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4530B - 电气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气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4530B
CN102804530B CN201180014174.8A CN201180014174A CN102804530B CN 102804530 B CN102804530 B CN 102804530B CN 201180014174 A CN201180014174 A CN 201180014174A CN 102804530 B CN102804530 B CN 1028045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 shell
connecting duct
fluid
electrical switchgear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41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4530A (zh
Inventor
N.鲁西
T.玛吉儿
M.梅恩赫兹
C.鲁斯尼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2804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4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4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45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35Gas-insulated switchge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52Cooling of switch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Circuit Breaker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开关装置,其包括具有第一连接导管(10)和第二连接导管(11)的断路器单元。所述断路器单元布置在流体密封的封装壳体(1)内部。该封装壳体以电绝缘的流体填充。此外,断路器单元至少部分地由屏蔽壳体(12)包围。所述第一连接导管(10)具有用于所述流体的流动通道,该流动通道以第一通入口通入所述屏蔽壳体(12)的内部,并且以第二通入口通入所述屏蔽壳体(12)的外部。

Description

电气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开关装置,该电气开关装置带有一个具有第一连接导管和第二连接导管的断路器单元并且带有流体密封的封装壳体,该封装壳体包围断路器单元并且以电绝缘的流体填充,以及带有至少部分包围断路器单元的屏蔽壳体。
背景技术
这种电气开关装置例如由欧洲专利申请EP0744803A2已知。在该申请中描述了一种电气开关装置,作为用于金属包封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断电器。这种断电器具有一个带有第一和第二连接导管的断路器单元。该断路器单元设置在流体密封的封装壳体的内部。封装壳体的内部填充电绝缘的流体。此外,断路器单元用屏蔽壳体包围,该屏蔽壳体赋予断路器单元一种介电上有利的构造。
封装壳体防止电绝缘的流体流出。由此使限定所需电绝缘流体的容积并且将较耗费的流体用于电绝缘能够实现。
断路器单元借助其两个连接导管一般被引起相应的电流热效应的电流穿过。封闭的电绝缘的流体仅能够以一定的程度吸收并且传递热量。
一方面期望减小这种封装壳体的空间尺寸以及减少对电绝缘流体的需求。但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同样减小了输入到电绝缘流体中的热量。也只能以有限的程度通过电绝缘流体将热量输出给封装壳体。为了防止断路器单元不被许可的过热,限制断路器单元的电流负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气开关装置,该电气开关装置可以在紧凑的尺寸设计的同时承受更大的电流负载。
按本发明,该技术问题在开头所述类型的电气开关装置中由此解决,第一连接导管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流体的流动通道,该流动通道以第一通入口通入屏蔽壳体的内部并且以第二通入口通入屏蔽壳体的外部。
