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7750B - 帧内预测编解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帧内预测编解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7750B
CN102857750B CN201110184151.3A CN201110184151A CN102857750B CN 102857750 B CN102857750 B CN 102857750B CN 201110184151 A CN201110184151 A CN 201110184151A CN 102857750 B CN102857750 B CN 102857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current block
predictive mode
value
intra predi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41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7750A (zh
Inventor
邹峰
区子廉
杨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G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841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5775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8063 priority patent/WO20130041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857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7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7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7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9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spatial prediction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3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 H04N19/11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among a plurality of spatial predictive coding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57Assigned coding mode, i.e. the coding mode being predefined or preselected to be further used for selection of another element or parame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block, e.g. a macroblo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used for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9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used for the adaptive coding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omputation of encoding parameters, e.g. by averaging previously computed encoding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编解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帧内预测编码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块的最可能预测模式MPM集合和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从所述当前块的相邻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中获取;根据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向解码设备发送码流,所述码流中包含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本实施例中在对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处理时,可以充分考虑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针对不同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编码设备可以为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对应的码字进行编码,从而使得编码方式较为灵活。

Description

帧内预测编解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视频图像编解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帧内预测编解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视频信号存储或者传输过程中占用的资源,视频信号在发送端进行压缩处理后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通过解压缩处理恢复视频信号并进行播放。这里的发送端或者接收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数字电话终端,无线装置,个人数据助理(PDA),手持式或便携式计算机,GPS接收机/导航器,照相机,音频/视频播放器,摄像机,录像机,监控设备等。
在现有的视频图像编解码技术中,为了提高I帧的编码效率,H.264、高级视频编码(Advanced Video Coding,以下简称:AVC)标准均引入了帧内预测编解码技术。解码设备可以利用图像当前块的邻近块的重建像素值和预测模式来预测当前块的像素值。
现有H.264、AVC中规定了9种预测模式,即模式0~8,其中包括8个方向性预测模式和一个直流(Direct Current,以下简称:DC)预测模式,该DC预测模式即为模式2。在下一代编解码标准中,针对不同的预测单元大小,则有更多帧内预测模式可供选择,例如17种预测模式或者34种预测模式。而随着预测编码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种新的预测模式也在不断增加。举例来说,现有技术增加了平面(以下简称:Planar)预测模式用以提高帧内预测准确度。新增预测模式需要复用已有预测模式的模式编号,例如Planar预测模式可以与DC预测模式复用模式2,若当前块采用Planar预测模式进行预测编码,则编码设备需要在模式2对应的码字之后增加标志位,从而区分Planar预测模式和DC预测模式,例如与模式2对应的编码码字为0010,则DC预测模式的编码码字可以为00100,而Planar预测模式的编码码字为00101。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对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时,所采用的与该帧内预测模式对应的码字相对固定,编码灵活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编解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编码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块的最可能预测模式MPM集合和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从所述当前块的相邻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中获取;
根据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
向解码设备发送码流,所述码流中包含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解码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码流,所述码流中包含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对应的编码信息;
获取当前块的最可能预测模式MPM集合,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从所述当前块的相邻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中获取;
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块的最可能预测模式MPM集合和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从所述当前块的相邻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中获取;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
编码发送模块,用于向解码设备发送码流,所述码流中包含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解码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码流,所述码流中包含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对应的编码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块的最可能预测模式MPM集合,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从所述当前块的相邻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中获取;
