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6099B - 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6099B
CN102866099B CN201210289293.0A CN201210289293A CN102866099B CN 102866099 B CN102866099 B CN 102866099B CN 201210289293 A CN201210289293 A CN 201210289293A CN 102866099 B CN102866099 B CN 1028660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
depth
microfissure
weathering
fra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92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6099A (zh
Inventor
王旭昭
王兆印
施文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FOR MINERAL RESOURCES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FOR MINERAL RESOURCES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FOR MINERAL RESOURCES,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FOR MINERAL RESOURCES
Priority to CN2012102892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660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66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6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6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6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所述风化深度是指岩石破裂后在破裂面内侧产生的微裂隙和/或微裂隙带在风化作用下向岩石内部延伸的垂直距离,包括以下步骤:针对选定岩石和/或选定矿物采集岩石样品,通过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切面进行切割制备检测样品,采用显微观测技术、摄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对所述岩石风化深度的定量测定。本发明利用首次发现分布于岩石破裂面的微裂隙带对风化深度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实现了对所述岩石风化深度的定量测定,测定方法容易掌握,测定结果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特别是针对岩石风化作用初期始于岩石破裂面的显微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岩石风化深度是外营力自岩石表层向岩石内部延伸作用形成的不可恢复的破坏深度。岩石风化深度越大,所遭受的破坏程度越高,地貌演变的程度也就越为强烈;岩石风化深度不断加大的过程即为岩石破碎与土壤形成的过程,岩石的风化深度越大,岩石的成土过程就越彻底;破碎的岩石表面和土壤为植物提供了生存的场所和营养来源,岩石风化的深度越大,当地植物的生长就越为繁盛,植物繁盛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条件,当地的动物也随之繁盛起来,岩石风化深度的加大,也会带来崩塌、滑坡一类次生山地灾害的隐患。因此,岩石风化深度的大小,是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岩石风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还表现在降低了岩石自身的强度,这一点对于以岩石为基础或者以岩石为材料的建筑工程十分重要,岩石风化深度越大,岩石的强度越低,建筑工程的持久稳定性就会越差。对于石质文物而言,岩石风化深度越大,石质文物遭受破坏的深度也就越大。
研究证明,同一类岩石或矿物在相同或相似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下,风化深度是相同或相似的;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下的风化深度是不同的;在相同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岩石或矿物的风化深度也是不同的。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对地貌科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石质文物研究等学科以及建筑工程的稳定性评价等技术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因而越来越受到相关技术领域的重视。
