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4821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4821B
CN102904821B CN201210370260.9A CN201210370260A CN102904821B CN 102904821 B CN102904821 B CN 102904821B CN 201210370260 A CN201210370260 A CN 201210370260A CN 102904821 B CN102904821 B CN 1029048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data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device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02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4821A (zh
Inventor
张力强
闫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702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048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04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4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4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4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在本发明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数据传输发生拥塞时,通过尝试通向目的地的其他传输通道传输数据,减少拥塞节点丢包,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努力系数,通过努力系数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转向到其他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及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系统内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某个时刻传输通道的带宽或传输装置的处理性能不够导致链路拥塞,从而会使得数据被丢弃,急需提供某种处理机制来避免丢包,提高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然而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优先级的方法,即在拥塞节点分优先级处将数据分为多个优先等级,出现拥塞时,优先传输优先级高的数据,优先级低的数据则可能被丢弃。如果拥塞情况非常恶劣,优先级高的数据也不能保证全部通过,也有丢包可能,可靠性差。实践发现,现有的数据传输处理机制仍然无法解决数据传输可靠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三个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间包括至少两条传输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果第一数据传输装置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
判断所述努力系数是否大于设定值;
如果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传输路径表中查找第一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二传输通道;
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传输所述数据。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判断所述努力系数是否大于设定值;
如果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备份装置表中查找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根据设置的传输路径表查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三传输通道;
通过所述第三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在设置的备份装置表中查找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根据设置的传输路径表查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三传输通道;
通过所述第三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当所述数据转向时,重新设置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其中所述数据转向是指变更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努力系数不大于所述设定值,丢弃所述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包括:
解析所述数据,从所述数据的前缀部分或标签部分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努力系数为所述数据在传输发生拥塞时可转向除当前传输通
道之外的其他传输通道的次数,所述数据的优先级越高,所述努力系数设置得越大。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如果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努力系数是否大于设定值;
查找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传输路径表中查找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二传输通道;
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传输所述数据。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一查找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备份装置表中查找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所述查找单元还用于根据设置的传输路径表查找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三传输通道;
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所述第三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二查找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在设置的备份装置表中查找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所述查找单元还用于根据设置的传输路径表查找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三传输通道;
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所述第三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当所述数据转向时,重新设置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其中所述数据转向是指变更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努力系数不大于所述设定值,丢弃所述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努力系数为所述数据在传输发生拥塞时可转向除当前传输通道之外的其他传输通道的次数,所述数据的优先级越高,所述努力系数设置得越大。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数据传输发生拥塞时,通过尝试通向目的地的其他传输通道传输数据,减少拥塞节点丢包,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努力系数,通过努力系数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转向到其他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数据传输装置A、B要将数据发送给数据传输装置D,途经数据传输装置C。装置A、B的数据流量在装置C出口汇聚,如果某一时刻两路数据流量超过了装置C与装置D的接口带宽或者处理性能,就会出现拥塞,形成拥塞节点。其中,数据传输装置A、B、C、D可以是一个芯片内部处理模块,也可以是一个芯片、一块处理单板或者是一个设备。数据的传输的目的地可以是一个处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接口,在此不做限定,只要是具有传输数据功能的装置即可。
现有技术通常是在拥塞节点处划分优先级队列,将装置A、B发过来的数据流量按照预先划分好的优先级缓存到对应的优先级队列中,如图中所示的队列1,队列2,装置C中的调度单元SCH优先调度高优先级队列发送给装置D,如果优先级低的队列满则后续数据会被丢弃,极端情况下优先级高的数据也不能及时被调度,也会由于缓存满而丢包。
