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1731A - 触摸屏折线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折线输入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1731A
CN102841731A CN 201110171549 CN201110171549A CN102841731A CN 102841731 A CN102841731 A CN 102841731A CN 201110171549 CN201110171549 CN 201110171549 CN 201110171549 A CN201110171549 A CN 201110171549A CN 102841731 A CN102841731 A CN 102841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lines
initial
content
broke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715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舜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1017154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417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41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1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触摸屏折线输入法提出一种用于触摸屏设备的输入法。在提示信息的指引下,通过起始触摸屏某一特定区域划写的直线或折线实现拼音、英文、符号或功能定义的输入。

Description

触摸屏折线输入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触摸屏输入设备的输入法,通过起始触摸屏某一特定区域划写的直线或折线实现拼音音节、英文、符号或功能定义的输入。
二,背景技术
触摸屏的应用正在许多领域取代传统键盘和鼠标,基于触摸屏的输入方法对设备的使用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专利发明人在200910143476.X中提出的拼音矢量输入法,把拼音韵母和一组固定的线条或折线对应起来,拼音输入过程只要在声母按键区域划写一条直线或只有一个折角的折线就能实现一个音节输入。虽然输入效率高,但需要较高的用户学习成本。该发明是在拼音矢量输入法基础上改进而来,在尽量不降低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用户学习成本。其它一些专门针对触摸屏的输入法,比如已经公布的201010154174.5,一种六角滑行汉字拼音输入法,200910262005.0,六角连触拼音输入法,是专门针对触摸屏设备的输入法,相对效率较高,但仍没有充分考虑用户习惯,在实际使用时,划写控制有一定难度。触摸屏折线输入法,充分考虑了用户学习成本,用户使用习惯和实际使用难度,是一种高效新颖实用的触摸屏输入法。
三,发明内容
该发明通过在触摸屏上划写线条实现拼音输入,英文输入和符号与功能定义的输入。
在触摸屏输入平面定义若干按键区域,起始任一按键区域朝向不同方向的线条编码特定拼音、字母、符号或功能;拼音、字母、符号或功能由线条的起点和线条倾角决定,在能够辨识的情况下,与线条长度无关。