若第一连接导管配备有流动通道,则可行的是,从屏蔽壳体的内部导出流体并且让屏蔽壳体外部的流体可以进入封装壳体。因此,位于断路器单元内部区域中的流体可以以更好的方式排出并因此也将热量从断路器单元的中央区域中引出。在断路器单元的内部存在使两个连接导管相互连接的电流通路,以便电流也达到断路器单元的内部。由于屏蔽壳体该区域也可以不自由地被带电流体环流,从而在该处也导致增强的加热。流动通道现在可以有针对性地辅助在屏蔽壳体内部的流动。
在此,屏蔽壳体可以设计成使屏蔽壳体至少部分还承担连接导管的功能。但也可以规定,屏蔽壳体仅施加有至少一个或两个连接导管的电位,以便造成电屏蔽效果。电流可以与屏蔽壳体无关地从第一连接导管流动至第二连接导管,反之从第二连接导管流动至第一连接导管。在断路器单元的第一与第二连接导管之间构造断路间隔,亦即,它可以借助断路器单元引起第一与第二连接导管之间的电位分离。因此,可以中断一条通过断路器单元的电流通路或再建立该电流通路。
屏蔽壳体在此能够解决该技术问题,使断路器单元至少局部具有介电上有利的包络轮廓。
流体密封的封装壳体设计成导电的,并且可施加有接地电位。而连接导管以及屏蔽壳体可施加有明显更高的电位,例如几千伏或几十万伏。在封装壳体防止电绝缘的流体从封装壳体中流出的内壁面与位于封装壳体的内部的、相对封装壳体电位更高的构件之间由于电位差而产生使电绝缘的流体介电加载的电场。通过提高工作电压可以致使在电绝缘的流体的内部放电。
电绝缘的流体与周围环境条件,亦即,尤其是电绝缘流体的密度有关,该密度基本上由封装壳体内部的流体压力和主导的温度确定。此外,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流体在较短路径上获得较高的电绝缘流体击穿强度。在此尤其是气体,如六氟化硫、氮气或由六氟化硫与氮气组成的混合气已证实是有效果的。电绝缘的流体可以在封装壳体的内部施加有几巴的压力,以便封装壳体内部的压力大于本身包围封装壳体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因此,在封闭壳体内部与封闭壳体外部之间存在一个压力差,其中,在封装壳体不密封的情况下,电绝缘流体流出到环境中。由此,首先防止封装壳体内部被从封装壳体周围再流入的流体污染。封装壳体的泄漏可以在相应地监测电绝缘流体时及时地获知。
流动通道例如布置在连接导管之一的内部,以便不必为布置单独的流动通道设计附加的结构空间。因此,第一连接导管例如可以为管状,该管这样相对屏蔽壳体布置,使得流动通道的第一通入口通入屏蔽壳体的内部,但流动通道的另一端以第二通入口通入屏蔽壳体外部但却在封装壳体的内部。连接导管例如可以具有圆环形的横截面并且设计成棱柱。在此例如可以规定,第一连接导管持久地与屏蔽壳体导电连接。但也可以规定,屏蔽壳体与第一封装壳体电绝缘地布置。在此尤其有利的是,流动通道伸入屏蔽壳体这样远,使得流动通道的通入口伸出屏蔽壳体的内壁并且流体可以从与屏蔽壳体的内壁间隔的中央区域流入。为此,屏蔽壳体的内壁应当与第一通入口所在的内壁不同。
在此有利的是,连接导管贯穿屏蔽壳体的壳体壁,亦即,一方面,流体可以在屏蔽壳体的内部尽可能与屏蔽壳体的壳体壁间隔地吸入流动通道中,同样流体可以从流动通道中与屏蔽壳体间隔地流出。因此与屏蔽壳体的形状无关地,可以促使电绝缘的流体从屏蔽壳体的内部进入封闭壳体的远距离区域中的循环。
通过流动通道可以获得一种可能性,让流体贯穿流动壳体的壁,而不必在贯穿时使流体与屏蔽壳体的壳体壁接触。
在此有利的是,流动通道的主轴线位于垂直线上,以便在断路器单元的内部加热的流体在对流驱动下穿过流动通道。流动通道在此起烟囱类型的作用并且附加地促进流体流。
另一种有利的结构设计可以规定,第一连接导管在耦连件处终止,该耦连件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定向的凹缺口。
通过耦连件使第一连接导管能够封闭。作为耦连件可以使用不同的结构。借助耦连件,第一连接导管并因此断路器单元可导电地耦合到待分离或待接通的电流通路中。该耦连件例如设计成管状,其中,耦连件包围第二通入口并且从连接导管的第二通入口中流出的电绝缘的流体通过径向定向的凹缺口沿径向绕行。该凹缺口或这些凹缺口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横截面,例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圆形、椭圆形、缝隙形等的横截面。因此,可行的是,第一连接导管例如成形为管状并且在中央配设流动通道。通过耦连件,第一连接导管例如可以与汇流排连接,其中,汇流排可以与第一连接导管的结构设计无关地任意设计。因此,按本发明的电气开关装置也可能集成在现有的设备中并且通过流体改善的穿流有利地影响其电流负载。
耦连件例如可以设计成套筒形,以便插塞接点类型的第一连接导管可以插入耦连件的套筒孔中并且通过该插接实现第一连接导管的电接触。该耦连件例如可以具有机械稳定的支承体,在该支承体中使用接触元件,以便导电地接触第一连接导管。作为接触元件例如可以在支承体中使用弹簧元件,该接触元件弹性变形地压装到第一连接导管上。例如弹簧加载的或本身弹性的接触爪可以用作弹簧元件。
