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9631B - 基于rest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rest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9631B
CN102799631B CN201210213738.7A CN201210213738A CN102799631B CN 102799631 B CN102799631 B CN 102799631B CN 201210213738 A CN201210213738 A CN 201210213738A CN 102799631 B CN102799631 B CN 102799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state
electronic
business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37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9631A (zh
Inventor
胡传平
邹翔
杨明慧
倪力舜
严则明
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filed Critical Thi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Priority to CN2012102137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99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99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9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9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9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该发明的基于REST实现网络eID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属于网络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中,eID客户端向eID服务端发起REST形式的状态查询请求;eID服务端验证所述的状态查询请求,并获得相应的业务引导类型,判断是否应当发起该业务过程,生成相应的业务引导成功响应或当前状态响应;而后将响应内容以结构化分部形式封装后发送至eID客户端。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通过灵活可扩展的结构化描述方法定义通信内容,实现业务逻辑和应用程序的分离,以及复杂业务过程的无状态Web请求方式表示,并且以状态查询请求来驱动相关业务处理,实现了业务过程的主动引导和环境的自适应,且该方法应用方式简便,应用成本低廉,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

Description

基于REST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网络身份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REST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互联网基础设施及应用在世界各国的迅猛发展,各国社会的发展和运转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对信息网络依赖度日益增加。据2011年7月CNNIC发布的第28次统计调查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居世界第一,普及率达到36.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会越来越多的反映到“网络社会”中,“网络社会”所产生的问题也将更充分地影响现实社会,2011年上半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到2.17亿,比例为44.7%,受害网民人数较2010年底增加735万。同时,2011年上半年,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亿人,半年增加2107万人,占到网民总数的24.9%,较2010年底增加了3.1个百分点。网络安全与诚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互联网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实施网络身份管理,对整个社会公共领域而言,可以有效遏制互联网虚拟性滥用导致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泛滥的现象;对民生服务而言,可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为公民提供便利;对于商业服务而言,可以提供多样性的电子商务服务,解决网络交易诚信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求。实现网络身份管理需要能够在表明网络上公民真实身份的准确标识。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lectronic IDentity,简称eID)在现有居民身份管理体系基础上,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卡芯片为载体,由公安机关统一签发给公民用于在网络上远程证实身份,具有权威性、统一性、普适性的特点。
REST(REpresentation State Transfer,表征状态转移)是Roy Fielding在2000年提出的概念。它是一种无状态的客户机/服务器的轻量级Web Service架构风格,汲取了WWW的成功经验——无状态,以资源为中心,充分利用HTTP协议和URl(Uniform ResourceIdentifier)协议,提供统一的接口定义,还可以利用缓存Cache来提高响应速度。
Web应用程序最重要的REST原则是,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在请求之间是无状态的。即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每个请求都必须包含理解请求所必需的信息。如果服务器在请求之间的任何时间点重启,客户端不会得到通知。此外,无状态请求可以由任何可用服务器回答。客户端可以缓存数据以改进性能。在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状态和功能可以分为各种资源。资源是一个有趣的概念实体,它向客户端公开。资源的例子有:应用程序对象、数据库记录、算法等等。每个资源都使用URI得到一个惟一的地址。所有资源都共享统一的界面,以便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状态。
