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2649A - 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2649A
CN102882649A CN2012103638161A CN201210363816A CN102882649A CN 102882649 A CN102882649 A CN 102882649A CN 2012103638161 A CN2012103638161 A CN 2012103638161A CN 201210363816 A CN201210363816 A CN 201210363816A CN 102882649 A CN102882649 A CN 102882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error correction
information
mimo
correction 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38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2649B (zh
Inventor
大渕一央
古川秀人
川端和生
田岛喜晴
河崎义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638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2649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058005172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2735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82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2649A/zh
Priority to HK13107873.2A priority patent/HK118084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2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2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通信方法。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应用MIMO进行传送,则增加了可变参数的数量,由此增加了控制信道所需的信息位的数量。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在单个帧中增加同时复用用户的数量,则与用户数量成比例地增加控制信道信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案对控制信道信息执行纠错编码处理;然后通过使用预定的编码方案对纠错编码的控制信道信息进行调制,之后传送该控制信道信息;并且进一步设置为使得可以根据传播状态而改变纠错编码处理中的编码率。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200580051722.9的发明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号:PCT/JP2005/018117,申请日:2005年9月30日,发明名称:控制信道信息传送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和终端)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信道信息传送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和终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使用控制信道来自适应地控制通信参数的用于分组通信的控制信道信息传送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和终端。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自适应无线电链路,例如自适应调制/解调、HARQ(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和调度,来增加数据分组的传送效率。
使用个别或公共的控制信道对这样的自适应无线电链路进行控制,并且将在与控制信道基本同时地传送的数据信道中使用的链路参数通知给每个用户终端。
例如,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方案的情况下,控制信道传送数据信道的调制方案和编码率。在HARQ的情况下,控制信道传送诸如要在数据信道上传送的分组的分组号以及重传次数的信息。在调度的情况下,控制信道传送诸如用户ID的信息。
根据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3GPP(第三代伙伴协议)标准化的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通过使用称为HS-SCCH(用于HS-DSCH的共享控制信道)的公共控制信道来执行如表1所示的控制信息传送。
表1
信道化码组信息 7比特
调制方案信息 1比特
传送块大小信息 6比特
混合ARQ处理信息 3比特
冗余和星座图(constellation)版本 3比特
新数据指示符 1比特
Ue身份 16比特
此外,根据上述的HSDPA,当在示出了无线电环境和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的图1中应用AMC方案时,在变化的无线电环境Ⅰ中的良好传播状态(超过阈值级别TH)下,通过将调制方案设置为16QAM(正交调幅)用增加的编码率执行高速数据传送。
另一方面,在不好的传播状态(低于阈值级别TH)下,通过将调制方案设置为QPSK(正交移相键控)用降低的编码率以低速执行数据传送。
这样,通过使用AMC方案改变用户传送速度,保持质量不变。即,如上述图1中所示,根据HSDPA,使得HS-DSCH的调制方案和编码率、用户数据可以根据传播状态Ⅰ而变化。此外,还将作为与上述用户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的HS-SCCH与用户数据(HS-DSCH)一起传送。
然而,此时,关于HS-SCCH即控制信息,如示出了无线电环境和信息量之间的关系的图2中所示,对控制信息Ⅳ的纠错编码的编码率是恒定的,由此,不管无线电环境Ⅰ好还是不好,要传送的信息量保持恒定。
在上述的情况下,当无线电环境Ⅰ处于良好状态下时,对于传送的控制信息来说,质量变得过度了。
此外,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高速数据传送,采用了多载波传送和使用多个天线的MIMO(多输入多输出)传送。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逐个子载波且基于各个传送天线地使用无线电参数自适应控制来进一步改善传送特性。
