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7425A - 通过trill的fcoe - Google Patents

通过trill的fco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7425A
CN102857425A CN2012102236490A CN201210223649A CN102857425A CN 102857425 A CN102857425 A CN 102857425A CN 2012102236490 A CN2012102236490 A CN 2012102236490A CN 201210223649 A CN201210223649 A CN 201210223649A CN 102857425 A CN102857425 A CN 102857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coe
grouping
entity
tril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36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7425B (zh
Inventor
D·梅尔曼
T·米兹拉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vell Israel MISL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vell Israel MIS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vell Israel MISL Ltd filed Critical Marvell Israel MIS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57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7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7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74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5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4L49/356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storage area networks
    • H04L49/357Fibre channel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60Software-defined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涉及通过TRILL的FCOE。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包括i)没有配置用于处理符合第一协议的目的地信息、而是ii)配置用于处理符合第二协议的目的地信息的至少一个处理引擎的网络设备中处理分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该网络设备接收分组,以及在该网络设备中确定包括在该分组中的第一目的地信息。该第一目的地信息符合第一协议。该方法还包括在该网络设备中基于该第一目的地信息生成符合第三协议的第二目的地信息。该方法还包括在该网络设备中基于该第二目的地信息生成符合该第二协议的第三目的地信息。该方法还包括使用该第三目的地信息通过包括在该网络设备中的该至少一个处理引擎来处理该分组。

Description

通过TRILL的FCOE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公开要求于2011年6月27日提交的、题目为“FCoE OverTRILL”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501,616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通信网络,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实现多个通信协议的通信网络。
背景技术
在此出于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上下文的目的而提供了背景技术描述。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所描述的当前署名的发明人的工作以及本说明书中的并未以其他方式被判定为申请日时的现有技术的各方面,均不明确地或隐含地被承认为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以太网逐渐地被用作针对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所有类型通信流的常见基础设施。因此,在数据中心网络中有用的其他通信协议逐渐地要求与以太网基础设施共存。例如,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协议被用在某些基于以太网的数据中心网络中以允许光纤通道(FC)设备(例如,在存储区域网络中)通过以太网中继通信流。作为另一示例,多链路透明互联(TRILL)协议被用在某些基于以太网的数据中心网络中以提供以太网上的源节点与目的地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桥接。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协议被并入常见架构中,会产生显著的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在包括i)没有配置用于处理符合第一协议的目的地信息、而是ii)配置用于处理符合第二协议的目的地信息的至少一个处理引擎的网络设备中处理分组的方法,包括:在该网络设备接收分组,以及在该网络设备中确定包括在该分组中的第一目的地信息。该第一目的地信息符合该第一协议。该方法还包括在该网络设备中基于所确定的第一目的地信息生成第二目的地信息。该第二目的地信息符合第三协议。该方法还包括在该网络设备中基于所生成的第二目的地信息生成第三目的地信息。该第三目的地信息符合该第二协议。该方法还包括使用该第三目的地信息通过包括在该网络设备中的该至少一个处理引擎来处理该分组。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网络接口,配置用于接收分组;以及第一目的地确定模块,配置用于确定包括在该分组中的第一目的地信息。该第一目的地信息符合第一协议。该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二目的地生成模块,配置用于基于所确定的第一目的地信息生成第二目的地信息。该第二目的地信息符合第三协议。该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三目的地生成模块,配置用于基于所生成的第二目的地信息生成第三目的地信息。该第三目的地信息符合第二协议。该网络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引擎。该至少一个处理引擎i)没有配置用于处理符合该第一协议的目的地信息,而是ii)配置用于处理符合该第二协议的目的地信息。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在网络交换设备中转发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分组的方法,包括:经由以太网链路在该网络交换设备接收第一分组;在该网络交换设备中确定包括在该第一分组中的光纤通道(FC)目的地标识符;在该网络交换设备中基于该FC目的地标识符更新以太网地址;在该网络交换设备中基于所更新的以太网地址生成第一多链路透明互联(TRILL)目的地标识符;以及在该网络交换设备中基于该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使得该第一分组向不同设备进行转发。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网络交换设备包括:以太网接口,配置用于经由以太网链路接收分组;以及FCoE实体,配置用于确定包括在该分组中的FC目的地标识符,并且基于该FC目的地标识符更新以太网地址。该网络交换设备还包括TRILL实体,配置用于基于所更新的以太网地址生成TRILL目的地标识符,并且基于该TRILL目的地标识符使得该分组向不同设备进行转发。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交换设备包括:第一以太网接口,配置用于接收FCoE分组;第一FCoE实体,配置用于更新包括在该FCoE分组中的第一转发地址以指示第一FCoE跳目标;以及第一TRILL实体,配置用于根据TRILL协议将该FCoE分组与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进行封装。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转发FCoE分组的方法,包括:在第一网络交换设备接收FCoE分组;在该第一网络交换设备中更新包括在该FCoE分组中的第一转发地址以指示第一FCoE跳目标;以及在该第一网络交换设备中根据TRILL协议将该FCoE分组与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进行封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实现本公开的分组处理技术的示例网络设备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在网络设备中处理分组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利用网络设备(诸如图1的示例网络设备)来在以太网基础设施内实现FCoE和TRILL协议的示例数据中心网络的框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数据中心网络(诸如图3的示例数据中心网络)中FCoE分组的示例路径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当示例FCoE分组通过图4的示例路径传播时该示例FCoE分组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数据中心网络(诸如图3的示例数据中心网络)中FCoE分组的另一示例路径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当示例FCoE分组通过图6的示例路径传播时该示例FCoE分组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数据中心网络(诸如图3的示例数据中心网络)中非FCoE分组的示例路径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当示例非FCoE分组通过图8的示例路径传播时该示例非FCoE分组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在网络交换设备中转发FCoE分组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在数据中心网络中转发FCoE分组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数据中心环境中常用到各种通信协议,诸如以太网、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和多链路透明互联(TRILL)。FCoE允许以太网在本地光纤通道(FC)设备(诸如在存储区域网络和/或FCoE端节点(ENode)中使用的设备)之间承载通信流。通过将FC帧与以太网报头封装来形成FCoE分组。FC帧包括FC目的地标识符“D_ID”,该“D_ID”指示FC帧的预期接收者。通常,FCoE转发器(FCF)设备或FCoE数据平面转发器(FDF)设备在每一跳都更新FCoE分组的以太网报头的源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目的地MAC地址,直到到达对应于FC目的地标识符的设备(或者包括这样的设备的本地FC网络)。具体地,将源MAC地址改变成转发该分组的FCF或FDF设备的MAC地址,并且将目的地MAC地址改变成由FC目的地标识符指示的目的地或者在向目的地转发的跳路径上的下一FCF或FDF设备的MAC地址。在每一跳,FCF或FDF设备基于FC目的地标识符以及被称作光纤最短路径优先(FSPF)的路由协议来确定下一跳的目的地MAC地址。通常,每个FCF或FDF设备还会在被称作“分区(zoning)”的处理中在之间强制执行安全策略。在当前FCoE标准(INCITS T11 FC-BB-5)下,每个FCoE分组必须被转发通过至少一个FCF设备或FDF设备。
TRILL通过提供跨包括被称作“路由桥(RBridge)”的TRILL路由桥设备的TRILL云的最短路径桥接来高效地处理以太网通信流。TRILL云通常对于网络的其余部分而言是透明的。当以太网分组遇到TRILL云时,第一路由桥设备充当“入口路由桥”。而FCoE通过添加以太网报头信息将FC帧封装到以太网分组中,入口路由桥设备通过添加TRILL协议报头信息来封装每个以太网分组。具体地,入口路由桥设备添加“TRILL报头”以及链路传输报头。
TRILL报头包括被称为出口路由桥昵称的TRILL目的地标识符。针对由入口路由桥设备接收的特定以太网分组,出口路由桥昵称指示哪个路由桥设备将充当终结TRILL云的“出口路由桥”设备的路由桥设备。通常,入口路由桥将选择与以太网分组的预期目的地(如由原始以太网分组的目的地MAC地址所标识的)最近的路由桥设备作为出口路由桥设备。
链路传输报头包括附加的源MAC地址和附加的目的地MAC地址,所述地址不同于原始封装的以太网分组的源MAC地址和目的地MAC地址,这些地址被暴露于转发分组通过TRILL云的每个路由桥设备的以太网层。在入口路由桥设备中,将链路传输报头的源MAC地址设置为该入口路由桥设备的MAC地址,并且将该链路传输报头的目的地MAC地址设置为下一跳路由桥设备的MAC地址。该下一跳路由桥设备基于出口路由桥昵称确定,从而使得入口路由桥设备与出口路由桥设备之间的整体路径长度最小化。此后,当通过TRILL云中的入口路由桥设备与出口路由桥设备之间的任意数目的“转接路由桥”设备传播时,源MAC地址和目的地MAC地址在每一跳进行更新以分别反映当前路由桥设备和下一跳路由桥设备(同样,通过最小化整体路径长度的方式)。当分组到达出口路由桥设备时(在转发通过一个或多个转接路由桥设备之后,或者紧接在由入口路由桥设备转发之后),出口路由桥设备通过移除链路传输报头和TRILL报头将分组解封装,从而再次将原始以太网分组的目的地MAC地址暴露于以太网层。
在以下描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例如,交换设备)配置用于处理在数据网络中共存的多个通信协议(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FCoE和TRILL)。在这些实施方式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单个网络设备(例如,网络交换机)中的各种处理引擎配置用于根据不同协议来制定转发决策。通过处理如在以下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不同协议的转发决策,数据分组可以在某些情景中以更高效的方式直接通过数据网络。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和情景中,数据分组被转发通过相比于常规架构而言包括更少数目的交换设备(和/或其他网络设备)的路径。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实现本公开的分组处理技术的示例网络设备40的框图。网络设备40包括网络接口42、分组类型确定模块44、基于第一协议的目的地信息转发分组的第一协议转发引擎46、以及基于不同的第二协议的目的地信息转发分组的第二协议转发引擎50。
网络接口42通常将设备40与一个或多个物理入口端口对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网络接口42配置用于接收符合不同于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的第三协议的分组。例如,在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分别是FCoE和TRILL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协议是以太网协议(例如,网络接口42是配置用于从网络接收以太网分组的以太网接口)。在这些实施方式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网络接口42配置用于接收包括以太网报头(例如,包括以太网MAC地址的报头)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分组。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网络接口42配置用于接收FCoE分组和封装TRILL的以太网分组两者,这是因为所述两者均包括包含MAC地址的以太网类型的报头。
分组类型确定模块44被耦合到网络接口42。分组类型确定模块44配置用于确定由网络接口42接收的分组是否符合第一协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确定例如通过确定包括在所接收的分组中的虚拟局域网标识符(VLAN ID)、通过确定包括在所接收的分组中的目的地MAC地址、和/或通过分析包括在该分组的报头中的任意其他信息来进行。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在网络设备40接收到符合第一协议的分组之前,将所述分组用对应于该第一协议的特定VLAN ID(或者VLAN ID的特定集合中的一个)进行标记。作为另一示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符合第一协议的分组具有标识在根据第一协议进行操作的网络设备中的实体的目的地MAC地址。例如,在第一协议是FCoE协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确定包括网络设备40内的FCoE实体(例如,FCF实体)的目的地MAC地址的分组符合第一协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设备40的各种模块和/或引擎被布置成硬件处理单元的流水线。在这些实施方式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即便分组类型确定模块44确定所接收的分组不符合第一协议,所述分组也直接通过第一协议转发引擎46,以便避免中断通过该流水线的流。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不符合第一协议的所接收的分组通过第一协议转发引擎46,而不需要施加第一协议转发引擎46的某些或所有处理操作。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只有所接收的分组符合第一协议,才将所述分组直接导向第一协议转发引擎46。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不符合第一协议的分组被直接导向绕过至少该第一协议转发引擎46的单独路径(未示出)。在备选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40不包括分组类型确定模块44。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有接收的分组通过第一协议转发引擎46进行操作(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设备40假设所有接收的分组都符合特定协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协议转发引擎46被耦合到分组类型确定模块44。在图1的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协议转发引擎46包括第一目的地确定模块52和第二目的地生成模块54。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目的地确定模块52和第二目的地生成模块54包括在网络设备40的分离的处理引擎中。
第一目的地确定模块52配置用于确定所接收的分组中的第一目的地信息,其中第一目的地信息符合第一协议并且标识第一目的地。例如,在第一协议是FCoE协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目的地确定模块52配置用于确定所接收的分组中(例如,所接收的FCoE分组的FC帧部分中)标识目的地FC设备或实体(例如,端节点)的FC目的地标识符(例如,D_ID)。第二目的地生成模块54配置用于基于由第一目的地确定模块52确定的第一目的地信息生成符合第三协议并且标识第二目的地的第二目的地信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协议是以太网协议(诸如例如,10BASE-T、40GbE或100GbE协议),并且所生成的第二目的地信息是以太网目的地MAC地址。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目的地信息附加地符合第一协议。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虽然目的地MAC地址(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第二目的地生成模块54生成)符合以太网协议,但是该地址也在FCoE协议中使用以标识目的地FCoE实体。
