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8501A - 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8501A
CN102868501A CN2012103516535A CN201210351653A CN102868501A CN 102868501 A CN102868501 A CN 102868501A CN 2012103516535 A CN2012103516535 A CN 2012103516535A CN 201210351653 A CN201210351653 A CN 201210351653A CN 102868501 A CN102868501 A CN 102868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k
polling
portable terminal
network equipment
polling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16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铮
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516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685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68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85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询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对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所述移动终端按照网络设备要求的上报方式将轮询请求所要求的部分的接收状态给所述网络设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轮询系统、移动终端和网络设备。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实现网络设备可以控制移动终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的同时,保留移动终端可以采用携带NPB的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来上报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的选项,因此,可以在大窗口或小窗口的情况下都能很好的工作,比现有方案更灵活,有更好的空口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移动通信业务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于是提出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平滑过渡的需求,向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的主要技术包括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GSM演进增强数据速率)、HSCSD(High Speech Circuit Switched Data,高速语音电路交换数据),在这些技术中研究的重点在于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高传输速率和减小传输时延。
GPRS是在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中引入的分组数据交换技术,叠加于GSM系统上,延长了GSM的使用寿命,基于分组数据包的转发和信道的统计复用,从而使现有的GSM提供的数据业务首次从9.6Kbps飞跃到了100Kbps以上。但是,由于GPRS仍然采用和GSM一样的GMSK(Gaussian 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最小移频键控)调制方式,传输速率无法达到3G业务要求的2Mbps,因此,为了充分满足未来无线多媒体应用的带宽需求,EDGE成为一种从GPRS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过渡性方案。
EDGE是一种基于GSM/GPRS网络的数据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通常又称为2.75G技术。该技术主要在于能够使用宽带服务,能够让使用800、900、1800、1900MHz频段的网络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部分功能,与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共用核心网,通过引入Iu接口,演进GSM/EDGE无线接入网成为GERAN(GSM EDGERadio Acesss Network,GSM EDGE无线接入网)。
GERAN共享信道上,无线资源分配方式通过临时块流TBF(TemporaryBlock Flow,临时块流)实现。TBF是MS(Mobile Station,移动台)和网络之间的临时连接,只在数据转发的过程中存在。上下行资源分配相互独立,但均是受网络控制。下行方向的TBF由网络总体规划资源分配,上行方向网络通过USF(Uplink State Flag,上行状态标识)来调度TBF对资源的占用。一个TBF可包含一个或多个PDCH(PACKet Data Channel,分组数据信道),TBF使用TFI(Temporary Flow Identity,临时块流指示)作为标识。TBF中的无线块是发送上层数据的资源,而这些无线块承载在PDCH的TDMA(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帧上。
以上行TBF为例,如图1所示,上行TBF分配了1个信道:PDCH1。终端持续监视与上行TBF相应的下行信道的无线块中的USF,如果监视到USF为本身的,则会在下一个块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例如,图1中在下行的帧N到帧N+3的下行时隙1收到USF,则在帧N+4到帧N+7的上行时隙1发送数据。图1中还可以看出,无线块由相邻的4个TDMA帧的相同时隙组成,每个无线块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发送间隔)约为20ms,称这个TBF为20ms TTI的TBF。同理,下行方向上,USF是分布在4个TDMA帧上,称为20ms USF。USF的取值范围为0~7(3bits),同一个时隙上的USF不能重复,USF和其出现的时隙可以唯一指示一个上行TBF。
如上所述,GERAN演进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共享信道上支持低时延业务。20ms TTI的TBF经过分析证明已经不能满足会话类等低时延业务的需求。因此,一个降低时延的方法就是RTTI(Reduced TTI,降低TTI)技术。无线块不再由相邻的4个TDMA帧的相同时隙组成,而是由相邻的2个TDMA帧的2个时隙组成,这样,每个无线块的发送间隔就减少到了10ms。称这个TBF为10msTTI的TBF。图2为上行10ms TTI的TBF,其中,下行方向的USF是分布在2个TDMA帧上,称为10ms USF。
高层每一个LLC(Logic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帧由一系列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块组成,如图3所示。每RLC数据块有相应的BSN(Block Sequence Number,块序号),并按照BSN的次序进行传输。无线块是无线资源分配和无线传输的基本单位,每个无线块由4个时隙组成,且分别位于4个连续的TDMA帧。RLC数据块的传输均由无线块承载,因编码方式的不同,1个无线块最多可以承载2个RLC数据块。为了优化分组交换模式下的数据传输,RLC数据块传输在RLC/MAC(Media 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确认模式下受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动重复请求)机制控制,通过轮询让MS报告相关下行链路状况及成功接收的RLC数据块的信息。轮询机制仅适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由PCU(PacketControl Unit,分组控制单元)控制下发轮询请求,作为发送端的网络设备用发送窗口来寻址RLC数据块,在发送窗口中,RLC数据块被分别表示为未发送、等待确认、正确接收或错误接收状态。如果一个RLC数据块没有被发送过,则被标识为未发送状态,该RLC数据块一旦被发送则标识为等待确认状态。当接收到来自MS下行分组的ACK(肯定确认)/NACK(否定确认)消息后可获知前面发送的RLC数据块是否被MS正确接收,并相应更新发送窗口。如果RLC数据块被正确接收,则该RLC数据块被标识为正确接收状态(ACK);如果接收错误或丢失,则该RLC数据块被标识为错误接收状态(NACK);如果没有接收到应答信息,则保持等待确认状态。发送窗口更新后,会滑动到第一个未应答的RLC数据块的位置。
