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2103A - 无线通信装置及轮询响应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及轮询响应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2103A
CN102892103A CN2012101412368A CN201210141236A CN102892103A CN 102892103 A CN102892103 A CN 102892103A CN 2012101412368 A CN2012101412368 A CN 2012101412368A CN 201210141236 A CN201210141236 A CN 201210141236A CN 102892103 A CN102892103 A CN 102892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l response
channel
service network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12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2103B (zh
Inventor
林哲正
杨志清
许家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92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2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2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21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以及轮询响应管理方法。所述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包括:透过第一信道从第一服务网络接收轮询请求;学习该第一服务网络的多个轮询响应的多次连续缺失的最大数目的允许值;以及当先前已丢弃的多个轮询响应的累加数目小于或等于所学习的该第一服务网络的该允许值时,允许监控对应于第二服务网络的第二信道,并丢弃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对应于该轮询请求的一个轮询响应至该第一服务网络。本发明提供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可在多卡蜂窝电话的一个无线通信模块的轮询响应传输和另一个无线通信模块的呼叫信道监控之间达成平衡,从而实现可接受的移动终端呼叫成功率和分组交换收发速度。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及轮询响应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通信装置,更具体地,有关于无线通信装置以及轮询响应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到处存在的计算以及网络需求的增长,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已不断发展,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技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技术、增强型数据速度广域演进(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EDGE)技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tiple Access,W-CDMA)技术、码分多址2000(Code Division Mutiple Access 2000,CDMA2000)技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tiple Access,TD-SCDMA)技术、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技术、长期演进(LTE)技术、时分LTE(Time-Division LTE,TD-LTE)技术、以及其它。通常来说,蜂窝电话(cellular telephone)仅支持一个无线通信技术且通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技术随时(无论他/她的地理位置)向用户提供移动通信的灵活性。特别是在当今的商业世界,蜂窝电话已成为使商业便利的必要商业工具。对于商业人士,由于他们必须随时从事商业(当不在办公室或甚至不在城市/国家),拥有一个额外的专用于商业的蜂窝电话已成为普遍选择。其它人可发现具有一个额外的蜂窝电话有助于节省/控制无线服务费用(包括电话服务和/或数据服务)。然而,当需要频繁切换并随身一直携带时,拥有两个或更多蜂窝电话有时较麻烦。为提供一种具有多个用户号码的便利方式,双卡或多卡蜂窝电话已经成为移动手机业的常见功能,双卡或多卡蜂窝电话可由单一收发器(或调制解调器(MODEM))支持两个或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具体地,双卡或多卡蜂窝电话中的每个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个人用户号码(individual subscribernumber)执行无线传输和接收。用户期望此种产品可在进行数据服务期间接收(对两个或多个用户号码的)呼叫。
然而,用户所期望的功能将引发一个设计问题,其中,对应于两个或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TDMA信道可能遇到冲突(conflict)。换言之,只允许一个无线通信模块使用单一收发器获取网络资源,而其他无线通信模块对此单一收发器无控制。例如,可对一个双卡蜂窝电话进行配置使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占用(occupy)该单一收发器来执行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ed,PS)数据服务,其中,PS数据服务可例如多媒体消息服务(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MMS)、实时通信业务(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IMS)、文件传输(file transfer via filetransfer protocol,FTP)、网页浏览等等。当对应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服务网络请求对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ted,MT)呼叫时,由于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没有对该单一收发器进行接入操作,因此将错过该MT呼叫,且由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不能接受来自服务网络的呼叫(paging)消息,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不知道进入的(incoming)MT呼叫。
信道冲突的常规解决方法是无论何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发生信道冲突,将单一收发器优先分配给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以监控呼叫信道。即,总是允许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呼叫信道监控(paging channelmonitoring)抢占(preempt)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PS数据服务所需的无线资源。类似地,也可应用此解决方法来解决多卡蜂窝电话中共用单一收发器的三个或更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信道冲突。其中,总是允许一个无线通信模块的呼叫信道监控抢占另一个无线通信模块的PS数据服务所需的无线资源。图1为多卡蜂窝电话中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之间信道冲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此种解决方法可导致轮询响应(polling response)无法成功传送,其中,轮询响应用于确认(acknowledge)先前所接收的控制消息或下行数据的接收。根据3GPPTS44.060规范,服务网络可向移动站(MS)传输具有轮询请求(polling request)的控制消息,并期望得到来自MS的轮询响应以确认MS已接收到控制消息,此过程称为“控制消息轮询”。此外,服务网络可向MS传输具有轮询请求的下行数据块,并期望得到来自MS的轮询响应以获取所传输数据的ACK/NACK位图(bitmap),此称为“下行数据轮询”。当来自MS的轮询响应连续缺失(consecutiveabsences of polling response)数目超过最大允许数目(即N3103_MAX或N3105_MAX)时,服务网络断开(disconnect)自MS的数据信道,且由于数据信道断开,PS传输速度急剧退化。因此,用户可经历由轮询响应缺失而导致的至少5秒的PS数据传送暂停。