向所接收的分组添加由第二目的地生成模块54生成的第二目的地信息。例如,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目的地信息被添加作为分组的附加报头或者报头字段,或者被添加到对应于分组的分组描述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目的地信息通过更新所接收的分组的现有目的地地址字段(诸如例如,报头中的现有目的地MAC地址)进行添加。
第二协议转发引擎50被耦合到第一协议转发引擎46。第二协议转发引擎50没有配置用于处理符合第一协议的目的地信息(例如,由模块52确定的第一目的地信息),而是配置用于处理符合第二协议的目的地信息。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协议转发引擎50没有配置用于处理符合FCoE协议的目的地信息(例如,D_ID),而是配置用于处理符合TRILL协议的目的地信息(例如,出口路由桥昵称)。第二协议转发引擎50包括:第三目的地生成模块56,配置用于基于由第二目的地生成模块54生成的第二目的地信息生成符合第二协议并且标识第三目的地的第三目的地信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目的地是网络设备40内的模块或处理引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目的地是不同于网络设备40的设备,或者不同于网络设备40的设备内的实体。例如,在第二协议是TRILL协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生成的第三目的地信息包括出口路由桥昵称,并且该第三目的地是不同网络设备中的对应的出口路由桥实体。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协议转发引擎50是入口路由桥实体。
向所接收的分组添加由第三目的地生成模块56生成的第三目的地信息。例如,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第三目的地信息被添加作为分组的附加报头或者报头字段,或者添加到对应于分组的分组描述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目的地信息通过更新所接收的分组的现有目的地地址字段(诸如例如,TRILL报头中的现有出口路由桥昵称)进行添加。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40包括图1中未示出的附加模块和/或处理引擎。例如,在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分别是FCoE和TRILL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协议转发引擎50包括基于包括在正被处理的分组的TRILL报头中的出口路由桥昵称确定下一跳目的地MAC地址(与随后的路由桥设备或实体相关联)。作为另一示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耦合到第二协议转发引擎50的输出的附加处理引擎充当策略引擎(例如,在第二协议是TRILL协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充当TRILL通信流的策略引擎)。作为又一示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40还包括将设备40与一个或多个物理出口端口对接的第二网络接口。
示例网络设备40中所示的每个单元通过硬件、执行固件和/或软件指令的处理器或者以上的组合来实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示例网络设备40中所示的所有单元通过整个硬件或硬件的一部分实现,并且所有单元实质上以线速来处理分组。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有单元通过专用集成电路(ASIC)内的硬件流水线架构实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使用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诸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定制集成电路等。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示例网络设备40的单元在耦合在一起的多个不同集成电路上实现。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用于在网络设备中处理分组的示例方法60的流程图。方法60由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引擎的网络设备实现,该至少一个处理引擎没有配置用于处理符合第一协议的目的地信息,而是配置用于处理符合第二协议的目的地信息。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引擎没有配置用于处理符合FCoE协议的目的地信息(例如,没有配置用于处理FCoE分组的D_ID字段),而是配置用于处理符合TRILL协议的目的地信息(例如,配置用于处理封装TRILL的以太网或FCoE分组的TRILL报头中的出口路由桥昵称字段)。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60由图1中的网络设备40实现。
在框62,在执行方法60的网络设备处接收分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分组由类似于图1网络接口42的网络接口接收。
在框64,由执行方法60的网络设备确定包括在框62处接收的分组中的第一目的地信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目的地信息由处理引擎(诸如图1的第一协议转发引擎46)确定。第一目的地信息符合第一协议。例如,在第一协议是FCoE协议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目的地信息包括FC目的地标识符,诸如FC目的地标识符D_ID。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目的地信息对应于第一目的地,诸如作为在框62处接收的分组的预期接收者的端节点。
在框66,在执行方法60的网络设备中,基于在框64确定的第一目的地信息生成第二目的地信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目的地信息由处理引擎(诸如图1的第一协议转发引擎46)生成。第二目的地信息符合第三协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协议是至少部分驻留在比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更低的协议栈层(或者多个层的分组)的协议。例如,在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分别是FCoE和TRILL协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协议是以太网协议,并且第二目的地信息包括目的地MAC地址。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目的地信息对应于在执行方法60的网络设备与对应于在框64确定的第一目的地信息的目的地之间的目的地。例如,在第一协议是FCoE协议并且第三协议是以太网协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目的地信息包括对应于将用于转发分组的FCF或FDF实体或设备的目的地MAC地址。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通过确定对应于第一目的地信息的目的地与对应于第二目的地信息的另一目的地之间的路径长度(诸如例如,跳数或者另一适当的度量)来在框66处生成第二目的地信息。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执行方法60的网络设备包括和/或访问对表进行存储的存储器(例如,内容可寻址存储器),其中将对应于第一目的地信息的每个条目(例如,特定FC目的地标识符)编入索引为对应于第二目的地信息(例如,在通向FC目的地的最短路径路由上的FCF或FDF设备或实体的特定MAC地址)的条目。
在框70,在执行方法60的网络设备中,基于在框66处生成的第二目的地信息生成第三目的地信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目的地信息由处理引擎(诸如图1的第二协议转发引擎50)生成。第三目的地信息符合第二协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目的地信息对应于执行方法60的网络设备与对应于在框66处生成的第二目的地信息的目的地之间的目的地。例如,在第一协议、第二协议和第三协议分别是FCoE、TRILL和以太网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目的地信息包括对应于位于执行方法60的网络设备与对应于第二目的地信息的FCF设备或实体之间的出口路由桥实体或设备的出口路由桥昵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通过确定对应于第三目的地信息的目的地与对应于第二目的地信息的目的地之间的路径长度来在框70处生成第三目的地信息。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执行方法60的网络设备包括和/或访问对表进行存储的存储器(例如,内容可寻址存储器),其中将对应于第二目的地信息的每个条目(例如,特定MAC地址)编入索引为对应于第三目的地信息(例如,在通向对应于MAC地址的设备或实体的最短路径路由上的路由桥设备或实体的特定出口路由桥昵称)的条目。
在框72,包括在执行方法60的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引擎使用在框70处生成的第三目的地信息来处理分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分组由在框70处生成第三目的地信息的相同处理引擎(例如,图1的第二协议转发引擎50)进行处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通过使得分组基于第三目的地信息被转发到不同设备来在框72处理分组。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使得分组被转发包括基于第三目的地信息生成符合第三协议的第四目的地信息,以及/或者向包括第四目的地信息的分组添加一个或多个报头。在第三协议是以太网协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目的地信息包括对应于执行方法60的网络设备与对应于在框70处生成的第三目的地信息的第三目的地之间的目的地的目的地MAC地址。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通过确定对应于第四目的地信息的目的地(例如,转接路由桥设备或实体)与对应于第三目的地信息的目的地(例如,出口路由桥设备或实体)之间的路径长度来生成第四目的地信息。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执行方法60的网络设备包括和/或访问对表进行存储的存储器(例如,内容可寻址存储器),其中将对应于第三目的地信息的每个条目(例如,特定出口路由桥昵称)编入索引为对应于第四目的地信息(例如,在通向出口路由桥设备或实体的最短路径路由上的特定路由桥设备或实体的MAC地址)的条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方法60包括图2中未示出的附加框。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60还包括确定在框62处接收的分组符合第一协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确定在框64处确定第一目的地信息之前发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确定分组符合第一协议例如包括确定包括在分组中的VLAN ID、确定包括在分组中的MAC地址、以及/或者分析包括在分组的报头中的任意其他信息。例如,在第一协议是FCoE协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果分组中的VLAN ID指示分组与针对FCoE通信流所保留的VLAN ID相关联,以及/或者如果分组中的目的地MAC地址是FCoE设备或实体(诸如FCF或FDF设备或实体)的MAC地址,则确定分组是FCoE协议。
图3至图11指出了其中FCoE和TRILL协议在具有以太网基础设施的网络中共同使用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利用在此被称作通过路由桥的FCoE转发器(FCRB)设备的专用网络交换设备,该设备在某些实施方式和情景中通过将FCoE协议和TRILL协议两者的功能并入单个设备中来有效地改进网络。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利用网络设备(诸如图1的示例网络设备40)实现以太网基础设施内FCoE协议和TRILL协议的示例数据中心网络100的框图。示例数据中心网络100包括:多个端节点102A-102H、FCRB设备的第一集合104A-104D、FCRB设备的第二集合106A-106B、存储区域网络(SAN)110、广域网(WAN)112、路由桥设备114和非FCoE节点116。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FCRB设备104A-104D是架顶式(TOR)交换设备,而FCRB设备106A-106B是行间(EOR)交换设备。虽然图3示出了8个端节点102A-102H、4个TOR FCRB设备104A-104D和2个EOR FCRB设备106A-106B,但是其他实施方式包括比8个端节点102更多或更少的端节点、比4个TOR FCRB设备104更多或更少的TOR FCRB设备、以及比2个EOR FCRB设备106更多或更少的EOR FCRB设备。
端节点102A-102H中的每一个端节点都是配置用于根据FCoE协议发射和/或接收数据分组的网络节点(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服务器中的逻辑节点)。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端节点102A-102H中的一个或多个端节点是包括用于根据一个或多个非FCoE协议(例如,以太网IP协议等)发射和/或接收数据分组的一个或多个附加逻辑实体的设备中的逻辑实体。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端节点102A-102H中的每一个端节点都是还包括用于发射和/或接收非FCoE分组的以太网网络接口卡(NIC)的设备中的逻辑实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设备的端节点生成的FCoE分组和由设备的不同实体生成的非FCoE分组均经由物理以太网接口进行发射和/或接收。
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每一个设备通信地耦合到端节点102A-102H中的一个或多个端节点。例如,在图3中所示的示例数据中心网络100中,TOR FCRB设备104A通信地耦合到端节点102A和端节点102B,TOR FCRB设备104B通信地耦合到端节点102C和端节点102D等。在某些实施方式中,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间接地耦合到端节点102A-102H的对应节点(例如,通过附加交换设备或其他分组处理设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TOR FCRB设备104A-104D直接耦合到端节点102A-102H的对应节点(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经由以太网线路)。虽然图3示出了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每一个设备耦合到端节点102A-102H中的两个端节点,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每一个设备耦合到比端节点102A-102H中的两个端节点更多或更少的端节点。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不同设备耦合到端节点102A-102H中不同数目的端节点(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TORFCRB设备104A耦合到端节点102A-102H中的一个端节点,TORFCRB设备104B耦合到端节点102A-102H中的三个端节点等)。
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每一个设备包括以太网接口120、TRILL实体122和FCoE实体124。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每一个设备中的以太网接口120配置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以太网链路接收分组。例如,TOR FCRB设备104A的以太网接口120A配置用于经由通往端节点102A、端节点102B和EOR FCRB设备106A的以太网链路接收分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以太网接口120包括多个物理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以太网接口120包括类似于图1中的网络接口42的网络接口。
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每一个设备中的TRILL实体122根据TRILL协议对所接收的分组进行操作。由特定TRILL实体122执行的操作取决于对应的TOR FCRB设备104A、104B、104C或104D针对所接收的分组遵循的路径的位置。例如,在TOR FCRB设备104A从端节点102A接收分组(例如,去往端节点102C)的一个实施方式和情景中,TOR FCRB设备104A对包含TRILL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报头与所接收的分组进行封装。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的某些实施方式中,TOR FCRB设备104A生成待包括在所添加的报头中的TRILL目的地信息。作为另一示例,在TOR FCRB设备104A从EOR FCRB设备106A接收分组(例如,去往端节点102C)的某些实施方式和情景中,TOR FCRB设备104A通过移除包含TRILL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报头将分组解封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移除包含TRILL信息的报头暴露了所封装的FCoE分组中的FCoE目的地地址信息(诸如例如,下一跳MAC地址和FC目的地标识符),FCoE目的地地址信息继而可以供随后接收分组的FCoE实体(例如,FCF或FDF)使用来根据FCoE协议制定转发决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TRILL实体122包括一个或多个路由桥实体来执行TRILL操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TRILL实体122至少包括入口路由桥实体和出口路由桥实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取决于在TOR FCRB设备104A、104B、104C或104D接收的分组的源和/或目的地,利用或者不利用TRILL实体122内的不同路由桥实体。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针对由端节点A发送并去往端节点C的FCoE分组,TOR FCRB设备104A利用TRILL实体122A的入口路由桥实体,而TOR FCRB设备104B利用TRILL实体122B的出口路由桥实体。作为另一示例,针对由端节点A发送并去往端节点B的FCoE分组,TOR FCRB设备104A利用TRILL实体122A的入口路由桥实体和出口路由桥实体两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TRILL实体122内的每个路由桥实体与其自己的MAC地址相关联(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个地址用于入口路由桥实体并且一个地址用于出口路由桥实体)。以下参考图4至图9中的各种实施方式和情景描述TRILL实体122的操作,包括如何可以基于所接收分组的目的地来利用TRILL实体122内的不同路由桥实体和/或功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TRILL实体122包括类似于图1中的第二协议转发引擎50的处理引擎。
