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有源RFID电子标签和有源RFID读写器间同步唤醒与跳频的方法,确保该有源RFID系统的低功耗工作模式。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实施一种有源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同步唤醒通信方法,所述有源射频识别RFID系统包括电子标签和读卡器。所述电子标签包括标签微型控制器MCU,电连接该标签微型控制器MCU的标签射频模块和标签报警模块,以及为所述标签微型控制器MCU、标签射频模块和标签报警模块提供电能的标签电源模块;所述读卡器包括读卡微型控制器MCU,电连接该读卡微型控制器MCU读卡报警模块提供电能的读卡电源模块。尤其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上电后,所述电子标签向读卡器发送信息数据;
B. 上电后,所述读卡器等待步骤A所述来自电子标签的信息数据;在收到所述信息数据,所述读卡器向所述电子标签发送回复信息数据;所述读卡器进入睡眠状态;
C. 所述电子标签收到步骤B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的回复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进入睡眠状态;
D. 所述电子标签和读卡器循环完成同步唤醒通信过程,所述同步唤醒通信过程是指所述电子标签和读卡器被同时地唤醒,经过一轮数据通信后都各自进入睡眠状态。
所述电子标签和读卡器采用定时同步通信方式,那么所述步骤A至步骤D包括如下分步骤,
A1. 上电后,所述电子标签向读卡器发送包括睡眠定时时长T的信息数据;
B1. 上电后,所述读卡器等待步骤A1所述来自电子标签的信息数据;在收到所述信息数据,所述读卡器记录所述定时时长T,随后所述电子标签发送回复信息数据;所述读卡器进入睡眠状态,同时开始计时;
C1. 所述电子标签收到步骤B1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的回复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进入睡眠状态,同时开始计时;
D1. 当所述电子标签计时达到所述睡眠定时时长T时,该电子标签被唤醒,向所述读卡器发送通信信息数据;
D2. 当所述读卡器计时达到所述睡眠定时时长T时,该读卡器在设定的读卡时间段内等待是否收到步骤D1所述通信信息数据;在所述读卡时间段内,如果所述读卡器收到步骤D1所述通信信息数据,向所述电子标签发送回复通信信息数据,随后该读卡器进入睡眠状态,并开始计时,执行分步骤D4;在所述读卡时间段内,如果所述读卡器没有收到步骤D1所述通信信息数据,该读卡器进入睡眠状态,执行分步骤D5;
D3. 所述电子标签在设定的回复信息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收到分步骤D2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的回复通信信息数据;在所述回复信息时间段内,如果所述电子标签收到分步骤D2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的回复通信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进入睡眠状态,同时开始计时,执行分步骤D4;在所述回复信息时间段内,如果所述电子标签没有收到分步骤D2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的回复通信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进入睡眠状态,同时开始计时,执行分步骤D5;
D4. 返回分步骤D1;
D5. 返回分步骤D1。
所述电子标签和读卡器都采用时钟校准过程,那么分步骤D1至分步骤D2包括如下分步骤,
D11. 当所述电子标签计时达到所述睡眠定时时长T时,该电子标签被唤醒,向所述读卡器发送通信信息数据;该通信信息数据包括当前电子标签的实时时钟;