图2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图2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下。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三个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间包括至少两条传输通道,如图2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101,如果第一数据传输装置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
具体地,所述努力系数为所述数据在传输发生拥塞时可转向除当前传输通道之外的其他传输通道的次数,所述数据的优先级越高,所述努力系数设置得越大。
所述传输目的地可以用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单板号和端口号来表示,也可以用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单板号和CPU来表示,还可以用数据传输装置的标识来表示。
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是通过解析所述数据,从所述数据的前缀部分或标签部分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可以作为所述数据的前缀部分,也可以以标签形式插入所述数据。
步骤S102,判断所述努力系数是否大于设定值。
具体地,步骤S102中,判断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则转至步骤S103;如果判断所述努力系数不大于设定值,则转至步骤S106,丢弃所述数据。
步骤S103,如果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传输路径表中查找第一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二传输通道。
步骤S104,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传输所述数据。
具体地,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步骤S105,重新设置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在数据传输发生拥塞时,通过尝试通向目的地的其他传输通道传输数据,减少拥塞节点丢包,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努力系数,通过努力系数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转向到其他传输通道,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场景下的实施方式为例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3,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图。下面将结合图3,对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3所示,数据传输装置A与B通过以下路径相连,路径1:传输通道00;路径2:传输通道01和02;路径3:传输通道01、03和04,其中,通道01连接装置A和装置C,通道02连接装置C和B,通道03连接装置C和D,通道04连接装置D和B。现要将装置A中的数据通过通道00传输到装置B,但此时,装置A得知通道00发生拥塞,于是,装置A解析该数据,获取该数据的努力系数为2,以及传输目的地为装置B,判断其努力系数大于0,则根据其传输目的地在装置A中的传输路径表中查找可达到装置B的传输路径,并查找到路径1、路径2、路径3,由于路径1发生拥塞,装置A可选择路径2或路径3传输数据,在这里,装置A选择路径2将数据通过通道01传输到装置C,再通过通道02最终传输到装置B。装置A在通过通道01与装置C成功建立通信后,确定可以通过通道01传输该数据,于是装置A将努力系数减1,将数据中的努力系数修改为1,然后将数据传输至装置C。
装置C在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传输到装置B时还可能发生拥塞,例如,装置C采用通道02传输数据到装置B,但装置C在节点处得知通道02发生拥塞,此时仍然采用同样的方式,装置C查找其中的传输路径表,获取可通向装置B的路径为路径1:通道02和路径2:通道03和通道04,在通道02发生拥塞的情况下,装置C还可以选择路径2传输数据,并且装置C获取该数据的努力系数为1,判断努力系数大于0,那么装置C通过通道03将数据传输至装置D。装置C在通过通道03与装置D成功建立通信后,确定可以通过通道03传输该数据,于是装置C将努力系数减1,将数据中的努力系数修改为0,然后将数据传输至装置D。装置D最终将数据传输至装置B,或者在传输过程中再次发生拥塞,但此时努力系数为0,则直接丢弃该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数据的传输可以从一个数据传输装置传输到另一个数据传输装置,也可以从装置中的一个单板的某一个端口传输到另一个单板的另一个端口,还可以是从装置中的一个单板上的某一个端口传输到另一个单板的CPU,因此,数据的传输目的地(TargetID,简称TID)可以用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单板号和端口号来表示,也可以用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单板号和CPU来表示,还可以用数据传输装置的标识来表示。
同时,在每个数据传输装置中设置有传输路径表,其根据TID进行分类,存储了可通向TID对应的端口或CPU或装置的所有传输路径。因此,该装置可根据TID查找到能通向TID对应的端口或CPU或装置的路径。
在该实施例中,努力系数为数据在传输发生拥塞时可转向除当前传输通道之外的其他传输通道的次数,数据的优先级越高,努力系数设置得越大。努力系数可以根据数据的分类进行设置,通常用五元组对数据进行分类,其中五元组信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传输层协议号,从源IP地址可以获知数据源的重要性,从目的IP地址可以获知数据目的地的重要性,源端口和目的端口表示该数据的应用,根据数据的五元组信息可以获知数据的优先级程度,从而可以给优先级高的数据配置努力系数更大一些,通常对于优先级高的数据的努力系数可以设置为传输到数据传输目的地可能遇到的节点的最大值,对于优先级比较低的数据的努力系数可以设置得小一点。
TID和努力系数可以作为数据前缀,也可以以标签的形式插到数据中。因此,需要获取TID和努力系数时,可以解析该数据,读取该数据的前缀或者根据标签在数据中找到标签对应的内容。
在该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一个集成电路芯片内部处理模块,也可以是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一块单板或者一个设备。
这种场景适合于某一时刻数据发送端的输入流量大于了连接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某一通道的接口带宽或处理性能,此时选择另外的路径将数据发送到数据接收端,相当于拓宽了传输带宽,共享了系统内部的多条传输通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数据传输发生拥塞时,通过尝试通向目的地的其他传输通道传输数据,减少拥塞节点丢包,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引入努力系数可以通过努力程度间接体现不同数据的优先级,同时增加了重转向次数的保护,避免数据不停的被转向而导致的死循环,努力系数大则尝试重新转向的次数多,努力系数小则尝试的次数少,如果努力系数为0,则遇到拥塞时直接丢弃,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图4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三个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间包括至少两条传输通道,如图4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201,如果第一数据传输装置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
步骤S202,判断所述努力系数是否大于设定值。
以上步骤S201和S202分别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1和S10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根据步骤S202的判断,如果所述努力系数不大于设定值,则转至步骤S207,丢弃所述数据;否则,转至步骤S203。
步骤S203,如果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备份装置表中查找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具体的,在数据所在的数据传输装置中设置有备份装置表,其根据传输目的地记录了每个数据的传输目的地对应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因此,根据数据的传输目的地可以查找到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数据传输装置对应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步骤S204,根据设置的传输路径表查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三传输通道。
步骤S205,通过所述第三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以上步骤S204和S205分别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3和S10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步骤S205之后,还包括步骤S206,重新设置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
