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5075B - 一种调焦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焦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5075B
CN102905075B CN201210414864.9A CN201210414864A CN102905075B CN 102905075 B CN102905075 B CN 102905075B CN 201210414864 A CN201210414864 A CN 201210414864A CN 102905075 B CN102905075 B CN 1029050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max
transfer function
camera
c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48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5075A (zh
Inventor
黄长发
李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148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050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05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5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5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5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焦方法及检测方法,所述方法都应用于双模组摄像头中,其中,对双模组摄像头进行了调焦,包括:当所述双模组摄像头中左右两个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符合预设条件时,得到左右两个摄像头的焦距,从而实现对双模组摄像头的调焦,对所述双模组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合格,包括:当所述模数传递函数值、所述颜色均匀性值和所述亮度均匀性值均符合预设条件时,从而得到所述双模组摄像头是合格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判断双模组摄像头的调焦方法及检测方法,提高了双模组摄像头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调焦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头领域,特别是一种调焦方法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3D摄像头是一种用于拍摄3D图片或者3D录像的摄像头,其结构是由两个固定距离的摄像头组成,然后经过3D合成芯片进行3D合成。
目前模组厂对3D摄像头的调焦和检测工艺,基本上都只是单个3D摄像头的调焦,没有对两个3D摄像头同时进行定量分析,所说很难控制两个模组之间差异性,也就是说现在没有一种有效的方式对3D摄像头进行精确调焦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调焦及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有效的方式对3D双模组摄像头进行精确调焦和检测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焦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双模组摄像头中,包括:
实时计算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MTF);
判断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如果是,得到所述左摄像头的焦距;
实时计算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
判断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差值绝对值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如果是,得到所述右摄像头的焦距。
优选地,所述实时计算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过程包括:
利用MTF=(Ymax–Ymin)/(Ymax+Ymin)*100,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其中,MTF为单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Ymax为最大灰度值,Ymin为最小灰度值。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过程包括:
判断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是,则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如果否,则不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优选地,所述实时计算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过程包括:
利用MTF=(Ymax–Ymin)/(Ymax+Ymin)*100,计算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其中,MTF为单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Ymax为最大灰度值,Ymin为最小灰度值。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差值绝对值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过程包括:
判断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是,则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如果否,则不符合第二预设条件。
一种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检测双模组摄像头中,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计算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
当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符合第三预设条件和亮度均匀性值符合第四预设条件时,则所述左摄像头检测合格;
实时计算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
当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差值绝对值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且所述右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的差值绝对值符合第五预设条件时,则所述双模组摄像头检测合格。
优选地,实时计算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的过程包括:
利用MTF=(Ymax–Ymin)/(Ymax+Ymin)*100,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其中,MTF为单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Ymax为最大灰度值,Ymin为最小灰度值。
利用ShadingRG=Max(|Rcor/Rcen–Gcor/Gcen|*100)和
ShadingBG=Max(|Bcor/Bcen–Gcor/Gcen|*100),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
其中,Rcor为图像四个角的R平均值,Bcor为图像四个角的B平均值,Gcor为图像四个角的G平均值,Rcen为图像中心的R平均值,Gcen为图像中心的G平均值,Bcen为图像中心的B平均值,所述颜色均匀性值包括ShadingRG和ShadingBG
利用Ymax=Max(Ycor/Ycen*100);
Ymin=Min(Ycor/Ycen*100);
Ydif=Ymax–Ymin;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亮度均匀性值;
