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9929B - 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9929B
CN102769929B CN201210234885.2A CN201210234885A CN102769929B CN 102769929 B CN102769929 B CN 102769929B CN 201210234885 A CN201210234885 A CN 201210234885A CN 102769929 B CN102769929 B CN 102769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business datum
lsp passage
data interface
rout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348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9929A (zh
Inventor
张沛
师严
孙雷
简伟
王健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348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69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69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9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9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9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包括多个基站,多个基站中的第一基站包括:用于第一基站与其他基站之间连接的路由数据接口、终端数据接口、通道建立模块及核心控制模块;通道建立模块,用于通过LDP,与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源基站在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其中,源基站根据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传送第一业务数据;核心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第一业务数据。实现基站之间的直通,减少基站回传对核心网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采用移动回传实现基站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提供基站与基站控制器或者业务网关之间的业务回传,同时支持时钟传送。移动回传网络由基站到基站控制器或业务网管,可分为接入、汇聚、核心层,接入层设备与基站连接,核心网与基站控制器或业务网关连接。移动业务数据将通过基站进入到接入环,多个接入环汇聚到汇聚环,多个汇聚环汇聚到核心网,核心网采用集中统一的运营管控方式,对移动业务数据进行调度,将业务下发至接入层,再发送至相应的目的基站。
传统移动回传技术,需要数据本地上传和回传,会造成网络时延较长,同时数据流在核心网处的汇聚和处理必然造成网络利用率不足;大量宽带业务数据汇聚到核心网,给中心数据交换节点与网络传输造成了很大压力。此外,基于对等模式的通信业务在某个群体范围内具有大量的数据共享需求,已经成为网络新增流量的主要来源,其基本不需要核心网的支持,重要的是实现更高效的信息传输。但是,目前仍需要占用核心网的资源进行数据回传,造成了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站之间通信占用核心网的资源进行数据回传,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缺陷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中的第一基站包括:路由数据接口、终端数据接口、通道建立模块及核心控制模块;
所述终端数据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连接;
所述路由数据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多个基站中除所述第一基站之外的其他基站之间的连接;
所述通道建立模块,用于通过LDP,与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源基站在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其中,所述源基站同时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传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核心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LDP,与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源基站在所述第一基站的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其中,所述源基站同时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所述第一保护LSP通道传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所述路由数据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其他基站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所述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基站,
所述多个基站中的第一基站包括:路由数据接口、终端数据接口、通道建立模块及核心控制模块;
所述终端数据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连接;
所述路由数据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多个基站中除所述第一基站之外的其他基站之间的连接;
所述通道建立模块,用于通过LDP,与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源基站在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其中,所述源基站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所述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传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核心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所述源基站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LDP,与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源基站在所述第一基站的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其中,所述源基站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所述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传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所述路由数据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其他基站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所述源基站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通过对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基站上设置路由数据接口实现业务数据在基站之间的路由,另外通过通道建立模块通过LDP,对互通的基站的路由数据接口创建LSP通道,并根据预设的选择原则对业务数据进行保护。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站之间通信占用核心网的资源进行数据回传,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缺陷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1+1线性路径保护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1:1线性路径保护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基站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基站,如基站10,基站20,……,基站n0,多个基站中的第一基站包括:路由数据接口101、终端数据接口113、通道建立模块112及核心控制模块100。其中,第一基站可以是多个基站中的任何一个基站,例如可以是基站10、基站20或基站n0等。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以基站10为例进行说明。
路由数据接口101,用于第一基站与多个基站中除第一基站之外的其他基站如图中基站20、基站n0等之间的连接,包括基站之间的直接连接及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之间的间接连接。本实施例中仅以与第一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连接为例。在实际设置中,一个基站可以同时与多个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连接,基站之间可以通过路由数据接口连接,形成网状、线状或环状分布,通过路由数据接口实现业务数据在基站之间传递。
各个基站均设置有路由数据接口,如图1中所示,基站10和基站20通过各自的路由数据接口101、201……n01互相连接,路由数据接口101、201、n01分别包括相对应的业务数据层、通用数据传输层、UDP层、IP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信令及数据可通过相应的层进行传输,实现基站10、基站20及基站n0之间的通信。
终端数据接口113,用于第一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连接。
通道建立模块112,用于通过标签分发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LDP),与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源基站在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一工作标记交换路径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其中,源基站同时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传送第一业务数据。上述源基站为与第一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连接的基站,如基站20。通过创建两条LSP通道,有效保证数据传送过程中的可靠性。具体的,源基站通过在两条LSP通道上同时传送第一业务数据,而第一基站根据第一预设接收原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101选择一条LSP通道接收第一业务数据。当该条LSP通道发生故障等问题时,接收方,即第一基站切换到另一条LSP通道进行第一业务数据的接收。
