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3249A -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3249A
CN102843249A CN2011101673819A CN201110167381A CN102843249A CN 102843249 A CN102843249 A CN 102843249A CN 2011101673819 A CN2011101673819 A CN 2011101673819A CN 201110167381 A CN201110167381 A CN 201110167381A CN 102843249 A CN102843249 A CN 102843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ive sid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linkage groups
oam state
domain mainte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73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3249B (zh
Inventor
辜光辉
徐畅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1673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43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43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3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3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3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跨接两种或多种维护管理域的连接设备上创建具有唯一标识的一个或多个联动组,对于每个联动组在所述连接设备上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监测所述联动组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操作管理维护OAM状态,基于得到的监测结果,等同设置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在分组传送网络中的双归保护等线性保护中,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和设备可使工作路径、保护路径的OAM能有效的联动。

Description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分组传送网络中,链路的故障状态可能会时刻发生变化,对于同一维护域内,或者同一维护体制下,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状态的传递技术比较成熟,比如:相连的以太网链路可以通过EFM(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第一英里以太网)机制来检测,一个维护域内可以采用CFM(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连接故障管理)机制、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机制、Y.1731等机制,但是当不同运营网络跨接、运营商和客户网络连接时,不同维护管理机制就会遇到无法联动的情况,从而出现维护管理的死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不同的维护管理机制跨接时,导致出现维护管理死角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包括:
在跨接两种或多种维护管理域的连接设备上创建具有唯一标识的一个或多个联动组,对于每个联动组在所述连接设备上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
监测所述联动组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操作管理维护OAM状态,基于得到的监测结果,等同设置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
其中,所述对于每个联动组在所述连接设备上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时还包括:对于每个联动组,关联所述连接设备上主动侧接口I1和被动侧接口L1。
所述方法中,所述基于得到的监测结果,等同设置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异常时,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
当监测到所述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正常时,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将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后还包括:上报强制设置告警;
所述将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后还包括:将强制设置告警清除。
进一步地,所述将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联动组的唯一标识,查找关联的所述被动侧接口L1,判断该接口L1是否上报了强制设置告警,若未上报,则设置所述被动侧接口L1为异常状态,并基于所述被动侧接口L1为异常状态触发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异常,上报强制设置告警。
进一步地,所述将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联动组的唯一标识,查找关联的所述被动侧接口L1,判断该接口L1是否已经上报了强制设置告警,若是,则设置所述被动侧接口L1为正常状态,并基于所述被动侧接口L1为正常状态触发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正常,并清除强制设置告警。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设备,所述设备跨接两种或多种维护管理域,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创建具有唯一标识的一个或多个联动组,对于每个联动组在所述设备上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
监控模块,用于监测所述联动组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并基于得到的监测结果,触发设置模块;
设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监控模块得到的监测结果,等同设置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
其中,所述初始化模块对于每个联动组在所述设备上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时,关联所述设备上主动侧接口I1和被动侧接口L1。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设置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监控模块监测到所述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异常时,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
第二设置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监控模块监测到所述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正常时,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设置子模块,将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后还用于上报强制设置告警;
所述第二设置子模块,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后还用于将强制设置告警清除。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方法和设备,可以运用在所有需要OAM的分组传送网络中,特别是不同OAM机制相连接的情况。在分组传送网络中的双归保护等线性保护中,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和设备可使工作路径、保护路径的OAM能有效的联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的传递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维护管理状态的传递方法中联动组创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动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维护管理状态的传递方法中监控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的传递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针对维护管理域的分界点提出了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的传递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在不同的维护管理机制跨接时出现维护管理死角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的传递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跨接两种或多种维护管理域的连接设备上创建具有唯一标识的一个或多个联动组,对于每个联动组在所述连接设备上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
进一步地,所述对于每个联动组在所述连接设备上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时还包括:对于每个联动组,关联所述连接设备上主动侧接口I1和被动侧接口L1。
步骤S102、监测所述联动组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基于得到的监测结果,等同设置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
该步骤具体为:
当监测到所述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异常时,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
当监测到所述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正常时,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
优选地,为了便于维护者定位问题,将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后还包括:上报强制设置告警。
将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后还包括:将强制设置告警清除。
