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6331B - 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土壤改良剂 - Google Patents

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土壤改良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6331B
CN102876331B CN201210226486.1A CN201210226486A CN102876331B CN 102876331 B CN102876331 B CN 102876331B CN 201210226486 A CN201210226486 A CN 201210226486A CN 102876331 B CN102876331 B CN 1028763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olycarpeae
scope
soil
oyster she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64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6331A (zh
Inventor
徐正勳
姜光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 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 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 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 J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76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6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6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6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4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 C09K17/48Organic compounds mixed with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e.g. 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9K17/50Organic compounds mixed with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e.g. 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the organic compound being of natural origin, e.g.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4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1/00Agricultural u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9/00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pH regul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土壤改良剂,尤其涉及利用牡蛎壳(贝壳粉)的土壤改良剂,更详细而言,由于包含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因此不仅可以中和酸性土壤,而且有助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改善质量以及提高生产量,而且能够预防病虫害。

Description

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土壤改良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土壤改良剂,尤其涉及利用了牡蛎壳(贝壳粉)的土壤改良剂,更具体而言,由于所述土壤改良剂包含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因此不仅可以中和酸性土壤,而且能够有助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生产量,并且能够预防病虫害。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因每年无节制地施于全国农土的各种无机化肥和农药等的大量喷洒,从而作物被吸收后剩余的成分被累积于土壤中,因而最终导致土壤丧失自净能力,且给作物生长带来很大的障碍。
由此,土壤急剧酸性化,且因土壤中微生物的食物逐渐减少而降低微生物的活动能力,而且,因缺乏应由微生物来分解的有机物而抑制气体的产生,因此,由于没有土壤的呼吸空间而降低土壤的肥沃度,进而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在逐渐失去肥沃度的农土上栽培各种农作物,不得不播撒比先前更多的化肥和农药,从而逐渐制造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最坏的环境。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堆土、或者使用石灰质或硅酸质肥料等各种形式的土壤改良剂,但是对被酸性化的土壤和恢复土壤的肥沃度方面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并提供一种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不仅可以中和酸性土壤,而且能够有助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生产量,并且能够预防病虫害。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所述土壤改良剂包含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所述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牡蛎壳进行第一次粉碎,从而选取在上述经第一次粉碎的牡蛎壳粒子中直径在25~30mm范围内的粒子,并对上述选取的粒子进行第一次干燥,之后,将上述经第一次干燥的粒子在冷却塔内以10~15℃范围内的温度进行冷却,接下来,利用60~80℃范围内的气体对上述经冷却的粒子进行第二次干燥以去除上述粒子内部的湿气,并且,粉碎上述经第二次干燥的粒子,从而准备牡蛎壳粉末的步骤;对属于显花植物类的植物进行切割而分为叶、茎以及根,并将上述叶粉碎成3~5mm范围内,之后,以30~50℃范围内的温度冷凝,并且,对上述茎以及根进行粉碎之后以50~80℃范围内的温度冷凝,接下来,将上述冷凝的叶、茎以及根混合并以80~100℃范围内的温度冷凝20~30分钟,从而准备显花植物类萃取物的步骤;以及混合上述准备的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的步骤。