其中,Ycor为图像四个角的Y平均值,Ycen为图像中心的Y平均值,Ydif为图像四个角的亮度偏差值,所述亮度均匀性值为Ymax、Ymin和Ydif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符合第三预设条件和亮度均匀性值符合第四预设条件的过程包括:
判断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是,判断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ShadingRG和ShadingBG是否分别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和第四预设阈值,且亮度均匀性值Ymax、Ymin和Ydif是否分别小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阈值、大于或者等于第六预设阈值和小于第七预设阈值,如果是,则所述左摄像头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和第四预设条件。
优选地,所述实时计算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的过程包括:
利用MTF=(Ymax–Ymin)/(Ymax+Ymin)*100,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其中,MTF为单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Ymax为最大灰度值,Ymin为最小灰度值。
利用ShadingRG=Max(|Rcor/Rcen–Gcor/Gcen|*100)和
ShadingBG=Max(|Bcor/Bcen–Gcor/Gcen|*100),计算所述右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
其中,Rcor为图像四个角的R平均值,Bcor为图像四个角的B平均值,Gcor为图像四个角的G平均值,Rcen为图像中心的R平均值,Gcen为图像中心的G平均值,Bcen为图像中心的B平均值,所述颜色均匀性值包括ShadingRG和ShadingBG
利用Ymax=Max(Ycor/Ycen*100);
Ymin=Min(Ycor/Ycen*100);
Ydif=Ymax–Ymin,计算所述右摄像头的亮度均匀性值;
其中,Ycor为图像四个角的Y平均值,Ycen为图像中心的Y平均值,Ydif为图像四个角的亮度偏差值,所述亮度均匀性值为Ymax、Ymin和Ydif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且所述右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符合与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的差值绝对值符合第五预设条件时的过程包括:
判断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绝对值差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是,则判断所述右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ShadingRG和ShadingBG与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ShadingRG和ShadingBG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八预设阈值,所述右摄像头的亮度均匀性值Ymax、Ymin和Ydif与所述左摄像头的亮度均匀性值Ymax、Ymin和Ydif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九预设阈值。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焦方法及检测方法,所述方法都应用于双模组摄像头中,其中,对双模组摄像头进行了调焦,包括:当所述双模组摄像头中左右两个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符合预设条件时,得到左右两个摄像头的焦距,从而实现对双模组摄像头的调焦,对所述双模组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合格,包括:当所述模数传递函数值、所述颜色均匀性值和所述亮度均匀性值均符合预设条件时,从而得到所述双模组摄像头是合格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判断双模组摄像头的调焦方法及检测方法,提高了双模组摄像头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调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调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一种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焦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对双模组摄像头调焦,参见图1所示,所述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S101:实时计算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MTF);
步骤S102:判断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S103,如果否,执行步骤S101;
步骤S103:得到所述左摄像头的焦距;
步骤S104:实时计算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
步骤S105:判断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差值绝对值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S106;
步骤S106:得到所述右摄像头的焦距。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计算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当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得到所述左摄像头的焦距,实时计算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当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差值绝对值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得到所述右摄像头的焦距,上述方法,通过先对所述左摄像头计算实时的模数传递函数值,进而通过所述模数传递函数值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来得到合格的左摄像头焦距,然后再计算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判断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和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差值绝对值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如果是,得到所述右摄像头的焦距,此时可得到所述左摄像头和所述右摄像头的焦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对3D摄像头进行精确调焦的问题。
本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调焦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对双模组摄像头调焦,参见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实时计算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MTF);
其中,利用公式MTF=(Ymax–Ymin)/(Ymax+Ymin)*100,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其中,MTF为单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Ymax为最大灰度值,Ymin为最小灰度值;
步骤S202:判断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203;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所述单模数传递函数值的下限值;
步骤S203:得到所述左摄像头的焦距;
