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2416A - 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2416A
CN102942416A CN2012104868762A CN201210486876A CN102942416A CN 102942416 A CN102942416 A CN 102942416A CN 2012104868762 A CN2012104868762 A CN 2012104868762A CN 201210486876 A CN201210486876 A CN 201210486876A CN 102942416 A CN102942416 A CN 102942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paddy rice
base fertilizer
fertile
fertilizer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868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2416B (zh
Inventor
李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NIANNIANFE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建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建明 filed Critical 李建明
Priority to CN2012104868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424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42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2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2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2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按重量份计,该水稻药肥包括底肥料65-74份、苄嘧磺隆0.03-0.05份、双乙磺隆0.1-0.3份、丙草胺0.18-0.25份、安全剂0.06-0.1份、助溶剂9-11份和乳化剂12-14份。其生产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将所述底肥料制成颗粒状;按重量份计,将苄嘧磺隆、丙草胺、双乙磺隆、安全剂加入助溶剂中,溶解,再加入乳化剂,搅拌并剪切,得到油悬浮液;最后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得到药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肥药结合,将施肥和除草两项工作合并,省时又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施肥和除草是农作物生产中两项很重要的工作。
施肥是人工为农作物补充营养元素的行为。常用的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微量元素。常见的氮肥有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铵等,其主要用于农作物合成蛋白质。常见的磷肥有过磷酸钙及磷矿粉等,其主要用于花芽分化、能强化农作物的根系,并增加农作物的抗寒性。常见的钾肥有氯化钾和硫酸钾等,其主要用于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力。微量元素包括锌、锰、硼、铁、铜、钼、硒等,它在农作物发育过程中需用量较少,但是农作物生长必须的。
除草是为了避免杂草与农作物竞争营养,分为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现代化的农业多采用化学除草,即喷洒除草剂除掉杂草。常用的除草剂包括甲、乙、丙草胺,2-甲基-4-氯苯氧乙酸、苄嘧磺隆、禾草丹等有机物,以及氯酸钾、硫酸铜等无机物。
目前,农作物生产中,施肥和除草是分开进行的,因而工作强度大,费时又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肥药结合,将施肥和除草两项工作合并,省时又省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稻药肥,按重量份计,包括底肥料65-74份、苄嘧磺隆0.03-0.05份、双乙磺隆0.1-0.3份、丙草胺0.18-0.25份、安全剂0.06-0.1份、助溶剂9-11份和乳化剂12-14份。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剂为解草啶;
和/或,
所述助溶剂为表面活性剂。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还包括23-α碳烯酸3.0-5.0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包括:尿素18.0-30.0份、硫酸铵2.0-6份、氯化铵15.0-25.0份、磷酸铵10.0-15.0份、过磷酸钙10.0-18.5份和氯化钾15-25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包括:尿素22-26份、硫酸铵3-5份、氯化铵18-22份、磷酸铵12-13份、过磷酸钙13-15.5份和氯化钾18-22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还包括多粘类芽孢杆菌0.2-0.5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还包括微量元素0.5-6.0份;所述微量元素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锌、锰、硼、铁、铜、钼和硒。
上述的一种水稻药肥的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所述底肥料制成颗粒状;
将苄嘧磺隆、丙草胺、双乙磺隆、安全剂加入助溶剂9-11份中,溶解,再加入乳化剂,搅拌并剪切,得到油悬浮液;
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得到药肥。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底肥料制成颗粒状包括:
将尿素、硫酸铵、磷酸铵、氯化铵、氯化钾、过磷酸钙、微量元素和多粘类芽孢杆菌混合,粉碎,圆盘造粒,制成颗粒状底肥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后,用23-α碳烯酸包裹颗粒表面,并烘干,制得药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药肥,除草谱广,并且为水稻提供了生长所需的营养。在水稻种植中,施用该药肥,可同时起到施肥和除草双重功效。其中,该药肥中的三种除草剂起除草作用,底肥料可以为水稻提供营养物质,因而将施肥和除草工作合并,省时又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还可以达到下列技术效果:
(1)该药肥中的三种除草剂苄嘧磺隆、双乙磺隆和丙草胺除草特点不同,通过复配互补,可以扩大除草谱,提高药效。其中,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经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后转移到其它部位,阻碍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从而抑制叶部、根部生长,有效防除稻田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对鸭舌草、眼子菜、节节菜等及莎科杂草等效果良好,对稗草效果差。双乙磺隆也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与苄嘧磺隆的除草机理相同,对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莎草和阔叶杂草有特效,可以有效防除稻田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同时对恶性阔叶杂草(空心莲子草、三点金、刺儿菜、积雪草、天胡等)效果良好。丙草胺为芽前除草剂,通过抑制细胞分裂而防除禾本科杂草,对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鸭舌草、窄叶泽泻等、尖瓣花、飘拂草等效果良好。由于水稻发芽期对丙草胺也比较敏感,所以为保证早期用药安全,使用丙草胺时需加入安全剂。
(2)以表面活性剂作为助溶剂,不仅可以溶解三种除草剂和安全剂,有利于形成药肥制剂,而且表面活性剂具有防止肥料结块的作用。
(3)乳化剂在溶解除草剂时,起均质作用,使得到的药肥成份更均匀。
(4)23-α碳烯酸是一种新型的植物营养吸收增产促进剂,它对金属离子有共轭作用,它可以富集N、P、K及锌、锰、硼、铁、铜、钼等微量元素,使肥料中的这些营养成分缓慢释放,起到缓释作用,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并且23-α碳烯酸能改善土壤质量,具有松土功效,因而药肥中添加23-α碳烯酸,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5)底肥料中包含尿素18.0-30.0份、硫酸铵2.0-6份、氯化铵15.0-25.0份、磷酸铵10.0-15.0份、过磷酸钙10.0-18.5份和氯化钾15-25份,可以使药肥中氮素养分重量比达到23-25%,磷素养分重量比达到7-9%,钾素养分重量比达到9-11%,为水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元素,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
(6)底肥料中加入锌、锰、硼、铁、铜、钼或硒,为水稻提供生命所需的微量元素。
(7)底肥料中加入多粘类芽孢杆菌,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有效减少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等病虫害,使水稻茁壮成长。
(8)采用先将除草剂以油悬浮液形式,喷洒于底肥料的颗粒剂表面,最后将23-α碳烯酸包裹在外表面,烘干最终制得药肥,生产方法简单可行,同时将23-α碳烯酸包裹在外表面可以起到最大程度的缓释效果,从而提高肥效及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水稻药肥的生产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水稻药肥的生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水稻药肥,按重量份计,包括:底肥料65-74份、苄嘧磺隆0.03-0.05份、双乙磺隆0.1-0.3份、丙草胺0.18-0.25份、安全剂0.06-0.1份、助溶剂9-11份和乳化剂12-14份。
上述药肥肥药结合,降低了水稻种植中的工作强度,省时又省力。同时该药肥中的三种除草剂苄嘧磺隆、双乙磺隆和丙草胺除草特点不同,通过复配互补,可以扩大除草谱,提高药效,消除了现有的药肥缺点。其中,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经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后转移到其它部位,阻碍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从而抑制叶部、根部生长,有效防除稻田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对鸭舌草、眼子菜、节节菜等及莎科杂草等效果良好,对稗草效果差。双乙磺隆也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与苄嘧磺隆的除草机理相同,对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莎草和阔叶杂草有特效,可以有效防除稻田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同时对恶性阔叶杂草(空心莲子草、三点金、刺儿菜、积雪草、天胡等)效果良好。丙草胺为芽前除草剂,通过抑制细胞分裂而防除禾本科杂草,对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鸭舌草、窄叶泽泻等、尖瓣花、飘拂草等效果良好。由于水稻发芽期对丙草胺也比较敏感,所以为保证早期用药安全,使用丙草胺时需加入安全剂。此外,该药肥中的底肥料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并且乳化剂在溶解除草剂时起均质作用,使得到的药肥成份更均匀。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药肥的生产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01:将所述底肥料制成颗粒状;
步骤102:将苄嘧磺隆、丙草胺、双乙磺隆、安全剂加入助溶剂中,溶解,再加入乳化剂,搅拌并剪切,得到油悬浮液;
步骤103: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得到药肥。
上述生产方法简单易操作,降低了生产药肥的工程量,应用前景广泛。
为进一步提高药肥的功效,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水稻药肥,包括:
底肥料65-74份、苄嘧磺隆0.03-0.05份、双乙磺隆0.1-0.3份、丙草胺0.18-0.25份、解草啶0.06-0.1份、表面活性剂9-11份、乳化剂12-14份和23-α碳烯酸3.0-5.0份;所述微量元素为锌、锰、硼、铁、铜、钼和硒;所述底肥料包括尿素18.0-30.0份、硫酸铵2.0-6份、氯化铵15.0-25.0份、磷酸铵10.0-15.0份、过磷酸钙10.0-18.5份、氯化钾15-25份、微量元素0.5-6.0份和多粘类芽孢杆菌0.2-0.5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可以采用任意乳化剂,优选地,采用乳化剂5225号。所有成份可以采用其含量范围内的任意份数,优选地,采用此比例:按重量份计,包括苄嘧磺隆0.04份、双乙磺隆0.2份、丙草胺0.21份、解草啶0.08份、表面活性剂10份、乳化剂13份和23-α碳烯酸4份,以及尿素24份、硫酸铵4份、氯化铵20份、磷酸铵12.5份、过磷酸钙14.25份、氯化钾20份、微量元素3.25份和多粘类芽孢杆菌0.3份组成的底肥料,其他采用此份数的水稻药肥功效更好。此外,底肥料为水稻提供了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上述药肥除具有实施例一的功效外,还增加了如下功能:
(1)以表面活性剂作为助溶剂,不仅可以溶解三种除草剂和安全剂,有利于形成药肥制剂,而且表面活性剂具有防止肥料结块的作用。