这种场景适合于某一时刻某个传输目的地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处理性能小于了输入数据流量速率,导致产生拥塞,将数据发送到该装置的备份装置,相当于提高了该装置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数据传输发生拥塞时,通过尝试将数据传输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减少拥塞节点丢包,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努力系数,通过努力系数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转向到其他传输通道,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图5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三个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间包括至少两条传输通道,如图5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301,如果第一数据传输装置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
步骤S302,判断所述努力系数是否大于设定值。
如果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则转至步骤S303,否则转至步骤S304,丢弃所述数据。
步骤S303,如果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传输路径表中查找第一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二传输通道。
步骤S305,判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是否发生拥塞。
如果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发生拥塞,则转至步骤S306,否则,转至步骤S307,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传输所述数据。
以上步骤S301至步骤S304以及步骤S307分别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1至S103、S106以及S10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6,如果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在设置的备份装置表中查找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具体地,所述数据通过选择的当前传输通道外的其它传输通道仍然不能传输所述数据时,此时可考虑将数据直接传输到传输目的地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备份装置表的设置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8,根据设置的传输路径表查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三传输通道。
步骤S309,通过所述第三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步骤S309和步骤S307之后还包括步骤S310,重新设置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
具体的,重新设置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可以包括减少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从而可以使数据因为接近目的地而减少被转向的次数,避免所述数据因为不停的被转向而导致陷入死循环,不能得到尽快的处理。
以上步骤S308至步骤S310分别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3至S105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适合于某一时刻某个传输目的地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处理性能小于输入数据流量速率导致产生拥塞时的场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数据发送到该目的地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装置,相当于提高了目的地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在数据传输发生拥塞时,不仅可以通过备份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当备份通道传输数据发生拥塞时,还可以通过尝试将数据传输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减少拥塞节点丢包,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在多次尝试操作中引入努力系数,通过努力系数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转向到其他传输通道,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图6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101,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
具体地,所述努力系数为所述数据在传输发生拥塞时可转向除当前传输通道之外的其他传输通道的次数,所述数据的优先级越高,所述努力系数设置得越大。
所述传输目的地可以用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单板号和端口号来表示,也可以用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单板号和CPU来表示,还可以用数据传输装置的标识来表示。
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是通过解析所述数据,从所述数据的前缀部分或标签部分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可以作为所述数据的前缀部分,也可以以标签形式插入所述数据。
判断单元102,用于判断所述努力系数是否大于设定值。
具体地,如果判断单元102判断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则转至查找单元103;如果判断所述努力系数不大于设定值,则转至处理单元106,丢弃所述数据。
查找单元103,用于如果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传输路径表中查找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二传输通道;
传输单元104,用于通过所述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传输所述数据。
具体地,还包括设置单元105,用于在传输单元104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传输所述数据时,重新设置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在数据传输发生拥塞时,通过尝试通向目的地的其他传输通道传输数据,减少拥塞节点丢包,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努力系数,通过努力系数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转向到其他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图7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201,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
判断单元202,用于判断所述努力系数是否大于设定值。
如果所述判断单元202判断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则转至第一查找单元203处理,否则,转至处理单元204处理,丢弃所述数据。
所述获取单元201和判断单元202的功能分别与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获取单元101和判断单元10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查找单元203,用于如果所述判断单元202判断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备份装置表中查找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具体的,在数据所在的数据传输装置中设置有备份装置表,其根据传输目的地记录了每个数据的传输目的地对应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因此,根据数据的传输目的地可以查找到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数据传输装置对应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查找单元205,还用于根据设置的传输路径表查找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三传输通道。
传输单元206,用于通过所述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所述第三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单元207,用于在所述传输单元206通过所述第三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时,重新设置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