耦连件例如设计成,使得支承体设计成管状,其中,分别在耦连件的管状支承体的端侧设有套筒孔,第一连接导管和另一个连接元件,例如汇流排可插入该套筒孔中,其中,建立一种第一连接导管与另一个连接元件通过耦连件的跨接和电接触。耦连件的径向定向的凹缺口例如可以由接触元件跨接并且至少部分地被它遮盖,以便流出第一连接导管的通入口的电绝缘的流体流在经过耦连件的径向定向的凹缺口之前绕流所述接触元件。因此,耦连件同样被流体流贯穿并因此被冷却。
此外,可以有利地规定,该耦连件具有多个径向定向的凹缺口,该凹缺口轴向间隔地环形围绕地布置。
多个凹缺口环形的布置允许,从第一通入口流出的流体流转向并且从多个径向流出。因此可行的是,将一些横截面小的凹缺口引入耦连件中,但耦连件在这些凹缺口相加时具有一个足够大的横截面,以便让流体流从耦连件中流出。尤其在至少部分地覆盖/遮盖凹缺口时通过多个凹缺口可以提供足够大的横截面。在此有利的是,多个凹缺口分别分布在耦连件圆周上的多个环形轨道上,由此可能提供在耦连件上足够的壁厚,以保证整个装置具有足够的机械承载能力。这些凹缺口可以优选均匀分布地设置在其各自的环形轨道上,其中,在彼此直接相邻的环形轨道上凹缺口的位置沿圆周方向彼此错移。从而防止过度削弱耦连件的机械强度。在此,可以有利地规定,这些凹缺口分别设计成长形孔形式。
另一种结构设计可以规定,第一连接导管贯穿屏蔽壳体,其中,在贯穿区域中并且在第一连接导管与屏蔽壳体之间设置用于流体的通道。
第一连接导管对屏蔽壳体的贯穿允许了在连接导管的贯穿区域内构造用于流体的通道。该通道可以在此有利地一端被连接导管限定,另一端被屏蔽壳体本身限定。通道应当有利地是自成一体地围绕第一连接导管的通道,优选环形地围绕第一连接导管的通道。为了限定该通道,可以采用第一连接导管的外周面。通过屏蔽壳体的壳体壁可以形成限定该通道的另一条立体边。优选可以在第一连接导管的贯穿区域内并且在连接导管和屏蔽壳体之间设置环形的通道,以便在屏蔽壳体与第一连接导管之间的该部位处不存在导电连接。因此,可行的是,第一连接导管在其内部一方面具有流动通道,另一方面在其外圆周上并且在第一连接导管贯穿屏蔽壳体的区域内被附加的通道包围。该第一连接导管既可以在外周面也可以在内周面被电绝缘的流体环流。由此,引起特别有效的冷却,因为与贯穿区域直接相邻地位于屏蔽壳体中的、电绝缘的流体能够在第一连接件的贯穿部位区域内流出而进入屏蔽壳体中。第一连接导管可以附加地从远离屏蔽壳体的贯穿区域的中央区域中导出流体。因此,能够实现改善地流经屏蔽壳体,其中,使加热的流体能够从屏蔽壳体的很多区域排出。从而防止在屏蔽壳体的内部出现此处流体仅对热交换做出很小贡献的区段。这种区段是不利的,因为在该处也会发生加热电绝缘的流体的聚集。此外,有利的是,从贯穿区域中的通道流出的流体沿第一连接导管延伸的方向在外周面上引导。从贯穿区域中的通道流出的流体可以有利地引导到从耦连件的凹缺口径向流出的流体中。通过两个流体流的汇合,进行打旋(Durchwirbeln)和混合。
在两个流体流的汇合(Ineinanderlenken)时,附加地混合包围断路器单元的电绝缘的流体,从而辅助冷却从断路器单元排出的电绝缘的流体。
另一种有利的结构方案可以规定,开关装置的接触件可沿移动轴线移动通过屏蔽壳体的壳体壁,其中,流动通道从相对移动轴线的径向通入屏蔽壳体。
在断路器单元的第一连接导管与第二连接导管之间构造电开关部位,该电开关部位用于建立或中断电流通路。为此,可以规定,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导管之间设置可移动的接触件,该接触件可以建立或断开一条位于两个连接导管之间的电流通路。该接触件例如可以设计成,它可沿移动轴线移动并且可以在断开电流通路时给开关部位填充电绝缘的流体。通过移动轴线横向于流动通道的主延伸方向布置,可以在移动轴线的区域内,也就是在可移动接触件的区域内,使加热的流体容易通过流动通道排出。例如可以在开关接触件上断开或建立电流通路时产生与电绝缘的流体和接触件的热负载相联系的断路电弧或火花放电。通过第一通入口在外周面的布置,接触件可以在第一连接导管的第一通入口前方移动,因此,虽然通入口较小,但可移动的接触件在通入口前方沿着较大的范围移动。因此,尤其在断开过程中可以实现可驱动的接触件改善的冷却。若移动轴线现在导引穿过屏蔽壳体的壳体壁,则也存在可以让在该移动轨道上导引的接触件贯穿壳体壁的可能性。例如可以规定,在断路的状态下接触件完全支承在屏蔽壳体的内部。由此,接触件介电屏蔽。该接触件例如可以通过位于断路器单元的屏蔽壳体内部的滑动式接触装置支承、导引并且电接触。可沿移动轴线移动的接触件也称作可驱动的接触件。
作为配合接触件,断路器单元具有位置固定的配合接触件,接触件可以插入该配合接触件中。为此,配合接触件例如可以设计成可驱动的接触件所导入的套筒的类型。为了屏蔽配合接触件,它可以被具有环形外轮廓的屏蔽单元包围,其中,在位于远离可驱动的接触件的一侧的底座上形成凹缺口的环,电绝缘的流体也可以从底座侧经过该凹缺口流到配合接触件上。通过这些凹缺口,配合接触件可以被流体流贯穿,其中,一方面流体可以通过凹缺口流入并且通过配合接触件套筒形的孔流出,反之亦然。此外,也可以规定,优选通过配合接触件的底座区域内的凹缺口进行流入和流出。该配合接触件可以用作第二连接导管。