(2)23-α碳烯酸是一种新型的植物营养吸收增产促进剂,它对金属离子有共轭作用,它可以富集N、P、K及锌、锰、硼、铁、铜、钼等微量元素,使肥料中的这些营养成分缓慢释放,起到缓释作用,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并且23-α碳烯酸能改善土壤质量,具有松土功效,因而药肥中添加23-α碳烯酸,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3)底肥料中包含尿素18.0-30.0份、硫酸铵2.0-6份、氯化铵15.0-25.0份、磷酸铵10.0-15.0份、过磷酸钙10.0-18.5份和氯化钾15-25份,可以使药肥中氮素养分重量比达到23-25%,磷素养分重量比达到7-9%,钾素养分重量比达到9-11%,为水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元素,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
(4)底肥料中加入锌、锰、硼、铁、铜、钼和硒,为水稻提供生命所需的微量元素。
(5)底肥料中加入多粘类芽孢杆菌,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有效减少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等病虫害,使水稻茁壮成长。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药肥的生产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201:将尿素、硫酸铵、磷酸铵、氯化铵、氯化钾、过磷酸钙、微量元素和多粘类芽孢杆菌混合,粉碎,圆盘造粒,制成颗粒状底肥料。
步骤202:将苄嘧磺隆、丙草胺、双乙磺隆、解草啶加入表面活性剂中,溶解,再加入乳化剂,搅拌并剪切,得到油悬浮液;
步骤203: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得到半成品。
步骤204:用23-α碳烯酸包裹所述半成品,并烘干,制得药肥。
上述生产方法中,将23-α碳烯酸包裹在药肥外表面,可以起到最大程度的缓释效果,从而提高肥效及利用率。
为了更充分地说明本发明的效果,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该水稻药肥的田间药效试验,所用水稻药肥包括尿素24份、硫酸铵4份、氯化铵20份、磷酸铵12.5份、过磷酸钙14.25份、氯化钾20份、微量元素3.25份、多粘类芽孢杆菌0.3份、苄嘧磺隆0.04份、双乙磺隆0.2份、丙草胺0.21份、解草啶0.08份、表面活性剂10份、乳化剂5225号13份和23-α碳烯酸4份。现将试验概述如下:
试验组别:
实验组:在水稻移栽时施上述水稻药肥;使用量为25kg/亩;
对照组1:在水稻移栽时施常规肥料(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各25kg/亩),以及常规除草剂(20%苄嘧磺隆·乙草胺可湿性粉剂,使用量为25kg/亩);
对照组2:在水稻移栽时施常规肥料(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各25kg/亩),不施用任何除草剂。
防治对象:
移栽田杂草。
试验结果如表1和表2,表1为施肥后10天和20天除草效果的数据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药后10天,使用本发明的药肥杂草防效为86.78份,使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和20%苄嘧磺隆·乙草胺可湿性粉剂杂草防效为74.62份;药后20天,本发明的杂草防效为76.86份,使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和20%苄嘧磺隆·乙草胺可湿性粉剂杂草防效为69.41%。
表2为三个试验组的产量数据统计,从表2可看出:使用本发明的药肥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均高于使用常规肥料,且亩产达到533kg,比常规肥料常规除草组增产43.9kg,增产率为8.9%。
表1施肥后10天和20天的除草效果数据统计
Figure GDA00002467496500091
表2三个试验组的产量统计
Figure GDA00002467496500092
此外,药后10天、20天调查试验田各试验组均未发现对作物产生药害现象,也未发现对其他有益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水稻药肥一次施用既能达到除草效果,又能满足水稻全生育期营养需求,而且,相比常规的肥料和除草剂,除草效果和肥效更好,同时省工省时,值得推广应用。
此外,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在水稻移栽时,每亩稻田施用本药肥25kg,能够满足水稻整个生育期内养分需求,且能够有效防除水稻田杂草,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当地土质营养状况酌情增减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方式和具体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底肥料65-74份、苄嘧磺隆0.03-0.05份、双乙磺隆0.1-0.3份、丙草胺0.18-0.25份、安全剂0.06-0.1份、助溶剂9-11份和乳化剂12-14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剂为解草啶;
和/或,
所述助溶剂为表面活性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还包括23-α碳烯酸3.0-5.0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包括:尿素18.0-30.0份、硫酸铵2.0-6份、氯化铵15.0-25.0份、磷酸铵10.0-15.0份、过磷酸钙10.0-18.5份和氯化钾15-25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包括:尿素22-26份、硫酸铵3-5份、氯化铵18-22份、磷酸铵12-13份、过磷酸钙13-15.5份和氯化钾18-22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还包括多粘类芽孢杆菌0.2-0.5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还包括微量元素0.5-6.0份;所述微量元素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锌、锰、硼、铁、铜、钼和硒。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将所述底肥料制成颗粒状;
将苄嘧磺隆、丙草胺、双乙磺隆、安全剂加入助溶剂中,溶解,再加入乳化剂,搅拌并剪切,得到油悬浮液;
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得到药肥。
9.如权利8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底肥料制成颗粒状包括:
将尿素、硫酸铵、磷酸铵、氯化铵、氯化钾、过磷酸钙、微量元素和多粘类芽孢杆菌混合,粉碎,圆盘造粒,制成颗粒状底肥料。
10.如权利8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之后还包括:
用23-α碳烯酸包裹颗粒表面,并烘干,制得药肥。
