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0800B - 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0800B
CN102880800B CN201210359203.0A CN201210359203A CN102880800B CN 102880800 B CN102880800 B CN 102880800B CN 201210359203 A CN201210359203 A CN 201210359203A CN 102880800 B CN102880800 B CN 1028808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lutant
environmental
screening
toxicity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92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0800A (zh
Inventor
杨彦
李定龙
赵洁
王宗庆
陆晓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Guanggong 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3592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08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80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0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0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0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方法:(1)初步筛选出区域土壤环境需要优先控制的污染物;(2)结合中国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美国EPA重点控制污染物名单、我国潜在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筛除不在以上名录中的污染物;现场调研取样,量筛除超标率、检出率低的污染物;(3)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污染物环境中的持久性、环境效应、生物效应、生物毒性建立第一级筛选系统,选择评分等级较高的污染物;(4)确定人群暴露途径,建立第二级筛选系统,进行毒性评估,选择单项毒性较高的污染物;(5)考虑健康风险,及环境控制和监测可行性,确定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

Description

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科学和健康风险评价领域,涉及一种污染物筛选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人群健康风险评判标准,对区域土壤环境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进行筛选和优先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区域土壤环境污染的逐年加重和对保护区域土壤环境认识的提高,有关区域土壤环境污染物监控、治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土壤是重要的生物栖息场地,也是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的“源”和“汇”。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进入自然水体后,绝大部分被悬浮颗粒物吸附,并转移至土壤中。当土壤中pH、氧化还原电位等发生变化时,土壤中的重金属又被释放出来,另外,被污染土壤进行蔬菜等种植,重金属和有机物大量进入植物,通过食物链被动物和人类吸收,对动物和人类产生健康危害。因此,开展土壤污染物的重点控制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进入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物具有种类繁多、污染面广、毒性强等特点,对每一种污染物制定标准,实行控制是不可能的,只能对一些重点污染物予以控制。在众多污染物中,需制定一个筛选原则,筛选出需要优先控制的污染物。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采用优先排序和筛选方法,对土壤环境污染物进行定性或者半定量的分析。如,EfrainH等(1996)运用Hasse图解法对环境中优先污染物进行筛选;BerelsonWM等(2001)通过一元分布法对环境中污染物进行筛选排序;LuXX等(2004)运用综合分析法对环境中污染物进行了排序。我国全燮等(1993)应用模糊混合聚类方法对环境中有机物优先排序进行了研究;楼文高等(2002)通过密切值法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优先排序;刘存等(2003)应用Hasse图解法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进行筛选。分析国内外这些筛选方法,Hanse图解法和密切值法能直观描述复杂的信息,反应不同指标的化合物之间的矛盾,但不能对处于同一层次上的物质进行比较;模糊聚类法能对污染物进行筛选,但适用范围比较大的区域;一元分布法能通过排放量对污染物进行筛选,但所需数据量较大;综合评分法能对多个指标进行筛选,但有些指标之间不具有可比性。与这些方法相比,本专利采用多指标计分排序法,综合考虑以上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多指标参数,将参数两两对比计分,同时,考虑同一层次物质经赋分后区分不明显,采用聚类法进行更细致区分,通过这一方法得到的污染物优控名单,更具有全面性、可靠性。
此外,现有的研究方法中,虽然有部分方法进行了优化,考虑多指标参数或多级筛选,但都只考虑了污染物本身的危害,没有考虑其对人体健康危害,而土壤环境污染会通过多种暴露途径进入人体,最终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专利选用的方法是基于健康风险评价的计分排序法,在多指数计分排序筛选名单基础上,计算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值,确定其对人群健康危害的风险等级,选择风险级别高的污染物进行重点控制。与目前具有的专利相比,所建立的筛选方法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群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筛选出区域内需要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为污染物的监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方法,包括步骤:
(1)根据调查区域环境控制污染物名录(如太湖流域优控污染物名录等),和区域环境污染调查与研究数据初步筛选出区域土壤环境需要优先控制污染物;
