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3206A - 移动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3206A
CN102783206A CN2011800102832A CN201180010283A CN102783206A CN 102783206 A CN102783206 A CN 102783206A CN 2011800102832 A CN2011800102832 A CN 2011800102832A CN 201180010283 A CN201180010283 A CN 201180010283A CN 102783206 A CN102783206 A CN 102783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base station
radio base
mobile terminal
station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02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冈秀和
三木信彦
川村辉雄
柿岛佑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83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32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充分确保PHICH的资源,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上行链路的SU-MIMO的重发控制。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无线基站装置中,接收多个码字的信号,在所有码字中有误时生成一比特的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发送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在移动终端装置中,接收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基于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关于所有码字将重发信号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LTE-A(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有效地实现上行链路的SU-MIMO(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重发控制的移动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第三代合伙计划)所规定的LTE(长期演进)系统中,提出了在上行链路中应用同步型的混合自动重发控制(同步混合自动重发请求,Synchronou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非专利文献1)。如图1所示,如果上行链路的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信号第一次被发送,则通过PHICH(物理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指示信道)送来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如果移动终端装置通过PHICH接收NACK,则以预先决定的间隔(RTD:往返延迟(8msec))重发上行链路的PUSCH(非自适应(Non-adaptive)重发)。在该情况下,移动终端装置以相同资源(RB:资源块)重发PUSCH。
另一方面,在LTE系统中,如果通过非自适应重发以相同的RB来重发PUSCH信号,则可能会与其他的UE信号(例如,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信号)产生冲突,因此还提出了如图1所示,在重发时以不同的RB来重发PUSCH信号(自适应(adaptive)重发)。在该情况下,移动终端装置通过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UL许可(UL grant))接收在重发中使用的RB的分配信息。
此外,在LTE系统中,为了实现更高速的传输,采用对无线基站装置使用多个发送接收天线的MIMO传输。进而,在以比LTE系统进一步的宽带化以及高速化为目的的LTE-Advanced(LTE-A)系统中,通过下行链路进行最大8流的MIMO复用传输,通过上行链路进行最大4流的MIMO复用传输。在MIMO复用传输中,利用能够对每个流进行不同的MCS(调制和编码计划)控制和HARQ控制的多码字发送。另外,最大的码字数目为2,与天线数目无关。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S36.321Sec5.4.2.1,5.4.2.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行链路的MIMO复用传输中,对每个流应用不同的HARQ控制的情况下,作为最简单的方法,考虑准备两个码字的量的PHICH的资源。但是,若将PHICH的资源设为两倍,则将容纳大量用户时,是否能够充分确保PHICH的资源成为问题。
本发明鉴于这一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充分确保PHICH的资源,从而有效地实现上行链路的SU-MIMO的重发控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部件,接收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判定部件,判定所述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是肯定响应(ACK)还是否定响应(NACK);以及发送部件,在所述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为否定响应时,关于所有码字将重发信号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
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部件,接收多个码字的信号;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生成部件,在所有码字中有误时生成一比特的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以及发送部件,发送所述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无线基站装置中包括:接收多个码字的信号的步骤;在所有码字中有误时生成一比特的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的步骤;发送所述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的步骤;在所述移动终端装置中包括:接收所述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关于所有码字将重发信号发送到所述无线基站装置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无线基站装置中,接收多个码字的信号,在所有码字中有误时生成一比特的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发送所述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装置中,接收所述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基于所述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关于所有码字将重发信号发送到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因此充分确保PHICH的资源,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上行链路的SU-MIMO的重发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HARQ控制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LTE系统中的HARQ控制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应对LTE-A系统的HARQ控制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HARQ控制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HARQ控制的方式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HARQ控制的方式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HARQ控制的方式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HARQ控制的方式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HARQ控制的方式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HARQ控制的方式的图。