步骤S204:实时计算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
其中,利用公式MTF=(Ymax–Ymin)/(Ymax+Ymin)*100,计算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其中,MTF为单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Ymax为最大灰度值,Ymin为最小灰度值;
步骤S205:判断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206;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双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下限值;
步骤S206:得到所述右摄像头的焦距。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焦方法,所述方法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公式MTF=(Ymax–Ymin)/(Ymax+Ymin)*100,其中,MTF为单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Ymax为最大灰度值,Ymin为最小灰度值,来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焦距,并当所述左摄像头的MTF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得到所述左摄像头的焦距,再实时计算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其中,同样利用公式MTF=(Ymax–Ymin)/(Ymax+Ymin)*100,其中,MTF为单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Ymax为最大灰度值,Ymin为最小灰度值,当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函数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时,得到所述右摄像头的焦距,所述方法有效的实现了对3D摄像头的精确调焦。
本实施例三公开了一种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检测双模组摄像头,参见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01:实时计算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
步骤S302:当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符合第三预设条件和亮度均匀性值符合第四预设条件时,则所述左摄像头检测合格;
步骤S303:实时计算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
步骤S304:当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差值绝对值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且所述右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的差值绝对值符合第五预设条件时,所述左摄像头和所述右摄像头检测合格。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计算左摄像头和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当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符合第三预设条件和亮度均匀性值符合第四预设条件时,则所述左摄像头检测合格,当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差值绝对值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且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的差值绝对值符合第五预设条件时,所述左摄像头和所述右摄像头检测均合格,此种检测方法,检测了双模组摄像头的清晰度、颜色均匀性和亮度均匀性,实现了对双模组摄像头准确检测,提高了双模组摄像头的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了一种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检测双模组摄像头,参见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401:实时计算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
其中,利用公式MTF=(Ymax–Ymin)/(Ymax+Ymin)*100,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其中,MTF为单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Ymax为最大灰度值,Ymin为最小灰度值;
利用ShadingRG=Max(|Rcor/Rcen–Gcor/Gcen|*100)和
ShadingBG=Max(|Bcor/Bcen–Gcor/Gcen|*100),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
其中,Rcor为图像四个角的R平均值,Bcor为图像四个角的B平均值,Gcor为图像四个角的G平均值,Rcen为图像中心的R平均值,Gcen为图像中心的G平均值,Bcen为图像中心的B平均值,所述颜色均匀性值包括ShadingRG和ShadingBG
利用Ymax=Max(Ycor/Ycen*100);
Ymin=Min(Ycor/Ycen*100);
Ydif=Ymax–Ymin;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亮度均匀性值;
其中,Ycor为图像四个角的Y平均值,Ycen为图像中心的Y平均值,Ydif为图像四个角的亮度偏差值,所述亮度均匀性值为Ymax、Ymin和Ydif
步骤S402:判断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403;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所述单模数传递函数值的下限值;
步骤S403:判断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ShadingRG和ShadingBG是否分别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和第四预设阈值,且亮度均匀性值Ymax、Ymin和Ydif是否分别小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阈值、大于或者等于第六预设阈值和小于第七预设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404,如果否,执行步骤S405;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为R_G标准上限值,所述第四预设阈值为B_G标准的上限值,所述第五预设阈值为100,所述第六预设阈值为亮度标准下限值,所述第七预设阈值为亮度偏差下限值;
步骤S404:实时计算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
其中,利用公式MTF=(Ymax–Ymin)/(Ymax+Ymin)*100,计算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其中,MTF为单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Ymax为最大灰度值,Ymin为最小灰度值;
利用ShadingRG=Max(|Rcor/Rcen–Gcor/Gcen|*100)和
ShadingBG=Max(|Bcor/Bcen–Gcor/Gcen|*100),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
其中,Rcor为图像四个角的R平均值,Bcor为图像四个角的B平均值,Gcor为图像四个角的G平均值,Rcen为图像中心的R平均值,Gcen为图像中心的G平均值,Bcen为图像中心的B平均值,所述颜色均匀性值包括ShadingRG和ShadingBG
利用Ymax=Max(Ycor/Ycen*100);
Ymin=Min(Ycor/Ycen*100);
Ydif=Ymax–Ymin;计算所述右摄像头的亮度均匀性值;
其中,Ycor为图像四个角的Y平均值,Ycen为图像中心的Y平均值,Ydif为图像四个角的亮度偏差值,所述亮度均匀性值为Ymax、Ymin和Ydif
步骤S405:所述左摄像头检测不合格;
