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4880A - 一种用于发起移动主机和通信对端间的通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发起移动主机和通信对端间的通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4880A
CN102804880A CN2010800278835A CN201080027883A CN102804880A CN 102804880 A CN102804880 A CN 102804880A CN 2010800278835 A CN2010800278835 A CN 2010800278835A CN 201080027883 A CN201080027883 A CN 201080027883A CN 102804880 A CN102804880 A CN 102804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mobile host
router
mag2
network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78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4880B (zh
Inventor
特莱马科·梅里亚
亚辛·勒姆戈哈兹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Lucent SAS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04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4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4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48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05Multiple registrations, e.g. multiho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04W88/182Network node acting on behalf of an other network entity, e.g. prox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由器(MAG),能够与本地网络中的移动主机(MN)协作、以发起所述移动主机(MN)与通信对端(CN)之间、至少通过第一和第二网络的通信,所述移动主机(MN)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网络连接的第一和第二网络接口,所述路由器(MAG)能进一步:将所述移动主机(MN)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接收对通讯地址(HNP2)的请求(RS);将所述通讯地址(HNP2)传输至所述移动主机(MN);以及,采用预定模式指标来配置所述移动主机(MN),以使所述移动主机(MN)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接收由通信对端(CN)向第一网络接口发送的一些数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与该路由器(MAG)协作的移动主机(MN)。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发起移动主机和通信对端间的通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由器,能与本地网络中的移动主机协作,以发起所述移动主机与通信对端之间、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通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本地网络中的移动主机,能够与所述路由器协作,以发起与通信对端之间的、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通信。
所述路由器以及所述移动主机可用于任意网络系统,例如,包括但不限于:采用代理移动IP协议的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能与本地网络中的移动主机协作,以发起所述移动主机与通信对端之间、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通信的路由器,能够执行以下操作:
-采用第一IP地址向第一网络发送一些第一数据;
-采用第一IP地址向第二网络发送一些第二数据。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能够与路由器协作,以发起与通信对端之间的、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通信的本地网络中的移动主机,能执行以下操作:
-利用与第一IP地址相关联的第一网络接口,通过第一网络接收一些第一数据;所述第一网络接口能连接至所述第一网络。
-利用与第一IP地址相关联的第二网络接口,通过第一网络接收与一些第二数据;所述第二网络接口能连接至所述第二网络。
现有技术的一个问题是,路由器与移动主机不能实现两个网络之间的网络负载平衡,换言之,无法实现两个网络之间平衡的数据传输(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例,当存在一个具有瓶颈的网络的情形下),尤其当移动主机能够执行通过其接口同时接收/传输数据的多宿功能(multi-homing)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路由器,其能与本地网络中的移动主机协作,以发起所述移动主机与通信对端之间、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通信。
为此,提供了一种路由器,能与本地网络中的移动主机协作,以发起所述移动主机与通信对端之间、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通信,所述移动主机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所述路由器能进一步:
-将所述移动主机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
-接收对通讯地址的请求;
-将所述通讯地址传输至所述移动主机;以及,
-采用预定模式指标来配置所述移动主机,以使所述移动主机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接收由通信对端向第一网络接口发送的一些数据。
如我们将在进一步详述中看到的,由于所述配置,所述路由器允许移动主机通过其与另一网络相关的另一网络接口,来接收与特定网络绑定(并且由此与所述移动主机的、能够连接至所述特定网络的网络接口绑定)的一些数据。
在第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路由器能够进一步由所述本地网络的本地代理处接收所述移动主机的配置指令。因此,通过控制所述配置,本地代理可决定执行或不执行一些负载均衡。