图11是表示进行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基带处理部的处理部的方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基带处理部的处理部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LTE系统中,上行链路中没有规定MIMO复用传输。因此,如图2所示,PUSCH信号通过一个码字(CW)从移动终端装置(UE:用户设备)被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eNB)。此外,这时,作为HARQ控制,通过物理HARQ指标信道(PHICH)以1比特发送肯定响应(ACK)(在RTD后不进行数据的发送)或者否定响应(NACK)(在RTD后从相同的RB重发相同的数据),并且通过PDCCH的上行链路许可(UL许可)发送HARQ参数。这里,作为HARQ参数,可举出新发送数据指示符(NDI:New Data Indicator)、增量冗余(IR:Incremental Redundancv)中的冗余版本(RV:Redundancv Version)、MCS等。另外,在LTE系统中,RV包含在TBS(传输块计划,Transport BlockScheme)信息中。此外,在UL许可和PHICH同时被发送的情况下,优先UL许可的信息。
如上所述,在LTE-A系统中,通过上行链路进行最大4流的MIMO复用传输,利用能够对每个流进行不同的HARQ控制的多码字发送。在这样的LTE-A系统中,应用多码字(最大两个码字)发送的情况下,最简单的方法是准备两个码字的量的PHICH资源、HARQ参数的方法。即,如图3所示,对每个码字单独准备PHICH的资源(2比特),从而发送每个码字的ACK/NACK,在PDCCH的UL许可中包含每个码字的HARQ参数(NDI、RV)。在PDCCH的UL许可中,与资源分配信息、发送功率信息等其他控制信息一并被发送,因而由于包含各个码字的每一个的HARQ参数(NDI、RV)所导致的无线资源的增大是微不足道的。另一方面,由于PHICH的资源成为LTE系统时的两倍,因此会大量使用无线资源。
因此,本发明者们考虑到上述点,提出了相比LTE系统不会增加PHICH的资源,而有效地实现进行多码字传输的上行链路SU-MIMO的重发控制的方法。即,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在无线基站装置中,接收多个码字的信号,在所有码字中有错误时生成1比特的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并发送所述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装置中,接收所述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判定所述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是肯定响应还是否定响应,当所述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为否定响应时,关于所有码字以上一次发送的资源将重发信号发送到所述无线基站装置,从而充分确保PHICH的资源,有效地实现上行链路的SU-MIMO的重发控制。
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如图4所示,将PHICH(ACK/NACK)的资源设为1比特(与LTE系统的资源相同),在PDCCH的UL许可中包含2CW的量的HARQ参数,从而有效地实现进行多码字传输的上行链路的SU-MIMO的重发控制。
在本发明中,PHICH的NACK意味着在RTD后关于所有CW(这里为2CW),从相同的(上一次发送的)RB分别重发相同的数据,PHICH的ACK意味着在RTD后所有CW都不进行发送。即,捆绑(bundling)所有CW的量的PHICH。此外,关于HARQ参数,通过所有CW的量的NDI(表示新数据发送/重发的1比特)、IR中的RV(在LTE的UL许可中包含在TBS(传输块计划)信息)、初次发送/重发时的MCS来表现。在该情况下,当UL许可和PHICH被同时发送时,也优先UL许可的信息。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方式。这里,说明码字为2的情况。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有以下方式:(1)在无线基站装置中双方的码字都解调错误,进行重发的方式;(2)在无线基站装置中双方的码字都被正确解调的方式;(3)在无线基站装置中只有一方的码字解调错误,进行重发的方式。
(1)双方的码字都解调错误,进行重发的方式
作为该方式中的HARQ控制,有如下方法:(1-1)通过PHICH通知NACK的方法;(1-2)通过PDCCH的UL许可来请求重发的方法。
如图5所示,(1-1)的方法在无线基站装置(eNB)中2CW的PUSCH信号有误时,从无线基站装置通过PHICH通知NACK(双方的CW有误(“否”))。移动终端装置(UE)通过PUSCH重发双方的CW。该方法适用于以与上一次发送的RB相同的RB进行重发的非自适应重发。
如图6所示,(1-2)的方法在无线基站装置(eNB)中2CW的PUSCH信号有误时,从无线基站装置通过PDCCH的UL许可来发送2CW的量的重发用的HARQ参数。移动终端装置(UE)通过PUSCH重发双方的CW。在图6中,作为HARQ参数,发送第1CW的NDI=0、RV=1、第2CW的NDI=0、RV=1。这里,NDI=1表示新数据发送,NDI=0表示重发。因此,在图6中,两个CW都指示重发。该方法适用于在重发时以不同的RB进行重发的自适应重发。
(2)双方的码字都被正确解调的方式
作为该方式中的HARQ控制,有如下方法:(2-1)通过PDCCH的UL许可来请求新数据发送的方法;(2-2)通过PHICH通知ACK的方法。
如图7所示,(2-1)的方法在无线基站装置(eNB)中2CW的PUSCH信号无误(正确)时,如果在UE侧已经有新发送数据被缓冲,则从无线基站装置通过PDCCH的UL许可来发送2CW的量的新数据发送用的HARQ参数。在图7中,作为HARQ参数,发送第1CW的NDI=1、RV=0、第2CW的NDI=1、RV=0。这里,NDI=1表示新数据发送,NDI=0表示重发。因此,在图7中,两个CW都指示新数据发送。该方法适用于在重发时以不同的RB进行重发的自适应重发。如果在2CW的PUSCH信号无误(正确)时在UE侧没有新发送数据被缓冲,则采用(2-2)的方法。
如图8所示,(2-2)的方法在无线基站装置(eNB)中2CW的PUSCH信号无误(正确)时,从无线基站装置通过PHICH通知ACK(双方的CW正确(“是”))。如果在移动终端装置中已经有新发送数据被缓冲,则移动终端装置在从无线基站装置接受了包含新数据发送的HARQ参数的UL许可之后,发送新发送数据。另一方面,如果在移动终端装置中没有新发送数据被缓冲,则在RTD后不用UL许可进行通知从而不进行数据发送。该方法适用于以与上一次发送的RB相同的RB进行重发的非自适应重发。
(3)只有一方的码字解调错误,进行重发的方式
作为该方式中的HARQ控制,有如下方法:(3-1)通过PDCCH的UL许可来请求重发的方法;(3-2)通过PHICH通知ACK的方法;(3-3)通过PHICH通知NACK的方法。
如图9所示,(3-1)的方法在无线基站装置(eNB)中一个CW(第2CW)的PUSCH信号有误且另一个CW(第1CW)的PUSCH信号无误(正确)时,如果已经有新发送数据被缓冲,则从无线基站装置通过PDCCH的UL许可来发送新数据发送用的HARQ参数和重发用的HARQ参数。在图9中,作为HARQ参数,发送第1CW的NDI=1、RV=0、第2CW的NDI=0、RV=1。这里,NDI=1表示新数据发送,NDI=0表示重发。因此,在图9中,对第1CW指示新数据发送,对第2CW指示重发。该方法适用于在重发时以不同的RB进行重发的自适应重发。
此外,如图10所示,(3-1)的方法在无线基站装置(eNB)中一个CW(第2CW)的PUSCH信号有误且另一个CW(第1CW)的PUSCH信号无误(正确)时,如果没有新发送数据被缓冲,则从无线基站装置通过PDCCH的UL许可来发送发送停止(disable)用的HARQ参数和重发用的HARQ参数。在图10中,作为HARQ参数,发送第1CW的NDI=0、RV=1(TBS=0)、第2CW的NDI=0、RV=1。这里,NDI=1表示新数据发送,NDI=0表示重发。此外,TBS=0表示发送停止。因此,在图10中,对第1CW指示发送停止,对第2CW指示重发。该方法适用于在重发时以不同的RB进行重发的自适应重发。
