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6967A - 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6967A
CN102856967A CN2012103215608A CN201210321560A CN102856967A CN 102856967 A CN102856967 A CN 102856967A CN 2012103215608 A CN2012103215608 A CN 2012103215608A CN 201210321560 A CN201210321560 A CN 201210321560A CN 102856967 A CN102856967 A CN 102856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controllable silicon
optocoupler controllable
resistance
negativ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15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6967B (zh
Inventor
郭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3215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569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56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6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6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69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电路,其由火线零线识别电路、RC移相触发电路、可控硅充电电路和极性识别电路组成;火线零线识别电路可以识别交流电输入端的火线和零线,将交流电输入端的火线连接到可控硅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不会将火线直接接到极性输出端,零线通过开关直接与极性输出一端相连,提高安全系数;而且RC移相触发电路可控制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大小,充电电流大小可调;极性识别电路控制RC移相触发电路或火线零线识别电路的工作,使可控硅充电电路按正确的蓄电池极性进行充电,不会烧毁蓄电池或充电器,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品种繁多,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必须按正确的电池极性连接,且充电器输出端不能短路,否则就会烧毁电池或充电器,严重时可能引发火灾。
而且大部分充电器充电的电池数量极少,电流大小不可调;火线零线也不能自动识别,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能自动识别极性并转换,电流大小可调,火线零线能自动识别并转换,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包括:火线零线识别转换电路、RC移相触发电路、可控硅充电电路和极性识别转换电路;
火线零线识别电路和RC移相触发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交流输入端连接,火线零线识别转换电路的火线输出端通过可控硅充电电路与极性输出一端,火线零线识别电路的零线输出端通过开关直接连接到极性输出另一端,极性识别电路接极性输出两端之间,极性识别电路的控制端与火线零线识别电路或RC移相触发电路连接;RC移相触发电路与极性识别电路控制可控硅充电转换电路;火线零线识别电路识别交流电输入端的火线和零线,将交流电输入端的火线连接到可控硅充电电路的输入端,通过可控硅单向整流隔离至极性输出一端,将交流电输入端的零线通过开关直接连接到极性输出另一端;可控硅充电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输出到极性输出端,对蓄电池充电;RC移相触发电路触发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工作,并控制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大小;极性识别电路控制RC移相触发电路或火线零线识别电路的工作,使可控硅充电电路按正确的极性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第二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RC移相触发电路、可控硅充电电路和极性识别电路;
变压器初级线圈接市电输入端,变压器次级线圈一端与极性输出一端连接,变压器次级线圈另一端经可控硅充电电路与极性输出另一端连接,极性识别电路接极性输出两端之间;极性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RC移相触发电路连接;RC移相触发电路与极性识别电路控制端与可控硅充电电路连接;可控硅充电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输出到极性输出端,对蓄电池充电;RC移相触发电路触发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工作,并控制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大小;极性识别电路控制RC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使可控硅充电电路按正确的电池极性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火线零线识别电路可以识别交流电输入端的火线和零线,将交流电输入端的火线连接到可控硅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不会将火线直接接到极性输出端,零线通过火线零线识别电路转换后直接与极性输出一端相连,提高安全系数;而且RC移相触发电路可控制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大小,充电电流大小可调;另外极性识别电路控制RC移相触发电路或火线零线识别电路的工作,使可控硅充电电路按正确的极性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可以保证蓄电池的极性和极性输出端的极性一致,不会烧毁蓄电池或充电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中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在一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图2中连接在极性输出端M和N之间的电路原理图一;
图4是图2中连接在极性输出端M和N之间的电路原理图二;
图5是图2中连接在极性输出端M和N之间的电路原理图三;
图6是图1中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在又一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图1中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在又一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图1中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在又一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图9是图8中连接在交流输入端1和2之间的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发明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原理图;
图11是图10中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在一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图12是图10中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在又一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图13是图10中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在又一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图14是图10中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在又一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图15是图10中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在又一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图16是图10中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在又一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一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一
该实施例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如图1,其包括:火线零线识别电路、RC移相触发电路、可控硅充电电路和极性识别电路;
火线零线识别电路和RC移相触发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交流输入端(图1中所示交流输入端包括输入端1、输入端2)连接,火线零线识别电路的火线输出端通过可控硅充电电路与极性识别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火线零线识别电路的零线输出端与极性识别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极性识别电路的输出端接极性输出端(图1中所示极性输出端包括输出端M、输出端N);极性识别电路的控制端与火线零线识别电路或RC移相触发电路连接;RC移相触发电路的控制端与可控硅充电电路连接;
火线零线识别电路识别交流电输入端的火线和零线,将交流电输入端的火线连接到可控硅充电电路的输入端,将交流电输入端的零线连接到极性极性识别电路的输入端;可控硅充电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输出到极性输出端,对蓄电池充电;RC移相触发电路触发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工作,并控制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大小;极性识别电路控制RC移相触发电路或火线零线识别电路的工作,使可控硅充电电路按正确的极性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在交流输入端的其中一端1和火线零线识别电路之间还可以连接有空气开关或限流开关。该空气开关或限流开关可以对充电器电路进行保护。
其中,火线零线识别电路、RC移相触发电路、可控硅充电电路和极性识别电路的实现电路可以有很多种;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里,如图2、3,火线零线识别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光耦可控硅IC1、第二光耦可控硅IC2、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电位器Rp、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触发二极管D4、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光耦可控硅IC3;
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单向可控硅Ks;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稳压二极管D9、第五、第六、第七电阻R5、R6、R7、第四、第五、第六光耦可控硅IC4、IC5、IC6、第一三极管Q1、第三继电器J3、第四继电器J4;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继电器J1线圈的一端、第二继电器J2线圈的一端、第三继电器J3线圈的一端、第四继电器J4线圈的一端、第一开关K1-1的一端、第三开关K2-1的一端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其中一端1和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之间还可以连接有空气开关K,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第一滤波电容C1的正极、第一光耦可控硅IC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1的负极依次通过第一电阻R1、第六光耦可控硅IC6的控制开关接地3,第一光耦可控硅IC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滤波电容C1的负极、第二滤波电容C2的负极连接;第一光耦可控硅IC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光耦可控硅IC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二光耦可控硅IC2的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一光耦可控硅IC1的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二开关K1-2的一端、第四开关K2-2的一端、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三继电器J3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四继电器J4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二滤波电容C2的正极、第二光耦可控硅IC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光耦可控硅IC2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J2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光耦可控硅IC1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J1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第一继电器J1控制第一开关K1-1和第二开关K1-2的通断,第二继电器J2控制第三开关K2-1和第四开关K2-2的通断;第三继电器J3控制第五开关K3-1和第六开关K3-2的通断,第四继电器J4控制第七开关K4-1和第八开关K4-2的通断;
第一开关K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开关K2-2的另一端、单向可控硅Ks的阳极、第四电阻R4的一端、电位器Rp的一端连接;电位器Rp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触发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触发二极管D4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三光耦可控硅IC3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光耦可控硅IC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单向可控硅Ks的阴极、第六开关K3-1的一端、第五开关K4-1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三光耦可控硅IC3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三光耦可控硅IC3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Ks的控制极连接;
