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3371A - 双峰体与螺旋水轮消浪护岸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峰体与螺旋水轮消浪护岸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3371A
CN102913371A CN2012102757445A CN201210275744A CN102913371A CN 102913371 A CN102913371 A CN 102913371A CN 2012102757445 A CN2012102757445 A CN 2012102757445A CN 201210275744 A CN201210275744 A CN 201210275744A CN 102913371 A CN102913371 A CN 102913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
water
floating
ring
buoyancy 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57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2757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133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13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33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峰体与螺旋水轮消浪护岸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技术,尤其是以若干超大型偏浮体环形组合在绕岛圈海的环架轻轨公路街区多层桥下的海面平台岛架之上的各向海向港的沉浮仓内,每置双(仨、驷、伍、陆)峰的两偏浮体游隙接力又与相邻单元彼此由岛架或浮船多环连接构成浮体挡水前双峰墙与对应轮架箱墙上的各螺旋水轮轮坝挡水墙,组成高出海面低微水头的聚水池多功能消浪、护岸、护港、发电为一体的固定腿式发电平台架海浪发电系统。

Description

双峰体与螺旋水轮消浪护岸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峰体与螺旋水轮消浪护岸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技术,尤其是以若干超大型偏浮体环形组合在绕岛圈海的环架轻轨公路街区多层桥下的海面平台岛架之上的各向海向港的沉浮仓内,每置双(仨、驷、伍、陆)峰的两偏浮体游隙接力又与相邻单元彼此由岛架或浮船多环连接构成浮体挡水前双峰墙与对应轮架箱墙上的各螺旋水轮轮坝挡水墙,组成高出海面低微水头的聚水池多功能消浪、护岸、护港、发电为一体的海浪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乃至全球整个海浪发电领城,因其对海浪的间断性、随机性和不稳定性无法克服,作为新能源开发利用也只不过是“鸭舌式”、“海蛇式”、“巨蟒式”等等偿试,而针对海浪的巨大破坏力,很多研究方向“回避”倾向严重,至于兼顾护岸护港、服务人类向海洋进军的生存生活和生产之下的潮汐、海浪能“驯服”性地开发方面的综合研究,在近二十年中除了本人的ZL 94201303.4《偏浮式海浪发电通用护岸组合电站》、CN941183037.9《气水互馈护港护岸简易海浪发电站》、ZL94213154《定调双浮潮汐电站伸缩闸门》、CN95103906《一种微水头高效灌流式水轮机》、ZL92234337《定调双浮两翼横式潮汐发电站》在成果略作探索和推动外,依然还是没有大的进展……人类必须改变传统“被动性”的如“航标灯”式的“顺便”取用海浪能的思维模式,主动地甚至是在没有海岸依托的岛礁之上向滔天巨浪无害化发展、开拓前进而且必须有所作为和大有作为,大胆地迎着滔天巨浪找到人类在海洋中的生存生活和生产的廉价之路,否则——我们无奈放任某几次滔天巨浪过境时每每“归零”的悲剧一次次重演或仅仅满足于海岸带的种植养殖、发电照明还谈什么向海洋进军?! 
2012年6月21日,我国政府宣告设立地级三沙市!三沙市从此屹立在中国 的南海,怀抱着我国260万平方公里的西、中、南三沙群岛的海洋国土。中国的三沙市应该让全世界瞩目,她必定集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前无古人的意志与胆略,为全人类向海洋进军作出开天辟地的贡献……根据本人的研究,让三沙市“牛”起来的砝码,远不只是作为中国南海上一至若干艘“不沉的航空母舰”以宣誓主权和彰显经济强国的军事威慑力,还要在广阔的南海之上建设200座以上现代化城市,以各个岛礁陆基为支撑点,既要完成绝对安全的市政建设科学性的跨越、支撑产业格局和地级市人口数量的跨越、“劣质国土”优质转化率和开发利用率的跨越、解决南海13km2陆基面积上尖锐地“人与鸟争地”“人与林争地”的生态课题的跨越、赶超世界海洋实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化的跨越——即中国第二个群岛地级市必须要承担并完成全球人类向海洋进军的顶有风浪开拓成全国海洋资源优势变为经济建速度优势和富饶优势的总跨越。 
南海每年发生热带气旋,它是一种很强的暖心型气旋,过境时经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滔天巨浪,整个海域除了3~5月份平静一些外,绝大多数月份都在7级风左右的大浪汹涌之下,将严重地影响三沙市的发展定位和生产生活安全。如果无法常年确保全民生命和公私财产的绝对安全,那就不叫三沙市!市,人宜居,客亦宜居,依据我国地级市建设的起步规模,1000户居民可居,20000户居民也应该可居,百万人更应该可居。因此,三沙市急切需要并须首先配套一种空前水平的随时搜集或消除来自任何方向上的海浪动能和破坏力的市政工程,以保证扩建在诸如永兴岛自然防波沙坝以外设施的绝对安全,更要有保证“二百年一遇”海况如海啸、巨浪之下有绝对安全前提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多功能海浪发电系统! 