下面根据图2至图4给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对实施例的描述,进一步给出本发明的技术细节。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的传递方法中联动组创建流程,包括:
步骤S201、在维护管理域的分界点设备上创建一个或多个联动组,并为各联动组分配唯一标识。
本发明中,优选的,将分界点设备内的唯一标识作为各联动组的唯一标识。当然,也可以为各联动组自定义设置标识,本发明并不具体限定设置标识的方式。
步骤S202、对于每个联动组,将分界点设备逻辑上分为主动侧和被动侧。
其中,主动侧用于监控OAM状态变化,被动侧则根据主动侧的OAM状态进行强制设置。
步骤S203、对于每个联动组,关联主动侧接口I1和被动侧接口L1。
其中,关联的接口可以是分界点设备的逻辑接口也可以是物理接口,这个与监控的OAM类型有关,在实施中可结合具体情况任意配置。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动组的结构示意图。
建立好联动组之后,立刻监控OAM状态。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的传递方法中OAM状态监控流程,该监控流程中,主动侧(如运营商网络)的OAM状态时刻受到监控,并会对OAM状态进行周期性的判断,所述监控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S401、监控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
步骤S402、判断主动侧对应的OAM状态是否为异常,若是,执行步骤S403;否则,执行步骤S407;
步骤S403、查询联动组中对应的被动侧接口L1;
步骤S404、判断查询到的被动侧接口L1是否已经上报了强制设置告警,若是,返回步骤S401;否则,执行步骤S405、
其中,如果上报了强制设置告警,则说明该接口已经处于强制设置状态,将不用操作;
步骤S405、被动侧接口L1没有上报强制设置告警,则将被动侧接口L1设置为异常;
其中,接口L1没有上报强制设置告警说明L1接口还处于正常状态,需要强制设置;
所述将被动侧接口L1设置为异常可以为:对于被动侧为以太网接口则强制关闭端口,对于时分复用模式TDM(STM-1/4接口等)插入AIS,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故障手段通知下游即CE,触发客户网络的OAM状态异常。
步骤S406、上报强制设置告警;
具体的,在分界点设备PE2上报被动侧接口L1强制设置的告警,便于维护者定位问题。由于运营商网络的状态可能随时会发生变化,因此OAM状态也可能会跟着改变,因此需要持续的监控OAM状态。
步骤S407、查询联动组中对应的被动侧接口L1;
步骤S408、判断被动侧接口L1是否上报了强制设置告警,若是,执行步骤S409;否则,返回步骤S401;
其中,判断是否上报了强制设置告警用来判断这个OAM状态是否是由异常转为正常的。
步骤S409、设置被动侧接口L1为正常;
其中,设置被动侧接口L1为正常可以为打开以太网端口或取消AIS的插入等。
步骤S410、清除强制设置告警,返回步骤S401;
其中,清除强制设置告警即将分界点设备PE2上上报的L1接口强制设置告警取消,整个路径的OAM恢复正常。
当然,上述处理过程仅仅是针对一个联动组的流程,同样的处理方法可用于分界点设备上的其他联动组。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也可以被监控,此时,可以建立一个联动组,通过设置该被动侧为主动侧的方式来实现。
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运用在所有需要OAM的分组传送网络中,特别是不同OAM机制相连接的情况。在分组传送网络中的双归保护等线性保护中,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使工作路径、保护路径的OAM能有效的联动。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的传递设备,该设备跨接两种或多种维护管理域,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创建具有唯一标识的一个或多个联动组,对于每个联动组在所述设备上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
监控模块,用于监测所述联动组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并基于得到的监测结果,触发设置模块;
设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监控模块得到的监测结果,等同设置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
其中,所述初始化模块对于每个联动组在所述设备上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时,关联所述设备上主动侧接口I1和被动侧接口L1。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设置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监控模块监测到所述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异常时,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
第二设置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监控模块监测到所述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正常时,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置子模块,将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后还用于上报强制设置告警;
所述第二设置子模块,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后还用于将强制设置告警清除。
下面通过一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所述设备的实现过程:
对于初始化模块完成:
设置具有唯一标识的一个或多个联动组;联动组中包含两个接口。
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由于连接点的设备是跨接在两种维护管理域之间,需要选择一侧为主动侧,另一侧为被动侧。本发明中对OAM机制的监测在主动侧进行;
联动组内的两个接口分别是主动侧和被动侧对应的接口,这里的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和物理接口。
对于监控模块:
监测主动侧的OAM状态;并基于主动侧的OAM状态触发设置模块。
对于设置模块:
在监控模块监测到主动侧OAM出现异常(例如,会话DOWN和其他所有与业务损伤相关的单个或多个告警)时,设置模块根据联动组标识查找该联动组内对应的被动侧接口,当该被动侧接口未上报强制设置告警时,设置被动侧接口状态为异常,并上报强制设置的告警。被动侧接口异常之后触发被动侧对应跨段的OAM机制,实现OAM的联动。其中,接口状态异常包括以太网端口link down、TDM端口插入AIS等方式,但不限于这两个方式。
在监控模块监测到联动组中主动侧OAM状态从异常转变为正常状态时,查找联动组中对应的被动侧接口,取消强制设置,上报强制设置的告警消失。
本发明所述设备可以运用在所有需要OAM的分组传送网络中,特别是不同OAM机制相连接的情况。在分组传送网络中的双归保护等线性保护中,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使工作路径、保护路径的OAM能有效的联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跨接两种或多种维护管理域的连接设备上创建具有唯一标识的一个或多个联动组,对于每个联动组在所述连接设备上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
监测所述联动组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操作管理维护OAM状态,基于得到的监测结果,等同设置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每个联动组在所述连接设备上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时还包括:对于每个联动组,关联所述连接设备上主动侧接口I1和被动侧接口L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得到的监测结果,等同设置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异常时,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
当监测到所述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正常时,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后还包括:上报强制设置告警;
所述将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后还包括:将强制设置告警清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联动组的唯一标识,查找关联的所述被动侧接口L1,判断该接口L1是否上报了强制设置告警,若未上报,则设置所述被动侧接口L1为异常状态,并基于所述被动侧接口L1为异常状态触发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异常,上报强制设置告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联动组的唯一标识,查找关联的所述被动侧接口L1,判断该接口L1是否已经上报了强制设置告警,若是,则设置所述被动侧接口L1为正常状态,并基于所述被动侧接口L1为正常状态触发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正常,并清除强制设置告警。
7.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设备,所述设备跨接两种或多种维护管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创建具有唯一标识的一个或多个联动组,对于每个联动组在所述设备上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
监控模块,用于监测所述联动组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并基于得到的监测结果,触发设置模块;
设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监控模块得到的监测结果,等同设置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模块对于每个联动组在所述设备上设置主动侧和被动侧时,关联所述设备上主动侧接口I1和被动侧接口L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设置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监控模块监测到所述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异常时,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
第二设置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监控模块监测到所述主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OAM状态为正常时,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置子模块,将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正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异常状态后还用于上报强制设置告警;