第五开关K3-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八开关K4-2的一端、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连接,第七开关K4-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开关K3-2的一端、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第八开关K4-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开关K1-2的另一端、第三开关K2-1的另一端、第六开关K3-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电阻R3、触发二极管D4的连接点和第三光耦可控硅IC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之间还可以连接有第三电容C3;
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六光耦可控硅IC6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六光耦可控硅IC6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图3中连接在极性输出端M和N之间的电路也可以采用图4或图5中的电路来代替;
在图4中,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十稳压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十稳压二极管D10的正极分别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十二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十光耦可控硅IC10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十光耦可控硅IC1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三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第十三二极管D13的正极分别与第十一稳压二极管D11的正极、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十一稳压二极管D11的负极接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R10接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八光耦可控硅IC8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八光耦可控硅IC8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连接。
在图5中,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七稳压二极管D17的负极、第十五二极管D15的正极连接,第十五二极管D15的负极与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四稳压二极管D14的正极、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十五二极管D15的负极与第十一光耦可控硅IC1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十一光耦可控硅IC1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与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第十三光耦可控硅IC1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十三光耦可控硅IC13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六二极管D16的负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七稳压二极管D17的正极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十六二极管D16的负极连接,第十四稳压二极管D14的负极、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第十六二极管D16的正极分别接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光耦可控硅IC6的发光二极管也可串接在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或集电极上,图4中的光耦可控硅IC7、IC8、IC9和IC10的发光二极管也可串接在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或集电极上,图5中的光耦可控硅IC11、IC12、IC13和IC14的发光二极管也可串接在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或集电极上。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里,如图6、图4所示,火线零线识别电路包括:第十八二极管D18、第十九二极管D19、第十五光耦可控硅IC15、第十六光耦可控硅IC16、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六电阻R16;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电位器Rp、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触发二极管D20、第二十一至二十六二极管D21-D26、第十七至第二十光耦可控硅IC17-IC20;
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双向可控硅T1、第二双向可控硅T2;该第一双向可控硅T1、第二双向可控硅T2不但起到充电作用,也起到转换作用;在其中一个起到充电作用时,另一个充当开关作用;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十二、十三二极管D12、D13、第十、十一稳压二极管D10、D11、第八、九、十电阻R8、R9、RI0、第七、八、九、十光耦可控硅IC7、IC8、IC9、IC10、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分别与第十八二极管D18的正极、电位器Rp的一端、第一双向可控硅T1的第二阳极、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第十八二极管D18的负极分别与第四滤波电容C4的正极、第十五光耦可控硅IC1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和第十八二极管D18的正极之间还可以连接有空气开关K,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第四滤波电容C4的负极依次通过第十六电阻R16、第七或第九光耦可控硅IC7或IC9的控制开关接地3,第十五光耦可控硅IC1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5分别与第四滤波电容C4的负极、第五滤波电容C5的负极连接;第十五光耦可控硅IC1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十六光耦可控硅IC16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十五光耦可控硅IC15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二双向可控硅T2的控制极和第十九电阻R19与第十九光耦可控硅IC19的控制开关连接点之间;
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分别与第十九二极管D19的正极、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十九光耦可控硅IC19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十光耦可控硅IC2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双向可控硅T2的第二阳极、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第十九二极管D19的负极与第五滤波电容C5的正极、第十六光耦可控硅IC16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电位器Rp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七电阻R17与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还通过触发二极管D20分别与第二十一二极管D21的正极、第二十二二极管D22的负极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通过第十六光耦可控硅IC16的控制开关与第一双向可控硅T1的控制极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还与第二十四二极管D24的正极、第二十三二极管D23的负极连接,第二十一二极管D21的负极与第十七光耦可控硅IC17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二二极管D22的正极与第十八光耦可控硅IC18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十七光耦可控硅IC17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二十四二极管D24的负极和第一双向可控硅T1的控制极之间,第十八光耦可控硅IC18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二十三二极管D23的正极和第一双向可控硅T1的控制极之间;第一双向可控硅T1的第一阳极与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连接;
第十七光耦可控硅IC17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八光耦可控硅IC8的控制开关与第十九光耦可控硅IC19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十八光耦可控硅IC18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十光耦可控硅ICI0的控制开关与第二十光耦可控硅IC20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十光耦可控硅IC20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二十五二极管D25的正极和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之间,第十九光耦可控硅IC19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二十六二极管D26的负极和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之间;第二双向可控硅T2的第一阳极与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控制极分别与第二十五二极管D25的负极、第二十六二极管D26的正极连接;
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十稳压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十稳压二极管D10的正极分别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十二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十光耦可控硅IC10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十光耦可控硅IC1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九光耦可控硅IC9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九光耦可控硅IC9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三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第十三二极管D13的正极分别与第十一稳压二极管D11的正极、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十一稳压二极管D11的负极接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R10接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八光耦可控硅IC8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八光耦可控硅IC8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七光耦可控硅IC7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七光耦可控硅IC7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连接。
当然,连接在极性输出端M和N之间的极性识别电路也可以采用图3或图5中的电路来代替。
在第三种实现方式里,如图7、图5所示,火线零线识别电路包括:第五继电器J5、第六继电器J6、第二十七二极管D27、第二十八二极管D28、第二十一光耦可控硅IC21、第二十二光耦可控硅IC22、第七滤波电容C7、第八滤波电容C8、第二十电阻R20和第二十一电阻R21;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电位器Rp、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触发二极管D29、第三十至三十三二极管D30-D33、第二十三、二十四光耦可控硅IC23、IC24;
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第三双向可控硅T3;该第三双向可控硅T3主要起转换充电作用;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十五、十六二极管D15、D16、第十四、十七稳压二极管D14、D17、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电阻R11、R12、R13、R14、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光耦可控硅IC11、IC12、IC13、IC14、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分别与第二十七二极管D27的正极、第五继电器J5线圈的一端、第二十二光耦可控硅IC22的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一、第三开关K6-1、K5-2的一端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和第二十七二极管D27的正极之间还可以连接有空气开关K,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十七二极管D27的负极分别与第七滤波电容C7的正极、第二十一光耦可控硅IC2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七滤波电容C7的负极依次通过二十一电阻R21、第十二或十四光耦可控硅IC12或IC14的控制开关接地3,第二十一光耦可控硅IC2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二十电阻R20与第七、第八滤波电容C7、C8的负极连接;第二十一、二十二光耦可控硅IC21、IC2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分别与第二十八二极管D28的正极、第二十一光耦可控硅IC21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第六继电器J6线圈的一端、第二、四开关K5-1、K6-2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八二极管D28的负极与第八滤波电容C8的正极、第二十二光耦可控硅IC2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一光耦可控硅IC21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五继电器J5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继电器J5控制第二、第三开关K5-1、K5-2的通断,第六继电器J6控制第一、第四开关K6-1、K6-2的通断;