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每一个设备的FCoE实体124根据FCoE协议对所接收的分组进行操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CoE实体124确定每个FCoE分组的FC目的地标识符(例如,包括在FCoE分组的所封装FCoE的FC帧中的D_ID字段),并且基于所确定的FC目的地标识符来更新FCoE分组的下一跳目的地MAC地址。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FCoE实体124仅对所接收的FCoE分组(即,所接收的符合FCoE协议的分组)进行操作,并且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每一个设备使得非FCoE分组绕过FCoE实体12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FCoE实体124包括:FDF实体,配置用于执行FCoE操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FDF实体与其自己的MAC地址相关联。以下参考图4至图9中的各种示例实施方式和情景来更加详细地论述FCoE实体124的操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FCoE实体124包括类似于图1中第一协议转发引擎46的处理引擎。
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每一个设备通信地耦合到TORFCRB设备104A-104D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例如,在图3中所示的示例数据中心网络100中,EOR FCRB设备106A通信地耦合到TOR FCRB设备104A和104B,并且EOR FCRB设备106B通信地耦合到TOR FCRB设备104C和104D。在某些实施方式中,EORFCRB设备106A-106B中的一个或两者间接地耦合到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对应设备(例如,通过路由桥设备或其他分组处理设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EOR FCRB设备106A-106B直接地耦合到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对应设备(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经由以太网线路)。虽然图3示出了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每一个设备耦合到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两个设备,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每一个设备耦合到比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两个设备更多或更少的设备。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不同设备耦合到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不同数目的设备(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EOR FCRB设备106A耦合到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一个设备,EOR FCRB设备106B耦合到TORFCRB设备104A-104D中的两个设备等)。
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每一个设备包括以太网接口130、TRILL实体132和FCoE实体134。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每一个设备的以太网接口130配置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以太网链路接收分组。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EOR FCRB设备106A的以太网接口130A配置用于经由通向TOR FCRB设备104A、TORFCRB设备104B、路由桥设备114和SAN 110的以太网链路接收分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EOR FCRB设备106A-106B类似于TORFCRB设备104A-104D(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太网接口130类似于以太网接口120,TRILL实体132类似于TRILL实体122,以及FCoE实体134类似于FCoE实体124)。然而,在某些实施方式中,TOR FCRB设备104A-104D和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FCoE实体和/或TRILL实体在某些方面不同。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FCoE实体134都包括FCF实体,而每个FCoE实体124都包括FDF实体。作为另一示例,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TRILL实体132都包括配置用于操作为转接路由桥实体的硬件,而TRILL实体122不包括配置用于操作为转接路由桥实体的硬件。在各种其他实施方式中,FCoE实体134与FCoE实体124相同(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者均包括FCF实体),以及/或者TRILL实体122与TRILL实体132相同(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即便TRILL实体122由于其在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位置而不曾利用转接路由桥实体,TRILL实体122和TRILL实体132两者也包括入口路由桥实体、出口路由桥实体和转接路由桥实体)。
在图3的示例中,SAN 110通信地耦合到EOR FCRB设备106A-106B。在其他实施方式中,SAN 110仅耦合到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一个设备,或者耦合到不止两个但不是所有的EOR FCRB设备10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SAN 110是本地FC网络。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的某些实施方式中,EOR FCRB设备106A-106B配置用于将去往SAN 110的通信流转换成本地FC帧。在某些实施方式中,SAN 110包括能够将FCoE分组转换成本地FC帧的一个或多个设备。
类似地,在图3的示例中,WAN 112通信地耦合到EOR FCRB设备106B。在其他实施方式中,WAN 112耦合到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两者,或者耦合到不止两个EOR FCRB设备10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WAN 112是非FC网络。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的某些实施方式中,EOR FCRB设备106A-106B配置用于将去往WAN112的通信流转换成适当的分组类型(例如,非FCoE以太网分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WAN 112包括能够将FCoE分组转换成非FCoE分组的一个或多个设备。
在图3的示例中,路由桥设备114通信地耦合到EOR FCRB设备106A,并且配置用于根据TRILL协议进行操作(例如,配置用于操作为TRILL云中的路由桥)。非FC节点116是通信地耦合到路由桥设备114的网络节点(例如,网络100上的设备,诸如服务器),并且配置用于发射和/或接收非FCoE分组(例如,以太网IP分组)。虽然图3示出了路由桥设备114和非FC节点116与WAN 112分离,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路由桥设备114和非FC节点116均是WAN112的一部分。
图4至图9更详细地示出了在各种实施方式中针对特定示例通信流情景的示例数据中心网络100的操作。通常,图4至图7对应于其中源端节点向数据中心网络中两个不同FC目的地之一发送FCoE分组的两个示例情景,而图8和图9对应于其中源设备(例如,包括图4至图7的源端节点的设备)向数据中心网络中的非FC目的地发送非FCoE分组的示例情景。更具体地,图4和图5对应于耦合到不同TOR FCRB,但是共享相同的EOR FCRB设备的两个端节点之间的FCoE通信流的示例,图6和图7对应于从源端节点到耦合到源端节点的EOR FCRB的SAN中的本地FC存储阵列的FCoE通信流的示例,以及图8和图9对应于经由路由桥设备从源设备(例如,包括图4至图7中的源端节点的设备)到耦合到源设备的EOR FCRB的非FC目的地节点的非FCoE通信流的示例。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图4至图9中的示例情景发生在图3的数据中心网络100中。例如,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图4和图5对应于从端节点102A到端节点102C(反之亦然)的通信流,图6和图7对应于从端节点102A到SAN 110中存储阵列的通信流,以及图8和图9对应于从包括端节点102A的源设备到非FC节点116的通信流。
图4至图9的三个示例情景和分组路径用于说明当处理不同分组类型(即,图4至图7中的FCoE分组以及图8和图9中的非FCoE分组)时并且针对不同的目的地类型(即,图4和图5中的FCoE目的地、图6和图7中的本地FC目的地以及图8和图9中的非FCoE、非本地FC目的地),示例FCRB设备(诸如图3的TOR FCRB设备104A-104D和/或EOR FCRB设备106A-106B)的操作。如通过这些示例所示,使用FCRB设备通常允许分组遵循从源到目的地的短而有效的路径,同时仍支持FCoE协议和TRILL协议两者。相反地,在不包括FCRB设备的常规架构中(例如,参考图3的示例网络100,其中TOR FCRB设备104A-104D和EOR FCRB设备106A-106B由非FCRB设备替代),FCoE分组可以在某些情景下被要求穿过更长的路径(例如,具有更多数目的中间节点/跳的路径)。例如,FCoE分组可以在常规架构中被要求通过更长的、迂回的路由通向目的地,以便确保每个FCoE分组向至少一个FCoE实体(例如,FCF或FDF)传播,如当前FCoE标准所要求的那样。
现在更详细地描述图4至图9的示例实施方式和情景,图4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数据中心网络中的FCoE分组的示例路径200。在示例路径200中,由源端节点202发射的FCoE分组经由以太网链路224向第一FCRB设备204(例如,TOR FCRB)传播;经由以太网链路236向第二FCRB设备206(例如,EOR FCRB)传播;经由以太网链路246向第三FCRB设备210(例如,另一TOR FCRB)传播;以及经由以太网链路256向目的地端节点212传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示例路径200是图3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FCoE分组的路径,其中图4的源端节点202、第一FCRB设备204、第二FCRB设备206、第三FCRB设备210和目的地端节点212分别对应于图3的端节点102A、TOR FCRB设备104A、EOR FCRB设备106A、TORFCRB设备104B和端节点102C。
源端节点202包括以太网实体220和FCoE实体222。第一FCRB设备204包括以太网实体230、入口路由桥实体232和FDF实体234。在示例路径200是图3的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FCoE分组的路径的实施方式中,图4的以太网实体230、入口路由桥实体232和FDF实体234分别对应于图3的以太网接口120A、TRILL实体122A和FCoE实体124A。第二FCRB设备206包括以太网实体240、出口路由桥实体242A、入口路由桥实体242B和FCF实体244。在示例路径200是图3的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FCoE分组的路径的实施方式中,图4的以太网实体240和FCF实体244分别对应于图3的以太网接口130A和FCoE实体134A,并且图4的路由桥实体242A-242B共同对应于图3的TRILL实体132A。第三FCRB设备210包括以太网实体250、出口路由桥实体252和FDF实体254。在示例路径200是图3的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FCoE分组的路径的实施方式中,图4的以太网实体250、出口路由桥实体252和FDF实体254分别对应于图3的以太网接口120B、TRILL实体122B和FCoE实体124B。目的地端节点212包括以太网实体260和FCoE实体262。虽然图4示出了节点/设备202、204、206、210和212中的每一个中的特定实体,但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附加的实体可以包括在某些或所有节点/设备中。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某些或所有实体可以在逻辑上被分成多个子实体。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图4中所示的各种实体对应于不同的硬件处理引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某些或所有实体通过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混合实现。
由于FCoE实体包括在FCRB设备204、206和210中,因此由源端节点202发送的FCoE分组可以遵循示例路径200而不需要进行可能在常规架构中所要求的附加跳。例如,为了满足FCoE分组发送通过FCoE实体(即,FCF或FDF)的当前FCoE标准要求,常规架构可以要求FCoE分组传播没有位于通向目的地端节点212的最短路径上的一个或多个附加跳。在某些情景中,这些额外的跳可能随后增加数据中心网络中的通信流和/或转接次数。此外,由于TRILL实体包括在FCRB设备204、206和210中,因此FCoE分组可以利用由TRILL协议提供的固有效率。例如,在FCRB 204、206和/或210由TRILL云分离的备选实施方式中,FCoE分组可以使用TRILL的最短路径桥接算法在FCRB 204、206和/或210之间进行高效转发。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当示例FCoE分组300传播通过图4的示例路径200时示例FCoE分组300的框图。参考标号300A至300H表示沿图4的路径200处于不同级的FCoE分组300。虽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FCoE分组300包括附加的报头和/或字段(例如,源MAC地址、帧校验序列字段等),但为了便于清楚地解释,在图5中示出了经简化的FCoE分组300。以下参考图4和图5两者描述当FCoE分组300沿着路径200传播时对FCoE分组300进行的修改。
首先,源端节点202的FCoE实体222生成FCoE分组300A。所生成的FCoE分组300A包括:报头310,其包括以太网目的地MAC地址;以及经封装的FC帧312,其包括FC目的地标识符。目的地MAC地址(在图5中描绘为“MAC F1”)对应于第一FCRB设备204的FDF实体234。继而,向以太网实体220发送所生成的FCoE分组300A,以太网实体220转而(基于目的地MAC地址MACF1)经由以太网链路224向第一FCRB设备204的以太网实体230转发FCoE分组300A。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FCRB设备204的以太网实体230对应于图3中的以太网接口120A。以太网实体230向FDF实体234发送FCoE分组300A,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DF实体234对应于图3的FCoE实体124A。在其他实施方式中,FDF实体234由FCF实体代替。FDF实体234对报头310的目的地MAC地址进行更新以指示FCoE跳目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报头310中的目的地MAC地址由FDF实体234基于包括在FCoE分组300A的FC帧312中的FC目的地标识符的确定进行更新。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FDF实体234利用FC目的地标识符作为查找表的关键字,查找表指示用于达到对应于FC目的地标识符的目的地的优选下一跳。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查找表包括FC目的地标识符与对应的下一跳MAC地址的配对,其间已经确定了路径长度是最小可获得的路径长度(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路径包括最少的跳数)。针对示例路径200,FDF实体234将目的地MAC地址更新为第二FCRB设备206中的FCF实体244的MAC地址(在图5中描绘为地址“MAC F2”),从而产生FCoE分组300B。
在目的地MAC地址被更新之后,向入口路由桥实体232发送FCoE分组300B。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232对应于图3的TRILL实体122A中的入口路由桥实体。入口路由桥实体232通过根据TRILL协议添加一个或多个报头而将FCoE分组300B进行封装,从而产生经封装的FCoE分组300C。在图5中所示的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添加的报头314包括指示下一TRILL跳目标的目的地MAC地址(图5中描绘为地址“MAC T1”),而第二添加的报头316包括指示TRILL云的最终路由桥将由分组500遍历的出口路由桥昵称(图5中描绘为昵称“eRBN 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报头314是根据TRILL协议布置的链路传输报头,而第二报头316也是根据TRILL协议布置的所谓的“TRILL报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232基于报头310中的目的地MAC地址MAC F2确定出口路由桥昵称eRBN 1。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232利用目的地MAC地址MAC F2作为查找表的关键字,查找表指示用于达到对应于地址MAC F2的目的地的最佳出口路由桥。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查找表包括MAC地址与对应的出口路由桥昵称的配对,其间已经确定了路径长度是最小可获得的路径长度(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路径包括最少的跳数)。针对示例路径200,eRBN 1是对应于第二FCRB设备206中的出口路由桥实体242A的出口路由桥昵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232基于所确定的出口路由桥昵称确定目的地MAC地址MAC T1。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232利用出口路由桥昵称eRBN 1作为查找表的关键字,查找表指示用于达到对应于出口路由桥昵称eRBN 1的路由桥实体的最佳下一跳路由桥实体。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查找表包括路由桥实体MAC地址与对应的出口路由桥昵称的配对,其间已经确定了路径长度是最小可获得的路径长度(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路径包括最少的跳数)。针对示例路径200,报头314的MAC地址(即,MAC T1)是第二FCRB设备206中出口路由桥实体242A的MAC地址。