具体的核心控制模块根据第一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路由数据接口101接收由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通过对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基站上设置路由数据接口实现业务数据在基站之间的路由,另外通过通道建立模块通过LDP,对互通的基站的路由数据接口创建LSP通道,并根据预设的选择原则对业务数据进行保护。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站之间通信占用核心网的资源进行数据回传,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缺陷的技术问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核心控制模块100还用于对路由数据接口101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判断当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一目的基站与第一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101连接时,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101,以通过路由数据接口101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目的基站;和/或核心控制模块100还用于对终端数据接口113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判断当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目的基站与第一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101连接时,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101,以通过路由数据接口101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目的基站。上述第一目的基站区别于第一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与第一基站连接,实现业务数据在第一基站和第一目的基站之间的传送。第二目的基站同理,不再赘述。
具体来说核心控制模块100用于对路由数据接口101或终端数据接口113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判断当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所在的基站为与第一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101连接时,如所在基站为基站20、基站n0时,将业务数据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101,通过路由数据接口101发送到业务数据目的地址所在的基站。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数据接口113,具体的为与核心控制模块100连接的无线接口102、有线接口103;其中无线接口102用于连接移动终端104;有线接口103用于连接固定终端105。本实施例中核心控制模块100用于从无线接口102、有线接口103接收到的业务数据中解析出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当该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所在的基站为与当前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101连接时,根据目的地址对业务数据通过路由数据接口101进行传输。上述几种终端数据接口仅为示例,还可以包括其他任意可以将业务数据传输到基站中并需要基站对业务数据进行传输的接口。
进一步地,基站对于从无线接口102、有线接口103接入数据的具体处理过程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由于可以同时具备处理通过有线接口103接入的有线数据和通过无线接口102接入的无线数据的功能,但两种接入数据传输所使用的数据帧格式和物理层编码方式是不同的,具体的,例如无线数据为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物理层帧格式,其编码方式采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规定的信道编码方式;而有线数据为以太网帧格式,如IEEE802.3ae帧格式等,物理层编码方式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协议所规定的4B/5B编码等。
结合图1及图2所示,第一基站还包括:与核心控制模块100连接的数据处理接口106,与数据处理接口106连接的物理层数据处理模块107;物理层数据处理模块107包括: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08,用于根据有线数据接入的传输格式及传输协议,例如采用IEEE802.3ae的传输格式和传输协议,以太网或其他固定传输技术的要求,对核心控制模块100发送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业务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接口106发送给核心控制模块100;具体的有线数据处理过程为,对有线数据进行调制或解调,编码或解码,成帧或解帧等操作。
无线数据处理模块109,用于根据无线数据接入的传输格式及传输协议,例如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无线链路控制层(RadioLink Control,RLC)协议规定的数据处理格式,对核心控制模块100发送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业务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接口106发送给核心控制模块100,具体的无线数据处理过程为,调制或解调,编码或解码,插入导频信号,成帧或解帧等操作。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核心控制模块100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无线接口102或有线接口103的数据,根据接收数据的接口确定业务数据为无线数据或有线数据,并相应地发送给无线数据处理模块109或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08;第二单元,用于接收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08或无线数据处理模块109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并根据处理后的业务数据的包头中的目的地址确定目的地址归属的基站为与当前第一基站连接的其他基站时,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101。
另外,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08包括多个有线数据处理单元,多个有线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并行地对核心控制模块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无线数据处理模块109包括多个无线数据处理单元,多个无线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并行地对核心控制模块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多个有线数据处理单元及无线数据处理单元的并行设置,可以大大加快数据的处理速度,提高基站的数据传送效率。
结合图1及图2所示,第一基站还包括:与核心控制模块100连接的上层数据接口110,上层数据接口110用于连接核心网111。上层数据接口110连接核心网111用于基站与核心网111之间的业务数据交互。另外本实施例中经上层数据接口110输入输出的数据以IP数据包形式为例。如图1中所示,各个基站均设置有连接到核心网111的上层数据接口如110、210……n10。
在数据上行输过程中,如果数据的目的地址所归属的基站与当前基站之间通过路由数据接口101连接,则可以由核心控制模块100控制经路由数据接口101,即通过基站之间的数据路由实现业务数据的传送,而不需要占用核心网111的系统资源;如果数据的目的地址所归属的基站与当前基站之间没有通过路由数据接口101连接,则需要由核心控制模块100控制经上层数据接口110发送到核心网1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当第一基站处于发送业务数据状态时,需要通道建立模块112通过LDP,与第一目的基站在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同时从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目的基站;和/或通道建立模块还用于通过LDP,与第二目的基站在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同时从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目的基站。第一基站作为发送方,对于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的两条2条LSP通道同时进行业务数据的传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一预设选择原则为优先级指示信息,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优先级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优先级高的LSP通道;或者,第一预设选择原则为缺陷标识,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不存在缺陷标识所标识的缺陷的LSP通道。优先级指示信息通常为两条LSP通道均可以通信时,核心控制模块根据两条LSP通道的预设优先级进行业务数据的接收。而当LSP通道中一条产生故障等缺陷时,则选择不存在缺陷标识所标识的缺陷的LSP通道进行业务数据的接收。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1+1线性路径保护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与源基站、第一目的基站或第二目的基站之间的建立的LSP通道为单向1+1线性路径保护的结构。简而言之就是在基站直通业务中,如图3所示,源节点1和目的节点2分别创建两条LSP通道,为工作LSP通道1-1和保护LSP通道1-2。工作LSP通道1-1和保护LSP通道1-2在被保护域的源节点1侧进行永久性桥接,即业务信号同时在工作LSP通道1-1和保护LSP通道1-2上同时传送。被保护域的目的节点2进行有选择地接收业务信号,即从工作LSP通道1-1和保护LSP通道1-2这两条连接中选择一条满足第一预设选择原则要求的,如图所示,选择工作LSP通道1-1进行接收业务数据。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11:第一基站通过LDP,与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源基站在第一基站的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其中,源基站同时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传送第一业务数据;路由数据接口用于第一基站与其他基站之间的连接;
步骤12:第一基站根据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对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基站上设置路由数据接口实现业务数据在基站之间的路由,另外通过通道建立模块通过LDP,对互通的基站的路由数据接口创建LSP通道,并根据预设的选择原则对业务数据进行保护。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站之间通信占用核心网的资源进行数据回传,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缺陷的技术问题。
本通信方法具体的实现流程与上述实施例一中通信系统的实现过程相同,详细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一种通信系统的相关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如图4所示,步骤12:第一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第一业务数据之后包括:
如图4所示,步骤13:第一基站对路由数据接口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第一基站判断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一目的基站与第一基站之间是否通过路由数据接口连接;如果为是,第一基站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路由数据接口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目的基站。上述为第一基站对路由数据接口的第一业务数据进行转发时的操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本方法还包括:第一基站对终端数据接口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判断当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目的基站与第一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连接时,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路由数据接口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目的基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一基站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路由数据接口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目的基站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LDP,与第一目的基站在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第一基站同时从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目的基站;
第一基站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路由数据接口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目的基站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LDP,与第二目的基站在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第一基站同时从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目的基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预设选择原则为优先级指示信息;
第一基站根据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包括:
第一基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优先级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优先级高的LSP通道;
或者预设选择原则为缺陷标识;
第一基站根据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包括:
第一基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不存在缺陷标识所标识的缺陷的LSP通道。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基站,多个基站中的第一基站包括:路由数据接口、终端数据接口、通道建立模块及核心控制模块;终端数据接口,用于第一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连接;路由数据接口,用于第一基站与多个基站中除第一基站之外的其他基站之间的连接;通道建立模块,用于通过LDP,与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源基站在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其中,源基站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传送第一业务数据;核心控制模块,用于通过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源基站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通过对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基站上设置路由数据接口实现业务数据在基站之间的路由,另外通过通道建立模块通过LDP,对互通的基站的路由数据接口创建LSP通道,并根据预设的选择原则对业务数据进行保护。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站之间通信占用核心网的资源进行数据回传,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缺陷的技术问题。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1:1线性路径保护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与源基站、第一目的基站或第二目的基站之间的LSP通道的建立为单向1+1线性路径保护的结构。简而言之就是在基站直通业务中,如图5所示,源节点3和目的节点4分别创建两条LSP通道,为工作LSP通道2-1和保护LSP通道2-2。工作LSP通道2-1和保护LSP通道2-2在被保护域的源节点3侧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桥接,即业务信号在被选择的LSP通道上传送,如图5中的工作LSP通道2-1。被保护域的目的节点4即从与源节点3对应的发送LSP通道上接收,如图所示,选择工作LSP通道2-1进行接收业务数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核心控制模块还用于对路由数据接口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判断当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一目的基站与第一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连接时,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路由数据接口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目的基站;和/或核心控制模块还用于对终端数据接口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判断当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目的基站与第一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连接时,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路由数据接口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目的基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通道建立模块还用于通过LDP,与第一目的基站在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所选择的LSP通道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目的基站;和/或通道建立模块还用于通过LDP,与第二目的基站在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所选择的LSP通道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目的基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预设选择原则为优先级指示信息,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优先级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优先级高的LSP通道;或者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为缺陷标识,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不存在缺陷标识所标识的缺陷的LSP通道。
实施例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21:第一基站通过LDP,与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源基站在第一基站的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其中,源基站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传送第一业务数据;路由数据接口用于第一基站与其他基站之间的连接;
步骤22:第一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源基站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对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基站上设置路由数据接口实现业务数据在基站之间的路由,另外通过通道建立模块通过LDP,对互通的基站的路由数据接口创建LSP通道,并根据预设的选择原则对业务数据进行保护。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站之间通信占用核心网的资源进行数据回传,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缺陷的技术问题。
本通信方法具体的实现流程与上述实施例三中通信系统的实现过程相同,详细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三种通信系统的相关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如图6所示,步骤22:第一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第一业务数据之后包括:步骤23:第一基站对路由数据接口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第一基站判断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一目的基站与第一基站之间是否通过路由数据接口连接;如果为是,第一基站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路由数据接口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目的基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第一基站对终端数据接口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判断当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目的基站与第一基站通过路由数据接口连接时,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路由数据接口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目的基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一基站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路由数据接口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目的基站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LDP,与第一目的基站在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第一基站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中选择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所选择的LSP通道将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目的基站;
