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9909B - 一种百叶窗组合式百叶片的运动方式及百叶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百叶窗组合式百叶片的运动方式及百叶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9909B
CN102839909B CN201210266051.XA CN201210266051A CN102839909B CN 102839909 B CN102839909 B CN 102839909B CN 201210266051 A CN201210266051 A CN 201210266051A CN 102839909 B CN102839909 B CN 1028399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vre
louvre blade
main
time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60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9909A (zh
Inventor
张一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ji Longp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OKA SUOL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OKA SUOL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OKA SUOL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660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39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39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990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0260 priority patent/WO201401948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9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9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38Other details
    • E06B9/386Details of lamella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2009/2417Light path control; means to control refle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03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with ladder-tape
    • E06B9/30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with ladder-tape with coaxial tilting bar and raising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百叶窗,尤其涉及一种百叶片的组合方式和百叶片的运动方式。公开了一种百叶窗组合式百叶片的运动方式,百叶片包括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每组主百叶片之间设有次百叶片,次百叶片随主百叶片一道水平升降,也可以相对主百叶片上下水平升降,次百叶片可以随主百叶片一道翻转,次百叶片还可以相对主百叶片做翻转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百叶窗组合式百叶片的运动方式及百叶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百叶窗,尤其涉及一种百叶片的组合方式和百叶片的运动方式。
背景技术
传统百叶窗是由横截面为上拱弧形的百叶片、升降绳、梯带、顶轨和底轨组成的,顶轨内安置有一带自锁功能的旋转驱动器、一转轴、数个卷绕升降绳和控制梯带的卷轮,转轴穿过旋转驱动器和卷轮,在顶轨和底轨之间设有梯带,梯带的下端与底轨固定连接,梯带的两上端对接并套在卷轮上,多个平行设置的百叶片穿在梯带的横缆中,百叶片横截面对称中心处设置穿孔,以让升降绳穿过,升降绳的下端与底轨固定连接,升降绳的上端卷绕在卷轮上;通过旋转驱动器带动转轴与卷轮旋转,可将百叶片升降和翻转,在收拢百叶片时,升降绳被卷绕带动底轨上升,从而依次将百叶片往上托起收拢,在放下百叶片时,升降绳被放松,在底轨的重力下,百叶片依次下移并被梯带横缆隔成等距安放,在底轨抵达窗台时升降绳放完,继续拉动旋转驱动器时,与转轴一道旋转的卷轮将通过摩擦力的作用来翻转百叶片,达到室内调光的作用。
传统百叶窗有一个致命缺陷是室内日光照明无法达到均匀。如果百叶片翻转调至窗户附近光照适度无眩光,则室内纵深处光照度不够,需要人工照明,如果百叶片翻转调至室内纵深处光照度刚好,则靠近窗户处会产生眩光。另外,在夏季,人们只需要适度的光而不需要热,在冬季,人们既需要适度的光也需要热,而传统百叶窗为了降低靠近窗户处的光和热,无论夏季还是冬季都必须将百叶窗的百叶片翻转到近乎关闭的程度,这就导致整个室内过暗,使得无论是阳光之日还是阴天都得采用人工照明来维持适当的室内照明度,致使大量的能源被浪费,也降低了人们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因此,为了防止靠近窗户处产生眩光和过热、并能使得室内深处获得均匀的日光照明,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10162501.1和申请号:2010 1062 0508.3)公开了2种组合式结构的百叶片,由这种组合式百叶片构成的组合式百叶窗,不论太阳高度角H大于或小于百叶遮阳角 ,都不会改变照射到百叶片上的光线路径,从而可满足防止靠近窗户处产生眩光、过热的要求,又可满足室内深处获得均匀日光照明的要求。同时还不影响室内外视觉交流和空气流动。
百叶窗的透明度是百叶窗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它反映了百叶窗的通风效果,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百叶窗的视觉舒适性的优劣,即在各种情况下有良好的导光功能、防眩光功能及与室外的视觉交流。
百叶窗的安全性是百叶窗的另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抗强风是室外百叶窗必须具备的功能。将防盗功能融入百叶窗是百叶窗安全性的一个新内容。