目前通常采用的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是基于风化前后岩石的结构、强度及成分的变化差异,采取物理检测、成分检测或表面强度检测等技术手段进行测定。现有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1、根据岩石表面回弹值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岩石的风化深度;
2、根据岩石表面针刺硬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确定风化深度;
3、根据岩石风化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提出的化学风化指数来确定风化深度。
上述测定方法或者是定性的,或者是间接的。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可以令人满意的定量测定岩石风化深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利用首次发现的岩石破裂面显微风化特征即分布于岩石破裂面的微裂隙带对风化深度作出了明确的定义,采用显微观测技术、摄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对所述岩石风化深度的定量测定,测定方法容易掌握,测定结果准确。
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化深度是指岩石破裂后在破裂面内侧产生的微裂隙和/或微裂隙带在风化作用下向岩石内部延伸的垂直距离,所述破裂面为岩石的原始破裂面,亦为岩石风化作用的起始面,起始面上的每一个点均为风化作用的起始点,所述微裂隙和/或微裂隙带向岩石内部延伸的最前端,即微裂隙或微裂隙带的延伸前缘为风化作用终止点,在所述破裂面的垂直切面上,自所述起始面至所述微裂隙带内任一点的垂向直线距离为该点的风化深度,自所述起始面至所述终止点的垂向直线距离为最大风化深度,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针对选定岩石和/或选定矿物采集岩石样品,通过沿所述破裂面的垂向切面或夹角为65-90°的切面进行切割制备检测样品,通过显微技术对检测样品的微裂隙或微裂隙带进行微观观察,通过摄像技术和图象处理技术针对检测对象进行成像和图片处理,定量测定所述选定岩石和/或所述选定矿物的所述岩石风化深度。
所述选定岩石是根据检测目的需要选定的,作为所述岩石样品采集对象的岩石,所述选定矿物是指所述检测样品中处于所述岩石破裂面边缘的作为检测对象的矿物,是所述微裂隙发育规律性强的矿物,所述检测对象是所述检测样品中所述选定岩石本身和/或选定矿物。
所述选定岩石优选为花岗岩类岩石,所述选定矿物优选为花岗岩类岩石中的长石。
所述方法检测样品风化深度小于5mm。
所述岩石样品包含一个或多个所述岩石原始破裂面且所述岩石原始破裂面保存完好,岩石无棱角磨损,破裂面表层无矿物颗粒脱落现象、无溶蚀现象。
所述检测样品是对所述岩石样品经过切割、磨制过程制作的,符合显微技术要求的薄片、光片或光薄片,是所述破裂面的垂向切面,所述切面与所述破裂面的交角为65°-90°,每个所述检测样品包含一个或多个所述破裂面。
在所述岩石样品采集切割以前在所述岩石原始破裂面涂抹胶质保护层对所述岩石的原始破裂面进行保护,所述胶质保护层的材料为加拿大树胶、油漆、涂料或石蜡,所述胶质保护层的涂抹方法为直接涂抹或通过浸泡涂抹,所述浸泡为低温浸泡或高温浸泡、常压浸泡或加压浸泡。
一种直接测定风化深度的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针对所述岩石原始破裂面保存完好且所述微裂隙带包含在同一检测样品之中的所述检测样品,这样的检测样品包含了岩石风化作用的起止点,可以直接测定所述风化深度,测定结果完全定量。
不同风化深度微裂隙特征规律体系的建立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在定量测定所述风化深度的同时,对不同风化深度的所述微裂隙特征进行定量测定,并将测定成果积累建立起当地各种岩石或矿物在不同风化深度的微裂隙特征规律体系,所述微裂隙特征包括微裂隙的规模、密度、连接贯通特征和微裂隙中次生矿物的种类和数量,所述规律体系用图、表形式或文字形式表述。
对比分析测定岩石风化深度的方法,其针对所述岩石原始破裂面遭到破坏、所述检测样品中岩石风化作用的起始点已经消失的所述检测样品,利用上述不同风化深度微裂隙特征规律体系的建立方法建立的不同风化深度微裂隙特征规律体系,结合所述检测样品测定的所述微裂隙特征,通过对比分析测定所述岩石风化深度,测定结果为半定量。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是针对岩石破裂面的垂向切面测定岩石显微风化深度的显微测量技术。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岩石发生破裂时,破裂面会迅速产生大量的微裂隙,所述微裂隙密集分布,构成了一个相对连续的微裂隙带。经过数十个检测样品、数百张显微照片的分析认为,所述微裂隙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在各大类岩石的破裂面上都有存在,微裂隙在所述微裂隙带内的密度可达5000条/mm2或者更多,这些微裂隙的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并不断向岩石内部延伸。所述微裂隙带是岩石风化作用初始阶段特有的风化现象,是岩石风化作用的显微特征。这种显微风化特征用肉眼是难以观测到的,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研究者的注意。在岩石风化作用初期,所述微裂隙带的作用深度即为岩石的风化深度,采用现有的显微观测技术、摄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所述风化深度的定量测定,测定方法容易掌握,测定结果准确。因此本发明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是一项显微测量技术,所述岩石风化深度是岩石破裂面的显微风化特征,所述显微风化特征创造性的引入了岩石破裂面的微裂隙带的概念。