解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编解码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编码设备和解码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在对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处理时,可以充分考虑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针对不同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编码设备可以为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对应的码字进行编码,从而使得编码方式较为灵活,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冗余码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帧内预测编码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帧内预测编码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HM中不同帧内预测模式的预测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帧内预测解码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帧内预测解码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编码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编码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解码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解码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编解码处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数字信号处理领域,视频编解码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例如:移动电话,无线装置,个人数据助理(PDA),手持式或便携式计算机,GPS接收机/导航器,照相机,音频/视频播放器,摄像机,录像机,监控设备等。通常,这类电子设备中包括视频编码器或视频解码器,视频编码器或视频解码器可以直接由数字电路或芯片例如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实现,或者由软件代码驱动处理器执行软件代码中的流程而实现。
图1为本发明帧内预测编码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编码端,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101、获取当前块的最可能预测模式MPM集合和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从所述当前块的相邻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中获取。
步骤102、根据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
步骤103、向解码设备发送码流,所述码流中包含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最可能预测模式(Most Probable Mode,以下简称:MPM)集合对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进行预测编码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编码设备可以采用MPM集合对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进行预测,MPM集合中的元素为当前块的左相邻块的预测模式和上相邻块的预测模式。若当前块的预测模式采用了MPM集合中的预测模式,则编码设备可以采用MPM集合中对应于当前块的预测模式的元素的索引对当前块的预测模式进行编码,若当前块的预测模式未采用MPM集合中的预测模式,则编码设备可以采用除了MPM集合中的预测模式之外的剩余模式对应的码字对当前块所采用的预测模式进行编码。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以第一预测模式为Planar预测模式,第二预测模式为DC预测模式,且该Planar预测模式与DC预测模式共用模式值为2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预测模式也可以是任何其它预测模式,且该第一预测模式可以与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任一种预测模式共用同一模式值。
具体来说,该预测编码过程可以为:
1)获取当前块C的两个相邻块的帧内预测模式;
假设当前块C的左相邻块和上相邻块为A和B,则编码设备可以获取左相邻块A的帧内预测模式intraPredModeA以及上相邻块B的帧内预测模式intraPredModeB。若相邻块不存在或者未采用帧内预测模式,则编码设备可以将该相邻块对应的预测模式设置为2。另外,若左相邻块A或者上相邻块B的帧内预测模式为Planar预测模式,则将对应的intraPredModeA或者intraPredModeB设置为2。
2)推导MPM集合candModeList;
具体来说,如果intraPredModeA与intraPredModeB相等,则将candModeList中的元素数量NumMPMCand设置为1,并将intraPredModeA或intraPredModeB作为MPM集合中的元素candModeList[0]。举例来说,如果intraPredModeA=intraPredModeB=4,也即当前块C的左相邻块A和上相邻块B均采用帧内预测模式4进行帧内预测编码,因此,NumMPMCand=1且candModeList中仅包含一个元素,即candModeList为{4}。
如果intraPredModeA与intraPredModeB不相等,则将NumMPMCand设置为2,并将intraPredModeA与intraPredModeB中较小的模式值作为MPM集合中第一个元素candModeList[0],将另一模式值作为MPM集合中第二个元素candModeList[1]。举例来说,如果intraPredModeA=5,intraPredModeB=8,也即当前块C的左相邻块A采用帧内预测模式5进行帧内预测编码,而上相邻块B则采用帧内预测模式8进行帧内预测编码,因此,NumMPMCand=2且candModeList为{5,8}。
3)对当前块C的IntraPredModeC进行预测编码。
若当前块C的IntraPredModeC与MPM集合candModeList中一个预测模式相等,则编码设备可以将prev_intra_pred_flag设置为1;否则,可以将prev_intra_pred_flag设置为0。在确定prev_intra_pred_flag后,编码设备即可对prev_intra_pred_flag进行编码。
若prev_intra_pred_flag为1,则表示当前块C的IntraPredModeC命中candModeList中的一个元素。然后,编码设备可以根据candModeList的元素数量NumMPMCand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编码与IntraPredModeC相等的MPM的索引信息mpm_idx。若NumMPMCand为1,则编码设备无需编码mpm_idx,若NumMPMCand为2,则编码设备需要根据当前块C所使用的MPM对mpm_idx进行编码,编码的方法例如可以为,若与IntraPredModeC相等的MPM为candModeList中第一个元素,则将mpm_idx置0;否则,将mpm_idx置1。进一步地,若IntraPredModeC为Planar预测模式或者DC预测模式,则编码端还要进一步对标识位DCPlanarFlag进行编码,例如若IntraPredModeC为Planar预测模式,则DCPlanarFlag可以设置为1,若IntraPredModeC为DC预测模式,则DCPlanarFlag可以设置为0。
若prev_intra_pred_flag为0,则表示当前块C的IntraPredModeC未命中candModeList中的任何元素,也即当前块C并未采用左相邻块A或者上相邻块B的帧内预测模式,此时,编码设备需要对与IntraPredModeC对应的除了candModeList中的预测模式之外的剩余模式进行编码。举例来说,假设总共的预测模式有模式0~模式16共17个预测模式,如果candModeList中有2个预测模式,即模式3和模式4,则存在剩余模式与原有模式0~模式2以及模式5~模式16相对应。在采用剩余模式进行预测编码时,编码设备可以从全部剩余模式中确定与当前块所采用的预测模式对应的剩余模式rem_intra_pred_mode,编码设备可以采用确定的剩余模式rem_intra_pred_mode对应的码字进行当前块的预测模式的编码,例如采用定长的二进制码字进行编码。对于总共有16个预测模式的情况来说,该定长的二进制码字可以为4位二进制码,例如模式2对应的4位二进制码即可为0010。若IntraPredModeC是Planar预测模式,则编码设备还需要在模式2对应的二进制码字后增加后缀以对Planar预测模式和DC预测模式进行区分,举例来说,与Planar预测模式对应的二进制码字可以为00101,与DC预测模式对应的二进制码字可以00100。
因此,上述现有技术采用MPM集合对当前块C的帧内预测模式IntraPredModeC进行编码时,不管MPM集合candModeList中的元素个数NumMPMCand和取值是多少,该帧内预测模式IntraPredModeC对应的码字均是固定的,例如,若当前块的可选帧内预测模式共有4种,即模式0~模式3,其中模式2为DC预测模式,模式3为Planar预测模式,则不管NumMPMCand以及candModeList中的元素取值是多少,只要IntraPredModeC是Planar预测模式或者DC预测模式,且IntraPredModeC不是candModeList中的元素,则IntraPredModeC对应的码字只可能是模式2对应的剩余模式值二值化后得到的码字附加DCPlanarFlag,因此,现有技术针对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的编码码字固定,灵活性较差。
发明人经过分析后发现,剩余模式的数量是由candModeList中的元素个数NumMPMCand决定的,不管当前块存在几种可选预测模式,只要NumMPMCand为2,则剩余模式的码字设计即出现冗余。
以当前块有3种可选预测模式的情况举例来说,若NumMPMCand为2,则剩余模式的数量为1,若NumMPMCand为1,则剩余模式的数量为2,不管剩余模式的数量是1还是2,现有技术都需要使用1个比特位来表示剩余模式。1个比特位可以表示0和1两个码字。在NumMPMCand为1而存在两个剩余模式的情况下,这两个码字与这两个剩余模式一一对应;在NumMPMCand为2而只有一个剩余模式的情况下,就存在一个未使用的码字,也即空闲码字。