然而,上述发明专利申请公布的两主百叶片之间含一至两个次百叶片,次百叶片相对升降及与主百叶片90一道翻转的百叶片组合结构满足了一定的视觉舒适性功能要求,但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和不同气候条件等各种情况下的视觉舒适性功能要求,也不能很好地达到百叶窗的安全性要求。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发明的百叶片的组合方式和运动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了百叶窗新的百叶片组合方式和运动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专利201010162501.1和专利2010 1062 0508.3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经过改进后的组合式百叶片及运动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组合式百叶片的运动方式,百叶片包括主百叶片次百叶片,每两相邻主百叶片之间设有一至多个次百叶片,次百叶片随主百叶片一道升降,也可以相对主百叶片上下升降,其特征在于:次百叶片可以随主百叶片一道翻转,次百叶片还可以相对主百叶片做翻转运动。
作为优选,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的横向截面为光滑弧面或者百叶片上设有棱镜齿。
作为优选,每两相邻主百叶片之间设有一个次百叶片,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的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其中次一百叶片叠合在主百叶片上;在次一百叶片上升到两相邻主百叶片设定的分隔位置                                                时,主百叶片保持水平位置,次一百叶片绕自身横截面中点同步翻转直至关闭。
作为优选,每两相邻主百叶片之间设有二个次百叶片,次一百叶片和次二百叶片,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的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其中次一百叶片叠合在次二百叶片上,次二百叶片叠合在主百叶片上;次一百叶片水平上升、次二百叶片保持叠合在主百叶片上;在次一百叶片上升到两相邻主百叶片设定的分隔位置时,次二百叶片开始随次一百叶片上升;当次一百叶片和次二百叶片上升到相邻主百叶片设定的分隔时,主百叶片保持水平位置,所有次百叶片绕自身横截面中点同步翻转直至关闭。
作为优选,上述D=1.2L,=D/3,=D/3。
作为优选,每两相邻主百叶片之间设有三个或以上次百叶片。
作为优选,每两相邻主百叶片之间设有三个次百叶片,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的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其中次一百叶片叠合在次二百叶片上,次二百叶片叠合在次三百叶片上,次三百叶片叠合在主百叶片上;次一百叶片水平上升、次二百叶片、次三百叶片保持叠合在主百叶片上;在次一百叶片上升到相邻主百叶片预设的分隔位置时,次二百叶片开始随次一百叶片一起上升;当次一百叶片上升到相邻主百叶片预先设定的分隔、次二百叶片上升到相邻主百叶片预先设定的分隔时,次三百叶片开始随次一百叶片和次二百叶片一起上升;当次一百叶片上升到相邻主百叶片预先设定的分隔、次二百叶片上升到相邻主百叶片预先设定的分隔、次三百叶片上升到相邻主百叶片预先设定的分隔时,主百叶片保持水平位置,所有次百叶片绕自身横截面中点同步翻转直至关闭。
作为优选,每两相邻主百叶片之间设有三个次百叶片,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的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其中次一百叶片叠合在次二百叶片上,次二百叶片叠合在次三百叶片上,次三百叶片叠合在主百叶片上;次一百叶片水平上升、次二百叶片、次三百叶片保持叠合在主百叶片上;在次一百叶片上升到相邻主百叶片预设的分隔位置时,次二百叶片开始随次一百叶片一起上升;当次一百叶片上升到相邻主百叶片预先设定的分隔、次二百叶片上升到相邻主百叶片预先设定的分隔时,次三百叶片开始随次一百叶片和次二百叶片一起上升;当次一百叶片上升到相邻主百叶片预先设定的分隔、次二百叶片上升到相邻主百叶片预先设定的分隔、次三百叶片上升到相邻主百叶片预先设定的分隔时,主百叶片保持水平位置,所有次百叶片绕自身横截面中点同步翻转直至关闭。
作为优选,每组主百叶片之间设有三个次百叶片,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的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其中次一百叶片叠合在次二百叶片上,次二百叶片叠合在次三百叶片上,次三百叶片叠合在主百叶片上;次一百叶片和次二百叶片一起上升,次三百叶片保持叠合在主百叶片上;在次一百叶片和次二百叶片上升到上下主百叶片预设的分隔位置时,次二百叶片停止上升,次三百叶片开始随次一百叶片上升;当次一百叶片上升到分隔位置、次三百叶片上升到预先设定的分隔位置时,所有的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可以绕自身横截面中点同步翻转直至关闭。
作为优选,每组主百叶片之间设有三个次百叶片,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的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其中次一百叶片叠合在次二百叶片上,次二百叶片叠合在次三百叶片上,次三百叶片叠合在主百叶片上;次一百叶片和次二百叶片一起上升,次三百叶片保持叠合在主百叶片上;在次一百叶片和次二百叶片上升到上下主百叶片预设的分隔位置时,次二百叶片停止上升,次三百叶片开始随次一百叶片上升;当次一百叶片上升到分隔位置、次三百叶片上升到预先设定的分隔位置时,主百叶片保持水平位置,所有次百叶片绕自身横截面中点同步翻转直至关闭。
作为优选,上述D=1.6L,=D/4,=D/2,=D/4。
使用上述任一百叶片运动方式的百叶窗,包括顶轨、六方轴、升降翻转器、驱动器、绳索接头、侧导轨、升降绳、梯带组、百叶片组、和底轨组;驱动器和升降翻转器安置在顶轨中,六方轴穿过驱动器和升降翻转器,驱动器连接珠链通过驱动器转动六方轴,从而带动升降翻转器旋转;升降绳穿过百叶片组,升降绳上端与升降翻转器中的升降轮连接,下端与主底轨连接,次梯带的前、后索的上端穿过升降翻转器的底座的梯带孔,并嵌入升降翻转器的卷轮机构的翻转筒的环形槽内,然后进入其顶部孔被销钉固定在卷轮环形槽内;主梯带的前、后索的上端穿过升降翻转器的底座的梯带孔,并嵌入升降翻转器的卷轮机构的翻转筒的环形槽内,然后被销钉固定在翻转筒的环形槽内。
作为优选,主底轨、次一底轨和次二底轨的横截面形状与百叶片横截面形状一致;底轨组的底轨叠放次序是,次一底轨处于最上面,次二底轨处于次一底轨之下,主底轨处于最下面。
作为优选,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穿进主、次梯带的上下横缆之间,接近底轨的主百叶片穿进主梯带的上、下横缆之间,主梯带的前、后索的下端绞结成一根绳索,穿过次一底轨和次二底轨与主底轨连接,接近底轨的次二百叶片穿进次二梯带的上、下横缆之间,次二梯带的前、后索的下端绞结成一根绳索,穿过主百叶片和次一底轨与次二底轨连接,接近底轨的次一百叶片穿进次一梯带的上、下横缆之间,次一梯带的前、后索的下端绞结成一根绳索,穿过次二百叶片和主百叶片与次一底轨连接。