触摸屏上定义的按键区域,即虚拟键盘,该区域与某一按键对应,按键内容会标示在该区域内。在汉语拼音输入模式下,如果该区域标示的是拼音,那么,起始该按键区域的直线条用来编码a,o,e,i,u,ü6个单韵母;在英文输入模式下,如果该区域标示的是英文字母(或字母组合,比如th,ch),起始该按键区域的直线条用来编码a,o,e,i,u和按键本身六个元素。如果该区域标示的是符号或功能,则起始该区域的直线条用来编码该区域定义的符号或功能,一般为应用方便,该区域对应的所有符号或功能都标示在该区域内,并尽可能不多于4个。
在英文输入模式下,起始某一按键区域的直线条中有一根用以编码按键本身,主要出于以下考虑:1)兼容传统输入,在传统输入法中,点击任一按键即输入该键对应内容,在使用折线输入法时,划写折线(直线)后实现的是按键对应内容与折线(直线)编码内容的输入,如果该键与a,o,e,i,u不存在组合关系,那么就可以选择输入该键本身;2)在折线输入法中,用户可能更习惯划写线条,该方法使得输入该按键存在两种选择,即点击该键或者划写对应线条;3)如果起始某一区域划写5根直线条来编码a,o,e,i,u,因为用户通常对竖直和水平方向比较敏感,5根线条的角度控制与6根线条的角度控制难度没有太大差别。
依据上面描述,容易得到如下结论:
1)在触摸屏上划写的直线条并不是理想的直线段,因此,需要在程序拟合线段的基础上获得线条的起点和倾角。
2)每根线条的倾角范围取决于起始区域内定义的可能的线条数量,线条数量越少,倾角范围越大,输入过程划写难度越小,输入效率也就越高。
点击某一按键区域,与该键对应的起始线条编码的提示信息出现并均匀分布在该键外周,如附图4和附图10所示。随着线条滑动,线条指向端的提示信息保留下来,其它提示信息消失,并在线条起始端出现新的提示信息,如附图5所示。起始端提示信息与指向端提示信息具有继承关系或逻辑顺序关系,是指向端提示信息的扩展。如果终止当前线条划写,则指向端提示信息被选择,如果待输入内容(或一部分)存在起始端提示信息中,则划写线条转折指向起始端提示信息。线条转折选择起始端提示信息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线条转折后继续划写过程中经过待选择提示信息或其延长线经过该提示信息;其二是定义线条转折后与上一段线条形成的折线夹角大小与提示信息具有对应关系。如果输入没有结束,新的提示信息继续出现,折线继续划写,直到选中待输入内容。
为降低用户学习成本和输入过程划写方便,上述过程要具有如下特征:
提示信息内容是输入过程中的可能选项,在拼音输入模式,提示信息即待组成音节韵母,在英文输入模式,提示信息即构成单词字母或字母组合,如果起始按键区域是符号或功能定义,则提示信息内容是符号或功能。在输入过程中,提示信息直观地指导用户如何继续划写折线直到找到待输入内容。
因为提示信息用来指导用户如何划写折线直到找到待输入内容,因此,提示信息的排布决定或影响折线划写的行进途径,为降低折线划写难度,提示信息要具有如下特征:
1)线条划写过程中,一旦线条倾角范围确定,线条指向端提示信息被保留,其它提示信息消失,并同时在其起始端出现新的提示信息(如果存在),这样在线条转折时尽可能增大了折线夹角;
2)当提示信息不止一条时,提示信息尽可能对称分布在当前线条两侧,每条提示信息所在位置中心与当前线条距离尽可能拉开。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划写过程中指向或编码相邻两条提示信息内容的线条夹角范围尽可能大。
3)如果提示信息过多,必然造成与相邻两条提示信息对应的线条夹角过小,因此,提示信息越少越好。
4)提示信息数量和位置以划写线条过程中空间容易分辨为原则。
因为提示信息用来指导用户找到待输入内容,划写折线过程中每一次出现的提示信息与待输入内容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学习成本,为了降低用户学习成本,线条指向端提示信息与起始端提示信息具继承或逻辑顺序关系,如图3所示,这种关系具有如下特征:
1)在拼音输入模式,与单韵母a具有继承关系的提示信息是以a为首字母的复韵母,包括ai,ao,an,ang。与单韵母o具有继承关系的提示信息是以o为首字母的复韵母,包括ou,ong。与单韵母e具有继承关系的提示信息是以e为首字母的复韵母,包括ei,er,en,eng。与单韵母i具有继承关系的提示信息是以i为首字母的复韵母,包括ia,ian,iao,iang,iong,ie,iu,in,ing。与单韵母u具有继承关系的提示信息是以u为首字母的复韵母,包括ua,uai,uan,uang,ui,uo,un。与单韵母ü具有继承关系的提示信息是以ü为首字母的复韵母,包括üe,ün,üan。