以当前块有17种可选预测模式的情况举例来说,若NumMPMCand为2,则剩余模式的数量为15,若NumMPMCand为1,则剩余模式的数量为16,不管剩余模式的数量是1还是2,现有技术都需要使用4个比特位来表示剩余模式,此时存在16个码字与这16个剩余模式一一对应,因此,在NumMPMCand为2而只有15个剩余模式的情况下,就存在一个空闲码字。
以当前块有34种可选预测模式的情况举例来说,若NumMPMCand为2,则剩余模式的数量为32,若NumMPMCand为1,则剩余模式的数量为33,现有技术都需要使用5个或6个比特位来表示剩余模式,此时存在33个码字与这33个剩余模式一一对应,因此,在NumMPMCand为2而只有32个剩余模式的情况下,就存在一个空闲码字。
由上述分析,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空闲码字的定义为在MPM集合中包含一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一个预测模式对应的码字,而在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任一个预测模式都不对应的码字。
由此可知,在IntraPredModeC为Planar预测模式,且IntraPredModeCcandModeList的情况下,且candModeList中的元素个数NumMPMCand为2的情况下,存在一个空闲码字,因此,编码设备可以用这个空闲码字对Planar预测模式进行编码处理,此时无需增加额外的比特位进行标识,而对于candModeList中元素的取值和个数为其它情况来说,仍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编码方法,例如通过增加码字后缀的方式,对Planar预测模式进行编码。
基于上述分析,本实施例的方法在实现过程中,可以获取MPM集合candModeList以及当前块C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IntraPredModeC,其中,MPM集合candModeList中可以包含左相邻块A和上相邻块B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IntraPredModeA和IntraPredModeB,该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内容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之后,编码设备可以确定MPM集合candModeList中的元素个数NumMPMCand和candModeList的取值,在对当前块C的帧内预测模式IntraPredModeC进行编码时,可以充分考虑NumMPMCand和candModeList的取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将NumMPMCand和candModeList的取值分成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说明:
NumMPMCand=1,且candModeList[0]=2,即candModeList中只包含代表模式2的取值“2”;
NumMPMCand=1,且candModeList[0]≠2;
NumMPMCand=2,且2∈candModeLi st;
NumMPMCand=2,且2candModeList。
对于IntraPredModeC是Planar预测模式或者DC预测模式之外的预测模式的情况;或者对于上述前三种情况来说,编码设备均可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IntraPredModeC进行编码处理。
而对于IntraPredModeC是第一预测模式,例如Planar预测模式,NumMPMCand为2,且IntraPredModeCcandModeList的情况来说,编码设备即可采用空闲码字对IntraPredModeC进行编码处理,而不用在DC预测模式对应的码字之后附加DCPlanarFlag。
因此,本实施例中在对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处理时,可以充分考虑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针对不同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编码设备可以为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对应的码字进行编码,从而使得编码方式较为灵活,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冗余的空闲码字。
下面采用一个具体实施例,对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可以假设当前块C有0~17共18种可选的帧内预测模式,其中包括Planar预测模式和DC预测模式。DC预测模式为模式2,模式0、模式1以及模式3~16则表示沿不同预测方向的帧内预测模式,Planar预测模式可设置为所有可能的帧内预测模式中的最大模式值,即模式17,也可另行规定,例如可规定Planar预测模式的取值为34,本实施例可以假设将Planar预测模式的初始值设置为3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也仅以第一预测模式为Planar预测模式,第二预测模式为DC预测模式,且Planar预测模式与DC预测模式共用模式2为例进行说明。
图2为本发明帧内预测编码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预测模式为Planar预测模式,第二预测模式为DC预测模式,且该Planar预测模式与DC预测模式共用模式值为2,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201、获取左相邻块A和上邻近块B的帧内预测模式。
图3为高效视频编码测试模型(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Test Model,以下简称:HM)中不同帧内预测模式的预测方向示意图,根据图3所示HM,不同预测单元大小与可选帧内预测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1所示。
表1
  预测单元大小   帧内预测模式
  4x4     0~16
  8x8     0~33
  16x16     0~33
  32x32     0~33
  64x64     0~2
参考图3所示的预测方向示意图以及表1所示预测单元与帧内预测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编码设备可以确定左相邻块A与上相邻块B的帧内预测模式,记做intraPredModeN,其中N为A或B。
需要说明的是,若相邻块不存在,或者相邻块存在但是未采用帧内预测编码,则编码设备可以对相应的intraPredModeN进行标识,例如设置为2;若相邻块存在且采用帧内预测编码,则编码设备即可将intraPredModeN设置为对应的相邻块的帧内预测模式。
步骤202、获取备选模式candIntraPredModeN。
若intraPredModeN为Planar预测模式,则编码设备即可将candIntraPredModeN设置为2,即Planar预测模式与DC预测模式共享模式2;否则,将candIntraPredModeN设置为intraPredModeN。
步骤203、获取MPM集合CandModeList以及CandModeList中的元素个数NumMPMCand。
a)若两个candIntraPredModeN均不可得,则将NumMPMCand设置为1,并将candModeList[0]设置为2;
b)若仅有一个candIntraPredModeN可得,或两个candIntraPredModeN均可得但相等,则将NumMPMCand设置为1,并将candModeList[0]设置为该candIntraPredModeN;
c)若两个candIntraPredModeN均可得且不相等,则将candModeList[0]设置为两个candIntraPredModeN中的较小模式值,将candModeList[1]设置为两个candIntraPredModeN中的较大模式值,并将NumMPMCand设置为2。
步骤204、对当前块C的帧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处理。
该编码处理的过程具体可以采用下述步骤实现:
步骤204a、获取当前块C的intraPredModeC。
若intraPredModeC为Planar预测模式,则编码设备需要将intraPredModeC设置为2,并将DCPlanarFlag设置为1;否则,intraPredModeC不做改变,将DCPlanarFlag设置为0。
步骤204b、确定prev_intra_pred_flag和mpm_idx;
具体来说,根据NumMPMCand,intraPredModeC与candModeList,编码设备可以分下面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a)若NumMPMCand为2,并且intraPredModeC为candModeList[0],则将prev_intra_pred_flag设置为1,将mpm_idx设置为0。
b)若NumMPMCand为2,并且intraPredModeC为candModeList[1],则将prev_intra_pred_flag设置为1,将mpm_idx设置为1。
c)若NumMPMCand为1,并且intraPredModeC等于candModeList[0],则将prev_intra_pred_flag设置为1。
d)若NumMPMCand等于2,并且intraPredModeC既不等于candModeList[0]也不等于candModeList[1],则将prev_intra_pred_flag设置为0。
e)若NumMPMCand为1,并且intraPredModeC不等于candModeList[0],则将prev_intra_pred_flag设置为0。
步骤204c、判断prev_intra_pred_flag是否等于1,若是,则执行步骤204d,否则执行步骤204e。
步骤204d、对prev_intra_pred_flag和mpm_idx进行编码处理,执行步骤205。
该过程中,若intraPredModeC不是Planar预测模式和DC预测模式,则编码设备可以直接对prev_intra_pred_flag和mpm_idx进行编码处理即可,若intraPredModeC是Planar预测模式或DC预测模式,则编码设备还需要在对prev_intra_pred_flag和mpm_idx进行编码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DCPlanarFlag进行编码处理,例如,若intraPredModeC是Planar预测模式,则编码设备可以对DCPlanarFlag=1进行编码处理,若intraPredModeC是DC预测模式,则编码设备可以对DCPlanarFlag=0进行编码处理。
步骤204e、确定与intraPredModeC对应的剩余模式rem_intra_pred_mode。