第一开关K6-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开关K5-1的另一端、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连接,第三开关K5-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开关K6-2的另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三双向可控硅T3的第一阳极连接;
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还分别与电位器Rp的一端、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第三双向可控硅T3的第二阳极连接,电位器Rp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十二电阻R22与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还通过触发二极管D29分别与第三十二极管D30的正极、第三十一二极管D31的负极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十三二极管D33的正极、第三十二二极管D32的负极连接;第二十三光耦可控硅IC23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三十三二极管D33的负极和第三双向可控硅T3的控制极之间,第二十四光耦可控硅IC24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三十二二极管D32的正极和第三双向可控硅T3的控制极之间;第三十二极管D30的负极与第二十三光耦可控硅IC23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三光耦可控硅IC2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十一光耦可控硅IC11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一二极管D31的正极与第二十四光耦可控硅IC2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十四光耦可控硅IC2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三光耦可控硅IC13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十一、十三光耦可控硅IC11、IC13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双向可控硅T3的第一阳极连接;
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第十七稳压二极管D17的负极、第十五二极管D15的正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四稳压二极管D14的正极、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十五二极管D15的负极与第十一光耦可控硅IC1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十一光耦可控硅IC1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十二光耦可控硅IC1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十二光耦可控硅IC1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十四光耦可控硅IC1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十四光耦可控硅IC1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第十三光耦可控硅IC1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十三光耦可控硅IC13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六二极管D16的负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七稳压二极管D17的正极连接,第十四稳压二极管D14的负极、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第十六二极管D16的正极、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接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
当然,连接在极性输出端M和N之间的极性识别电路也可以采用图3或图4中的电路来代替。
在第四种实现方式里,如图8、图9所示,火线零线识别电路包括:桥堆、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四、三十六电阻R31、R32、R34、R36、第三十三、三十五光敏电阻R33、R35、第四十九稳压二极管D49、第五十、五十一LED发光二极管D50、D51、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2、IC33、IC34、IC35、第一氖管H1、第二氖管H2、常开开关K3;其中,第五十LED发光二极管D50、第三十三光敏电阻R33与第一氖管H1设置在一起,第五十一LED发光二极管D51、第三十五光敏电阻R35与第二氖管H2设置在一起;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第一、第二电位器Rp1、Rp2、第二十四至二十七电阻R24-R27、第三十四、三十九触发二极管D34、D39、第三十五至三十八二极管D35-D38、第四十至四十三二极管D40-D43、第十、十一电容C10、C11、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光耦可控硅IC25-IC28;
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第四双向可控硅T4、第五双向可控硅T5;该第四、第五双向可控硅T4、T5主要起转换充电作用,在其中一个充电作用时,另一个起到开关作用;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四十五至四十八二极管D45-D48、第四十四稳压二极管D44、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电阻R28、R29、R30、第二十九至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29-IC32、第六三极管Q6;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分别与第四双向可控硅T4的第二阳极、第三十七二极管D37的正极、第三十八二极管D38的负极、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和第四双向可控硅T4的第二阳极之间还可以连接有第一空气开关K1,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第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5的控制开关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和第一电位器Rp1的一端之间,第一电位器Rp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十四电阻R24分别与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第三十四触发二极管D34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四触发二极管D3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十五二极管D35的正极、第三十六二极管D36的负极连接,第三十五二极管D35的负极与第二十五光耦可控硅IC2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六二极管D36的正极与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十五光耦可控硅IC2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三十光耦可控硅IC30的控制开关与第四双向可控硅T4的第一阳极连接,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三十一光耦可控硅IC31的控制开关与第四双向可控硅T4的第一阳极连接,第四双向可控硅T4的控制极通过第二十五电阻R25分别与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第二十五光耦可控硅IC25的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五光耦可控硅IC25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七二极管D37的负极连接,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八二极管D38的正极连接;
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分别与第五双向可控硅T5的第二阳极、第四十三二极管D43的正极、第四十二二极管D42的负极、第三十四光耦可控硅IC34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和第五双向可控硅T5的第二阳极之间还可以连接有第二空气开关K2,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第三十三光耦可控硅IC33的控制开关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和第二电位器Rp2的一端之间,第二电位器Rp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十六电阻R26分别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三十九触发二极管D39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九触发二极管D3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十一二极管D41的正极、第四十二极管D40的负极连接,第四十二极管D40的正极与第二十七光耦可控硅IC27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四十一二极管D41的负极与第二十八光耦可控硅IC28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七光耦可控硅IC27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二十九光耦可控硅IC29的控制开关与第五双向可控硅T5的第一阳极连接,第二十八光耦可控硅IC28)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控制开关与第五双向可控硅T5的第一阳极连接,第五双向可控硅T5的控制极通过第二十七电阻R27分别与第三十四光耦可控硅IC34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第二十七光耦可控硅IC27的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二十八光耦可控硅IC28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七光耦可控硅IC27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二二极管D42的正极连接,第二十八光耦可控硅IC28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三二极管D43的负极连接;
第四双向可控硅T4的第一阳极还分别与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第四十五二极管D45的正极、第四十八二极管D48的负极连接,第四十五二极管D45的负极与第三十光耦可控硅IC3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光耦可控硅IC30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十九光耦可控硅IC29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九光耦可控硅IC29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三十一光耦可控硅IC3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接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接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第四十四稳压二极管D44的正极,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通过第三十电阻R30分别与第四十四稳压二极管D44的负极、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四十八二极管D48的正极、第四十七二极管D47的正极连接,第四十七二极管D47的负极分别与第四十六二极管D46的正极、第五双向可控硅T5的第一阳极、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第四十六二极管D46的负极与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十一光耦可控硅IC3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还分别与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一电阻R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氖管H1与常开开关K3的一端连接(该开关K3中间包括一条金属棒,金属棒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活动,在金属棒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固定的金属触点分别与两个氖管连接),常开开关K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氖管H2、第三十二电阻R32与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桥堆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在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桥堆的另一个输入端之间也可以连接有降压电路,该降压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三十电阻R30和第十二电容C12;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三十三光敏电阻R33的一端、第三十五光敏电阻R35的一端、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正极、第四十九稳压二极管D49的正极连接;第三十三光敏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十LED发光二极管D50的正极、第三十四电阻R34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四电阻R34的另一端、第五十LED发光二极管D50的负极分别与第三十四光耦可控硅IC3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四光耦可控硅IC3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五光敏电阻R3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十一LED发光二极管D51的正极、第三十六电阻R36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六电阻R36的另一端、第五十一LED发光二极管D51的负极分别与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十三光耦可控硅IC33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三光耦可控硅IC3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负极、第四十九稳压二极管D49的负极分别与桥堆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中的火线零线识别电路也可以采用隔离变压器来代替,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中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RC移相触发电路、可控硅充电电路和极性识别电路;