另一种有利设计可以规定,电气开关装置是直角断电器。
断电器是一种用于打开或关闭电流通路的电气开关装置。断电器在此总是在无电流状态下接通,因为断电器由于缺乏灭弧装置而不能应对开关电弧,除了放电现象之外。在直角断电器中,两个连接导管这样相互定向,使得这两个连接导管的主轴线彼此成角度,优选成直角。因此,一方面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将运动施加到可移动的接触件上,例如通过借助电绝缘的驱动杆进行的耦合来施加。另一方面,这种直角断电器可以以紧凑的方式定位在不同的拐角空间中,以便建立绝缘间隔。
在此可以有利地规定,该屏蔽壳体具有旋转对称的包络轮廓,其中,第一连接导管设置在屏蔽壳体的第一端侧。
带有旋转对称的包络轮廓的屏蔽壳体的优点是,屏蔽壳体的旋转轴线可以与两个连接导管之一的主轴线共轴地定向,其中,另一个连接导管的主轴线与之横向地布置。因此可以有利地规定,第一连接导管位于屏蔽壳体的第一端侧,由此,流动通道基本上在该端侧区域内流入屏蔽壳体并且优选在第一端侧的区域内通入。
它的另一种有利的结构方案规定,屏蔽壳体具有第二端侧并且就端面而言径向扩宽的区段位于第一和第二端侧之间并且所述径向扩宽的区段具有由移动轴线穿过的孔。
屏蔽壳体在两个端侧之间的径向扩宽部允许在屏蔽壳体内部容纳可移动的接触件并且它完全介电屏蔽地定位在屏蔽壳体的内部,例如其断开位置中。通过径向扩宽的区段的外周区域内的孔,可移动的接触件可以从屏蔽壳体中移出并且沿位置固定的配合接触件的方向移动并且与该配合接触件点接触。
有利地可以规定,从第二端侧到径向扩宽的区段设置圆锥形过渡段,在圆锥形的过渡段中,设置至少一个贯穿屏蔽壳体的壳体壁的凹缺口。
通过凹缺口在圆锥形过渡段中的布置,能够让电绝缘的流体流入或流出屏蔽壳体。因此,当第一连接导管布置在屏蔽壳体的第一端侧时,电绝缘的流体能够经由第一连接导管从屏蔽壳体的内部导出并且电绝缘的流体经由圆锥形过渡段中的凹缺口进入并且再流入屏蔽壳体。因此,可以在屏蔽壳体的内部产生沿第一方向,亦即,平行于主轴线之一,尤其优选平行于第一连接导管的主轴线的流体流,然而,从第一连接导管的贯穿区域中的通道流出的以及从第一连接导管的第二通入口流出的、在屏蔽壳体的外周面外侧的电绝缘的流体沿相反的方向流回,以便屏蔽壳体的内侧沿第一方向由电绝缘的流体流环流并且屏蔽壳体的外表面由流体流沿相反的第二方向环流。因此,屏蔽壳体的内侧以及外侧被冷却并且在电气开关装置的内部促进穿流并且通风。
附图说明
下面在附图中示意地示出接下来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可驱动的接触件处于断开位置的电气开关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可驱动的接触件处于接通位置的电气开关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配合接触件的屏蔽单元的多个视图,
图4是耦连件的外周面以及端面视图,
图5是耦连件的剖面图,以及
图6是耦连件的接触点的可选构造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例如根据图1描述电气开关装置的结构。
按图1的电气开关装置具有流体密封的封装壳体1。流体密封的封装壳体1当前成型为金属的铸造壳体,其中,封装壳体1具有第一主轴线2以及第二主轴线3。两个主轴线2,3彼此垂直并且彼此相交。在第一主轴线2的相反两端设有封装壳体1的第一法兰4以及第二法兰5。在第二主轴线3的第一端部处设有第三法兰6。三个法兰4,5,6具有圆环形的法兰片并且分别与第一或第二主轴线2共轴地定向。在法兰片中引入凹缺口,通过该凹缺口,法兰4,5,6可以与其它的部件以螺纹方式连接,亦即,法兰连接。当前规定,圆盘绝缘子7法兰连接到法兰4,5,6上。圆盘绝缘子7分别具有一个电绝缘的漏斗形的绝缘体7a。漏斗形的绝缘体7a在其外圆周上配备有机械稳定的框架,固定在法兰4,5,6的法兰片的凹缺口中的固定元件伸出该机械稳定的框架。圆盘绝缘子7流体密封地封闭法兰4,5,6,以防止流体穿过法兰4,5,6。
在第二主轴线3的远离第三法兰6的一侧,封装壳体1配有传动装置壳体8。该传动装置壳体8与封装壳体1一体式地连接并且具有装配孔,该传动装置壳体通过装配孔盖9流体密封地封闭。通过装配孔可以伸手到封装壳体1的内部进行抓取。
封装壳体1的内部配有断路器单元,该断路器单元具有第一连接导管10以及第二连接导管11。该第一连接导管10构造成管形,并且与第一主轴线2共轴地定向。该第二连接导管11与位置固定的配合接触件邻接并且支承在第三法兰6的圆盘绝缘子7的漏斗形绝缘体7a上。该第二连接导管11与第二主轴线3共轴地定向。该第二连接导管11设计成销形。