若prev_intra_pred_flag=0、DCPlanarFlag为1,且NumMPMCand等于2,则编码设备可以将intraPredModeC的初始值34重新设置为17。也即,此处遵循的原则是,假设当前块A的可选帧内预测模式包括取值从0~N-1的N个模式以及所述第一预测模式,其中N≥2,则编码设备可以预先设置第一预测模式的初始值M,M≥N;然后,在步骤204e中将intraPredModeC重新设置为N;或者更为简单的是,编码设备可以预先设置第一预测模式的初始值就等于N,则步骤204e无需重新设置intraPredModeC。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是以将intraPredModeC设置为模式0~17共18种预测模式中的最大模式值,即模式17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编码设备也可以将intraPredModeC设置为大于17的任一模式值,只要用于设置intraPredModeC的模式值与空闲码字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即可。
步骤204f、将intraPredModeC与candModeList[1]比较,若intraPredModeC大于candModeList[1],则将intraPredModeC数值自减1,否则保持intraPredModeC不变;
步骤204g、将步骤204f获取的intraPredModeC与candModeList[0]比较,若intraPredModeC大于candModeList[0],则将intraPredModeC数值自减1,否则保持intraPredModeC不变。
步骤204h、将rem_intra_pred_mode设置为步骤204g获取的intraPredModeC。
上述步骤204e~204h可用下面伪代码表示:
步骤204i、获取与rem_intra_pred_mode对应的码字,并执行步骤205。具体地,将rem_intra_pred_mode数值进行二值化得到二进制码字。
表2为本实施例中15种剩余模式的二值化表示,如表2所示:
表2
  剩余模式   码字
  0~15   使用4比特定长码二值化
具体来说,基于除去Planar预测模式之外的17(此时N为17)种帧内预测模式,推导得到的对应的剩余模式rem_intra_pred_mode的取值为0~15,可以采用4个比特位的码字表示。推导得到的剩余模式的取值可能与原模式取值相同,也可能不同,并且在candModeList中包含一个或两个元素的情况下,原模式与剩余模式的对应关系不同。举例来说,如果candModeList中只包含原模式5,则原模式5之前的原模式0~原模式4对应的码字不发生变化,而原模式6~原模式15对应的码字则需要向前变化一位,也即,此时原模式6对应于剩余模式5,其码字为0101,而原模式16对应于剩余模式15,其码字为1111;如果candModeList中包含原模式5与原模式9,则原模式5之前的原模式0~原模式4对应的码字不发生变化,而原模式6~原模式8对应的码字需要向前变化一位,原模式10~原模式16对应的码字需要向前变化两位,此时原模式6对应于剩余模式5,其码字为0101,而原模式16对应于剩余模式14,其码字为1110,在此情况下剩余模式15对应的码字1111即为空闲码字。因此,此处选择空闲码字所遵循的原则就是,将取值为N-2的剩余模式对应的码字确定为空闲码字。
再以当前块C的可选帧内预测模式共有35种,其中,模式0~模式33为已有预测模式,模式34为Planar预测模式,此时N为34,在这种情况下,剩余模式最多有33种,表3为本实施例中33种剩余模式的二值化表示,如表3所示:
表3
  剩余模式   码字
  小于31   使用5比特定长码二值化
  31   111110
  32   111111
再以当前块C的可选帧内预测模式共有4种,其中,模式0~模式2为已有预测模式,模式3为Planar预测模式,此时N为3,在这种情况下,剩余模式最多有2种,表4为本实施例中2种剩余模式的二值化表示,如表4所示:
表4
  剩余模式   码字
  0~1   使用1比特定长码二值化
编码设备对rem_intra_pred_mode进行编码处理的过程可以包括:
若当前块的IntraPredModeC为除了Planar预测模式或者DC预测模式之外的预测模式,不管NumMPMCand=l还是NumMPMCand=2,均可以采用所对应剩余模式的码字表示IntraPredModeC,该过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若当前块的IntraPredModeC为Planar预测模式或者DC预测模式且NumMPMCand=2,则存在一个空闲码字,因此,编码设备可以采用该空闲码字表示IntraPredModeC。
仍以当前块可能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模式0~17共18种为例来说,此时N为17,其中,DC预测模式为模式2,Planar预测模式为最大模式,即模式17。若编码设备确定左相邻块A采用模式5,即IntraPredModeA=5,上相邻块B采用模式8,即IntraPredModeB=8,因此,编码设备可以确定candModeList为{5、8},NumMPMCand=2,其中,candModeList[0]=5,candModeList[1]=8,此时,存在剩余模式对应于原模式0~原模式4、原模式6~原模式7以及原模式9~原模式17,因此,共有15个剩余模式,由于4个比特位的码字可以表示16个剩余模式,因此4个比特位的码字在表示15个剩余模式之后还存在1个未被使用的空闲码字,该空余码字即为1111,因此该空余码字1111即可用于表示Planar预测模式或者DC预测模式。
综上可知,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对当前块采用第一预测模式,例如Planar预测模式进行帧内预测编码后,为该Planar预测模式确定的码字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若所述MPM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且该元素的取值等于Planar预测模式的取值,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Planar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和模式复用标记;例如,该模式预测标记prev_intra_pred_flag=1,该模式复用标记DCPlanarFlag=1,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编码可以为“11”。
若所述MPM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且该元素的取值不等于Planar预测模式的取值,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Planar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共用模式值所对应的码字以及模式复用标记;例如,该模式预测标记prev_intra_pred_flag=0,共用模式2对应的码字,例如采用4个比特二值化后的0010,该模式复用标记DCPlanarFlag=1,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块所采用的第一预测模式的编码可以为“000101”。
若所述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且Planar预测模式的取值等于两个元素的取值之一,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Planar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MPM集合中与Planar预测模式有相同取值的元素的索引以及模式复用标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若MPM集合中与Planar模式值有相同取值的元素的索引为“1”,则当前块所采用的Planar模式对应的编码信息可以为“111”。
若所述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且Planar模式值不等于两个元素的取值,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Planar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和空闲码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若N=17种,则当前块所采用的Planar模式对应的编码信息可以为“01111”。
步骤205、对所述码字进行编码处理,并向解码设备发送包含编码码字的码流。
编码设备可以对确定的码字进行熵编码,并将编码后的码字携带在码流中发送给解码设备。
本实施例中,若当前块采用了第一预测模式进行帧内预测编码,则该第一预测模式的编码可以根据MPM集合中的元素个数和取值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编码灵活多变,而且,编码设备可以将空闲码字用来作为第一预测模式对应的编码码字,而不需要通过额外添加标识位来区分第一预测模式和第二预测模式,从而可以避免码字浪费,有效提高编码效率。
图4为本发明帧内预测解码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码流,所述码流中包含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对应的编码信息;
步骤402、获取当前块的最可能预测模式MPM集合,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从所述当前块的相邻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中获取;
步骤403、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
本实施例的方法是与图1所示编码方法对应的解码方法,其实现原理与图1所示技术方案的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是相对应的,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采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4所示解码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方法也是与上述图2所示编码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相对应的解码部分的实现方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测模式为Planar预测模式,第二预测模式为DC预测模式,且Planar预测模式与DC预测模式共用模式2。
图5为本发明帧内预测解码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
