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1185A - 一种个人物品保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个人物品保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21185A CN102821185A CN 201110151442 CN201110151442A CN102821185A CN 102821185 A CN102821185 A CN 102821185A CN 201110151442 CN201110151442 CN 201110151442 CN 201110151442 A CN201110151442 A CN 201110151442A CN 102821185 A CN102821185 A CN 1028211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sonal belongings
- mobile phone
- smart mobile
- module
- identity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e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13 f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Description
ー种个人物品保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个人物品保管防盗方法,尤其涉及利用无线传感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增强个人物品安全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个人出行通常有几样必须随身携帯的物品,如手机、钱包、钥匙等等,这些随身物品如果丢失或被盗会给物品主人带来很大麻烦。
[0003] 近年来无线传感技术发展迅猛,为人员及物品的身份识别、精确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利用多种无线传感技术并结合电子信息技术可帮助人们在资产监控管理、智能决策等应用方面提供信息基础。比如日趋成熟的射频自动识别(RFID)传感技术,就是利用 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木,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人员身份、设备资源的自动识别和信息共享。不过目前无线传感技术还主要应用于エ业、医疗、交通、农牧业等领域,很少在个人生活领域如个人物品管理方面见到应用无线传感技术的报道。
[0004] 中国专利CN200910216466. 4提出一种基于手机蓝牙的个人物品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手机上的蓝牙监控软件监测附着在钱包等个人物品上的蓝牙电子标签发出的无线信号来达到防盗监测目的。但是该系统中采用的蓝牙电子标签需要电源才能工作,供电问题会极大地影响该方案的实用性。
[0005] 本发明提出ー种利用无线传感技术管理个人物品的方法,具有成本低、使用方面、可个性化配置、安全可靠的特点。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出ー种个人物品保管方法,首先在智能手机101下载并运行个人物品管理软件102,该管理软件通过智能手机101的蓝牙或USB接ロ连接智能手机配件103 ;个人物品管理软件102定时通过智能手机配件103采集个人物品身份信息,并据此判断处于监管之下的个人物品是否脱离了监管范围,若是则转下ー步骤,否则重复本步骤;个人物品管理软件102通过智能手机101发出告警信息,包括声音、震动、在智能手机101的屏幕上弹出告警窗ロ。
[0007] 所述智能手机配件103包括接ロ模块、主控模块和无线传感模块。人物品管理软件包括接ロ管理模块、注册管理模块、安全管理模块和个性化配置模块。所述个人物品身份信息保存于射频自动识别(RFID)标签中,可被智能手机配件103的无线传感模块通过射频信号耦合技术在近距离自动采集。所述保存个人物品身份信息的射频自动识别(RFID)标签预先放置在接收自动监管的个人物品内。
[0008] 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用户可以方便地利用其所日常携帯的智能手机监管其它随身携帯的个人物品,一旦个人物品离开随身监控的范围,智能手机中的个人物品管理软件即可发出告警信息,提醒用户检查确认并进ー步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个人物品丢失和被盗的风险。
[0009]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0]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ー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1] 图I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组成结构。
[0012]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个人物品管理软件功能框图。
[0013]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手机配件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图I给出了本发明ー个实施例的系统组成结构,其中101是一部智能手机,102是运行在智能手机101上的ー个个人物品管理应用软件,103是智能手机101的ー个配件,而104和105则是放置在个人物品如钱包、钥匙中的射频自动识别(RFID)标签。智能手机101与其配件103之间通过有线如USB接ロ或者短距离无线如蓝牙接ロ连接,而个人物品管理 软件102可以通过接ロ驱动控制和使用上述连接101和103之间的接ロ。103则通过射频信号空间耦合技术读取104、105的身份信息。
[0016] 图2进ー步给出了个人物品管理软件102的功能款图。其中包括接ロ管理、注册管理、安全管理和个性化配置等模块。接ロ管理模块负责通过接ロ驱动控制蓝牙接ロ或USB接ロ,接收和发送个人物品管理软件102和智能手机配件103之间传送的信息,其中包括102发送给103的配置指令、个人物品查询指令和103上报的状态以及个人物品查询結果。注册管理模块负责待保管个人物品的加入和移除,当用户需要新增个人物品时,注册管理模块通过调用接ロ管理模块的能力向103发送个人物品查询指令,等待103返回查询结果后,比较其返回的个人物品身份信息与已注册的个人物品身份信息集合,判断返回的是否为新增的个人物品身份信息,若是则提示用户确认新增此个人物品置于本系统监管之下,否则丢弃此信息。安全管理模块负责已注册个人物品的日常管理,定时通过调用接ロ管理模块的能力向103发送个人物品查询指令,等待103返回查询结果并将结果和置于监管之下的个人物品集合比较,如果发现有置于监管之下的个人物品身份信息没有出现,则说明该物品已脱离监管范围,可能丢失或被盗了,此时可立即通过智能手机101发出报警铃声、特殊震动并弹出告警信息等方式提醒用户检查确认并采取进一歩措施。个性化配置模块负责提供用户使用配置界面,记录用户的配置选项,并提供和这些选项相匹配的个性化使用界面,包括界面风格、告警信息输出方式、个人物品监管启动和停止条件等。
[0017] 图3则进ー步给出了智能手机配件103的功能框图。其中蓝牙模块负责通过蓝牙无线链路和智能手机101保持通信连接,USB模块则可通过USB电缆和智能手机101连接并传送数据。主控模块MCU负责智能手机配件103的參数配置和各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监控管理,同时负责通过蓝牙或USB接ロ接收来自智能手机内个人物品管理软件的指令,并根据其指令完成配置或个人物品身份信息采集,然后返回操作结果,所述个人物品身份信息采集通过控制无线传感模块完成。无线传感模块负责根据主控MCU模块的控制命令,通过射频信号耦合技术采集放置在个人物品内的射频自动识别(RFID)标签信息,其中包含个人物品身份信息,并将采集结果反馈给主控模块MCU。
[0018] 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用户可以方便地利用其所日常携帯的智能手机监管其它随身携帯的个人物品,一旦个人物品离开随身监控的范围,智能手机中的个人物品管理软件即可发出告警信息,提醒用户检查确认并进ー步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个人物品丢失和被盗的风险。
[0019]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是以射频自动识别技术RFID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但实际上本发明的构思同样适用于采用其它短距离无线传感技术,比如蓝牙、ZigBee等。