该断路器单元具有屏蔽壳体12。该屏蔽壳体12配设有第一端侧12a以及第二端侧12b。该屏蔽壳体12设有基本上旋转对称的包络轮廓并且与第一主轴线2共轴地定向。该屏蔽壳体12通过其第二端侧12b与第二法兰5的圆盘绝缘子7的漏斗形绝缘体7a连接并且角度固定地支承在其上。通过第二法兰5的圆盘绝缘子7的漏斗形绝缘体7a,屏蔽壳体12机械地夹持在封装壳体1上并且与其电绝缘地定位。在第一端侧12a与第二端侧12b之间,屏蔽壳体具有径向扩宽的区段。该径向扩宽的区段包围两个主轴线2,3的交点。径向扩宽的区段在第二主轴线3的区域内由第一凹缺口13以及第二凹缺口14贯穿。该凹缺口13,14设置为基本上轴向前后相继地布置,其中,第二主轴线3延伸穿过两个凹缺口13,14。该第二主轴线3限定可驱动的接触件15的移动轴线。该可驱动的接触件15以第一端部面朝第二连接导管11。电绝缘的驱动杆16与该可驱动的接触件15的背对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耦连。该驱动杆16伸入传动装置壳体8中。在传动装置壳体8中设有逆向传动装置,该逆向传动装置流体密封地耦合入封装壳体1内部中的运动,以便驱动杆16会引起可驱动的接触件15沿第二主轴线3的运动。
在屏蔽壳体12的内部支承有滑动式接触装置17的可驱动的接触件。该滑动式接触装置17在屏蔽壳体12的内部支承在该接触件上。该滑动式接触装置17具有多个径向围绕第二主轴线3分布的接触爪,该接触爪抵靠可驱动的接触件15的外周面。滑动式接触装置17的可移动的接触爪导电地与第一连接导管10连接。该电气滑动式接触装置17在此这样地与第一连接导管10连接,使得第一通入口与移动轴线径向地布置,以便流动通道横向于可移动的接触件15的移动轴线延伸。该可驱动的接触件15从第一通入口前方导引经过。
滑动式接触装置17导电地与屏蔽壳体12接触。因此,第一连接导管10的电位从第一连接导管10起通过滑动式接触装置17传递到屏蔽壳体12上。第一连接导管10与滑动式接触装置17导电的连接以及屏蔽壳体12与滑动式接触装置17导电的连接在此与电气开关装置的开关状态或可驱动的接触件15的位置有关地存在。
当前,在第一连接导管10通过滑动式接触装置17和屏蔽壳体12之间的导电连接设计成电流通路,以便给出在各漏斗形的绝缘体7a之间并且在第一法兰4与第二法兰5之间持久的电流通路。该电流通路可以延伸穿过其它的部件也可以穿过漏斗形的绝缘体7a。
通过可开关的接触件15可开关持久地在第一法兰4与第二法兰5之间延伸的电流通路的支路。
该第一连接导管10贯穿屏蔽壳体12,其中,屏蔽壳体12在第一连接件10的贯穿区域内限定一个通道18,该通道18环形地包围第一连接导管10。该第一连接导管10在屏蔽壳体12的内部支承在滑动式接触装置上。该第一连接导管10在屏蔽壳体12的外部被耦连件19包围。该第一连接导管10以其第二通入口终止于耦连件19的内部。该耦连件19是一种在第一连接导管10与进入第一法兰4的圆盘绝缘子7的漏斗形绝缘体7a中的另一个连接元件20之间的导电连接。
借助可驱动的接触件15,在第一连接导管10与第二连接导管11之间可建立电流通路或中断电流通路。在图1中,表示电气开关装置的“打开”位置,亦即,在第一连接导管10与第二连接导管11之间具有电绝缘的区段。该电绝缘的区段也称为断路间隔或开关部位。因为封装壳体1的内部填充有电绝缘的流体,所以断路间隔也电绝缘地填充,以便在第一连接导管10与第二连接导管11之间中断电流通路。
屏蔽壳体12具有圆锥形的过渡区域,在该圆锥形的过渡区域处,给出一种自第二端侧12b到屏蔽壳体12的径向扩宽区域的连续过渡。在圆锥形的过渡区域内,在屏蔽壳体12的壁中引入凹缺口21,22。电绝缘的流体可以通过该凹缺口21,22流入电气开关装置的断路器单元的屏蔽壳体12的内部。例如通过第一连接导管10贯穿屏蔽壳体12的区域内的通道18能够实现电绝缘的流体从屏蔽壳体12的内部流出。此外,已存在电绝缘的流体通过位于第一连接导管10内部的流动通道流出。该第一连接导管10的流动通道以第一通入口通入屏蔽壳体12的内部。第二通入口设置在连接导管10的另一端部上,该另一端部被耦连件19包围。该流动通道允许电绝缘的流体经由第一通入口流入屏蔽壳体12的内部并且经由第二通入口流出耦连件19的内部。该两个通入口与第一主轴线2共轴地定向并且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导管10的端侧。
该耦连件19具有多个径向的凹缺口,这些径向的凹缺口分布在多条环形轨道上地嵌进外周面。由此,第一连接导管10的流动通道的流体流在流出第二通入口之后径向地改变路线并且导入包围屏蔽壳体12的封装壳体1的区域内。从通道18流出的流体在该区域内与从耦连件19的凹缺口中流出的流体混合。由于增大的容积和充分搅拌而可以冷却从断路器单元导出的流体并且使这些流体减压。该流体在向屏蔽壳体12的外部流出之后沿第一主轴线2回移并且沿第二法兰5的方向下落并且可以经由凹缺口21,22再进入屏蔽壳体12的内部。该回路首先通过温度差驱动。由于这样产生的抽吸,冷却的电绝缘的流体可以经由凹缺口21,22从封装壳体1再流入屏蔽壳体12的内部。
在图1中示出电气开关装置的断路状态。