变压器初级线圈接市电输入端,变压器次级线圈一端与极性输出一端连接,变压器次级线圈另一端经可控硅充电电路与极性输出另一端连接,极性识别电路接极性输出两端之间;极性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RC移相触发电路连接;RC移相触发电路与极性识别电路控制端与可控硅充电电路连接;可控硅充电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输出到极性输出端,对蓄电池充电;RC移相触发电路触发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工作,并控制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大小;极性识别电路控制RC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使可控硅充电电路按正确的蓄电池极性进行充电。
变压器次级输出一端串接一空气开关或限流开关,对充电器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里,如图11所示,变压器隔离电路包括:变压器B;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电位器Rp、第三十七、三十八电阻R37、R38、触发二极管D52、第五十三至五十六二极管D53-D56、第三十五、三十八光耦可控硅IC35、IC38、第十五电容C15;
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第六双向可控硅T6;第六双向可控硅T6主要起转换充电作用;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五十八、五十九二极管D58、D59、第五十七、六十稳压二极管D57、D60、第四十至四十三电阻R40-R43、第三十六、三十七光耦可控硅IC36、IC37、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与变压器B初级的一端连接,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与变压器B初级的另一端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和变压器B初级的一端之间还可以连接有空气开关,在变压器B初级的两端之间还可以连接有补偿电容C14;变压器B次级的中间抽头与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一端与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第一阳极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电位器Rp、第三十七电阻R37分别与触发二极管D52的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连接,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与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第一阳极连接;触发二极管D5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十三二极管D53的正极、第五十四二极管D54的负极连接,第五十三二极管D53的负极与第三十八光耦可控硅IC38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五十四二极管D54的正极与第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三十八光耦可控硅IC38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五十六二极管D56的负极和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控制极之间,第五十六二极管D56的正极分别与第三十八电阻R38的一端、第五十五二极管D55的负极连接,第三十八电阻R38的另一端分别与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第二阳极连接;第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5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五十五二极管D55的正极和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控制极之间;
第五十七稳压二极管D57的负极分别与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第四十电阻R40的一端连接,第五十七稳压二极管D57的正极分别与第三十九电阻R39的一端、第四十一电阻R41的一端、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第四十电阻R40的另一端与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第三十七光耦可控硅IC37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三十七光耦可控硅IC37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五十九二极管D59的负极连接,第三十七光耦可控硅IC37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第一阳极之间;第五十九二极管D59的正极通过第四十三电阻R43分别与第四十一电阻R41的另一端、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第六十稳压二极管D60的正极连接,第六十稳压二极管D60的负极接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并通过第四十二电阻R42接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第三十六光耦可控硅IC36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三十六光耦可控硅IC36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五十八二极管D58的负极连接,第三十六光耦可控硅IC36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第一阳极和第三十八光耦可控硅IC38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之间。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里,如图13、图3,变压器隔离电路包括:变压器B;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电位器Rp、第四十四电阻R44、触发二极管D61、第十七电容C17;
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单向可控硅Ks;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稳压二极管D9、第五、第六、第七电阻R5、R6、R7、第四、第五光耦可控硅IC4、IC5、第一三极管Q1、第七继电器J7、第八继电器J8;其中,第七继电器J7控制第一、第四开关K7-1、K7-2的通断,第八继电器J8控制第二、第三开关K8-1、K8-2的通断;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分别与第七继电器J7线圈的一端、第八继电器J8线圈的一端、变压器B初级的一端连接,第七继电器J7线圈的另一端与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八继电器J8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四、第五光耦可控硅IC4、IC5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及变压器B初级的另一端分别接交流输出端的另一端2;在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和变压器B初级的一端之间还可以连接有空气开关,在变压器B初级的两端之间还可以连接有补偿电容C16;
变压器B次级的一端与电位器Rp的一端连接,单向可控硅Ks的阳极与变压器B次级的中间抽头连接,电位器Rp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十四电阻R44分别与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触发二极管D61的一端连接,触发二极管D61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Ks的控制极连接,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Ks的阴极、第一开关K7-1的一端、第二开关K8-1的一端连接,或电容C17的另一端也可与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相连,第一开关K7-1的另一端分别与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第三开关K8-2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K8-1的另一端分别与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第四开关K7-2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K8-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开关K7-2的另一端、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连接;
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还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
当然,连接在极性输出端M和N之间的电路也可以采用图4或图5中的电路代替,只是需要删去第七光耦可控硅IC7、第九光耦可控硅IC9、第十二光耦可控硅IC12、第十四光耦可控硅IC14。
在第三种实现方式里,如图14、图3,变压器隔离电路包括:变压器B;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桥堆、电位器Rp、第四十六至四十九电阻R46-R49、单结晶体管Q9、第十九电容C19、第六十二稳压二极管D62、第三十九光耦可控硅IC39、第六十三、六十四二极管D63、D64;
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T7;该双向可控硅T7主要起转换充电作用;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稳压二极管D9、第五、第六、第七电阻R5、R6、R7、第四、第五光耦可控硅IC4、IC5、第一三极管Q1;
变压器B初级的一端与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连接,初级的另一端与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一端与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与桥堆的另一个输入端、双向可控硅T7的第一阳极连接;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第四十九电阻R49分别与第六十二稳压二极管D62的正极、电位器Rp的一端、第四十六电阻R46的一端连接,电位器Rp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十五电阻R45分别与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单结晶体管Q9的发射极连接,第四十六电阻R46的另一端与单结晶体管Q9的第二基极连接,单结晶体管Q9的第一基极分别与第四十七电阻R47的一端、第三十九光耦可控硅IC39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九光耦可控硅IC39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四十七电阻R47的另一端、第十九电容C19的另一端、第六十二稳压二极管D62的负极分别接桥堆的另一个输出端;
在变压器B初级的两端之间还可以连接有补偿电容C18;在变压器B次级输出一端可串接有空气开关,
变压器B次级的中间抽头与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连接,第三十九光耦可控硅IC39的控制开关的一端通过第四十八电阻R48分别与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双向可控硅T7的第二阳极连接,第三十九光耦可控硅IC39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十三二极管D63的正极、第六十四二极管D64的负极连接;第六十三二极管D63的负极通过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与双向可控硅T7的控制极连接,第六十四二极管D64的正极通过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与双向可控硅T7的控制极连接;
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还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
当然,连接在极性输出端M和N之间的电路也可以采用图4或图5中的电路代替,只是需要删去第七光耦可控硅IC7、第九光耦可控硅IC9、第十二光耦可控硅IC12、第十四光耦可控硅IC14。
在第四种实现方式里,如图12、图3,变压器隔离电路包括:变压器B;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电位器Rp、第五十电阻R50、第二十电容C20、第六十六、第六十七二极管D66、D67、触发二极管D65;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T8;该双向可控硅T8主要起转换充电作用;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稳压二极管D9、第五、第六、第七电阻R5、R6、R7、第四、第五光耦可控硅IC4、IC5、第一三极管Q1;
变压器B初级的一端与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连接,初级的另一端与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一端依次通过电位器Rp、第五十电阻R50与触发二极管D65的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连接,触发二极管D6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十七二极管D67的负极、第六十六二极管D66的正极连接,第六十六二极管D66的负极通过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与双向可控硅T8的控制极连接,第六十七二极管D67的正极通过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与双向可控硅T8的控制极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双向可控硅T8的第一阳极连接;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接变压器B次级的中间抽头,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与双向可控硅T8的第二阳极接;
在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和变压器B初级的一端之间还可以连接有空气开关,在变压器B初级的两端之间还可以连接有补偿电容C21;
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还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
当然,连接在极性输出端M和N之间的电路也可以采用图4或图5中的电路代替,只是需要删去第七光耦可控硅IC7、第九光耦可控硅IC9、第十二光耦可控硅IC12、第十四光耦可控硅IC14。
当然,RC移相触发电路也可以采用如图15或图16所示的电路,其包括:桥堆、电位器Rp、第五十、第五十一电阻R50、R51、第二十电容C20、第六十六、第六十七二极管D66、D67、触发二极管D65、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