(3-2)的方法在无线基站装置(eNB)中一个CW(第2CW)的PUSCH信号有误且另一个CW(第1CW)的PUSCH信号无误(正确)时,从无线基站装置通过PHICH通知ACK(双方的CW正确(“是”))。由此,首先对两个CW停止重发。然后,移动终端装置在从无线基站装置接受了包含对于第2CW的重发的HARQ参数的UL许可之后进行重发。
(3-3)的方法在无线基站装置(eNB)中一个CW(第2CW)的PUSCH信号有误且另一个CW(第1CW)的PUSCH信号无误(正确)时,与PUSCH信号是否有误无关地,从无线基站装置通过PHICH通知NACK(双方的CW有误(“否”)),并重发两个CW的信号。
图11是表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以及无线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无线通信系统是例如应用E-UTRA(演进的UTRA和UTRAN)的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基站装置(eNB:eNodeB)2(21,22…2l、l是l>0的整数)、与无线基站装置2进行通信的多个移动终端装置(UE)1n(11,12,13,…1n、n是n>0的整数)。无线基站装置2与高层站例如接入网关装置3连接,接入网关装置3与核心网络4连接。移动终端装置1n在小区5(51,52)中通过E-UTRA与无线基站装置2进行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两个小区,但本发明也同样能够应用于3个以上的小区。另外,由于各个移动终端装置(11,12,13,…1n)具有相同的结构、功能、状态,因此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作为移动终端装置1n展开说明。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关于下行链路应用OFDM(正交频分多址),关于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OFDM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频带(副载波),并在各个副载波中映射数据而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对每个终端分割频带,且由多个移动终端装置利用互不相同的频带,从而减少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
这里,说明E-UTRA中的通信信道。
关于下行链路,利用在各个移动终端装置1n中共享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也被称为下行L1/L2控制信道。通过上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用户数据、即通常的数据信号。此外,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下行调度信息(DL Scheduling Information)、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上行链路许可(UL Grant)、TPC命令(传输功率控制命令)等。在下行调度信息中例如包含利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其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与数据尺寸、调制方式、重发控制(HARQ)有关的信息和下行链路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等。
此外,在上行调度许可中例如包含利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其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即与数据尺寸、调制方式有关的信息、上行链路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有关的信息等。这里,上行链路的资源块相当于频率资源,也被称为资源单元。
此外,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是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有关的送达确认信息。送达确认信息的内容通过用于表示发送信号被适当接收的情况的肯定响应(ACK:确认)或者用于表示发送信号没有被适当接收的情况的否定响应(NACK:否认)中的一个来表现。
关于上行链路,利用在各个移动终端装置1n中共享使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通过上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传输用户数据、即通常的数据信号。此外,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用于在下行链路中的共享物理信道的调度处理、自适应调制解调和编码处理(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中使用的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信息(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以及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
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除了CQI和送达确认信息之外,还可以发送用于请求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持续调度(Persistent Scheduling)中的释放请求(Release Request)等。这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是指无线基站装置利用某一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对移动终端装置通知可以在后续的子帧中利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进行通信。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图12所示的移动终端装置1n主要由天线11、放大部12、发送接收部13、基带信号处理部14、呼叫处理部15、应用部16构成。
在这样的结构的移动终端装置1n中,关于下行链路信号,由天线11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在放大部12中被放大使得在AGC(自动增益控制)下接收功率被修正为一定功率。放大后的无线频率信号在发送接收部13中被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在基带信号处理部14中被实施规定的处理(纠错、解码等)之后,被送到呼叫处理部15以及应用部16。呼叫处理部15进行与无线基站装置2的通信的管理等,应用部16进行与物理层或比MAC层更上位的层有关的处理等。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装置1n中,从至少与下行CoMP有关的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分别接收包含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信号。
关于上行链路信号,从应用部16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14。在基带信号处理部14中,进行重发控制的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等之后被转发给发送接收部13。在发送接收部13中,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14输出的基带信号频率变换为无线频率信号。频率变换后的信号此后通过放大部12放大后从天线11被发送。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装置1n中,将包含信道质量的测定结果的反馈信息分别发送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
图13是表示包含图12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处理部的结构的方框图。图13所示的移动终端装置包括发送部和接收部。发送部包括数据编码部1301,1302、数据调制部1303,1304、DFT部1305,1306、副载波映射部1307,1308、码字/层映射部1309、预编码权重乘法部1310、复用部1311、IFFT部1312a,1312b、CP(循环前缀)附加部1313a,1313b。