步骤501、获取左相邻块A和上邻近块B的帧内预测模式。
该步骤的实现原理与上述图2所示步骤201的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2、获取备选模式candIntraPredModeN。
该步骤的实现原理与上述图2所示步骤202的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3、获取MPM集合CandModeList以及CandModeList中的元素个数NumMPMCand。
该步骤的实现原理与上述图2所示步骤203的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图2所示的编码过程可知,解码过程存在以下几种可能:
若模式预测标记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MPM集合中的元素,例如prev_intra_pred_flag=1,且MPM集合中只包含模式值“2”,则解码设备可以从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模式复用标记DCPlanarFlag,若DCPlanarFlag指示使用Planar预测模式,例如DCPlanarFlag=1,则解码设备可以确定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Planar预测模式;
若prev_intra_pred_flag=1,且所述MPM集合中有两个元素,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元素索引mpm_idx,若所述MPM集合中对应于mpm_idx的是共用的模式值2,则解码设备可以从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DCPlanarFlag,若DCPlanarFlag为1,则解码设备可以确定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Planar预测模式;
若prev_intra_pred_flag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不在MPM集合中,例如prev_intra_pred_flag=0,且MPM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则解码设备可以从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码字,例如解码获得0010,若该码字为对应于模式2的码字,则解码设备可以从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DCPlanarFlag,若DCPlanarFlag为1,则解码设备可以确定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Planar预测模式;
若prev_intra_pred_flag为0,且MPM集合中有两个元素,则解码设备可以从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码字,例如解码获取1111,则解码设备可以确定该码字为空闲码字,则解码设备可以确定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Planar预测模式。
具体地,解码设备可以执行如下操作。
步骤504、从码流中获取prev_intra_pred_flag与mpm_idx。
解码设备在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包含帧内预测模式的编码信息的码流后,可以解码获取该编码信息中包含的prev_intra_pred_flag和mpm_idx;
步骤505、解码获取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
步骤506、判断prev_intra_pred_flag是否等于1,若是,则执行步骤507,否则执行步骤508。
步骤507、将candModeList[mpm_idx]作为当前块的预测模式IntraPredModeC,若IntraPredModeC为2,从码流中获取DCPlanarFlag,若DCPlanarFlag为1,则将Planar模式作为当前块预测模式,结束。
步骤508、从码流中获取剩余模式rem_intra_pred_mode对应的码字。
解码设备可以从码流中解析获取二进制码字,根据当前块的可选帧内预测模式的数量不同,解码设备可以对应参照表2~4解码获取rem_intra_pred_mode。本实施例中,剩余模式与原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已经详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9、根据rem_intra_pred_mode以及MPM集合元素数量确定当前块预测模式。
步骤509可以具体为:
a)使用rem_intra_pred_mode作为IntraPredModeC的初始值;
b)将IntraPredModeC与candModeList[0]比较;
若IntraPredModeC大于或等于candModeList[0],则将IntraPredModeC自增1,否则保持当前模式不变;
c)将IntraPredModeC与candModeList[1]比较;
若IntraPredModeC大于或等于candModeList[1],则将IntraPredModeC自增1,否则保持当前模式不变。
上述过程可用如下伪代码实现
IntraPredModeC=rem_intra_pred_mode;
for(cIdx=0;cIdx<NumMPMCand;cIdx++)
if(IntraPredModeC>=candModeList[cIdx])IntraPredModeC++
以表2所示的情况来说,解码设备获得的码字为1111,通过查找表2可以确定当前块所采用的剩余模式为模式15,也即最大的模式值,此时如果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则该解码设备可以确定当前块采用的是Planar预测模式。
对于编码设备采用与表3或表4对应的二值化表示剩余模式的方式来说,其实现原理与上述技术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编码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编码设备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第一确定模块12以及编码发送模块13,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当前块的最可能预测模式MPM集合和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从所述当前块的相邻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中获取;第一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编码发送模块13,用于向解码设备发送码流,所述码流中包含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
本实施例的编码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发明编码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编码设备在图6所示编码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14,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是否是第一预测模式,所述第一预测模式为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第二预测模式共用一个模式值的预测模式;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包括取值从0~N-1的N个模式以及所述第一预测模式,其中N≥2;所述第二预测模式为取值从0~N-1的N个模式中的一个模式;相应地,第一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若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是第一预测模式,则根据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
具体来说,该第一确定模块12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121,用于若所述MPM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且该元素的取值等于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和模式复用标记;所述模式复用标记用于区分第一预测模式与第二预测模式;
第二确定单元122,用于若所述MPM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且该元素的取值不等于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所述第一预测模式和第二预测模式共用的模式值所对应的码字以及模式复用标记;
第三确定单元123,用于若所述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且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等于两个元素的取值之一,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MPM集合中与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对应的取值索引以及模式复用标记;
第四确定单元124,用于若所述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且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不等于所述两个元素的取值,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与空闲码字,所述空闲码字为在MPM集合中包含一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一个预测模式对应的码字,而在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任一个预测模式都不对应的码字。