此时RC移相触发电路的连接结构的第一种形式为:如图15,变压器B次级的一端依次通过电位器Rp、第五十电阻R50与触发二极管D65的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连接,触发二极管D65的另一端与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双向可控硅T8的第一阳极、桥堆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桥堆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连接,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控制开关的一端与双向可控硅T8的控制极连接,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十七二极管D67的负极、第六十六二极管D66的正极连接,第六十六二极管D66的负极通过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与第五十一电阻R51的一端连接,第六十七二极管D67的正极通过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也与第五十一电阻R51的一端连接,第五十一电阻R51的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T8的第二阳极连接;
RC移相触发电路的连接结构的第二种形式为:如图16,变压器B次级的一端与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依次通过电位器Rp、第五十电阻R50与触发二极管D65的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连接,触发二极管D65的另一端与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分别与双向可控硅T8的第一阳极、桥堆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桥堆的另一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控制开关的一端与双向可控硅T8的控制极连接,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十七二极管D67的负极、第六十六二极管D66的正极连接,第六十六二极管D66的负极通过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与第五十一电阻R51的一端连接,第六十七二极管D67的正极通过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也与第五十一电阻R51的一端连接,第五十一电阻R51的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T8的第二阳极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5或图16所示的RC移相触发电路也可以替换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的其他实施方式里用到双向可控硅的RC移相触发电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RC移相触发电路可以互相替换使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极性识别电路也可以互相替换使用,实施二中的火线零线识别电路也可以互相替换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光耦可控硅IC1、IC2、第四至第十六光耦可控硅IC4-IC16、第二十一、第二十二光耦可控硅IC21、IC22、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七光耦可控硅IC29-IC37可以用光耦继电器或电磁继电器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线零线识别转换电路、RC移相触发电路、可控硅充电电路和极性识别转换电路;
火线零线识别电路和RC移相触发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交流输入端连接,火线零线识别转换电路的火线输出端通过可控硅充电电路与极性输出一端,火线零线识别电路的零线输出端通过开关直接连接到极性输出另一端,极性识别电路接极性输出两端之间,极性识别电路的控制端与火线零线识别电路或RC移相触发电路连接;RC移相触发电路与极性识别电路控制可控硅充电转换电路;
火线零线识别电路识别交流电输入端的火线和零线,将交流电输入端的火线连接到可控硅充电电路的输入端,通过可控硅单向整流隔离至极性输出一端,将交流电输入端的零线通过开关直接连接到极性输出另一端;可控硅充电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输出到极性输出端,对蓄电池充电;RC移相触发电路触发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工作,并控制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大小;极性识别电路控制RC移相触发电路或火线零线识别电路的工作,使可控硅充电电路按正确的蓄电池极性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火线零线识别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光耦可控硅(IC1)、第二光耦可控硅(IC2)、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电位器(Rp)、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触发二极管(D4)、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光耦可控硅(IC3);
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单向可控硅(Ks);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稳压二极管(D9)、第五、第六、第七电阻(R5、R6、R7)、第四、第五、第六光耦可控硅(IC4、IC5、IC6)、第一三极管(Q1)、第三继电器(J3)、第四继电器(J4);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继电器(J1)线圈的一端、第二继电器(J2)线圈的一端、第三继电器(J3)线圈的一端、第四继电器(J4)线圈的一端、第一开关(K1-1)的一端、第三开关(K2-1)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第一滤波电容(C1)的正极、第一光耦可控硅(IC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1)的负极依次通过第一电阻(R1)、第六光耦可控硅(IC6)的控制开关接地(3),第一光耦可控硅(IC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滤波电容(C1)的负极、第二滤波电容(C2)的负极连接;第一光耦可控硅(IC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光耦可控硅(IC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二光耦可控硅(IC2)的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一光耦可控硅(IC1)的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二开关(K1-2)的一端、第四开关(K2-2)的一端、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三继电器(J3)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四继电器(J4)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二滤波电容(C2)的正极、第二光耦可控硅(IC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光耦可控硅(IC2)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J2)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光耦可控硅(IC1)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J1)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第一继电器(J1)控制第一开关(K1-1)和第二开关(K1-2)的通断,第二继电器(J2)控制第三开关(K2-1)和第四开关(K2-2)的通断;第三继电器(J3)控制第五开关(K3-1)和第六开关(K3-2)的通断,第四继电器(J4)控制第七开关(K4-1)和第八开关(K4-2)的通断;
第一开关(K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开关(K2-2)的另一端、单向可控硅(Ks)的阳极、第四电阻(R4)的一端、电位器(Rp)的一端连接;电位器(Rp)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触发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触发二极管(D4)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三光耦可控硅(IC3)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光耦可控硅(IC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单向可控硅(Ks)的阴极、第五开关(K3-1)的一端、第七开关(K4-1)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三光耦可控硅(IC3)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三光耦可控硅(IC3)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Ks)的控制极连接;
第五开关(K3-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八开关(K4-2)的一端、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连接,第七开关(K4-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开关(K3-2)的一端、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第八开关(K4-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开关(K1-2)的另一端、第三开关(K2-1)的另一端、第六开关(K3-2)的另一端连接;
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六光耦可控硅(IC6)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六光耦可控硅(IC6)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火线零线识别电路包括:第十八二极管(D18)、第十九二极管(D19)、第十五光耦可控硅(IC15)、第十六光耦可控硅(IC16)、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六电阻(R16);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电位器(Rp)、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触发二极管(D20)、第二十一至二十六二极管(D21-D26)、第十七至第二十光耦可控硅(IC17-IC20);
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双向可控硅(T1)、第二双向可控硅(T2);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十二、十三二极管(D12、D13)、第十、十一稳压二极管(D10、D11)、第八、九、十电阻(R8、R9、R10)、第七、八、九、十光耦可控硅(IC7-IC10)、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分别与第十八二极管(D18)的正极、电位器Rp的一端、第一双向可控硅(T1)的第二阳极、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第十八二极管(D18)的负极分别与第四滤波电容(C4)的正极、第十五光耦可控硅(IC1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滤波电容(C4)的负极依次通过第十六电阻(R16)、第七或第九光耦可控硅(IC7或IC9)的控制开关接地(3),第十五光耦可控硅(IC1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5)分别与第四滤波电容(C4)的负极、第五滤波电容(C5)的负极连接;第十五光耦可控硅(IC1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十六光耦可控硅(IC16)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十五光耦可控硅(IC15)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二双向可控硅(T2)的控制极和第十九电阻(R19)与第十九光耦可控硅(IC19)的控制开关连接点之间;
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分别与第十九二极管(D19)的正极、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十九光耦可控硅(IC19)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十光耦可控硅(IC2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双向可控硅(T2)的第二阳极、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第十九二极管(D19)的负极与第五滤波电容(C5)的正极、第十六光耦可控硅(IC16)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电位器(Rp)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七电阻(R17)与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还通过触发二极管(D20)分别与第二十一二极管(D21)的正极、第二十二二极管(D22)的负极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通过第十六光耦可控硅(IC16)的控制开关与第一双向可控硅(T1)的控制极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还与第二十四二极管(D24)的正极、第二十三二极管(D23)的负极连接,第二十一二极管(D21)的负极与第十七光耦可控硅(IC17)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二二极管(D22)的正极与第十八光耦可控硅(IC18)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十七光耦可控硅(IC17)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二十四二极管(D24)的负极和第一双向可控硅(T1)的控制极之间,第十八光耦可控硅(IC18)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二十三二极管(D23)的正极和第一双向可控硅(T1)的控制极之间;第一双向可控硅(T1)的第一阳极与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连接;