接收部包括OFDM解调部1314、下行PDCCH信号解码部1315、下行PHICH信号解码部1316、下行PDSCH信号解码部1317。此外,移动终端装置包括新数据发送/重发判定部1318、存储重发数据的重发数据缓冲器1319、存储新发送数据的新发送数据缓冲器1320。这里,说明秩数2、发送天线数2的情况。
在接收部中,接收包含PDCCH信号、PHICH信号以及PDSCH信号的下行链路信号。OFDM解调部1314对接收信号实施规定的OFDM解调处理。OFDM解调部1314将解调后的信号输出到下行PDCCH信号解码部1315、下行PHICH信号解码部1316以及下行PDSCH信号解码部1317。
下行PDCCH信号解码部1315对解调后的下行PDCCH信号(下行L1/L2控制信号)进行解码。此外,下行PDCCH信号解码部1315将解调后的下行PDCCH信号输出到数据编码部1301,1302、数据调制部1303,1304、副载波映射部1307,1308、码字/层映射部1309、预编码权重乘法部1310以及新数据发送/重发判定部1318。
即,RI(秩数信息)被输出到码字/层映射部1309,MCS信息被输出到数据编码部1301,1302以及数据调制部1303,1304,调度信息(资源分配信息)被输出到副载波映射部1307,1308,预编码信息(PMI)被输出到预编码权重乘法部1310。此外,在UL许可中包含的HARQ参数被输出到新数据发送/重发判定部1318。
下行PHICH信号解码部1316对解调后的下行PHICH信号进行解码。由此,可得到PHICH信号(ACK或者NACK)。此外,下行PHICH信号解码部1316将解调后的下行PHICH信号输出到新数据发送/重发判定部1318。下行PDSCH信号解码部1317对解调后的下行数据信号进行解码。
新数据发送/重发判定部1318判定PHICH信号是ACK还是NACK。此外,新数据发送/重发判定部1318在PHICH信号为ACK时,对所有CW(这里,对两个CW)进行要重发的指示(将重发信号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的指示)。由此,移动终端装置通过PUSCH重发在重发数据缓冲器1319中存储的双方的CW的重发信号。该控制通过双方的码字都解调错误而进行重发的方式(1-1)、只有一方的码字解调错误而进行重发的方式(3-3)进行。
此外,新数据发送/重发判定部1318在PHICH信号为NACK时,如果在新发送数据缓冲器1320中已经有新发送数据被缓冲,则在从无线基站装置接受了包含新数据发送的HARQ参数的UL许可之后,指示发送新发送数据。另一方面,如果在新发送数据缓冲器1320中没有新发送数据被缓冲,则在RTD后不进行数据发送。该控制通过双方的码字都被正确解调的方式(2-2)、只有一方的码字解调错误而进行重发的方式(3-2)进行。
此外,新数据发送/重发判定部1318基于PDCCH的UL许可的信息,进行新数据发送和/或重发的指示。在下行PDCCH信号中包含表示对一个CW进行重发的UL许可时,指示一个CW的重发(将重发信号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的指示)。该控制通过双方的码字都解调错误而进行重发的方式(1-2)、双方的码字都被正确解调的方式(2-1)、只有一方的码字解调错误而进行重发的方式(3-1)进行。
数据编码部1301,1302利用与MCS信息对应的信道编码率,对数据信号进行纠错编码。数据编码部1301,1302将纠错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调制部1303,1304。
数据调制部1303,1304以对应于MCS信息的数据调制方式对数据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进行数据调制。数据调制部1303,1304将数据调制后的数据信号输出到DFT(离散傅立叶变换)部1305,1306。DFT部1305,1306将时域的数据信号变换为频域的信号。DFT部1305,1306将DFT后的数据信号输出到副载波映射部1307,1308。
副载波映射部1307,1308基于调度信息将DFT后的数据信号映射到副载波。副载波映射部1307,1308将副载波映射后的数据信号输出到码字/层映射部1309。
码字/层映射部1309基于秩数信息将码字映射到层。码字/层映射部1309将映射后的信息输出到预编码权重乘法部1310。预编码权重乘法部1310基于预编码信息对映射到层的信号乘以预编码权重。预编码权重乘法部1310将预编码后的信号输出到复用部1311。
复用部1311对预编码后的数据信号复用参考信号等其他信号。复用部1311将复用了参考信号等之后的信号输出到IFFT部1312a,1312b。IFFT部1312a,1312b对复用后的信号进行IFFT从而变换为时域的信号。IFFT部1312a,1312b将IFFT后的信号输出到CP附加部1313a,1313b。CP附加部1313a,1313b对IFFT后的信号附加CP。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图14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2n主要由天线21、放大部22、发送接收部23、基带信号处理部24、呼叫处理部25、传输路径接口26构成。
在这样的结构的无线基站装置2n中,关于上行链路信号,由天线21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在放大部22中被放大使得在AGC下接收功率被修正为一定功率。放大后的无线频率信号在发送接收部23中被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在基带信号处理部24中被实施规定的处理(纠错、解码等)之后,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6被转发给接入网关装置。接入网关装置3与核心网络4连接,管理着各个移动终端装置。此外,关于上行链路,基于上行链路的系带信号来测定由无线基站装置2n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的接收SINR以及干扰电平。呼叫处理部25在与上位装置的无线控制站之间发送接收呼叫处理控制信号,并进行无线基站装置2n的状态管理和资源分配。
关于下行链路信号,从上位装置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6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24。在基带信号处理部24中进行重发控制的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等之后被转发给发送接收部23。在发送接收部23中,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24输出的基带信号频率变换为无线频率信号。频率变换后的信号在此后通过放大部22放大之后从天线21被发送。
图15是表示包含图14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处理部的结构的方框图。图15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包括发送部和接收部。发送部包括PHICH信号生成部1501、专用用户数据生成部1502、PDSCH信号生成部1503、PDCCH信号生成部1504、OFDM调制部1505。发送部将包含PHICH信号、PDSCH信号以及PDCCH信号的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
接收部包括CP去除部1506,1508、码元同步部1507,1509、FFT(快速傅立叶变换)部1510,1511、副载波解映射部1512,1513、频域均衡部1514、信道估计部1515、IDFT(离散傅立叶反变换)部1516,1517、数据解调部1518,1519、数据解码部1520,1521。此外,无线基站装置包括重发信息信道选择部1522、调度器1523、预编码权重/秩数选择部1524、MCS选择部1525、信道质量测定部1526。在接收部中从移动终端装置接收多个CW(这里为两个CW)的信号。
PHICH信号生成部1501生成PHICH信号(ACK/NACK)。该PHICH信号通过PUSCH信号(再现的CW#1的发送数据、再现的CW#2的发送数据)是否有误来决定。PHICH信号生成部1501在所有CW有误时生成1比特的PHICH(NACK)。此外,PHICH信号生成部1501在所有CW无误时生成1比特的PHICH(ACK)。PHICH信号生成部1501将PHICH信号输出到OFDM调制部1505。
专用用户数据生成部1502生成下行专用用户数据,并输出到PDSCH信号生成部1503。PDSCH信号生成部1503生成下行专用用户数据以及高层控制信号(RRC信令)作为PDSCH信号。PDSCH信号生成部1503将PDSCH信号输出到OFDM调制部1505。
PDCCH信号生成部1504生成包含上行链路许可(UL许可)的PDCCH信号。在UL许可中包含资源分配信息、PMI、RI(秩指示符)、MCS、HARQ参数(NDI、RV、MCS)。PDCCH信号生成部1504在一个CW有误时,生成包含表示对该一个CW进行重发的UL许可的PDCCH。PDCCH信号生成部1504将PDCCH信号输出到OFDM调制部1505。OFDM调制部1505对PHICH信号、PDSCH信号以及PDCCH信号实施规定的OFDM调制处理后设为发送信号。