2)在英文输入模式,根据英文单词构成规律,定义与a,o,e,i,u具有逻辑顺序关系的字母仍然是a,o,e,i,u,从而构成au,oa,oo,ou,ea,ei等英文字母组合。
3)定义与符号(、{、[、<、“、‘具有逻辑顺序关系的信息分别为)、}、]、>、”、’。
综上所述,提示信息的次序层次和线条转折多少相关,某一次序出现提示信息多少决定线条划写难易,为降低划写线条难度,对上述以单韵母i和以单韵母u为首的韵母进一步拆分,如下:
1)ia,ian,iao,iang,iong,ie,iu,in,ing进一步拆分为两个次序ia,iong,ie,iu,in,ing,和以ia为引导的ian,iao,iang。
2)ua,uai,uan,uang,ui,uo,un进一步拆分为ua,ui,uo,un和以ua为引导的uai,uan,uang两个次序
以上可见,在拼音输入模式下,提示信息的继承关系具有的特征是:如果当前提示信息的某一元素仍然存在下一层的提示信息,那么下一层提示信息是在该元素基础上后续增加内容扩展而来,比如第二个次序的提示信息ian,iao,iang是基于上一次提示信息ia扩展而来。第二个次序的提示信息uai,uan,uang是基于上一次提示信息ua扩展而来。
在一层一层提示信息指引下,用户最终找到要输入内容,终止划写线条。线条划写完成,选择要输入内容,这个过程具有的特征是:
1)终止划写线条,完成待输入内容选择。
2)在拼音输入模式下,终止划写线条后,如果起始按键是a,o,e,i,u,ü,则输入以a,o,e,i,u,ü为首字母的拼音韵母。
3)在拼音输入模式下,终止划写线条后,如果起始按键是除a,o,e,i,u,ü外的拼音声母,则输入以起始按键声母与所选拼音韵母组成的音节。
4)在英文输入模式下,终止划写线条后,如果起始按键是字母(或组合,比如TH,SH,CH),则输入起始按键(或组合)和选择后的字母组合,选择后的字母组合例如au,oa,oo,ou,ea,ei等。
5)如果起始按键是符号或功能定义,则输入终止线条划写时刻提示信息标示的的符号或功能定义。
综上所述,触摸屏折线输入法同时提供了汉语拼音和英文输入解决方案,对于汉语拼音输入,在输入文字过程中,从起始按键开始连续划写的一条折线就实现了一个完整音节的输入,在能够辨别的前提下,划写路径可以做到最短。对于英文输入,把a,o,e,i,u字母和其它字母关联起来,从某一字母键开始,一条折线实现多个字母输入,大大提高了输入效率。
对符号也引入了逻辑先后顺序的定义,使得在符号输入过程中,在有限的输入平面空间里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的增加并没有增加多少用户学习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拼音输入模式采用的虚拟键盘。
图2,拼音输入模式下,起始线条与对应的提示信息说明。
图3,拼音输入模式下,单韵母与对应的提示信息及层次关系说明。
图4,拼音输入模式下,检测到J按键被触摸显示提示信息示例。
图5,拼音输入模式下,与i对应第二层提示信息示例。
图6,拼音输入模式下,折线角度范围与提示信息对应关系示例。
图7,拼音输入模式下,与ia对应提示信息示例。
图8,拼音输入模式下,选择与ia对应提示信息iang的折线示例。
图9,一个按键区域存在四个元素情况下线条角度范围示意。
图10,英文输入模式下,输入theater单词,触摸屏TH键被触摸显示提示信息示例。
图11,英文输入模式下,输入theater单词,输入thea过程示例。
图12,英文输入模式下,输入theater单词,输入te过程示例。
图13,英文输入模式下,输入theater单词,输入r过程示例。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个典型应用实例来进一步阐释触摸屏折线输入法的原理与应用过程,除权利要求声明中宣称的权利保护范围外,在此使用的一些已经出现的术语或方法仅为说明需要。