[0020] 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构思,上述个人物品保管方法可以做出多种改变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确定。
Claims (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151442 CN102821185A (zh) | 2011-06-08 | 2011-06-08 | 一种个人物品保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151442 CN102821185A (zh) | 2011-06-08 | 2011-06-08 | 一种个人物品保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21185A true CN102821185A (zh) | 2012-12-12 |
Family
ID=47305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151442 CN102821185A (zh) | 2011-06-08 | 2011-06-08 | 一种个人物品保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21185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13438A (zh) * | 2013-06-09 | 2013-09-18 | 安徽工程大学 | 基于Zigbee网络的RFID室内物品定位系统 |
CN104715334A (zh) * | 2015-03-17 | 2015-06-17 | 北京在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app的个人物品管理系统 |
CN105356964A (zh) * | 2015-11-24 | 2016-02-24 | 深圳市联合智能卡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ic卡信息被窃取的远程屏蔽报警系统 |
WO2017045430A1 (zh) * | 2015-09-15 | 2017-03-23 | 深圳市三颗子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丢控制方法和防丢控制装置 |
CN106571018A (zh) * | 2016-09-26 | 2017-04-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物品丢失的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物品 |
US10347115B1 (en) | 2018-02-28 | 2019-07-09 | Carrier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alerting the guest to collect the belongings in safe before checkout |
-
2011
- 2011-06-08 CN CN 201110151442 patent/CN102821185A/zh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13438A (zh) * | 2013-06-09 | 2013-09-18 | 安徽工程大学 | 基于Zigbee网络的RFID室内物品定位系统 |
CN104715334A (zh) * | 2015-03-17 | 2015-06-17 | 北京在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app的个人物品管理系统 |
WO2017045430A1 (zh) * | 2015-09-15 | 2017-03-23 | 深圳市三颗子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丢控制方法和防丢控制装置 |
CN105356964A (zh) * | 2015-11-24 | 2016-02-24 | 深圳市联合智能卡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ic卡信息被窃取的远程屏蔽报警系统 |
CN106571018A (zh) * | 2016-09-26 | 2017-04-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物品丢失的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物品 |
US10347115B1 (en) | 2018-02-28 | 2019-07-09 | Carrier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alerting the guest to collect the belongings in safe before checkout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02598B2 (en) | NFC tags with proximity detection | |
US9940491B2 (en) | Location tracking system | |
US10329798B2 (en) | Method for monitoring lockout procedures | |
CN103441784B (zh) | 一种电子手环装置及电子手环信息传输方法 | |
RU2636378C2 (ru) | Мобильная розничная периферийн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для карман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 |
US2018028620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items | |
CN104603854B (zh) | 用于在基地安全区划之外时改进跟踪器电池寿命的方法和装置 | |
CN203311224U (zh) | 通信系统和与过程工厂的资产一起使用的资产数据模块 | |
CN103886658B (zh) | 基于多模态生物识别的分布式物联网锁设备及其开锁方法 | |
EP2377076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tem level uhf rfid tag with low frequency power assist | |
CN203873165U (zh) | 智能箱包 | |
US8947234B2 (en) | Transient state information display in an RFID tag | |
EP1973055B1 (de) | Lese-Einheit und Verfahren zur energiearmen Detektion eines Transponders | |
US20150177362A1 (en) | Proximity tags for vehicles | |
CN204065401U (zh) | 一种腕表 | |
US7623831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interconnectivity | |
US7518514B2 (en) | Adaptive rule based electronic reminder for personal objects | |
US20120322380A1 (en) | Localized tracking of items with electronic labels | |
CN100375126C (zh) | 用于跟踪旅行时携带物品的装置和方法 | |
EP3287993A1 (en) | Rfid-based goods-vending system | |
CN103963701A (zh) | 针对车辆中存放的物品的提醒系统 | |
US9894884B2 (en) | Companion anim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 |
Prasanna et al. | RFID GPS and GSM based logistics vehicle load balancing and tracking mechanism | |
US7365645B2 (en) | Mobile locator system and method with wander management | |
US20130316645A1 (en) |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nabled medical device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