然而,尤其我国的在向海洋进军的创新载体过小且殊途却无法同归,作为专利的拥有者又多是各自为战,缺乏合作……面对上述需要,不是现行一种水工成果的若干突破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方方面面成果共同聚合而成,特别是统一整合众家之长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更需全民参与……怎么办?中国人“不能再等啦!”,整个地球也是“不能再等啦”。据初步估算,仅从永兴岛等南海的200个岛礁出发,海浪能开发出来的新能源量级,按每个岛屿“城市化”后的初、中期的 可装机规摸和年发电量分别是(1500~5000)MW和(78~260)亿kwh/a,以此推得整个三沙市五至十年内可海浪发电装机与年发电量分别是(3~10)亿KW(相当于我国2011年全国总装机10.5亿KW水平的30~95%)和(1.56~5万)亿kwh/a(相当于我国2011年总发电4.6万亿kwh水平的34~10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本人ZL 94201303.4《偏浮式海浪发电通用护岸组合电站》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在“轻轨公路街区环架多层桥”(拟如,在南海中的永兴岛)桥下的海面消浪、护岸、护港、发电为一体的“岛架·多浮船环系”之上,构成偏浮体与螺旋水轮等双墙挡水的聚水池,一次性完成螺旋水轮取代或部分取代常规水轮机后开发与利用海浪能,实现既绝对保证200年一遇的安全标准之下消除海浪冲击力,又超效“搜集海浪全能+安全泄能”,更要统筹“浪、浮、池、闸、轮总体调配发电”的效益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与现行高架桥海洋工程技术配系成为完整的“防浪防台——通用护岸发电——桥网轻轨——高架城街——内外人工大港——港内房地产开发——混凝浮箱百业(别墅楼宇地产带——“军垦”产业(村、镇、县各级行政区划)带——园林网化带——网箱养殖产业生态间隔带——“交通”网——特色工业区划带——百十倍廉价超大型油气井石化产业航母平台群——混凝浮箱军营、重型机场、井架村、休闲山庄、学校、体育场——混凝浮箱结构民营“航母”制造业)——环市外海域泵水的低温良化渔场——渔场殖种产业”一体化高架桥梁市政多环式百年续建工程系。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绕岛如三沙市永兴岛(或岛礁甚至暗礁浅滩,或凡是仅仅具有放射钢索锚固条件的海洋地址之上)以半径1.5~2km环向设立的高架(轻轨、公路和街区的多层大环路跨海高架桥)桥下的每孔的两个连体桥腿之间和前突平台引腿之间(每桥墩4~6桩,桥墩间隔50m,阻水面积5~7%),每于海平面至海底均是10~20m的中间位置(距海面5~20m升降可调)向海至港水平递进设双“峰”的偏浮体,体于墩架内侧的复合橡胶弹簧预制组件游隙定位卡座上,设定轴,轴上串有一(或若干)只偏浮体的横定轴轴承套;偏浮体为 扇柱空腔体结构(偏浮体“扇柱”横卧式平设于桥下海水里,向海一侧设50×26m2或大的倾斜的斜坡上面,前沿“扇柱”圆心轴线横设通长横轴或端轴为前“刀刃”性钢筒轴缘面,后设半径为26m左右的三维弧曲面板作为“峰”背弧面,左右两箱端设以横轴为半径26m左右的两扇形的内钢筋混凝拉撑的钢板面的两侧扇形端板,下底是除设有出入水调浮口(门)外而全封闭空腔的底封内混凝箱板底面,以此构成扇柱形体;体侧设入出充排气口并与空气压缩机连通),以横定轴外套筒圆柱缘缘面为基准向后水平设于“固定腿式发电台(环)架”的沉浮仓内,仓内偏浮体绕横定轴于左、右、后三面游隙沉浮升降调浮而可突出水面16m以上,上成双“峰”挡水前“墙”,墙与隔连体桥腿及引腿接连相邻单元,而且彼此等型复设接连成“一环”统一环通一周构成挡水的聚水池(在聚水池的底部设泄洪管道,管道或延伸向深处海底,并且挑流向上)向海前部的“双(单、复)峰(环)墙”;池后部每对应环“墙”则是对应于偏浮体和连体桥腿架系,设由橡胶坝和轮架箱挟定的螺旋水轮(或部分地备用贯流式水轮机);螺旋水轮,为四至若干条螺旋叶片,片为低幅正弦曲面或“人字形”、“十字形”、“格、槽形”等凸凹冲压或糙铸的轮叶螺旋成斜流式水轮,水轮轴输出动力并与若干台大小不等功率的发电机多级分、并离合发电的机组挡水的“机坝环墙”,以此对应“双(单、复)峰(环)墙”一周环向递设几十乃至几百只墙系单元,机坝环墙与双峰墙、防漏挡水底面组成聚水池的通用护岸与海浪发电统一聚水发电的巨环腿式发电平台(环)架(岛架系,还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每选一个桥孔下设可以前后移出回入而动的巨型浮式发电船,以备通航在避风船舰进港之用)的“一环”系统。继之向外再扩圈海,本发明在“一环”系统基础上,于环向设立高架桥连体桥腿的桩基作为锚固基础向海水放射牵出钢索,索每每径向向海伸跨1.5~2km左右加设第二环的大环钢带网,网锚定“二环环岛一周”的各“浮船多环系”单元(当然是可以加设“三环环岛一周”设备、“四环环岛一周”设备直到“X环环岛一周”的设备,甚至布遍整个海岛区域或海域,即将其包括“一环”在內圈海半径加大到3~2Xkm);钢索接大环钢带网,网经拉撑杆顺次将环接一周的“二环”各椭条仓船单元逐一 紧固起来,以至于把“三、四、五、六环等等”都统统锚固在海面上)。其椭条仓船单元的结构是:每对应在十二至若干根径向钢索自“一环”连体桥腿架下海底的桩基处固点系定并放射潜牵在10m左右深限,每每水平系过1.5~2km的一个“环”扩展量级外圈水域的海内增设的大环钢带网(网作为岛架外所有若干“环”海域內的“浮船多环系”的凡产生了受浪冲击应力的传递、转换的主体,体一一经拉撑杆每每对应固定一椭条仓船单元,单元与两侧相邻单元之间栓定为一体,构成一个整“环”合体的纲索径向拉紧锚定位系);每单元对应两个椭条仓船,船之间底部连接设有平台浮箱“板”(箱内为发电装机房和工作生活区),板上在向海向港的前后两个方向对称开沉浮仓,两仓内全对称各设高低双峰的两个偏浮体间游隙式顶针接力受浪,形成向海向港两个方向上偏浮受浪彼此劳逸化并为聚水池挡水的双峰墙,箱“板”上中设螺旋水轮(轮下箱内空间设引池水而下的两排排流口,轮向海向港侧对称设控流门唯通下部排流口入海)与橡胶坝和轮架箱组合的轮坝挡水“墙”,箱“板”左接船体与右接船体均侧向相邻单元聚水池设有互通水口,或以巨箱箱里装满石头等选沉底任一址的深海“人工礁箱钢索总锚定位”构成池池彼此环通为统一聚水发电一体化的“浮船多环系”单元;“环系”还要每每对应“一环”布置在东西南北四个或若干方向上整设巨型浮式发电“门船”的桥孔下对应每设“二环”的“U坞”,坞內整设浮式发电“门船”,以备通航在背风侧船舰进港之用;在“X环”上的“岛架·浮船多环系”技术方案里的最外浮式发电船系“环”上,每向海向港所设的椭条仓船可延长以延长各沉浮仓,仓內根据抗灾需要增加所设的偏浮体的数量到仨、驷、伍、陆峰接力消浪,以使对等“无灾化”防御诸如被称为千年一遇1960年5月的“智利大海啸”等成为可能。 
操作与工作原理说明:上述“岛架·浮船多环系”技术方案,按二百年一遇的安全标准,当最大约17级左右台风产生的16m左右浪高的怒涛过境——一般来讲,这种巨浪冲击海岸时能激起60~70m高的水柱,但在浪能作用力没有到达海底或固体障碍物之前是不会产生激浪的,也就是说,这时的海浪仅仅是把惯性动能闭合潜化在浪头内,其巨大的破坏力只能在遇上足够稳定的刚性障碍物时才 能将破坏力被动地释放出来。这也是曾有“1370吨重的混凝土块移动了10m”海浪破坏力记录的原因所在,假若浪头的前方能有“1370吨”量级的浮力弹性势能与这股海浪的动能提前以柔和态相遇,那一定是转换掉海浪“1370吨”重力动能为静压水柱,决不会有惊涛骇浪的那一幕。因此,人们只要在浪能“被动地”释放之前用足够量级的浮力弹性势能去抵消掉它的全部动能后便就自然失去了巨浪破坏力并用去大量地生产电能(不能转化电能的部分,将其能量以静压形式向深海大量泄能,同时还顺便将深海冷水和富营养水翻向上层以使表层水富营养化并形成南海中常年低温到理想值的市政渔场而造福人类……当16m高怒涛袭来之前,前后双峰的两个偏浮体上的空气压缩机向偏浮体里充气使其调定浮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都大于16m+1m,以超大浮力弹性势能常备化随时接受海上而来的浪冲击,待到海浪过境时,由于偏浮体的横定轴轴承滚动受力在大力矩端的残余应力比例值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海浪动能都集中在10m到26m着力对应点上于波浪弯矩端分布施加冲击推力,尤其海浪施向海面以上水平方向的浪速下10000吨海水的单位惯力动能,遇上横定轴所串偏浮体,体共预应有相对速度下15000吨排水量的静态浮力弹性势能时,海浪只能顺着偏浮体斜坡上面攻坡向上,待上万吨重的海水乘惯性都冲上斜面过程中,只是对等削减了偏浮体近万吨的排水浮力而如数抵消了海浪的全部动能,尤其在惯性力余速之下将水柱海水推过偏浮体“峰面”进入聚水池。