触摸屏输入法的输入区域是一个虚拟键盘,为尽量维持传统用户习惯,在拼音输入模式下,采用如图1所示虚拟键盘。对于英文输入模式,将图1所示虚拟键盘中ZH键内容换为CH。
该虚拟键盘每一按键区域定义为六边形,因为在拼音输入模式和英文输入模式中,第一段直线条对应或编码6个元素,六边形中心与六个边形成的三角形区域方便提示用户起始直线条的倾角范围。除拼音和字母外,该键盘还包括符号键、数字键和功能键。
对图1所示虚拟键盘,1和2键为标点符号键,3、4、5、6键为数字键,7、8、9、10为功能定义键。标点符号键和数字键可统称为符号键。
在拼音输入模式下,除符号键和功能键外,在其余按键区域划写线条将输入对应音节,图2表示起始线条与对应编码单韵母的关系。这里只是实现形式之一,在具体应用中,可视用户习惯,划写区域使用频率等因素进行调整。
从图2中可见,六个单韵母均匀排布在六边形按键区域周围,与六条边一一对应,分别占有60度角度范围。实际划写时,起点可以从该按键区域的任何位置起始,对应编码单韵母只与线条倾角有关。图中虚线11-16为分别对应a,o,e,i,u,ü六个单韵母的标准起始线段,作为复韵母输入时衡量线条夹角的基准。
对于复韵母输入,按照发明内容中关于六个单韵母与其具有继承关系的复韵母的定义以及提示信息层次划分,本例如下定义提示信息及层次:
a单韵母的提示信息,第一层是a,第二层是ai,ao,an,ang。
o单韵母的提示信息,第一层是o,第二层是ou,ong。
e单韵母的提示信息,第一层是e,第二层是ei,er,en,eng。
i单韵母的提示信息,第一层是i,第二层是ia,ie,iu,i,与ia对应的第三层是ian,iao,iang,与i对应的第三层提示信息是iong,in,ing。
u单韵母的提示信息,第一层是u,第二层是ua,ui,uo,un,与ua对应的第三层提示信息是uai,uang,uan。
ü单韵母的提示信息,第一层是ü,第二层是üe,ün,üan。
每增加一层提示信息,划写过程线条就增加一个转折,同一层提示信息越多,选择某一提示信息允许划写线条的角度范围就越小,相应划写难度增加。因此,在本例中,将与i对应的复韵母提示信息分为3组,为延伸提示信息的继承关系,将第一层已经出现的提示信息i仍放入第二层提示信息并作为本该出现在第二层iong,in,ing的入口。该方法既减少了第二层提示信息的数量,也保留了先后层提示信息的继承关系。图3直观地表达了上述关系。
对于特定的声母,提示信息中的韵母可能与其并没有拼写关系,应用中可省略这些提示信息。图3所示提示信息是提示信息的最大集。
这样,每一层提示信息数量不大于四个,并且提示信息以标准起始线条为中心对称分布。该例采用折线夹角范围来判断4个提示信息中哪一个被选中,如图6所示。
图中虚线即图2中11-16中某一标准起始线条,是进行角度判断的基准线条,图中实线代表划写的线条。如图6所示,如果线条与虚线夹角20大于60°,则虚线右侧的复韵母被选中;如果折线夹角如21所示,其角度范围介于0-45°之间,则虚线右侧第一个提示信息被选中;如果折线夹角如21所示,其角度范围如22所示,介于45°和120°之间,则虚线右侧第二个提示信息被选中。如图6所示,如果线条与虚线(标准起始线段)夹角23大于60°,则虚线左侧的复韵母被选中;如果折线夹角如24所示,其角度范围介于0-45°之间,则虚线左侧第一个提示信息被选中;如果折线夹角如24所示,其角度范围如25所示,介于45°和120°之间,则虚线左侧第二个提示信息被选中。
如果提示信息只有3个,出现频率最高的提示信息放在虚线(标准起始线条)上,其它两个左右对称分布。则线条夹角如图5中21和24所示,角度范围0-45°之间的区域都对应中间提示信息。
如果提示信息只有2个,两个提示信息对称分布在标准起始线条两侧,则选择每个提示信息具有的角度范围是120度。
如果只有一个提示信息,则只要线条有大于60度的转折则选中该提示信息。
综上所述在,以输入声母j与i或i族复韵母为例,整个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当检测到拼音按键区域j被触摸,在该按键周围显示第一层提示信息,即6个单韵母,如图4所示,17表示检测到按键J区域被触摸或按下。