如图4和图5中所示,对应于报头314的目的地MAC地址的下一跳路由桥实体与对应于报头316的出口路由桥昵称的出口路由桥实体相同。换言之,分组300遍历包括入口路由桥实体232和出口路由桥实体242A的TRILL云。在充当转接路由桥的一个或多个路由桥设备包括在第一FCRB设备204与第二FCRB设备206之间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232将报头314的MAC地址设置成下一中介路由桥设备的地址。
经封装的FCoE分组300C继而被发回以太网实体230,以太网实体230转而(基于目的地MAC地址MAC T1)经由以太网链路236向第二FCRB设备206的以太网实体240转发经封装的FCoE分组300C。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太网实体240对应于图3的以太网接口130A。
以太网实体240向出口路由桥实体242A发送经封装的FCoE分组300C,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出口路由桥实体242A对应于图3的TRILL实体132A中的出口路由桥实体。出口路由桥实体242A通过移除第一报头314和第二报头316将经封装的FCoE分组300C解封装,从而产生FCoE分组300D。继而向FCF实体244发送FCoE分组300D。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CF实体244对应于图3中的FCoE实体134A。FCF实体244对报头310中的目的地MAC地址进行更新以指示下一FCoE跳目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报头310中的目的地MAC地址由FCF实体244基于包括在FCoE分组300D的FC帧312中的FC目的地标识符的确定进行更新。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FCF实体244通过与第一FCRB设备204的FDF实体234相同的方式利用FC目的地标识符。针对示例路径200,目的地MAC地址被更新成第三FCRB设备208中的FDF实体254的MAC地址(图5中描绘为地址“MAC F3”),从而产生FCoE分组300E。
在目的地MAC地址被更新之后,向入口路由桥实体242B发送FCoE分组300E。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242B对应于图3的TRILL实体132A中的入口路由桥实体。入口路由桥实体242B通过根据TRILL协议添加一个或多个报头将FCoE分组300E进行封装,从而产生经封装的FCoE分组300F。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入口路由桥实体232添加的同类报头(即,报头314和报头316)由入口路由桥实体242B进行添加,但是使用报头中不同的目的地信息进行添加。针对示例路径200,经封装的FCoE分组300F中的第一报头314包括出口路由桥实体252的目的地MAC地址(图5中描绘为地址“MAC T2”),而第二报头316包括出口路由桥实体252的出口路由桥昵称(图5中描绘为昵称“eRBN 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与入口路由桥232基于目的地MAC地址MAC F2确定出口路由桥昵称eRBN 1相同的方式基于目的地MAC地址MAC F3来确定出口路由桥昵称eRBN 2,并且通过与入口路由桥232基于出口路由桥昵称eRBN 1确定目的地MAC地址T1相同的方式基于出口路由桥昵称eRBN 2来确定目的地MAC地址MAC T2。
如图4和图5中所示,对应于报头314的目的地MAC地址的下一跳路由桥实体与对应于报头316的出口路由桥昵称的出口路由桥实体相同。换言之,分组300再次遍历包括入口路由桥实体(入口路由桥实体242B)和出口路由桥实体(出口路由桥实体252)的TRILL云。在充当转接路由桥的一个或多个路由桥设备包括在第二FCRB设备206与第三FCRB设备210之间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242B将报头314的MAC地址设置成下一中介路由桥设备的地址。
经封装的FCoE分组300F被发回以太网实体240,以太网实体240转而(基于目的地MAC地址MAC T2)经由以太网链路246向第三FCRB设备210的以太网实体250转发经封装的FCoE分组300F。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太网实体250对应于图3的以太网接口130B。
以太网实体250向出口路由桥实体252发送经封装的FCoE分组300F,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出口路由桥实体252对应于图3的TRILL实体122B中的出口路由桥实体。出口路由桥实体252通过移除第一报头314和第二报头316将经封装的FCoE分组300F解封装,从而产生FCoE分组300G。继而向FDF实体254发送FCoE分组300G。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DF实体254对应于图3中的FCoE实体124B。FDF实体254对报头310中的目的地MAC地址进行更新以指示下一FCoE跳目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报头310中的目的地MAC地址由FDF实体254基于包括在FCoE分组300G的FC帧312中的FC目的地标识符的确定进行更新。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FDF实体254通过与第一FCRB设备204的FDF实体234相同的方式利用FC目的地标识符。针对示例路径200,目的地MAC地址被更新成目的地端节点212的FCoE实体262的MAC地址(图5中描绘为地址“MAC F4”),从而产生FCoE分组300H。
FCoE分组300H继而被发回以太网实体250,以太网实体250转而(基于目的地MAC地址MAC F4)经由以太网链路256向目的地端节点212的以太网实体260转发FCoE分组300H。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太网实体260继而向FCoE实体262发送FCoE分组300G。
在图5的FCoE分组300在图3的数据中心网络100中遵循图4的示例路径200的一个实施方式中,FCoE分组300A从端节点102A向TOR FCRB 104A的FCoE实体124A转发(经由以太网接口120A),FCoE分组300B从FCoE实体124A向TOR FCRB 104A的TRILL实体122A发送,FCoE分组300C从TRILL实体122A向EOR FCRB106A的TRILL实体132A的出口路由桥部分发送(经由以太网接口120A、以太网接口130A),FCoE分组300D从TRILL实体132A的出口路由桥部分向EOR FCRB 106A的FCoE实体134A发送,FCoE分组300E从FCoE实体134A向TRILL实体132A的入口路由桥部分发送,FCoE分组300F从TRILL实体132A的入口路由桥部分向TOR FCRB 104B的TRILL实体122B发送(经由以太网接口130A、以太网接口120B),FCoE分组300G从TRILL实体122B向TORFCRB 104B的FCoE实体124B发送,以及FCoE分组300H从FCoE实体124B向端节点102C发送(经由以太网接口120B)。
图6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数据中心网络中的FCoE分组的示例路径400。在示例路径400中,由源端节点402发射的FCoE分组经由以太网链路424向第一FCRB设备404(例如,TOR FCRB)传播;经由以太网链路436向第二FCRB设备406(例如,EOR FCRB)传播;以及经由以太网链路446向目的地本地FC存储阵列410传播。在某些实施方式和情景中,示例路径40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与图4的示例路径20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相同。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和情景中,源端节点402、第一FCRB设备404和第二FCRB设备406分别与图4的源端节点202、第一FCRB设备204和第二FCRB设备206相同,而且图4的示例路径200对应于向第一目的地发送的第一FCoE分组并且图6的示例路径400对应于向第二目的地发送的第二FCoE分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示例路径400是图3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FCoE分组的路径,其中图6的源端节点402、第一FCRB设备404和第二FCRB设备406分别对应于图3的源端节点102A、TOR FCRB设备104A和EOR FCRB设备106A,并且图6的本地FC存储阵列410对应于图3的SAN 110中的本地FC存储阵列。
源端节点402包括以太网实体420和FCoE实体422。第一FCRB设备404包括以太网实体430、入口路由桥实体432和FDF实体434。在示例路径400是图3的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FCoE分组的路径的实施方式中,图6的以太网实体430、入口路由桥实体432和FDF实体434分别对应于图3的以太网接口120A、TRILL实体122A和FCoE实体124A。第二FCRB设备406包括以太网实体440、出口路由桥实体442、FCF实体444和FC实体446。在示例路径400是图3的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FCoE分组的路径的实施方式中,图6的以太网实体440、出口路由桥实体442和FCF实体444分别对应于图3的以太网接口130A、TRILL实体132A和FCoE实体134A。本地FC存储阵列410包括根据FC协议栈操作的FC实体450。虽然图6示出了节点/设备402、404、406和410中每一个内的特定实体,但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附加的实体可以包括在某些或所有节点/设备中。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某些或所有实体可以在逻辑上被分成多个子实体。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图6中所示的各种实体对应于不同的硬件处理引擎。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某些或所有实体通过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混合实现。
类似于图4的示例实施方式和情景,包括图6的FCRB设备404和FCRB设备406中的FCoE实体允许由源端节点402发送FCoE分组以用于遵循示例路径400而不需要可能会在常规架构中要求的附加跳(例如,用于确保FCoE分组通过FCF或FDF)。同样类似于图4的示例实施方式和情景,包括FCRB设备404和FCRB设备406中的TRILL实体允许FCoE分组利用由TRILL协议提供的固有效率(例如,在备选实施方式中,在FCRB设备404与FCRB设备406之间高效地转发FCoE分组通过TRILL云)。然而,与图4的第二FCRB设备206不同,图6的第二FCRB设备406利用了不同的实体/功能,这是因为设备406耦合到了本地FC目的地(即,本地FC存储阵列410)。具体地,在图6的示例实施方式和情景中,第二FCRB设备406没有利用入口路由桥实体。
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当示例FCoE分组500通过图6的示例路径400传播时示例FCoE分组500的框图。参考标号500A至500F表示沿图6的路径400处于不同级的FCoE分组500。同样,虽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FCoE分组500包括附加的报头和/或字段(例如,源MAC地址、帧校验序列字段等),但为了便于清楚地解释,在图7中示出了经简化的FCoE分组。以下参考图6和图7描述了当FCoE分组500通过路径400时对FCoE分组500进行的修改。
首先,源端节点402的FCoE实体422生成FCoE分组500A。所生成的FCoE分组500A包括:报头510,其包括以太网目的地MAC地址;以及经封装的FC帧512,其包括FC目的地标识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C帧512还包括FC数据(图7中未示出),诸如例如,待存储在目的地本地FC存储阵列410中的数据,或者与涉及本地FC存储阵列410的其他存储事务有关的数据。目的地MAC地址(在图7中描绘为“MAC F1”)对应于第一FCRB设备404的FDF实体434。继而向以太网实体420发送所生成的FCoE分组500A,以太网实体420转而(基于目的地MAC地址MAC F1)经由以太网链路424向第一FCRB设备404的以太网实体430转发FCoE分组500A。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FCRB设备404的以太网实体430对应于图3中的以太网接口120A。
以太网实体430向FDF实体434发送FCoE分组500A,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DF实体434对应于图3的FCoE实体124A。FDF实体434对报头510的目的地MAC地址进行更新以指示FCoE跳目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报头510中的目的地MAC地址由FDF实体434基于包括在FCoE分组500A的FC帧512中的FC目的地标识符的确定进行更新。例如,在各种实施方式中,FDF实体434通过与图4的FDF实体234更新图5报头310中的目的地MAC地址类似的方式对报头510中的目的地MAC地址进行更新。针对示例路径400,目的地MAC地址被更新为第二FCRB设备406中的FCF实体444的MAC地址(在图7中描绘为地址“MAC F2”),从而产生FCoE分组500B。
在目的地MAC地址被更新之后,向入口路由桥实体432发送FCoE分组500B。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432对应于图3的TRILL实体122A中的入口路由桥实体。入口路由桥实体432通过根据TRILL协议添加一个或多个报头而将FCoE分组500B进行封装,从而产生经封装的FCoE分组500C。在图7中所示的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添加的报头514包括指示下一TRILL跳目标的目的地MAC地址(图7中描绘为地址“MAC T1”),而第二添加的报头516包括指示TRILL云的最终路由桥可以由分组500遍历的出口路由桥昵称(图7中描绘为昵称“eRBN 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报头514是根据TRILL协议布置的链路传输报头,而第二报头516也是根据TRILL协议布置的“TRILL报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432基于报头510中的目的地MAC地址MAC F2确定出口路由桥昵称eRBN 1。例如,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432通过与图4的入口路由桥实体232确定图5报头316的出口路由桥昵称类似的方式对报头516的出口路由桥昵称进行确定。针对示例路径400,eRBN 1是对应于第二FCRB设备406中的出口路由桥实体442的出口路由桥昵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432基于所确定的出口路由桥昵称确定目的地MAC地址MAC T1。例如,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432通过与图4的入口路由桥实体232确定图5报头314的目的地MAC地址类似的方式对报头514的目的地MAC地址进行确定。针对示例路径400,报头514的MAC地址(即,MACT1)是第二FCRB设备406中的出口路由桥实体442的MAC地址。因此,在图6和图7的示例实施方式和情景中,由报头514的目的地MAC地址标识的下一跳路由桥实体与由报头516的出口路由桥昵称标识的出口路由桥实体相同。换言之,分组500遍历与图4和图5中遍历的TRILL云类似、仅包括入口路由桥实体432和出口路由桥实体442的TRILL云。
经封装的FCoE分组500C继而被发回以太网实体430,以太网实体430转而(基于目的地MAC地址MAC T1)经由以太网链路436向第二FCRB设备406的以太网实体440转发经封装的FCoE分组500C。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太网实体440与图3的以太网接口130A类似。
以太网实体440向出口路由桥实体442发送经封装的FCoE分组500C,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出口路由桥实体442对应于图3的TRILL实体132A中的出口路由桥实体。出口路由桥实体442通过移除第一报头514和第二报头516将经封装的FCoE分组500C解封装,从而产生FCoE分组500D。继而向FCF实体444发送FCoE分组500D。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CF实体444对应于图3中的FCoE实体134A。FCF实体444通过移除报头510将分组500的以太网封装移除,并且向FC实体446发送分组500E(现在以本地FC形式)。在根据FC协议在FC实体446进行适当处理之后,通过FC链路446向目的地本地FC存储阵列410的FC协议栈450发射经处理的分组500F。
在图7的FCoE分组500在图3数据中心网络100中遵循图6的示例路径400的一个实施方式中,FCoE分组500A从端节点102A向TOR FCRB 104A的FCoE实体124A转发(经由以太网接口120A),FCoE分组500B从FCoE实体124A向TOR FCRB 104A的TRILL实体122A发送,FCoE分组500C从TRILL实体122A向EOR FCRB106A的TRILL实体132A发送(经由以太网接口120A、以太网接口130A),FCoE分组500D从TRILL实体132A向EOR FCRB 106A的FCoE实体134A发送,FCoE分组500E从FCoE实体134A向EORFCRB 106A中的FC实体发送,以及FCoE分组500F从FC实体向SAN 110中的本地FC存储阵列发送(经由以太网接口130A)。
图8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数据中心网络中从源设备向非FC目的地发送非FCoE分组的示例路径600。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和情景中,遍历路径600的非FCoE分组是以太网IP分组。在示例路径600中,由源端节点602发射的非FCoE分组经由以太网链路624向第一FCRB设备604(例如,TOR FCRB)传播;经由以太网链路636向第二FCRB设备606(例如,EOR FCRB)传播;经由以太网链路646向路由桥设备610传播;以及经由以太网链路654通向目的地非FC节点612传播。在某些实施方式和情景中,示例路径60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与图4的示例路径200和图6的示例路径40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相同。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和情景中,图8的源设备602是包括与图4的源端节点202和图6的源端节点402相同的端节点的设备,图8的第一FCRB设备604与图4的第一FCRB设备204和图6的第一FCRB设备404相同,以及图8的第二FCRB设备606与图4的第二FCRB设备206和图6的第二FCRB设备406相同。在该实施方式中,图4的示例路径200对应于向第一目的地发送的第一FCoE分组,图6的示例路径400对应于向第二目的地发送的第二FCoE分组,以及图8的示例路径600对应于向第三目的地发送的第三非FCoE分组。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示例路径600是图3的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非FCoE分组的路径,其中图8的源设备602对应于包括图3的端节点102A的设备,以及其中图8的第一FCRB设备604、第二FCRB设备606、路由桥设备610和目的地非FC端点612分别对应于图3的TOR FCRB设备104A、EOR FCRB设备106A、路由桥设备114和非FC节点116。