轮询的频率会根据无线链路的情况自适应调整,当BLER(Block ErrorRatio,错块率)升高,网络设备中的PCU会增加轮询频率;反之,网络设备中的PCU会降低轮询频率。另外,轮询还需要考虑RLC数据块的调度频率,图4为ARQ机制下假设轮询间隔为12RLC数据块的轮询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网络设备向移动台发送RLC数据块,RLC数据块中包括4个无线块;其中,可能有些无线块丢失或传输错误。
步骤s402,间隔12个RLC数据块时,网络设备向移动台发送RLC数据块,其中包括ACK/NACK轮询请求。
步骤s403,移动台向网络设备发送轮询ACK/NACK响应消息,网络设备获知下行链路信道质量及所发送RLC数据块的接收情况。
步骤s404,网络设备向移动台重传错误/丢失块。
由于移动台的RLC层需收集LLC帧所包含的全部RLC数据块才能组包上传给本端高层。网络设备通过轮询后移动台轮询ACK/NACK消息获知移动台是否正确收到所有下行RLC数据块。因轮询是间隔产生,当出现块丢失或错误时,网络不能立刻知道并重传错块或丢失的块,只有等到轮询且移动台上报ACK/NACK消息后才会重传。在实际情况中,PCU知道下行错块或丢失块需要约150~250ms的时间,产生了较大的传输延时。
轮询除了上述获得移动台接收下行数据块的情况的作用外,还需要周期性(例如480ms)的通过轮询来得到移动台的链路质量的测量报告,该报告也在分组下行ACK/NACK消息中携带。轮询的设置通过RLC/MAC块头中的ES/P来设置实现,ES/P字段标识及对应的反馈请求描述含义如表1:
表1:
Figure BDA00002168635500041
其中,RRBP(Relative Reserved Block Period,相关保留块周期)字段表明MS收到轮询时,网络设备给MS预留的发送ACK/NACK消息的资源,在RRBP字段指出的周期,MS可以不再监视USF,直接发送消息,因为网络在RRBP字段中已经对这个周期的数据块资源分配给了MS。
由于GERAN中网络设备的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最大均为1024,而每条控制消息的长度为181bits,除去包头开销等,分组下行ACK/NACK消息(Packet downlink ACK/NACK message)所剩的能够供bitmap(位图)使用的空间在128bits左右,如果接收窗口超过消息携带bitmap的最大值,则一条消息不能携带整个窗口的状况,则需要对窗口进行分段上报,所以网络设备就用区分是轮询FPB(First Partial Bitmap,第一部分位图)还是NPB(Next PartialBitmap,下一部分位图)来控制MS上报窗口的位置,依次来获得整个窗口的接收情况。
由于网络要求MS测量报告上报的频率要小于网络要求MS进行bitmap反馈的频率,且过频繁的测量报告没有实际作用,同时测量报告会占用ACK/NACK消息中超过一半的空间,降低ACK/NACK消息携带bitmap的效率,所以MS没有必要在每次轮询时都反馈测量报告。
为了能使网络设备能快速获知数据块的接收情况,FANR(FastACK/NACK Report,快速ACK/NACK)机制作为轮询机制的补充。与传统ACK/NACK机制不同,快速ACK/NACK为了能快速的对网络设备进行响应,不是采用传统的ACK/ACK响应消息来发送响应,而是把ACK/NACK信息和数据块在一个RLC/MAC块中发送,这种ACK/NACK消息字段称为PAN(Piggybacked ACK/NACK,数据块携带ACK/NACK)。这样嵌入PAN的无线块共有三部分组成,如图5所示,包括:数据块头(RLC/MAC Header)、PAN和数据载荷(RLC data block),其中,O表示为可选。
在新的结构中PAN为可选项,RLC数据块中是否包含PAN在块头中指示,数据块可以有一到两块MCS7-9(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式)。
PAN的长度固定,为24bits,每个块中1个PAN。PAN的结构如表2所示:
表2:
在引入FANR后,轮询机制也有所变动,在原有轮询机制的基础上,增加网络控制的快速ACK/NACK,就是网络轮询MS,MS可以采用快速ACK/NACK消息(也就是PAN)来应答。原有的轮询机制只有三种选项,由于轮询需要完成定期的链路质量测量报告上报的功能,因此第三种NPB和测量报告一起上报必须保留,所以将第二种选择(轮询NPB)改为了网络控制的快速ACK/NACK(即采用轮询PAN类型的FPB)。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02168635500061
通过RRBP字段中的一个bit用来指示在数据块中是否包含PAN,RRBP字段只有一位有效,只有两个反应时间可以选择。
如表3所示快速ACK/NACK机制在小窗口情况下能很好的工作,只需要使用FPB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接收窗口比较大,在原有的轮询机制下可以一个FPB和一个NPB就可以完成整个窗口的上报,但是由于现有方案去掉了原来的NPB,只能采用先报测量报告,然后捎带bitmap的方式上报NPB,这样每个ACK/NACK消息中所带有的bitmap就比原来优先报NPB的选择(原有方案选择三“10”)少了至少一半。原来一条消息就可以发送,现在需要两条以上的测量报告加捎带bitmap的消息。所以现有的方案在接收窗口比较大的情况下,既窗口长度大于传输消息长度时,传输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收窗口比传输消息长度大时传输效率较低的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询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上报方式包括: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或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
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轮询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移动终端,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上报方式包括: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或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
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轮询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
轮询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轮询请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轮询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
信息上报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轮询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控制信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下行数据接收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轮询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控制信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下行数据接收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轮询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控制信息:采用FPB或NPB上报下行数据接收状态,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并确定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或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FPB或NPB。