正是因为即时海浪在将偏浮体“峰面”的高度被压低了大约2/3左右的同时也瞬间冲过“双峰”入池了,随着海水入池之即偏浮体便会在瞬间失去正压力又同时储足全势而升“峰”达到最高值,为第二波浪攻坡复来的海浪动能被偏浮体势能抵消到绝对安全及静态浪水缓速近滞态进入聚水池作好一切准备(如果实际过境的海浪过大,则后偏浮体会自然接受由前位偏浮体浮力势能抵消“残余”下来的海浪能,可随时调正后峰高度以使绝对安全与最高效率聚水发电与泄能工作相统一;如果前峰浮力弹性势能绰而有余的话,则后峰偏浮体可把斜坡上面调近平角,等待风浪过后的聚水池高差明显降低时,逐一调大所有后峰偏浮体峰高以获得大功率出力发电时间的延长,直到所有后峰都调到最高之 后再回调小浪发电出力工况)……其既将海浪无害化又把能量利用成为聚水池水柱发电以至于周而复始。由于上述转换成一定水头的水柱之水聚入系统聚水池,池水水头在与体后正常海面构成1~18m位差推动螺旋水轮发电的同时,又向整个没有接受海浪的聚水池的单元均流而去,水头使得其他没有接受海浪攻坡而未能聚得水柱对应单元的所有螺旋水轮都能正常发电(这也是本发明的一大创新优势之一);因为螺旋水轮是正弦曲面的螺旋叶片,消除了“仿古水轮”因转速提高后的平置叶片的粘滞阻力过大和间断不平稳等以及无法提高转速和大量气泡、噪音、低效等弊端,也同时由于螺旋叶片的低幅正弦曲面等凸凹冲压表面处理以及叶片间流水通道阻力合理加大,也大致等同或保持了平板叶片的水力角使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尤其使本发明完成了低微水头条件下超大流量的海浪发电的低成本、简易化、高效率相统一的创新任务,为海浪发电规模化找到一条便利之路。当系统处在正常海况下,可根据海浪浪高随时调整偏浮体露出0海拔海面的挡水“峰”值略高于浪高,使其冲击攻坡的海浪在冲过双(或单)峰之时没有明显回流为宜;因本发明的整系多单元连体大环形360°构造特征,无论来自任何方向的大小海浪的能量都必然会无害化聚水发电,但只有半数单元以不均等量级接受海浪,其海浪能被充分地利用起来,这大约相当于“巨环腿式发电平台(环)架”系或“巨型浮式发电(环)船”系的按“岛架·浮船多环系”的“直径”跨度的海浪过境面输出总能量给全部搜集起来,除超过装机容量部分被泄能泄洪之外,约可按系统效率发出大量的电能,比如南海永兴岛海区一般中小浪下,4~5km直径的“架”系的海浪发电功率可保证在30MW左右,9~10km“二环”直径的“船”系的海浪发电功率可保证在75MW左右(本发明通过南海海浪能开发利用在三沙市环岛高架轻轨街区桥的通用护岸与生态海洋圈海为港、为地、为城、为业的海洋市政工程大发展的同时,还具有间接开发太阳能的宏伟背景,有理论认为说,一定海域內产生海浪总能的动、势能的数量级大约相当于地球外太阳投射到达对应水面太阳能量的一半,其实,当整个南海海面上的任何一处接受了太阳能量及至大风作用力,本发明模拟海区就都有可能受到离开风吹的区域后形成的涌浪,涌浪或 许是因为还有其它海区推来的涌浪合力而来,尤其是本海区风浪方向合力而来,来浪逐一加大向海底的折射力度形成蓄能密度更高和影响更深的內波,內波与波形在移动中构成闭合动、势能平衡系,除了摩擦损失外只有到达岸基或遇上刚性障碍物才能被释放出来……但內波水子向前运动的速度比波形移动稍慢,波面上部分分子水团在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其水分子会前卷破浪脱落波面也是一种常见的破浪消耗一部分能浪的碎波现象……假如我们把三沙市210万km2视为一个巨大的高效且十分廉价的太阳能搜集器,就不难理解本发明装机设想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如得实例证明,三沙市200多岛礁每每都可以圈海成为上百万人口的城市,都按本发明实施例初估发电的直接经济效益,总投资¥120~150亿元,以保证平均出力80-100万kw并年发电70-120亿kwh能力面世,与我国三峡观音堂水电站总装机一万六千千瓦的单位投资7687元/kw的基本标准比较为提高50%的单位投资成本,若海底电缆输电成本不计算在內约4年正常按大陆生物质能源发电上网价收入可收回包括高架轻轨街区多层桥在內的全部投资……200个城市若按本发明扩大三倍圈海成业和规模化海浪发电,则年海浪总发电量为4.2~7万亿kwh,大约是我国2011年度全国发电量的91~150%)。在南海,除四、五月份有些相对平静之外,常年中浪以上随机不断,本发明的平均按3~4m水头设计装机容量,保证其基本出力率500~1000MW,而装机容量应该在800~1600MW来,初期阶段发出电能会大部分过剩,建议匹配供电在系统外侧一周的辐射二至十公里(或百公里外)的橡胶囊体自控潜浮竖管至水表1~3m海面里的大功率海底潜水泵和海內“太阳”聚光灯等,完成周围海域內的广深开发低温富营养海水到表水层来并“勾兑”表层水温且富补溶氧又在深水层强化光合作用的负荷终端的“人工渔场”规划。因为本发明是在搜集海浪能方面是从接近0值能流密度的10m左右海深处开始,凡是动能之浪水都会转化成聚水池水柱(以此必将把所圈海域內的除“人工港湾”內受风再生浪之外决无残余海浪冲击力的情况下,对其海洋工程产生的波浪诱导弯矩保证在最小到大陆水面上的预期值內,而使浮箱设施的弹性变形、弯曲应力等参数仅选定在內河浮箱标准范围內。理由是:本 发明设有消除16m高怒涛冲击力的双峰偏浮体保障之外又预备有多峰驭海的措施;关于港內再生波,一般而言,状态相同的风作用于海面的时间越长,海域范围越大,风浪就越强,而“人工港湾”內风作用的时间极短,范围又极小,故而不会形成明显深入海水的水内重波,其表面张力波浪是远远不能达到浮箱吃水深度以下海底的,更不会影响本发明圈海内各种标准化混凝浮箱的海浪诱导力矩的设计预期。当聚水池水位明显变化时,则系统可由压力传感自动启闭蓄能排洪控制的门、管、涵水道;在系统发电总功率根据海况指令调整或调整后适应海浪随机性、间断性实现稳定和高效发电相统一的运行过程中,系统可以自动制控匹配水轮发电单元联动数量和稳控螺旋水轮的限流压力与流量统调电动闸门以及內峰偏浮体沉浮数序等。由于“一环”的绝对安全能抗二百年一遇的台风巨浪,圈海范围内较深的一周几千亩空间为良港供舰船避风、军事设施、渔加工业及日用品业或港务物流、商务经营体系等之用;占绝大多数浅水区的万亩海面除四至八条高架桥的“辐辏”引桥占地外全部开发为“楼与楼分层联迳,且顶层连连臂成区”的商品搂房地产,可满足50~100万人在诸如“远大集团‘一夜成搂’”等特色房地产或各个性化楼宇单元内居住和社会化生活;海桥墩之上架设的一周轻轨,成为了城市交通和旅游观光景物的基础设施,顶层街区高架桥环面上的内、外桥边缘的两侧建轻质材料的矮楼,供餐饮、旅宿、商铺、观光综合功用,正中承装大块移土的内陆景观林木,成为招引海鸟驻足的绿化带,带的两侧为晨练、健身、步行公益街;尤其独具全球特色的是:中心岛礁陆基上“人渐退、林增葳、万雏飞;缆车架、‘禽轴’归、粪花肥”……好一派生态人居的南海陆基“360°纯洁环保”的景象。