在第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路由器能够进一步在本地网络的本地代理与移动主机之间的绑定表中创建相应的表项。这允许将路由器绑定至移动主机。本地代理知道其必须将目的定位至移动主机的数据传输至哪一路由器。
在第三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路由器能够进一步执行传输通信地址的步骤和配置所述移动主机的步骤。这是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
在第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路由器使用代理移动IP协议。其避免了在执行一些多宿功能和一些负载平衡功能时更改移动主机。
在第五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路由器为移动接入网关,且能够与其协作的所述本地代理为本地移动锚点。
在第六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模式指标定义了弱主机模式。该方案允许移动主机在与一些数据被目的定位至的接口不同的接口上接收所述数据。
在第七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路由器使用路由广播请求来执行基于预定模式指标配置所述移动主机的步骤;通过使用标准请求,该方案避免了为所述配置执行专有请求(proprietary request)。
此外,提供了一种本地网络中的移动主机,能够与路由器协作,以发起与通信对端之间的、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通信,所述移动主机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
-接入至所述第二网络;
-请求通信地址;
-接收通信地址;以及,
-基于预定模式指标来被配置,以能够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接收通信对端向第一网络接口发送的一些数据。
在第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主机能够进一步根据与所述第二网络接口相关的第二目标地址来设置所述通讯地址。该方案允许将所述移动主机的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网络。
在第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主机使用代理移动IP协议。
在第三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模式指标定义了弱主机模式。
此外,提供一种网络系统,用于发起本地网络中的移动主机与通信对端之间的、至少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经由路由器进行的通信,所述移动主机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所述网络系统包括:
-根据前述特征中任一特征的路由器;以及,
-根据前述特征中任一特征的移动主机。
此外,提供一种用于发起本地网络中的移动主机与通信对端之间的、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通信的第一方法,所述移动主机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移动主机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
-接收对通讯地址的请求;
-将所述通讯地址传输至所述移动主机;以及,
-采用预定模式指标来配置所述移动主机,以使所述移动主机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接收通信对端向第一网络接口发送的一些数据。
此外,提供一种用于发起与通信对端之间的、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通信的第二方法,移动主机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入至所述第一网络;
-请求通信地址;
-接收通信地址;以及,
-基于预定模式指标来被配置,以能够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接收通信对端向第一网络接口发送的一些数据。
此外,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组指令,当该组指令被载入至所述计算机后,可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前述限定的第一方法。
此外,还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组指令,当该组指令被载入至所述计算机后,可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前述限定的第二方法。
附图说明
在此仅通过举例,并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或装置的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多个路由器和移动主机的网络系统的原理图;
图2示出根据第一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路由器、移动主机以及如图1所示网络系统中的其他元素的更多细节;
图3示出如图2所示的路由器以及所述移动主机之间的数据交换流程;
图4示出根据第二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路由器、移动主机以及如图1所示网络系统中的其他元素的更多细节;
图5示出如图4所示的路由器以及所述移动主机之间的数据交换流程;
图6为用于发起通信的、由如图2或图4所示的路由器执行的第一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用于发起通信的、由如图2或图4所示的移动主机执行的第二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说明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功能或结构将不再详述,因其会在不必要的细节上模糊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由器MAG2,能够与本地网络NTWH中的移动主机MN协作,以发起所述移动主机MN与通信对端CN之间、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NTW1,NTW2的通信,所述移动主机MN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NTW1,NTW2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IF1,IF2。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本地网络NTWH中的移动主机MN,能够与路由器MAG2协作,以发起与通信对端CN之间的、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NTW1,NTW2的通信,所述移动主机MN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NTW1,NTW2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IF1,IF2。