作为优选,主百叶片不翻转、次百叶片翻转时,主梯带的前、后索的上端直接与顶轨连接,主、次百叶片两侧成卷耳并在梯带连接处开有缺口,主、次梯带设有等间距的横缆圈,将销轴穿过主、次百叶片的卷耳并在缺口处穿过主、次梯带的横缆圈,主梯带的前、后索处于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缺口销轴的外侧,次一梯带的前、后索和次二梯带的前、后索处于次百叶片的缺口销轴的内侧。
作为优选,主底轨、次一底轨和次二底轨的横截面形状与百叶片横截面形状一致;底轨组的底轨叠放次序是,次一底轨处于最上面,次二底轨处于次一底轨之下,主底轨处于最下面。
作为优选,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穿进主、次梯带的上下横缆之间,接近底轨的主百叶片穿进主梯带的上、下横缆之间,主梯带的前、后索的下端绞结成一根绳索,穿过次一底轨和次二底轨与主底轨连接,接近底轨的次二百叶片穿进次二梯带的上、下横缆之间,次二梯带的前、后索的下端绞结成一根绳索,穿过主百叶片和次一底轨与次二底轨连接,接近底轨的次一百叶片穿进次一梯带的上、下横缆之间,次一梯带的前、后索的下端绞结成一根绳索,穿过次二百叶片和主百叶片与次一底轨连接。
作为优选,主百叶片不翻转、次百叶片翻转时,主梯带的前、后索的上端直接与顶轨连接,主、次百叶片两侧成卷耳并在梯带连接处开有缺口,主、次梯带设有等间距的横缆圈,将销轴穿过主、次百叶片的卷耳并在缺口处穿过主、次梯带的横缆圈,主梯带的前、后索处于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缺口销轴的外侧,次一梯带的前、后索和次二梯带的前、后索处于次百叶片的缺口销轴的内侧。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两主百叶片之间含一至多个次百叶片、次百叶片相对升降和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同步翻转的百叶片组合结构、一种两主百叶片之间含一至多个次百叶片、次百叶片相对升降和翻转但主百叶片不翻转的百叶片组合结构和一种两主百叶片之间含三个次百叶片的双重二分间距的百叶片组合结构,使得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百叶片能够作出形式多样的动作来满足人们对室内视觉舒适性和热舒适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 具有单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次百叶片相对升降且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一道翻转的组合式百叶片单元横截面示意图。
图2 具有双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次百叶片相对升降且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一道翻转的组合式百叶片单元横截面示意图。
图3 具有三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次百叶片相对升降且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一道翻转的组合式百叶片单元横截面示意图。
图4具有三次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次百叶片相对升降且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一道翻转关闭的组合式百叶片单元横截面示意图。
图5具有单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次百叶片相对升降与翻转但主百叶片不翻转的组合式百叶片单元横截面示意图。
图6 具有双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次百叶片相对升降与翻转但主百叶片不翻转的组合式百叶片单元横截面示意图。
图7 具有三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次百叶片相对升降与翻转但主百叶片不翻转的组合式百叶片单元横截面示意图。
图8 具有三次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次百叶片相对升降与翻转但主百叶片不翻转的组合式百叶片单元横截面示意图。
图9 具有三个传统弧形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效果图。
图10 具有三个传统弧形次百叶片(双重二分节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效果图。
图11 具有三个传统弧形次百叶片(主百叶片不翻转)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效果图。
图12 具有双次四棱镜齿百叶片(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同步翻转)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导光效果图。
图13 具有双次四棱镜齿百叶片(次百叶片翻转、主百叶片不翻转)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导光效果图。
图14 具有三次四棱镜齿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导光效果图。
图15 具有三次四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导光效果图。
图16 具有三次四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冬夏季调光功能图。
图17 具有三次四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中午和晴阴天调光功能图。
图18 具有三次四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早晚调光功能图。
图19 具有三次平板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冬夏季调光功能图。
图20 具有三次平板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中午和晴阴天调光功能图。
图21 具有三次平板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早晚调光功能图。
图22 具有三次弧形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冬夏季调光功能图。
图23 具有三次弧形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中午和晴阴天调光功能图。
图24 具有三次弧形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早晚调光功能图。
图25 具有三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三维图。