另一个重要的REST原则是分层系统,这表示组件无法了解它与之交互的中间层以外的组件。通过将系统知识限制在单个层,可以限制整个系统的复杂性,促进了底层的独立性。当REST架构的约束条件作为一个整体应用时,将生成一个可以扩展到大量客户端的应用程序,降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延迟。统一界面能简化整个系统架构,改进子系统之间交互的可见性。REST简化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通过灵活可扩展的结构化描述方法定义通信内容,实现业务逻辑和应用程序的分离,以及复杂业务过程的无状态Web请求方式表示,并且以状态查询来驱动相关业务处理,实现业务过程的主动引导和环境的自适应,且应用方式简便,应用成本低廉,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和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之间,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与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相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向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发起表征状态转移形式的状态查询请求;
(2)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接收到所述的状态查询请求后,验证所述的状态查询请求,并确定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的当前状态和载体的使用环境;
(3)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获得相应的业务引导类型,并判断是否应当发起该业务过程,若是,则进入步骤(4),若否,则进入步骤(7);
(4)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生成业务引导成功响应,并将所述的业务引导成功响应内容以结构化分部形式封装后发送至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
(5)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解析接收到的业务引导成功响应,并根据解析结果发起业务过程;
(6)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与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以所述的表征状态转移形式进行业务交互;
(7)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生成当前状态响应,并将所述的当前状态响应内容以结构化分部形式封装后发送至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
(8)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解析接收到的当前状态响应,并通过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的操作界面显示解析结果。
该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中,所述的表征状态转移形式的状态查询请求的内容包括:资源标识符、资源操作标记和结构化操作内容。
该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中,所述的资源操作标记包括创建资源、检索资源、更新资源和删除资源。
该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中,所述的结构化操作内容包括结果、标识、状态、动作、数据、当前状态、服务端与客户端行为、操作数据和显示方式。
该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中,所述的结构化分部包括结果区、标识区、状态区、动作区、数据区和显示区。
该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中,所述的业务引导成功响应内容包括结果、标识、状态、动作和数据。
该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中,所述的当前状态响应内容包括结果、标识和状态。
该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中,所述的业务过程包括颁发过程、激活过程、更新过程和验证过程。
采用了该发明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向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发起表征状态转移形式的状态查询请求;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验证所述的状态查询请求,并获得相应的业务引导类型,判断是否应当发起该业务过程,若应当,则生成业务引导成功响应,若不应当,则生成当前状态响应;而后将相应的响应内容以结构化分部形式封装后发送至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通过灵活可扩展的结构化描述方法定义通信内容,实现业务逻辑和应用程序的分离,以及复杂业务过程的无状态Web请求方式表示,并且以状态查询请求来驱动相关业务处理,实现了业务过程的主动引导和环境的自适应。且本发明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应用方式简便,应用成本低廉,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实现基于Rest的eID状态查询业务引导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页面,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和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之间,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与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相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向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发起表征状态转移形式的状态查询请求;
(2)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接收到所述的状态查询请求后,验证所述的状态查询请求,并确定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的当前状态和载体的使用环境;
(3)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获得相应的业务引导类型,并判断是否应当发起该业务过程,若是,则进入步骤(4),若否,则进入步骤(7);
(4)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生成业务引导成功响应,并将所述的业务引导成功响应内容以结构化分部形式封装后发送至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
(5)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解析接收到的业务引导成功响应,并根据解析结果发起业务过程;
(6)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与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以所述的表征状态转移形式进行业务交互;
