P与额定载荷C之比为0.03,远小于0.08,具备轻载条件。
转速分析后,轴承dN≥1.5×106,具备高速条件。
除了在高速和轻载的条件下工作轴承容易发生滑蹭故障外,还包括表面粗糙度分析、工作表面直线度分析、轴承工作游隙分析、轴承安装分析、润滑脂分析和滑油系统清洁度分析;
表面粗糙度分析:滚道表面粗糙度Ra≥1.6、滚动体表面粗糙度Ra≥0.8时,容易诱发滑蹭故障。
工作表面直线度分析:工作表面直线度≥0.003,容易诱发滑蹭故障。
轴承工作游隙分析:轴承在工作过程中,滚动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压向外环,如果轴承装配游隙过大,则滚动体与内环的作用力就会被削弱,从而引起拖动力不足,进而发生滑蹭故障。
轴承安装分析:轴承一旦出现装配偏斜或安装不到位的情况,则轴承的受力关系被打破,严重的也会发生打滑蹭伤故障。
润滑脂分析:当前润滑脂是否由于粘性而阻碍滚棒正常运动;
滑油系统清洁度分析:发动机滑油系统清洁情况是否影响滚动体与滚道的正常接触,如果发动机滑油系统清洁度差,则影响滚动体与滚道的正常接触,因此容易诱发滑蹭故障的发生。
步骤2:确定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包括轴承的选择和轴承装配控制;
轴承的选择是采用非圆滚道轴承;
轴承装配控制采用内外环偏心装配;
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还包括表面粗糙度控制、表面直线度控制、轴承工作游隙控制、轴承安装控制、轴承辅助材料控制和滑油系统清洁度控制。
表面粗糙度控制:选用滚道表面粗糙度和滚动体表面粗糙度等级高于工艺要求的轴承,也可以要求轴承生成厂家提供符合要求的轴承;
表面直线度控制:选用滚道表面直线度、滚动体表面直线度等级高于工艺要求的轴承,也可以要求轴承生产厂家提供符合要求的轴承;
轴承工作游隙控制是选用自由状态游隙在公差范围内中下限的轴承或通过镀铬的方式来控制轴承工作游隙;
轴承安装控制:注意保持配合面清洁、装配对中性、均匀施力,避免出现套圈装配偏斜或安装不到位情况;
轴承辅助材料控制:将传统的辅助材料凡士林类润滑脂改为7014润滑脂。
本实施例选用7014润滑脂黏度较小,工作温度-60℃到200℃,不易硬化,GJB694-89。
滑油系统清洁度控制:保持装配过程的清洁度和试车用油清洁度。
步骤3:根据步骤2所述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完成轴承装配;
将轴承外环做成非圆形,而机匣用于安装轴承的座孔仍做成圆的。常用的非圆轴承有椭圆轴承外环和三瓣式的轴承外环。椭圆长轴处于水平,即该处的滚棒作用一预加的载荷,使承载滚棒增加到滚棒总数的60%,能产生一定的拖动力,克服轴承打滑。
通常轴承内环安装在转子上,外环安装在机匣轴承座内,轴承内、外环偏心装配是将机匣轴承座向上或向下偏移一定距离,这样转子装配到位后,就相当于在轴承内外环之间有一个原始偏心量,即对此处的滚棒作用一预加的载荷,使承载滚棒数量增加,能产生一定的拖动力,克服轴承打滑。
步骤4:航空发动机稳定运行,实现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针对某机械1号轴承(主体代号32916),该轴承没有发生过滑蹭故障,经过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该轴承所承受的当量载荷与额定载荷之比大于0.08,不具备轻载条件。该轴承dN=0.9×106远远小于1.5×106,不具备高速条件。
该轴承不具备高速和轻载的条件,不容易发生滑蹭问题。
由于该轴承不具备高速和轻载的条件,不容易发生滑蹭故障。因此,即便有一些其他不利因素影响也很难诱发滑蹭故障的产生。

Claims (4)