图2现在示出可移动的,可驱动的接触件15在其接通状态,亦即,在电气开关装置的第一连接导管10与第二连接导管11之间设计一条电流通路并且电流可以从第一连接导管10经由滑动式接触装置17和可驱动的接触件15流到第二连接导管11上。因此,在两个连接导管10,11之间允许电流。由于该电流,加热参与的电导体。因此,也可以加热可驱动的接触件15的区域,该区域也可以在接通的状态下保持在屏蔽壳体12的内部。尤其在滑动式接触装置17的区域内不可避免地增大的接触电阻,因此,在该处产生加热,该加热使屏蔽壳体12内部的电绝缘的流体加热。通过加热的驱动实现经过第一连接导管10的流动通道以及在第一连接导管10的圆周上的通道18的(konvektorische)对流式流动。
通过在第一连接导管10的流动通道中引起的流体流获得了对位于封闭壳体12内部的引流元件改善的冷却。
为了造成附加的冷却,可以规定,第二连接导管11被屏蔽单元23包围。该屏蔽单元23包围第二连接导管11的、屏蔽环类型的配合接触件,其中,该屏蔽环由第三法兰6的圆盘绝缘子7的漏斗形绝缘体7a支撑。在其固定区域上,屏蔽单元23由断开环形结构的凹缺口贯穿,以便也在可驱动的接触件15的接通状态中,如在图2中所示,实现电绝缘的流体充分的穿流屏蔽单元23。
在图3中屏蔽单元23以侧视图示出。该屏蔽单元23具有底座23a,通过该底座23a可将屏蔽单元23固定在第二连接导管11上。该屏蔽单元23具有与第二连接导管11相等的电位。该屏蔽单元23配有基本上环形的外轮廓,以便介电地屏蔽位于内部的区域。在其面朝底座23a的一端,屏蔽单元23由多个凹缺口贯穿,该凹缺口环形地布置在向底座23a过渡的区域内。为此,在图3中,示出通过屏蔽单元23的横截面。此外,在图3中表示沿第二主轴线的方向看向底座23a上的视图。
在图4中,为进一步描述耦连件19描绘的侧视图以及端面视图。耦连件19具有机械支撑的、由多个凹缺口贯穿的基体24。在基体24中的这些凹缺口环绕地布置在第一环形轨道24a、第二环形轨道24b以及第三环形轨道24c上。在基体24中的这些凹缺口分别设计成长形孔。在基体24中的这些凹缺口由布置在基体24内部的接触元件25遮盖。该接触元件25在此至少部分地覆盖基体24中的凹缺口。
在图5中示出剖分由图1、图2和图4中已知的耦连件19的剖面图。旋转对称的构造的基体24中,并且在环绕的凹缺口26嵌入接触元件25。该接触元件25形成环绕的保持架,其中,分别在端侧设置触点。该触点套筒形地设置,以便可以插入相应镜面对称的用于电接触的连接件。因此,例如第一连接导管10可以插入耦连件19的套筒中。在耦连件19的另一个套筒中例如可以插入另一个连接元件20。通过接触元件25,两个共轴定向的第一连接导管10和该另一个连接元件20导电接触。
图6示出接触元件25的各触点结构设计的一种可选的变型。该接触元件25在彼此面对的立体边上设有凹缺口,以便在接触元件25之间形成用于贯穿流体的开口。在触点的区域内,相邻的触点25相互接触,以固定接触元件25上下叠置的位置。

Claims (8)

1.一种电气开关装置,其包括具有第一连接导管(10)和第二连接导管(11)的断路器单元和流体密封的封装壳体(1),该封装壳体包围所述断路器单元并且以电绝缘的流体填充,以及包括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断路器单元的屏蔽壳体(1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导管(10)具有用于所述流体的至少一个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以第一通入口通入所述屏蔽壳体(12)的内部,并且以第二通入口通入所述屏蔽壳体(12)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导管(10)终止于套筒形的耦连件(19),所述耦连件(19)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定向的凹缺口,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导管(10)按插塞接点方式插入耦连件的套筒孔中。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连件(19)具有多个径向定向的凹缺口,该凹缺口轴向间隔地环形围绕地布置。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导管(10)贯穿所述屏蔽壳体(12),其中,在贯穿区域内在所述第一连接导管(10)与所述屏蔽壳体(12)之间设置用于所述流体的通道。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的接触件(15)能够沿移动轴线移动穿过所述屏蔽壳体(12)的壳体壁,其中所述流动通道从相对所述移动轴线的径向通入所述屏蔽壳体。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开关装置是直角断电器。