本实施例的编码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解码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解码设备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1、第二获取模块22以及解码处理模块23,其中,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码流,所述码流中包含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对应的编码信息;第二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当前块的最可能预测模式MPM集合,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从所述当前块的相邻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中获取;解码处理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
本实施例的解码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解码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编码设备在图8所示解码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解码处理模块2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是否是第一预测模式,所述第一预测模式为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第二预测模式共用一个模式值的预测模式。
具体地,解码处理模块23包括:
解码处理单元231,用于解码获取所述编码信息中包含的模式预测标记;
第一处理单元232,用于若所述模式预测标记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MPM集合中的元素,且所述MPM集合中只包含取值为所述第一预测模式和所述第二预测模式共用的模式值的元素,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模式复用标记,若所述模式复用标记指示使用第一预测模式,则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第一预测模式;
第二处理单元233,用于若所述模式预测标记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MPM集合中的元素,且所述MPM集合中有两个元素,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元素索引,若所述MPM集合中对应于所述元素索引的元素取值与所述共用的模式值相同,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模式复用标记,若所述模式复用标记指示使用第一预测模式,则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第一预测模式;
第三处理单元234,用于若所述模式预测标记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不是MPM集合中的元素,且所述MPM集合中只包含一个元素,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码字,若获取的码字为所述共用的模式值所对应的码字,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模式复用标记,若所述模式复用指示使用第一预测模式,则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第一预测模式;
第四处理单元235,用于若所述模式预测标记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不是MPM集合中的元素,且所述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码字,若获取的码字为空闲码字,则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第一预测模式,所述空闲码字为在MPM集合中包含一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一个预测模式对应的码字,而在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任一个预测模式都不对应的码字。
本实施例的解码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编解码处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可以包括:编码设备1和解码设备2,其中编码设备1可以采用图6或图7所示的结构,其对应地可以执行图1或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解码设备2可以采用图8或图9所示的结构,其对应地可以执行图4或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帧内预测编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块的最可能预测模式MPM集合和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从所述当前块的相邻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中获取;
根据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
向解码设备发送码流,所述码流中包含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是否是第一预测模式,所述第一预测模式为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第二预测模式共用一个模式值的预测模式;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包括取值从0~N-1的N个模式以及所述第一预测模式,其中N≥2;所述第二预测模式为取值从0~N-1的N个模式中的一个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
若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是第一预测模式,则根据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
若所述MPM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且该元素的取值等于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和模式复用标记;所述模式复用标记用于区分第一预测模式与第二预测模式;
若所述MPM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且该元素的取值不等于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所述第一预测模式和第二预测模式共用的模式值所对应的码字以及模式复用标记;
若所述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且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等于两个元素的取值之一,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MPM集合中与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对应的取值索引以及模式复用标记;
若所述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且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不等于所述两个元素的取值,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与空闲码字,所述空闲码字为在MPM集合中包含一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一个预测模式对应的码字,而在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任一个预测模式都不对应的码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块的MPM集合,包括:
获取当前块的左相邻块的帧内预测模式和上相邻块的帧内预测模式作为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
其中,若相邻块不存在和/或未采用帧内预测模式,则对应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若左相邻块的帧内预测模式与上相邻块的帧内预测模式相等,则所述MPM集合仅包含一个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测模式为平面预测模式,所述第二预测模式为直流预测模式,所述平面预测模式和所述直流预测模式共用模式2。
5.一种帧内预测解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码流,所述码流中包含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对应的编码信息;
获取当前块的最可能预测模式MPM集合,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从所述当前块的相邻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中获取;
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是否是第一预测模式,所述第一预测模式为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第二预测模式共用一个模式值的预测模式;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包括取值从0~N-1的N个模式以及所述第一预测模式,其中N≥2;所述第二预测模式为取值从0~N-1的N个模式中的一个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是否是第一预测模式,包括:
解码获取所述编码信息中包含的模式预测标记;
若所述模式预测标记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MPM集合中的元素,且所述MPM集合中只包含取值为所述第一预测模式和所述第二预测模式共用的模式值的元素,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模式复用标记,若所述模式复用标记指示使用第一预测模式,则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第一预测模式;