CP去除部1506,1508从每个天线的接收信号中去除CP从而提取有效的信号部分。CP去除部1506,1508将CP去除后的接收信号分别输出到FFT部1510,1511。码元同步部1507,1509取各自的接收信号的码元同步,并将码元同步的信息输出到CP去除部1506,1508。CP去除部1506,1508基于码元同步的信息从接收信号中去除CP。
FFT部1510,1511对CP去除后的接收信号进行FFT,从而变换为频域的信号。FFT部1510,1511将FFT后的信号分别输出到副载波解映射部1512,1513。副载波解映射部1512,1513对FFT后的信号利用资源映射信息从而从频域的信号中提取数据信号。副载波解映射部1512,1513将副载波解映射后的信号分别输出到信道估计部1515以及频域均衡部1514。
信道估计部1515利用副载波解映射后的信号(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信道估计部1515将所得到的信道估计值输出到频域均衡部1514。频域均衡部1514对副载波解映射后的数据信号补偿由信道估计部1515所估计的信道变动。频域均衡部1514将均衡后的数据信号分别输出到IDFT部1516,1517。IDFT部1516,1517将频域的信号变换为时域的信号。IDFT部1516,1517将IDFT后的信号分别输出到数据解调部1518,1519。
数据解调部1518,1519以对应于传输格式(编码率/解调方式)的数据调制方式,对IDFT后的信号进行数据解调。数据解调部1518,1519将数据解调后的信号分别输出到数据解码部1520,1521。数据解码部1520,1521对数据解调后的数据信号进行数据解码从而作为发送数据(再现的CW#1的发送数据、再现的CW#2的发送数据)来输出。
信道质量测定部1526利用从移动终端装置发送的参考信号测定质量信息。所测定的质量信息被输出到调度器1523、预编码权重/秩数选择部1524以及MCS选择部1525。
在调度器1523中基于质量信息进行调度。调度器1523将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专用用户数据生成部1502以及PDCCH信号生成部1504。预编码权重/秩数选择部1524基于质量信息进行PMI的生成以及秩选择。预编码权重/秩数选择部1524将PMI以及RI输出到PDCCH信号生成部1504。MCS选择部1525基于质量信息进行MCS选择。MCS选择部1525将MCS输出到PDCCH信号生成部1504。
重发信息信道选择部1522根据各CW的发送数据的错误状态选择是通过PHICH通知重发还是通过UL许可通知重发。重发信息信道选择部1522在双方的码字都解调错误而进行重发的方式(1-1)、只有一方的码字解调错误而进行重发的方式(3-3)的情况下,为了通过PHICH(NACK)通知重发而选择PHICH。
此外,重发信息信道选择部1522在双方的码字都被正确解调的方式(2-2)、只有一方的码字解调错误而进行重发的方式(3-2)的情况下,为了通过PHICH(ACK)通知重发而选择PHICH。另外,在该情况下,如果在移动终端装置的新发送数据缓冲器1320中已经有新发送数据被缓冲,则重发信息信道选择部1522将发送包含新数据发送的HARQ参数的UL许可,因此选择PDCCH以便通知该重发信息。
此外,重发信息信道选择部1522在双方的码字都解调错误而进行重发的方式(1-2)、双方的码字都被正确解调的方式(2-1)、只有一方的码字解调错误而进行重发的方式(3-1)的情况下,为了通过PDCCH的UL许可通知重发而选择PDCCH。
在这样的结构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无线基站装置中双方的CW都解调错误而想要进行重发时,在无线基站装置中接收多个CW的信号,生成1比特的NACK的PHICH信号,并将该NACK的PHICH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在移动终端装置中根据NACK的PHICH,关于所有CW将重发信号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
此外,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无线基站装置中双方的CW都被正确解调时,在无线基站装置中生成1比特的ACK的PHICH信号,并将该ACK的PHICH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在移动终端装置中基于ACK的PHICH信号将新发送数据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
此外,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无线基站装置中只有一方的CW解调有误而进行重发时,在无线基站装置中生成包含表示要对一个CW重发的UL许可的PDCCH信号,并将该PDCCH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在移动终端装置中基于UL许可将一个CW的重发信号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秩数、发送天线数是一例,并不限于此。此外,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则关于上述说明中的处理部的数目、处理步骤可以适当变更而实施。此外,图中所示的各个元素表示其功能,各个功能块可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此外,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适当变更实施。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对LTE-A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有用。
本申请基于2010年2月19日申请的特愿2010-034551。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9)

1.一种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部件,接收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判定部件,判定所述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是肯定响应还是否定响应;以及发送部件,在所述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为否定响应时,关于所有码字将重发信号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为肯定响应时,不将新发送数据以及重发信号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部件接收下行控制信道信号,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号中包含用于表示针对一个码字进行重发的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将所述一个码字的重发信号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
4.一种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部件,接收多个码字的信号;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生成部件,在所有码字有误时生成一比特的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以及发送部件,发送所述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生成部件在所有码字中都无误时生成一比特的肯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所述发送部件将所述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行控制信道信号生成部件,在一个码字中有误时,生成包含表示针对所述一个码字进行重发的上行链路许可的下行控制信道信号,
所述发送部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
7.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无线基站装置中包括:接收多个码字的信号的步骤;在所有码字中有误时生成一比特的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的步骤;发送所述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的步骤;