相反地,现已提出的另一种解决方法是无论何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发生信道冲突。总是允许将单一收发器优先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以用于传输轮询响应。即,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PS数据服务不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呼叫信道监控的间断打扰。也可应用此解决方法来解决多卡蜂窝电话中共用单一收发器的三个或更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信道冲突。图2为多卡蜂窝电话中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之间信道冲突的另一个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于总是将对单一收发器的控制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且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或其他无线通信模块没有对单一收发器的控制以进行呼叫信道监控,此解决方法可导致(在双卡蜂窝电话的情形中)对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或(在多卡蜂窝电话的情形中)对其他无线通信模块的MT呼叫成功率显著下降。
因此,需要在用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轮询响应的未来传输(futuretransmission)和用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ed,CS)呼叫信道的未来监控(future monitoring)之间达成平衡,从而实现可接受的MT呼叫成功率和PS收发速度(即PS数据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以及轮询响应管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单元,用于透过第一信道从第一服务网络接收轮询请求;第二处理器单元,用于学习该第一服务网络的多个轮询响应的多次连续缺失的最大数目的允许值;第三处理器单元,用于当先前已丢弃的多个轮询响应的累加数目小于或等于所学习的该第一服务网络的该允许值时,允许监控对应于第二服务网络的第二信道,并丢弃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对应于该轮询请求的一个轮询响应至该第一服务网络。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轮询响应管理方法,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该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包括:透过第一信道从第一服务网络接收轮询请求;学习该第一服务网络的多个轮询响应的多次连续缺失的最大数目的允许值;以及当先前已丢弃的多个轮询响应的累加数目小于或等于所学习的该第一服务网络的该允许值时,允许监控对应于第二服务网络的第二信道,并丢弃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对应于该轮询请求的一个轮询响应至该第一服务网络。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有一个天线,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单元,用于透过第一信道从第一服务网络接收轮询请求;以及第二处理器单元,用于在一个时间段内允许监控对应于第二服务网络的第二信道,并丢弃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对应于该轮询请求的一个轮询响应至该第一服务网络,从而避免错过该第二信道中的移动终端呼叫。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轮询响应管理方法,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该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包括:透过第一信道从第一服务网络接收轮询请求;以及在一个时间段内允许监控对应于第二服务网络的第二信道,并丢弃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对应于该轮询请求的一个轮询响应至该第一服务网络,从而避免错过该第二信道中的移动终端呼叫。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单元,用于透过第一信道从第一服务网络接收轮询请求;以及第二处理器单元,用于将无线资源随机分配用于在检测到检测到移动终端时监控对应于第二服务网络的第二信道,和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对应于该轮询请求的一个轮询响应至该第一服务网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轮询响应管理方法,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该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包括:透过第一信道从第一服务网络接收轮询请求;以及将无线资源随机分配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终端时监控对应于第二服务网络的第二信道,以及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对应于该轮询请求的一个轮询响应至该第一服务网络。
本发明提供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可在多卡蜂窝电话的一个无线通信模块的轮询响应传输和另一个无线通信模块的呼叫信道监控之间达成平衡,从而实现可接受的移动终端呼叫成功率和分组交换收发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卡蜂窝电话中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之间信道冲突的示意图。
图2为多卡蜂窝电话中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之间信道冲突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环境的方块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MS硬件架构的方块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MS硬件架构的方块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耦接于两个用户识别卡与单一天线的MS硬件架构的方块示意图。
图7为GSM/GPRS/EDGE系统中呼叫控制机制的示意图。
图8为GPRS/EDGE系统中分组接入过程的示意图。
图9为GPRS/EDGE系统中上行TBF释放过程的示意图。