第一基站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路由数据接口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目的基站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LDP,与第二目的基站在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第一基站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中选择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所选择的LSP通道将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目的基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
预设选择原则为优先级指示信息;
第一基站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包括:
第一基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优先级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优先级高的LSP通道;
或者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为缺陷标识;
第一基站根据预设选择原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包括:
第一基站从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不存在缺陷标识所标识的缺陷的LSP通道。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中的第一基站包括:路由数据接口、终端数据接口、通道建立模块及核心控制模块;
所述终端数据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连接;
所述路由数据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多个基站中除所述第一基站之外的其他基站之间的连接;
所述通道建立模块,用于通过标签分发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LDP),与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源基站在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一工作标记交换路径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其中,所述源基站同时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传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核心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预设选择原则为优先级指示信息,所述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所述优先级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优先级高的LSP通道;或者,
所述第一预设选择原则为缺陷标识,所述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不存在所述缺陷标识所标识的缺陷的LSP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判断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一目的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连接时,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目的基站;和/或
所述核心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终端数据接口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判断当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目的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连接时,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目的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建立模块还用于通过LDP,与所述第一目的基站在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所述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同时从所述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目的基站;和/或
所述通道建立模块还用于通过LDP,与所述第二目的基站在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所述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同时从所述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目的基站。
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LDP,与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源基站在所述第一基站的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其中,所述源基站同时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所述第一保护LSP通道传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所述路由数据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其他基站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所述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预设选择原则为优先级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所述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所述优先级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优先级高的LSP通道;
或者所述预设选择原则为缺陷标识;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所述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不存在所述缺陷标识所标识的缺陷的LSP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所述第一基站判断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一目的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是否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连接;如果为是,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目的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对终端数据接口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判断当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目的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连接时,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目的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目的基站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LDP,与所述第一目的基站在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所述第一基站同时从所述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目的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目的基站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LDP,与所述第二目的基站在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所述第一基站同时从所述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目的基站。
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基站,
所述多个基站中的第一基站包括:路由数据接口、终端数据接口、通道建立模块及核心控制模块;
所述终端数据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连接;
所述路由数据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多个基站中除所述第一基站之外的其他基站之间的连接;
所述通道建立模块,用于通过LDP,与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源基站在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其中,所述源基站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所述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传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核心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所述源基站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预设选择原则为优先级指示信息,所述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所述优先级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优先级高的LSP通道;或者
所述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为缺陷标识,所述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不存在所述缺陷标识所标识的缺陷的LSP通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判断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一目的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连接时,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目的基站;和/或