本发明测定方法所述风化深度是指岩石(也可理解为岩块)的风化深度,不是岩体风化深度。
本发明岩石风化深度测定方法适用的最佳岩石类型为内部结构紧密、空隙度低、抗溶蚀能力较强的岩石(如花岗岩),其它类型的岩石可参考使用。
本发明岩石风化深度测定方法适用于风化深度小于5mm的岩石。如果风化深度大于5mm,但破裂面表层仍然保存完好也可以使用本方法。
本发明对岩石风化作用的起始点、终止点和风化深度、最大风化深度做了明确定义,使得测量结果具有统一的标准和可对比性。
本发明介绍了岩石风化深度测定的技术流程和技术要求,便于使用者学习掌握技术要领。
本发明介绍了选定岩石、选定矿物和检测对象的定义,使得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更具有针对性。
本发明进一步方案,要求采集的岩石样品中至少包含有一个所述原始破裂面,如果在一个岩石样品中包含有多个所述原始破裂面,更有利于检测样品的制作和增加观测范围。
本发明进一步方案,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精确度,要求尽量采集原始破裂面保存完好的所述岩石样品,如果所述破裂面保存较差或不好,需要对所述破裂面的破损情况加以描述并记录,所述岩石原始破裂面保存完好程度的判别方法是:岩石的棱角边缘没有磨损,破裂面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破裂形态,矿物颗粒结构紧密无自然脱落现象,无溶蚀痕迹,破裂面表面覆盖有厚度不等的土层保护。
本发明进一步方案,要求检测样品优选是岩石破裂面的垂向切面,以便直接观测到岩石风化的真深度,如果检测样品的切面与岩石破裂面的交角小于90°,观测到的风化深度为假深度,假深度比真深度要大一些,交角越小测定结果的误差越大。
本发明进一步方案,要求在切割岩石样品以前,对岩石的原始破裂面涂抹胶质保护层,避免在样品切割过程中切割工具对岩石原始破裂面造成损坏,同时对胶质保护层的材料作出了要求,所述胶质保护层的材料是对石料具有粘合、胶结作用的有颜色材料或无颜色材料,并且介绍了胶质保护层的涂抹方法,可供选择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介绍了一种直接测定岩石风化深度的方法,当岩石原始破裂面保存完好且所述微裂隙带能够包含在同一检测样品之中,利用这样的检测样品,不仅可以直接定量的测定所述风化深度,还可以测定在不同风化深度的微裂隙特征,这类测定成果的积累,可以在当地逐步建立起各类岩石的风化特征体系,风化特征体系的建立可以对测定结果进行验证,还可以为对比分析测定工作奠定基础。
本发明进一步介绍了一种通过前述方法对比分析测定岩石风化深度的方法,在采集不到破裂面保存完好的岩石样品时,利用以往测定成果总结得出的不同风化深度的所述微裂隙特征,与所述检测样品的微裂隙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测定岩石风化深度的数据,但其测定结果的精度要低于直接测定方法。
附图说明
图1岩石风化深度测定流程框图
图2岩石样品切割要求示意图
图3显微照片(包含整个微裂隙带)
图4微裂隙与岩石风化深度测量统计方法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检测样品切割面,2-胶质保护层,3-岩石破裂面边缘线,4-微裂隙描画线,5-统计分带边界线,6-统计分带的范围,7-岩石风化深度,8-微裂隙带向岩石内部延伸的前缘边界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测定方法所适用的岩石类型,为内部结构紧密、空隙度低且抗溶蚀能力较强的岩石(如花岗岩),其它类型的岩石可参考使用。岩石风化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风化作用的发生需要作用的通道和空间。对于内部结构紧密、空隙度低的岩石(如花岗岩)而言,风化作用对岩石造成破坏的前缘限定在微裂隙带的范围内,微裂隙带范围以外的风化破坏现象可以忽略不计,这时所述微裂隙带的延伸深度即为岩石的风化深度。对于内部空隙度较高的岩石(如碎屑岩),其自身具有的空隙就可以作为岩石风化作用的通道,岩石风化作用的前缘往往可以超越所述微裂隙带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微裂隙带向岩石内部的延伸距离就不能代表岩石的风化深度,也就不适合应用本测定方法。对于抗溶蚀作用较弱的岩石(如碳酸盐岩),如果岩石原始破裂面因遭受溶蚀消失而无法测定岩石风化作用的起点,就不适合使用本测定方法;如果通过现场观察确定岩石破裂面没有遭到溶蚀的岩石样品,仍然可以应用本测定方法。溶蚀作用一般是不均匀的,岩石表面是否发生溶蚀现象是可以进行判定的。
所述测定方法适用于风化深度小于5mm的岩石。这是因为风化深度大于5mm的岩石,所述破裂面表层的矿物颗粒往往会自行脱落,从而造成岩石的原始破裂面消失,风化作用的起始点位置难以准确测定,所以限制了本测定方法的应用,如果风化深度大于5mm,岩石的原始破裂面仍然保存完好,本发明的所述测定方法还是可以使用的。
岩块在崩落、滚动过程中,岩石破裂面表层发生的局部破损不影响本测定方法的应用。只要在采取岩石样品时对岩石破裂面的破损情况加以判别,避开破损的岩石表面,就能够采取到破裂面保存完好的岩石样品。