若所述模式预测标记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MPM集合中的元素,且所述MPM集合中有两个元素,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元素索引,若所述MPM集合中对应于所述元素索引的元素取值与所述共用的模式值相同,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模式复用标记,若所述模式复用标记指示使用第一预测模式,则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第一预测模式;
若所述模式预测标记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不是MPM集合中的元素,且所述MPM集合中只包含一个元素,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码字,若获取的码字为所述共用的模式值所对应的码字,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模式复用标记,若所述模式复用指示使用第一预测模式,则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第一预测模式;
若所述模式预测标记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不是MPM集合中的元素,且所述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码字,若获取的码字为空闲码字,则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第一预测模式,所述空闲码字为在MPM集合中包含一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一个预测模式对应的码字,而在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任一个预测模式都不对应的码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块的MPM集合,包括:
获取当前块的左相邻块的帧内预测模式和上相邻块的帧内预测模式作为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
其中,若相邻块不存在和/或未采用帧内预测模式,则对应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若左相邻块的帧内预测模式与上相邻块的帧内预测模式相等,则所述MPM集合仅包含一个元素。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测模式为平面预测模式,所述第二预测模式为直流预测模式,所述平面预测模式和所述直流预测模式共用模式2。
9.一种编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块的最可能预测模式MPM集合和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从所述当前块的相邻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中获取;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
编码发送模块,用于向解码设备发送码流,所述码流中包含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的信息;
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是否是第一预测模式,所述第一预测模式为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第二预测模式共用一个模式值的预测模式;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包括取值从0~N-1的N个模式以及所述第一预测模式,其中N≥2;所述第二预测模式为取值从0~N-1的N个模式中的一个模式;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是第一预测模式,则根据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MPM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且该元素的取值等于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和模式复用标记;所述模式复用标记用于区分第一预测模式与第二预测模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MPM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且该元素的取值不等于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所述第一预测模式和第二预测模式共用的模式值所对应的码字以及模式复用标记;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且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等于两个元素的取值之一,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MPM集合中与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对应的取值索引以及模式复用标记;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且第一预测模式的取值不等于所述两个元素的取值,则确定需要写入码流的第一预测模式的信息包括模式预测标记与空闲码字,所述空闲码字为在MPM集合中包含一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一个预测模式对应的码字,而在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任一个预测模式都不对应的码字。
11.一种解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编码设备发送的码流,所述码流中包含当前块的帧内预测模式对应的编码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块的最可能预测模式MPM集合,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从所述当前块的相邻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中获取;
解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
其中,所述解码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MPM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和取值,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是否是第一预测模式,所述第一预测模式为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第二预测模式共用一个模式值的预测模式;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包括取值从0~N-1的N个模式以及所述第一预测模式,其中N≥2;所述第二预测模式为取值从0~N-1的N个模式中的一个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处理模块包括:
解码处理单元,用于解码获取所述编码信息中包含的模式预测标记;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模式预测标记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MPM集合中的元素,且所述MPM集合中只包含取值为所述第一预测模式和所述第二预测模式共用的模式值的元素,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模式复用标记,若所述模式复用标记指示使用第一预测模式,则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第一预测模式;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模式预测标记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MPM集合中的元素,且所述MPM集合中有两个元素,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元素索引,若所述MPM集合中对应于所述元素索引的元素取值与所述共用的模式值相同,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模式复用标记,若所述模式复用标记指示使用第一预测模式,则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第一预测模式;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模式预测标记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不是MPM集合中的元素,且所述MPM集合中只包含一个元素,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码字,若获取的码字为所述共用的模式值所对应的码字,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模式复用标记,若所述模式复用指示使用第一预测模式,则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第一预测模式;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模式预测标记指示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不是MPM集合中的元素,且所述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则从所述编码信息中解码获取码字,若获取的码字为空闲码字,则确定所述当前块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为第一预测模式,所述空闲码字为在MPM集合中包含一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一个预测模式对应的码字,而在MPM集合中包含两个元素的情况下与所述当前块的可选预测模式中的任一个预测模式都不对应的码字。