图26具有双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传动机构的升降翻转器三维图。
图27 次一梯带的前、后索与次卷轮的连接方式以及与翻转筒、底座之间关系的J-J剖面图。
图28 主梯带与翻转筒的连接方式以及与底座之间关系的K-K剖面图。
图29 具有双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片的底轨、叶片、梯带、升降绳的连接方式。
图30 具有双次百叶片(次百叶片翻转、主百叶片不翻转)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关闭时各叶片9与梯带8的连接关系窗外侧三维图。
图31 具有双次百叶片(次百叶片翻转、主百叶片不翻转)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关闭时各叶片9与梯带8的连接关系窗内侧三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L为主百叶片和次百叶片的横截面宽度,D为相邻两主百叶片90的间距,称之为百叶窗节距,为百叶片阻挡视野的高度,百叶窗透明度为次一百叶片相对于主百叶片90所处的位置高度,为次二百叶片相对于主百叶片90所处的位置高度,为次三百叶片相对于主百叶片90所处的位置高度,为百叶片翻转关闭角。
01表示直射阳光,02表示回复反射光,03表示导入光。
实施例1
根据图1,为一种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方案,显示了具有单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其次百叶片相对升降且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一道翻转的组合式百叶片单元横截面的示意图。百叶片包括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所有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的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两主百叶片90之间含有一个次百叶片91,其中次百叶片91叠合在主百叶片90上面并可在上下两相邻的主百叶片之间作上下相对平移(如图1a所示),当到达两相邻主百叶片90间距的中部或任一设定位置(如图1b所示)时,所有的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可以绕自身横截面中点同步翻转直至关闭(如图1c所示),起到室内调光和隐私遮蔽的效果,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按原路顺序返回时,首先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9反向翻转至水平位置,然后次百叶片91下降,直到回到与主百叶片90叠合的初始位置,此处设定D=0.8L,=D/2。
实施例2
根据图2,为一种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方案,显示了具有双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次百叶片相对升降且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一道翻转的组合式百叶片单元横截的面示意图。百叶片分为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所有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的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两主百叶片90之间含有两个次百叶片,次一百叶片91和次二百叶片92,其中次一百叶片91叠合在次二百叶片92上,次二百叶片92叠合在主百叶片90上(如图2a所示),首先,次一百叶片91水平上升、次二百叶片92保持叠合在主百叶片90上,在次一百叶片91上升到两相邻主百叶片90间距D的三分之一或设定的分隔位置(如图2b所示)时,次二百叶片92开始随次一百叶片91上升,当次一百叶片91和次二百叶片92上升到将上下相邻的主百叶片90的节距D分为三等分或设定的分隔(如图2c所示)时,则所有的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9可以绕自身横截面中点同步翻转直至关闭(如图2d所示),起到室内调光和隐私遮蔽的效果,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9按原路顺序返回时,首先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9反向翻转至水平位置,然后次一百叶片91和次二百叶片92同步下降,直到次一百叶片91和次二百叶片92依次回到与主百叶片90叠合的初始位置,此处设定D=1.2L,==D/3。
实施例3
根据图3,为一种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方案,显示了本发明的具有三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次三百叶片,百叶片分为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所有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的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两主百叶片90之间含有三个次百叶片,其中次一百叶片91叠合在次二百叶片92上,次二百叶片92叠合在次三百叶片93上,次三百叶片93叠合在主百叶片90上(如图3a所示),首先,次一百叶片91水平上升、次二百叶片92、次三百叶片93保持叠合在主百叶片90上,在次一百叶片91上升到上下主百叶片90的节距D的三分之一或预设的分隔位置(如图3b所示)时,次二百叶片92开始随次一百叶片91一起上升,当次一百叶片91和次二百叶片92上升到将上下相邻的主百叶片节距D的三分之二或预先设定的分隔时,次三百叶片93开始随次一百叶片91和次二百叶片92一起上升,当次一百叶片91、次二百叶片92和次三百叶片93上升到将上下相邻的主百叶片90的节距D分为四等分或预先设定的分隔(如图3c所示)时,则所有的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可以绕自身横截面中点同步翻转直至关闭(如图3d所示),起到室内调光和隐私遮蔽的效果,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9按原路顺序返回时,首先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反向翻转至水平位置,然后次一百叶片91、次二百叶片92和次三百叶片93同步下降,直到次一百叶片91、次二百叶片92和次三百叶片93依次回到与主百叶片90叠合的初始位置,此处设定D=1.6L,===D/4。
实施例4