(2)结合中国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美国EPA重点控制污染物名单、我国潜在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筛除不在以上名录中的污染物;
(3)对区域内土壤环境进行现场调研取样,取样检测步骤(1)、(2)筛选出的污染物种类,与环境标准值进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比较,按照区域采样数量筛除超标率、检出率低的污染物;
(4)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将步骤(3)所筛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持久性、环境效应、生物累积性、毒性结合建立第一级筛选系统,选择评分等级较高的污染物;
(5)根据区域人群对于该区土壤环境的暴露特征,确定暴露途径,评估步骤(4)中所筛选污染物的暴露风险,建立第二级筛选系统,进行毒性评估,选择单项毒性较高的污染物;
(6)根据步骤(5)精选出的特征污染物,综合区域人群的行为特征,考虑其健康风险,及其环境控制和监测的可行性,确定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步骤(4)中所述的多指标综合评分法,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评分指标体系中较难分类的指标,如半衰期等进行细化处理,重新赋予权重修正后和Copeland多指标计分排序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区域土壤环境中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持久性、环境效应、生物效应、生物毒性这4大特征结合的指标体系,通过不确定性赋分系统对数据进行赋分,建立第一级筛选系统。
所述环境持久性,用半衰期来衡量,使用优化过权重,对区域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物,包括对环境持久性不明显的污染物质,进行赋值分类。避免了污染物不能区分得分的情况,结合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评分准则进行细化赋值后评价赋分。
环境效应,用污染物年排放量计分排序。
生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物降解性、生物累积性。在生物积累性基准中,用生物浓缩累积系数(BCF)或者生物积累系数(BAF)值来判断,BCF\BAF﹥5000在此数据较难获得的情况下或者用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logKow﹥5来判断。
生物毒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通常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所述急性毒性一般以半致死剂量(LD50,mg/kg)和半致死浓度(LC50,mg/m3)作为急性毒性指标。所述慢性毒性一般以最小中毒剂量(TDL0,mg/kg)和最小中毒作用浓度(TCL0,mg/m3)作为慢性毒性指标。所述致癌性可参考IARC(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对致癌物的评价结果进行赋值。
本发明考虑到土壤环境介质中许多有机污染物的结构、性质较为相似,环境特征也鲜有差异,则达不到评分排序的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评分指标体系中较难分类的指标,如半衰期等进行细化处理,重新赋予权重。此外传统的综合评分法是通过公式进行加法、乘法、除法运算来对化学物质进行综合计数排序,但很可能这些指标间并没有可比性、不可合并。Copeland多指标计分排序法,是一种非参数排序法,使用“少数服从多数”的计分法进行排序,筛选出评分等级高的污染物。具体规则:设有n个污染物(X1、X2、···、Xn),每个污染物有m维指标。通过依次两两对比污染物的各指标,两物质中指标值大者,其该指标值记为+1;指标值小者,记为:-1;指标值相等者,则为0。最后将各污染物的指标值相加计分,并依此来排序。Copeland多指标计分排序法可更为客观的进行赋值评估,并可以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
步骤(5)中第二级筛选系统,是在区域土壤环境对人群暴露途径的确定情况下,通过计算区域人群的日均暴露剂量,评估步骤(4)所筛选出的污染物的致癌及非致癌风险。此部分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制的权衡化学物质致癌性可靠程度体系,选取美国环保署(USEPA)综合风险信息系统(IRIS)所列致癌强度系数及非致癌RfD值作为健康风险评价的依据,对每种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等级赋值,筛选综合积分靠前的污染物形成新的优先污染物名单。
暴露剂量的计算:
考虑土壤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主要暴露途径主要为土壤摄食、皮肤接触土壤。其对人群的日均暴露剂量可用一下模型进行估算:
①土壤摄食
通过土壤摄食途径进入人体的化学物日均暴露剂量ADD可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ADD = CS × IR × CF × FI × EF × ED BW × AT
②皮肤接触土壤:
Absorbed Dose ( mg / kg / d ) = C × SA × AF × ABS × EF × ED × CF BW × AT
CS、C指土壤中化学物质浓度,mg/kg;IR(IngestionRate)表示摄取速率,mgsoil/day;CF(conversionfactor)表示转换因子,10-6kg/mg;FI(fractioningestedfomContaminatedSource)表示被摄取污染源比例,%;EF(exposurefequency)表示暴露频率(days/year);ED(exposureduration)为暴露持续时间(years);BW(bodyweight)表示体重,kg;AT(averagingtime)表示平均接触时间(days);SA指皮肤接触表面积,cm2;AF指皮肤黏着度,mg/cm2·d;ABS指皮肤吸收因子。
健康风险表征:
每种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如下式所示:
R = ADD RfD × 10 - 6
R=q(人)×ADD
式中:R为发生某种特定有害健康效应而造成等效死亡的终身危险度或人群患癌终身超额危险度,无量纲,指0岁人群的期望寿命70年;ADD为日均暴露剂量(mg/kg·day);RfD为化学污染物的某种暴露途径下的参考剂量(mg/kg·d);10-6为与RfD相对应的假设可接受的危险度水平;q(人)为由动物推算出来人的致癌强度系数(mg/kg·d)。