第十七光耦可控硅(IC17)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八光耦可控硅(IC8)的控制开关与第十九光耦可控硅(IC19)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十八光耦可控硅(IC18)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十光耦可控硅(IC10)的控制开关与第二十光耦可控硅(IC20)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十光耦可控硅(IC20)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二十五二极管(D25)的正极和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之间,第十九光耦可控硅(IC19)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二十六二极管(D26)的负极和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之间;第二双向可控硅(T2)的第一阳极与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控制极分别与第二十五二极管(D25)的负极、第二十六二极管(D26)的正极连接;
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十稳压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十稳压二极管(D10)的正极分别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十二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十光耦可控硅(IC10)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十光耦可控硅(IC1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九光耦可控硅(IC9)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九光耦可控硅(IC9)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三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第十三二极管(D13)的正极分别与第十一稳压二极管(D11)的正极、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十一稳压二极管(D11)的负极接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R10)接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八光耦可控硅(IC8)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八光耦可控硅(IC8)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七光耦可控硅(IC7)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七光耦可控硅(IC7)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火线零线识别电路包括:第五继电器(J5)、第六继电器(J6)、第二十七二极管(D27)、第二十八二极管(D28)、第二十一光耦可控硅(IC21)、第二十二光耦可控硅(IC22)、第七滤波电容(C7)、第八滤波电容(C8)、第二十电阻(R20)和第二十一电阻(R21);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电位器(Rp)、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触发二极管(D29)、第三十至三十三二极管(D30-D33)、第二十三、二十四光耦可控硅(IC23、IC24);
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第三双向可控硅(T3);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十五、十六二极管(D15、D16)、第十四、十七稳压二极管(D14、D17)、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电阻(R11、R12、R13、R14)、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光耦可控硅(IC11-IC14)、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分别与第二十七二极管(D27)的正极、第五继电器(J5)线圈的一端、第二十二光耦可控硅(IC22)的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一开关(K6-1)、第三开关(K5-2)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七二极管(D27)的负极分别与第七滤波电容(C7)的正极、第二十一光耦可控硅(IC2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七滤波电容(C7)的负极依次通过二十一电阻(R21)、第十二或十四光耦可控硅(IC12或IC14)的控制开关接地(3),第二十一光耦可控硅(IC2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二十电阻(R20)与第七、第八滤波电容(C7、C8)的负极连接;第二十一、二十二光耦可控硅(IC21、IC2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分别与第二十八二极管(D28)的正极、第二十一光耦可控硅(IC21)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第六继电器(J6)线圈的一端、第二、第四开关(K5-1、K6-2)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八二极管(D28)的负极与第八滤波电容(C8)的正极、第二十二光耦可控硅(IC2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一光耦可控硅(IC21)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五继电器(J5)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继电器(J5)控制第二、第三开关(K5-1、K5-2)的通断,第六继电器(J6)控制第一、第四开关(K6-1、K6-2)的通断;
第一开关(K6-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开关(K5-1)的另一端、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连接,第三开关(K5-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开关(K6-2)的另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三双向可控硅(T3)的第一阳极连接;
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还分别与电位器(Rp)的一端、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第三双向可控硅(T3)的第二阳极连接,电位器(Rp)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十二电阻(R22)与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还通过触发二极管(D29)分别与第三十二极管(D30)的正极、第三十一二极管(D31)的负极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十三二极管(D33)的正极、第三十二二极管(D32)的负极连接;第二十三光耦可控硅(IC23)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三十三二极管(D33)的负极和第三双向可控硅(T3)的控制极之间,第二十四光耦可控硅(IC24)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三十二二极管(D32)的正极和第三双向可控硅(T3)的控制极之间;第三十二极管(D30)的负极与第二十三光耦可控硅(IC23)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三光耦可控硅(IC2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十一光耦可控硅(IC11)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一二极管(D31)的正极与第二十四光耦可控硅(IC2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十四光耦可控硅(IC2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三光耦可控硅(IC13)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十一、十三光耦可控硅(IC11、IC13)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双向可控硅(T3)的第一阳极连接;
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七稳压二极管(D17)的负极、第十五二极管(D15)的正极连接,第十五二极管(D15)的负极与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四稳压二极管(D14)的正极、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十五二极管(D15)的负极与第十一光耦可控硅(IC1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十一光耦可控硅(IC1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十二光耦可控硅(IC1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十二光耦可控硅(IC1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十四光耦可控硅(IC1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十四光耦可控硅(IC1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第十三光耦可控硅(IC1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十三光耦可控硅(IC13)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六二极管(D16)的负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七稳压二极管(D17)的正极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十六二极管(D16)的负极连接,第十四稳压二极管(D14)的负极、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第十六二极管(D16)的正极分别接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火线零线识别电路包括:桥堆、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四、三十六电阻(R31、R32、R34、R36)、第三十三、三十五光敏电阻(R33、R35)、第四十九稳压二极管(D49)、第五十、五十一LED发光二极管(D50、D51)、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2、IC33、IC34、IC35)、第一氖管(H1)、第二氖管(H2)、常开开关(K3);其中,第五十LED发光二极管(D50)、第三十三光敏电阻(R33)与第一氖管(H1)设置在一起,第五十一LED发光二极管(D51)、第三十五光敏电阻(R35)与第二氖管(H2)设置在一起;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第一、第二电位器(Rp1、Rp2)、第二十四至二十七电阻(R24-R27)、第三十四、三十九触发二极管(D34、D39)、第三十五至三十八二极管(D35-D38)、第四十至四十三二极管(D40-D43)、第十、十一电容(C10、C11)、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光耦可控硅(IC25-IC28);
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第四双向可控硅(T4)、第五双向可控硅(T5);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四十五至四十八二极管(D45-D48)、第四十四稳压二极管(D44)、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电阻(R28、R29、R30)、第二十九至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29-IC32)、第六三极管(Q6);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分别与第四双向可控硅(T4)的第二阳极、第三十七二极管(D37)的正极、第三十八二极管(D38)的负极、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5)的控制开关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和第一电位器(Rp1)的一端之间,第一电位器(Rp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十四电阻(R24)分别与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第三十四触发二极管(D34)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四触发二极管(D3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十五二极管(D35)的正极、第三十六二极管(D36)的负极连接,第三十五二极管(D35)的负极与第二十五光耦可控硅(IC2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六二极管(D36)的正极与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十五光耦可控硅(IC2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三十光耦可控硅(IC30)的控制开关与第四双向可控硅(T4)的第一阳极连接,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三十一光耦可控硅(IC31)的控制开关与第四双向可控硅(T4)的第一阳极连接,第四双向可控硅(T4)的控制极通过第二十五电阻(R25)分别与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第二十五光耦可控硅(IC25)的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五光耦可控硅(IC25)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七二极管(D37)的负极连接,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八二极管(D38)的正极连接;
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分别与第五双向可控硅(T5)的第二阳极、第四十三二极管(D43)的正极、第四十二二极管(D42)的负极、第三十四光耦可控硅(IC34)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三光耦可控硅(IC33)的控制开关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和第二电位器(Rp2)的一端之间,第二电位器(Rp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十六电阻(R26)分别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三十九触发二极管(D39)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九触发二极管(D3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十一二极管(D41)的正极、第四十二极管(D40)的负极连接,第四十二极管(D40)的正极与第二十七光耦可控硅(IC27)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四十一二极管(D41)的负极与第二十八光耦可控硅(IC28)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七光耦可控硅(IC27)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二十九光耦可控硅(IC29)的控制开关与第五双向可控硅(T5)的第一阳极连接,第二十八光耦可控硅(IC28)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控制开关与第五双向可控硅(T5)的第一阳极连接,第五双向可控硅(T5)的控制极通过第二十七电阻(R27)分别与第三十四光耦可控硅(IC34)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第二十七光耦可控硅(IC27)的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二十八光耦可控硅(IC28)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七光耦可控硅(IC27)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二二极管(D42)的正极连接,第二十八光耦可控硅(IC28)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三二极管(D43)的负极连接;