根据图4,为一种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方案,显示了本发明的具有三次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百叶片单元形式,叶片结构形式与实施例3相同,但是拥有不同的运动形式,百叶片分为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所有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9的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两主百叶片90之间含有三个次百叶片91、92、93,其中次一百叶片91叠合在次二百叶片92上,次二百叶片92叠合在次三百叶片93上,次三百叶片93叠合在主百叶片90上(如图4a所示),首先,次一百叶片91水平和次二百叶片92一起上升,次三百叶片93保持叠合在主百叶片90上,在次一百叶片91和次二百叶片92上升到上下主百叶片90的节距D的二分之一或预设的分隔位置(如图4b所示)时,次二百叶片92停止上升,次三百叶片93开始随次一百叶片91上升,当次一百叶片91和次三百叶片93上升到将上下相邻的主百叶片之间的节距分隔成四等分或预先设定的分隔(如图4c所示)时,则所有的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可以绕自身横截面中点同步翻转直至关闭(如图4d所示),起到室内调光和隐私遮蔽的效果,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按原路顺序返回时,首先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反向翻转至水平位置,然后次一百叶片91和次三百叶片93同步下降,在次三百叶片93下降到与主百叶片90叠合的初始位置时,次一百叶片91下降到与次二百叶片92叠合的位置,然后次二百叶片92随次一百叶片91一起下降直至叠合到次三百叶片93上,此处设定D=1.6L,===D/4。
实施例5
根据图5,根据实施例1的方案,让上述方案中的主百叶片90不参与翻转动作,由次百叶片相对主百叶片90翻转,由此种组合结构形式的百叶片组成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具有变化的间距和透明度,能够更好地防眩光和调光作用以及改善百叶窗通风问题,还能解决抗强风、防高空坠落和居室防盗问题。
实施例6
根据图6,根据实施例2的方案,让上述方案中的主百叶片90不参与翻转动作,由次百叶片相对主百叶片90翻转,由此种组合结构形式的百叶片组成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具有变化的间距和透明度,能够更好地防眩光和调光作用以及改善百叶窗通风问题,还能解决抗强风、防高空坠落和居室防盗问题。
实施例7
根据图7,根据实施例3的方案,让上述方案中的主百叶片90不参与翻转动作,由次百叶片相对主百叶片90翻转,由此种组合结构形式的百叶片组成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具有变化的间距和透明度,能够更好地防眩光和调光作用以及改善百叶窗通风问题,还能解决抗强风、防高空坠落和居室防盗问题。
实施例8
根据图8,根据实施例4的方案,让上述方案中的主百叶片90不参与翻转动作,由次百叶片相对主百叶片90翻转,由此种组合结构形式的百叶片组成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具有变化的间距和透明度,能够更好地防眩光和调光作用以及改善百叶窗通风问题,还能解决抗强风、防高空坠落和居室防盗问题。
实施例9
百叶片使用传统弧形次百叶片实施上述实施例1-8任一方案。图9为含三个传统弧形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效果图,图10 为含三个传统弧形次百叶片(双重二分节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效果图,图11 具有三个传统弧形次百叶片(主百叶片不翻转)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效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直射阳光01或天空漫反射强光被这种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百叶片遮挡住,从而避免了由于直接进入人们的视角范围和办公桌面而产生的室内眩光。图9和图10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差别在于,在太阳高度角H大于25°的情况下百叶窗透明度有所不同,图10和图11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差别在于,在太阳高度角H小于25°的情况下百叶窗透明度有所不同,但后者的主百叶片由于不翻转,故可用铰链连接而成为抗风百叶窗和防盗百叶窗。
实施例10
百叶片使用具有回复反射和导光功能的棱镜齿百叶片实施上述实施例1-8任一方案。如果用具有回复反射和导光功能的棱镜齿百叶片(专利CN2010 1016 2501.1和CN201010620508.3公开的棱镜齿百叶片)取代上述各种方案中的普通弧形百叶片,则使得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能够对早、中、晚阳光、四季阳光、晴天和阴天进行区别对待,图12 显示了具有双次四个齿棱镜百叶片(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同步翻转)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离室内地面1.8m以上部分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导光效果图,图13 显示了具有双次四个齿棱镜百叶片(次百叶片翻转、主百叶片不翻转)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离室内地面1.8m以上部分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导光效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在太阳高度角H大于25°时的遮阳导光效果以及百叶窗透明度无差别,在太阳高度角H小于25°时的遮阳导光效果以及百叶窗透明度差别不大,将后者的主百叶片用铰链连接,则百叶窗成为抗强风和防盗百叶窗,另外,两者的最大透明度可达到85%,高于固定节距的百叶窗的透明度,由于百叶窗节距可根据需要调节使得百叶窗的透明度呈现多种变化。
图14 显示了具有三次四个齿棱镜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同步翻转)离室内地面1.8m以上部分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导光效果图,图15 具有三次四个齿棱镜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同步翻转)离室内地面1.8m以上部分在各个太阳高度角H情况下的遮阳导光效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在太阳高度角H小于25°时的遮阳导光效果以及百叶窗透明度无差别,在太阳高度角H大于25°时的遮阳导光效果以及百叶窗透明度有差别,后者的导光量要大于前者的导光量,另外,两者的透明度可达到88%,高于使用同类具有回复反射和导光功能的棱镜齿百叶片的固定间距的百叶窗的透明度,由于百叶窗节距可根据需要调节使得百叶窗的透明度呈现多种变化。