所述风化深度是岩石的风化深度,不是岩体风化深度。岩石风化深度与岩体风化深度是不同的概念,所述岩石是指被各种裂隙围绕限定的孤立的岩石块体,也可以理解为岩块;所述岩体是岩石的集合体。岩石风化的外边界是岩石的破裂面,岩体风化是岩石风化的组合,其外边界是根据不同工作需要圈定的一个范围。岩石风化深度与岩体风化深度的概念不同,测定方法也不相同,本发明的测定方法是针对岩石风化深度制订的。
所述风化深度是以所述岩石破裂面为风化作用的起始点,以所述微裂隙带向岩石内部延伸的前缘为风化作用的终止点,在岩石破裂面的垂向切面上,所述起始点至所述终止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岩石风化深度。
所述测定方法的流程见附图1,根据流程图很容易掌握本发明岩石风化深度测定方法的技术要领。
所述岩石样品的采样要求:在采集岩石样品的过程中应对岩石破裂面保存的完好程度作出判断并进行记录,以便准确测定岩石风化的起始点。所述破裂面保存完好的判定方法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岩石的边缘为棱角状,说明岩块未经过长距离的搬运,破裂面受损的机会较少;破裂面表层呈现为连续的自然破裂形态,没有后期破损所造成的洼陷;破裂面的矿物颗粒结构紧密,没有自然脱落的迹象。
所述检测样品的加工制备要求之一:所述检测样品必须是岩石破裂面的垂向切面,即检测样品的切面与岩石破裂面的交角应为90°或接近90°。只有在这样的切面上观测到的风化深度才是真正的风化深度。如果所述交角小于90°,测定的风化深度则为假风化深度,假风化深度比真风化深度要大,交角越小测定结果的误差越大。经实践优选角度不能小于65°。
所述检测样品的加工制备要求之二:在切割岩石样品以前,要对岩石的原始破裂面涂抹胶质保护层,避免在样品切割过程中切割工具对岩石原始破裂面造成损坏。所述胶质保护层的材料通常选择使用加拿大树胶,也可以选择使用对石料具有粘合、胶结作用的各种液体胶类、油漆、涂料、石蜡。有颜色的渗透性较强的胶质保护层材料在涂抹过程中会自破裂面沿着所述微裂隙向岩石内部的渗透,加大了检测样品中微裂隙的痕迹,有利于对微裂隙的观察,但是如果胶质保护层材料的渗透性不够强,不能渗透到微裂隙的前缘,对观测的帮助就不是很大了。所述胶质保护层的涂抹前,不需要将覆盖于破裂面表层的浮土、植物根系和微小植物清除掉,而是将它们一同胶结起来,这样做可以避免在清除浮土、植物根系时对破裂面造成损坏。胶质保护层的涂抹方法根据胶质材料的性质和岩石样品的特征决定,可以是直接涂抹或通过浸泡涂抹;所述浸泡为低温浸泡或高温浸泡、常压浸泡或加压浸泡。
所述样品检测使用的现有技术方法包括:显微技术、摄像技术和图象处理技术。所述显微技术,是指利用光学系统、电子光学系统设备对所述检测样品的物质成份及其所述微裂隙和/或微裂隙带的观察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偏光显微镜、偏反光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以及能够对微裂隙带进行微观观察的各种显微技术。所述摄像技术,是指光学或电子显微成像技术。所述图像处理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显微图像进行处理或者利用手工对显微图像进行处理的技术。
下面是一个岩石风化深度测定过程的实施例:按照图1所示的岩石风化深度测定流程,选定岩石为花岗闪长岩,岩石样品采集于四川省绵远河边修路破开的基岩,通过现场观察可见,岩石破裂面保持着原始破裂的自然形态,没有后期破损所造成的洼陷和溶蚀现象,破裂面的矿物颗粒结构紧密,没有自然脱落的迹象,据此判断岩石的原始破裂面保存完好。检测样品的切割如图2所示,在检测样品切割以前,用加拿大树胶涂抹在岩石样品的破裂面表层形成胶质保护层2,对破裂面进行了有效保护,检测样品切割面1与岩石破裂面即胶质保护层的交角为82°-90°,符合测量精度的要求。制备的检测样品为光薄片,采用偏光显微镜对检测样品的岩性和所述破裂面微裂隙带进行观测,检测对象为处于岩石破裂面边缘的斜长石(选定矿物)。拍摄包含有整个微裂隙带的显微照片,如图3所示;利用图象处理软件将显微照片做成微裂隙测量统计图,如图4所示;显微照片中的每一条微裂隙都用微裂隙描画线4表示在图4中。测量统计工作分带进行,以便于测定不同风化深度的微裂隙特征。自岩石破裂面边缘线3向岩石内部按100μm的间距画出统计分带边界线5,每两条统计分带边界线5之间或者统计分带边界线5与岩石破裂面边缘线3之间、统计分带边界线5与微裂隙带向岩石内部延伸的前缘边界线8之间所包容的范围为统计分带的范围6。从附图3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微裂隙向岩石内部延伸的前缘边界线8,据此可以确定该检测对象斜长石的岩石风化深度7为500μm。通过测定每条微裂隙的规模、每个统计分带范围内不同宽度微裂隙的密度、微裂隙之间的连同特征等,确定不同风化深度的微裂隙特征,为对比分析的测定工作提供数据依据。
所述样品检测进一步应用的内容包括:针对所述检测样品中选定岩石和/或所述选定矿物开展的岩矿鉴定工作与所述微裂隙和/或所述微裂隙带的测量、统计与对比分析工作。
所述岩矿鉴定工作,除了常规岩矿鉴定工作的岩石与矿物定名、结构、构造观测以外,重点观测与所述微裂隙、微裂隙带有关的地质现象,如岩石的节理、矿物的解理以及微裂隙中的充填物成份、含量。
所述测量、统计工作,是针对微裂隙和/或微裂隙带的形态、规模、分布范围的测量与统计工作。测量统计工作是自岩石原始破裂面边缘线3向岩石内部按照一定的间距(如50μm)分带进行,也可以按一定间距的网格(如50μm×50μm)分区进行,或者不分带不分区进行测量、统计。测量、统计结果用图、表或文字的形式表述,可以按照微裂隙的密度、规模分级分带表述。
所述岩石风化深度的直接测定方法:在岩石原始破裂面保存完好且所述微裂隙和/或所述微裂隙带能够包含在同一检测样品之中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测定所述风化深度,测定结果是定量的。