当使用上述的MIMO时,根据传播状态Ⅰ好还是不好,执行对是否应用MIMO的控制,如图3中所示。即,在示出了在是否应用MIMO和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的图3中,当应用MIMO时传送速度变高,而在相反情况时,传送速度变低。
此外,本发明的申请人先前已经提出了如下发明:根据在采用MIMO的传送系统中的预定状态(是否应用了MIMO),从各自具有不同信息量的多个控制信道格式中选择一个控制信道格式,并且使用上述选择的控制信道格式来传送控制信道(国际申请WO/2006/070466号公报:此后简称为先前申请)。
上述先前申请针对这样的假定情况:根据是否应用了MIMO,控制信道信息位数是不同的。作为先决条件,当对用户数据应用MIMO时(时段III),信息位数IV增加,如图4中所示,而当不对用户数据应用MIMO时,信息位数减少,如图5中所示。
由此,如示出了在MIMO应用和控制信道信息量之间的关系的图6中所示,在应用了MIMO的传播环境Ⅰ的时段III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可变参数的数量增加,并且控制信道所需要的信息位数增加。此外,当单个帧中的同时复用用户的数量增加时,存在控制信道信息也与用户数量成比例地增加的问题。
[非专利文献1]
3GPPTS25.212V5.9.0(2004-0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由此,本发明专注于通过使得对HS-SCCH即控制信道信息的纠错编码的编码率可变来解决应用了AMC(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案的分组型数据传送中的上述问题。
解决问题的手段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控制信道信息传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案对控制信道信息执行纠错编码;通过使用预定的调制方案,对经纠错编码的控制信道信息进行调制和传送;并且,根据传播状态而使得纠错编码中的编码率有所不同。
此外,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控制信道信息传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恒定的编码率,基于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案对控制信道信息执行纠错编码;通过使用预定的调制方案,对该经纠错编码的控制信道信息进行调制和传送;并且,在调制之前,根据传播状态,对该经纠错编码的信号进行码抽取或码重复。
此外,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基于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案的控制信道信息传送系统包括:纠错编码单元,其在基站侧对控制信道信息进行纠错编码;以及调制单元,其按预定的调制方案对纠错编码单元的编码输出进行调制。此外,设置如下:根据传播状态而使得纠错编码单元中的编码率有所不同。
此外,在上述方面,将应用了多输入多输出时的控制信道的编码率设置为大于没有应用多输入多输出时的编码率,从而不管是否应用多输入多输出,传送码位数都恒定。
在上述方面,在接收侧,与根据传播状态而有所不同的编码率相对应的各个纠错解码单元执行对共同接收的信号的纠错解码,此外,确定经纠错解码的信号的似然性,并且基于似然性确定结果而输出被确定为有效的经纠错解码信号。
通过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的图示出了作为现有技术的HSDPA的HS-DSCH的AMC控制中的无线电环境和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
图2的图示出了作为现有技术的HSDPA的HS-SCCH中的无线电环境和信息量之间的关系。
图3的图示出了先前申请中的应用了MIMO的HS-DSCH中的无线电环境和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
图4的图示出了当应用MIMO时的控制信道格式的实施例。
图5的图示出了当不应用MIMO时的控制信道格式的实施例。
图6的图示出了当应用MIMO时的HS-SCCH中的无线电环境和信息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示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包括基站1和用户终端2的传送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的图示出了对应于先前申请的发明的控制信道生成部12的结构。
图9的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信道生成部12的第一示例性结构。
图10的图示出了当应用本发明时MIMO的应用和控制信道信息量之间的关系。
图11的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信道生成部12的另一示例性结构。
图12的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户终端中的控制信道解调部件的示例性结构。
图13A和13B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效果与使用先前申请的发明的情况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7示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包括基站1和用户终端2的传送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控制信道生成部12的实施方式的结构。
关于从基站1到用户终端2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传送,使用应用了MIMO的先前申请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特征。然而,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图7中示出的传送系统结构。
基站1中的格式选择/指定部10基于包括复用用户的数量、用户终端的发送/接收功能、下行链路QoS和下行链路CQI(信道质量指示符)的信息,来选择控制信道格式。
这里,要选择的控制信道格式的实施例如之前在图4(表2)和图5(表3)中所示。
图4中示出的控制格式A包括调制方案(天线1)-调制方案(天线4)、编码率、扩频因子和码集,作为自适应控制参数。例如,在调制方案(天线1)-调制方案(天线4)中,设置有四(4)个调制方案类型(QPSK、8PSK、16QAM、64QAM)作为可变范围。在表2中示出的上述控制信道格式A中,自适应参数的类型和可变范围很宽,例如,在MIMO传送时,调制方案可以逐个天线地变化。
同时,图5中示出的控制格式B包括调制方案(对天线是共同的)、编码率、扩频因子和码集,作为自适应控制参数。例如,在调制方案(共同)中,设置有两个调制方案类型(QPSK、16QAM)作为可变范围。在表3中示出的上述控制信道格式B中,与控制信道格式A相比,自适应控制参数的类型和可变范围是有限的,并且位数近似为控制信道格式A的1/2。