图16显示了含三次四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节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离室内地面1.8m以上部分对冬季和夏季阳光区别对待的组合式效果,现选太阳高度角H=35°作例,在冬季,希望在不产生眩光的情况下将直射阳光尽可能多地导入室内作照明和取暖,此时,可以将次一百叶片91和次二百叶片92上升至两相邻主百叶片90的中间位置,照射在次一百叶片91和次三百叶片93的棱镜齿面上的直射阳光被回复反射至室外空间,照射在次一百叶片91和次三百叶片93的弧形镜面上的直射阳光被导入到室内(参见图16a), 在春秋季,希望在不产生眩光的情况下将直射阳光按需导入室内作照明,此时,可以在将次一百叶片91和次二百叶片92上升至两相邻主百叶片90的中间位置后再根据需要将次一百叶片91和次三百叶片93上升至某一位置,使得照射在次一百叶片91、次二百叶片92、次三百叶片93和主百叶片90的棱镜齿面上的直射阳光被回复反射至室外空间,而照射在次一百叶片91和次三百叶片93的弧形镜面上导入到室内的直射阳光因为次一百叶片91和次三百叶片93的上升调节作用而减量(参见图16b和16c),在夏季,可以再根据需要将次一百叶片91和次三百叶片93上升至某一位置,使得所有照射在百叶片上的直射阳光只能照射在次一百叶片91、次二百叶片92和次三百叶片93的棱镜齿面上而被回复反射至室外空间(参见图16d)。
图17显示了含三次四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离室内地面1.8m以上部分应对中午时段(也包括晴天和阴天)直射阳光的组合式效果,现选太阳高度角H=70°作例,在中午时段,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将照射在次一百叶片91的棱镜齿面上的直射阳光回复反射至室外空间,无任何直射阳光可以导入室内(参见图17a),夏季中午时段的散射光亮度很强,进入室内可能引起眩光产生,为此,可以在将次一百叶片91和次二百叶片92上升至两相邻主百叶片90的中间位置来降低百叶窗的节距和透明度而达到消除眩光的产生,图17b显示了由原来的88%透明度降低到81%的透明度的这种变化,如果还不能达到消除由散射光产生的眩光,可以继续将次一百叶片91和次三百叶片93上升某一位置来降低百叶窗的节距和透明度而达到消除眩光的产生,图17c显示了由图17b的81%透明度降低到68%的透明度的变化,在所有次百叶片上升到预设位置时可以与主百叶片90一道翻转来继续降低百叶窗节距和透明度(参见图17d)。
图18显示了含四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节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离室内地面1.8m以上部分应对早晚阳光的组合式效果,现选太阳高度角H=20°作例,此时,相当多的直射阳光会直接进入到室内(参见图18a),将次一百叶片91和次二百叶片92一道上升至两相邻主百叶片90中间位置时,仍然有相当的直射阳光会直接进入到室内(参见图18b),再将次一百叶片91和次三百叶片93一道上升,则直接进入室内的直射阳光将逐渐减少(参见图18c),在所有次百叶片91、92、93将两相邻主百叶片90分隔成等间距时,不再有直射阳光会直接进入到室内,而是一部分直射阳光照射在所有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90、91、92、93的棱镜齿面上被回复反射回室外空间,另一部分直射阳光照射在所有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90、91、92、93的弧形镜面上被导入室内作照明,室内不再有眩光(参见图18d)。
实施例11
百叶片使用平板微棱镜齿百叶片实施上述实施例1-8任一方案。图19显示了具有三次平板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冬夏季调光功能图,图20显示了具有三次平板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中午和晴阴天调光功能图,图21显示了具有三次平板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早晚调光功能图。图22显示了具有三次弧形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冬夏季调光功能图,图23显示了具有三次弧形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中午和晴阴天调光功能图,图24显示了具有三次弧形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早晚调光功能图。从中可以看出,含三次平板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和含三次弧形微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间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与含四棱镜齿百叶片(双重二分节距)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一样,通过调节百叶窗节距来改变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和晴阴天各种情况下室内的遮阳导光效果,使得阳光变得更温柔,更好地满足人们室内工作和生活所需的热舒适性和视觉舒适性要求。
实施例12
将本发明任一方案用于百叶窗上。图25显示了具有双次百叶片的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由室内往外看),其包括顶轨1、六方轴2、升降翻转器3、驱动器4、绳索接头5、侧导轨6、升降绳7、梯带组8、百叶片组9、和底轨组10,梯带组8包括主、次梯带8X(主梯带80、次一梯带81、次二梯带82),百叶片组9包括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9X(主百叶片90、次一百叶片91、次二百叶片92),底轨组10包括主、次底轨10X(主底轨100、次一底轨101、次二底轨102),驱动器4和升降翻转器3安置在顶轨1中,驱动器4一般安置在顶轨1的右端,而一般百叶窗至少需两个升降翻转器3,六方轴2穿过驱动器4和升降翻转器3,将两者连接起来,拉动驱动器4上的珠链42,则可以通过驱动器4转动六方轴2,从而带动升降翻转器3旋转;升降绳7穿过百叶片组9,其上端与升降翻转器3中的升降轮32连接,其下端与主底轨100连接,次梯带8X的前、后索8X1、8X2的上端穿过升降翻转器3的底座38的梯带孔386(如图27、28所示)并嵌入升降翻转器3的卷轮机构35的翻转筒354的环形槽3541、3542内,然后进入其顶部孔3545被销钉35113固定在次一卷轮351、次二卷轮352环形槽内(如图27所示),主梯带8的前、后索801、802的上端穿过升降翻转器3的底座38的梯带孔386(如图28所示)并嵌入升降翻转器3的卷轮机构35的翻转筒354的环形槽3544内,然后被销钉3547固定在翻转筒354的环形槽内(如图28所示),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9X穿进主、次梯带8X的上下