对于原始破裂面保存完好的检测样品,不仅要测定岩石的风化深度,还要注意测定不同风化深度的微裂隙特征,并将测定成果积累起来,逐步在当地建立起各种岩石(矿物)的风化特征体系,为测定成果的检验提供依据,同时为对比分析测定工作奠定基础。岩石风化作用的程度不仅与风化作用的时间有关,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岩石性质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同时发生破裂的同一种岩石(矿物)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下其风化深度不同;在相同或相似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下,同时发生破裂的不同类型的岩石(矿物)的风化深度也是不同的。所以,同一种岩石(矿物)在某一风化深度的微裂隙特征,只能代表这类岩石(矿物)在相同或相似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下的风化特征。也就是说,所述风化特征体系的影响因子很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来。
所述微裂隙特征是指所述微裂隙的延长方向与所述破裂面的夹角、所述微裂隙的密度、规模(长度与宽度)、不同规模微裂隙在某一风化深度的比例关系、微裂隙的贯通连接性与展布特征(即微裂隙带的特征)以及微裂隙中新生的次生矿物和充填物特征(成分、数量)。
所述岩石风化深度的对比分析测定方法:在所述岩石原始破裂面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岩石风化作用的起始点已经消失,无法直接测定岩石的风化深度。这时只能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测定所述风化深度,测定结果是半定量的。所述对比的依据是以往测定成果总结得出的某一种岩石(或矿物)在不同风化深度的微裂隙特征,结合检测样品中测定的微裂隙特征,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所述检测样品的所述岩石风化深度。这种测定方法的应用,需要在积累有一定数量测定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应用。
下述为针对岩石原始破裂面保存不好的某一种岩石检测样品测定所述风化深度的实施例,测量位置为所述检测样品中距遭到破坏的岩石破裂面100-150μm的统计分带范围6,这个范围内的所述微裂隙带特征是:微裂隙密度为4000条/mm2,微裂隙之间的连接贯通性达到50%,微裂隙宽度1-2μm,微裂隙中见微量次生粘土矿物,根据以往建立的所述规律体系,该测量位置的微裂隙带特征与相同风化条件下同种岩石在测量统计分带的范围6为250-300μm风化深度的微裂隙带特征相似,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确定所述测量位置100-150μm范围的岩石风化深度为250-300μm,也就是说,岩石破裂面表层遭受破坏消失的厚度为150μm。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化深度是指岩石破裂后在破裂面内侧产生的微裂隙和/或微裂隙带在风化作用下向岩石内部延伸的垂直距离,所述破裂面为岩石的原始破裂面,亦为岩石风化作用的起始面,起始面上的每一个点均为风化作用的起始点,所述微裂隙和/或微裂隙带向岩石内部延伸的最前端,即微裂隙或微裂隙带的延伸前缘为风化作用终止点,在所述破裂面的垂直切面上,自所述起始面至所述微裂隙带内任一点的垂向直线距离为该点的风化深度,自所述起始面至所述终止点的垂向直线距离为最大风化深度,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针对选定岩石采集岩石样品,通过沿所述破裂面的夹角为82-90°的切面进行切割制备检测样品,通过显微技术对检测样品的微裂隙或微裂隙带进行微观观察,通过摄像技术和图象处理技术针对检测对象进行成像和图片处理,定量测定所述选定岩石的所述岩石风化深度;所述岩石样品包含一个或多个所述岩石原始破裂面且所述岩石原始破裂面保存完好,岩石无棱角磨损,破裂面表层无矿物颗粒脱落现象、无溶蚀现象;所述检测样品是对所述岩石样品经过切割、磨制过程制作的,符合显微技术要求的薄片、光片或光薄片,所述切面与所述破裂面的交角为82°-90°,每个所述检测样品包含一个或多个所述破裂面;在所述岩石样品采集切割以前在所述岩石原始破裂面涂抹胶质保护层对所述岩石的原始破裂面进行保护,所述胶质保护层的材料为加拿大树胶、油漆、涂料或石蜡,所述胶质保护层的涂抹方法为直接涂抹或通过浸泡涂抹,所述浸泡为低温浸泡或高温浸泡、常压浸泡或加压浸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定岩石是根据检测目的需要选定的,作为所述岩石样品采集对象的岩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定岩石为花岗岩类岩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岗岩类岩石为长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检测样品风化深度小于5mm。
6.一种直接测定风化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针对所述岩石原始破裂面保存完好且所述微裂隙带包含在同一检测样品之中的所述检测样品,这样的检测样品包含了岩石风化作用的起止点,可以直接测定所述风化深度,测定结果完全定量。