所述路由器MAG2和所述移动主机MN包含于网络系统N中。
如图1所示的非限制性举例,网络系统N包括:
与移动主机MN相关联的本地网络NTWH,所述本地网络NTWH包括:
-用于给移动主机MN分配通信地址的本地代理LMA;
-用于所述本地网络NTWH中的移动主机MN的认证的本地服务器AAA SRVH;
第一网络NTW1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路由器MAG1;
-用于所述已访问的网络NTW1中的移动主机MN的认证的第一服务器AAA SRV1;
第二网络NTW2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路由器MAG2;
-用于所述已访问的网络NTW2中的移动主机MN的认证的第二服务器AAA SRV2;
能与移动主机MN通过第一网络NTW1和/或第二网络NTW2通信的通信对端CN。
所述第一和第二网络NTW1,NTW2为能被移动主机MN访问的网络。
路由器MAG1和路由器MAG2分别能够:
-向所述移动主机提供第一网络接口IF1在第一网络NTW1上的连通性,并采用所述第一网络接口IF1接收来自通信对端CN的数据/将数据发送至通信对端CN;
-向所述移动主机提供第二网络接口IF2在第二网络NTW2上的连通性,并采用所述第二网络接口IF2接收来自通信对端CN的数据/将数据发送至通信对端CN;
如图2和图4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所示,路由器MAG能进一步:
-将所述移动主机MN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NTW2(功能模块MN_ATTACH如图2和图4所示);
-接收对通讯地址HNP的请求(功能模块REQ_HNP如图2和图4所示);
-将所述通讯地址HNP传输至所述移动主机MN(功能模块TX_RA(HNP2,W_IMOD)如图2所示,功能模块DHCP_R(HNP2)如图4所示);以及,
-采用预定模式指标W_IMOD来配置所述移动主机MN,以使所述移动主机MN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IF2接收通信对端CN向第一网络接口IF1发送的一些数据DAT(功能模块TX_RA(HNP2,W_IMOD)如图2所示,功能模块TX_RA(W_IMOD)如图4所示)。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路由器MAG能进一步由本地网络NTWH的本地代理LMA处接收所述移动主机MN的配置指令(功能模块PBA(MN_ID,HNP2,CONF)如图2所示,功能模块PBA(MN_ID,HNP2,CONF)如图4所示)。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路由器MAG还能进一步在本地网络NTWH的本地代理LMA与移动主机MN之间的绑定表TBCE中创建相应的表项(功能模块CREAT_BCE如图2和图4所示)。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路由器MAG还能与认证服务器AAA_SRV协作来执行对移动主机MN的认证(功能模块AUTH如图2和图4所示)。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路由器MAG包括一个单元控制UC,能执行前述功能。
如图2和4所示,移动主机MN能够:
-接入至所述第二网络NTW2(功能模块MN_ATTACH如图2和图4所示);
-请求通信地址HNP(功能模块REQ_HNP如图2和图4所示);
-接收通信地址HNP(功能模块RX_RA(HNP2,W_IMOD)如图2所示;功能模块DHCP_R(HNP2)如图2所示);以及
-基于预定模式指标W_IMOD来被配置,以能够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IF2接收通信对端CN向第一网络接口IF1发送的一些数据DAT(功能模块TX_RA(HNP2,W_IMOD)如图2所示,功能模块TX_RA(W_IMOD)如图4所示)。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移动主机MN能进一步根据与第一网络接口IF1相关联的第一目标地址IP1来设置所述通信地址HNP(功能模块SET_HNP如图2和图4所示)。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移动主机MN包括单元控制UC,能够执行前述功能。
为执行前述各项功能,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路由器MAG和移动主机MN使用代理移动IP协议。
该协议允许管理移动主机MN在不同网络NTW上的移动性。
与在所述移动主机MN内部管理所述移动性的、被称为MIP的移动IP协议相反,被称为PMIP的代理移动IP协议允许:
-管理移动主机MN在不同的已访问网络NTW1,NTW2之间的移动性;
-故其不要求为了移动性管理对移动主机MN进行任何更改;
-从移动主机MN的角度来看,如下文将被理解的,与不同的已访问网络的连接表现为与本地网络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路由器MAG为移动接入网关,能够与路由器MAG协作的本地代理LMA为本地移动锚点,所述移动主机MN为移动节点,并且所述绑定表TBCE为绑定更新列表项。
路由器MAG2和移动主机MN共同协作以发起所述移动主机MN和移动节点CN之间的通信,如以下图4和图5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由第二路由MAG2发起的通信被认为是非限制性的实施例。
在下文中,在非限制性实施例描述的通信中,路由器MAG2和移动主机MN包含上文所述的进一步实施例。
下文采用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包括:
-移动主机MN,其中该移动主机:
-其第一网络接口IF1已连接至第一网络NTW1,并且,
-正在进入NTW2;
-两个网络接口IF1和IF2分别具有IP地址IP1=2001::1和IP2=2001::2。
-第一接入技术类型ATT1被用于在第一网络NTW1中,且第二接入技术类型ATT2被用于第二网络NTW2中。例如,第一接入技术为WI-FI
Figure BPA00001482092700091
,且第二接入技术为3GPP;又例如,第一接入技术为LTE(″LongTerm Evolution″),且第二接入技术为Wimax
Figure BPA00001482092700092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通信对端CN有IP地址CN。
-第一路由器MAG1和第二路由器MAG2分别具有代理地址pCOA1和pCOA2。
下文将参照图3至图5。
在步骤1)中,当移动节点MN在第二网络NTW2的覆盖范围中,且需要将其第二网络接口IF2连接至所述第二网络NTW2时,移动主机MN接入所述第二网络NTW2(步骤MN_ATTACH)。该接入行为由路由器MAG2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非限制性示例中,移动主机MN需要连接至第二网络NTW2:
-当其进入所述网络NTW2的覆盖范围时;或者,