(7)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生成当前状态响应,并将所述的当前状态响应内容以结构化分部形式封装后发送至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
(8)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解析接收到的当前状态响应,并通过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的操作界面显示解析结果。
在一种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表征状态转移形式的状态查询请求的内容包括:资源标识符、资源操作标记和结构化操作内容。所述的资源操作标记包括创建资源、检索资源、更新资源和删除资源。所述的结构化操作内容包括结果、标识、状态、动作、数据、当前状态、服务端与客户端行为、操作数据和显示方式。
在另一种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结构化分部包括结果区、标识区、状态区、动作区、数据区和显示区。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业务引导成功响应内容包括结果、标识、状态、动作和数据。所述的当前状态响应内容包括结果、标识和状态。且所述的业务过程包括颁发过程、激活过程、更新过程和验证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的基于REST实现网络eID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基于Restful的请求-响应方式
采用REST架构的约束条件和原则开发的应用程序是无状态的,即在REST应用程序中,服务器上没有存储任何会话状态。满足请求所需要的所有信息都携带在请求消息本身之中。因此在服务显式地允许的情况下,客户端可以缓存资源的表示形式,从而改进应用程序的性能。基于RESTful的Web服务的关键特点是明确使用HTTP方法来表示不同的操作的调用。RESTful全面使用了HTTP谓词(POST、GET、PUT和DELETE),按照创建(Create)、读取(Read)、更新(Update)和删除(Delete)的CRUD模式来访问资源。
1.1基于RESTful的接口定义
本发明基于RESTful风格的架构对于eID业务过程中的应用,规定了统一的接口定义。接口定义主要以下三部分:
(1)资源标识符:是资源的全局唯一的标识,对应着eID业务操作对象,记为ResourceID。如果资源没有ResourceID,则不能称为资源。本发明用URI来表示一个资源的ResourceID。
(2)操作:以Web资源形式来描述操作对象,四个原子操作分别记为:POST——创建资源;GET——检索资源;PUT——更新资源;DELETE——删除资源。eID的各个业务状态转换涉及的业务流程都分解为由这四个原子操作的组合;
(3)结构化内容:用于描述操作的具体内容,包括结果、标识、状态、动作、数据和显示这些结构分部,用于指示操作结果、当前状态、服务端与客户端行为、操作数据、显示方式等内容。
1.2交互方式
本发明的eID业务交互方式中,请求(Request)与响应(Response)是配对出现的。
Request:是客户端发起的http操作请求。请求数据放在form里面,以某种原子操作方式提交,如POST。
Response:是eID服务系统根据对http原子操作请求处理结果发回给客户端的http响应。
根据接口定义和交互方式,以POST操作为例,本发明的eID业务的请求-应答模式如下:
eID服务系统收到客户端的状态查询请求后,以结构化定义的内容对其状态应答和业务引导,具体如下所示:
本发明中,将eID业务过程中涉及的对象以Web资源形式进行操作,基于RESTful架构使用了统一的接口设计和规范的描述方法,实现了复杂eID全生命周期业务过程的无状态Web请求方式表示。
2、结构化内容及其定义
根据目前eID的业务需求,针对RESTful的请求-响应方式,本发明中对请求/响应的内容分区域进行了如下的结构化定义:
(1)结果区(Result)内容:包括了业务的处理结果、错误原因代码等,记为[R]。其中,R={Ri∈R∣i≥1,i∈N}。
(2)标识区(Identity)内容:包括了载体标识等,记为[I]。其中,I={Ii∈I∣i≥1,i∈N}。
(3)状态区(Status)内容:包括了载体状态、电子身份标识及状态等,记为[S]。其中,S={Si∈S∣i≥1,i∈N}。
(4)动作区(Action)内容:包括了应当执行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阶段、业务流程目标对象等,记为[A]。其中,A={Ai∈A∣i≥1,i∈N}。
(5)数据区(Data)内容:包括各类参数、相关数据等,记为[D]。其中,D={Di∈D∣i≥1,i∈N}。
(6)显示区(View)内容:是可选择标识,包括应当显示的内容等,记为[V]。其中,V={Vi∈V∣i≥1,i∈N}。
采用这样的内容结构化定义方式,不仅封装了复杂多变的eID业务逻辑,而且以上这些区域是根据目前eID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各种业务需求划分的,今后还可以根据业务的发展对这些区域进行增减设计,以满足实际业务需求,实现了eID业务的可扩展性以及业务逻辑和应用程序的分离。
3、eID业务管理方法
基于RESTful的eID的全生命周期业务管理方法包括了7个业务流程,分别是:eID在线查询业务、eID在线颁发与激活业务、eID在线颁发业务、eID在线更新业务、eID在线验证业务、eID在线退出业务。
3.1 eID的逻辑状态
在eID的业务过程管理中,涉及了不同的eID逻辑状态,包括:未激活、可用、过期、挂起、注销。
每个eID的逻辑状态可分为两类:
(1)eID激活状态(Active):eID载体上承载的eID是否激活;
eID申请发放签发完成后,此时eID服务系统通过目录服务发布的该eID状态信息为挂起,eID服务系统提供的该eID激活状态信息为“未激活”(Not Actived);当用户通过网络激活该eID后,eID服务系统的网络身份服务所提供的该eID激活状态信息为“已激活”(Actived)。
(2)eID证书状态(CertState):可分为可用、过期、挂起、注销等4种状态,涵盖了每个eID的整个生命周期。
3.2状态查询驱动的业务引导过程
本发明中eID业务管理建立在REST式的“请求-应答”模式上,终端用户将eID与eID服务系统连接后,相关的eID业务管理处理遵循状态查询-业务引导的过程,支持数据主动推送。涉及两个关键定义如下:
状态应答:eID服务系统告知eID客户端,此时该eID的综合状态。
业务引导:状态应答后,eID服务系统依据该eID当前状态与载体使用环境,同时推送给eID客户端其进行下一步能进行的业务操作和所需参数等数据,主动引导客户端进行相应的业务过程。
业务引导类型:业务引导类型包括6种,即eID在线颁发与激活业务、eID在线颁发业务、eID在线更新业务、eID在线验证业务、eID在线退出业务。
该过程如图2所示。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 eID服务系统收到eID客户端提交的状态查询请求;
步骤2 eID服务系统验证状态查询请求,确定eID客户端的当前状态和载体的使用环境;
步骤3 eID服务系统获得相应的业务引导类型,如果发起该业务过程,则转步骤4;否则转步骤5;
步骤4 eID服务端生成“业务引导成功”响应,响应内容以结构化分部的形式封装后,包括了结果、标识、状态、动作、数据,转步骤6;
步骤5 eID服务端生成“业务引导失败”响应,响应内容以结构化分部的形式封装后,包括了结果、标识、状态、动作、数据;
步骤6退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关键技术在于:
1、基于Restful的“请求-应答”式Web服务形式统一规范eID各个业务过程中客户端与后台系统之间的通信;