返回参考图7,经由选择器15和发送器16,从信令生成部11将表示在格式选择/指定部10中选择的控制信道格式的指定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2,作为信令信息。而且,将格式指定信息通知给控制信道生成部12和数据信道生成部13。
控制信道生成部12是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并且具有对应于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结构和功能,但是作为基础结构,该结构包括纠错编码单元和调制单元。
在复用部14中基于格式指定信息对在控制信道生成部12和数据信道生成部13中生成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进行复用,此后,通过发送器16将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经由下行链路发送到用户终端2。
用户终端2中的信令解调部22对通过接收器20从基站1所通知的信令信息(格式指定信息)进行解调,并且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通知给控制信道解调部23。控制信道解调部23基于从信令解调部22所通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控制信道解调部23将从控制信道解调出的下行链路自适应控制参数通知给数据信道解调部21。
数据信道解调部21使用从控制信道解调部23通知的自适应控制参数,执行对数据信道的解调。
用户终端2中的传播路径测量部24测量用于选择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的下行链路CQI。通过从用户终端2到基站1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将下行链路CQI与上行链路QoS和用户终端2的发送/接收功能一起传送到基站1。
接下来,将描述从用户终端2到基站1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送。
类似于下行链路控制格式,在基站1的格式选择/指定部10中选择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为了选择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使用包括复用用户的数量、用户终端的发送/接收功能、上行链路QoS、上行链路CQI(信道质量指示符)等的信息集。
经由选择器15和发送器16,将所选择的上行链路控制格式从信令生成部11通知给用户终端2,作为信令信息。信令解调部22对从基站1所通知的信令信息进行解调,确定上行链路上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指定(复用方法),并且将上述格式指定信息通知给控制信道生成部25和数据信道生成部27。
在基站1中,将由格式选择/指定部10选择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通知给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解调部18。
控制信道解调部18基于从格式选择/指定部10通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控制信道解调部18将解调出的上行链路自适应控制参数通知给数据信道解调部19。
数据信道解调部19使用从控制信道解调部18通知的自适应控制参数,执行对数据信道的解调处理。由基站1中的传播路径测量部17测量用于选择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的上行链路CQI。
另外,从传播路径测量部17将测量的上行链路CQI通知给格式选择/指定部10。而且,将通过从用户终端2到基站1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送到基站1的上行链路QoS、下行链路CQI和用户终端2的发送/接收功能传送到格式选择/指定部10。
接下来,在图7中,将描述构成本发明的特征的控制信道生成部12的示例性结构。这里,在先前申请中,已经假定了应用MIMO的情况,其中,控制信道信息位的数量根据是否应用MIMO而不同,如图4和图5中所示。
即,从多个控制信道格式中,选择且使用一个控制信道格式,使得当对用户数据应用MIMO时控制信道信息集的数量较大(参考图4),而当不对用户数据应用MIMO时控制信道信息集的数量较小(图5)。
在上述情况下,控制信道生成部12的结构如图8中所示。
提供了纠错编码单元120和调制单元121。在纠错编码单元120中执行纠错编码,与之对应,在用户终端2侧的控制信道解调部23中执行纠错解码。
现在,让编码率R为R=0.241,其中R是要发送的码信息位数与其通过纠错编码而获得的发送码位数的比率。当在图8中未应用MIMO时,要发送的帧中的码信息位数是68,而发送码位数变为282=(68×1/0.241)位。
同时,当应用MIMO时,如果要发送的帧中的码信息位数是141,则发送码位数变为585=(141×1/0.241)位。
这样,因为编码率固定,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应用MIMO时发送码位数变大,如图6中所示。
由此,本发明的目标是解决上述问题。
图9的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信道生成部12的第一示例性结构。类似于图8中示出的结构,控制信道生成部12包括纠错编码单元120和调制单元121。
区别于图8中所示结构的特征是纠错编码单元120中的编码率是可变化的。
大编码率的情况相对于传播路径错误较弱,而小编码率的情况相对于传播路径错误较强。同时,当很少存在传播错误时应用MIMO,并且当频繁出现传播错误时不应用MIMO。
因此,根据本发明,当对用户数据应用MIMO时,生成控制信道的纠错编码单元的编码率增大。相反,当不对用户数据应用MIMO时,生成控制信道的纠错编码单元的编码率减小。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当对用户数据应用MIMO时,控制信道生成部12中的纠错编码单元120的编码率被设置为0.5。
由此,发送码位数为282(=141÷0.5),而当不对用户数据应用MIMO时,如图8中示出的示例性情况,纠错编码单元120中的编码率被设置为0.24,并且因此传送282(=141÷0.5)比特。
由此,不管是否应用MIMO,发送码位数是一样的,可以获得恒定的控制信息质量而不浪费无线电资源。
图10的图示出了当应用本发明时MIMO的应用和控制信道信息量之间的关系。与图6相比较,即使应用MIMO,也可以使得纠错编码的发送码位数恒定。因此,可以防止浪费资源。
图11的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信道生成部12的另一示例性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这样的特征:在纠错编码单元120和调制单元121之间提供了选择性地应用穿孔(puncture)功能或重复功能的单元122。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不管是否应用MIMO,都使得纠错编码单元120的编码率恒定。同时,设置为如下:通过在纠错编码单元120的输出端提供具有穿孔功能或重复功能的单元122,来以等效方式改变编码率。