-当其在NTW1和NTW2两个网络的覆盖范围内并曾连接至第一网络NTW1,但失去了该与第一网络NTW1的连接时。
该接入行为能建立移动主机MN与该第二网络NTW2的连接。
在步骤2)中,执行对所述移动主机MN的认证(步骤AUTH)。
该认证步骤由路由器MAG2执行,其由(已访问的网络NTW2或者本地网络NTWH中的)认证服务器AAA_SRV处获取移动标识符MN_ID。在给出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采用已访问的第二网络NTW2中的认证服务器AAA_SRV。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认证服务器AAA_SRV为AAA(认证、授权、记账,″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ccounting″)服务器。
该认证步骤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3)中,移动主机MN发送对通信地址HNP的请求,并且路由器MAG2接收所述请求(步骤REQ_HNP)。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当采用代理移动IP协议时,该请求包括如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编辑的文档RFC4861中所定义的路由征集请求RS(router solicitation request)。
在所采用的实施例中,所述请求能使该移动主机MN请求通信地址HNP,该通信地址HNP将允许该移动主机MN与通信对端CN通过第二网络NTW2进行通信。该请求RS被发送至路由器MAG2(如所示的步骤TX_RS)。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请求允许移动主机MN在第二网络NTW2中发现路由器MAG。
在步骤4)中,路由器MAG2在本地网络NTWH的本地代理LMA与移动主机MN之间的绑定表TBCE中创建相应的表项(步骤CREAT_BCE)。
因此,路由器MAG2已追踪到移动主机MN接入至第二网络NTW2并且将该接入事件发送给本地代理LMA。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当采用代理移动IP协议时该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a)路由器MAG2将代理绑定更新请求PBU(MN_ID)连同移动主机标识符MN_ID发送至本地代理LMA。
当所述本地代理LMA接收到代理绑定更新请求PBU时,所述本地代理LMA执行以下步骤:
-给移动主机MN的第二网络接口IF2分配第二通信地址HNP2,并且,
-将第二路由器MAG2的代理地址pCOA2与所述第二通信地址HNP2绑定。
为完成上述步骤,所述本地代理LMA采用包括以下内容的行项(line entry)来更新绑定表TBCE(如图1实施例所示):
-第二通信地址HNP2;
-第二代理地址pCOA2;
-移动主机MN的第二接口IF2的第二参考内容(secondreference);
-在所述第二网络NTW2被采用的第二接入技术类型ATT2;
需要注意的是,绑定表TBCE已经包含与所述移动主机MN的第一接口IF1和第一网络NTW1的连接相应的第一行项,所述第一行项包括,如图1的非限制性举例中所述的内容:
-第一通信地址HNP1;
-与第一网络NTW1的第一路由器MAG1相关联的第一代理地址pCOA1;
-移动主机MN的第一接口IF1的参考内容(reference);
-在所述第一网络NTW1被采用的第一接入技术类型ATT1;
b)本地代理LMA将代理绑定确认反馈PBA(MN_IO,HNP,CONF)发送回路由器MAG2,所述代理绑定确认反馈PBA包括与移动主机MN需要将其第二接口IF2连接至的第二网络NTW2相关的通信地址HPN2。
因此,本步骤允许本地代理LMA知道其必须要将目标地址为移动主机MN(由于通信地址HNP)的一些数据DAT发送至哪一网络系统NTW的哪一路由器MAG(由于代理地址pCOA),并且由此确定通过所述网络NTW必须向哪一接口IF(在此为第二接口IF2)发送数据DAT。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当代理移动IP协议被使用时,通信地址HNP为本地网络前缀,并且唯一本地网络前缀(或前缀集合)被分配给移动主机MN的给定接口IF。
在步骤5)中,路由器MAG2从本地网络NTWH的本地代理LMA处接收所述移动主机MN的配置指令,所述配置能使所述移动主机MN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IF2接收通信对端CN向第一网络接口IF1发送的一些数据DAT(步骤PBA(MN_ID,HNP2,CONF)如图3所示,步骤PBA(MN_ID,CONF)如图5所示)。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当代理移动IP协议被使用时,代理绑定确认反馈PBA(MN_IO,HNP,CONF)被用于通知路由器MAG2所述配置。因此,本地代理LMA将所述反馈PBA连同所述指令CONF一同发送。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中,与前述步骤4b)中采用的相同的PBA反馈,这减少了信息发送的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本地代理LMA已经执行了对移动主机MN属性(所述属性可在前述的认证步骤过程中被获取)的预检测,以了解其是否支持多宿功能,该功能意味着该移动主机MN能够同时通过其不同的接口IF1、IF2来接受/发送数据。事实上,当支持所述多宿功能时,所述配置可被执行。
在步骤6)中,路由器MAG2采用预定模式指标W_IMOD配置所述移动主机MN,以使所述移动主机MN能够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IF2接收通信对端CN向第一网络接口IF1发送的一些数据DAT(步骤TX_RA(HPN2,W_IMOD)如图3所示,步骤TX_RA(W_IMOD)如图5所示)。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当代理移动IP协议被使用时,该预定模式指标W_IMOD定义了弱主机模式。该弱主机模式被定义在由IETF编辑的文档RFC1122中。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当代理移动IP协议被使用时,路由器MAG2使用路由广播请求RA来执行基于预定模式指标W_IMOD来配置所述移动主机MN的步骤。因此,其发送所述请求RA至移动主机MN。
所述请求RA被定义在IETF编辑的文档RFC4861中。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的变形中,在RA请求中的比特位被分配给预定模式指标,例如在第6比特位至第53比特位中的一个比特位R(预留,能被分配),该比特位R在RFC5175的RA请求的扩展指南中被描述。
当接收到所述配置请求RA时,移动主机MN基于预定模式指标W_IMOD来被配置:其第二网络接口IF2被设置为所述弱主机模式;故移动主机MN的第二网络接口当前能够接收来自通信对端CN且目的定位至其第一网络接口IF1的一些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弱主机模式意味着移动主机MN将不会检测其在第二接口IF2中接收到的数据DAT的目标地址,因此移动主机MN将不会拒绝任何数据DAT,即使数据DAT的地址目的与其第二接口IF2的IP地址IP2不同。