D21. 当所述读卡器计时达到所述睡眠定时时长T时,该读卡器在设定的读卡时间段内等待是否收到步骤D11所述通信信息数据;在所述读卡时间段内,如果所述读卡器收到步骤D1所述通信信息数据,将分步骤D11所述电子标签的实时时钟与所述读卡器的实时时钟比较,如果电子标签的实时时钟与读卡器的实时时钟的差值在设定的允许时差范围外,将所述电子标签的实时时钟设定为所述读卡器的实时时钟;同时,所述读卡器向所述电子标签发送回复通信信息数据,随后该读卡器进入睡眠状态,并开始计时,执行分步骤D4;在所述读卡时间段内,如果所述读卡器没有收到步骤D11所述通信信息数据,该读卡器进入睡眠状态,执行分步骤D5。
所述电子标签和读卡器工作于同步跳频模式,那么步骤A至步骤D包括如下分步骤,
A31. 上电后,所述电子标签初始设置为工作在初始频道F0上,在该初始频道F0上向读卡器发送信息数据;所述信息数据包括下次通信的跳转频道Fc;
B31. 上电后,所述读卡器初始设置为工作在初始频道F0上,所述读卡器等待步骤A31所述来自电子标签的信息数据;在收到所述信息数据后,所述读卡器在所述初始频道F0上向所述电子标签发送回复信息数据;所述读卡器调整通信频道至所述跳转频道Fc,进入睡眠状态;
C31. 所述电子标签在初始频道F0上收到步骤B31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的回复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调整通信频道至所述跳转频道Fc,进入睡眠状态;
D31. 所述电子标签被唤醒后,在跳转频道Fc发送通信信息数据;该通信信息数据包括下次通信的要使用的跳转频道Fc的更新数值;
D32. 所述读卡器被唤醒后,在跳转频道Fc等待是否有来自所述电子标签的通信信息数据;如果所述读卡器收到所述电子标签的通信信息数据,该读卡器在当前跳转频道Fc发送回复通信信息数据,将通信频道的数值更新为电子标签发送的跳转频道Fc的更新数值,进入睡眠状态,执行步骤D34;如果所述读卡器没有收到所述电子标签的通信信息数据,该读卡器的通信频道恢复至初始频道F0,执行步骤B31;
D33. 如果所述电子标签在当前的跳转频道Fc收到步骤D32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的回复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将通信频道的数值更新至所述跳转频道Fc的更新值,进入睡眠状态,执行步骤D34;如果所述电子标签在当前的跳转频道Fc没有收到步骤D32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的回复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将通信频道恢复至初始频道F0,进入睡眠状态,执行步骤A31;
D34. 执行步骤D31。
所述电子标签和读卡器还可以工作在报警模式下,那么步骤D5包括如下分步骤,
D51. 所述电子标签累积未与读卡器通信的标签延时时长,所述读卡器累积未与电子标签通信的读卡延时时长;
D52. 如果所述标签延时时长没有超过电子标签设定的标签延时阈值,同时,所述读卡延时时长没有超过读卡器设定的读卡延时阈值,返回分步骤D1;
D53. 如果所述标签延时时长超过电子标签设定的标签延时阈值,激活所述标签报警模块;如果所述读卡延时时长超过读卡器设定的读卡延时阈值,激活所述读卡报警模块。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D5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D54. 所述电子标签向读卡器发送通信信息数据;
D55. 如果所述电子标签收到了来自所述读卡器的回复通信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发出指示,提示所述读卡器在通信距离内。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有源RFID系统同步唤醒通信的方法”的技术效果在于:
1. 本发明通过RFID电子标签和RFID读卡器第一次通信成功作为时间同步信号,后续通信按照既定时间唤醒,实现了两者在睡眠状态下被同步唤醒,更加低功耗;
2. 本发明将时钟信号作为通信的一部分,利用双方时钟来实现同步校准;