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12)具有旋转对称的包络轮廓,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导管(10)设置在所述屏蔽壳体(12)的第一端侧(12a)。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12)具有第二端侧(12b)并且在第一和第二端侧(12a,12b)之间具有相对所述端侧(12a,12b)径向扩宽的区段并且所述径向扩宽的区段具有开口(13),移动轴线穿过所述开口(13)。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端侧(12b)到所述径向扩宽的区段设有圆锥形过渡段,在圆锥形过渡段内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屏蔽壳体(12)的壳体壁的凹缺口(21,22)。
CN201180014174.8A 2010-02-09 2011-02-07 电气开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4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07691.0 2010-02-09
DE102010007691A DE102010007691A1 (de) 2010-02-09 2010-02-09 Elektrisches Schaltgerät
PCT/EP2011/051712 WO2011098416A1 (de) 2010-02-09 2011-02-07 Elektrisches schaltgerä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4530A CN102804530A (zh) 2012-11-28
CN102804530B true CN102804530B (zh) 2016-01-06

Family

ID=44202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417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4530B (zh) 2010-02-09 2011-02-07 电气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859925B2 (zh)
EP (1) EP2534739B1 (zh)
CN (1) CN102804530B (zh)
DE (1) DE102010007691A1 (zh)
RU (1) RU2568676C2 (zh)
SA (1) SA111320182B1 (zh)
WO (1) WO20110984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02373B1 (fr) * 2013-02-21 2015-03-20 Alstom Technology Ltd Dispositif de fixation pour psem et psem correspondant
CN104078269B (zh) * 2013-03-27 2017-12-05 上海中亚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负荷开关
EP3476187B1 (en) * 2016-06-28 2020-06-03 ABB Schweiz AG Cell module for modular converter
US11309693B2 (en) * 2018-01-31 2022-04-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Gas-insulated switchgear
EP3754681A1 (en) * 2019-06-21 2020-12-23 ABB Schweiz AG Three-position disconnector switc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51151A1 (de) * 1970-10-19 1972-04-20 Voigt & Haeffner Gmbh Flüssigkeitsarmer, mit einem hohlen beweglichen Schaltstift versehener elektrischer Leistungsschalter
CH556610A (de) * 1973-10-03 1974-11-29 Sprecher & Schuh Ag Schaltgeraet mit kuehlungsvorrichtung fuer metallgekapselte hochspannungs-schaltanlagen.