在步骤7)中,路由器MAG2将通信地址HNP2传输至所述移动主机MN,并且该移动主机MN接收所述通信地址HPN2。
在如图3所示的第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当代理移动IP协议被采用时,路由广播请求RA被用于将所述通信地址HNP2从所述路由器MAG2传输至所述移动主机MN(子步骤RX_RA(HPN2,W_IMOD))。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传输通信地址HNP的步骤(步骤6)以及配置所述移动主机MN的步骤(步骤7)被同时执行。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代理移动IP协议被采用时,路由器MAG2使用路由广播请求RA来执行所述两个步骤。
在如图5所示的第二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如下所述,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被用于从所述路由器MAG2向所述的移动主机MN传输所述通信地址HNP2。
DHCP请求DHCP_Q被移动主机MN发送至路由器MAG2,接着将该请求转发至DHCP服务器DHCP_SRV(子步骤7a)。该DHCP服务器DHCP_SRV反馈被保存至路由器MAG2的通信地址HNP2,接着采用DHCP应答DHCP_R(子步骤7b)将其转发至移动主机MN。由于DHCP协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对其详述。
需要注意的是,当采用如图5所示的代理移动IP协议时,该第二实施例也可以被实施。在此情况下,路由器广播请求RA包括告知移动主机MN使用DHCP协议来获取通信地址HNP2的指示符I(M比特位)。
在步骤8)中,当接收到通信地址HNP2,移动主机MN采用与第二网络接口IF2相关联的第二目标地址IP2=2001::2来对其进行设置。
故移动主机MN配置通信地址HNP2以能够接收/发送一些数据DAT。
在步骤9)中,路由器MAG2发起本地代理LMA和第二网络NTW2的路由器MAG2之间的数据通道TUNN,以将数据发送至与第二网络NTW2相连接的移动主机MN(步骤INIT_TUNN)。
该数据通道TUNN允许将数据DAT由本地代理LMA转移至路由器MAG2。
因此,在步骤10)中,通信对端CN将一些数据DAT连同第一IP地址IP1=2001::1的目标地址IPDEST一起发送,也就是说,目的定位至移动主机MN的第一接口IF1,因其需要使用第一网络NTW1(步骤TX1(DAT,HPN2));所述数据DAT先被发送至移动主机MN所属本地网络NTWH的本地代理LMA。
当由所述源目标地址IPSRC=CN接收到所述数据DAT时,在步骤11)中,本地代理LMA通过数据通道TUNN将该数据DAT传输至第二路由器MAG2(步骤TX2(DAT,HNP2,PCK,pCOA2))。对所述数据的隧道操作(tunneling)采用第二路由器MAG2的代理地址pCOA2。所述隧道操作能将来自通信对端CN的所述数据DAT封装在与代理地址pCOA2相关的数据包PCK中。为此,在执行隧道操作时使用了绑定表TBCE中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隧道操作建立了虚拟的本地连接:移动主机MN认为自身被固定于本地代理LMA,但实际上却与路由器MAG2物理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在如图3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地代理LMA已决定减少第一网络NTW1中的传输数据,并因此已决定通过移动主机MN的第二接口IF2(并且因此通过第二网络NTW2)发送目的定位至移动主机MN的第一接口IF1的一些数据(并且因此旨在通过第一网络NTW1来被发送)来执行一些网络负载平衡。需要说明的是,本地代理LMA的执行一些负载平衡的决定依赖于本地网络NTW的网络策略。
在步骤12)中,当接收到所述数据包PCK后,路由器MAG2执行反隧道操作(de-tunneling),并采用相关联的通信地址HNP2将数据DAT发送至移动主机MN的第二网络接口IF2(步骤TX3(DAT,HNP2))。
故当该移动主机MN的第二网络接口IF2被配置为弱主机模式时,其将静默接受数据DAT而不会检测所述被发送数据DAT的目标地址,该目标地址为第一IP地址IP1=2001::1。
应可理解的是,前述各个步骤的顺序已被提及并在各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示出。当然,任何可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步骤顺序均可被执行。例如,步骤9)可在步骤1)之前执行,或者,步骤6)可在步骤5)之前执行。
故可从前述内容中了解,如图6所示的第一方法MTH1由路由器MAG2执行,用于发起本地网络NTWH中的移动主机MN与通信对端CN之间的、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NTW1,NTW2的通信,所述移动主机MN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NTW1,NTW2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IF1,IF2。所述第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移动主机MN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NTW2;
-接收对通讯地址HNP的请求RS;
-将所述通讯地址(HNP)传输至所述移动主机(MN);以及,
-采用预定模式指标W_IMOO来配置所述移动主机MN,以使所述移动主机MN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IF2接收通信对端CN向第一网络接口IF1发送的一些数据DAT。
此外,如图7所示的第二方法MTH2由移动主机MN执行,用于发起与通信对端CN之间的、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NTW1,NTW2的通信的第二方法MTH2,移动主机MN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NTW1,NTW2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IF1,IF2。所述第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入至所述第一网络NTW1;
-请求通信地址HNP;
-接收通信地址HNP;以及,
-基于预定模式指标W_IMOO来被配置,以能够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IF2接收通信对端CN向第一网络接口IF1发送的一些数据DAT。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DHCP协议来将通信地址HNP2反馈至移动主机MN的第二非限制性实施例用虚线矩形示意。
应可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受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实施例的变形以及任何更改方案能够被实施。在此方面,做出如下说明。
应可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用途。