设有巨型浮式发电(环)船的“二环”结构首先迎浪而更有效地保证了“一环”及所圈海域内生产生活设施的绝对安全,其相当于使“一环”向海侧仅承担“二环”所圈海域受风吹起再生波浪的灾害性压力而将安全度进一步提高;“二环”与“一环”的海浪发电主要特征的不同之处是:两两对称于螺旋水轮前后设向海向港的双峰偏浮体和唯一向轮下排水口排水发电和前海后港任意方向上都能消浪与发电同时进行,使所圈海域内的再生浪一并消除而更加安全;由 于圈海域内的大环钢带网“环锚”体性以钢索系定拉紧在桥墩底基处,又以拉撑杆对应系定各发电单元形成该环各发电单元的内外方向上消浪、聚水、发电的锚固效果;由于钢索系都是在10m以下水底连接,所有在圈海域内各种吃水不超10m的钢结构浮箱、混凝浮箱等都可以安全布局或停泊海面;由于防范了二百年一遇风浪海况的安全保障绝对化,本发明及将来的“二、三、四、五、六……X环”后续工程,会为中国人口大批地向海洋转移进军打开了大门,诸如“二环”环设的混凝浮箱别墅地产带、“三环”混凝浮箱楼宇地产带、“四环”以外若干环海面上种植农业区或间作浮箱或海面无土蔬菜园等“军垦”产业(村、镇、县各级行政区划)带、混凝浮箱园林网与公园游览景(点、区、带)规划网、国营渔政交通等行业的网箱养殖产业格化带和生态间隔“交通”网化下的各个混凝浮箱特色工业区划、特色农场区划、特色旅游区划与各业套划……或培植出简易巨型化平台系列的比照现行海洋工程超低廉十倍又超效十倍的混凝浮箱方、圆、环、椭、星等结构技术和产业来:诸如打造“百千只混凝浮箱钻井超级‘航母’”和兴起“油气井经营石化产业”地产、油轮物流港务、输油管迳业、油气采炼石化工业城以及移动性(移动出海又可回港避风)的混凝浮箱军营、导弹发射场、重(轻)型机场、休闲山庄、学校、体育场、渔政加工等各类足够数量的“航母”平台……等等一切相关的研究开发才能开始!根据初步分析,混凝浮箱制造无论大如投资$62亿元的10.6万吨最大排水量的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投资¥60亿元的“石油航母981”、投资¥15亿元的3.2万吨级“海南宝沙001号”渔业航母,还是比照我国南海油气钻井预算$1.2亿元/井的成本先例,哪怕是再要求高过十倍百倍的排水量标准,她却用不到高端装备制造业,用不上动力定位、动力系统、高端材料、信息技术等,等等无须超高强度锚链技术,甚至连一般内河船舶制造技术都可派得上大用场,可以全民动手高速建三沙……。由于偏浮体的轴缘上所受的冲击力可以忽略,就说明了无论浪级,其冲击都将被偏浮体箱浮力弹性势能所抵消,残余的冲击移位的推力又经拉撑杆的刚性推拉完全传递给大环带钢对应在设计分段上的“弓背”,经弓背弦索闭合结构系内的弹性应力和轴向应力再度抵消(尤 其是它把正面浪速方向上的受力传递转换为与钢带环向“给定”的撑应合力为零的力),余之微乎其微的冲击力才被钢索传递到“一环”连体桥脚桩基重压锚定处;关于泄洪与排水,因其系统的偏浮体的轴缘咀面是选在二百年一遇的海浪內波不能影响到的水中,任何左右侧的压差都会改变轴缘位的下部有10m以上深度的海水静止状态而无穷大地通流条件,恰恰本发明有其常态化富有此等功用,稍微有浪能动量冲击攻坡推过双峰转换为高压势能水柱的发电行为必会在设计残余动能排水的水头高过轴缘向海侧的全球海面平均海平面,必使偏浮体下面的海水形成压差而回海通流而动。与此同理,当最大的风浪来临,海浪冲击攻坡必然使绝大部分水体动能转换成静压势能的水柱,水柱定以超高于全球海面平均高度而使轴缘下面海水无阻碍无明显保留地回海通流实现完全地排水或泄洪;至于面向风暴潮(包括大海啸在內),引其攻坡经双峰以至仨、驷、伍、陆峰偏浮体的多道斜坡上面,由整个外“环”的偏浮体受潮压平衡成浮在距水面以下10m左右同时又距海底10m左右的水中浮式发电船系的“空心环”,潮涌绕空心环经整上部聚成高过周围海城平均海表面水压的静压水柱为港“库”水位,“库”效应必开足伸缩闸门系经偏浮体下“通道”向低压海面泄洪,即使是36m高的海啸潮过来,只要港內水位高过周围平均海面水压值哪怕只有(36+0.5)m,必可从偏浮体下方安全泄洪经“续来骇浪惊涛”下的深海“回潮”而确保安全的安全消除海啸灾难的结构和动力学特征;具体海啸无害化防灾的工作原理是,由于环状排列的偏浮体整环受潮涌水头环绕周压冲击攻坡后,被稳成浮在水中的“空心环”体,体供潮涌之水垂向接力绕其体,即凡来攻之水头亦遵循动能对各结合成刚性整体在“环”上的偏浮体,体的巨大浮力弹性势能将其转换为更高如(36+1~36+6)m高的水头而大大减速并失去基本动能,以此同步加大水柱直到重量过大于体排水浮力方入港,即港“水库效应”水必平槽,“库”平槽适度后伸缩闸门系全部或提前打开,当下迫使潮涌绕其体随港库泄洪经其下方的深水区回归外侧海区,却不会携走港内任何漂浮物,或者说任何外来漂浮物都会拦阻在“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整环外向刚性应力的护栏之外……只要有条件能让暴虐的风暴潮失去动能并残留 其不对工程安全性产生影响的乖顺归海的力,纵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潮位来此光顾,也不会过掠秋毫)……南海只须有无坚不摧的武器系统和坚不可摧的国防力量,那三沙市的每个岛屿周围都将有百千艘名副其实的廉价十倍百倍的各业各类浮箱式平台的巨型“航母”……比如浮箱平台式钻井航母她在所圈海域內再不要考虑“二百年一遇的抗风浪设计标准”了,只需要考虑“陆地內河航运的浮箱平台标准”和“多少万吨级变动荷载”、不考虑波浪诱导弯曲大小力矩下“基本的设计弯曲刚度和均匀结构应力”、“防腐与保养”的一般制造问题就可以了……一个“造陆面积”1000×1000m2、180万吨级变化荷载、吃水深度10m,最大排水量960万吨的混凝浮箱,可用作在周原象陆地一样钻得“二十点矩阵”的20口海上油气井和炼油石化工业“陆基石油航母”——每口油气井的投资成本约$600~1000万元,而整个航母平台和12口油气井的造价总成本大约为$6.8亿元左右,然而,却有很多包括在这个成本內的可以另外计价进入利润总额内的附带物权:1、“‘置土200mm,土下格槽固装珍珠粉格固含水底层200mm’厚土蔬菜高产田的陆地面积”的高产菜蔬园田1000亩;2、浮箱内设计了标准化“10m以上结顶的箱仓厂房30万m2;3、6m左右结顶的仓储库房60万m2;4、金属结构的商品搂房’100万m2;5、公共健身娱乐建筑面积1万m2”;6、两条1000m(或局部为之延长浮箱体200~3500m)长的飞机跑道……仅仅与目前油气钻井“浅海油气钻井成本是陆地钻井成本的五倍,而深海钻井又是浅海钻井成本的五倍”的现行深海油气井$1.2亿元/井的造价成本比照其20口油井的成本等比总量就节约了$16.2亿元,加上出售“厂房$700元/m221亿元”“售商品房按$1000元/m2计为$10亿元/”“仓储出租$600元/m2为$36亿元”等,结果是等比净增利润为“$83.2~?亿元”,其价值的最根本的不是实物比陆地同类更具诱惑力本身,而是南海有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上亿人定居和创业,使这些实物在6.8亿投资而成,却形成了附带物类如沿海城市的市场调节下更具发展空间的大市场,才有当下翻本十几倍“变现”的机会(这个最大排水量达1000万吨的混凝浮箱的特级航母组体平台,其成本造价仅相当于美国10.6万吨排水量的尼米兹级航母造价的十分之 一)——凡是岛礁甚至暗礁浅滩或仅仅具有钢索定位条件的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圈海区的人们都可以大致象陆地上一样安心地从事养殖种植和开采石油或开设工厂等生产生活……直到所有的岛礁都发展成大城市和大城市周围无需再扩大“耕地”和达到生态“空间”合理化配置标准为止! 