CN1142118A (zh) * 1995-05-26 1997-02-05 Abb管理有限公司 金属封装气体绝缘高压开关装置的遮断器
CN1926650A (zh) * 2004-02-27 2007-03-07 Abb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切断和/或接地功能的开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0506Y2 (zh) 1973-10-11 1978-03-20
JPS5338032B2 (zh) 1973-10-11 1978-10-13
JPS5311059U (zh) 1976-07-12 1978-01-30
JPS5386575U (zh) 1976-12-20 1978-07-17
US4489226A (en) * 1982-09-03 1984-12-18 Mcgraw-Edison Company Distribution class puffer interrupter
US4517425A (en) * 1983-09-14 1985-05-14 Mcgraw-Edison Company Self-flow generating gas interrupter
JPS63211532A (ja) 1987-02-26 1988-09-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ガス開閉器
DE8912889U1 (zh) * 1989-02-07 1990-01-04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De
DE3904146A1 (de) 1989-02-07 1990-08-09 Siemens Ag Metallgekapselter druckgas-leistungsschalter mit einem schaltgestaenge
DE102009009451A1 (de) * 2009-02-13 2010-08-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altgeräteanordnung mit einer Schaltstreck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51151A1 (de) * 1970-10-19 1972-04-20 Voigt & Haeffner Gmbh Flüssigkeitsarmer, mit einem hohlen beweglichen Schaltstift versehener elektrischer Leistungsschalter
CH556610A (de) * 1973-10-03 1974-11-29 Sprecher & Schuh Ag Schaltgeraet mit kuehlungsvorrichtung fuer metallgekapselte hochspannungs-schaltanlagen.
CN1142118A (zh) * 1995-05-26 1997-02-05 Abb管理有限公司 金属封装气体绝缘高压开关装置的遮断器
CN1926650A (zh) * 2004-02-27 2007-03-07 Abb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切断和/或接地功能的开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4530A (zh) 2012-11-28
EP2534739B1 (de) 2016-07-20
EP2534739A1 (de) 2012-12-19
RU2568676C2 (ru) 2015-11-20
DE102010007691A1 (de) 2011-08-11
US20120312668A1 (en) 2012-12-13
US8859925B2 (en) 2014-10-14
WO2011098416A1 (de) 2011-08-18
SA111320182B1 (ar) 2014-11-16
RU2012138540A (ru) 2014-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4530B (zh) 电气开关装置
CN103828011B (zh) 断路器灭弧单元
CN105283939B (zh) 开关组件、包括开关组件的开关设备、包括开关装置的开关设备和冷却方法
CN205452934U (zh) 一种充气式开关柜
CN101996815B (zh) 开关装置以及开关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05745103B (zh) 具有共同的冷却流的混合动力模块和功率电子器件模块
CN201163710Y (zh) 中压气体绝缘负荷开关
CN102227793B (zh) 用于容纳真空开关管的绝缘材料壳和固体材料绝缘的开关极
CN103828008A (zh) 具有断路器灭弧单元的装置
CN103081304A (zh) 用于容纳电驱动装置的壳体
CN105119179B (zh) 一种开关柜及断路器
CN103109339A (zh) 用于受限制的两个接触电极的断路器管开关装置
CN104126214A (zh) 开关装置
CN102570123A (zh) 用于固体绝缘式负载断路开关装置的外部连接器
CN105023800A (zh) 双动灭弧室、断路器和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CN102280819B (zh) 用于地面配电线路的开关设备
RU2310261C2 (ru) Узел соединения сборных шин в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ом устройстве с газовой изоляцией
CN101507069A (zh) 带有封装壳体的连接模块
CN102623917A (zh) 带三工位隔离开关的气箱式电压互感器柜
KR101003685B1 (ko) 진공 인터럽터의 전극
CN206211277U (zh) 一种三相共体刚性气体绝缘输电线路
CN203135286U (zh) 电开关装置
US9111697B2 (en) Power switchgear
CN102832563A (zh) 一体化浇注固体绝缘接地装置
CN110707537B (zh) 一种包含z型转接段的gis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