本发明可使用除了PMIP协议之外的任何其他网络协议,只要该网络协议允许对移动主机MN进行配置以使其能够在一个接口上接收到原本并非定位至该接口的一些数据。
应可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例如,除了路由器请求或路由广播请求以外的其他请求,如专有请求等均可使用。
应可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原理不受任何实施方式的限制。
当硬件或软件中的任一模块能执行多种功能时,所述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的功能可用硬件和/或软件中的模块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在此不排除集成多项硬件和/或软件来执行一项功能。例如,传输通信地址的步骤4b)可与配置所述移动主机的步骤5)结合以形成单一功能模块,而无需修改根据本发明的发起方法。
所述硬件或软件的模块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分别通过有线电子电路,或者适当编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等。第一计算机程序产品PG1能包含于计算机或路由器MAG中。第二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包含于计算机或移动主机MN中。所述路由器MAG和所述移动主机MN分别包括前文所述的单元控制,所述控制单元为上述的硬件或软件模块。
计算机程序产品PG1包括第一组指令。
因此,该组指令包含于,例如,计算机可编程存储器中或者路由器存储器中,可使该计算机或该路由器执行第一启动方法中的不同步骤。
计算机程序产品PG1包括第二组指令。因此,该组指令包含于,例如,计算机可编程存储器中或者路由器存储器中,可使该计算机或该路由器执行第二启动方法中的不同步骤。
该组指令可通过读取诸如磁盘等数据载体,而被载入至可编程存储器中。服务提供商也能通过通信网络,如英特网等,而使该组指令能够被获取。
因此,本发明进一步包括如下优点:
-本发明允许通过不同网络的移动主机在不同的接口上执行数据负载平衡;
-易于实现;
-允许移动主机在网络接入中自动进行配置;
-移动主机无需客户端来管理多宿;
-可应用于具有广泛应用的基于IPV6的移动主机;
-可应用于具有多宿功能的移动主机,因此可被广泛使用。
-可应用于采用代理移动IP协议的情况,因此从移动主机的角度来看,网络系统仍表现为单连接,也就是说,即使移动主机的接入点变为网络系统中的另一个网络,移动主机不会检测到其双层连接关系的任何变化。
-当使用代理移动IP协议时,可采用已在所述代理移动IP协议中使用的请求。在此情况下,无需执行专有请求。
任何下述权利要求的引用标识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定。很明显的是,动词“包括”及其变化形式并不排除任一权利要求定义之外的任何其他步骤或元素的存在。在步骤或元素前的前缀“a”和“an”并不排除所述步骤或元素的复数情形。

Claims (17)

1.一种路由器(MAG2),能够与本地网络(NTWH)中的移动主机(MN)协作,以发起所述移动主机(MN)与通信对端(CN)之间、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NTW1,NTW2)的通信,所述移动主机(MN)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NTW1,NTW2)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IF1,IF2),所述路由器(MAG2)能进一步:
-将所述移动主机(MN)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NTW2);
-接收对通讯地址(HNP)的请求(RS);
-将所述通讯地址(HNP)传输至所述移动主机(MN);以及,
-采用预定模式指标(W_IMOO)来配置所述移动主机(MN),以使所述移动主机(MN)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IF2)接收通信对端(CN)向第一网络接口(IF1)发送的一些数据(DA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MAG2),其中,所述路由器(MAG2)能够进一步由所述本地网络(NTWH)的本地代理(LMA)处接收所述移动主机(MN)的配置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由器(MAG2),其中,所述路由器(MAG2)能够进一步在所述本地网络(NTWH)的本地代理(LMA)与移动主机(MN)之间的绑定表(TBCE)中创建相应的表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路由器(MAG2),其中,所述路由器(MAG2)能够进一步执行传输通信地址(HNP)的步骤和配置所述移动主机(MN)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路由器(MAG2),其中,所述路由器(MAG2)使用代理移动IP协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由器(MAG2),其中,所述路由器(MAG2)为移动接入网关,且能够与其协作的所述本地代理(LMA)为本地移动锚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路由器(MAG2),其中,所述预定模式指标(W_IMOO)定义了弱主机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路由器(MAG2),其中,所述路由器(MAG2)使用路由广播请求(RA)来执行基于预定模式指标(W_IMOO)配置所述移动主机(MN)的步骤。
9.一种本地网络(NTWH)中的移动主机(MN),能够与路由器(MAG2)协作,以发起与通信对端(CN)之间的、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NTW1,NTW2)的通信,所述移动主机(MN)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NTW1,NTW2)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IF1,IF2),所述移动主机(MN)能够进一步:
-接入至所述第二网络(NTW2);
-请求通信地址(HNP);
-接收通信地址(HNP);以及,
-基于预定模式指标(W_IMOO)来被配置,以能够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IF2)接收通信对端(CN)向第一网络接口(IF1)发送的一些数据(DAT)。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主机(MN),其中,所述移动主机(MN)能够进一步根据与所述第二网络接口(IF2)相关联的第二目标地址(IP2)来设置所述通讯地址(HNP)。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移动主机(MN),其中,所述移动主机(MN)使用代理移动IP协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主机(MN),其中,所述预定模式指标(W_IMOO)定义了弱主机模式。