在此,优选为,上述准备牡蛎壳粉末的步骤,包括对上述第一次干燥或第二次干燥所产生的废气进行冷凝而排出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方式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含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而构成,且在化学成分上包含如下成分而构成,所述成分为:重量百分比40~50%的碱、重量百分比30~40%的钙、重量百分比1~4%的氮、重量百分比1~3%的镁、以及重量百分比3~28%的其余成分,所述其余成分为,山椒素(sanshol)、二戊烯(dipentene)、糖以及氨基酸。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以及附图将变得更加明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包含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的土壤改良剂具有如下效果,即,不仅可以中和酸性土壤,而且能够有助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生产量,并且能够预防病虫害。
上述本发明利用了牡蛎壳的土壤改良剂,其可改善酸性化的土质,且能够再生利用废弃的水产物废气物,从而不仅可以提高自然利用率,而且能够减少包括海洋在内的环境污染。
另外,本发明还包含作为野生植物的显花植物类,从而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以及提高生产量,而且还能够预防病虫害。
近年来,因为酸雨,而不仅是农业用土壤,山林土壤等所有土壤的酸性化倾向也较明显,因此,优选使用碱性石灰肥,但是对于非农业用土地的山林土壤,因没有如本发明的中和用肥料,因此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山林土壤的改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且可以有各种实施例,以下,根据附图对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特定实施方式,还应包含属于本发明的思想以及技术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替代物。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若认为与公知技术有关的具体说明有碍于对本发明的理解,则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说明特定的实施例,而非限定本发明。在语境中没有明确表示的情况下,单数的记载包含复数的含义。在本申请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表示存在说明书中所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而非预先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第一、第二等术语可以用于说明多种结构要素,但上述结构要素并不限定于上述术语。上述术语只用于区分一个结构要素和其他结构要素。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尤其是以包含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为特征,为此,所述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牡蛎壳粉末的步骤S100;准备显花植物类萃取物的步骤S200;以及混合上述准备的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的步骤S300。在此,准备牡蛎壳粉末的步骤S100和准备显花植物类萃取物的步骤S200不分先后顺序,可以同时准备。
上述准备牡蛎壳粉末的步骤S100,例如,利用颚式粉碎机(Jaw crusher)对被投入至漏斗而以定量供给的牡蛎壳(贝壳粉)进行第一次粉碎,并且利用回转筛(rotary screen)而选取在上述经第一次粉碎的牡蛎壳粒子中直径在25~30mm范围内的粒子,之后,在400~700℃的旋转式干燥机中对上述选取的粒子进行第一次干燥。在第一次干燥之后,可以利用颚式粉碎机进行追加粉碎,之后,利用回转筛再次选取上述范围内的粒子。
接下来,在冷却塔内以10~15℃范围内的温度对上述第一次干燥或再次选取的粒子进行冷却,接着,利用60~80℃范围内的高温热风气体对上述经冷却的粒子进行第二次干燥以去除上述粒子内部的湿空气。在此,通过上述第二次干燥而产生的贝壳粉的废气(或废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利用另外的冷凝器进行冷凝而排出。这种方式也可以用于通过上述第一次干燥而产生的废气。在上述第一次干燥或第二次干燥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牡蛎壳粒子内的水分蒸发而去除包含在其中的杂质。即,在废气中水蒸气的杂质的一部分进行冷凝而将其冷凝水排出至外部,从而去除杂质,且在去除废气中牡蛎壳的微粒的同时、可以排出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湿空气。
接着,优选如下方式准备牡蛎壳粉末,即,利用筛选取上述经第二次干燥的粒子中粒子大小在1~5mm范围内的粒子,之后,利用锤式粉碎机(hammercrusher)进行第二次粉碎并以粉末状保存起来,由此完成牡蛎壳粉末的准备。
在上述准备显花植物类萃取物的步骤S200中,优选为如下方式准备液态的显花植物类萃取物,即,对在野生环境的海风中生长的显花植物类植物进行切割而分为叶、茎以及根。并且,利用切丝机将上述叶切成3~5mm范围内的丝并进行粉碎,之后,加入水并以30~50℃范围内的温度加热、冷凝,并且,上述茎以及根利用粉碎机(颚式粉碎机)粉碎之后,加热至50~80℃范围内的温度并冷凝。接着,将上述冷凝的叶、茎以及根混合,之后,以80~100℃范围内的温度加热20~30分钟而冷凝,由此准备液态的显花植物类萃取物。
这样的液态的显花植物类萃取物,在进行成分分析之后,优选单独保存,且可以包装成18~180e的大小。