横缆8X1和8X2之间,主、次梯带8X的前、后索8X1、8X2的两下端绞结成一根绳索穿进主、次底轨10X内的卡件105和115中并固定在主、次底轨10X上,图29显示了主、次梯带8X的两下端与底轨连接的细节,在接近底轨的最后一片次一百叶片91穿进次一梯带81的上、下横缆8111和8112之中后,次一梯带81的前、后索811和812将绞结成一根绳索并穿过次二百叶片92和主百叶片90进入安置在次一底轨101内的卡件115的穿孔1153,然后绕进卡件115的销孔1155内被销轴卡死固定在次一底轨101上,同理,在接近底轨的最后一片次二百叶片92穿进次二梯带82的上、下横缆8211和8212之中后,次二梯带82的前、后索821和822将绞结成一根绳索并穿过主百叶片90和次一底轨81的卡件115的穿孔1153,进入安置在次二底轨102的卡件115的穿孔1153,然后绕进卡件115的销孔1155内被销轴卡死固定在次二底轨101上,在接近底轨的最后一片主百叶片90穿进主梯带80的上、下横缆8011和8012之中后,主梯带80的前、后索801和802将绞结成一根绳索并穿过次一底轨81和次二底轨82的塑料卡件115的穿孔1153,进入安置在主底轨100的卡件105的穿孔1053,然后绕进卡件105的销孔1055内被销轴卡死固定在主底轨100上,在主百叶片90、次百叶片9X一道翻转的情况下(如图2d所示),主梯带80的前、后索801和802的上端固定在升降翻转器3的翻转筒354的环形槽3544的顶部,主底轨100、次一底轨101和次二底轨102的横截面形状为一倒U形,其U形底部形状与百叶片横截面形状一致,主底轨100与次一底轨101和次二底轨102的不同之处在于,主底轨还有一与其嵌合、其起装饰作用的底板100a;百叶片组的百叶片叠放次序是,次一百叶片91处于最上面,次二百叶片92处于次一百叶片91之下,主百叶片处于最下面;底轨组的底轨叠放次序是,次一底轨101处于最上面,次二底轨102处于次一底轨101之下,主底轨处于最下面;侧导轨6安置在叶片组9和底轨组10的两端,叶片组9和底轨组10的两端伸进侧导轨6的凹槽里,可以上下滑动,以避免叶片组9和底轨组10被风吹晃动。
在主百叶片90不翻转、而次百叶片9X翻转的情况下(如图6d所示),变节距组合式百叶窗的主梯带80的前、后索801、802的上端直接与顶轨1连接,由于次百叶片91、92翻转、主百叶片90不翻转,主梯带80和次梯带81、82在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的装配和运动过程中相互会有干涉,故将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两侧做成卷耳且在与梯带连接处开有缺口905、915、925(如图30、31所示),同时将主梯带80的横缆803、804、次一梯带81的横缆813、814、次二梯带82的横缆823、824去除而改为横缆圈803、804、813、814、823、824,将销轴906穿过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90、91、92的卷耳并在缺口905、915、925处穿过主、次梯带80、81、82的横缆圈803、804、813、814、823、824,其中主梯带80的前、后索801、802处于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缺口销轴906的外侧,次一梯带81的前、后索811、812和次二梯带82的前、后索821、822处于次百叶片的缺口销轴906的内侧,使得主、次梯带80、81、82相互不会干涉。
升降翻转器3(如图26所示)的升降轮32和卷轮机构35的互动关系是一方动作时另一方必须静止不动,拉动驱动器4的珠链42从而带动驱动器4转动,驱动器4通过六方轴2带动升降翻转器3旋转,开始时升降翻转器3的升降轮32按图27、28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将升降绳7松卷放行,底轨100和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90、91、92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下降,当底轨100抵达窗台时,升降轮32停止旋转,卷轮机构35开始按图27、28顺时针方向旋转,次一梯带91和次二梯带92先后被卷轮机构35卷绕而带动次百叶片91、92以及次底轨101、102水平上升至设定位置时,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90、91、92开始翻转至关闭,之后可按原路顺序返回。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2)

1.一种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顶轨(1)、六方轴(2)、升降翻转器(3)、驱动器(4)、绳索接头(5)、侧导轨(6)、升降绳(7)、梯带组(8)、百叶片组(9)、和底轨组(10);驱动器(4)和升降翻转器(3)安置在顶轨(1)中,六方轴(2)穿过驱动器(4)和升降翻转器(3),驱动器(4)连接珠链(42)通过驱动器(4)转动六方轴(2),从而带动升降翻转器(3)旋转;升降绳(7)穿过百叶片组(9),升降绳(7)上端与升降翻转器(3)中的升降轮(32)连接,下端与主底轨(100)连接,次梯带的前、后索的上端穿过升降翻转器(3)的底座(38)的梯带孔(386),并嵌入升降翻转器(3)的卷轮机构(35)的翻转筒(354)的环形槽内,然后进入其顶部孔(3545)被销钉(35113)固定在卷轮环形槽内;主梯带(8)的前、后索的上端穿过升降翻转器(3)的底座(38)的梯带孔(386),并嵌入升降翻转器(3)的卷轮机构(35)的翻转筒(354)的环形槽(3544)内,然后被销钉(3547)固定在翻转筒(354)的环形槽内;主底轨(100)、次一底轨(101)和次二底轨(102)的横截面形状与百叶片横截面形状一致;底轨组的底轨叠放次序是,次一底轨(101)处于最上面,次二底轨(102)处于次一底轨(101)之下,主底轨处于最下面;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穿进主、次梯带的上下横缆之间,接近底轨的主百叶片(90)穿进主梯带(80)的上、下横缆之间,主梯带(80)的前、后索的下端绞结成一根绳索,穿过次一底轨(81)和次二底轨(82)与主底轨(100)连接,接近底轨的次二百叶片(92)穿进次二梯带(82)的上、下横缆之间,次二梯带(82)的前、后索的下端绞结成一根绳索,穿过主百叶片(90)和次一底轨(81)与次二底轨(101)连接,接近底轨的次一百叶片(91)穿进次一梯带(81)的上、下横缆之间,次一梯带(81)的前、后索的下端绞结成一根绳索,穿过次二百叶片(92)和主百叶片(90)与次一底轨(10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主百叶片(90)不翻转、次百叶片翻转时,主梯带(80)的前、后索的上端直接与顶轨(1)连接,主、次百叶片两侧成卷耳并在梯带连接处开有缺口,主、次梯带设有等间距的横缆圈,将销轴穿过主、次百叶片的卷耳并在缺口处穿过主、次梯带的横缆圈,主梯带(80)的前、后索处于主百叶片(90)和次百叶片缺口销轴(906)的外侧,次一梯带(81)的前、后索和次二梯带(82)的前、后索处于次百叶片的缺口销轴(906)的内侧。
CN201210266051.XA 2012-07-30 2012-07-30 一种百叶窗组合式百叶片的运动方式及百叶窗 Active CN102839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6051.XA CN102839909B (zh) 2012-07-30 2012-07-30 一种百叶窗组合式百叶片的运动方式及百叶窗