3. 本发明同步跳频机制,避免固定干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基于有源RFID系统,如图1所示,该有源RFID系统包括RFID读卡器2和RFID电子标签1。RFID电子标签1由用户携带,RFID读卡器2用来跟踪物品。所述电子标签1包括标签微型控制器MCU11,电连接该标签微型控制器MCU 11的标签射频模块12和标签报警模块13,以及为所述标签微型控制器MCU11、标签射频模块12和标签报警模块13提供电能的标签电源模块。所述读卡器2包括读卡微型控制器MCU21,电连接该读卡微型控制器MCU21的标签射频模块22和读卡报警模块23,以及为所述读卡微型控制器MCU 21、读卡射频模块22和读卡报警模块23提供电能的读卡电源模块。所述电子标签1还包括电连接所述标签微型控制器MCU 11的指示模块14和距离选择按键15。RFID电子标签1中储存了唯一的ID号或其他数据信息。两微型控制器MCU 11、21各自完成系统控制功能,各模块均分别与相应的MCU相连。两射频模块12、22完成数据的收发功能。两报警模块13、23在读卡器2与电子标签1间的距离超过预定距离一定时间后发出报警。RFID电子标签1的距离选择按键15用来选择跟踪距离,本优选实施例有3米和20米两档,复位时默认为3米,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选择适用的距离范围,切换距离时相应的LED灯闪烁3s左右以提示操作成功。所述指示模块14可用来定位物品及相应的操作指示。为了确保低功耗,所述RFID电子标签1和RFID读卡器2常态下为睡眠状态,按照同步唤醒方法被定时唤醒,完成两者的通信。所述标签电源模块和读卡电源模块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都采用锂电池供电。
所述同步唤醒包括初始同步方法:系统上电后,有源RFID读卡器工作于接收状态,有源RFID电子标签向所述读卡器发送信息,读卡器收到信息后,向所述电子标签发送回复信号,双方以此时为时间始点,开始进入同步。
由上述方案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源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同步唤醒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上电后,所述电子标签1向读卡器2发送信息数据;
B. 上电后,所述读卡器2等待步骤A所述来自电子标签1的信息数据;在收到所述信息数据,所述读卡器2向所述电子标签发送回复信息数据;所述读卡器2进入睡眠状态;
C. 所述电子标签1收到步骤B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2的回复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1进入睡眠状态;
D. 所述电子标签1和读卡器2循环完成同步唤醒通信过程,所述同步唤醒通信过程是指所述电子标签1和读卡器2被同时地唤醒,经过一轮数据通信后都各自进入睡眠状态。
为了达到准确同步唤醒,本发明采用定时同步唤醒方法:设置参考时间T,当有源RFID读卡器或有源RFID电子标签进入睡眠状态后,定时器立即启动,计时达到T时,设备被唤醒。有源RFID电子标签被唤醒后,发送信息给有源RFID读卡器,发送完并接收到读卡器的回复信号后立即进入睡眠状态直到下次被唤醒。有源RFID读卡器被唤醒后则等待接收标签的信息,收到信息后,读卡器发出回复信号,然后进入睡眠状态等待下次唤醒。
因此,所述电子标签1和读卡器2采用定时同步通信方式,那么所述步骤A至步骤D包括如下分步骤,
A1. 上电后,所述电子标签1向读卡器2发送包括睡眠定时时长T的信息数据;
B1. 上电后,所述读卡器2等待步骤A1所述来自电子标签1的信息数据;在收到所述信息数据,所述读卡器2记录所述定时时长T,随后所述电子标签发送回复信息数据;所述读卡器2进入睡眠状态,同时开始计时;
C1. 所述电子标签1收到步骤B1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2的回复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1进入睡眠状态,同时开始计时;
D1. 当所述电子标签1计时达到所述睡眠定时时长T时,该电子标签1被唤醒,向所述读卡器2发送通信信息数据;
D2. 当所述读卡器2计时达到所述睡眠定时时长T时,该读卡器2在设定的读卡时间段内等待是否收到步骤D1所述通信信息数据;
在所述读卡时间段内,如果所述读卡器2收到步骤D1所述通信信息数据,向所述电子标签1发送回复通信信息数据,随后该读卡器(2)进入睡眠状态,并开始计时,执行分步骤D4;
在所述读卡时间段内,如果所述读卡器2没有收到步骤D1所述通信信息数据,该读卡器2进入睡眠状态,执行分步骤D5;