假如需要,本发明可以在所圈海各“环”港区内,整个水域内拼接成混凝浮箱“造陆”平台(平台体匀布竖向通海的上聚阳光下部散射光照透射孔入水且充气溶氧设备,或利用电能补充平台阴影下面的水中光照等),理论上讲:如果可有附加大海啸预警前提下随时对漂浮物“松出足够随缓锚升泊”和留出岛陆上的不动产人财物移向高层的安全撤离时间的两个基本条件的话,90%的圈海域都可以拼接各种类的混凝浮箱进行海上生态造地。仅仅考虑油气井钻、产、管、输的“环陆油气——中网鱼植”建设是非常经济的:一个内环半径10km和外环半径12km360°的“大环浮箱组合造陆平台”,约可供居住人口50万人、840口油气井(每钻一口井与陆地钻井成本相比还要略低一点)、“造陆面积”{平台外框造陆面积(Φ23.9km)-(Φ20.2km)内空网与箱带兼殖兼种园面积}m2/2万亩陆基开发平台/7万亩栽培田/10万亩网箱海水田、2000万吨级的变化总荷载、吃水深度9m,最大排水量12亿吨的混凝浮箱“环坞”台式组体油气832口井综合农渔业镇行政级平台,可用作在周向象陆地一样钻得“12个70点环阵”的840口海上油气井产输油的“陆基带村落航母”。其每口油气井的投资成本约$600~1000万元,而整个航母平台和840口油气井的造价总成本大约为$50~84亿元(外加$20~26亿元的平台主体造价——工期1年)左右。仅仅与现行深海油气钻井$1.2亿元/井的造价成本比照840口油气井的成本就总计节约了$898~938亿元,陆基等分十二个扇框形,每四角为“200×200m2”的居民搂生活区,四边每隔180ヘ200m设十个Φ100m的油气井平台,平台之间是50m宽的“环海公路和林木景观带”平台连体为大方框平台。平台内的水面上隔3m海水生态养鱼网箱带每设一条2m宽的小拼箱田带(“‘200mm置土,土下格固珍珠粉含水层200mm’厚土蔬菜高产田的陆地面积”的高产菜蔬园田);箱带以田带浮体挂养殖网箱于水下,箱带顶上设有 机玻璃或透明积雨弧蓬,蓬滚雨水到田带上的淡水边槽内,槽内积水由水泵积向平台上对应的各个“小水库”内……形成大约7万亩栽培田/10万亩网箱海水田的种养殖基地等等。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实现了既绝对保证(200年一遇的安全标准)消除海浪冲击力,又超效“搜集海浪全能+安全泄能”,更要统筹“浪、浮、池、闸、轮总体调配发电”的效益最大化:所有以岛礁为依托,按照向海洋进军的城市化建设需要,既将军力投射、“劣质国土”优质化开发、海底油气资源开发、生态工程建设相统一,又有了首先完成“轻轨公路街区环架多层桥”市政建设必要性前提等等。以此为前提,本发明只是设于桥下,全天候消浪、护岸、护港、护桥、发电兼顾有余,既打破传统海浪发电领域的陈规观念而首先保证了“市政”的绝对安全(实现了二百年一遇的安全标准)的基本前提,又在若干环向并联设定的偏浮体浮体挡水,与各水轮定架连接的各螺旋水轮(水轮缺陷少、效率高、寿命长且造价极低)构成两“墙”挡水环通的聚水池,一次性完成了“防浪防台——通用护岸发电——桥网轻轨——高架城街——内外人工大港——港内房地产开发——混凝浮箱百业(别墅楼宇地产带——“军垦”产业(村、镇、县各级行政区划)带——园林网化带——网箱养殖产业生态间隔带——“交通”网——特色工业区划带——百十倍廉价超大型油气井石化产业航母平台群——混凝浮箱军营、重(轻)型机场、井架村、休闲山庄、学校、体育场——混凝浮箱结构民营“航母”制造业)——环市外海域泵水的低温良化渔场——渔场殖种产业”一体化高架桥梁市政多环“岛架·浮船多环系”工程建设。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连体桥腿——双峰偏浮体——聚水池——螺旋水轮”的消浪、聚水、通用护岸、海浪发电的“岛架一环系”(简称“一环”)的基本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螺旋水轮轮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螺旋水轮的螺旋叶片正弦曲面点正投影连接段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椭条仓船——双峰偏浮体——螺旋水轮——双峰偏浮体”的消浪、聚水、通用护岸、海浪发电的“‘浮船多环系’二(三、四、五、六……X)环”(简称二环)的基本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B-B剖面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偏浮体侧剖四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岛架·浮船多环系”逐环递设的消浪、聚水、通用护岸、海浪发电圈海工程总系俯瞰示意图。 
图中1、设有螺旋叶片,片呈曲面正弦冲压成型或“人字形”、“十字形”、“格、槽形”等凸凹冲压表面处理成型焊连接在轮筒上,筒轴心穿转轴的“岛架·浮船多环系”墙池发电的水轮组件(简称螺旋水轮);2、水轮单(双)侧的渔滗外弧形门电控动力系(简称电控系);3、弧体渔滗瓦的墙池发电系水轮组件(简称渔滗);4、自动控流外弧形瓦电动闸门的墙池发电系水轮组件(简称控流门);5、螺旋(正弦曲面)叶片(简称叶片);6、横转动力输出(定)轴(简称转轴);7、定型或递减超大流量造型的水轮轮筒浮基造型示意线(简称浮基轮筒);8、发电机房下接轮架梁瓦挡水墙系的水轮组件(简称轮坝挡水墙);9、聚水池;10、控渗制隙瓦板;11、或浮箱式无漏池底板(简称池底板);12、设计承受水柱压强标准为0.2Mpa/cm2的池下承重架(简称池下承重架);13、承重支撑柱架与控制海与港水下挡水利用潮汐能发电(南海潮差两米,在来潮时浪能过小时,可关闭)的本人“ZL94213154《定调双浮潮汐电站伸缩闸门》”的伸缩闸门系(简称伸缩闸门);14、海底缓坡基面(简称海底);15、水轮发电尾排水口(简称尾水口);16、零海拔水面(简称海面);17、或设市政高架桥的內(外)侧承重腿(简內外腿);18、金属外壁的钢筋混凝刚体箱板底面(简称箱板底面);19、通池向下泄洪管或涵洞(简涵洞);20、调浮空压机充进排出气口(简充排气口);21、金属外壁的钢筋混凝刚体斜坡上面(简斜坡上面);22、横定(转)轴;23、墙池发电 