图10为GPRS/EDGE系统中下行TBF释放过程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学习服务网络对应于控制消息轮询的轮询响应连续缺失最大允许值的步骤流程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学习服务网络对应于下行数据块轮询的轮询响应连续缺失最大允许值的步骤流程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考所学习允许值来管理轮询响应的传输的步骤流程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具有优先PS循环规则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具有优选CS循环规则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具有随机优先机制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为本发明实施的较佳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仅用来例举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畴。应理解,可以软件、硬件、固件或上述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所述实施例。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环境的方块示意图。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MS310、服务网络320与330。在待接(camp on)两个小区后,MS 310可利用两个各自独立的用户号码与服务网络320与330无线通信。小区可通过B节点、基站(BS)、高级基站(Advanced BS,ABS)、增强基站(EnhancedBS,EBS)或其它来进行管理。然而,仅允许在给定时间与服务网络320或330执行通信。服务网络320与330可根据GSM/GPRS/EDGE、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LTE与TD-LTE技术中的任意两者。根据服务网络320与330所使用的技术规格的两个各自独立的用户识别卡可提供两个用户号码。举例来说,服务网络320可为GSM/GPRS/EDGE系统,且相应地,用户识别卡其中之一可为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而服务网络330可为WCDMA/LTE/TD-LTE系统,且相应地,用户识别卡中的另一者可为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niversal SIM,USIM)卡。或者,服务网络320可为CDMA 2000系统,且相应地,用户识别卡其中之一可为可拆式用户识别模块(removable user Identity Module,RUIM)卡,而服务网络330可为TD-SCDMA系统,且相应地,用户识别卡中的另一者可为CDMA用户识别模块(CDMA SIM,CSIM)卡。
MS 310无线接入网络资源,例如邮件发送、网络浏览、文件上传/下载、实时消息、流视频、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等等,或进行无线呼叫。此外,电脑主机或笔记本可连接/耦接于MS 310且经由MS 310无线接入网络资源。GSM系统中,对于已插入的SIM卡的情况,MS 310可工作在闲置模式或专属模式中。在闲置模式中,MS以较佳信号质量自特定服务网络所提供的小区来搜寻或测量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或与特定小区的BCCH同步来准备执行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上的随机接入程序以用于请求专属信道(dedicated channel)。在专属模式中,MS 310占用物理信道并尝试同步,以及建立逻辑信道并与其执行交换。在WCDMA或TD-SCDMA网络中,对于每一个已插入的SIM卡而言,由于MS 310装有一个或多个USIM卡,MS 310可操作于闲置模式与连接模式中。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MS硬件架构的方块示意图。MS 400装有基带芯片410、耦接于天线430的单一RF模块420。基带芯片410可包括多个硬件装置来执行基带信号处理。所述基带信号处理可包括模数转换(analog todigital conversion,ADC)/数模转换(digital to analog conversion,DAC)、增益调整、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RF模块420可从天线430接收RF无线信号、将所接收的RF无线信号转换至基带信号,其然后由基带芯片410进行处理,或从基带芯片410接收基带信号、将所接收的基带信号转换至RF无线信号,其然后通过天线430进行发送。RF模块420也可包括多个硬件装置来执行无线频率转换。例如,RF模块420可包括混频器来将基带信号与在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频率中振荡的载波相乘,其中无线频率可为GSM系统中的900MHz、1800MHz或1900MHz,或可为WCDMA系统中的900MHz、1900MHz或2100MHz,或其它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所使用的频率。如图4所示,用户识别卡10与20被插入MS 400的两个插槽内。MS 400可进一步包括双卡控制器440,其耦接或连接于基带芯片410和用户识别卡10与20之间。根据电源管理集成芯片(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hip,PMIC)与电池的需求,双卡控制器440以相同或不同的电压电平供电用户识别卡10与20,其中每个用户识别卡的电压电平是在初始化期间决定的。基带芯片410从用户识别卡10或20读取数据,或者通过双卡控制器440将数据写入用户识别卡10或20。此外,双卡控制器440根据基带芯片410发出的命令,选择性地将时钟、重置、和/或数据信号发给用户识别卡10与20。基带芯片410可支持一个或多个GSM/GPRS/EDGE、WCDMA、CDMA 2000、WiMAX、TD-SCDMA、LTE以及TD-LTE技术。用户识别卡10与20可为SIM卡、USIM卡、RUIM卡、CSIM卡中的任意两者,其对应于基带芯片410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技术。因此,MS 400可同时待接由相同或不同网络提供的两个小区以用于用户识别卡10与20,且利用单一RF模块420与基带芯片410操作于不同模式,例如连接模式、空闲模式、小区专属信道(cell Dedicated Channel,CELL_DCH)模式、小区前向接入信道(cell Forward access channel,CELL_FACH)模式、小区呼叫信道(PagingChannel,CELL_PCH)模式以及UTRAN注册区域呼叫信道(UTRAN RegistrationArea Paging Channel,URA_PCH)模式。此外,MS400包括用户接口装置450为用户提供用户接口以进行与MS400的交互,其中,用户接口装置450可包括键盘、触控面板(touch panel)、触摸屏、操纵杆(joystick)、鼠标和/或扫描仪等。例如,当接收到MT呼叫时,用户接口装置450可在触摸屏上提示MT呼叫的指示,且用户可通过触碰触摸屏上显示的虚拟接听按钮来接听MT呼叫。
此外,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MS硬件架构的方块示意图。类似于图4,基带芯片510执行基带信号处理,例如ADC/DAC、增益调整、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然而,从MS 500到用户识别卡10与20的连接是由基带芯片510的两个接口(I/F)独立处理。应可理解,如图4或图5所示的硬件架构可修改为包括多于两个用户识别卡,且本发明并非限制于此。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耦接于两个用户识别卡与单一天线的MS硬件架构的方块示意图。所示硬件范例可适用于利用GSM/GPRS与WCDMA技术的任意MS。在本硬件架构中,两个RAT模块610与620共用单一天线630,且每个RAT模块包括至少一个RF模块与基带芯片以待接小区并操作于待机模式、空闲模式、或连接模式中。如图6所示,GSM/GPRS基带芯片611耦接于GSM/GPRS RF模块612、而WCDMA基带芯片621耦接于WCDMA RF模块622。此外,当操作于特定频率时,每个RAT模块与特定用户识别卡交互,例如(U)SIM A或B。切换装置640耦接于共用天线630与多个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s,LNA)之间,并将天线630连接至其中一个LNA来允许RF信号通过所连接的LNA传输。每个LNA放大共用天线630所接收的2G/3G频带信号并提供信号至对应RF模块,其中2G/3G频带可为900MHz、1800MHz、1900MHz、或2100MHz频带等。一旦其中一个基带模块尝试执行收发活动,例如发送(TX)或接收(RX)活动,其发出控制信号Ctrl_GSM_band_sel或Ctrl_WCDMA_band_sel来导向(direct)切换装置640连接共用天线630与目标LNA。请注意,可进一步连接GSM/GPRS基带芯片611与WCDMA基带芯片621以用于执行与上述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暂停、终止与恢复/重新开始相关的对等操作。应可理解,GSM/GPRS模块610与WCDMA模块620此处为范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利用GSM/GPRS/EDGE、WCDMA、CDMA 2000、WiMAX、TD-SCDMA、LTE、TD-LTE或其它技术中的任意两者来在硬件架构中实施RAT模块610与620,其为根据本发明的思想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改,且本发明并非限制于此。应可理解,如图4所示的硬件架构可修改为包括超过两个用户识别卡,且本发明并非限制于此。