在所述移动终端装置中包括:接收所述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否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关于所有码字将重发信号发送到所述无线基站装置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无线基站装置中包括:所有码字中都无误时生成一比特的肯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的步骤;将所述肯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装置的步骤;
在所述移动终端装置中包括:接收所述肯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肯定响应的物理HARQ指标信道信号,不将新发送数据以及重发信号发送到所述无线基站装置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无线基站装置中包括:当一个码字中有误时,生成包含表示针对所述一个码字进行重发的上行链路许可的下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步骤;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号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装置的步骤;
在所述移动终端装置中包括: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上行链路许可,将所述一个码字的重发信号发送到所述无线基站装置的步骤。
CN2011800102832A 2010-02-19 2011-02-09 移动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27832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4551 2010-02-19
JP2010034551A JP5073770B2 (ja) 2010-02-19 2010-02-19 移動端末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CT/JP2011/052697 WO2011102267A1 (ja) 2010-02-19 2011-02-09 移動端末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3206A true CN102783206A (zh) 2012-11-14

Family

ID=44482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02832A Pending CN102783206A (zh) 2010-02-19 2011-02-09 移动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67664B2 (zh)
JP (1) JP5073770B2 (zh)
CN (1) CN102783206A (zh)
WO (1) WO2011102267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18464A1 (en) * 2016-07-27 2018-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sign of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bits for polar codes
US10291354B2 (en) 2016-06-14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performance, flexible, and compact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
US10313057B2 (en) 2016-06-01 2019-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rror det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sectional redundancy check information
US10312939B2 (en) 2017-06-10 2019-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involving pairwise orthogonality of adjacent rows in LPDC code
US10348451B2 (en) 2016-06-01 2019-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olar code constructions by strategic placement of CRC bits
US10355822B2 (en) 2017-07-07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applying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 base graph selection
US10454499B2 (en) 2016-05-12 2019-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uncturing an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 structure
CN110692211A (zh) * 2017-06-15 2020-0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US10784901B2 (en) 2015-11-12 2020-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for structur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US11043966B2 (en) 2016-05-11 2021-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generating multiple lift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
USRE49989E1 (en) 2021-05-28 2024-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involving pairwise orthogonality of adjacent rows in LPDC cod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85656B1 (ko) * 2010-03-04 2017-10-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Ack/nack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30029374A (ko) 2010-03-29 2013-03-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다중 안테나 전송을 지원하기 위한 효율적인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246640B2 (en) * 2010-04-05 2016-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ement bundling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85083B2 (en) * 2011-06-17 2017-0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network entry in a millimeter-wave mobile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33677B (zh) * 2011-08-12 2017-07-1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及重发控制方法
US10375725B2 (en) 2015-03-16 2019-08-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fast-re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482004B2 (en) * 2015-10-16 2019-11-19 Successfactors, Inc. Test data framework