系的沉浮仓高性能钢筋混凝的主体,四至六底桩,两腿连体预制的特别加强桥腿“岛架”(简连体桥腿或称岛架);24、金属外壁的钢筋混凝刚体三维弧箱曲面(简弧面);25、偏浮体势能尖体“峰”面(简称峰或称峰面);26、“百年一遇安全标准”的巨浪正弦波线(简波线);27、连体桥腿向海引架一体设支撑架沉浮仓腿(简引腿);28、涵洞电动闸门;29、轻轨公路和街区顶面的多层大环路循海高架桥连体墩上承重双腿(简墩架腿);30、涵洞延伸海底远去挑流上翻海水的管道(简延底管);31、系统外侧一周辐射一至十公里(或百公里外)的过剩电力负载(潜浮橡胶囊体而自控沉浮竖管至水表0.5~3m海腹里的),完成周围外海域內的广设低温富营养海水到表水层的“勾兑”海表水温、富补深水营养源、翻滚溶氧、次深水层光照用于人工高产渔场的大功率海底潜水泵和次深海水日光灯系统的负荷终端(简海底泵系);32、或设轻轨桥面层(简轻轨层);33、轨道;34、內外环列车;35、“缙云琼阁”矮楼(简称矮楼);36、步行街;37、“岛架·浮船多环系”固定桥腿式发电台架和浮船多环系的“防浪防台——通用护岸发电——桥网轻轨——高架城街——内外人工大港——港内房地产开发——混凝浮箱百业(别墅楼宇地产带——“军垦”产业(村、镇、县各级行政区划)带——园林网化带——网箱养殖产业生态间隔带——“交通”网——特色工业区划带——百十倍廉价超大型油气井石化产业航母平台群——混凝浮箱军营、重型机场、井架村、休闲山庄、学校、体育场——混凝浮箱结构民营“航母”制造业)——环市外海域泵水的低温良化渔场——渔场殖种产业”一体化高架桥梁市政百年续建的“岛架一环”的环岛作为多环锚索基础工程的墙池发电单元(简称固定腿式发电平台架);38、“內陆园林”移植带;39、沃土台;40、加强托桥面;41、街区公路桥层面(简街区);42、端板;43、互通水口;44、极高弯曲刚度而均匀结构应力龙骨架网的混凝浮箱式平台发电机机房、与电力变送、负载生产车间、职工生活区、稳定排水的排水势能箱箱板的墙池发电系组件(简平台浮箱板);45、工作生活区;46、偏浮体沉浮仓椭条船的墙池发电系组件(简称椭条仓船);47、轮间橡胶坝;48、轮架箱联轮架梁瓦挡水墙系的墙池发电系的水轮组件(简称轮架箱墙);49、被串 横轴攻水起缘的定轴串筒或轴承套倾角转动咀面(简称轴缘或称咀面);50、前后以坝机墙为对称中心的两双峰偏浮体的挡水在平台浮箱板与左右椭条仓船上的一体化高架桥梁市政环浮式“浮船多环系”百年续建工程的墙池发电系船系单元(简称浮式发电船系);51、模拟“永兴岛”(礁)地形陆基的中心区(简称中心岛礁区);52、“一环”圈海面;53、“二环”圈海面;54、伸向“三、四、五、六……X环”外延海面共一环锚固的钢索(简称外环索);55、假想浮筒性的螺旋叶片正弦曲面焊接点在轮筒段上的点投影点连线(简称假想点连线);56、螺旋叶片正弦曲面焊接点在轮筒段上的点投影点连线(简称点连线);57、轮筒;58、调浮出入水口、门(简称出入水口);59、假想设有浮力和大流减量兼提高效率的扩径轮筒(简称假想浮筒);60、单、双、仨、驷、伍、陆峰接力的偏浮体与机坝合聚水双墙或对称两设的双峰墙,结合底部防漏挡水板箱板的通用护岸与海浪发电系(简称双墙或称双峰墙);61、钢结构预制钢筋混凝(高性能混凝土)成极高弯曲刚度而均匀结构应力龙骨架网偏浮箱墙池结构有斜坡上面、“峰”背弧面、横定轴缘面、两侧面扇形端板、箱板底面的六面并开设入出充排气口、出入水调浮口的扇柱体发电系组件(简称偏浮体);62、与连体桥腿一体前伸引腿(或是两侧经平台浮箱板连接椭条仓船为一体)的双峰偏浮体沉浮仓架(简称沉浮仓);63、环岛径向拉应力的主钢索(简称钢索);64、船与大环带钢环浮球串制臂的拉撑刚性应力的锚杆(简称拉撑杆);65、间网于大环带钢环向等分,每分段邻点拉结成分弓段,弓顶接拉撑杆,弓背段闭合应力或三角弦结闭合应力的局域弹性(预留最小弓背段上的弹性裕量值)的钢带段,钢带抗大环结网变形为钢带整体的撑拉刚性应力(即将域域合网集中弓背上的轴向传递拉应力在大环带钢內轴向应力彼此弓间相抵消,最终把域域合网剩余应力传至岛心)的弦索或弦板弦筋(简称弦索);66、弦索网结点;67、根据百年一遇的怒浪压强标准计算出分段弓背顶部应力弹性裕量,最终确定分段铆结尺寸的大环带钢(简称大环带钢);68、几百上千只由弦索结网预设了弹性裕量的弓背,弓背环向拼接360°(弓背之间亦弦索结网)的向心应分力转换为索拉应力由大环带钢內轴向应力彼此弓背间相抵消,最终传递为微弱 的整环锚位的对应为180°彼此对称设径向钢索的复合撑拉应力的锚固浮船可承受极端海况下拉撑定位应力的转换其冲击应力为各弓背段弓顶部着力处设有安全弹性裕量下的各弓背段的轴向撑拉应力与闭合弓弦结构的弹性缓冲力相结合的锚系结构和工作原理锚系结构的大环钢带网(简称大环钢带网);69、以两双峰墙(或双墙)挡水在平台浮箱板连接椭条仓船上海浪发电船系单元的若干环置连接并由径向钢、索弦索网结的大环钢带锚固的巨型浮式发电(环)船系单元(简称浮式发电船或称巨型浮式发电船系);70、延至若干再续“环”工程的主钢索(简称延索);71、备用负荷浮限档板(简档板);72、扇形端板;73、弓背段。 
具体实施方案
在图1中,两连体桥腿23、引腿27间置了前后水平平行由两横定轴22定位于轴承定位于距海面与距海底都有10m左右的海水中,构成前后体顶针式递设的两个等形双峰25的偏浮体61(半径为二十六米绕轴22作圆周运动以沉浮升降的体61,其上部为斜坡上面21与下部为箱板底面18呈夹角为36°~45°,后部为弧面24与前部轴缘49构成內空排水的水平纵向的以横定轴22为轴心巨型扇柱形结构的浮箱体)于沉浮仓62內,沉浮仓62向后(等高于轴6)与体61留隙设控渗制隙瓦板10,板10续接池底板11;板11下有纵横梁并延后平行置有浮基轮筒7內轴心固定有横转轴6、筒7外设四条螺旋且作正弦曲面处理的叶片5的螺旋水轮1;轮1于右侧设渔滗3和水门4,并在与其池底板11游隙构成水轮尾水口15正下方设闭港门系13、池下承重架12构成双峰25、轮坝挡水墙8、螺旋水轮1的两“墙”聚水池9,池9下通设有涵洞电动闸门28的弯向深海的涵洞19。 
在图2中,横定轴6穿过轮筒57及两端端板42的中心为轴心,而其叶片5斜旋45°每垂足焊接于轮筒57或假想浮基轮筒7上以叶片5旋转外缘轮廓为圆柱形的螺旋水轮1结构。 
在图3中,以横定轴6为圆柱形旋转轮廓的螺旋水轮1体的对称轴心,以此顺次向外是轮筒57、或设浮基轮筒7假设圆周线和轮1的叶片5旋转外轮廓和端板42重叠圆周线,周线上等四平分点每过径线的四叶片5垂足焊接在轮筒57上。 
在图4中,叶片5每垂足点焊接在轮筒57和假设浮基轮筒7上的各邻近旋接正投影点连连线分别为正弦点连线56和假想点连线55。 
在图5中,以设有两排涵洞19而內腔用作工作生活区45的平台浮箱板44作为池底板11,板11正中纵设轮架箱48的螺旋水轮1接及轮间橡胶坝47构成的机坝挡水墙为对称中心,向海向港对称局设两个沉浮仓62,每仓62均由椭条仓船46上向海向港的延伸体定位两个横定轴22,两仓62內分别向海向港的迎浪侧全对称各设两只顺序高、低峰25的偏浮体61为双峰;每侧前高峰25偏浮体61向海或向港的轴缘49于船46首位置横定轴22,前体61的弧面24与后体61的轴缘49顶针接踪式三面浮隙共置于沉浮仓62內,而沉浮仓62内口缘设与后峰25的偏浮体61游隙结合的控渗制隙瓦板10,形成双峰25墙与轮架箱墙48系构成聚水池9,池9由两个彼此通过椭条浮船46中部的互通水口43与相邻单元互通整“环”聚水池9的浮式发电船系50。 
在图6中,向海一侧的高、低双峰偏浮体61置于狭矩形的由左椭条浮船46与右椭条浮船46及轮架箱48、平台浮箱板44局成的三面沉浮仓62内游隙而动,共同构成前高峰25偏浮体61在前,后低峰25偏浮体61在后的由互通水口43互通隔船46聚水池9的浮式发电船系50系的池9挡水双峰墙。 
在图7中,绕轴缘49游隙套定的横定轴22为圆心,以斜坡上面21和箱板底面18为半径,构成40°的弧箱面24的內空巨腔由充排气口20与箱板底面18向下出入水调浮口58的巨型扇柱形结构的偏浮体61。 
在图8中,以中心岛礁区51为中心,假想设立了环置海上的高架桥,桥下设固定腿式发电平台架37的“一环”系统,系统环锚系向海径向设十二根钢索64,钢索64拉定大环钢带67,带67分七十二段弓背段73,各段73两节点每拉弦索65,弦索65的每中位结出一条支弦索,六条支弦索合一结弦索网结点66而紧拉各弦索65构成大环钢带网68;每弓背段73顶位接拉撑杆64与对应“二环”锚浮船发电系69上的七十二个浮式发电船系50单元一一连接。 