1.一种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
步骤2:确定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包括轴承的选择和轴承装配控制;所述轴承的选择是采用非圆滚道轴承;
步骤3:根据步骤2所述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完成轴承装配;
步骤4:航空发动机稳定运行,实现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确定出当轴承处于轻载条件下且高转速时,需进行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
步骤2中所述轴承装配控制采用内外环偏心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包括载荷分析和转速分析;
所述载荷分析:当轴承所承受的当量载荷与额定载荷之比小于0.08时,具备轻载条件;
所述转速分析:当轴承dN≥1.5×106mm.r/min,具备高速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对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机理进行分析,还包括表面粗糙度分析、工作表面直线度分析、轴承工作游隙分析、轴承安装分析、润滑脂分析和滑油系统清洁度分析;
所述表面粗糙度分析:滚道表面粗糙度Ra≥1.6μm、滚动体表面粗糙度Ra≥0.8μm时,易发生滑蹭故障;
所述工作表面直线度分析:工作表面直线度≥0.003mm时,易发生滑蹭故障;
所述轴承工作游隙分析:轴承在工作过程中,滚动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压向外环,如果轴承装配游隙过大,则滚动体与内环的作用力就会被削弱,从而引起拖动力不足,进而发生滑蹭故障;
所述轴承安装分析:轴承是否装配偏斜或安装不到位;
所述润滑脂分析:当前润滑脂是否由于粘性而阻碍滚棒正常运动;
所述滑油系统清洁度分析:发动机滑油系统清洁情况是否影响滚动体与滚道的正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式,还包括表面粗糙度控制、表面直线度控制、轴承工作游隙控制、轴承安装控制、轴承辅助材料控制和滑油系统清洁度控制;
所述表面粗糙度控制:选用滚道表面粗糙度和滚动体表面粗糙度等级高于工艺要求的轴承;
所述表面直线度控制:选用滚道表面直线度、滚动体表面直线度等级高于工艺要求的轴承;
所述轴承工作游隙控制:轴承工作游隙控制是选用自由状态游隙偏下限的轴承或通过镀铬的方式来控制轴承工作游隙;
所述轴承安装控制:保持配合面清洁、装配对中性、均匀施力;
所述轴承辅助材料控制:选用7014润滑脂;
所述滑油系统清洁度控制:保持装配过程的清洁度和试车用油清洁度。
CN201210453270.9A 2012-11-13 2012-11-13 一种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44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3270.9A CN102944423B (zh) 2012-11-13 2012-11-13 一种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3270.9A CN102944423B (zh) 2012-11-13 2012-11-13 一种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4423A CN102944423A (zh) 2013-02-27
CN102944423B true CN102944423B (zh) 2016-01-20

Family

ID=47727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327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44423B (zh) 2012-11-13 2012-11-13 一种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444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4824B (zh) * 2015-06-29 2017-10-24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装备研究所 带涡轮支承和外机匣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试验器
US10280973B1 (en) * 2017-12-20 2019-05-07 Aktiebolaget Skf Hybrid roller bearing, particularly for refrigerant compresso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50318U (zh) * 2011-05-23 2011-11-23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牵引电机偏心式轴承安装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4788B1 (en) * 2001-02-16 2001-11-13 Robert M. Williams, Sr. Grinding apparatus shaft with bearing failure detection and secondary support
CN1758042A (zh) * 2005-02-02 2006-04-12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动机轴承故障测试和诊断方法及故障检测仪
JP4560110B2 (ja) * 2008-09-17 2010-10-13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異常診断装置及び異常診断方法
CN102353540B (zh) * 2011-06-29 2013-07-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高速滚动轴承滑差试验装置
CN102564764B (zh) * 2011-12-31 2014-10-29 洛阳工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试验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50318U (zh) * 2011-05-23 2011-11-23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牵引电机偏心式轴承安装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航空发动机轴承延寿问题研究;蔺国民 等;《航空维修与工程》;20071231(第3期);第41-42页 *
航空发动机轴承的滑蹭损伤与防止措施;陈光;《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40831;第17卷(第3期);第59、6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4423A (zh) 201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91332B1 (en) Vacuum pump
US10711792B2 (en) Auxiliary turbomachinery shaft support system and turbomachinery comprising said system
US3915521A (en) Lubricated radial bearing assembly
CN102944423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滚棒轴承滑蹭故障排除方法
CN201450392U (zh) 一种垫圈及其应用的电机轴承系统
CN102151852A (zh) 一种动静压陶瓷主轴装置
JP4527183B2 (ja) 水潤滑セグメント型軸受装置および水車
CN204175804U (zh) 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外环三瓣坡结构
CN104476102B (zh) 一种防止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轴前支点轴承磨损的方法
CN113775642B (zh) 推力轴承及转动轴
CN201450391U (zh) 一种垫圈及其应用的电机轴承系统
CN211715532U (zh) 离心机止推轴承
CN107574850A (zh) 滚盘式工作装置及其滑动回转支撑
CN111327147A (zh) 电动机转子轴向止推装置
CN203926386U (zh) 一种高承载自润滑法兰轴承
CN113586603A (zh) 一种水平安装滑动轴承电机用滚动轴承轴向限位装置
WO2007024176A1 (en) A method and an arrangement for avoiding low load problems in rolling bearings
CN105822664A (zh) 轮边减速桥轮毂轴承单元
Hayashi et al. Analysis of fluctuations in bearing preload and optimal design of tapered roller bearings for pinion shaft support in differential gearboxes
CN211655899U (zh) 电动机转子轴向止推装置
Vaes et al. How does the application of actual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contribute to robust bearing solution in multi-mw wind turbine gearboxes
RU2702812C1 (ru) Подшипниковый узел ротора винтового компрессора
US7510332B2 (en) Compensation for an insufficient supply of lubricant in an inter-shaft bearing
CN101761503A (zh) 一种屏蔽泵轴承
Van Determine of Working Condition of Bearings Based on Working Tempera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