由此,在调制单元121的输入端上使编码率可变,这与图9中示出的控制信道生成部12的结构具有同样的意义。
现在,在提供了穿孔功能的情况下,通过穿孔功能,当应用MIMO时,单元122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执行对纠错编码单元120的输出数据的抽取处理。当不应用MIMO时,使得纠错编码单元120的输出数据不经改变地通过。由此,不管是否应用MIMO,当纠错编码单元120的输出输入到调制单元121时,比特计数是一样的。
此外,当提供了重复功能时,通过重复功能,当不应用MIMO时,单元122重复地输出纠错编码单元120的输出数据的相同位。同样,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得当不应用MIMO时的发送位数与应用MIMO时的发送位数基本相等。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在图7中示出的传送系统中,作为基站1中的信令生成部11的功能,通知是否应用了MIMO和控制信道生成部12中的格式。图1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使得信令生成部11的上述功能不必要。
即,在用户终端2即接收侧中,使用对应于应用MIMO和不应用MIMO的情况的两种控制信道格式进行接收。于是,从接收的数据来检测显现为正确的任何一种格式。由此,基站1即发送侧可以将是否应用MIMO通知给接收端,而无需使用信息位资源来通知是否应用MIMO。
在图12所示的控制信道解调部23中,在无需进行信令解调而对从基站1侧发送的信号进行解调的解调器230的输出侧上,提供了两个纠错解码单元231a、231b,分别对应于上述两种控制信道格式。
第一纠错解码单元231a可以在对不应用MIMO时位数为68的帧信号进行纠错解码时获得正确的输出。为此,纠错解码单元231a基于假定的编码率=0.24执行纠错解码。
同时,第二纠错解码单元231b可以在对应用MIMO时位数为141的帧信号进行纠错解码时获得正确的输出。为此,基于假定的编码率=0.5来执行纠错解码。
可靠性确定和选择单元232根据第一纠错解码单元231a和第二纠错解码单元231b的输出来确定哪个解码结果显现为正确,并且基于上述结果选择纠错解码单元231a、231b的任一侧的输出。
由此,可能节省用于通知是否应用MIMO的信息位资源。
图13A和13B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效果与使用先前申请的发明的情况的比较。
图13A示出了来自使用HSDPA的基站的发送功率比。图13A中未示出的其余功率对应于指定给业务信道的功率。
图13B示出了基于HS-SCCH中的信道数量从图13A获得的业务信道中的可用功率。如之前描述的,根据先前申请中的发明,即使信息量很大,HS-SCCH的编码率也恒定。根据是否应用MIMO,业务信道的可用功率变得不同(参考图13B中的III)。相反,根据本发明,上述功率恒定(参考图13B中的IV)。
例如,在业务信道是两个信道的情况下(图13B中的箭头所示),在功率角度,本发明的效果与先前申请中的发明相比较,是其1.5倍大。
产业应用性
如已经根据附图描述的,在本发明中,通过使得纠错编码的编码率可以根据控制信道模式而改变,不管传播状态好还是不好的,都可以保持传送质量恒定,此外,即使应用MIMO,也可以防止对控制信息位传送的过剩质量。

Claims (2)

1.一种在设置有用于传送控制信道信息以进行自适应编码和调制的传送站的系统中使用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在传送站,
对所述控制信道信息进行纠错编码;
根据预定调制方案调制并且传送经纠错编码的控制信道信息;以及
应用多输入多输出时在调制之前所述控制信道信息的编码率大于没有应用多输入多输出时的编码率,以使得所传送的码的位数变为相同,而与使用多输入多输出无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接收站,
接收从所述传送站传送的所述控制信道信息,根据所述预定调制方案解调所述控制信道信息;以及
根据是否使用多输入多输出,与各个编码率相对应地对经解调的控制信道信息进行纠错解码。
CN201210363816.1A 2005-09-30 2005-09-30 通信方法 Active CN1028826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3816.1A CN102882649B (zh) 2005-09-30 2005-09-30 通信方法
HK13107873.2A HK1180847A1 (zh) 2005-09-30 2013-07-05 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800517229A CN101273598B (zh) 2005-09-30 2005-09-30 控制信道信息传送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和终端
CN201210363816.1A CN102882649B (zh) 2005-09-30 2005-09-30 通信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517229A Division CN101273598B (zh) 2005-09-30 2005-09-30 控制信道信息传送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2649A true CN102882649A (zh) 2013-01-16
CN102882649B CN102882649B (zh) 2015-09-30

Family

ID=47576739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3816.1A Active CN102882649B (zh) 2005-09-30 2005-09-30 通信方法
CN201210363690.8A Active CN102882648B (zh) 2005-09-30 2005-09-30 用于传送信息以进行自适应编码和调制的方法
CN201210363832.0A Active CN102868491B (zh) 2005-09-30 2005-09-30 基站和用于从传送站接收控制信道信息的用户终端
CN201210363651.8A Active CN102882646B (zh) 2005-09-30 2005-09-30 控制信道信息传送系统
CN201210363689.5A Active CN102904681B (zh) 2005-09-30 2005-09-30 用于传送控制信道信息以进行自适应编码和调制的方法
CN201210363844.3A Active CN102868493B (zh) 2005-09-30 2005-09-30 用于传送控制信道信息以进行自适应编码和调制的方法
CN201210363655.6A Active CN102904680B (zh) 2005-09-30 2005-09-30 用于传送信息以进行自适应编码和调制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3690.8A Active CN102882648B (zh) 2005-09-30 2005-09-30 用于传送信息以进行自适应编码和调制的方法