根据步骤(4)形成的污染物名单,通过专家咨询法、综合考虑其可行性,进一步筛选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并以此作为最终名单。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区域适用性。结合区域土壤环境监控污染物名单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源,根据区域环境各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合区域污染源状况和动态规律,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2)方法具有先进性、全面性。目前筛选优先监控污染物的方法考虑的指标大多比较单一,不够全面,采用Copeland多指标计分排序法,将各种对区域土壤环境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计分排序,切合我国区域土壤环境的实际情况,所建立的筛选模式和方法体系具有全面性和可靠性。
(3)考虑健康安全性。考虑区域人群在土壤环境介质的不同暴露方式,综合考虑区域人群暴露途径,并对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按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进一步筛选污染物质。
(4)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强。以此确定的污染物优先控制名单,可强化我国区域土壤环境污染物监测与评价的针对性,为区域土壤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且本优先污染物筛选体系具有开放性,适用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污染物以及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的动态更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
应用实例
太湖流域某市土壤环境优先污染物的筛选
1.太湖流域某市土壤环境优先污染物的初步筛选
1.1研究区概况
某市位于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北缘,工业经济发达,从上世纪起冶金行业、电镀行业、机械加工行业就已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撑,由于这些行业在建立初期的粗放型生产,当地的土壤环境历史污染尤为严重,对区域人群健康构成威胁。
1.2采样布点情况
常州大学于2010年5月-2011年6月,在该市范围内设置150个采样点,采集土壤样本。采集样本数为67个。
1.3初步筛选Ⅰ
根据太湖流域优控污染物名录,和国内已有的针对太湖流域土壤的污染物调查和研究,筛选出太湖流域某市的主要污染物有103种,以镉、铅、苯、萘、六六六、苯并(a)蒽、狄氏剂等有机毒物、重金属为主,并以此作为优先控制污染物的初始名单。
1.4初步筛选Ⅱ
(1)将初始名单与国内外现有水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比较,包括中国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68种)、美国EPA重点污染物名单(129种)、我国潜在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55种),筛除不在我国潜在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美国EPA重点控制污染物名单中的污染物54种。筛除不在中国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中的污染物25种,形成具有24种污染物的初筛名单。
(2)根据对某市土壤环境采样和检测结果,与环境标准值(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比较,按照区域采样数量筛除超标率、检出率低于环境标准值两个数量以上的染物7种。最后筛选出符合区域土壤环境实情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初筛名单7类17种。
表1太湖流域某市土壤环境污染物初步筛选名单
1.2太湖流域某市土壤中优先污染物的二次筛选
1.2.1二次筛选第一级筛选系统
建立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持久性、环境效应、生物累积性、毒性结合建立第一级筛选系统,选择评分等级较高的污染物;
(1)环境中的持久性
结合目前对优先控制污染物的各种筛选方法,参考环境持久性赋分原则,选择通常使用的按半衰期对环境持久性进行5级划分的方法,将太湖流域某市土壤按环境持久性进行分类,并按类别进行赋分,具体赋分原则见表2。
表2土壤中环境持久性赋分原则
由于半衰期相近的污染物赋分后区分不大,根据前人研究发现,按照此标准进行赋值评分较难区分级别。因此,本发明使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污染物排序进行修正。
具体方法为:①设待分类的样本数集合为:X={x1、x2···、xn},②每个样本数xj有m个指标,则每个样本可用矩阵xj=(xj1、xj2···、xjn)表示,式中j=1,2···n,n为样本数。③设把X中样本数分为c类,且2≤c<n,则分类矩阵为:
U = U 11 U 12 . . . U 1 n U 21 U 22 . . . U 2 n . . . . . . | . . . U r 1 U r 2 . . . U rn
矩阵约束条件为:
Σ i = 1 n u ij - 1 = 0 j=1,2,……,n
0≤uij≤1i=1,2,……,c:j=1,2,……,n
Σ i = 1 n u ij > 0 i=1,2,……,c
④每一聚类中心可表示为:
Vi=(V21,V12,……V1n):i=1,2,……,c
⑤样本xj与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欧式距离)为:
| | x i - V j | | = ( x i 1 - V 11 ) 2 + ( x j 2 - V 12 ) 2 + · · · + ( x jm - V im ) 2
⑥以该距离为隶属度进行权重uji计算,即:
uji||xj-Vi||-Sij
首先选定标准参照物将污染物持久性指标参数标准化,根据欧式距离相近归为一类,将各参数进行分类,得到初始划分矩阵U0
U0=|0.80.40.80.60.40.40.20.20.60.60.20.40.60.60.80.40.2|
通过计算机程序确定欧式距离,进而确定环境持久性指数的细化分类数为8,在区间[0.5,4]内,以0.5的距离区分开,具体修正后排序见表3。
表3污染物环境持久性评分排序
以欧式距离为隶属度进行权重uji计算,各指标权重值见表4。
表4污染物各指标权重值
(2)根据多指数综合评分法建立的筛选系统,确定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环境效应、生物效应、生物毒性,分别查找污染物的年排放量A、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lgKow、急性毒性、“三致”效应的参数值。
表5污染物多指标参数
注:“-”为无资料。
(3)对一次筛选名单中各污染物多指标参数进行分级
采用模糊分析法对污染物各指标参数权重分别进行计算,并将各指标进行分级。环境效应指标中年排放量设计分值范围为0~5,排放量最大的评分为5,最小的评分为0,污染物年排放量指标的权重值,见表6。
表6环境效应指标赋值及权重
生物效应指标中lgKow设计分值范围为1~4,lgKow最大的评分为4,最小的评分为1,污染物lgKow指标的权重值,见表7。
表7生物效应指标赋值及权重
生物毒性指标中LD50、致癌、致突变、致畸指标设计分值范围为0~3,污染物毒性最大的评分为3,最小的评分为0,污染物LD50、致癌、致突变、致畸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4、2、2、2,见表8。