图7为GSM/GPRS/EDGE系统中呼叫控制(Call Control,CC)机制的示意图。CC为连接管理(Connection Management,CM)单元中的一个,且CC包括建立、控制及终止呼叫的过程。MT呼叫是指源自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 Identity,PLMN)的外部或在相同PLMN内部对MS的呼叫。如果向MS发出MT呼叫请求,移动交换中心/访客位置寄存器(Mobile SwitchingCente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MSC/VLR)可命令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Sub-network,BSS)对MS进行呼叫。由于MSC/VLR并不确切知道MS待接于BSS的哪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于是需要在整个位置区域(Location Area,LA)发出呼叫消息(paging message)。根据临时移动用户识别(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MSI)或国际移动用户识别(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MS可在PCH上接收呼叫请求消息(图7中标记为PAG_REQ)并辨识呼叫消息的对象是否为自己本身。然后,MS可在RACH上向BSS发送信道请求(图7中标记为CHAN_REQ)消息,接下来BSS可在授权接入信道(Access Grant Channel,AGCH)上响应MS,发送立即分配(图7中标记为IMM_ASS_COM)消息,该IMM_ASS_COM消息在业务信道(Traffic Channel,TCH)的配置之前将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tand-Alone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SDCCH)分配给MS以用于与网络进行信令(signaling)控制。此时,网络不知道该MS为正在进行呼叫的对象,而只知道该MS想要对网络进行接入。一旦MS接收到IMM_ASS_COM消息,则进行响应而立即切换至指定的SDCCH,接下来在SDCCH信道上发送呼叫响应(图7中标记为PAG_RES)消息,此PAG_RES消息使网络可确定响应先前传输的呼叫请求消息的MS,即,网络确定该MS为正在进行呼叫的对象。至此则完成了MT呼叫的初始建立。
在网络向MS提供任何服务之前,网络需要MS进行身份认证(authenticate)。BSS发送包括随机号码(图7中标记为RAND)的认证请求(图7中标记为AUTH_REQ)消息至MS,其中该RAND为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Register,HLR)产生的128位的随机挑战(random challenge)以用于认证。基于所接收的RAND,MS计算恰当的签署响应(signed response,SRES)并通过认证响应消息(图7中标记为AUTH_RESP)中将SRES发送至BSS。然后,BSS进行SRES的验证,如果该SRES正确,则MS得到认证并被允许接入网络。一旦MSC/VLR已认证MS,MSC/VLR可使用加密模式命令消息(图7中标记为CIPH_MOD_CMD)命令BSS和MS切换至加密模式(cipher mode)。而当MS被配置为加密模式(encryption mode)时,VLR将把更新的TMSI配置给MS。且MSC透过BSS向MS发送设置消息(图7中标记为SETUP)来初始化信道建立。SETUP消息可包括呼叫线路识别表示(Calling Line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CLIP),而CLIP实质上为呼叫者ID(caller ID)。MS可通过发送呼叫确认消息(图7中标记为CALL_CON)来响应SETUP消息,该CALL_CON消息表示MS可建立请求的连接,且BSS转送该CALL_CON消息至MSC。然后进入呼叫设置的过程,此过程中BSS透过分配的SDCCH向MS发送分配命令消息(图7中标记为ASS_CMD),其中,ASS_CMD消息用于为MS分配TCH。响应ASS_CMD消息,MS立即切换至TCH并透过快速相关控制信道(Fast Associated ControlChannel,FACCH)以分配完成(图7中标记为ASS_COM)消息响应BSS。其中,FACCH为TCH的时间槽(time slot)且用于信令,所有发生在TCH上的信令实际上发生在FACCH上。一旦建立TCH,MS开始振铃(ring)。然后,MS在FACCH上向MSC发送提醒(图7中标记为ALERT)消息,如果MS与呼叫方(calling party)在不同PSTN中,则BSS通过PSTN转送ALERT消息至呼叫方,该呼叫者将听到线路振铃声。一旦MS的用户(通过按下特定按钮或触摸屏幕上显示的特定图标等)应答该呼叫,MS将向MSC发送连接(图7中标记为CON)消息,其中将转送CON消息回至呼叫者切换装置以启用(activate)呼叫。最终,MSC向MS回复连接确认消息(图7中标记为CON ACK),则建立起该MT呼叫,至此,在建立起的TCH上,可进行MS与BSS之间CS数据的双向传输。UMTS、TD-SCDMA或LTE系统的CC类似于GSM系统,简洁起见,相关描述在此省略。
图8为GPRS/EDGE系统中分组接入过程的示意图。分组接入过程开始于MS透过分组随机接入信道(Packet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或RACH向GPRS/EDGE系统的BSS发送分组信道请求(图8中标记为PACKETCHANNEL REQUEST)消息,PACKET CHANNEL REQUEST消息包括表示MS请求的无线资源和接入类型的多个参数。在第一阶段(one-phase)的分组接入过程中,BSS可透过分组接入授权信道(Packet Access Grant Channel,PAGCH)或接入授权信道(Access Grant Channel,AGCH)对MS回复分组立即分配(图8中标记为PACKET 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其中,PACKET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包括分组数据信道(Packet Data Channel,PDCH)上预留用于上行数据转送的无线资源信息。一旦成功接收PACKET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可透过PDCH开始数据传输。在第二阶段(two-phase)(可选)的分组接入过程中,BSS可透过PAGCH或AGCH对MS回复分组立即分配(图8中标记为PACKET 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PACKET 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包括预留用于之后传输分组资源请求(图8中标记为PACKET RESOURCE REQUEST)消息的无线资源。PACKETRESOURCE REQUEST消息包括上行数据转送的全部信息。当BSS接收到RESOURCE REQUEST消息后,BSS可以分组资源分配(图8中标记为PACKETRESOURCE ASSIGNMENT)消息回复MS,其中,PACKET RESOURCEASSIGNMENT消息包括PDCH上预留的用于上行数据转送的无线资源信息。一旦成功接收PACKET RESOURCE REQUEST消息,可透过PDCH开始数据传输。
在分组接入程序中成功接收PDCH的信道分配之后,可在PDCH上建立临时块流(Temporary Block Flow,TBF)以用于数据传输。TBF为临时性的且仅维持在数据传输期间。图9为GPRS/EDGE系统中上行TBF释放(uplink TBFrelease)过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一旦建立上行TBF,MS可透过PDCH执行数据传输将无线链路控制数据块(图9中标记为RLC DATA BLOCK)消息发送至服务网络,其中,每个RLC DATA BLOCK消息都包括一个递减计数值(Countdown Value,CV),CV值表示TBF中剩余要传输的数据块数目。在此实施例中,由于TBF中存在16个要传输的数据块,当接收最终数据块时,即RLC DATA BLOCK消息的CV值等于0,服务网络决定释放上行TBF。由服务网络传输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图9中标记为PACKET UPLINK ACK/NACK)消息来执行TBF释放过程。其中,PACKET UPLINK ACK/NACK消息中具有设置为1的最终确认指示(Final Acknowledgement Indicator,FAI)。具体地,PACKETUPLINK ACK/NACK以轮询请求进行传输,从而确保MS已接收到PACKETUPLINK ACK/NACK消息并确认TBF的释放。接收到PACKET UPLINKACK/NACK消息后,MS修改其无线配置来释放TBF并传输分组控制确认消息(图9中标记为PACKET CONTROL ACKNOWLEDGEMENT)至服务网络以完成此TBF释放过程。其中,PACKET CONTROL ACKNOWLEDGEMENT以轮询响应进行传输,从而确认轮询请求的接收。具体地,透过分组相关控制信道(Packet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PACCH)来传输PACKET UPLINKACK/NACK消息和PACKET CONTROL ACKNOWLEDGEMENT消息,且其中PACCH为映射至PDCH的逻辑信道的其中一个。请注意,在TBF释放过程之中,当传输PACKET UPLINKACK/NACK消息时,服务网路可开始一个保护定时器(guard timer)的计时,且当保护定时器的超时(expiry)时,如果轮询响应的连续缺失数目并未超过最大允许数目(即3GPP TS 44.060规范中的N3103MAX规定),将重传PACKET UPLINK ACK/NACK消息。否则,如果轮询响应的连续缺失数目超过最大允许数目,服务网路可断开PDCH。