接着,本发明包括混合上述准备的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的步骤S300。例如,对上述准备的牡蛎壳粉末进行成分检查并取一定量而与上述准备的显花植物类萃取物进行混合。混合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上述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从各自的供应器移送至混合器,并在上述混合器中使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混合之后冷凝,从而制造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土壤改良剂。
这样混合而成的土壤改良剂包含上述显花植物类萃取物所具有的山椒素、二戊烯、糖、氨基酸以及香茅醇等。
如上述方式混合之后,以一定的量进行包装,从而可以商品化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优选包装单位为20kg~1000kg。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而构成,且从化学成分上分析包含如下成分而构成,所述成分为:重量百分比40~50%的碱、重量百分比30~40%的钙、重量百分比1~4%的氮、重量百分比1~3%的镁、以及重量百分比3~28%的其余成分,所述其余成分为,山椒素(sanshol)、二戊烯(dipentene)、糖以及氨基酸。
即,本发明作为原料物质而包含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且上述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也包含于作为最终产品的土壤改良剂中。与此同时,若对上述土壤改良剂的成分进行化学分析,则包括如下成分而构成,即:重量百分比40~50%的碱、重量百分比30~40%的钙、重量百分比1~4%(优选为重量百分比1.4%)的氮、重量百分比1~3%(优选为重量百分比0,1%)的镁、以及重量百分比3~28%的其余成分,所述其余成分为,包括山椒素(sanshol)、二戊烯(dipentene)、糖以及氨基酸。在上述其余重量百分比3~28%的成分中,除上述山椒素(sanshol)、二戊烯(dipentene)、糖以及氨基酸之外,还可以包含少量的香茅醇以及有机质等。在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中,不包含重金属成分。
这种本发明所涉及的土壤改良剂为亲环保有机农药或复合肥料,且由有机质构成,并且,即使经过脱水处理水分成分也能达到40%的水分。而且,因为有机质粒子非常小,从而在以较快地速度被土壤吸收的同时、以较快速度被植物(农作物)吸入。另外,本发明包括作为野生草的显花植物类,且由于显花植物类特有的香气以及含有香茅醇和山椒素、二戊烯等成分,且包含大量的钙成分,从而作为化工农药的替代品而适合使用。
【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能够通过如下实施例更易理解,下述的实施例是为了例示本发明,而非限定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包含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的土壤改良剂的制造
首先,以如下方式准备了牡蛎壳粉末。即,将牡蛎壳投入至漏斗而以定量供应的方式利用颚式粉碎机(Jaw crusher)进行第一次粉碎。而且,利用回转筛(rotary screen)而选取在上述经第一次粉碎的牡蛎壳粒子中直径在25~30mm范围内的粒子。接着,在400~700℃的旋转式干燥机中对上述选取的粒子进行第一次干燥。之后,在冷却塔内以10~15℃范围内的温度对上述经第一次干燥的粒子进行冷却,接着,利用60~80℃范围内的高温热风气体对上述经冷却的粒子进行第二次干燥,以去除上述粒子内部的湿空气。与此同时,上述第二次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贝壳粉的废气利用另外的冷凝器冷凝而排出。接着,利用筛而选取在上述第二次干燥的粒子中粒子大小在1~5mm范围内的粒子,之后,利用锤式粉碎机(hammer crusher)进行第二次粉碎之后以粉末状保存起来,从而完成了牡蛎壳粉末的准备。
另外,以如下方式准备了显花植物类萃取物。即,对在野生环境的海风中生长的显花植物类植物进行切割而分为叶、茎以及根。并且,利用切丝机将上述叶切成3~5mm范围内的丝并进行粉碎之后,加入水并以30~50℃范围内的温度加热、冷凝,而上述茎以及根利用粉碎机(颚式粉碎机)粉碎之后,加热至50~80℃范围内的温度并冷凝。接着,将上述冷凝的叶、茎以及根混合,之后,以80~100℃范围内的温度加热20~30分钟并冷凝,从而准备了液态的显花植物类萃取物。
接着,对上述准备的牡蛎壳粉末进行成分检查,并通过供应器而向上述准备的显花植物类萃取物供应一定量并进行混合。
实验例1:土壤改良剂的成分分析
对根据上述实施例而制造的土壤改良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在此,基准为现有的一般土壤改良剂中所包含的构成成分的比率。下表1中还表示了在595mm和1,680mm的粉末度。
【表1】
如上表1所示可以确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土壤改良剂,与现有的一般的土壤改良剂相比,土壤改良所需的碱性成分和钙的含量明显高。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土壤改良剂几乎没有被检测出重金属成分。
实验例2:利用土壤改良剂的土壤改良效果测定
对利用根据上述实施例而制造的土壤改良剂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壤的改良效果进行了测定。
首先,在分别种植有生菜、白菜、菠菜、玉米以及辣椒的pH5的酸性土壤中,分别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和现有术的一般土壤改良剂48小时,之后,对上述土壤的pH值变化进行了测量。作为参考,适合于作物生长的土壤酸度为pH6.0~6.5。
其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如上表2所示可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土壤改良剂,与现有的一般的土壤改良剂相比,土壤改良效果明显优异。优异平均约57%。在部分作物中pH值超过6.5,但通过调节根据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的使用量,从而以最少的量获得优异的土壤改良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另外,分别以生菜和白菜作为对象对初期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的结果确认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土壤改良剂,与现有的一般的土壤改良剂相比,具有优异1.5~1.8倍左右的农作物的成长效果,而且,还具有亲环保的优异的农作物生长效果以及病虫害预防效果。