第四双向可控硅(T4)的第一阳极还分别与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第四十五二极管(D45)的正极、第四十八二极管(D48)的负极连接,第四十五二极管(D45)的负极与第三十光耦可控硅(IC3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光耦可控硅(IC30)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十九光耦可控硅(IC29)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九光耦可控硅(IC29)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三十一光耦可控硅(IC3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接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接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第四十四稳压二极管(D44)的正极,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通过第三十电阻(R30)分别与第四十四稳压二极管(D44)的负极、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四十八二极管(D48)的正极、第四十七二极管(D47)的正极连接,第四十七二极管(D47)的负极分别与第四十六二极管(D46)的正极、第五双向可控硅(T5)的第一阳极、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第四十六二极管(D46)的负极与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十一光耦可控硅(IC3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还分别与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一电阻(R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氖管(H1)与常开开关(K3)的一端连接,常开开关(K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氖管(H2)、第三十二电阻(R32)与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十六光耦可控硅(IC26)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桥堆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三十三光敏电阻(R33)的一端、第三十五光敏电阻(R35)的一端、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正极、第四十九稳压二极管(D49)的正极连接;第三十三光敏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十LED发光二极管(D50)的正极、第三十四电阻(R34)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四电阻(R34)的另一端、第五十LED发光二极管(D50)的负极分别与第三十四光耦可控硅(IC3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四光耦可控硅(IC3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五光敏电阻(R3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十一LED发光二极管(D51)的正极、第三十六电阻(R36)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六电阻(R36)的另一端、第五十一LED发光二极管(D51)的负极分别与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二光耦可控硅(IC3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十三光耦可控硅(IC33)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三光耦可控硅(IC3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负极、第四十九稳压二极管(D49)的负极分别与桥堆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
6.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变压器、RC移相触发电路、可控硅充电电路和极性识别电路;
变压器初级线圈接市电输入端,变压器次级线圈一端与极性输出一端连接,变压器次级线圈另一端经可控硅充电电路与极性输出另一端连接,极性识别电路接极性输出两端之间;极性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RC移相触发电路连接;RC移相触发电路与极性识别电路控制端与可控硅充电电路连接;可控硅充电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输出到极性输出端,对蓄电池充电;RC移相触发电路触发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工作,并控制可控硅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大小;极性识别电路控制RC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使可控硅充电电路按正确的蓄电池极性进行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隔离变压器包括:变压器(B);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电位器(Rp)、第三十七、三十八电阻(R37、R38)、触发二极管(D52)、第五十三至五十六二极管(D53-D56)、第三十五、三十八光耦可控硅(IC35、IC38)、第十五电容(C15);
可控硅充电转换电路包括:第六双向可控硅(T6);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五十八、五十九二极管(D58、D59)、第五十七、六十稳压二极管(D57、D60)、第四十至四十三电阻(R40-R43)、第三十六、三十七光耦可控硅(IC36、IC37)、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与变压器(B)初级的一端连接,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与变压器(B)初级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中间抽头与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一端与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第一阳极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电位器(Rp)、第三十七电阻(R37)分别与触发二极管(D52)的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连接,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与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第一阳极连接;触发二极管(D5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十三二极管(D53)的正极、第五十四二极管(D54)的负极连接,第五十三二极管(D53)的负极与第三十八光耦可控硅(IC38)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五十四二极管(D54)的正极与第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三十八光耦可控硅(IC38)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五十六二极管(D56)的负极和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控制极之间,第五十六二极管(D56)的正极分别与第三十八电阻(R38)的一端、第五十五二极管(D55)的负极连接,第三十八电阻(R38)的另一端分别与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第二阳极连接;第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5)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五十五二极管(D55)的正极和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控制极之间;
第五十七稳压二极管(D57)的负极分别与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第四十电阻(R40)的一端连接,第五十七稳压二极管(D57)的正极分别与第三十九电阻(R39)的一端、第四十一电阻(R41)的一端、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第四十电阻(R40)的另一端与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第三十七光耦可控硅(IC37)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三十七光耦可控硅(IC37)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五十九二极管(D59)的负极连接,第三十七光耦可控硅(IC37)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三十五光耦可控硅(IC3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第一阳极之间;第五十九二极管(D59)的正极通过第四十三电阻(R43)分别与第四十一电阻(R41)的另一端、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第六十稳压二极管(D60)的正极连接,第六十稳压二极管(D60)的负极接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并通过第四十二电阻(R42)接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第三十六光耦可控硅(IC36)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三十六光耦可控硅(IC36)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五十八二极管(D58)的负极连接,第三十六光耦可控硅(IC36)的控制开关连接在第六双向可控硅(T6)的第一阳极和第三十八光耦可控硅(IC38)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隔离变压器包括:变压器(B);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电位器(Rp)、第四十四电阻(R44)、触发二极管(D61)、第十七电容(C17);
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单向可控硅(Ks);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稳压二极管(D9)、第五、第六、第七电阻(R5、R6、R7)、第四、第五光耦可控硅(IC4、IC5)、第一三极管(Q1)、第七继电器(J7)、第八继电器(J8);其中,第七继电器(J7)控制第一、第四开关(K7-1、K7-2)的通断,第八继电器(J8)控制第二、第三开关(K8-1、K8-2)的通断;
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分别与第七继电器(J7)线圈的一端、第八继电器(J8)线圈的一端、变压器(B)初级的一端连接,第七继电器(J7)线圈的另一端与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八继电器(J8)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第四、第五光耦可控硅(IC4、IC5)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及变压器(B)初级的另一端分别接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
变压器(B)次级的一端与电位器(Rp)的一端连接,单向可控硅(Ks)的阳极与变压器(B)次级的中间抽头连接,电位器(Rp)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十四电阻(R44)分别与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触发二极管(D61)的一端连接,触发二极管(D61)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Ks)的控制极连接,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Ks)的阴极、第一开关(K7-1)的一端、第二开关(K8-1)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K7-1)的另一端分别与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第三开关(K8-2)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K8-1)的另一端分别与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第四开关(K7-2)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K8-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开关(K7-2)的另一端、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连接;
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还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变压器隔离电路包括:变压器(B);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桥堆、电位器(Rp)、第四十六至四十九电阻(R46-R49)、单结晶体管(Q9)、第十九电容(C19)、第六十二稳压二极管(D62)、第三十九光耦可控硅(IC39)、第六十三、六十四二极管(D63、D64);
可控硅充电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T7);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稳压二极管(D9)、第五、第六、第七电阻(R5、R6、R7)、第四、第五光耦可控硅(IC4、IC5)、第一三极管(Q1);