13.一种编解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设备和权利要求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解码设备。
CN201110184151.3A 2011-07-01 2011-07-01 帧内预测编解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2857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4151.3A CN102857750B (zh) 2011-07-01 2011-07-01 帧内预测编解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PCT/CN2012/078063 WO2013004166A1 (zh) 2011-07-01 2012-07-02 帧内预测编解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4151.3A CN102857750B (zh) 2011-07-01 2011-07-01 帧内预测编解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7750A CN102857750A (zh) 2013-01-02
CN102857750B true CN102857750B (zh) 2015-05-06

Family

ID=47403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4151.3A Active CN102857750B (zh) 2011-07-01 2011-07-01 帧内预测编解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57750B (zh)
WO (1) WO20130041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0131B (zh) * 2013-11-14 2019-08-20 寰发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基于帧内图片区块复制预测的视频编码方法
US20160373742A1 (en) * 2015-06-18 2016-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ra prediction and intra mode coding
US11463689B2 (en) 2015-06-18 2022-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ra prediction and intra mode coding
US10841593B2 (en) 2015-06-18 2020-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ra prediction and intra mode coding
US11277644B2 (en) 2018-07-02 2022-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ing mode dependent intra smoothing (MDIS) with intra interpolation filter switching
WO2020017786A1 (ko) * 2018-07-14 2020-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 코딩 시스템에서 인트라 예측 정보를 포함한 영상 정보 기반 영상 디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2567771A (zh) * 2018-08-09 2021-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历史的帧内模式编解码方法和装置
KR102577071B1 (ko) 2018-09-19 2023-09-08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가장 가능성 있는 인트라 모드를 예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303885B2 (en) 2018-10-25 2022-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de-angle intra prediction smoothing and interpolation
KR20210107848A (ko) 2019-01-02 2021-09-01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인트라 프레임 예측 방법 및 장치, 비디오 인코딩 기기, 저장 매체
EP3959880A4 (en) 2019-05-10 2023-04-26 HFI Innovat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RIVING A LIST OF MOST LIKELY LUMINANCE MODES FOR VIDEO CODING
CN110519600B (zh) * 2019-08-21 2022-06-0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帧内帧间联合预测方法、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4680A (zh) * 2005-03-31 2005-09-2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增强型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
CN101175212A (zh) * 2007-10-15 2008-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复杂度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
CN101668202A (zh) * 2008-09-01 201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帧内预测模式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1860749A (zh) * 2010-04-20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图像编码和解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4680A (zh) * 2005-03-31 2005-09-2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增强型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
CN101175212A (zh) * 2007-10-15 2008-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复杂度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
CN101668202A (zh) * 2008-09-01 201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帧内预测模式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1860749A (zh) * 2010-04-20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图像编码和解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7750A (zh) 2013-01-02
WO2013004166A1 (zh) 201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7750B (zh) 帧内预测编解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503729B2 (en) Encoding or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139878B2 (en) Picture coding method and picture decoding method
TWI622288B (zh) 視訊解碼方法
CN102857764B (zh) 帧内预测模式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26709A (zh) 用于视频译码的帧间预测模式和参考图片列表索引的译码
CN101500160B (zh) 一种码流标识方法、装置及编解码系统
CN102860006A (zh) 管理预测运动向量候选
JP2014511656A (ja) ビデオコーディングのための変換係数のコーディング
WO20130003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intra mode coding
CN103227917A (zh) 解码方法和装置
CN103096053A (zh) 一种变换模式的编解码方法和装置
CN101389024A (zh) 动态图像的编码方法及编码装置
CN103067699A (zh) 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器、解码器及其方法和电子设备
US9674529B2 (en) Intra-frame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component sampling point of image block
JP2022526276A (ja) 画像エンコーディングおよびデコーディ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01267567A (zh) 帧内预测、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4093025A (zh) 编解码方法和装置
CN104093026A (zh) 编解码方法和装置
CN102231832B (zh) 变长码编解码方法和系统
AU2014277750A1 (en) Encoding or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9

Address after: Room 400, building 5, No.11 Deshengmenwa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2 (Desheng Park)

Patentee after: MIGU CULTU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