表8生物毒性指标赋值及权重
(4)对一次筛选名单中各污染物多指标参数进行赋值
参照以上各指标的分值范围,将污染物分别进行赋值,见表9。
表9污染物多指数赋分
(5)将赋分后的污染物各指标按照Copeland计分排序法进行计分排序。具体计分方式如下:共有16种水体污染物,每个污染物有7维指标。通过依次两两对比污染物各指标,两污染物中指标值大者,其该指标值记为+1;指标值小者,记为:-1;指标值相等者,则为0。最后将各污染物的指标值相加计分,并依此来排序。16种污染物Copeland计分排序结果见表10。
表10污染物Copeland计分排序
(6)通过Copeland计分排序,得到太湖流域某市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根据Copeland计分计算结果,可以确定污染物的排序,用R表示。将污染物排名分为3个等级:
严重影响污染物R≥10
中等影响污染物-30≤R≤9
弱影响污染物R≤-31
通过上述方法筛选出严重影响污染物4种(排序1~4的污染物),中等影响污染物8种(排序5~12的污染物),弱影响污染物3种(排序13~15的污染物)。由表11可见,Copeland计分排序法得到的严重影响污染物滴滴涕、狄氏剂位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列出的12种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之列,而苯并(a)芘、苯并(a)蒽是公认的生态危害非常严重的多环芳烃。
表11太湖流域某市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
12.2二次筛选第二级筛选系统
1.2.2二次筛选第二级筛选系统
建立基于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的二级筛选系统,根据污染物不同风险值和风险等级,选择风险等级较高的污染物进行优先控制。
1.暴露剂量的计算:
考虑土壤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主要暴露途径主要为土壤摄入、皮肤接触土壤。其对人群的日均暴露剂量可用下一模型进行估算:
①土壤摄食
通过土壤摄食途径进入人体的化学物日均暴露剂量ADD可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ADD = CS × IR × CF × FI × EF × ED BW × AT
②皮肤接触土壤:
Absorbed Dose ( mg / kg / d ) = C × SA × AF × ABS × EF × ED × CF BW × AT
CS、C指土壤中化学物质浓度,mg/kg;IR(IngestionRate)表示摄取速率,mgsoil/day;CF(conversionfactor)表示转换因子,10-6kg/mg;FI(fractioningestedfromContaminatedSource)表示被摄取污染源比例,%;EF(exposurefrequency)表示暴露频率(days/year);ED(exposureduration)为暴露持续时间(years);BW(bodyweight)表示体重,kg;AT(averagingtime)表示平均接触时间(days);SA指皮肤接触表面积,cm2;AF指皮肤黏着度,mg/cm2·d;ABS指皮肤吸收因子。
(1)太湖流域某市人群接触的土壤浓度均值见表12。
表12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均值(mg/kg)
(2)对某市人群接触土壤的暴露途径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对土壤的主要接触途径是经口、皮肤接触。根据污染物浓度和暴露剂量计算公式,查找某市土壤的暴露参数,见表13。
表13太湖流域某市土壤暴露参数
注:“”为实测值。
(3)由一级筛选形成名单,重点考虑严重影响和中等影响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分别对各污染物按暴露途径不同,计算土壤的暴露剂量,见表14。
表14太湖流域某市土壤中污染物暴露剂量[mg/(kg·d)]
2.健康风险表征
每种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如下式所示:
R = ADD RfD × 10 - 6 - - - ( 1 )
R=q(人)×ADD(2)
式中:R为发生某种特定有害健康效应而造成等效死亡的终身危险度或人群患癌终身超额危险度,无量纲,指0岁人群的期望寿命70年;ADD为日均暴露剂量(mg/kg·day);RfD为化学污染物的某种暴露途径下的参考剂量(mg/kg·d);10-6为与RfD相对应的假设可接受的危险度水平;q(人)为由动物推算出来人的致癌强度系数(mg/kg·d)。
(1)根据健康风险评价公式,将污染物分为致癌和非致癌两类进行风险评价。表15为各污染物相对应的可接受危险度水平和致癌强度系数。
表15污染物致癌强度系数和非致癌参考剂量
(2)根据污染物致癌和非致癌特性,分别计算太湖流域某市土壤污染物健康风险值,见表16。
表16太湖流域某市土壤污染物健康风险值
3.基于区间数的健康风险评价
根据风险评价模型,计算污染物风险值,运用模糊化原理,将风险评价标准区间进行等级划分。
具体步骤为:
(1)运用模糊化原理,根据专家意见将风险评价标准进行分级,生成区域特征污染物健康风险等级。根据模型计算,将污染物风险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Ⅰ级风险、Ⅱ级风险、Ⅲ级风险、Ⅳ级风险。
表17污染物风险等级及评价标准区间
(2)根据污染物健康风险等级,考虑列于Ⅲ级风险和Ⅳ级风险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因此,将处于这两个风险等级的污染物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
太湖流域某市污染物中滴滴涕处于Ⅳ级风险,滴滴涕、狄氏剂、六六六、苯并(a)芘、七氯处于Ⅲ级风险,是对人群健康危害较大的几种污染物,需要进行重点控制。
结合一级筛选形成的名单,综合考虑多指标计分排序和健康风险等级,精选出太湖流域某市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见表18。
表18太湖流域某市土壤污染物优控名单
经过一级筛选和二级筛选得到太湖流域某市污染物优控排名,其中,滴滴涕、狄氏剂、苯并(a)芘位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列出的12种POPs之列,在筛选名单中均排在前3名,属于优先控制污染物。

Claims (3)

1.一种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方法,包括步骤:
(1)根据调查区域环境控制污染物名录,和区域环境污染调查与研究数据初步筛选出区域土壤环境需要优先控制污染物;
(2)结合中国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美国环保署USEPA重点控制污染物名单、我国潜在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筛除不在以上名录中的污染物;
(3)对区域内土壤环境进行现场调研取样,取样检测步骤(1)、(2)筛选出的污染物种类,与环境标准值进行比较,按照区域采样数量筛除超标率、检出率低的污染物;
(4)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将步骤(3)所筛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持久性、环境效应、生物累积性、毒性结合建立第一级筛选系统,选择评分等级较高的污染物,