7.不同风化深度微裂隙特征规律体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在定量测定所述风化深度的同时,对不同风化深度的所述微裂隙特征进行定量测定,并将测定成果积累建立起当地各种岩石在不同风化深度的微裂隙特征规律体系,所述微裂隙特征包括微裂隙的规模、密度、连接贯通特征和微裂隙中次生矿物的种类和数量,所述规律体系用图、表形式或文字形式表述。
8.对比分析测定岩石风化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岩石原始破裂面遭到破坏、所述检测样品中岩石风化作用的起始点已经消失的所述检测样品,利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同风化深度微裂隙特征规律体系的建立方法建立的不同风化深度微裂隙特征规律体系,结合所述检测样品测定的所述微裂隙特征,通过对比分析测定所述岩石风化深度,测定结果为半定量。
CN201210289293.0A 2012-08-14 2012-08-14 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 Active CN1028660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9293.0A CN102866099B (zh) 2012-08-14 2012-08-14 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9293.0A CN102866099B (zh) 2012-08-14 2012-08-14 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6099A CN102866099A (zh) 2013-01-09
CN102866099B true CN102866099B (zh) 2015-04-08

Family

ID=47445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9293.0A Active CN102866099B (zh) 2012-08-14 2012-08-14 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660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5139B (zh) * 2014-06-27 2016-08-24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碎裂岩体范围及深度测定方法
JP6941586B2 (ja) * 2018-04-17 2021-09-29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岩盤の風化変質評価方法及び岩盤の風化変質評価装置
CN109187161B (zh) * 2018-08-30 2020-07-1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碎屑岩中长石溶蚀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
CN110044804A (zh) * 2019-05-06 2019-07-23 内乡县县衙博物馆 一种砖石古建筑风化性能的测定方法
CN111044519B (zh) * 2019-12-31 2022-02-18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指示深部热液铀矿化的矿物组合方法
CN111220616B (zh) * 2020-01-21 2021-06-01 山东大学 基于长石特征的隧洞内碎屑岩抗风化能力判别系统与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018079A1 (ru) * 1981-10-23 1983-05-15 Москов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Геологоразведоч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Им.С.Орджоникидзе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 глубины выветривани горных пород содержащих акцессорный магнетит
CN102087367A (zh) * 2010-11-19 2011-06-08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纵波-面波速度比值法划分基岩风化带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69521B2 (ja) * 2001-07-31 2007-09-05 財団法人砂防・地すべり技術センター 貫入試験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018079A1 (ru) * 1981-10-23 1983-05-15 Москов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Геологоразведоч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Им.С.Орджоникидзе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 глубины выветривани горных пород содержащих акцессорный магнетит