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实现网络设备轮询移动终端控制移动终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数据块接收状态的同时,保留网络设备可以要求移动终端用携带NPB的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来上报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的选项,因此,可以在大窗口或小窗口的情况下都能很好的工作,比现有方案更灵活,有更好的空口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上行20毫秒TTI TBF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上行10毫秒TTI TBF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RLC数据块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轮询流程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PAN无线块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轮询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轮询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询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该轮询请求中包括对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其中,上报方式包括: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或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轮询请求的获得方式具体为网络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RLC/MAC数据块,RLC/MAC数据块的块头中携带轮询请求。
步骤s602,移动终端按照网络设备要求的上报方式,例如: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EGPRS Downlink ACK/NACK)消息或者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PAN)消息,把网络设备所要求部分的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如果网络设备可能只指出所要求上报信息窗口的开始位置,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本移动终端的运行状态确定采用EGPRSDownlink ACK/NACK消息或者是PAN来上报FPB(First Partial Bitmap,第一部分位图)或NPB(Next Partial Bitmap,下一部分位图);或根据轮询中要求的方式上报选项中的上报指示确定采用EGPRS DownlinkACK/NACK消息或者是PAN来上报FPB或NPB。当移动设备获得PAN上报方式时,该上报方式可以由RLC/MAC数据块中相关保留块周期RRPB字段设置、或由RLC/MAC数据块头中的ES/P设置。
当移动设备的接收窗口大于上报消息长度时,继续要对接收窗口的状态信息进行分段上报分为FPB和NPB上报。网络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首次轮询时,指示移动终端以PAN方式或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方式上报FPB;然后,网络设备向移动终端再次发送轮询请求,指示移动终端以PAN方式或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方式上报NPB;依次类推,直至接收到整个接收窗口的RLC数据块状态,可获知前面发送的RLC数据块是否被移动终端正确接收,并相应更新发送窗口。如果RLC数据块被正确接收,则该RLC数据块被标识为正确接收状态(ACK);如果接收错误或丢失,则该RLC数据块被标识为错误接收状态(NACK);如果没有接收到应答信息,则保持等待确认状态。发送窗口更新后,会滑动到第一个未应答的RLC数据块的位置。快速ACK/NACK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PAN方式实现。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等,移动终端可以是移动台或其它移动接入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一,保留原有的轮询机制不变,利用RRBP的无效资源来指示采用PAN上报FPB。
网络设备中向移动终端连续发送RLC/MAC数据块,网络设备中的PCU会以一定周期向移动终端发送反馈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该轮询请求一般会携带于RLC数据块中,即将轮询请求设置在下行链路RLC/MAC数据块块头(如图3所示)中的ES/P字段。其中,ES/P字段包括2比特,具体设置含义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02168635500101
表4中ES/P为“00”时,无意义,代表RRBP字段无效;ES/P为“01”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返回EGPRS PACKET DOWNLINK ACK/NACK消息,该消息中包括FPB,且当有剩余空间,则携带测量报告;ES/P为“10”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返回EGPRS PACKET DOWNLINK ACK/NACK消息,该消息中包括NPB,且当有剩余空间,则携带测量报告;ES/P为“11”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返回EGPRS PACKET DOWNLINK ACK/NACK消息,该消息中包括信道质量测量报告,如果有剩余空间则携带NPB。
上述功能与现有技术相同,此时还需要利用RLC数据块头中的RRBP字段指示PAN类型上报,当ES/P为“00”时,RRBP字段无效,可以用该字段中的1比特指示轮询PAN。RRBP字段含义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02168635500111
表5中,当RRBP字段中指定比特1为0时,代表没有轮询,指定比特1为1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采用PAN上报FPB。收到这种类型的轮询请求时,网络给手机的预留资源固定,如8或者9个帧后的资源。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采用PAN(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
本发明实施例二,网络设备只指出需要获得的接收状态位图的位置是FPB或NPB,具体采用传统的分组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还是PAN来上报FPB或NPB,由移动终端来决定。
网络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RLC数据块,网络设备中的PCU会以一定周期向移动终端发送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该轮询请求一般会携带于RLC数据块中,即将轮询请求设置在下行链路RLC数据块头(如图3所示)中的ES/P字段。其中,ES/P字段包括2比特,具体设置含义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BDA00002168635500112
表6中ES/P为“00”时,无意义,代表RRBP字段无效;ES/P为“01”时,代表网络设备指示需要获得的窗口是FPB,移动终端根据当时运行状况选择通过返回EGPRS PACKET DOWNLINK ACK/NACK消息、或PAN方式上报FPB;ES/P为“10”时,代表网络设备指示需要获得的窗口是NPB,移动终端根据当时运行状况选择通过返回EGPRS PACKET DOWNLINKACK/NACK消息、或PAN方式上报NPB;ES/P为“11”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返回EGPRS PACKET DOWNLINK ACK/NACK消息,该消息中包括信道质量测量报告,如果有剩余空间则携带NPB。