源设备602包括以太网实体62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源设备602还包括没有用于生成便利路径600的非FCoE分组而是能够生成FCoE分组的端节点(未在图8中示出)。第一FCRB设备604包括:以太网实体630、入口路由桥实体632和FDF实体634。在示例路径600是图3的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非FCoE分组的路径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图8的以太网实体630、入口路由桥实体632和FDF实体634分别对应于图3的以太网接口120A、TRILL实体122A和FCoE实体124A。第二FCRB设备606包括:以太网实体640、转接路由桥实体642和FCF实体644。在示例路径600是图3的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非FCoE分组的路径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图8的以太网实体640、转接路由桥实体642和FCF实体644分别对应于图3的以太网接口130A、TRILL实体132A和FCoE实体134A。在备选实施方式中,转接路由桥实体642被省略并且第二FCRB设备606作为替代包括出口路由桥实体和入口路由桥实体,这与图4的第二FCRB设备206类似。路由桥设备610包括以太网实体650和出口路由桥实体652。在示例路径600是图3的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非FCoE分组的路径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图8的以太网实体650和出口路由桥实体652分别对应于图3的以太网接口136和TRILL实体140。目的地非FC节点612包括以太网实体660和非FC实体662。虽然图8示出了节点/设备602、604、606、610和612中每一个中的特定实体,但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附加的实体可以包括在某些或所有节点/设备中。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示某些或所有实体可以在逻辑上被分成多个子实体。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图8中所示的各种实体对应于不同的硬件处理引擎。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某些或所有实体通过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混合实现。
与图4和图6的实施方式和情景不同,如以下参考图9更加详细的描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图8的示例路径600不表示FCoE分组的路径,并且因此没有利用FCRB设备604、606的FCoE实体。然而,类似于图4和图6的实施方式和情景,包括FCRB设备604和FCRB设备606中的TRILL实体允许分组利用由TRILL协议提供的固有效率(例如,在备选实施方式中,在FCRB设备604与FCRB设备606之间高效地转发非FCoE分组通过TRILL云)。此外,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FCoE实体634和FCoE实体644没有用于非FCoE分组,但是包括FCoE实体634和FCoE实体644分别允许FCRB设备604和FCRB设备606除了可以高效地处理非FCoE分组还可以高效地处理FCoE通信流(例如,通过参考上文图4至图7的示例实施方式和情景所述的方式)。
图9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当示例非FCoE分组700通过图8的示例路径600传播时该示例非FCoE分组700的框图。参考标号700A至700D表示沿图8的路径600处于不同级的非FCoE分组700。同样,虽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非FCoE分组700包括附加的报头和/或字段(例如,源MAC地址等),但为了便于清楚地解释在图10中示出了经简化的非FCoE分组。以下参考图8和图9两者描述了当非FCoE分组700沿着路径600传播时对非FCoE分组700进行的修改。
首先,源设备602生成非FCoE分组700A。所生成的非FCoE分组700A包括:报头710,其包括以太网目的地MAC地址;以及经封装的帧712,其包括一个或多个非FC字段。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非FC字段包括标识非FCoE分组700的最终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例如,在分组700是以太网IP分组的实施方式中,经封装的帧712的非FC字段包括源IP地址和目的地IP地址、IP版本指示符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报头710中的以太网目的地MAC地址(在图9中描绘为“MAC 1”)对应于非FC节点612的非FC实体662。继而向以太网实体620发送所生成的非FCoE分组700A,以太网实体620转而(基于目的地MAC地址MAC 1)经由以太网链路624向第一FCRB设备604的以太网实体630转发非FCoE分组700A。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FCRB设备604的以太网实体630对应于图3的以太网接口120A。然而,FCoE分组300由图4和图5的第一FCRB设备204的FDF实体234处理,并且FCoE分组500由图6和图7的第一FCRB设备404的FDF实体434处理,非FCoE实体700作为替代在路径600中绕过FDF实体63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是否绕过FDF实体634分别基于确定分组700是否是FCoE分组进行确定(例如,在各种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分组类型确定模块(诸如图1的模块44)来确定VLAN ID、目的地MAC地址和/或包括在分组报头中的任何其他信息)。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DF实体634被绕过,除非分组700中的目的地MAC地址(例如,报头710中的目的地MAC地址)对应于FDF实体634的MAC地址。在另一实施方式中,FDF实体634被绕过,除非分组700中的虚拟局域网标识符(VLAN ID)(例如,在报头710中或者另一报头中)对应于FCoE通信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对分组700的目的地MAC地址和VLAN ID两者进行确定以便做出是否绕过FDF实体634的决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由以太网实体630确定是否绕过FDF实体63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由另一实体(例如,FDF实体634的访问级,或者图8中未示出的另一实体)确定是否绕过FDF实体634。
在示例路径600中,向入口路由桥实体632发送非FCoE分组700A。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632对应于图3的TRILL实体122A中的入口路由桥实体。入口路由桥实体632通过根据TRILL协议添加一个或多个报头而将非FCoE分组700A进行封装,从而产生经封装的非FCoE分组700B。在图9中所示的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添加的报头714包括指示下一TRILL跳目标的目的地MAC地址(图9中描绘为地址“MAC T1”),而第二添加的报头716包括指示TRILL云的最终路由桥可以由分组700遍历的出口路由桥昵称(图9中描绘为昵称“eRBN 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报头714是根据TRILL协议布置的链路传输报头,而第二报头716也是根据TRILL协议布置的“TRILL报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632基于报头710中的目的地MAC地址MAC 1确定出口路由桥昵称eRBN 1。例如,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632通过与图4的入口路由桥实体232确定图5报头316的出口路由桥昵称类似的方式对报头716的出口路由桥昵称进行确定。针对示例路径700,eRBN 1是对应于路由桥设备610中出口路由桥实体652的出口路由桥昵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632基于所确定的出口路由桥昵称确定目的地MAC地址MAC T1。例如,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入口路由桥实体632通过与图4的入口路由桥实体232确定图5报头314的目的地MAC地址类似的方式对报头714的目的地MAC地址进行确定。针对示例路径700,报头714的MAC地址(即,MACT1)是第二FCRB设备606中的转接路由桥实体642的MAC地址。因此,与图4至图7的示例实施方式和情景中的分组不同,分组700遍历包括入口路由桥实体632、转接路由桥实体624和出口路由桥实体652的TRILL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路径600包括附加的转接路由桥(例如,路由桥设备或者具有转接路由桥实体的附加FCRB设备)。
经封装的非FCoE分组700B继而被发回以太网实体630,以太网实体630转而(基于目的地MAC地址MAC T1)经由以太网链路636向第二FCRB设备606的以太网实体640转发经封装的非FCoE分组700B。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太网实体640对应于图3的以太网接口130A。
以太网实体640向转接路由桥实体642发送经封装的非FCoE分组700B,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转接路由桥实体642对应于图3的TRILL实体132A中的转接路由桥实体。转接路由桥实体642对经封装的非FCoE分组700B中报头714的目的地MAC地址进行更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转接路由桥实体714基于包括在非FCoE分组700B的报头716中确定的出口路由桥昵称对报头714中的目的地MAC地址进行更新。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接路由桥实体714利用出口路由桥昵称作为查找表的关键字,查找表指示用于达到对应于出口路由桥昵称的路由桥设备或路由桥实体的优选下一跳。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查找表包括出口路由桥昵称与对应的下一跳MAC地址的配对,其间已经确定了路径长度是最小可获得的路径长度(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路径包括最少的跳数)。针对示例路径600,目的地MAC地址被更新为路由桥设备610中的出口路由桥实体652的MAC地址(图9中描绘为地址“MAC T2”),从而产生经封装的非FCoE分组700C。
在目的地MAC地址被更新之后,经封装的非FCoE分组700C被发回以太网实体640。因此,正如第一FCRB设备604的FDF实体634,同样绕过第二FCRB设备606的FCF实体64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由于非FCoE分组700绕过FCF实体644(在700B和/或700C),因此不包括具有指示FCF实体644的目的地MAC地址的报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作为替代或附加地基于其他因素来确定绕过FCF实体644,诸如确定非FCoE分组700的VLAN ID与FCoE通信流不对应。
基于目的地MAC地址MAC T2,以太网实体640经由以太网链路646向路由桥设备610的以太网实体650转发经封装的非FCoE分组700C。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太网实体650对应于图3的以太网接口136。
以太网实体650向对应于出口路由桥昵称eRBN 1的出口路由桥实体652发送经封装的非FCoE分组700C。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出口路由桥实体652对应于图3的TRILL实体140中的出口路由桥实体。出口路由桥实体652通过移除第一报头714和第二报头716将经封装的非FCoE分组700C解封装,从而产生非FCoE分组700D。继而非FCoE分组700D被发回以太网实体650。基于目的地MAC地址MAC 1,以太网实体650经由以太网链路654向目的地非FC节点612中的以太网实体660转发非FCoE分组700D,并且以太网实体660转而向非FC实体660发送非FCoE分组700D。
在图9的非FCoE分组700在图3数据中心网络100中遵循图8的示例路径600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非FCoE分组700A从包括端节点102A的源设备向TOR FCRB 104A的TRILL实体122A发送(经由以太网接口120A),非FCoE分组700B从TRILL实体122A向EOR FCRB 106A的TRILL实体132A发送(经由以太网120A、以太网接口130A),非FCoE分组700C从TRILL实体132A向路由桥设备114的TRILL实体140发送(经由以太网接口130A、以太网接口136),以及非FCoE分组700D从TRILL实体140向非FC节点116发送(经由以太网接口136)。
图10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在网络交换设备中转发FCoE分组的示例方法800的流程图。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800由FCRB设备(诸如图3的示例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TOR FCRB设备104A-104D或者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一个设备)实现。
在框802,经由以太网链路在执行方法800的网络交换设备处接收第一分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分组由与图3的以太网接口120或以太网接口130中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类似的以太网接口接收。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和情景中,第一分组从与图3的端节点102A-102H中的一个端节点类似的端节点接收。
在框804,在框802处接收的第一分组中包括的FC目的地标识符由执行方法800的网络交换设备确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C目的地标识符由与图3的FCoE实体124或FCoE实体134中的一个FCoE实体类似的实体确定。
在框806,以太网地址(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分组报头中的目的地MAC地址)由执行方法800的网络交换设备基于在框804确定的FC目的地标识符进行更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太网地址由与图3的FCoE实体124或FCoE实体134中的一个FCoE实体类似的实体(例如,执行框804的相同FCoE实体)进行更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以太网地址是第一分组中的目的地MAC地址。例如,在各种实施方式和情景中,以太网地址是被更新为与FCF实体、FDF实体或端节点的MAC地址相同的目的地MAC地址,取决于哪个实体或节点向对应于FC目的地标识符的目的地提供最短路径。
在框810,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由执行方法800的网络交换设备基于在框806处被更新的以太网地址生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由与图3的TRILL实体122或TRILL实体132中的一个TRILL实体类似的实体生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是对应于向与在框806处被更新的目的地MAC地址对应的目的地提供最短路径的路由桥的出口路由桥昵称。
在框812,第一分组由执行方法800的网络交换设备基于在框810生成的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向不同设备转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分组至少部分由图3的TRILL实体122或TRILL实体132中的一个TRILL实体(例如,与在框810生成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的相同的TRILL实体)进行转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使得第一分组向不同设备转发包括将第一分组与包括附加目的地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报头进行封装。例如,在框806处被更新的以太网地址是第一MAC地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框812包括基于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生成第二MAC地址,以及向第一分组添加包括第二MAC地址和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的一个或多个报头。在各种实施方式和情景中,第二MAC地址是向对应于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的路由桥设备或实体提供最短路径的路由桥实体或路由桥设备的MAC地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方法800包括未在图10中示出的附加框。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800还包括确定在框802接收的第一分组是FCoE分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确定在框804处确定FC目的地标识符之前发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确定第一分组是FCoE分组包括确定包括在第一分组中的VLAN ID,以及/或者确定包括在第一分组中的MAC地址。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果VLAN ID指示分组与针对FCoE通信流保留的VLAN相关联,以及/或者如果第一分组中的目的地MAC地址是执行方法800的框804和806的FCoE实体的MAC地址,则确定分组是FCoE分组。
作为另一示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800包括在框804确定FC目的地标识符之前,从所接收的第一分组中移除一个或多个现有报头。例如,在第一分组是被在框802接收之前是经TRILL封装的一个实施方式和情景中,方法800包括从第一分组移除链路传输报头和“TRILL报头”。
作为又一示例,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方法800包括接收和处理不是FCoE分组的第二分组,因此基于TRILL协议而不是基于FCoE协议进行转发。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800包括:经由以太网链路在执行方法800的网络交换设备接收第二分组;确定第二分组不是FCoE分组;基于包括在第二分组中的MAC地址(例如,下一FCoE跳目标地址)生成第二TRILL目的地标识符(例如,第二出口路由桥昵称);以及使得第二分组基于所生成的第二TRILL目的地标识符相不同设备转发。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TRILL目的地标识符通过与生成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类似的方式生成。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分组部分通过基于第二TRILL目的地标识符确定附加MAC地址(例如,转接路由桥的地址),以及向第二分组添加包括附加MAC地址和第二TRILL目的地标识符的一个或多个报头来向不同设备进行转发。