EP3391553A1 (en) * 2015-12-14 2018-10-2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ata retransmission
KR20170093068A (ko) 2016-02-04 2017-08-1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의 스케쥴링 방법
CN108271435B (zh) * 2016-02-04 2022-05-24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调度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
WO2020065845A1 (ja) * 2018-09-27 2020-04-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23043891A (ja) * 2020-02-18 2023-03-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ステーション装置、通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3438A (zh) * 2001-10-15 2003-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组重发的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
CN101091339A (zh) * 2004-12-27 2007-12-1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正交频分多址无线接入系统中支持混合自动请求重发
CN101527623A (zh) * 2009-04-08 2009-09-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中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1689980A (zh) * 2007-04-26 2010-03-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分配确认/否定确认物理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EP2222100A1 (en) * 2007-11-22 2010-08-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32025A4 (en) * 2004-12-27 2011-01-05 Lg Electronics Inc SUPPORT OF A HYBRI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REQUIREMENTS IN A RADIO ACCESS SYSTEM WITH ORTHOGONAL FREQUENCY MULTIPLEX ACCESS
AR072700A1 (es) * 2008-07-07 2010-09-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Metodo y aparato para retransmision cooperativa en comunicaciones inalambrica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3438A (zh) * 2001-10-15 2003-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组重发的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
CN101091339A (zh) * 2004-12-27 2007-12-1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正交频分多址无线接入系统中支持混合自动请求重发
CN101689980A (zh) * 2007-04-26 2010-03-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分配确认/否定确认物理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EP2222100A1 (en) * 2007-11-22 2010-08-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527623A (zh) * 2009-04-08 2009-09-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中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SGRAN: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 Physical Layer Aspects", 《3GPP TR 36.814 V1.6.0》, 31 January 2010 (2010-01-31)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71120B2 (en) 2015-11-12 2023-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for structur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US10784901B2 (en) 2015-11-12 2020-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for structur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US11043966B2 (en) 2016-05-11 2021-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generating multiple lift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
US10454499B2 (en) 2016-05-12 2019-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uncturing an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 structure
US11025276B2 (en) 2016-05-12 2021-06-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uncturing an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 structure
US10348451B2 (en) 2016-06-01 2019-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olar code constructions by strategic placement of CRC bits
US10644836B2 (en) 2016-06-01 2020-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olar code constructions by strategic placement of CRC bits
US10313057B2 (en) 2016-06-01 2019-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rror det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sectional redundancy check information
US11239860B2 (en) 2016-06-14 2022-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pactly describing lift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
US10469104B2 (en) 2016-06-14 2019-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pactly describing lift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