13.一种网络系统(N),用于发起本地网络(NTWH)中的移动主机(MN)与通信对端(CN)之间的、至少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NTW1),NTW2)中经由路由器(MAG2)进行的通信,所述移动主机(MN)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NTW1,NTW2)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IF1,IF2),所述网络系统(N)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路由器(MAG2),以及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主机(MN)。
14.一种用于发起本地网络(NTWH)中的移动主机(MN)与通信对端(CN)之间的、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NTW1,NTW2)的通信的第一方法(MTH1),所述移动主机(MN)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NTW1,NTW2)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IF1,IF2),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移动主机(MN)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NTW2);
-接收对通讯地址(HNP)的请求(RS);
-将所述通讯地址(HNP)传输至所述移动主机(MN);以及,
-采用预定模式指标(W_IMOO)来配置所述移动主机(MN),以使所述移动主机(MN)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IF2)接收通信对端(CN)向第一网络接口(IF1)发送的一些数据(DAT)。
15.一种用于发起与通信对端(CN)之间的、至少经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NTW1,NTW2)的通信的第二方法(MTH2),移动主机(MN)至少包括能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NTW1,NTW2)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第二网络接口(IF1,IF2),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入至所述第一网络(NTW1);
-请求通信地址(HNP);
-接收通信地址(HNP);以及,
-基于预定模式指标(W_IMOO)来被配置,以能够通过其第二网络接口(IF2)接收通信对端(CN)向第一网络接口(IF1)发送的一些数据(DAT)。
16.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组指令,当该组指令被载入至所述计算机后,可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方法。
17.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组指令,当该组指令被载入至所述计算机后,可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二方法。
CN201080027883.5A 2009-06-22 2010-06-18 一种用于发起移动主机和通信对端间的通信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48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9163413A EP2268089A1 (en) 2009-06-22 2009-06-22 A method for initializing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mobile host and a correspondent node
EP09163413.9 2009-06-22
PCT/EP2010/058661 WO2010149594A1 (en) 2009-06-22 2010-06-18 A method for initializing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mobile host and a correspondent no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4880A true CN102804880A (zh) 2012-11-28
CN102804880B CN102804880B (zh) 2015-09-16

Family

ID=41273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788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4880B (zh) 2009-06-22 2010-06-18 一种用于发起移动主机和通信对端间的通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30994B2 (zh)
EP (1) EP2268089A1 (zh)
JP (1) JP5480374B2 (zh)
KR (1) KR101415138B1 (zh)
CN (1) CN102804880B (zh)
WO (1) WO20101495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01163A1 (en) * 2011-03-18 2012-09-19 Alcatel Lucent Traffic offload in a multi-acc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network-based IP mobility
US8824395B2 (en) * 2011-10-25 2014-09-0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Dynamic selection of host-based or network-based mobility protoco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457A (zh) * 2006-11-09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本地移动管理域中路由优化的切换方法
CN101321384A (zh) * 2007-06-08 2008-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发路由优化的方法、装置及代理移动ip系统
CN101383756A (zh) * 2007-09-07 2009-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优化方法、系统和代理移动ip客户端