所述的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为,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评分指标体系中难分类的指标进行细化处理,重新赋予权重修正后和Copeland多指标计分排序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区域土壤环境中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持久性、环境效应、生物效应、生物毒性这4大特征结合的指标体系,通过不确定性赋分系统对数据进行赋分,建立第一级筛选系统,
其中,所述的Copeland多指标计分排序法是一种非参数排序法,使用“少数服从多数”的计分法进行排序,筛选出评分等级高的污染物,具体规则为,设有n个污染物,每个污染物有m维指标,通过依次两两对比污染物的各指标,两物质中指标值大者,其该指标值记为+1;指标值小者,记为-1;指标值相等者,则为0,最后将各污染物的指标值相加计分,并依此来排序;
(5)根据区域人群对于该区土壤环境的暴露特征,确定暴露途径,评估步骤(4)中所筛选污染物的暴露风险,建立第二级筛选系统,进行毒性评估,选择单项毒性较高的污染物;
(6)根据步骤(5)精选出的特征污染物,综合区域人群的行为特征,考虑其健康风险,及其环境控制和监测的可行性,确定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
2.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环境持久性,用半衰期来衡量,使用优化过的权重,对区域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物,包括对环境持久性不明显的污染物质,进行赋值分类;
环境效应,用污染物年排放量计分排序;
生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物降解性、生物累积性,在生物积累性基准中,用生物浓缩累积系数BCF或者生物积累系数BAF值来判断,BCF\BAF﹥5000在此数据较难获得的情况下或者用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5来判断;
生物毒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通常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急性毒性以半致死剂量和半致死浓度作为急性毒性指标;所述慢性毒性以最小中毒剂量和最小中毒作用浓度作为慢性毒性指标;所述致癌性参考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致癌物的评价结果进行赋值。
3.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进行毒性评估时,选取美国环保署USEPA综合风险信息系统IRIS所列致癌强度系数及非致癌RfD值作为健康风险评价的依据,对每种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等级赋值,筛选综合积分靠前的污染物形成新的优先污染物名单,
其中,所述RfD值为化学污染物的某种暴露途径下的参考剂量。
CN201210359203.0A 2012-09-25 2012-09-25 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 Active CN102880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9203.0A CN102880800B (zh) 2012-09-25 2012-09-25 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9203.0A CN102880800B (zh) 2012-09-25 2012-09-25 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0800A CN102880800A (zh) 2013-01-16
CN102880800B true CN102880800B (zh) 2016-02-24

Family

ID=47482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9203.0A Active CN102880800B (zh) 2012-09-25 2012-09-25 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808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3057B (zh) * 2013-08-23 2016-02-2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基于致癌风险的流域水体特征污染物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CN104569340B (zh) * 2013-10-21 2016-06-08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地下环境质量测定方法及装置
CN103606106B (zh) * 2013-11-29 2016-10-1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农业区土壤及地下水中农药类特征污染物的筛选方法
CN103679391B (zh) * 2013-12-30 2016-09-14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皮革化学品的风险评估系统
CN109584972B (zh) * 2018-11-07 2021-10-2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纺织工业优先管控污染物筛选方法
CN109709304A (zh) * 2018-12-28 2019-05-0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污染场地土地再利用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1222803B (zh) * 2020-01-14 2020-12-11 南京大学 基于环境风险系统的企业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1400660B (zh) * 2020-03-05 2021-08-27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试算法的建设用地土壤修复目标值的计算方法
CN111382934B (zh) * 2020-03-05 2021-07-27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暴露单元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方法
CN111353720B (zh) * 2020-03-13 2021-02-05 南京大学 一种区域土壤环境中高风险污染物的识别方法