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在数据中心网络转发FCoE分组的示例方法820的流程图。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820由数据中心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FCRB设备(诸如图3的示例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TOR FCRB设备104A-104D和/或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实现。
在框822,在第一网络交换设备接收FCoE分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交换设备类似于图3的示例数据中心网络100中的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一个设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CoE分组由与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一个设备的以太网接口120类似的以太网接口接收。在一个实施方式和情景中,FCoE分组从与图3中的端节点102A-102H中的一个端节点类似的端节点接收。
在框824,FCoE分组中的第一转发地址在第一网络交换设备中被更新以指示第一FCoE跳目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发地址基于包括在FCoE分组中的FC目的地标识符(例如,D_ID)进行更新。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C目的地标识符用于确定通往对应于FC目的地标识符的目的地的最短跳路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FCoE跳目标是下一跳FCoE实体。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FCoE跳目标是第二网络交换设备中执行后续框834(下文进行描述)的FCoE实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更新第一转发地址由FCoE实体(例如,FDF实体)(诸如图3中的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一个设备的FCoE实体124)执行。
在框826,在第一网络交换设备中根据TRILL协议将FCoE分组与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进行封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TRILL目的地标识符(例如,出口路由桥昵称)和指示第一TRILL跳目标的第二转发地址包括在一个或多个报头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TRILL目的地标识符基于第一转发地址(如在框824进行的更新)生成,而第二转发地址基于所生成的TRILL目的地标识符生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TRILL跳目标是下一跳TRILL设备或实体(例如,转接路由桥设备或转接路由桥实体或者出口路由桥设备或出口路由桥实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封装FCoE分组由TRILL实体(例如,路由桥实体)(诸如图3中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一个设备的TRILL实体122)执行。
在框830,在第一网络交换设备处理的FCoE分组在第二网络交换设备接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网络交换设备类似于图3的数据中心网络100中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一个设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CoE分组由与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一个设备的以太网接口130类似的以太网接口接收。
在框832,用于在框826封装FCoE分组的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在第二网络交换设备中被移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由TRILL实体(例如,路由桥实体)(诸如图3中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一个设备的TRILL实体132)执行。
在框834,FCoE分组中先前在框824被更新的第一转发地址在第二网络交换设备中再次被更新用于指示第二FCoE跳目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发地址基于与在框824使用的相同FC目的地标识符(例如,D_ID)来更新以对第一转发地址进行更新。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C目的地标识符再次用于确定通往对应于FC目的地标识符的目的地的最短跳路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FCoE跳目标是下一跳FCoE实体。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FCoE跳目标是第三网络交换设备中随后接收FCoE分组的FCoE实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更新第一转发地址由FCoE实体(例如,FCF实体)(诸如图3中的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一个设备的FCoE实体134)执行。
在框836,FCoE分组再次根据TRILL协议进行封装,但是现在是在第二网络交换设备中并且使用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二集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框836处的TRILL封装类似于框826处的TRILL封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CoE分组由TRILL实体(例如,路由桥实体)(诸如图3中EOR FCRB设备106A-106B中的一个设备的TRILL实体132)进行封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省略了方法820中的框830、832、834和836。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方法820包括图11中未示出的附加框。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820在框826之后框830之前还包括向耦合在第一网络交换设备与第二网络交换设备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路由桥设备转发FCoE分组。
作为另一示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820在框836之后还包括:在第三网络交换设备(例如,在图3中不同于对应于第一网络交换设备的TOR FCRB设备104A-104D中的一个设备的TORFCRB设备104A-104D中的另一设备)接收FCoE分组;移除(在第三网络交换设备中)在框836添加的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二集合;以及更新(例如,在第三交换设备的FDF中)FCoE分组的第一转发地址用于指示第三FCoE跳目标(例如,基于先前用于在框824和框834更新第一转发地址的相同FC目的地标识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FCoE跳目标是下一跳FCoE实体。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FCoE跳目标是端节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分组处理技术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硬件或固件实现。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硬件或固件整体或部分实现图3的以太网接口120和130、TRILL实体122和132以及/或者FCoE实体124和134。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框、操作、技术等例如可以通过定制集成电路(IC)、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等实现。
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可以体现在有线或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任意类型的网络设备中,例如,包括在包括或耦合到有线或无线LAN或者有线或无线WAN、因特网、基于线缆和卫星的通信系统(诸如因特网、数据、视频和语音通信系统)、无线电话系统(包括蜂窝电话系统、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系统、基于家庭的无线电话系统)等的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设备。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示例描述了本发明,但这些示例仅仅旨在说明而非仅限于本发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容易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改变、增加和/或删除而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

Claims (23)

1.一种用于在网络交换设备中转发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分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以太网链路在所述网络交换设备接收第一分组;
在所述网络交换设备中,确定包括在所述第一分组中的光纤通道(FC)目的地标识符;
在所述网络交换设备中,基于所述FC目的地标识符更新以太网地址;
在所述网络交换设备中,基于所更新的以太网地址生成第一多链路透明互联(TRILL)目的地标识符;以及
在所述网络交换设备中,基于所述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使得所述第一分组向不同设备进行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更新所述以太网地址包括更新包括在所述第一分组的以太网报头中的第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使得所述第一分组向所述不同设备进行转发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生成第二MAC地址,以及
向所述第一分组添加一个或多个报头,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报头包括所述第二MAC地址和所述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确定包括在所述第一分组中的所述FC目的地标识符之前,从所述第一分组中移除一个或多个现有报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更新所述第一MAC地址包括更新i)FCoE转发器(FCF)实体、ii)FCoE数据平面转发器(FDF)实体或者iii)FCoE节点(ENode,端节点)的MAC地址,以及
生成所述第二MAC地址包括生成路由桥(RBridge)实体的MAC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经由所述以太网链路在所述网络交换设备接收第二分组;
确定所述第二分组不是FCoE分组;
基于包括在所述第二分组中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生成第二TRILL目的地标识符;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TRILL目的地标识符使得所述第二分组进行转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二分组不是FCoE分组包括确定i)包括在所述第二分组中的虚拟局域网标识符(VLAN ID)以及ii)包括在所述第二分组中的所述MAC地址中的至少一个。
8.一种网络交换设备,包括:
以太网接口,配置用于经由以太网链路接收分组;
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实体,配置用于
确定包括在所述分组中的光纤通道(FC)目的地标识符,以及
基于所述FC目的地标识符更新以太网地址;以及
多链路透明互联(TRILL)实体,配置用于基于所更新的以太网地址生成TRILL目的地标识符,以及
基于所述TRILL目的地标识符使得所述分组向不同设备进行转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交换设备,其中所述以太网地址是包括在所述分组的以太网报头中的第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交换设备,其中
所述TRILL实体配置用于至少部分通过以下操作基于所述TRILL目的地标识符使得所述分组向所述不同设备进行转发
基于所述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生成第二MAC地址,以及
向所述分组添加一个或多个报头,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报头包括所述第二MAC地址和所述第一TRILL目的地标识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交换设备,其中
所述FCoE实体包括i)FCoE转发器(FCF)实体或者ii)FCoE数据平面转发器(FDF)实体,以及
所述TRILL实体包括第一路由桥(RBridge)实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交换设备,其中所述TRILL实体进一步包括第二路由桥实体,配置用于在确定包括在所述分组中的所述FC目的地标识符之前,从所述分组中移除一个或多个现有报头。
13.一种第一网络交换设备,包括:
第一以太网接口,配置用于接收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分组;
第一FCoE实体,配置用于更新包括在所述FCoE分组中的第一转发地址以指示第一FCoE跳目标;以及
第一多链路透明互联(TRILL)实体,配置用于根据TRILL协议将所述FCoE分组与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进行封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网络交换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FCoE实体配置用于基于包括在所述FCoE分组中的光纤通道(FC)目的地标识符更新所述第一转发地址,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TRILL实体配置用于至少部分通过以下操作将所述FCoE分组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进行封装
基于所述第一转发地址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中生成TRILL目的地标识符,以及
基于所述TRILL目的地标识符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中生成第二转发地址以指示第一TRILL跳目标。
15.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网络交换设备的数据中心网络,进一步包括:
第二网络交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网络交换设备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一网络交换设备并且包括
第二以太网接口,配置用于从所述第一网络交换设备接收所述FCoE分组,
第二TRILL实体,配置用于从所述FCoE分组中移除所述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以及
第二FCoE实体,配置用于基于所述FC目的地标识符更新包括在所述FCoE分组中的所述第一转发地址以指示第二FCoE跳目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中心网络,其中所述第二TRILL实体进一步配置用于根据所述TRILL协议将所述FCoE分组与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二集合进行封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中心网络,进一步包括:
第三网络交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交换设备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二网络交换设备并且包括
第三以太网接口,配置用于从所述第二网络交换设备接收所述FCoE分组,
第三TRILL实体,配置用于从所述FCoE分组中移除所述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二集合,以及
第三FCoE实体,配置用于基于所述FC目的地标识符更新包括在所述FCoE分组中的所述第一转发地址以指示第三FCoE跳目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中心网络,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交换设备是第一架顶式网络交换设备,其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FCoE节点的第一集合,
所述第二网络交换设备是行间网络交换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交换设备是第二架顶式网络交换设备,其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FCoE节点的第二集合,
所述第一FCoE跳目标对应于所述第二FCoE实体,
所述第二FCoE跳目标对应于所述第三FCoE实体,
所述第三FCoE跳目标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FCoE节点的第二集合中的至少一个FCoE节点,以及
所述第一TRILL跳目标对应于所述第二TRILL实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中心网络,其中
所述第一FCoE实体包括第一FC数据平面转发器(FDF)实体,
所述第二FCoE实体包括FC转发器(FCF)实体,
所述第三FCoE实体包括第二FDF实体,
所述第一TRILL实体包括一个或多个路由桥(RBridge)实体的第一集合,以及
所述第二TRILL实体包括一个或多个路由桥实体的第二集合。
20.一种用于转发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分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网络交换设备接收FCoE分组;
在所述第一网络交换设备中,更新包括在所述FCoE分组中的第一转发地址以指示第一FCoE跳目标;以及
在所述第一网络交换设备中,根据多链路透明互联(TRILL)协议将所述FCoE分组与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进行封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
其中更新所述第一转发地址包括基于包括在所述FCoE分组中的光纤通道(FC)目的地标识符更新所述第一转发地址,以及
其中将所述FCoE分组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进行封装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转发地址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中生成TRILL目的地标识符,以及