CN201210363832.0A Active CN102868491B (zh) 2005-09-30 2005-09-30 基站和用于从传送站接收控制信道信息的用户终端
CN201210363651.8A Active CN102882646B (zh) 2005-09-30 2005-09-30 控制信道信息传送系统
CN201210363689.5A Active CN102904681B (zh) 2005-09-30 2005-09-30 用于传送控制信道信息以进行自适应编码和调制的方法
CN201210363844.3A Active CN102868493B (zh) 2005-09-30 2005-09-30 用于传送控制信道信息以进行自适应编码和调制的方法
CN201210363655.6A Active CN102904680B (zh) 2005-09-30 2005-09-30 用于传送信息以进行自适应编码和调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7) CN102882649B (zh)
HK (4) HK1175616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87517A1 (en) * 2002-07-30 2004-02-04 Fujitsu Limite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CN1515127A (zh) * 2002-02-07 2004-07-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传输速率确定方法
US20050107036A1 (en) * 2003-11-19 2005-05-19 Samsung Elec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mmmon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65166A (zh) * 2004-03-05 2005-09-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自适应调制方法和数据率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79799B1 (ko) * 2002-07-29 2007-02-06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선 장치, 기지국 장치 및 송신 방법
CN1531261A (zh) * 2003-03-14 2004-09-22 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交互式多媒体网络系统和利用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JP4209315B2 (ja) * 2003-12-05 2009-01-1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伝送モード選択方法
CN101273598B (zh) * 2005-09-30 2012-11-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控制信道信息传送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和终端
CN102404080B (zh) * 2005-09-30 2014-07-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控制信道信息传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5127A (zh) * 2002-02-07 2004-07-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传输速率确定方法
EP1387517A1 (en) * 2002-07-30 2004-02-04 Fujitsu Limite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US20050107036A1 (en) * 2003-11-19 2005-05-19 Samsung Elec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mmmon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65166A (zh) * 2004-03-05 2005-09-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自适应调制方法和数据率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80847A1 (zh) 2013-10-25
CN102904680A (zh) 2013-01-30
CN102904681B (zh) 2015-09-02
CN102882649B (zh) 2015-09-30
CN102868493A (zh) 2013-01-09
CN102868491B (zh) 2015-07-08
CN102868491A (zh) 2013-01-09
CN102904681A (zh) 2013-01-30
CN102882646B (zh) 2015-07-08
CN102882648A (zh) 2013-01-16
CN102882648B (zh) 2015-12-09
CN102904680B (zh) 2015-07-29
CN102868493B (zh) 2015-10-14
CN102882646A (zh) 2013-01-16
HK1175616A1 (zh) 2013-07-05
HK1175618A1 (zh) 2013-07-05
HK1180849A1 (zh) 2013-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3598B (zh) 控制信道信息传送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和终端
CN102404080B (zh) 控制信道信息传送方法
CN101951305B (zh) 控制信道信息传送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和终端
CN102868493B (zh) 用于传送控制信道信息以进行自适应编码和调制的方法
CN102882647B (zh) 用户终端
CN102868492B (zh) 控制信道信息传送系统
JP5376007B2 (ja) 制御チャネル情報伝送方法、これを用いた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JP5024415B2 (ja) 制御チャネル情報伝送方法、これを用いた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08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08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