图10为GPRS/EDGE系统中下行TBF释放过程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一旦建立下行TBF,服务网路可透过PDCH执行数据传输将RLC DATA BLOCK消息发送至MS,其中,每个RLC DATA BLOCK消息都包括一个最终块指示(Final Block Indicator,FBI),FBI表示该数据块是否为TBF中的最终一个。当服务网络传输最终数据块时,其将RLC DATA BLOCK消息中的FBI设置为1。具体地,最终RLC DATA BLOCK消息也以轮询请求进行传输,从而确保MS已接收到RLC DATA BLOCK消息并确认TBF的释放。接收最终RLC DATABLOCK消息后,MS要确定是否所有的下行数据块都已被成功接收并解码,如果是,则MS回复服务网络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图10中标记为PACKETDOWNLINK ACK/NACK)消息以完成此TBF释放过程,其中,PACKETDOWNLINK ACK/NACK消息中包括设置为1的FAI,且PACKET DOWNLINKACK/NACK消息以轮询响应进行传输,从而确认轮询请求的接收。具体地,透过PACCH来传输PACKET DOWNLINK ACK/NACK消息,且PACCH为映射至PDCH的逻辑信道的其中一个。请注意,在TBF释放过程之中,当传输最终RLC DATA BLOCK消息时,服务网路可开始一个保护定时器的计时,且对应于保护定时器的超时,如果轮询响应的连续缺失数目并未超过最大允许数目(即3GPP TS 44.060规范中的N3105_MAX规定),将重传最终RLC DATA BLOCK消息。否则,服务网路可断开PDCH。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一种通过学习服务网络的轮询响应连续缺失最大允许值,透过PDCH来管理轮询响应传输的方法。具体地,此管理轮询响应传输的方法包括3个步骤,其中,前两个步骤用于学习服务网络分别对应于控制消息轮询和下行数据轮询的轮询响应连续缺失最大允许值。且最终的步骤用于使用所学习的允许值来管理轮询响应的传输。请注意,3GPP规范中并未明确定义服务网络的轮询响应连续缺失最大允许值。根据3GPP TS 44.060规范,规定计数器N3103和N3105分别用于累加对应于控制消息轮询和下行数据轮询的轮询响应的缺失,且此管理轮询响应传输的方法尝试学习服务网络设置的N3103和N3105的限制(limit)以用于预计对应允许值。应理解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使用不同但类似的信息来学习允许值,且本发明不限于此。
为学习N3103的限制以用于预计网络的对应允许值,可执行学习过程来观察具有轮询请求的控制消息的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最终控制消息容易被识别(通过识别控制消息头部的FAI位)且总是以轮询请求进行传输,因此最终控制消息是观察的建议目标(suggested target)。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学习服务网络对应于控制消息轮询的轮询响应连续缺失最大允许值的步骤流程图。在学习N3103的服务网络限制的过程中,使用变量Tol_APR_C来记录小区中未被发现的允许值(discovered tolerance),其中,一个无线通信模块待接在该小区中以透过服务网络收发PS数据。且使用变量C_R_PUAN来记录一个已建立的TBF中所接收的重传的最终PACKET UPLINK ACK/NACK消息的数目。请注意,一旦在MS和服务网络之间成功建立一个TBF,将C_R_PUAN重设为0,当MS待接于一个小区或者从一个小区重新选择至另一个小区(步骤S1110)时,通过将变量Tol_APR_C设置或重设为初始值(initial value)以开始学习过程,其中,初始值可为常数(conservative value)。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假设服务网络允许至少一次的轮询响应缺失,因此可建议初始值为“1”。当接收重传的最终PACKET UPLINK ACK/NACK消息(步骤S1120)时,MS知道服务网络仍在等待具有轮询请求的控制消息对应的轮询响应,且建立的TBF仍然存在,因而MS将变量C_R_PUAN增加1(步骤S1130)。然后,MS要确定是否变量C_R_PUAN的当前值超过了变量Tol_APR_C的值(步骤S1140)。如果是,则将变量Tol_APR_C的值设置为C_R_PUAN(步骤S1150),从而就更新了未被发现的允许值(允许值用来表示小区中对应于控制消息轮询的轮询响应连续缺失的允许程度)。然后,该学习过程返回到步骤S1120来尝试接收下一个重传的最终PACKET UPLINKACK/NACK消息。而在步骤S1140中,如果变量C_R_PUAN的当前值并未超过变量Tol_APR_C的值,则学习过程也返回至S1120以尝试接收下一个重传的最终PACKET UPLINKACK/NACK消息。步骤S1120和步骤S1150可重复进行且变量C_R_PUAN可继续增加直至TBF终止。
为学习N3105的限制以用于预计网络的对应允许值,可执行学习过程来观察具有轮询请求的下行数据块的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最终下行数据块容易被识别(通过识别RLC DATA BLOCK消息头部的FBI位)且总是以轮询请求进行传输,因此最终下行数据块是观察的建议目标。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学习服务网络对应于下行数据块轮询的轮询响应连续缺失最大允许值的步骤流程图。类似于图11,在学习N3105的服务网络限制的过程中,使用变量Tol_APR_D来记录小区中未被发现的允许值,其中,一个无线通信模块待接在该小区中以透过服务网络收发PS数据。且使用变量C_R_FDB来记录一个已建立的TBF中所接收的重传的最终RLC DATA BLOCK消息的数目。请注意,一旦在MS和服务网络之间成功建立一个TBF,将C_R_FDB重设为0,当MS待接于一个小区或者从一个小区重新选择至另一个小区(步骤S1210)时,通过将可变Tol_APR_D设置或重设为初始值以开始学习过程,其中,由于如上述的类似理由(假设服务网络允许至少一次的轮询响应缺失),可建议初始值为“1”。当接收重传的最终RLC DATA BLOCK消息(步骤S1220)时,MS知道服务网络仍在等待具有轮询请求的下行数据所对应的轮询响应,且建立的TBF仍然存在,因而MS将变量C_R_FDB增加1(步骤S1230)。然后,MS要确定是否变量C_R_FDB的当前值超过了变量Tol_APR_D的值(步骤S1240)。如果是,则将变量Tol_APR_D的值设置为C_R_FDB(步骤S1250),从而就更新了未被发现的允许值(允许值用来表示小区中对应于下行数据轮询的轮询响应连续缺失的允许程度)。然后,该学习过程返回到步骤S1220来尝试等待下一个重传的最终RLC DATA BLOCK消息。而在步骤S1240中,如果变量C_R_FDB的当前值并未超过变量Tol_APR_D的值,则学习过程返回至S1220来尝试接收下一个重传的最终RLC DATA BLOCK消息。步骤S1220和步骤S1250可重复进行且变量C_R_FDB可继续增加直至TBF终止。
重复执行分别对应于控制消息和下行数据轮询的轮询响应连续缺失最大允许值的学习过程,且将此方法作为一个步骤执行,参考所学习允许值来管理轮询响应的传输。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考所学习允许值来管理轮询响应的传输的步骤流程图。在轮询响应管理过程中,使用计数器C_UPR_X来保持在一个建立的TBF中已忽略(disregard)的轮询响应的数目。该被忽略的轮询响应对应表示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且使用可变Tol_APR_X来表示所学习的允许值,其中,对于控制消息的情况,X可为C,而对于下行数据轮询的情况,X可为D。当检测到需要传输一个轮询响应时执行该轮询响应管理过程(步骤S1310),且确定计数器C_UPR_X的值是否超过变量Tol_APR_X的值(步骤S1320)。如果是,则不允许丢弃传输轮询响应而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且强制进行轮询响应传输(即强制进行轮询响应传输并丢弃CS呼叫信道监控)(步骤S1330)。一旦传输轮询响应,将计数器C_UPR_X的值设置或重设为0以引入丢弃传输轮询响应的未来机会(future opportunity)。而在步骤S1320中,如果计数器C_UPR_X的值并未超过可变Tol_APR_X的值,则确定是否此时在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上存在进入呼叫时刻(upcoming paging occasion)(步骤S1340)。如果是,则丢弃传输轮询响应且将计数器增加1(步骤S1350),否则,将轮询响应管理过程转至步骤S1330来传输轮询响应。之后,当检测到下一次需要传输轮询响应时,从步骤S1310处重新开始此轮询响应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一种使用循环调度(round-robin scheduling)机制来管理轮询响应传输的方法。即,以循环的顺序将单一RF资源分配给对应于一个SIM卡的呼叫信道的监控和对应于另一个SIM卡的轮询响应的传输。具体地,可将循环顺序设置为优选(favor)轮询响应的传输,或者优选呼叫信道的监控。此外,可将循环顺序设置为将单一RF资源平衡分配用于监控呼叫信道和传输轮询响应,则此循环顺序就是一个纯循环顺序。