基于所述TRILL目的地标识符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中生成第二转发地址。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第二网络交换设备接收所述FCoE分组;
在所述第二网络交换设备中,根据所述TRILL协议移除所述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一集合;
在所述第二网络交换设备中,基于所述FC目的地标识符更新包括在所述FCoE分组中的所述第一转发地址以指示第二FCoE跳目标;以及
在所述第二网络交换设备中,根据所述TRILL协议将所述FCoE分组与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二集合进行封装。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第三网络交换设备接收所述FCoE分组;
在所述第三网络交换设备中,从所述FCoE分组中移除所述一个或多个报头的第二集合;
在所述第三网络交换设备中,基于所述FC目的地标识符更新包括在所述FCoE分组中的所述第一转发地址以指示第三FCoE跳目标。
CN201210223649.0A 2011-06-27 2012-06-27 通过trill的fcoe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574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01616P 2011-06-27 2011-06-27
US61/501,616 2011-06-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7425A true CN102857425A (zh) 2013-01-02
CN102857425B CN102857425B (zh) 2017-10-10

Family

ID=4736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364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57425B (zh) 2011-06-27 2012-06-27 通过trill的fco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9288288B2 (zh)
CN (1) CN10285742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215A (zh) * 2013-04-25 2013-07-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TRILL网络中FCoE报文的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5515966A (zh) * 2015-12-07 2016-04-2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d_id的fc网络发送通道控制方法
CN110430383A (zh) * 2019-08-06 2019-11-08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信令服务器、音视频通信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TWI738972B (zh) * 2018-02-14 2021-09-11 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援多連結透明互聯協議的裝置及其通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1352B2 (en) 2010-04-20 2013-12-1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ng a packet processing pipeline
US9461840B2 (en) 2010-06-02 2016-10-04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Port profile management for virtual cluster switching
US9001824B2 (en) 2010-05-18 2015-04-07 Brocad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Fabric formation for virtual cluster switching
US9769016B2 (en) 2010-06-07 2017-09-19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Advanced link tracking for virtual cluster switching
US9270486B2 (en) 2010-06-07 2016-02-23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Name services for virtual cluster switching
US8867552B2 (en) 2010-05-03 2014-10-21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Virtual cluster switching
US9716672B2 (en) 2010-05-28 2017-07-25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Distribute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for virtual cluster switching
US8989186B2 (en) 2010-06-08 2015-03-24 Brocad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Virtual port grouping for virtual cluster switching
US9628293B2 (en) 2010-06-08 2017-04-18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Network layer multicasting in trill networks
US9608833B2 (en) 2010-06-08 2017-03-28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Supporting multiple multicast trees in trill networks
US9246703B2 (en) 2010-06-08 2016-01-26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Remote port mirroring
US9806906B2 (en) 2010-06-08 2017-10-31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Flooding packets on a per-virtual-network basis
US8446914B2 (en) 2010-06-08 2013-05-21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nk aggregation across multiple switches
US9807031B2 (en) 2010-07-16 2017-10-31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configuration
US9270572B2 (en) 2011-05-02 2016-02-23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Layer-3 support in TRILL networks
US9288288B2 (en) 2011-06-27 2016-03-15 Marvell Israel (M.I.S.L) Ltd. FCoE over trill
US8948056B2 (en) 2011-06-28 2015-02-03 Brocad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Spanning-tree based loop detection for an ethernet fabric switch
US9407533B2 (en) 2011-06-28 2016-08-02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Multicast in a trill network
US9401861B2 (en) 2011-06-28 2016-07-26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Scalable MAC address distribution in an Ethernet fabric switch
US8885641B2 (en) 2011-06-30 2014-11-11 Brocad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Efficient trill forwarding
US9736085B2 (en) 2011-08-29 2017-08-15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End-to end lossless Ethernet in Ethernet fabric
US9699117B2 (en) * 2011-11-08 2017-07-04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Integrated fibre channel support in an ethernet fabric switch
US9450870B2 (en) 2011-11-10 2016-09-20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ow management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US8995272B2 (en) 2012-01-26 2015-03-31 Brocad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Link aggregation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US9742693B2 (en) 2012-02-27 2017-08-22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Dynamic service insertion in a fabric switch
US9154416B2 (en) 2012-03-22 2015-10-06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Overlay tunnel in a fabric switch
US9374301B2 (en) 2012-05-18 2016-06-21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Network feedback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US10277464B2 (en) 2012-05-22 2019-04-30 Arris Enterprises Llc Client auto-configuration in a multi-switch link aggregation
CN104272668B (zh) 2012-05-23 2018-05-22 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层3覆盖网关
US9602430B2 (en) 2012-08-21 2017-03-21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Global VLANs for fabric switches
US9391926B2 (en) * 2012-10-26 2016-07-12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acking fibre channel switches with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stacking links
US9401872B2 (en) 2012-11-16 2016-07-26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Virtual link aggregations across multiple fabric switches
US9548926B2 (en) 2013-01-11 2017-01-17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Multicast traffic load balancing over virtual link aggregation
US9350680B2 (en) 2013-01-11 2016-05-24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Protection switching over a virtual link aggregation
US9413691B2 (en) 2013-01-11 2016-08-09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MAC address synchronization in a fabric switch
US9565113B2 (en) 2013-01-15 2017-02-07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Adaptive link aggregation and virtual link aggregation
US9356884B2 (en) * 2013-01-17 2016-05-31 Cisco Technology, Inc. MSDC scaling through on-demand path update
US9565099B2 (en) 2013-03-01 2017-02-07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Spanning tree in fabric switches
US9401818B2 (en) 2013-03-15 2016-07-26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Scalable gateways for a fabric switch
CN105075285B (zh) * 2013-04-01 2019-05-0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型局域网中的多样化安全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9258185B2 (en) * 2013-04-10 2016-02-09 Cisco Technology, Inc.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support in a trill network environment
US9203738B2 (en) * 2013-05-21 2015-12-01 Cisco Technology, Inc. Optimal forwarding for trill fine-grained labeling and VXLAN interworking
US9565028B2 (en) 2013-06-10 2017-02-07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Ingress switch multicast distribution in a fabric switch
US9699001B2 (en) 2013-06-10 2017-07-04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Scalable and segregated network virtualization
US9806949B2 (en) 2013-09-06 2017-10-31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Transparent interconnection of Ethernet fabric switches
US9912612B2 (en) 2013-10-28 2018-03-06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LLC Extended ethernet fabric switches
US9531564B2 (en) * 2014-01-15 2016-12-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ingle hop overlay architecture for line rate performance in campus networks
US9548873B2 (en) 2014-02-10 2017-01-17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Virtual extensible LAN tunnel keepalives
US10581758B2 (en) 2014-03-19 2020-03-03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Distributed hot standby links for vLAG
US10063473B2 (en) 2014-04-30 2018-08-28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switch virtualization in a network of interconnected switches
US9800471B2 (en) 2014-05-13 2017-10-24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Network extension groups of global VLANs in a fabric switch
US10616108B2 (en) 2014-07-29 2020-04-07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Scalable MAC address virtualization
US9544219B2 (en) 2014-07-31 2017-01-10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Global VLAN services
US9807007B2 (en) 2014-08-11 2017-10-31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Progressive MAC address learning
US9524173B2 (en) 2014-10-09 2016-12-20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Fast reboot for a switch
US9699029B2 (en) 2014-10-10 2017-07-04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Distribute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n a switch group
US9626255B2 (en) 2014-12-31 2017-04-18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Online restoration of a switch snapshot
US9942097B2 (en) 2015-01-05 2018-04-10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LLC Power management in a network of interconnected switches
US10003552B2 (en) 2015-01-05 2018-06-19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Llc. Distributed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protocol (D-BFD) for cluster of interconnected switches