变压器(B)初级的一端与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连接,初级的另一端与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一端与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与桥堆的另一个输入端、双向可控硅(T7)的第一阳极连接;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第四十九电阻(R49)分别与第六十二稳压二极管(D62)的正极、电位器(Rp)的一端、第四十六电阻(R46)的一端连接,电位器(Rp)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十五电阻(R45)分别与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单结晶体管(Q9)的发射极连接,第四十六电阻(R46)的另一端与单结晶体管(Q9)的第二基极连接,单结晶体管(Q9)的第一基极分别与第四十七电阻(R47)的一端、第三十九光耦可控硅(IC39)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十九光耦可控硅(IC39)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四十七电阻(R47)的另一端、第十九电容(C19)的另一端、第六十二稳压二极管(D62)的负极分别接桥堆的另一个输出端;
变压器(B)次级的一抽头与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连接,第三十九光耦可控硅(IC39)的控制开关的一端通过第四十八电阻(R48)分别与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双向可控硅(T7)的第二阳极连接,第三十九光耦可控硅(IC39)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十三二极管(D63)的正极、第六十四二极管(D64)的负极连接;第六十三二极管(D63)的负极通过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与双向可控硅(T7)的控制极连接,第六十四二极管(D64)的正极通过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与双向可控硅(T7)的控制极连接;
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还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隔离变压器,包括:变压器(B);
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电位器(Rp)、第五十电阻(R50)、第二十电容(C20)、第六十六、第六十七二极管(D66、D67)、触发二极管(D65);
可控硅充电转换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T8);
极性识别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稳压二极管(D9)、第五、第六、第七电阻(R5、R6、R7)、第四、第五光耦可控硅(IC4、IC5)、第一三极管(Q1);
变压器(B)初级的一端与交流输入端的一端(1)连接,初级的另一端与交流输入端的另一端(2)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一端依次通过电位器(Rp)、第五十电阻(R50)与触发二极管(D65)的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连接,触发二极管(D6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十七二极管(D67)的负极、第六十六二极管(D66)的正极连接,第六十六二极管(D66)的负极通过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与双向可控硅(T8)的控制极连接,第六十七二极管(D67)的正极通过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与双向可控硅(T8)的控制极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双向可控硅(T8)的第一阳极连接;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接变压器(B)次级的中间抽头,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与双向可控硅(T8)的第二阳极接;
极性输出端的一端(M)还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极性输出端的另一端(N)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还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九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
或者,RC移相触发电路包括:桥堆、电位器(Rp)、第五十、第五十一电阻(R50、R51)、第二十电容(C20)、第六十六、第六十七二极管(D66、D67)、触发二极管(D65)、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
此时RC移相触发电路的连接结构的第一种形式为:变压器(B)次级的一端依次通过电位器(Rp)、第五十电阻(R50)与触发二极管(D65)的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连接,触发二极管(D65)的另一端与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双向可控硅(T8)的第一阳极、桥堆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桥堆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连接,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控制开关的一端与双向可控硅(T8)的控制极连接,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十七二极管(D67)的负极、第六十六二极管(D66)的正极连接,第六十六二极管(D66)的负极通过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与第五十一电阻(R51)的一端连接,第六十七二极管(D67)的正极通过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也与第五十一电阻(R51)的一端连接,第五十一电阻(R51)的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T8)的第二阳极连接;
RC移相触发电路的连接结构的第二种形式为:变压器(B)次级的一端与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桥堆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依次通过电位器(Rp)、第五十电阻(R50)与触发二极管(D65)的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连接,触发二极管(D65)的另一端与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分别与双向可控硅(T8)的第一阳极、桥堆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桥堆的另一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控制开关的一端与双向可控硅(T8)的控制极连接,第四十光耦可控硅(IC40)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十七二极管(D67)的负极、第六十六二极管(D66)的正极连接,第六十六二极管(D66)的负极通过第五光耦可控硅(IC5)的控制开关与第五十一电阻(R51)的一端连接,第六十七二极管(D67)的正极通过第四光耦可控硅(IC4)的控制开关也与第五十一电阻(R51)的一端连接,第五十一电阻(R51)的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T8)的第二阳极连接。
CN201210321560.8A 2012-08-26 2012-08-26 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569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1560.8A CN102856967B (zh) 2012-08-26 2012-08-26 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1560.8A CN102856967B (zh) 2012-08-26 2012-08-26 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6967A true CN102856967A (zh) 2013-01-02
CN102856967B CN102856967B (zh) 2017-09-26

Family

ID=47403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156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56967B (zh) 2012-08-26 2012-08-26 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5696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7016A (zh) * 2013-12-02 2014-02-26 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极性自动判断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CN104009448A (zh) * 2013-02-23 2014-08-27 吴伟 一种带火零线识别功能的新型漏电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06452407A (zh) * 2016-11-30 2017-02-22 欣大电气有限公司 交流峰值导通的固态继电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5788U (zh) * 1987-11-26 1988-09-21 惠岩 可控硅脉冲充电器
JP2007082374A (ja) * 2005-09-16 2007-03-29 Denso Corp 電源逆接続保護回路
CN101055998A (zh) * 2007-04-23 2007-10-17 深圳市昊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器
CN101409454A (zh) * 2008-07-30 2009-04-15 李少华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CN101834453A (zh) * 2009-03-11 2010-09-15 王川 一种移动式公用直流手机电池充电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5788U (zh) * 1987-11-26 1988-09-21 惠岩 可控硅脉冲充电器
JP2007082374A (ja) * 2005-09-16 2007-03-29 Denso Corp 電源逆接続保護回路
CN101055998A (zh) * 2007-04-23 2007-10-17 深圳市昊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器
CN101409454A (zh) * 2008-07-30 2009-04-15 李少华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CN101834453A (zh) * 2009-03-11 2010-09-15 王川 一种移动式公用直流手机电池充电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9448A (zh) * 2013-02-23 2014-08-27 吴伟 一种带火零线识别功能的新型漏电防护方法及装置
WO2014128562A3 (zh) * 2013-02-23 2015-02-26 Wu Wei 一种带火零线识别功能的新型漏电防护方法及装置
GB2525566A (en) * 2013-02-23 2015-10-28 Wei Wu New leakage pro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having live/neutral wire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AU2014220405B2 (en) * 2013-02-23 2018-02-22 Wei Wu New leakage pro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having live/neutral wire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US9941685B2 (en) * 2013-02-23 2018-04-10 Wei Wu Leakage pro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having live/neutral wire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CN104009448B (zh) * 2013-02-23 2018-04-24 吴伟 一种带火零线识别功能的新型漏电防护方法及装置
GB2525566B (en) * 2013-02-23 2019-04-03 Wu Wei New leakage pro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having live/neutral wire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CN103607016A (zh) * 2013-12-02 2014-02-26 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极性自动判断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CN106452407A (zh) * 2016-11-30 2017-02-22 欣大电气有限公司 交流峰值导通的固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6967B (zh)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29930U (zh) 9-48v范围的宽电压高效率去频闪led驱动器
CN102856967A (zh) 一种无极性安全充电器电路
CN105186961A (zh) 一种用于修井作业的电动机驱动系统
CN202395661U (zh) 基于全桥逆变技术的开关稳压电源装置
CN103312210A (zh) 一种三相四线制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2684519B (zh) 一种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2548210U (zh) 一种三相电相序检测电路
CN102185369B (zh) 惯性拖曳设备能量回收方法及装置
CN103701342A (zh) 一种准z源逆变器
CN205509516U (zh) 一种油田电动修井机用双向储能变流器
CN205109871U (zh) 电除尘器可移动阴极装置
CN203251237U (zh) 一种三相四线制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
CN208955737U (zh) 一种电动工程车辆用双电源系统
CN103633681B (zh) 一种充电器用火线零线识别转换电路
CN207573259U (zh) 小功率高频双向ac-dc单管变换器
CN2805212Y (zh) 三相交流调压电除尘电源装置
CN1412946A (zh) 脉冲电源的反极性感应电能产生电路
CN202411627U (zh) 一种电焊机新型自动控制器
CN210589341U (zh) 一种机器人夹具抓手
CN205911952U (zh) 汇流箱降压装置
CN205792290U (zh) 一种基于电量检测的太阳能逆变系统
CN206578110U (zh) 一种避免停车遮挡的光伏组件清扫机器人
CN205265525U (zh) 一种带直流故障清除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模块电路
CN2852521Y (zh) 三相同步整流稳压器
CN2567852Y (zh) 交直流双输出电力专用u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