图1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具有优先PS(PS-preferred)循环规则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流程图。在此轮询响应管理方法中,使用计数器X来计数在一个建立的TBF中轮询响应的传输尝试(transmission attempt)次数(也可以称计数器X用于检测来自服务网络的轮询响应传输请求),且使用常数GPRC做为循环基数来保证轮询响应的传输抢占资源。具体地,对于优先PS循环规则,将常数GPRC设置为3或者更大整数。首先,将计数器X第一次设置为初始值“0”(步骤S1410)。当检测到需要传输轮询响应时(步骤S1420),计数器X增加1(步骤S1430)。然后,确定公式X mod GPRC==0是否成立(步骤S1440)。如果此公式不成立,则不允许监控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而会继续传输轮询响应(即,强制进行轮询响应传输并丢弃CS呼叫信道监控)(步骤S1450)。反之,如果此公式成立,则接下来要确定是否此时在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上存在进入呼叫时刻(步骤S1460)。如果是,则丢弃传输轮询响应并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即允许CS呼叫信道监控抢占轮询响应传输所需的资源)(步骤S1470)。如果否,则跳转到步骤S1450传输轮询响应。具体地,X mod GPRC==0用于确保以优先PS循环的顺序来将单一RF资源分配用于传输对应于一个SIM的轮询响应和监控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即,只有在至少连续两次将RF资源分配给轮询响应的传输之后才允许丢弃轮询响应的传输而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的监控。
以常数GPRC设置为3为例。对于前两次轮询响应传输尝试(即,X=1和2),因为递增后的X不是3的倍数,因此不丢弃轮询响应的传输(如步骤S1450所示)。对于接下来的一次轮询响应传输(即X=3),(如步骤S1470所示)因为递增后的X是3的倍数,如果在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上存在进入呼叫时刻,则丢弃轮询响应的传输而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的监控。然后,以相同的顺序重复循环,即,在连续两次传输轮询响应之后丢弃一次轮询响应。
图1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具有优选CS(CS-preferred)循环规则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流程图。在此轮询响应管理方法中,使用计数器X来计数在一个建立的TBF中轮询响应的传输尝试次数(也可以称计数器X用于检测来自服务网络的轮询响应传输请求),且使用常数GMPPC做为循环基数来保证呼叫信道的监控抢占资源。具体地,对于优先CS循环规则,将常数GMPPC设置为3或者更大整数。类似于图14,首先将计数器X设置为初始值“0”(步骤S1510)。当检测到需要传输轮询响应时(步骤S1520),计数器X增加1(步骤S1530)。然后,确定公式X mod GMPPC==0是否成立(步骤S1540)。如果此公式成立,则不允许丢弃传输轮询响应并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而会继续传输轮询响应(即,强制进行轮询响应传输并丢弃CS呼叫信道监控)(步骤S1550)。反之,如果此公式不成立,则接下来确定是否此时在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上存在进入呼叫时刻。如果是,则丢弃传输轮询响应并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步骤S1570)。如果否,则跳转到步骤S1550传输轮询响应。具体地,X mod GMPPC==0用于确保以优先CS循环的顺序来将单一RF资源分配用于传输对应于一个SIM的轮询响应和监控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即,只有在至少连续两次将RF资源分配给呼叫信道的监控之后才允许执行对应于另一个SIM的轮询响应的传输。
以常数GMPPC设置为3为例。对于前两次轮询响应传输尝试(即,X=1和2),因为递增后的X不是3的倍数,如果在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上存在进入呼叫时刻,则丢弃传输轮询响应,而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如步骤S1570所示)。对于接下来的一次轮询响应传输(即X=3),(如步骤S1550所示)因为递增后的X是3的倍数,则不丢弃轮询响应的传输。然后,以相同的顺序重复循环,即,在连续两次丢弃传输轮询响应之后进行一次轮询响应传输。
除了优选PS循环和优选CS循环规则,也可将GPRC或GMPPC设置为2来采用纯循环规则。具体地,在步骤S1440或S1540中公式变为X mod 2=0,此公式将无线资源在用于传输轮询响应和监控呼叫信道之间进行轮流分配。
图1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具有随机优先机制(random preferencemechanism)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流程图。在此轮询响应管理方法中,使用变量X来存储在一个建立的TBF中轮询响应的传输请求而产生的随机数目,且使用变量PCW作为优先轮询响应的传输或者优先呼叫信道监控的优先决定基数。具体地,变量X和变量PCW都在有限的允许范围内。首先,将变量PCW设置为优先值(步骤S1610)。当检测到需要传输轮询响应时(步骤S1620),产生用于变量X的随机值(步骤S1630)。然后,确定变量X的值是否大于变量PCW的值(步骤S1640),如果是,则不允许丢弃传输轮询响应并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而会继续传输轮询响应(即,强制进行轮询响应传输并丢弃CS呼叫信道监控)(步骤S1650)。如果否,则接下来确定是否此时在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上存在进入呼叫时刻(步骤S1660)。如果是,则丢弃传输轮询响应并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步骤S1670)。如果否,则跳转到步骤S1650传输轮询响应。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择变量PCW的优先值接近允许范围的最小值以优选传输轮询响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选择变量PCW的优选值接近允许范围的最大值以优选监控呼叫信道,即,优选丢弃轮询响应的传输并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对应于另一个SIM的呼叫信道的监控。
请注意,可以任何无线通信装置来执行上述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单一收发器且支持两个或更多个用户识别卡,例如MS400、500或600。具体地,基频芯片410和510以及GSM/GPRS基频芯片611和WCDMA基频芯片621都可包括微处理单元(Micro-Processing Unit,MCU)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各步骤。由于上述方法的每个步骤可解释为基频芯片所提供的特定功能,因而可能需要基频芯片的MCU中的处理器逻辑的不同部分来执行所述功能。
本发明虽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改动与修饰。尽管上述实施例采用基于GSM/GPRS/EDGE和UMTS的技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例如CDMA 2000和TD-SCDMA、WiMAX、LTE以及TD-LTE技术。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2)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器单元,用于透过第一信道从第一服务网络接收轮询请求;