CN201210486876.2A 2012-11-26 2012-11-26 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029424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6876.2A CN102942416B (zh) 2012-11-26 2012-11-26 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6876.2A CN102942416B (zh) 2012-11-26 2012-11-26 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2416A true CN102942416A (zh) 2013-02-27
CN102942416B CN102942416B (zh) 2014-04-16

Family

ID=47725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86876.2A Active CN102942416B (zh) 2012-11-26 2012-11-26 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4241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2013A (zh) * 2015-02-11 2015-06-03 吉林省柳俐粮食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稻瘟病的富硒水稻生产方法
CN105384500A (zh) * 2015-11-10 2016-03-09 无锡市路华肥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稻纹枯病的肥料
CN108707010A (zh) * 2018-06-28 2018-10-26 达州市兴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除草、施肥、增产多功效水稻药肥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0149A (zh) * 2007-03-12 2007-10-10 廖克祥 水稻除草药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74973A (zh) * 2012-05-28 2012-09-19 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稻直播田农药除草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0149A (zh) * 2007-03-12 2007-10-10 廖克祥 水稻除草药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74973A (zh) * 2012-05-28 2012-09-19 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稻直播田农药除草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2013A (zh) * 2015-02-11 2015-06-03 吉林省柳俐粮食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稻瘟病的富硒水稻生产方法
CN105384500A (zh) * 2015-11-10 2016-03-09 无锡市路华肥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稻纹枯病的肥料
CN108707010A (zh) * 2018-06-28 2018-10-26 达州市兴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除草、施肥、增产多功效水稻药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2416B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6397B (zh) 一种促进油菜高产早熟的方法
CN104909950A (zh) 一种马铃薯水溶性肥料及施用方法
CN104756997A (zh) 冬小麦生长调节剂
CN110563509A (zh) 含有生物刺激素的中微量元素全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0064A (zh) 一种红壤区花生连作障碍消减专用肥及制备方法和用法
CN101575249B (zh) 蔬菜定植肥
CN103641589A (zh) 玉米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3664422A (zh) 一种玉米叶面肥料
Sarkar et al. Growth and yield of hybrid mustard (Brassica juncea L.) as influenced by foliar nutrition in gangetic plains of West Bengal.
CN102942416B (zh) 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0482078C (zh) 植物营养调节剂
CN103539499A (zh) 小麦专用叶面肥
CN103626581B (zh) 一种含诱抗素的氨基酸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
Kundu et al. Effect of foliar application of potassium nitrate and calcium nitrate on performance of rainfed lowland rice (Oryza sativa)
CN115024069A (zh) 一种人工高寒草地用施肥方法
CN108218611A (zh) 一种新型植物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2033A (zh) 一种活性复合营养叶面肥
CN107810694A (zh) 一种水稻施肥方法
CN104072294A (zh) 一种用于农作物的复合有机肥料及其应用
CN103787770A (zh) 水稻用富锌营养剂及其制备和用于生产富锌大米的方法
CN106396956A (zh) 一种夏玉米专用叶面肥
CN105272753A (zh) 小麦专用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Villaver Physiological Efficiency of Sweet Corn (Zea mays L. var. saccharata) as Influenced by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s (IMO) 7 and Biofertilizers
CN109400268A (zh) 长效免追肥料
CN102992912A (zh) 一种掺混肥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19

Address after: 620000 Meishan province Sichuan City Jinxiang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Dongpo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ICHUAN NIANNIANFE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500 Xincheng garden, Xindu District, Sichuan, Chengdu

Patentee before: Li Jian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