Claims (8)

1.一种双峰体与螺旋水轮消浪护岸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以中心岛礁区(51)为中心,环置海上的高架桥下,环向设有偏浮体(61),其特征是:设固定腿式发电平台架(37)的“一环”系统,向海径向设十二至若干根钢索(64),钢索(64)拉定大环钢带(67),带(67)分七十二至若干段弓背段(73),各段(73)两节点每拉弦索(65),弦索(65)的每中位结一条,六条合一结弦索网结点(66)而紧拉各弦索(65)构成大环钢带网(68);每弓背段(73)顶位接拉撑杆(64)与对应“二环”锚浮船发电系(69)上的七十二至若干个浮式发电船系(50)单元一一连接;各环单元向海一侧或向海向港对称侧均设连体桥腿(23)或椭条仓船(46)局合迎浪的沉浮仓(62),仓(62)内均设由两横定轴(22)定位在距海面与距海底都有10m左右的海水水平位置中的两个等形或不等形的双峰(25)或多峰(25)的偏浮体(61),沉浮仓(62)向后等高于轴(6)与体(61)留隙设控渗制隙瓦板(10),板(10)续接池底板(11)或平台浮箱板(44);板(11、44)下设有涵洞(19)延后平行置有轮筒(57)或浮基轮筒(7)轴心固定穿有横转轴(6)和筒(57、7)上设四至若干条螺旋且作正弦曲面处理的叶片(5)的螺旋水轮(1);轮(1)于右侧设渔滗(3)和水门(4),并在与其池底板(11)游隙构成水轮尾水口(15)正下方设闭港门系(13)、池下承重架(12)构成双峰(25)、发电机房(8)、螺旋水轮(1)的两“墙”聚水池(9),池(9)下通设有涵洞电动闸门(28)的弯向深海的涵洞(19)的“岛架·浮船多环系”偏浮体螺旋水轮消浪护岸发电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其具体特征是:市政环海高架桥下对应每两座连体桥腿(23)引腿(27)间置两横定10002 2002.4轴(22)定位于距海面与距海底都有10m左右的海水水平位置中,构成前后体顶 针式递设的两个等形或不等形的双峰(25)的偏浮体(61);体(61)半径为二十六米左右绕轴(22)作圆周运动以沉浮升降的体(61),其上部为斜坡上面(21)与下部为箱板底面(18)呈夹角为36°~45°,后部为弧面(24)与前部轴缘(49)构成內空排水的水平纵向的以横定轴(22)为轴心巨型横扇柱形结构的浮箱体;沉浮仓(62)向后等高于轴(6)与体(61)留隙设有控渗制隙瓦板(10),板(10)续接池底板(11);板(11)下有纵横梁并延后平行置有浮基轮筒(7)內轴心固定有横转轴6、筒(7)外设四条螺旋且作正弦曲面处理的叶片(5)的螺旋水轮(1);轮(1)于右侧设渔滗(3)和水门(4),并在与其池底板(11)游隙构成水轮尾水口(15)正下方设闭港门系(13)、池下承重架(12)构成双峰(25)、轮坝挡水墙(8)、螺旋水轮(1)双墙(60)的聚水池(9),池(9)下通设有涵洞电动闸门(28)的弯向深海的涵洞(19)的“岛架一环”上的墙池发电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其具体特征是:浮式发电船系(50),以设有两排涵洞(19)而內腔用作工作生活区(45)的平台浮箱板(44)作为池底板(11),板(11)正中纵设轮架箱(48)的螺旋水轮(1)接及轮间橡胶坝(47)构成轮坝挡水墙(8)为对称中心,向海向港对称局设两个沉浮仓(62),每仓(62)均由椭条仓船(46)上向海向港的延伸体定位两个横定轴(22),两仓(62)內分别向海向港的迎浪侧全对称各设两只顺序高、低峰(25)的偏浮体(61)为双峰;每侧前高峰(25)偏浮体(61)向海或向港的轴缘(49)于船(46)首位置横定轴(22),前体(61)的弧面(24)与后体(61)的轴缘(49)顶针接踪式三面浮隙共置于沉浮仓(62)內,而沉浮仓(62)内口缘设与后峰(25)的偏浮体(61)游隙结合的控渗制隙瓦板(10),形成双峰(25)墙与轮架箱墙(48)系构成聚水池(9),池(9)由两个彼此通过椭条浮船(46)中部的互通水口(43)与相邻单元互通整“环”聚水池(9)的“‘浮船多环系’二(三、四、五、六……X)环”的浮式发电船系(50)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其具体特征是:以横定轴(6)为圆柱形旋转轮廓的螺旋水轮(1)体的对称轴心,以此顺次向外是轮筒(57)、浮基轮筒(7)、旋转叶片(5),叶片(5)每垂足点焊接在轮筒(57)或浮基轮筒(7)上各邻点旋接的正投影点,点连线分别为正弦点连线(56)和假想点连线(55),旋转外轮廓和端板(42)重叠圆周线,周线上等四平分点每过径线的四至若干叶片(5)垂足焊接在轮筒(57)上的螺旋水轮(1)的墙池发电系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绕轴缘(49)游隙套定的横定轴(22)为圆心,以斜坡上面(21)和箱板底面(18)为半径,构成40°的弧箱面(24)的內空巨腔由充排气口(20)与箱板底面(18)向下出入水调浮口(58)的巨型扇柱形结构的偏浮体(61),其具体特征是:置于沉浮仓(62)內游隙配接力设双、仨、驷、伍、陆峰(25)偏浮体(61),体(61)箱板底面(18)向下出入水调浮口(58)设有统调自动关开闭门于口(58)內的系列组合造型的双墙(60)发电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其具体特征是:向海径向设钢索(64),钢索(64)拉定大环钢带(67),带(67)分七十二或若干段弓背段(73),各段(73)两节点每拉弦索(65),弦索(65)于中间每结出一条支弦索,六条支弦索合一结弦索网结点(66)而紧拉各弦索(65)构成接大环钢带网(68)过拉撑杆(64)和外环索(54)锚定各“环”浮式发电船系(50)转换其冲击应力为各弓背段(73)弓顶部着力结点上设有安全弹性裕量下的大环钢带(67)各弓背段(73)的轴向撑拉应力与闭合弓弦结构的弹性缓冲力相结合的或以“人工礁箱钢索总锚定位”选定深海任一址的锚系结构和工作原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其具体特征是:偏浮体(61)的双、仨、驷、伍、陆峰(25)多块浮力势能体接力转换海浪与海 啸潮动能为水柱势能的防台及通用护岸海浪发电的工作原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其具体特征是:面向风暴潮,引其攻坡经双峰以至仨、驷、伍、陆峰偏浮体(61)的多道斜坡上面(21),由整个外“环”的偏浮体(61)受潮压平衡成浮在距水面以下10m左右同时又距海底10m左右的水中浮式发电船系(50)的“空心环”体,潮涌绕空心环体经整上部聚成高过周围海城平均海表面水压的静压水柱为港“库”水位,“库”效应必开足伸缩闸门系(13)经偏浮体(61)下“通道”向低压海面泄洪,即使是36m高的海啸潮过来,只要港內水位高过周围平均海面水压值,哪怕只有(36+0.5)m,也可以从偏浮体(61)下方安全泄洪经“续来骇浪惊涛”下的深海“回潮”而确保安全的消除海啸灾难的结构和动力学特征以及由于环状排列的偏浮体(61)整环受潮涌水头环绕周压冲击攻坡后,被稳成浮在水中的“空心环”体,体供潮涌之水垂向接力绕其体,即凡来攻之水头亦遵循动能对各结合成刚性整体在“环”上的偏浮体(61),体(61)的巨大浮力弹性势能将其转换为更高如(36+1~36+6)m高的水头而大大减速并失去基本动能,以此同步加大水柱直到重量过大于体(61)排水浮力方入港,即港“水库效应”水必平槽,“库”平槽适度后伸缩闸门系(13)全部或提前打开,当下迫使潮涌绕其体(61)随港库泄洪经其下方的深水区回归外侧海区,却不会携走港内任何漂浮物,或者说任何外来漂浮物都会拦阻在“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整环外向刚性应力护栏之外的海啸无害化防灾工作原理。 