第二处理器单元,用于学习该第一服务网络的多个轮询响应的多次连续缺失的最大数目的允许值;
第三处理器单元,用于当先前已丢弃的多个轮询响应的累加数目小于或等于所学习的该第一服务网络的该允许值时,允许监控对应于第二服务网络的第二信道,并丢弃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对应于该轮询请求的一个轮询响应至该第一服务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该第一服务网络中累加已建立的临时块流中的重传的最终控制消息或重传的最终数据块的总数目来学习该第一服务网络的该允许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装置更包括:第四处理器单元,用于当先前已丢弃的多个轮询响应的该累加数目大于所学习的该第一服务网络的该允许值时,允许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该轮询响应并丢弃监控该第二信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新建立的临时块流,将先前已丢弃的多个轮询响应的该累加数目设置为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从一个小区重选择到另一个小区,将所学习的该第一服务网络的该允许值重设为初始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道为分组数据信道,且该第二信道为呼叫信道。
7.一种轮询响应管理方法,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该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包括:
透过第一信道从第一服务网络接收轮询请求;
学习该第一服务网络的多个轮询响应的多次连续缺失的最大数目的允许值;以及
当先前已丢弃的多个轮询响应的累加数目小于或等于所学习的该第一服务网络的该允许值时,允许监控对应于第二服务网络的第二信道,并丢弃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对应于该轮询请求的一个轮询响应至该第一服务网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该第一服务网络中累加已建立的临时块流中的重传的最终控制消息或重传的最终数据块的总数目来学习该第一服务网络的该允许值。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轮询响应管理方法更包括:当先前已丢弃的多个轮询响应的该累加数目大于所学习的该第一服务网络的该允许值时,允许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该轮询响应并丢弃监控该第二信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新建立的临时块流,将先前已丢弃的多个轮询响应的该累加数目设置为0。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于从一个小区重选择到另一个小区,将所学习的该第一服务网络的该允许值重设为初始值。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道为分组数据信道,且该第二信道为呼叫信道。
13.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有一个天线,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器单元,用于透过第一信道从第一服务网络接收轮询请求;以及
第二处理器单元,用于在一个时间段内允许监控对应于第二服务网络的第二信道,并丢弃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对应于该轮询请求的一个轮询响应至该第一服务网络,从而避免错过该第二信道中的移动终端呼叫。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装置更包括:第三处理器单元,用于在多个时间段内以循环顺序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该第二信道与传输该轮询响应的其中一种。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装置更包括:第四处理器单元,用于在多个时间段内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该轮询响应优先于将该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该第二信道。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装置更包括:第五处理器单元,用于在多个时间段内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该第二信道优先于将该无线资源分配用于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该轮询响应。
17.一种轮询响应管理方法,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该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包括:
透过第一信道从第一服务网络接收轮询请求;以及
在一个时间段内允许监控对应于第二服务网络的第二信道,并丢弃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对应于该轮询请求的一个轮询响应至该第一服务网络,从而避免错过该第二信道中的移动终端呼叫。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轮询响应管理方法更包括:在多个时间段内以循环顺序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该第二信道与传输该轮询响应的其中一种。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轮询响应管理方法更包括:在多个时间段内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该轮询响应优先于将该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该第二信道。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轮询响应管理方法更包括:在多个时间段内将无线资源分配用于监控该第二信道优先于将该无线资源分配用于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该轮询响应。
2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器单元,用于透过第一信道从第一服务网络接收轮询请求;以及
第二处理器单元,用于将无线资源随机分配用于在检测到检测到移动终端时监控对应于第二服务网络的第二信道,以及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对应于该轮询请求的一个轮询响应至该第一服务网络。
22.一种轮询响应管理方法,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该轮询响应管理方法包括:
透过第一信道从第一服务网络接收轮询请求;以及
将无线资源随机分配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终端时监控对应于第二服务网络的第二信道,和透过该第一信道传输对应于该轮询请求的一个轮询响应至该第一服务网络。
CN201210141236.8A 2011-07-22 2012-05-08 无线通信装置及轮询响应管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921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10789P 2011-07-22 2011-07-22
US61/510,789 2011-07-22
IN471MU2012 2012-02-21
IN471/MUM/2012 2012-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2103A true CN102892103A (zh) 2013-01-23
CN102892103B CN102892103B (zh) 2015-10-28

Family

ID=4753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123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92103B (zh) 2011-07-22 2012-05-08 无线通信装置及轮询响应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92103B (zh)