基于REST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的业务管理,完全通过规范的Web资源请求服务实现,将eID的各个业务状态转换涉及的业务流程都表示为GET、POST、PUT和DELETE等四个原子操作的集合,实现了复杂eID全生命周期业务过程的无状态Web请求方式表示。
2、通过灵活可扩展的结构化描述方法定义客户端与后台系统之间的通信内容,包括结果、标识、状态、动作、数据和显示这些结构分部,用于指示操作结果、当前状态、服务端与客户端行为、操作数据、显示方式等内容;
将客户端与eID服务系统之间的通信内容以结果、标识、状态、动作、数据和显示等结构分部的组合形式表示,可以指示操作结果、当前状态、服务端与客户端行为、操作数据、显示方式等,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实现了业务逻辑和应用程序的分离,简化了客户端的软件功能,也避免了客户端频繁的大规模软件升级。。
3、通过状态查询驱动模型实现依据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当前状态与载体使用环境主动引导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和数据主动推送。
通过基于REST的”状态查询-业务引导”方式,由于传输的数据是可以公开的,所以如果eID服务系统响应了客户端发起的状态查询请求后,会在返回状态同时,将下一步要进行的操作、参数等数据主动推送给客户端,使得本发明实现了依据eID当前状态与载体使用环境主动引导eID业务过程,提高业务自动化处理处理能力,并且支持以应答方式由eID服务系统向客户端主动推动业务过程所需数据减少了客户端与后台系统间交互步骤,进一步优化了eID业务过程处理性能。
采用了该发明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向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发起表征状态转移形式的状态查询请求;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验证所述的状态查询请求,并获得相应的业务引导类型,判断是否应当发起该业务过程,若应当,则生成业务引导成功响应,若不应当,则生成当前状态响应;而后将相应的响应内容以结构化分部形式封装后发送至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通过灵活可扩展的结构化描述方法定义通信内容,实现业务逻辑和应用程序的分离,以及复杂业务过程的无状态Web请求方式表示,并且以状态查询请求来驱动相关业务处理,实现了业务过程的主动引导和环境的自适应。且本发明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应用方式简便,应用成本低廉,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6)

1.一种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其应用于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和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之间,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与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向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发起表征状态转移形式的状态查询请求;该表征状态转移形式的状态查询请求的内容包括:资源标识符、资源操作标记和结构化操作内容,所述的结构化操作内容包括结果、标识、状态、动作、数据和显示方式;
(2)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接收到所述的状态查询请求后,验证所述的状态查询请求,并确定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的当前状态和载体的使用环境;
(3)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获得相应的业务引导类型,并判断是否应当发起该业务过程,若是,则进入步骤(4),若否,则进入步骤(7);
(4)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生成业务引导成功响应,并将所述的业务引导成功响应内容以结构化分部形式封装后发送至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所述的结构化分部包括结果区、标识区、状态区、动作区、数据区和显示区;
(5)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解析接收到的业务引导成功响应,并根据解析结果发起业务过程;
(6)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与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以所述的表征状态转移形式进行业务交互;
(7)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服务端生成当前状态响应,并将所述的当前状态响应内容以结构化分部形式封装后发送至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
(8)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解析接收到的当前状态响应,并通过所述的电子身份标识客户端的操作界面显示解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资源操作标记包括创建资源、检索资源、更新资源和删除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状态包括当前状态,所述的动作包括服务端与客户端行为,所述的数据包括操作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业务引导成功响应内容包括结果、标识、状态、动作和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当前状态响应内容包括结果、标识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表征状态转移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业务过程管理控制是通过状态查询驱动模型实现依据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当前状态与载体使用环境主动引导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和数据主动推送,所述的业务过程包括颁发过程、激活过程、更新过程和验证过程。
CN201210213738.7A 2012-06-26 2012-06-26 基于rest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 Active CN102799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3738.7A CN102799631B (zh) 2012-06-26 2012-06-26 基于rest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3738.7A CN102799631B (zh) 2012-06-26 2012-06-26 基于rest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9631A CN102799631A (zh) 2012-11-28