其中,当网络设备的接收窗口和发送窗口的长度大于消息长度时,网络设备指示移动终端返回FPB后,还需要指示该移动终端返回NPB;当窗口长度小于消息长度时,网络设备只需要指示移动终端返回FPB即可。当然,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移动终端可以根据位图的大小等需求,确定采用传统ACK/NACK消息上报或采用快速ACK/NACK消息上报。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采用PAN(数据块携带ACK/NACK)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采用PAN(数据块携带ACK/NACK)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
本发明实施例三,用PAN上报FPB,用现有的分组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网络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RLC数据块,网络设备中的PCU会以一定周期向移动终端发送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该轮询请求一般会携带于RLC数据块中,即将轮询请求设置在下行链路RLC数据块头(如图3所示)中的ES/P字段。其中,ES/P字段包括2比特,具体设置含义如表7所示:
表7:
表7中ES/P为“00”时,无意义,代表RRBP字段无效;ES/P为“01”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返回EGPRS PACKET DOWNLINK ACK/NACK消息,该消息中包括FPB,且当有剩余空间,则携带测量报告;ES/P为“10”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采用轮询PAN上报FPB;ES/P为“11”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返回EGPRS PACKET DOWNLINK ACK/NACK消息,该消息中包括信道质量测量报告,如果有剩余空间则携带NPB。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采用PAN(数据块携带ACK/NACK)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轮询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网络设备100和移动终端200,网络设备100,向移动终端200发送下行数据接收状态反馈的轮询请求,该轮询请求中包括上报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移动终端200,接收网络设备100发送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并且采用EGPRS PACKET DOWNLINK ACK/NACK消息或者PAN来上报FPB或NPB给网络设备100。
其中,网络设备100具体包括:轮询设置单元110,用于设置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轮询请求包括上报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轮询发送单元120,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轮询请求;上报方式设置单元130,用于确定网络下发的轮询请求中要求移动设备采用的上报方式。
移动终端200具体包括:轮询接收单元21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的反馈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信息上报单元220,用于上报FPB或NPB给网络设备;上报方式获取单元230,用于从轮询请求中获取上报方式;或根据移动终端的运行情况确定上报方式,该上报方式可以采用传统的EGPRSDownlink ACK/NACK消息或者是PAN上报。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实现网络设备可以控制移动终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的同时,保留移动终端可以采用携带NPB的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来上报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的选项,因此,可以在大窗口或小窗口的情况下都能很好的工作,比现有方案更灵活,有更好的空口利用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方法1,包括步骤:
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上报方式包括: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或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
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方法2,包括:在轮询方法1的基础上,所述开始位置对应部分包括第一部分位图FPB或下一部分位图NPB。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方法3,在轮询方法2的基础上,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具体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无线链路控制RLC/媒体接入控制MAC数据块,所述RLC/MAC数据块中携带所述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方法4,在轮询方法3的基础上,所述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方式由所述RLC/MAC数据块头中的预留上报资源RRPB字段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方法5,在轮询方法3的基础上,所述上报方式由所述RLC/MAC数据块头中的ES/P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方法6,在轮询方法1的基础上,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具体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FPB或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NPB;或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NPB;或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NPB。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系统1,包括网络设备和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上报方式包括: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或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
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系统2,在所述轮询系统1的基础上,所述网络设备具体包括:轮询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轮询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轮询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系统3,在所述轮询系统1的基础上,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上报方式设置单元,用于确定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
移动终端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
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NPB。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系统4,在所述轮询系统1的基础上,所述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轮询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