PCT/CN2013/080260 WO2014019483A1 (zh) 2012-07-30 2013-07-28 一种百叶窗组合式百叶片的运动方式及百叶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6051.XA CN102839909B (zh) 2012-07-30 2012-07-30 一种百叶窗组合式百叶片的运动方式及百叶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9909A CN102839909A (zh) 2012-12-26
CN102839909B true CN102839909B (zh) 2015-07-01

Family

ID=47367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6051.XA Active CN102839909B (zh) 2012-07-30 2012-07-30 一种百叶窗组合式百叶片的运动方式及百叶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39909B (zh)
WO (1) WO20140194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9909B (zh) * 2012-07-30 2015-07-01 杭州欧卡索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百叶窗组合式百叶片的运动方式及百叶窗
CN105041173B (zh) * 2015-05-18 2018-01-12 杭州欧栅美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节距百叶窗的具有翻转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65226A1 (en) * 2007-05-31 2010-03-18 Donald E Fraser Selective tilting for blinds - variable radius wrap double pitch
CN101818616A (zh) * 2010-04-30 2010-09-01 杭州欧卡索拉科技有限公司 多片组合升降式百叶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13738B2 (en) * 2005-09-02 2011-03-29 Hunter Douglas Inc. Selective tilting for blinds—variable radius wrap double pitch
JP2008267115A (ja) * 2007-03-23 2008-11-06 Nanik Japan Inc ブラインド
US20080251624A1 (en) * 2007-04-10 2008-10-16 Fraczek Richard R Shade lifting mechanism
CN201433690Y (zh) * 2009-06-04 2010-03-31 张一飞 一种改进的升降式防盗百叶窗
CN102839909B (zh) * 2012-07-30 2015-07-01 杭州欧卡索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百叶窗组合式百叶片的运动方式及百叶窗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65226A1 (en) * 2007-05-31 2010-03-18 Donald E Fraser Selective tilting for blinds - variable radius wrap double pitch
CN101818616A (zh) * 2010-04-30 2010-09-01 杭州欧卡索拉科技有限公司 多片组合升降式百叶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9909A (zh) 2012-12-26
WO2014019483A1 (zh) 201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80665C (en) Window blind roller system with intermittent gear turnover mechanism
DE102005006329B4 (de) Solaranlage
KR101621818B1 (ko) 상하 이동형 다중-슬래트 결합 블라인드
CN102900347B (zh) 带凸轮插销翻转机构的百叶窗卷轮系统
CN108150079A (zh) 一种多功能垂直百叶窗及其开度调节方法
CN102839909B (zh) 一种百叶窗组合式百叶片的运动方式及百叶窗
CN104594785B (zh) 中空玻璃内置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
CN207829775U (zh) 一种多功能垂直百叶窗
CN101818615B (zh) 二片组合式弧形百叶片及其升降式防盗百叶窗
CN101787851A (zh) 多片组合式锯齿形百叶片
CN103573140A (zh) 一种建筑外窗用活动遮阳百叶系统
KR101525786B1 (ko) 광 선반 겸용 루버 장치
CN103266847B (zh) 百叶窗销轴卷轮机构与不完全齿轮翻转机构的卷轮系统
CN207568468U (zh) 一种双面料智能化电动卷帘
KR20110009355A (ko) 우드 블라인드
CN101806189B (zh) 多片组合式平板百叶片
CN216841358U (zh) 一种采光遮阳一体化智能窗户模块
CN207795018U (zh) 一种可控遮光百叶窗帘
CN216974302U (zh) 一种风景园林廊架结构
CN209324243U (zh) 一种户外可收缩翻转叶片帘
KR20120077984A (ko) 수동식 다축 동력 전달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가동형 차양 또는 격자 난간
CN2797601Y (zh) 多用途百叶窗帘
CN2562696Y (zh) 分段式窗帘
CN2844379Y (zh) 一种百叶窗帘
CN109138804B (zh) 一种具有多种调整姿态的百叶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04

Address after: 311800 No. 18, Liuzhuang Village, Yingdian Street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ji Longp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Room 509 and 511, Block C, 5th floor, No. 3, 351 Changhe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Oka Suola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