2)用户继续划写线条,当检测到线条角度范围对应单韵母i时,第一层提示信息除i外全部消失,同时显示与i对应的第二层提示信息,第二层提示信息位于当前线条
起始端一侧,如图5所示,18是实线,表示用户实际划写线条,19是虚线,表示与i对应的标准起始线条。
3)如果线条划写没有大于60°(或自定义)的转折而终止,则输入单韵母i,形成音节ji,全部提示信息消失,恢复图1所示默认界面。
4)如果检测到线条与虚线19有大于60°转折,则用户要输入复韵母,该例假设输入线条如图7所示,线条处理程序判断折线夹角小于45°,选中虚线右侧第一个复韵母后,提示信息除ia保留外,其它同一层次提示信息消失,同时与ia对应的提示信息出现,提示信息同样位于当前线条起始端一侧,如图7所示。
5)如果线条划写没有大于60°的转折而终止,则输入音节jia,界面恢复如图1所示。
6)如果出现大于60°转折,选择iao,ian,iang中某一个组成音节,如图8所示,折线夹角大于45°,最终输入音节jiang,输入过程结束。
其它复韵母输入过程与之类似,不再一一举例。
对于图1所示虚拟键盘中符号键和功能键,定义如下:
1)每个按键区域最多包含6个元素,最好包含4个元素,该例采用每个按键区域包含四个元素方案。
2)按键区域内的元素排列位置暗示了起始线条的划写方向和角度范围,如果其内包含4个元素,则每个元素的角度范围是90°,划写方向即从按键区域中心出发指向该元素的方向。如果只含有两个元素,则每个元素划写线条具有的角度范围就是180°。此处可根据需要灵活定义。
以图1中按键9为例,图9标示出了按键区域内包含的四个方向键的角度范围,24,25,26和27分别表示向左,向下,向右和向上四个方向键线条角度范围。比如,起始图1所示按键9区域任意位置,线条角度范围在图9中24所示范围,则执行光标向左移动功能。
图1中按键8表示向前向后删除功能,起始该键任意位置,划写朝向左侧的所有线条执行向前删除功能,反之,向右的线条执行向后删除功能。同理,图1中键10包含了回车和空格两个功能定义。
图1中按键1、2是标点符号键,在键2中包含了元素‘(’,如前所述,与其具有逻辑顺序关系的是‘)’,在划写朝向‘(’线条后,在划写线条的起始端出现提示信息‘)’,如果线条不转折,则输入‘(’,否则输入‘)’。
图1所示虚拟键盘基本包含了汉字输入的基本要素,音节输入完成后,选字过程通过数字键3、4、5、6完成。
对于英文输入法,虚拟键盘主体仍采用图1所示键盘布局,只是将ZH键换成TH键。对于任一字母键,包含6条可能起始线条,在英文中没有字母‘ü’,将其替换为起始按键区域字母(或字母组合,如TH,SH,CH)本身,其它属性与拼音输入法类似。
整个输入过程包含如下步骤:
1)起始任一字母按键区域划写线条,处理器一检测到触摸屏被触摸或按下,则在其周围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内容是a,o,e,i,u,和按键区域内字母(或组合)自身。本例以输入英文theater为例,起始TH键开始划写线条后,出现提示信息如图10,图中28表示该按键区域被触摸或按下。
2)划写线条指向e,第一层提示信息除e外消失,出现第二层提示信息,a,o,e,i,u,这些提示信息位于线条的起始端。如果此时线条没有转折而划写结束,则输入the三个字母,线条转折后能够继续输入5个提示信息中的某一字母。本例采用划线经过某个字母则表示对其选择的方案。对于要输入theater来说,线条转折经过a而终止划写,那么,此时已经输入4个字母thea。如图11所示,图中29表示划写的线条。
3)接下来从T键起始,朝向e划写线条,如图12所示,终止划写线条后又在之前的基础上输入了te,theate,至此只有r字母没有输入了,图中30表示按键被触摸或按下,31表示用户实际划写的线条。
4)从R键起始,朝向r本身划写线条,如图13所示,终止划写线条后整个单词theater输入完毕,32表示用户实际划写的线条。
在英文输入模式,对于象具有file,book,data,pause等这样结构的单词,折线输入法能够大大提高其输入效率.