CN2012102757445A 2012-08-06 2012-08-06 双峰体与螺旋水轮消浪护岸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 Pending CN102913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57445A CN102913371A (zh) 2012-08-06 2012-08-06 双峰体与螺旋水轮消浪护岸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57445A CN102913371A (zh) 2012-08-06 2012-08-06 双峰体与螺旋水轮消浪护岸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3371A true CN102913371A (zh) 2013-02-06

Family

ID=47611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57445A Pending CN102913371A (zh) 2012-08-06 2012-08-06 双峰体与螺旋水轮消浪护岸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337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4920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张玉宝 海力发电装置
CN106567359A (zh) * 2016-09-19 2017-04-19 管理 “岛架轻轨·浮船层环”双峰体海浪发电的岛屿开发技术
CN110748490A (zh) * 2019-11-06 2020-02-04 东阳面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河流便于排洪泄水的钢架桥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4920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张玉宝 海力发电装置
CN104234920B (zh) * 2013-06-20 2018-12-21 张玉宝 海力发电装置
CN106567359A (zh) * 2016-09-19 2017-04-19 管理 “岛架轻轨·浮船层环”双峰体海浪发电的岛屿开发技术
CN110748490A (zh) * 2019-11-06 2020-02-04 东阳面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河流便于排洪泄水的钢架桥
CN110748490B (zh) * 2019-11-06 2020-07-14 惠安县科曼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河流便于排洪泄水的钢架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9716B2 (en) Offshore wind-solar-aquaculture integrated floater
US8102071B2 (en) River and tidal power harvester
Charlier et al. Ocean energy: tide and tidal power
CN101568719B (zh) 河流和潮汐能量收集器
ES2772950A2 (es) Plataforma flotante autoalineable al viento que soporta multiples turbinas eolicas y solares para la generacion de energia eolica y solar y metodo de construccion del mismo
CN106089543A (zh) 超大型水力发电站
CN106567359A (zh) “岛架轻轨·浮船层环”双峰体海浪发电的岛屿开发技术
CN105766749B (zh) 一种外海养殖抗风浪型铰接式网箱
US8558403B2 (en) Single moored offshore horizontal turbine train
CN106103985A (zh) 安装于船舶的海洋热能转换系统
CN102602751A (zh) 控缆机、筝、筝驱工作机构、筝发电机、风驱车船暨方法
CN107620298A (zh) 超大型水力发电站
Lister et al. Sustainable artificial island concept for the Republic of Kiribati
CN102700689A (zh) 多用途水上平台
CN102913371A (zh) 双峰体与螺旋水轮消浪护岸的岛架浮船多环发电系统
Nikolaos Deep water offshore wind technologies
CN104743072A (zh) 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
CN101734360A (zh) 多用途水上平台
CN104179624A (zh) 水流驱动超大叶轮发电法兼河道疏浚利用法
CN205946906U (zh) 一种外海养殖抗风浪型铰接式网箱
Tong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and devices for hydropower and ocean energy
WO2007096638A2 (en) Buoyant structures
CN106256964A (zh) 多用途水上平台
CN101949349A (zh) 流水巨帆发电法
CN106638527A (zh) 多用途水上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