CN111505241A (zh) * 2020-04-26 2020-08-07 深圳市宇驰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周边土壤污染等级评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380787B (zh) * 2020-05-18 2022-04-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lstm-nn时序预测的pm2.5中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CN112418675B (zh) * 2020-11-24 2024-04-26 沈阳建筑大学 控制单元水环境优控污染物的筛选方法
CN112381447A (zh) * 2020-11-30 2021-02-19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一种农田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筛选方法
CN112884268A (zh) * 2020-11-30 2021-06-01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一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筛选方法
CN113393127B (zh) * 2021-06-17 2023-06-20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区域环境管控化学物质筛查优选确定方法
CN113269471A (zh) * 2021-06-23 2021-08-17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变速箱再制造厂区优先控制大气污染物筛选方法
CN113657748A (zh) * 2021-08-13 2021-11-16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风险的场地重点行业高风险有机污染物筛选方法
CN113782199A (zh) * 2021-08-18 2021-12-10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指标体系和XGBoost的石化场地人体健康风险识别方法
CN114357889A (zh) * 2022-01-10 2022-04-1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人群健康风险的地块土壤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CN115578000B (zh) * 2022-09-06 2024-05-03 河北大学 一种蔬菜抗重金属能力的评价方法
CN116402353B (zh) * 2023-06-06 2023-09-05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一种工业化城市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7495361B (zh) * 2024-01-02 2024-04-26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重点管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筛查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7180A (zh) * 2010-04-30 2010-09-2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气污染风险源识别方法
CN101976302A (zh) * 2010-10-11 2011-02-16 刘征涛 化工区环境水质优先监控污染物的筛选方法
CN102129614A (zh) * 2011-02-28 2011-07-2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风险诊断及分级方法
US8162845B2 (en) * 2005-12-05 2012-04-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Environment control device, environment control method, environment control program, and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2845B2 (en) * 2005-12-05 2012-04-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Environment control device, environment control method, environment control program, and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CN101847180A (zh) * 2010-04-30 2010-09-2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气污染风险源识别方法
CN101976302A (zh) * 2010-10-11 2011-02-16 刘征涛 化工区环境水质优先监控污染物的筛选方法
CN102129614A (zh) * 2011-02-28 2011-07-2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风险诊断及分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0800A (zh)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0800B (zh) 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土壤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
CN102867116A (zh) 基于健康风险的区域水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
Ali et al.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water and sediment of an urban river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a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de Vallejuelo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trace elements in sediments: The case of the estuary of the Nerbioi–Ibaizabal River (Basque Country)
Jovanovic et al. Arsenic occurrence in drinking water supply systems in ten municipalities in Vojvodina Region, Serbia
Chen et al.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and soils in an interconnected river-soil system based on a composite fingerprint screening approach