US20090122750A1 (en) * 2007-11-12 2009-05-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Support for Proxy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Route Optimization Protoc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2051B (en) * 2002-08-09 2005-05-01 Quanta Com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using multiple separate tunnel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457A (zh) * 2006-11-09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本地移动管理域中路由优化的切换方法
CN101321384A (zh) * 2007-06-08 2008-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发路由优化的方法、装置及代理移动ip系统
CN101383756A (zh) * 2007-09-07 2009-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优化方法、系统和代理移动ip客户端
US20090122750A1 (en) * 2007-11-12 2009-05-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Support for Proxy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Route Optimization Protoc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80374B2 (ja) 2014-04-23
WO2010149594A1 (en) 2010-12-29
US20120207090A1 (en) 2012-08-16
KR101415138B1 (ko) 2014-08-06
EP2268089A1 (en) 2010-12-29
JP2012531157A (ja) 2012-12-06
US9030994B2 (en) 2015-05-12
CN102804880B (zh) 2015-09-16
KR20120035925A (ko) 2012-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9807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mobile terminal
US8179840B2 (en) Method for extending mobile IP and AAA to enable integrated support for local access and roaming access connectivity
JP4903798B2 (ja) 同時ホーム及びフォーリ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を備える複数のインタフェースモバイル・ノード
US951649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PMIPv6 route optimization protocol
CN103458477B (zh) 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中执行的方法和信息服务器
KR101119454B1 (ko) 홈 에이전트의 자동 선택
US8040845B2 (en) Efficient routing between a mobile node and a correspondent node in a proxy mobile IP network
US7515590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224721A (zh) 向访问网络链接或移交时的安全隧道建立
US837957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twork mobility management in proxy mobile IPv6 network
CN114467322A (zh) 用于启用对身份模块中的简档的远程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316035A1 (en) Posi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vice, network edge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10024173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dress verification during multiple addresses registration
US2010020866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nd network node
US201201632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OBILITY BASED ON FLOW IN PMIPv6
CN102804880B (zh) 一种用于发起移动主机和通信对端间的通信的方法
JP537035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転送ノード、移動ノード、サーバ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541516A (ja) IPv6通信相手ノード及び移動IPv6ノード間の通信方法、並びに通信相手ノードプロキシーゲートウエイ
JP2006005607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ルータ
US8730907B2 (e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location registration messages and data packe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590762B1 (ko) IPv6 기반 인터넷망 시스템 및 상기 인터넷망시스템에서 이동노드의 이동 감지 방법
KR101223047B1 (ko) 모바일 액세스 게이트웨이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동성 제어 방법
CN101640875A (zh) 移动网络的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10147686A (ja) 経路最適化のための情報交換方法、モバイルノード、アクセスゲートウェイ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CN101562555A (zh) 数据报文封装方法、相应的通信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