所述第二设置子模块,将所述联动组被动侧对应的维护管理域的异常OAM状态强制设置为正常状态后还用于将强制设置告警清除。
CN201110167381.9A 2011-06-21 2011-06-21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843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67381.9A CN102843249B (zh) 2011-06-21 2011-06-21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67381.9A CN102843249B (zh) 2011-06-21 2011-06-21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3249A true CN102843249A (zh) 2012-12-26
CN102843249B CN102843249B (zh) 2018-09-18

Family

ID=47370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7381.9A Active CN102843249B (zh) 2011-06-21 2011-06-21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4324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2166A1 (zh) * 2014-10-23 2016-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的操作管理维护oam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6078218A1 (zh) * 2014-11-19 2016-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监测点自动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35701A (zh) * 2019-08-30 2019-12-03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问题定位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9371A1 (en) * 2003-01-09 2004-07-15 Wilson Craig Murray Mansell Path commissioning analysis and diagnostic tool
CN1889453A (zh) * 2005-08-19 2007-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接口的联动倒换方法
CN1905482A (zh) * 2006-08-02 2007-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故障检测结果互通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15157A (zh) * 2004-05-10 2007-08-08 阿尔卡特朗讯 以太网oam网络中的告警指示与抑制(ais)机制
CN101471813A (zh) * 2007-12-29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789879A (zh) * 2009-12-30 201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关联链路的动态维护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9371A1 (en) * 2003-01-09 2004-07-15 Wilson Craig Murray Mansell Path commissioning analysis and diagnostic tool
CN101015157A (zh) * 2004-05-10 2007-08-08 阿尔卡特朗讯 以太网oam网络中的告警指示与抑制(ais)机制
CN1889453A (zh) * 2005-08-19 2007-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接口的联动倒换方法
CN1905482A (zh) * 2006-08-02 2007-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故障检测结果互通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71813A (zh) * 2007-12-29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789879A (zh) * 2009-12-30 201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关联链路的动态维护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2166A1 (zh) * 2014-10-23 2016-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的操作管理维护oam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237124B2 (en) 2014-10-23 2019-03-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6078218A1 (zh) * 2014-11-19 2016-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监测点自动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681066A (zh) * 2014-11-19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监测点自动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5681066B (zh) * 2014-11-19 2019-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监测点自动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535701A (zh) * 2019-08-30 2019-12-03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问题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0535701B (zh) * 2019-08-30 2022-07-01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问题定位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3249B (zh) 2018-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6530B (zh) 网络系统
CN103064302B (zh) 高可用性装置级环底板
CN101355466B (zh) 连续性检查消息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938377B (zh) 链路聚合故障保护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580886B (zh) 分组传送网络保护倒换装置和方法
RU2010126198A (ru) Способ,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неисправност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мена данными, основанные на промышленной сети ethernet
CN1921527A (zh) 工业通信网络的监视
CN101599798B (zh) 环形光传送网中处理多跨段工作通道故障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78333B (zh) 实现连续性检查消息报文收发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1908983B (zh) 以太网局部段保护的联合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843249A (zh)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和设备
CN109286552A (zh) 双网络冗余链路系统及通信节点
CN100446476C (zh) 一种网络故障检测结果互通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59687B (zh) 民航空管数据接入平台
CN106033994B (zh) 一种光传输方法、装置及光传输设备
CN104333414B (zh) 一种光纤通信链路故障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US8959386B2 (en) Network and expansion uni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network
CN103825819A (zh) 一种报文发送及接收方法、装置
CN102710482B (zh) 一种环网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41793A (zh) 一种实现光链路可靠通信的方法
CN104253757B (zh) 一种通过多rb聚合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WO2006085313A3 (en)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ule level network supervision
CN102332998A (zh) 链路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795601A (zh) 一种实现环网Steering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CN208924265U (zh) 双网络冗余链路系统及通信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24

Address after: 210000 68 Bauhinia Road,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Ministry of justice, Zhongxing Road, South China road.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or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8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after: ZT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No. 68 Bauhinia Road, Yuhuata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