BR (1) BR102012018238A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538A (zh) * 2014-06-16 2017-02-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承载的服务感知准许控制
CN109981215A (zh) * 2014-06-09 2019-07-05 英特尔公司 用于促进同时轮询响应的系统和方法
CN111193904A (zh) * 2019-12-17 2020-05-2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巡检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05953A (zh) * 2018-09-28 2021-05-14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基础设施设备和方法
US11240740B2 (en) 2017-09-29 2022-0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radio frequency resources and terminal
CN115699991A (zh) * 2021-05-28 2023-02-03 柏思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多个远程订户识别模块配置文件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8194A (zh) * 2008-04-23 2009-10-2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轮询定时器的方法以及用于调节轮询定时器的系统
WO2011050195A2 (en) * 2009-10-23 2011-04-28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reception in multimode wireless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8194A (zh) * 2008-04-23 2009-10-2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轮询定时器的方法以及用于调节轮询定时器的系统
WO2011050195A2 (en) * 2009-10-23 2011-04-28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reception in multimode wireless networks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1215A (zh) * 2014-06-09 2019-07-05 英特尔公司 用于促进同时轮询响应的系统和方法
US11917678B2 (en) 2014-06-09 2024-02-27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simultaneous poll responses
CN106464538A (zh) * 2014-06-16 2017-02-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承载的服务感知准许控制
US11240740B2 (en) 2017-09-29 2022-0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radio frequency resources and terminal
CN112805953A (zh) * 2018-09-28 2021-05-14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基础设施设备和方法
CN111193904A (zh) * 2019-12-17 2020-05-2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巡检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93904B (zh) * 2019-12-17 2022-12-13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巡检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99991A (zh) * 2021-05-28 2023-02-03 柏思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多个远程订户识别模块配置文件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2103B (zh) 2015-10-28
BR102012018238A2 (pt) 2013-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8525B2 (en) NB LTE PRACH design
US9949310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operations between circuit switched (CS) and packet switched (PS) services with different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s, and machine-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71317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WO2021004512A1 (zh) 一种释放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99589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6078555A1 (en) Method for handling suspension of a physical channel in a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2892103B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轮询响应管理方法
CN114375606A (zh) 用于共享非特许频谱上的信道占用时间的方法及设备
EP2523523B1 (en) Methods for requesting emergency bearer services for low priority devices, and apparatuses using the same
US11343858B2 (en) Configur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W201206230A (en) Method of handling system information recep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4867127A (zh) 一种随机接入前导发送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285794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业务网络管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23004455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P4054231B1 (en) Idle state terminal device det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2566046B (zh) 移动通信设备及移动通信方法
CN106953984B (zh) 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6900043B (zh) 休眠控制系统及其休眠控制方法
CN107018560B (zh) 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7678278A (zh) 一种传输指示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4021176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program and control method
CN117897992A (zh) 一种发送接收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897932A (zh) 一种下行接收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