所述核心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终端数据接口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判断当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目的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连接时,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目的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建立模块还用于通过LDP,与所述第一目的基站在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所述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所选择的LSP通道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目的基站;和/或
所述通道建立模块还用于通过LDP,与所述第二目的基站在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所述核心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所选择的LSP通道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目的基站。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LDP,与发送第一业务数据的源基站在所述第一基站的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其中,所述源基站根据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所述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传送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所述路由数据接口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其他基站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所述源基站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预设选择原则为优先级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所述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所述优先级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优先级高的LSP通道;
或者所述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为缺陷标识;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所述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一条LSP通道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第一工作LSP通道和第一保护LSP通道中,选择不存在所述缺陷标识所标识的缺陷的LSP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由选择的LSP通道传送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之后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路由数据接口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所述第一基站判断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一目的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是否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连接;如果为是,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目的基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对终端数据接口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判断当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目的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连接时,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目的基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目的基站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LDP,与所述第一目的基站在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二工作LSP通道和第二保护LSP通道中选择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所选择的LSP通道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目的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以通过所述路由数据接口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目的基站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LDP,与所述第二目的基站在所述路由数据接口上创建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预设选择原则从所述第三工作LSP通道和第三保护LSP通道中选择选择一条LSP通道,通过所选择的LSP通道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目的基站。
CN201210234885.2A 2012-07-06 2012-07-06 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2769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34885.2A CN102769929B (zh) 2012-07-06 2012-07-06 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34885.2A CN102769929B (zh) 2012-07-06 2012-07-06 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9929A CN102769929A (zh) 2012-11-07
CN102769929B true CN102769929B (zh) 2015-04-29

Family

ID=47097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34885.2A Active CN102769929B (zh) 2012-07-06 2012-07-06 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992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876A (zh) * 1998-03-18 2001-05-02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蜂窝子系统之间的呼叫的路由的方法和系统
EP2043300A1 (en) * 2007-09-25 2009-04-0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 method, network element and pro-gram
CN102077524A (zh) * 2009-05-19 2011-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发送方法、基站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876A (zh) * 1998-03-18 2001-05-02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蜂窝子系统之间的呼叫的路由的方法和系统
EP2043300A1 (en) * 2007-09-25 2009-04-0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 method, network element and pro-gram
CN102077524A (zh) * 2009-05-19 2011-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发送方法、基站和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9929A (zh) 2012-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03833B2 (ja)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2724117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2647793B (zh) 独立wimax系统和方法
TW201220919A (en)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device
WO2020164596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724118A (zh) 标签分发方法及设备
CN105072038A (zh) 一种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3202060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1640621B (zh) 一种在集中式无线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00068B (zh) 一种基于用户业务多隧道传输装置
CN103024852A (zh) 业务转发的方法及设备
CN101854202A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685828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023773A (zh) 多拓扑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2285423U (zh) 智能机顶盒
CN111918331A (zh) 拥塞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291305A (zh) 实现6to4中继路由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报文转发方法
WO2013013642A1 (zh) 处理跨环业务的方法和相交节点
CN107277861A (zh) 一种移动全网络分布式接入方法
CN101051865B (zh) 在基带资源池与远端射频单元组成的网络上广播的方法
CN103517332B (zh) 一种基站、数据处理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1527710A (zh) 一种传送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87838B (zh) 在多跳网络中规避故障中继节点的方法
CN102769929B (zh) 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1631384B (zh) 业务带宽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