D3. 所述电子标签1在设定的回复信息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收到分步骤D2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2的回复通信信息数据;
在所述回复信息时间段内,如果所述电子标签1收到分步骤D2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2的回复通信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1进入睡眠状态,同时开始计时,执行分步骤D4;
在所述回复信息时间段内,如果所述电子标签1没有收到分步骤D2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2的回复通信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1进入睡眠状态,同时开始计时,执行分步骤D5;
D4. 返回分步骤D1;
D5. 返回分步骤D1。
上述方案通过RFID标签1和RFID读卡器2第一次通信成功作为时间同步信号,后续通信按照既定时间唤醒,实现了两者在睡眠状态下被同步唤醒,更加低功耗。
为了确保同步准确性,在同步过程中还加入同步校准:有源RFID电子标签向有源RFID读卡器发送的信息包含有标签当前的实时时钟,读卡器收到信息后,回复标签,并将标签的实时时钟与自身实时时钟对比,如果两者的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则不进行操作,直接进入睡眠状态,若两者的误差超过设定的范围,读卡器校准自身时钟与标签同步,然后进入睡眠状态。
所述电子标签1和读卡器2都采用时钟校准过程,那么分步骤D1至分步骤D2包括如下分步骤,
D11. 当所述电子标签1计时达到所述睡眠定时时长T时,该电子标签1被唤醒,向所述读卡器2发送通信信息数据;该通信信息数据包括当前电子标签1的实时时钟;
D21. 当所述读卡器2计时达到所述睡眠定时时长T时,该读卡器2在设定的读卡时间段内等待是否收到步骤D11所述通信信息数据;
在所述读卡时间段内,如果所述读卡器2收到步骤D1所述通信信息数据,将分步骤D11所述电子标签的实时时钟与所述读卡器的实时时钟比较,如果电子标签的实时时钟与读卡器的实时时钟的差值在设定的允许时差范围外,将所述电子标签的实时时钟设定为所述读卡器的实时时钟;同时,所述读卡器2向所述电子标签1发送回复通信信息数据,随后该读卡器2进入睡眠状态,并开始计时,执行分步骤D4;
在所述读卡时间段内,如果所述读卡器2没有收到步骤D11所述通信信息数据,该读卡器2进入睡眠状态,执行分步骤D5。
上述方案将时钟信号作为通信的一部分,利用双方时钟来实现同步校准。
所述电子标签1和读卡器2还可以工作在报警模式下,即在电子标签1与读卡器2无法通信的情况下,那么所述步骤D5包括如下分步骤,
D51. 所述电子标签1累积未与读卡器2通信的标签延时时长,所述读卡器2累积未与电子标签1通信的读卡延时时长;
D52. 如果所述标签延时时长没有超过电子标签1设定的标签延时阈值,同时,所述读卡延时时长没有超过读卡器2设定的读卡延时阈值,返回分步骤D1;
D53. 如果所述标签延时时长超过电子标签1设定的标签延时阈值,激活所述标签报警模块13;如果所述读卡延时时长超过读卡器2设定的读卡延时阈值,激活所述读卡报警模块23。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D5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D54. 所述电子标签1向读卡器2发送通信信息数据;
D55. 如果所述电子标签1收到了来自所述读卡器2的回复通信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1发出指示,提示所述读卡器2在通信距离内。
所述发出指示可以通过所述指示模块14实现。
如图2所示,RFID电子标签1在常态下为睡眠状态。被定时唤醒后,发送信息给读卡器2,发送完并接收到读卡器2的回复信号后又立即回到睡眠状态直到下次唤醒。如果电子标签1在给定时间内没有收到读卡器2的回复信号,判断其是否跟踪超时,若没有超时,立即回到睡眠状态,否则,发出报警,同时继续发送信息,若可以收到回复信号,则说明标签与读卡器正在接近,发出指示信号,对应的指示灯闪烁。