所述查找单元205、传输单元206和设置单元207的功能分别与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查找单元103、传输单元104和设置单元105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这种场景适合于某一时刻某个传输目的地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处理性能小于了输入数据流量速率,导致产生拥塞,将数据发送到该装置的备份装置,相当于提高了该装置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在数据传输发生拥塞时,通过尝试将数据传输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减少拥塞节点丢包,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努力系数,通过努力系数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转向到其他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图8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301,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
判断单元302,用于判断所述努力系数是否大于设定值。
如果判断单元302判断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则转至查找单元303处理,否则转至处理单元304处理,丢弃所述数据。
查找单元303,用于如果判断单元302判断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传输路径表中查找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二传输通道;
传输单元305,用于通过查找单元303查找到的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传输所述数据。
第二查找单元306,用于如果传输单元305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在设置的备份装置表中查找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所述查找单元303,还用于根据设置的传输路径表查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三传输通道;
所述传输单元305还用于通过查找单元303查找到的所述第三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这种场景适合于某一时刻某个传输目的地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处理性能小于了输入数据流量速率,导致产生拥塞,将数据发送到该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相当于提高了该装置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在数据传输发生拥塞时,不仅可以通过备份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当备份通道传输数据发生拥塞时,还可以通过尝试将数据传输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上,减少拥塞节点丢包,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努力系数,通过努力系数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转向到其他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图9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内部处理模块,也可以是一个芯片、一块处理单板或者是一个设备,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数据传输装置的具体实现做限定。如图9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400可以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4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402,存储器(memory)403,通信总线404。
处理器401,通信接口402,存储器403通过通信总线402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402,用于与网元通信,比如其他数据传输装置等。
处理器401,用于执行程序405,具体可以执行上述图2、图4和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405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4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403,用于存放程序405。存储器40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405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努力系数是否大于设定值;
查找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传输路径表中查找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二传输通道;
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传输所述数据。
程序405中各模块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图6-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应单元,在此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三个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间包括至少两条传输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果第一数据传输装置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所述努力系数为所述数据在传输发生拥塞时可转向除当前传输通道之外的其他传输通道的次数,所述数据的优先级越高,所述努力系数设置得越大;
判断所述努力系数是否大于设定值;
如果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传输路径表中查找第一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二传输通道;
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传输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判断所述努力系数是否大于设定值并判断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处理性能是否小于所述数据的流量速率;
如果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处理性能小于所述数据的流量速率,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备份装置表中查找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根据设置的传输路径表查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三传输通道;
通过所述第三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在设置的备份装置表中查找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根据设置的传输路径表查找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三传输通道;
通过所述第三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当所述数据转向时,重新设置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其中所述数据转向是指变更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
所述重新设置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包括减少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努力系数不大于所述设定值,丢弃所述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包括:
解析所述数据,从所述数据的前缀部分或标签部分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获取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和传输目的地,所述努力系数为所述数据在传输发生拥塞时可转向除当前传输通道之外的其他传输通道的次数,所述数据的优先级越高,所述努力系数设置得越大;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努力系数是否大于设定值;
查找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传输路径表中查找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二传输通道;