CN102087367A (zh) * 2010-11-19 2011-06-08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纵波-面波速度比值法划分基岩风化带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岩石风化程度特征指标的分析研究;李日运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1130;第23卷(第22期);3830-3833 *
斜长石溶蚀度:一种评价花岗质岩石风化度的新指标;胡瑞林等;《地质评论》;20051130;第51卷(第6期);649-65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6099A (zh) 201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6099B (zh) 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
Moses et al. Methods for measuring rock surface weathering and erosion: A critical review
CN101514980B (zh) 快速检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空间分布的方法与装置
Lewis et al. Assessing burn severity and comparing soil water repellency, Hayman Fire, Colorado
CN102967548B (zh) 一种岩石风化速度的测定方法
Sousa et al. Biomass estimation with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 A case study of Quercus rotundifolia
CN105240005B (zh) 一种低孔特低渗非常规储层溶蚀孔识别方法
CN103776981B (zh) 一种新的岩溶期次判别方法
Weninger et al. Estimating the extent of fire induced soil water repellency in Mediterranean environment
CN102607529A (zh) 矿区环境的测量方法、装置以及数据处理设备
CN109298419A (zh) 一种基于探地雷达和取芯的路面裂缝发育状态检测方法
CN107942411A (zh) 一种大气能见度预测方法
Agbu et al.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in selected Illinois Mollisols
Eberbach et al. Rhizo-lysimetry: facilities for the simultaneous study of root behaviour and resource use by agricultural crop and pasture systems
CN107064454B (zh) 一种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岩心确定方法
CN109060859B (zh) 一种沉积岩Os初始值的分析方法
CN109656906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勘查资料的处理方法
JP3533524B2 (ja) 地下水の探査方法
Yamaguchi et al. Practical image measurement of crack width for real concrete structure
Claesson Liljedahl et al. Assessment of fractures classified as non-mineralised in the Sicada database
Yang et al. Effect of 3D laser point spacing on cement concrete crack width measurement
Pang et al. Temperate forest aboveground biomass estimation by means of multi-sensor fusion: The Daxinganling campaign
Falk et al. On the historic 1885 discovery of a fossil bird track from the Dakota Sandstone in Kansas: the world's first report of a Mesozoic bird footprint
Fu et al. Mapping mining-induced ground fissures and their evolution using UAV photogrammetry
Sardini et al. An image analysis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low-permeability crystalline roc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