CN103413057B (zh) 基于致癌风险的流域水体特征污染物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Poleto et al. The identification of sediment sources in a small urban watershed in southern Brazil: an application of sediment fingerprinting
Liu et al. A comprehensive index for evaluating and enhancing effective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two industrial parks in China
Wan et al. A novel comprehensive model of set pair analysis with extenics for river health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semi-arid basin-A case study of Wei River Basin, China
Yue-Fang et al. A pollu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source analysis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A case study of Lake Gehu, China
Wu et 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ealth assessment of lake water ecosystem system based on simulated annealing-projection pursuit: A case study of plateau lake
CN110781225B (zh) 一种环境介质污染物浓度水平的诊断方法
Liu et al. Improved method for benthic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by integrating chemical indexes into multiple biological indicator species—A case study of the Baiyangdian Lake, China
Gui et al. Evaluation of sediment-associated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Chaohu Lake, Eastern China
Choudhury et al. Appraisal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and their source apportionment identification in five river water systems of the coastal areas in Bangladesh
Herasymchuk et al. Water quality from the sources of non-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within the rural settlements of Zhytomyr region
Cooper et al. Evaluating the impacts of contrasting sewage treatment methods on nutrient dynamics across the River Wensum catchment, UK
Paisley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acro-invertebrate taxa as indicators of nutrient enrichment in rivers
Pennington et al. Evaluating microbial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in Oregon Rivers
Zhan et al. Baseline determination, pollution source and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Amu Darya Basin, Central Asia
Yang et al. Distribution and assessment of Cr, Pb, Ni and Cd in topsoil of the modern Yellow River Delta, China
Par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gunbiade et al. Fuzzy logic-based modeling of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al status of an industrial estate in Nigeria
Nanayakkara et al. Risk evaluation and remedial measures for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lagoonal sediments of the Negombo Lagoon, Sri Lanka after the X-Press Pearl maritime disas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1

Address after: 1 / F and 2 / F, Shant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12 Haibin Road, Shantou, Guangdong 515000

Patentee after: Shantou Guanggong 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Gehu Lake Road Wujin District 213164 Jiangsu city of Changzhou province No. 1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5

Address after: 510062 Dongfeng Road 729,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tentee after: Shantou Guanggong 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1 / F and 2 / F, Shant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12 Haibin Road, Shantou, Guangdong 515000

Patentee before: Shantou Guanggong 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