步骤S406:判断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407;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双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下限值;
步骤S407:判断所述右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ShadingRG和ShadingBG与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八预设阈值,所述右摄像头的亮度均匀性值Ymax、Ymin和Ydif与所述左摄像头的亮度均匀性值Ymax、Ymin和Ydif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九预设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408,如果否,执行步骤S409;
其中,所述第八预设阈值为双模组颜色均匀性值的下限值,所述第九预设阈值为双模组亮度均匀性值的下限值;
步骤S408:所述双模组摄像头检测合格;
步骤S409:所述双模组摄像头检测不合格。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计算公式分别实时计算左摄像头和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当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ShadingRG和ShadingBG分别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和第四预设阈值,且所述连读均匀性值Ymax、Ymin和Ydif分别小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阈值、大于或者等于第六预设阈值和小于第七预设阈值时,所述左摄像头的检测合格,当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绝对值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右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ShadingRG和ShadingBG及亮度均匀性值Ymax、Ymin和Ydif与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ShadingRG和ShadingBG及亮度均匀性值Ymax、Ymin和Ydif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八预设阈值时,所述双模组摄像头及左摄像头和右摄像头的检测均合格,所述检测方法中,对所述双模组摄像头的摄像头清晰度和颜色均匀性及亮度均匀性进行了准确检测,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3)

1.一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检测双模组摄像头中,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计算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
当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符合第三预设条件和亮度均匀性值符合第四预设条件时,则所述左摄像头检测合格;
实时计算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
当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差值绝对值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且所述右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的差值绝对值符合第五预设条件时,则所述双模组摄像头检测合格;
其中,实时计算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的过程包括:
利用MTF=(Ymax–Ymin)/(Ymax+Ymin)*100,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其中,MTF为单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Ymax为最大灰度值,Ymin为最小灰度值;
利用ShadingRG=Max(|Rcor/Rcen–Gcor/Gcen|*100)和
ShadingBG=Max(|Bcor/Bcen–Gcor/Gcen|*100),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
其中,Rcor为图像四个角的R平均值,Bcor为图像四个角的B平均值,Gcor为图像四个角的G平均值,Rcen为图像中心的R平均值,Gcen为图像中心的G平均值,Bcen为图像中心的B平均值,所述颜色均匀性值包括ShadingRG和ShadingBG
利用Ymax=Max(Ycor/Ycen*100);
Ymin=Min(Ycor/Ycen*100);
Ydif=Ymax–Ymin;计算所述左摄像头的亮度均匀性值;
其中,Ycor为图像四个角的Y平均值,Ycen为图像中心的Y平均值,Ydif为图像四个角的亮度偏差值,所述亮度均匀性值为Ymax、Ymin和Ydif
所述实时计算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的过程包括:
利用MTF=(Ymax–Ymin)/(Ymax+Ymin)*100,计算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其中,MTF为单模组模数传递函数值,Ymax为最大灰度值,Ymin为最小灰度值;
利用ShadingRG=Max(|Rcor/Rcen–Gcor/Gcen|*100)和
ShadingBG=Max(|Bcor/Bcen–Gcor/Gcen|*100),计算所述右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
其中,Rcor为图像四个角的R平均值,Bcor为图像四个角的B平均值,Gcor为图像四个角的G平均值,Rcen为图像中心的R平均值,Gcen为图像中心的G平均值,Bcen为图像中心的B平均值,所述颜色均匀性值包括ShadingRG和ShadingBG
利用Ymax=Max(Ycor/Ycen*100);
Ymin=Min(Ycor/Ycen*100);
Ydif=Ymax–Ymin,计算所述右摄像头的亮度均匀性值;
其中,Ycor为图像四个角的Y平均值,Ycen为图像中心的Y平均值,Ydif为图像四个角的亮度偏差值,所述亮度均匀性值为Ymax、Ymin和Ydi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符合第三预设条件和亮度均匀性值符合第四预设条件的过程包括:
判断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是,判断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ShadingRG和ShadingBG是否分别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和第四预设阈值,且亮度均匀性值Ymax、Ymin和Ydif是否分别小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阈值、大于或者等于第六预设阈值和小于第七预设阈值,如果是,则所述左摄像头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和第四预设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且所述右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符合与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和亮度均匀性值的差值绝对值符合第五预设条件时的过程包括:
判断所述右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与所述左摄像头的模数传递函数值的绝对值差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是,则判断所述右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ShadingRG和ShadingBG与所述左摄像头的颜色均匀性值ShadingRG和ShadingBG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八预设阈值,所述右摄像头的亮度均匀性值Ymax、Ymin和Ydif与所述左摄像头的亮度均匀性值Ymax、Ymin和Ydif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九预设阈值。