图3中,RFID读卡器2复位后工作在接收模式,当收到电子标签1发来的信息,并回复电子标签1后,读写器2与电子标签1完成同步。读写器2在常态下为睡眠模式,在与电子标签1同步唤醒后,接收电子标签1发来的信息,并向电子标签1发出回复信号,读卡器2根据电子标签1信息得到电子标签1实时时钟,并与自身实时时钟比较,若两者误差超过设定的范围,读卡器2根据标签实时时钟校准自身时钟,若没有超过,则不作操作,然后立即回到睡眠状态直到下次唤醒。若在给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电子标签1发来的信息,则判断是否跟踪超时,若没有超时,则回到睡眠状态,否则,立即报警,用以给出定位信息。
为避免同频干扰,在所述同步唤醒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同步跳频方式:有源RFID电子标签1和有源RFID读卡器2可以工作于跳频模式。上电后,有源RFID电子标签1和有源RFID读卡器2均工作于默认频道F0,有源RFID电子标签1向有源RFID读卡器2发送的信息还包含有下次通信时的通信频道Fc,读卡器2收到后,在当前频道上回复电子标签1,并将通信频道调整为Fc,然后进入睡眠状态;电子标签1收到读卡器2的回复信号后,也将通信频道调整为Fc,然后进入睡眠状态。若读卡器2等待标签信息超时,读卡器2回到默认频道F0,并进入睡眠状态;若电子标签1没有收到读卡器2的回复信号,也回到默认频道F0,并进入睡眠状态等待下次唤醒。
如图4所示,有源RFID电子标签1和有源RFID读卡器2复位后均工作于默认频道F0,有源RFID电子标签1向有源RFID读卡器2发送的信息还包含有下次通信时的通信频道Fc,读卡器2收到后,在当前频道上回复电子标签1,并将通信频道调整为Fc,然后进入睡眠状态;电子标签1收到读卡器2的回复信号后,也将通信频道调整为Fc,然后进入睡眠状态。若读卡器2等待标签信息超时,读卡器2回到默认频道F0,并进入睡眠状态;若电子标签1没有收到读卡器2的回复信号,也回到默认频道F0,并进入睡眠状态等待下次唤醒。
由此所述电子标签1和读卡器2工作于同步跳频模式,那么步骤A至步骤D包括如下分步骤,
A31. 上电后,所述电子标签1初始设置为工作在初始频道F0上,在该初始频道F0上向读卡器2发送信息数据;所述信息数据包括下次通信的跳转频道Fc;
B31. 上电后,所述读卡器2初始设置为工作在初始频道F0上,所述读卡器2等待步骤A31所述来自电子标签1的信息数据;在收到所述信息数据后,所述读卡器2在所述初始频道F0上向所述电子标签1发送回复信息数据;所述读卡器2调整通信频道至所述跳转频道Fc,进入睡眠状态;
C31. 所述电子标签1在初始频道F0上收到步骤B31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2的回复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1调整通信频道至所述跳转频道Fc,进入睡眠状态;
D31. 所述电子标签1被唤醒后,在跳转频道Fc发送通信信息数据;该通信信息数据包括下次通信的要使用的跳转频道Fc的更新数值;
D32. 所述读卡器2被唤醒后,在跳转频道Fc等待是否有来自所述电子标签的通信信息数据;
如果所述读卡器2收到所述电子标签1的通信信息数据,该读卡器2在当前跳转频道Fc发送回复通信信息数据,将通信频道的数值更新为电子标签1发送的跳转频道Fc的更新数值,进入睡眠状态,执行步骤D34;
如果所述读卡器2没有收到所述电子标签1的通信信息数据,该读卡器2的通信频道恢复至初始频道F0,执行步骤B31;
D33. 如果所述电子标签1在当前的跳转频道Fc收到步骤D32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2的回复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1将通信频道的数值更新至所述跳转频道Fc的更新值,进入睡眠状态,执行步骤D34;
如果所述电子标签1在当前的跳转频道Fc没有收到步骤D32所述来自所述读卡器2的回复信息数据;所述电子标签1将通信频道恢复至初始频道F0,进入睡眠状态,执行步骤A31;
D34. 执行步骤D31。
上述方案的同步跳频机制,避免固定干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将上述方案融合,从而在定时同步唤醒基础上实现同步校准或同步跳频,进而同时实现同步校准和同步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