信息上报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系统5,在所述轮询系统4的基础上,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上报方式获取单元,用于从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中获取上报方式;或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运行情况确定上报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网络设备1,包括:
轮询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
轮询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轮询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网络设备2,在所述网络设备1的基础上,还包括:
上报方式设置单元,用于确定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
移动终端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
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NPB。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移动终端1,包括:
轮询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
信息上报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移动终端2,在所述移动终端1的基础上,还包括:
上报方式获取单元,用于从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获取上报方式;或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运行情况确定上报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方法10,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控制信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下行数据接收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方法11,在所述轮询方法11的基础上,包括:所述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的控制信息由所述RLC/MAC数据块头中的预留上报资源RRPB字段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方法20,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控制信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下行数据接收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方法21,在所述轮询方法20的基础上,包括:所述上报方式由所述轮询请求中的RLC/MAC数据块头中的ES/P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方法30,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控制信息:采用FPB或NPB上报下行数据接收状态;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并确定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或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FPB或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轮询方法31,在所述轮询方法30的基础上,包括所述上报开始位置由所述轮询请求中的RLC/MAC数据块头中的ES/P设置。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控制信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
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下行数据接收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询请求中的控制信息包括: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
所述开始位置包括:第一部分位图FPB或下一部分位图NPB;
所述上报方式包括: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或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
3.如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轮询请求中的控制信息由RLC/MAC块头中的ES/P和RRBP设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每种轮询请求类型的反应时间,控制信息对每种轮询请求类型最多指示两种反应时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的控制信息由所述RLC/MAC数据块头中的预留上报资源RRPB字段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的控制信息由所述RLC/MAC数据块头中的ES/P字段设置。
7.一种轮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上报方式包括: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或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
移动终端,用于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轮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具体包括:
轮询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
轮询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轮询请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轮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上报方式设置单元,用于确定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
确定移动终端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
确定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NPB。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轮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轮询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
信息上报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轮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上报方式获取单元,用于从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中获取上报方式;或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运行情况确定上报方式。
1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询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
轮询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轮询请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报方式设置单元,用于确定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