CN201210414864.9A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调焦及检测方法 Active CN1029050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4864.9A CN102905075B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调焦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4864.9A CN102905075B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调焦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5075A CN102905075A (zh) 2013-01-30
CN102905075B true CN102905075B (zh) 2015-06-17

Family

ID=47577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4864.9A Active CN102905075B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调焦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050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1861B (zh) * 2016-01-21 2018-01-09 北京中科慧眼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相机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5959532A (zh) * 2016-04-27 2016-09-2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摄像头调焦方法和装置
CN107124535B (zh) * 2017-04-19 2020-11-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拍照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6746A (en) * 1996-04-12 1998-03-10 Samsung Aerospace Industries, Ltd. Automatic inspection system for camera lenses and method thereof using a line charge coupled device
CN1374556A (zh) * 2001-03-09 2002-10-16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摄影镜头的焦点调整方法
CN102431895A (zh) * 2011-09-07 2012-05-02 中南大学 一种集装箱对准系统及对准方法
CN102662293A (zh) * 2012-05-21 2012-09-12 信利光电(汕尾)有限公司 一种近景调焦装置,及方法
CN102724545A (zh) * 2012-06-18 2012-10-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裸眼3d显示设备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6746A (en) * 1996-04-12 1998-03-10 Samsung Aerospace Industries, Ltd. Automatic inspection system for camera lenses and method thereof using a line charge coupled device
CN1374556A (zh) * 2001-03-09 2002-10-16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摄影镜头的焦点调整方法
CN102431895A (zh) * 2011-09-07 2012-05-02 中南大学 一种集装箱对准系统及对准方法
CN102662293A (zh) * 2012-05-21 2012-09-12 信利光电(汕尾)有限公司 一种近景调焦装置,及方法
CN102724545A (zh) * 2012-06-18 2012-10-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裸眼3d显示设备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5075A (zh)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3354B (zh) 一种手机摄像模组自动光学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58727B (zh) 手机摄像头色彩还原性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2905075B (zh) 一种调焦及检测方法
US20120320160A1 (en) Device for estimating the depth of elements of a 3d scene
CN103196653B (zh) 一种光源检测方法及装置
JP2015534734A (ja) 欠陥のあるカメラアレイ、光学アレイ、およびセンサ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10116369A1 (e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 camera system having multiple image sensors
WO2016150112A1 (zh) 一种调节显示屏亮度的方法及装置
US11288790B2 (en) Display panel insp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360418A (zh) 一种全景相机颜色一致性评判系统及方法
CN106454290B (zh) 一种双摄像头图像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2998095B (zh) 一种裸眼立体显示器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394325B (zh) 一种成像处理方法及摄像头
US20130155257A1 (en) Test device for testing camera modul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795048B (zh) 拼接显示屏颜色校准方法和系统
CN108508022B (zh) 多相机拼接成像检测方法
CN103376576A (zh) 一种4k2k v-by-one接口液晶显示屏的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4918011A (zh) 一种播放视频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43841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172410A (zh) 双摄像头对焦方法及装置
KR102015587B1 (ko) 결함 화소 검출 장치, 결함 화소 검출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CN103313066A (zh) 插值方法及装置
CN103685988A (zh) 用于确定缺陷像素的设备和方法
CN201965287U (zh) 一种大景深机器视觉拍摄装置
KR101205128B1 (ko) 이미지 센서 비닝 기법을 이용하여 이미지 센서의 픽셀당 해상도를 조정하는 광학 검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6600 Guangdong Industrial Zone, Shanwei City Road, Lee Lee Industrial City, a district of the building fifteenth

Applicant after: Truly Opto-Electronics Ltd.

Address before: 516600 Shanwei City Industrial Zone, Guangdong City Avenue, Lee Lee Industrial City, a district, building fifteenth

Applicant before: Truly Semiconductors (Shanwei)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TRULY OPTO-ELECTRONICS LIMITED TO: TRULY OPTO-ELECTRONIC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