Claims (3)

1.一种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其为包含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的土壤改良剂的制造方法,所述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对牡蛎壳进行第一次粉碎,从而选取在上述经第一次粉碎的牡蛎壳粒子中直径在25~30mm范围内的粒子,并对上述选取的粒子进行第一次干燥,之后,将上述经第一次干燥的粒子在冷却塔内以10~15℃范围内的温度进行冷却,接下来,利用60~80℃范围内的气体对上述经冷却的粒子进行第二次干燥以去除上述粒子内部的湿气,并且,粉碎上述经第二次干燥的粒子,从而准备牡蛎壳粉末的步骤;
对属于显花植物类的植物进行切割而分为叶、茎以及根,并将上述叶粉碎成3~5mm范围内,之后,加入水并以30~50℃范围内的温度加热、冷凝,并且,对上述茎以及根进行粉碎之后以50~80℃范围内的温度冷凝,接下来,将上述冷凝的叶、茎以及根混合并以80~100℃范围内的温度加热20~30分钟并冷凝,从而准备显花植物类萃取物的步骤;以及
混合上述准备的牡蛎壳粉末和显花植物类萃取物的步骤,
其中,所述显花植物类萃取物含有山椒素、二戊烯、糖、氨基酸以及香茅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准备牡蛎壳粉末的步骤,包括对上述第一次干燥或第二次干燥所产生的废气进行冷凝而排出的步骤。
3.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制备。
CN201210226486.1A 2011-07-14 2012-06-29 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土壤改良剂 Active CN102876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70091 2011-07-14
KR1020110070091A KR101152154B1 (ko) 2011-07-14 2011-07-14 토양개량제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른 토양개량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6331A CN102876331A (zh) 2013-01-16
CN102876331B true CN102876331B (zh) 2015-04-29

Family

ID=46607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6486.1A Active CN102876331B (zh) 2011-07-14 2012-06-29 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土壤改良剂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152154B1 (zh)
CN (1) CN1028763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26920B1 (ko) 2013-01-15 2014-08-08 박창하 천연물을 이용한 친환경의 고품질 비료의 제조방법
CN106083477A (zh) * 2016-06-17 2016-11-09 汤海涛 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59171A (ko) * 2001-01-03 2002-07-12 박충생 굴패각을 이용한 완효성 피복비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502672A (zh) * 2002-11-25 2004-06-09 中国海洋大学 以牡蛎壳为主的土壤调理剂
CN101275078A (zh) * 2007-03-30 2008-10-01 深圳市夏氏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含海洋生物体的土壤调理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18448Y1 (ko) 2003-03-27 2003-06-28 배동한 굴 패각분(貝殼粉)제조장치
KR100648012B1 (ko) 2005-03-18 2006-11-23 강광호 폐화석을 이용한 석회비료 제조방법
CA2815183C (en) * 2010-10-19 2019-10-29 Holganix, Llc Organic soil amendments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plant health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59171A (ko) * 2001-01-03 2002-07-12 박충생 굴패각을 이용한 완효성 피복비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502672A (zh) * 2002-11-25 2004-06-09 中国海洋大学 以牡蛎壳为主的土壤调理剂
CN101275078A (zh) * 2007-03-30 2008-10-01 深圳市夏氏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含海洋生物体的土壤调理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6331A (zh) 2013-01-16
KR101152154B1 (ko) 2012-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0362B (zh) 利用水葫芦发酵生产的有机肥料及其方法
CN102992900B (zh) 一种包含沙蚕毒素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药肥组合物
CN107142112A (zh) 一种生物炭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97648B (zh) 一种含有菇类蛋白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7056487A (zh) 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3445A (zh) 一种有机农业生物炭复合肥的制备方法
CN102775245B (zh) 一种包含氟虫腈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药肥组合物
CN104072310A (zh) 一种多功能生态酸性土壤调理剂
CN102775246B (zh) 一种包含氟虫腈的药肥组合物
CN106673895A (zh) 一种稻草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3416A (zh) 一种秸秆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6927A (zh) 麦饭石生物有机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39383A (zh) 一种含有呋虫胺和杀虫单的药肥颗粒剂在水稻上的应用
CN104844377A (zh) 一种适用于水浇地作物的有机复合肥料
CN105418240A (zh) 一种含三七总皂苷的抗盐碱牛粪有机肥
CN102876331B (zh) 土壤改良剂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土壤改良剂
CN101555179A (zh) 一种抗虫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2782A (zh) 一种有机腐熟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4380B (zh) 一种适合薯类植物的有机复合肥料
CN106187483A (zh) 一种防病虫害环保有机肥料
CN106171697A (zh) 一种高产水稻种植技术
CN111670900A (zh) 一种水稻田苗前封闭除草剂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5110884A (zh) 一种有机底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6496A (zh) 一种颗粒微生物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4478628A (zh) 一种鸡粪有机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