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传输所述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查找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努力系数大于设定值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处理性能小于所述数据的流量速率,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在设置的备份装置表中查找所述传输目的地指向的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所述查找单元还用于根据设置的传输路径表查找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三传输通道;
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所述第三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查找单元,用于如果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传输数据时发生拥塞,在设置的备份装置表中查找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的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所述查找单元还用于根据设置的传输路径表查找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第三传输通道;
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所述第三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备份数据传输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当所述数据转向时,重新设置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其中所述数据转向是指变更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
所述重新设置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包括减少所述数据的努力系数。
11.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努力系数不大于所述设定值,丢弃所述数据。
12.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如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
CN201210370260.9A 2012-09-28 2012-09-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29048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0260.9A CN102904821B (zh) 2012-09-28 2012-09-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0260.9A CN102904821B (zh) 2012-09-28 2012-09-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4821A CN102904821A (zh) 2013-01-30
CN102904821B true CN102904821B (zh) 2016-06-08

Family

ID=47576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0260.9A Active CN102904821B (zh) 2012-09-28 2012-09-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048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694B (zh) * 2014-11-03 2019-09-03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间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6385708B (zh) * 2016-09-13 2020-05-12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无线链路机
CN111930571A (zh) * 2020-08-17 2020-11-13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数据的记录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7543A (zh) * 2008-01-21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集群中的多个物理通道中按照优先级进行通信的方法
CN101267382A (zh) * 2007-03-13 2008-09-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确定数据传输通道拥塞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52726A (zh) * 2009-05-14 2009-10-0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分级服务边缘路由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382A (zh) * 2007-03-13 2008-09-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确定数据传输通道拥塞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17543A (zh) * 2008-01-21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集群中的多个物理通道中按照优先级进行通信的方法
CN101552726A (zh) * 2009-05-14 2009-10-0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分级服务边缘路由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4821A (zh)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686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32535B (zh) 在通信网中传输数据分组的方法和交换装置
US9461837B2 (en) Central alignment circutry for high-speed serial receiver circuits
CN105791214B (zh) 一种RapidIO报文和以太网报文之间的转换方法和设备
CN108631873B (zh) 网络管理信息的收发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US8953591B2 (en) Packet transferring node
EP2880550B1 (en) Connection mesh in mirroring asymmetric clustered multiprocessor systems
CN10290482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30193A (zh) 确定隧道最大传输单元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CN104601483A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转发设备
CN105743816A (zh) 一种链路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10532202A (zh) 一种存储集群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756588B (zh) 通信链路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143081B (zh) 一种报文多次转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404050B (zh) 保护倒换方法、系统和节点
CN103731486A (zh) 一种集群系统中的数据转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43076A (zh) 一种多重保护叠加的保护组实现方法和装置
US9787533B2 (en) Obstruction determination device
US20210409510A1 (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Serializer and Deserializer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erializing and Deserializing
CN10442686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118677A (zh) 一种fpga中的片上网络的路由节点调度方法
CN103036984A (zh) 一种单向流量的检测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4499762A (zh) 一种通信系统、5g网络下的多路转发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719944A (zh) 由无阻塞光突发交换环交换节点构成的双环形光交换系统
US888075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ragmenting transmission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