CN102799631B true CN102799631B (zh) 2015-06-17

Family

ID=47198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3738.7A Active CN102799631B (zh) 2012-06-26 2012-06-26 基于rest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996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2112A (zh) * 2017-12-14 2018-06-05 杨宪国 基于鉴权装置的电子身份证签发认证和安全支付系统
CN110795737A (zh) * 2018-08-03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电子身份证的业务适用范围进行升级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582312B (zh) * 2018-12-04 2021-09-21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pos的ui层和逻辑层分离开发方法
CN110704828A (zh) * 2019-09-06 2020-01-1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5304B2 (en) * 2006-12-06 2010-03-23 Yahoo! Inc. Web services multi-protocol support
CN102422593A (zh) * 2009-05-14 2012-04-18 微软公司 基于http的认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84046B2 (en) * 2008-09-12 2015-03-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cess management using representation state transfer architecture
US9049182B2 (en) * 2009-08-11 2015-06-02 Novell, Inc. Techniques for virtual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REST) interfa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5304B2 (en) * 2006-12-06 2010-03-23 Yahoo! Inc. Web services multi-protocol support
CN102422593A (zh) * 2009-05-14 2012-04-18 微软公司 基于http的认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9631A (zh) 201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an Steen et al.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distributed systems
Tanganelli et al. Edge-centric distributed discovery and access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EP304358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ot services
KR101973298B1 (ko) M2m-iot 서비스의 발행 및 발견
Ren et al. Potential identity resolution systems for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A survey
CN111416845B (zh) 一种配置边缘设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Han et al. Semantic service provisioning for smart objects: Integrating IoT applications into the web
EP4195624A1 (en) Data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blockchain, and related device
US10257315B2 (en) Secure proxied data retrieval from third-party services
CN102799631B (zh) 基于rest实现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业务过程管理控制的方法
CN110442805A (zh) 数据录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761102B (zh) 一种统一数据服务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CN111161006A (zh) 一种区块链信用服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Huang et al. A geospatial hybrid cloud platform based on multi-sourced computing and model resources for geosciences
CN114650320B (zh) 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Hoschek Peer‐To‐Peer Grid Databases for Web Service Discovery
CN101753627B (zh) 基于网格gis的应用域资源管理方法
Grimshaw et al. An 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 primer
Zyrianoff et al. Two-way integration of service-oriented systems-of-systems with the web of things
Wang et al. Grid-oriented storage: A single-image, cross-domain, high-bandwidth architecture
CN108737485A (zh) 针对物联网资源的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82153A (zh) 电网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Pahl et al. Information-centric iot middleware overlay: Vsl
Jin et al. Integrated service composition approach based on transparent access to heterogeneous IoT networks using multiple service providers
Naseer et al. Resource discovery in Grids and other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 States of the a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