Claims (10)

1.触摸屏折线输入法,其特征之一在于:所述触摸屏输入平面定义若干按键区域,起始任一按键区域朝向不同方向的线条编码特定拼音、字母、符号或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起始任一按键区域朝向不同方向的线条,其特征在于:线条并非理想直线段,经处理后获得的线条起点和倾角范围决定编码拼音、字母、符号或功能的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起始任一按键区域朝向不同方向的起始线条,编码特定拼音、字母、符号或功能的特征在于:
(1)如果起始按键区域的内容是拼音,所述线条编码内容是a,o,e,i,u,ü6个单韵母,线条倾角范围60°;
(2)如果起始按键区域内容是英文字母,所述线条编码内容是a,o,e,i,u和按键区域内容自身6个元素,线条倾角范围60°;
(3)如果起始按键区域的内容是符号或功能定义,所述线条编码内容是起始按键区域内定义的符号或功能,线条倾角范围由按键区域内定义元素多少决定。
4.触摸屏折线输入法,其特征之二在于:
(1)点击某一按键区域,与该键对应的起始线条编码的提示信息出现并均匀分布在该键外周,随着线条滑动,线条指向端的提示信息保留下来,其它提示信息消失,并在线条起始端出现新的提示信息;
(2)起始端提示信息与指向端提示信息具有继承关系或逻辑顺序关系,是指向端提示信息的扩展;
(3)如果终止当前线条划写,则指向端提示信息被选择;如果待输入内容(或一部分)存在起始端提示信息中,则划写线条转折指向起始端提示信息;
(4)在提示信息的指引下划写折线,直到找到用户要输入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起始某一按键区域朝向某一方向划写线条时,在线条指向端和
起始端出现与所述线条编码内容相关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的特征在于:
(1)提示信息是拼音、字母、符号或功能定义;
(2)经线条处理程序处理,线条倾角或折线夹角确定后,与该线条对应的指向端提示信息保留,其它提示信息消失,同时线条起始端出现新的提示信息;
(3)线条倾角或折线夹角确定后,终止当前线条划写,指向端提示信息作为输入内容被选中;
(4)线条倾角或折线夹角确定后,如果指向端提示信息并非要输入内容,线条转折指向起始端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是用户要输入内容或要输入内容一部分;
(5)线条转折前,如果起始端不止一条提示信息,其位置尽可能分布在所述线条两侧,并与所述线条距离不同;
(6)起始端提示信息与指向端提示信息具有继承关系或逻辑顺序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线条起始端提示信息与线条指向端提示信息具有继承关系或逻辑顺序关系,其特征在于:
(1)在拼音输入模式,与单韵母a具有继承关系的提示信息是以a为首字母的复韵母,包括ai,ao,an,ang;
(2)在拼音输入模式,与单韵母o具有继承关系的提示信息是以o为首字母的复韵母,包括ou,ong;
(3)在拼音输入模式,与单韵母e具有继承关系的提示信息是以e为首字母的复韵母,包括ei,er,en,eng;
(4)在拼音输入模式,与单韵母i具有继承关系的提示信息是以i为首字母的复韵母,包括ia,ian,iao,iang,iong,ie,iu,in,ing;
(5)在拼音输入模式,与单韵母u具有继承关系的提示信息是以u为首字母的复韵母,包括ua,uai,uan,uang,ui,uo,un;
(6)在拼音输入模式,与单韵母ü具有继承关系的提示信息是以ü为首字母的复韵母,包括üe,ün,üan
(7)在英文输入模式,根据英文单词构成规律,定义与a,o,e,i,u具有逻辑顺序关系的字母仍然是a,o,e,i,u,用以构成au,oa,oo,ou,ea,ei等组合;
(8)与符号(、{、[、<、“、‘具有逻辑顺序关系的提示信息分别是)、}、]、>、”、’。
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折线条与提示信息(拼音、字母、符号或功能定义)存在对应关系,其特征在于:
(1)根据提示信息划写折线直到找到用户要输入提示信息,即要输入内容;
(2)因为起始端提示信息位于线条起始端一侧,因此保证线条转折后形成的线条夹角足够大;
(3)折线条选择提示信息,方法之一是采用折线夹角范围确定折线与提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4)折线条选择提示信息,方法之二是采用折线或其延长线经过区域确定折线与提示信息的关系;
(5)提示信息出现次数决定折线线条可能转折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提示信息以及提示信息次序具有的特征是:
(1)对于拼音输入模式,起始端提示信息与指向端提示信息的继承关系是指起始端提示信息在指向端提示信息内容基础上扩展而来;
(2)为减少同一层次提示信息数量,某一层次提示信息可以进一步拆分,拆分后的提示信息仍然具有继承关系或逻辑顺序关系,比如ia,ian,iao,iang,iong,ie,iu,in,ing进一步拆分为两个次序ia,iong,ie,iu,in,ing,和ian,iao,iang;第二个次序的提示信息内容ian,iao,iang是基于上一次提示信息ia扩展而来。ua,uai,uan,uang,ui,uo,un进一步拆分为ua,ui,uo,un和uai,uan,uang两个次序,第二个次序的提示信息内容uai,uan,uang是基于上一次提示信息ua扩展而来;
9.触摸屏折线输入法,其特征之三在于:从触摸屏输入平面的按键区域起始划写线条,终止线条划写后,导致的行为包括:
(1)如果起始按键区域内容是拼音声母,则实现该声母与划写线条编码的拼音韵母的音节拼写;
(2)如果起始按键区域内容是英文字母,则实现该字母与划写线条编码的字母组合的输入;
(3)如果起始按键区域内容是符号,数字或功能定义,则选择其编码内容或功能定义;
10.综合权利要求1~9所述,在输入法实际实现过程中,基于上述各申明权利所描述原理,调整线条角度范围,改变提示信息内容,增减提示信息层次等行为,虽在此没有一一声明,但仍属于发明者权利保护范围。