US9807005B2 (en) 2015-03-17 2017-10-31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Multi-fabric manager
US10038592B2 (en) 2015-03-17 2018-07-31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LLC Identifier assignment to a new switch in a switch group
US10579406B2 (en) 2015-04-08 2020-03-03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Dynamic orchestration of overlay tunnels
US10439929B2 (en) 2015-07-31 2019-10-08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Graceful recovery of a multicast-enabled switch
US10171303B2 (en) 2015-09-16 2019-01-01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IP-based 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es with a logical chassis
US9912614B2 (en) 2015-12-07 2018-03-06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LLC 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es based on hierarchical overlay tunneling
US10237090B2 (en) 2016-10-28 2019-03-19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Rule-based network identifier mapping
US10833991B2 (en) * 2018-09-26 2020-11-10 Itron, Inc. Partial source routing for cross-network rout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52181A1 (en) * 2008-04-08 2009-10-08 Cisco Technology, Inc. Discovery for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devices
CN101631076A (zh) * 2009-08-21 2010-01-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控制方法和以太网承载光纤通道协议系统
CN101815040A (zh) * 2009-02-23 2010-08-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混合交换机网络中转发分组的方法和交换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0388A (en) 1996-08-02 1998-12-15 Wandel & Goltermann Technologies, Inc. Protocol analyzer for monitoring digital transmission networks
US6687732B1 (en) 1998-09-28 2004-02-03 Inktomi Corporation Adaptive traffic bypassing in an intercepting network driver
JP2000196672A (ja) 1998-12-28 2000-07-14 Toshiba Corp ネットワ―ク間中継装置
US6886103B1 (en) 1999-10-28 2005-04-2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for unsupported protocols
US7133407B2 (en) 2000-01-25 2006-11-07 Fujitsu Limited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20073215A1 (en) 2000-12-07 2002-06-13 Christian Huitema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encapsulated IPV6 data packets
US7464154B2 (en) 2001-05-18 2008-12-09 Network Resonance,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nalyzing data from network-based structured message stream
US20030084219A1 (en) 2001-10-26 2003-05-01 Maxxan Systems, Inc.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dress forwarding for a computer network
US20030093540A1 (en) 2001-11-14 2003-05-15 Marcello Lioy Proxy network layer protocol suppor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706316B1 (en) 2003-03-26 2010-04-27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cessing an incoming packet of unknown protocol by encapsulating the packet and sending it to another processor
US7412588B2 (en) 2003-07-25 2008-08-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twork processor system on chip with bridge coupling protocol converting multiprocessor macro core local bus to peripheral interfaces coupled system bus
US7353362B2 (en) 2003-07-25 2008-04-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processor subsystem in SoC with bridge between processor clusters interconnetion and SoC system bus
CN1954574B (zh) 2003-12-08 2011-04-06 美国博通公司 以太网上的统一架构
US7974202B2 (en) 2005-05-06 2011-07-05 Corrigent Systems, Ltd. Tunnel provisioning with link aggregation
US7697528B2 (en) 2005-11-01 2010-04-1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ultilink trunking for encapsulated traffic
CN101087269A (zh) 2006-06-09 2007-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送消息业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US8085790B2 (en) 2006-07-14 2011-12-27 Cisco Technology, Inc. Ethernet layer 2 protocol packet switching
US7668161B2 (en) 2006-07-27 2010-02-23 Cisco Technology, Inc. Classifying data packet protocol values
US20080159277A1 (en) 2006-12-15 2008-07-03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Ethernet over fibre channel
US8762345B2 (en) 2007-05-31 2014-06-24 Netap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lerating anchor point detection
US7869432B1 (en) 2007-06-29 2011-01-11 Force 10 Networks, Inc Peer-to-peer link aggregation across a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
FI20075578A0 (fi) 2007-08-17 2007-08-1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aketin välittäminen tietoliikenneverkossa
US8199750B1 (en) 2007-12-18 2012-06-12 World Wide Packets, Inc. Communicating with a control plane using a forwarding information format and control plane processing of packets devoid of a virtual switch identifier
ES2381640T3 (es) 2008-06-05 2012-05-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upervisión del tráfico por medio del marcaje de la capa de transmisión inferior
US8949578B2 (en) 2009-04-27 2015-02-03 Lsi Corporation Sharing of internal pipeline resources of a network processor with external devices
US8571031B2 (en) 2009-10-07 2013-10-29 Intel Corporation Configurable frame processing pipeline in a packet switch
US8665869B2 (en) 2009-12-02 2014-03-04 Vss Monitoring, Inc.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serting information into captured data packets
US8611352B2 (en) 2010-04-20 2013-12-1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ng a packet processing pipeline
US8885488B2 (en) * 2010-06-02 2014-11-11 Brocad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Reachability detection in trill networks
US8913489B2 (en) 2010-08-04 2014-12-16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fabric link failure recovery
US8345697B2 (en) * 2010-08-17 2013-01-01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path information
CN103069784B (zh) 2010-08-17 2015-11-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处理已经在隧道上发送的网络业务的技术
US8929218B2 (en) * 2010-09-10 2015-01-06 Brocad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across multiple layer-2 domains
US8559433B2 (en) * 2011-01-07 2013-10-15 Jeda Network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the servicing of fibre channel fabric login frames
US9288288B2 (en) 2011-06-27 2016-03-15 Marvell Israel (M.I.S.L) Ltd. FCoE over tril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52181A1 (en) * 2008-04-08 2009-10-08 Cisco Technology, Inc. Discovery for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devices
CN101815040A (zh) * 2009-02-23 2010-08-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混合交换机网络中转发分组的方法和交换机
CN101631076A (zh) * 2009-08-21 2010-01-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控制方法和以太网承载光纤通道协议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TONIO SCARFÒ: "The evolution of Data Center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DATA COMPRESSION, COMMUNICATIONS AND PROCESSING(CCP)》 *
J. TOUCH,R. PERLMAN: "Transparent Interconnection of Lots of Links (TRILL):", 《RFC5556》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215A (zh) * 2013-04-25 2013-07-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TRILL网络中FCoE报文的转发方法和装置
WO2014173309A1 (en) * 2013-04-25 2014-10-30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orwarding packets
CN103220215B (zh) * 2013-04-25 2015-10-0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TRILL网络中FCoE报文的转发方法和装置
US9876718B2 (en) 2013-04-25 2018-01-23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Forwarding packets
CN105515966A (zh) * 2015-12-07 2016-04-2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d_id的fc网络发送通道控制方法
CN105515966B (zh) * 2015-12-07 2018-09-2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d_id的fc网络发送通道控制方法
TWI738972B (zh) * 2018-02-14 2021-09-11 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援多連結透明互聯協議的裝置及其通訊方法
CN110430383A (zh) * 2019-08-06 2019-11-08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信令服务器、音视频通信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30383B (zh) * 2019-08-06 2021-04-09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信令服务器、音视频通信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327937A1 (en) 2012-12-27
US20120327936A1 (en) 2012-12-27
CN102857425B (zh) 2017-10-10
US9380132B2 (en) 2016-06-28
US9288288B2 (en) 2016-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7425A (zh) 通过trill的fcoe
US773845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rtual routing using containers
CN109479068B (zh) 经由挂毯弹弓的网络弹射
US9729441B2 (en) Service function bundling for service function chains
CN104320350B (zh) 用于提供基于信用的流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US20170214627A1 (en) Distributed Load Balancing for Network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US8289977B2 (en) Two-layer switch apparatus avoiding first layer inter-switch traffic in steering packets through the apparatus
US890394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ing-state transport in a distributed control plane
CN105791214B (zh) 一种RapidIO报文和以太网报文之间的转换方法和设备
US20170331741A1 (en) Mac chaining load balancer
US20040022257A1 (en) Supporting local IB packet communication between separate subnets
CN102957619B (zh) 虚拟路由系统及方法
US8751655B2 (en) Collective acceleration unit tree structure
CN102238083A (zh) 用于适配分组处理流水线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46384B (zh) 动态资源管理方法
CN103312615A (zh) 使用可变数量前缀的最长前缀匹配搜索
CN112671641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244890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574638B (zh) 一种数据报文的转发方法和设备
CN107231307A (zh) 用于防止数据中心架构内子网间流量转接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10812393B2 (en) Packet distribution based on an identified service function
CN105052092A (zh) 具有孤立端口的多节点虚拟交换机中的路径优化
CN101789949A (zh) 一种实现负荷分担的方法和路由设备
CN112187608B (zh)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透明模式服务链实现方法及其系统
CN115733840A (zh) 发送报文的方法、发送报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