US11942964B2 (en) 2016-06-14 2024-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pactly describing lift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
US11831332B2 (en) 2016-06-14 2023-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performance, flexible, and compact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
US11496154B2 (en) 2016-06-14 2022-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performance, flexible, and compact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
US10291354B2 (en) 2016-06-14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performance, flexible, and compact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
US11032026B2 (en) 2016-06-14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performance, flexible, and compact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
US11031953B2 (en) 2016-06-14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performance, flexible, and compact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
WO2018018464A1 (en) * 2016-07-27 2018-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sign of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bits for polar codes
CN109478959B (zh) * 2016-07-27 2021-08-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比特的设计
US10291359B2 (en) 2016-07-27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bits for polar codes
CN109478959A (zh) * 2016-07-27 2019-03-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比特的设计
US10312939B2 (en) 2017-06-10 2019-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involving pairwise orthogonality of adjacent rows in LPDC code
CN110692211A (zh) * 2017-06-15 2020-0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US10355822B2 (en) 2017-07-07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applying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 base graph selection
USRE49989E1 (en) 2021-05-28 2024-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involving pairwise orthogonality of adjacent rows in LPDC c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67664B2 (en) 2014-07-01
JP5073770B2 (ja) 2012-11-14
JP2011172053A (ja) 2011-09-01
US20130033979A1 (en) 2013-02-07
WO2011102267A1 (ja) 2011-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258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或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CN102783206A (zh) 移动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471024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84518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支持短传输时间间隔的终端发送或者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KR102256508B1 (ko) 송신 데이터 블록 사이즈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노드들
CN10999732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EP273398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1086265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1093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 reduc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9938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995980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92879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transmission
US98716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channel in intra-cell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US8755332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CN110402559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多个发送时间间隔、多个子载波间隔或多个处理时间间隔的方法及设备
CN110419186A (zh) 用于上行链路超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的下行链路控制通道
US20100118803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1400033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017504A (zh) 具有捆绑窗口中的所指配数据分组的信令的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布置
US20150312866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79273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多个处理时间或多个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622609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24753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6307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多个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409325A (zh)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