确定移动终端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
确定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NPB。
1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询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
信息上报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报方式获取单元,用于从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获取上报方式;或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运行情况确定上报方式。
CN2012103516535A 2007-04-30 2007-04-30 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 Pending CN1028685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16535A CN102868501A (zh) 2007-04-30 2007-04-30 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16535A CN102868501A (zh) 2007-04-30 2007-04-30 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1575A Division CN101175244B (zh) 2007-04-30 2007-04-30 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8501A true CN102868501A (zh) 2013-01-09

Family

ID=47447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16535A Pending CN102868501A (zh) 2007-04-30 2007-04-30 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685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6327A (zh) * 2013-06-21 2015-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更新下行无线块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4017A (zh) * 2002-04-26 2003-11-05 Lg电子株式会社 轮询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系统
US20040203966A1 (en) * 1998-12-07 2004-10-14 Nec Corporation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3966A1 (en) * 1998-12-07 2004-10-14 Nec Corporation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454017A (zh) * 2002-04-26 2003-11-05 Lg电子株式会社 轮询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Radio subsystem synchronization", 《3GPP TS 45.010 V6.3.0》 *
ERICSSON: "Fast Ack/Nack reporting in UL and DL", 《3GPP TSG-GERAN #29 TDOC GP-060755》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ERICSSON: "Introduction of Fast Ack/Nack Reporting", 《3GPP TSG-GERAN MEETING #33BIS MONTREAL, CANADA,G2-070117》 *
SIEMENS: "Fast Ack/Nack reporting", 《3GPP TSG-GERAN MEETING #27 TDOC GP-05263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6327A (zh) * 2013-06-21 2015-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更新下行无线块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96327B (zh) * 2013-06-21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更新下行无线块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5244B (zh) 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588230B (zh) 无线通讯系统的同步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的操作方法
CN102017507B (zh)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操作的装置和方法
CN101193421B (zh) 小区前向接入信道状态下随机接入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JP5384686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0593354C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2103000B1 (en) Power for uplink acknowledgment transmission
CN107734631B (zh) 一种时序调整方法、基站、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8289015A (zh) 发送harq-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及下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892084A (zh) 集群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1568153B (zh) 一种实时小分组业务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309522B (zh) 上行应答消息反馈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1801098B (zh) 一种调度资源释放的确认方法及设备
CN104836649A (zh) 卫星移动通信中对多业务数据状态报告的轮询方法
CN101136727B (zh) 一种上报是否正确接收到数据的方法
CN101442381B (zh) 一种业务传输及接收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JP200551737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0596098C (zh) 无线块快速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CN102356575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64715B (zh) 一种ack/nack反馈模式的选择方法和设备
CN104427550A (zh) 业务流量自适应系统中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1399605A (zh) 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VoIP承载方法
CN102868501A (zh) 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242243A (zh) 短位图下行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和终端
KR101445387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