CN 201110171549 2011-06-24 2011-06-24 触摸屏折线输入法 Pending CN1028417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71549 CN102841731A (zh) 2011-06-24 2011-06-24 触摸屏折线输入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71549 CN102841731A (zh) 2011-06-24 2011-06-24 触摸屏折线输入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1731A true CN102841731A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6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71549 Pending CN102841731A (zh) 2011-06-24 2011-06-24 触摸屏折线输入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4173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283A (zh) * 2013-01-30 2014-08-06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双手操作的虚拟键盘的提供装置及提供方法
CN104281251A (zh) * 2013-07-11 2015-01-14 周洁 立体输入设备及其输入方法
CN104503591A (zh) * 2015-01-19 2015-04-08 王建勤 一种基于折线手势的信息输入方法
CN105159498A (zh) * 2015-09-07 2015-12-16 武汉精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形用户界面触控效果检测方法
CN109117079A (zh) * 2018-10-23 2019-01-01 何其欣 射线输入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283A (zh) * 2013-01-30 2014-08-06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双手操作的虚拟键盘的提供装置及提供方法
CN104281251A (zh) * 2013-07-11 2015-01-14 周洁 立体输入设备及其输入方法
CN104503591A (zh) * 2015-01-19 2015-04-08 王建勤 一种基于折线手势的信息输入方法
CN105159498A (zh) * 2015-09-07 2015-12-16 武汉精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形用户界面触控效果检测方法
CN105159498B (zh) * 2015-09-07 2017-12-15 武汉精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形用户界面触控效果检测方法
CN109117079A (zh) * 2018-10-23 2019-01-01 何其欣 射线输入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9101B2 (en) Swipe gestures for touch screen keyboards
CN102177485A (zh) 数据输入系统
EP2394208A1 (en) Data entry system
CN102314319B (zh) 一种触控输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021763A (zh) 一种触摸屏幕上软键盘布局快速输入方法
CN103268154A (zh) 一种机顶盒虚拟键盘的字母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03235696A (zh) 一种基于具有触摸感应设备的快速拼音输入法及其实现系统
CN102122232A (zh) 一种触摸屏键盘及汉字输入方法
CN104598148B (zh) 一种电脑触摸屏手写汉字方法
CN102841731A (zh) 触摸屏折线输入法
WO2017112714A1 (en) Combination computer keyboard and computer pointing device
CN101984389B (zh) 输入汉语字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2841752B (zh) 一种人机交互设备的字符输入方法和装置
CN103268195A (zh) 一种基于具有触摸感应设备输入的虚拟键盘及其实现系统
CN104106023A (zh) 一种兼容键盘的输入方法
JP5977764B2 (ja) 拡張キーを利用した情報入力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入力方法
CN106201003B (zh) 一种基于触摸屏设备的虚拟键盘及其输入方法
CN101501617B (zh) 触摸式文字输入装置
CN102331905A (zh) 一种双指手势文字输入方法
CN107608533A (zh) 一种轻量型的嵌入式输入法
CN107132919A (zh) 一种基于手势的汉字笔画输入方法
JP2012108810A (ja) 文字入力装置、および文字入力装置の動作方法
CN105426109A (zh) 一种滑行输入文字的方法
CN100437440C (zh) 中文谐音键盘
KR20200006714A (ko) 16키 한글 통일 자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Ma Shunyao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before Expiration of Request of Examination as to Substance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