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9537A - 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9537A
CN102769537A CN2012101060138A CN201210106013A CN102769537A CN 102769537 A CN102769537 A CN 102769537A CN 2012101060138 A CN2012101060138 A CN 2012101060138A CN 201210106013 A CN201210106013 A CN 201210106013A CN 102769537 A CN102769537 A CN 102769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p
sign
network element
broadband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60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鸣明
李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1060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695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69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95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链路发生切换时,SIP代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分发策略将呼叫业务分发给宽带智能网的备业务控制点SCP;所述备SCP通知所述宽带智能网内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与所述备SCP进行通信。本发明提出的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在宽带智能网中发生SCP灾备切换时,相关网元可相应地进行切换,避免了因无法及时同步切换而导致的业务中断。

Description

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3G网络日渐成熟,宽带智能网业务也蓬勃发展起来,由于宽带业务的接入终端多种多样,特别是WEB呼叫以及多方通话的兴起,让灾备切换变得很棘手。
宽带智能网业务涉及多方呼叫,如果要做到多SCP(ServiceControl Point,业务控制点)的负载均衡,需要智能网平台间建立会话数据共享机制。故目前大多采用1+1主备模式来组网。例如WEBCALL业务,当某主SCP与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1)代理间的链路中断,HA(High Available,高可用性系统)系统将呼叫自动切换到备份SCP上,WEB服务器如果不能同步切换,所有的WEBCALL发起的呼叫和到达WEB的呼叫将被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在宽带智能网中发生SCP灾备切换时,相关网元可相应地进行切换,避免了因无法及时切换而导致的业务中断。
本发明提出一种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包括步骤:
链路发生切换时,SIP代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分发策略将呼叫业务分发给宽带智能网的一备业务控制点SCP;
所述备SCP通知所述宽带智能网内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与所述备SCP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备SCP通知宽带智能网内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与备SCP进行通信包括:
发送所述备SCP的标识至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保存;供所述网元比较收到的所述备SCP的标识与已保存的切换前主SCP的标识,不同且连续超过预设次数则将当前通信的SCP更新为所述备SCP的标识,否则丢弃收到的备SCP的标识。
优选地,在链路发生切换之前,还包括:
所述宽带智能网中切换前的主SCP向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发送该主SCP的标识;
所述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保存所述主SCP的标识。
优选地,在执行所述SIP代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分发策略将呼叫分发给宽带智能网的备SCP之前,还包括:
所述SIP代理服务器配置所述分发策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宽带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SCP,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链路发生切换时,接收SIP代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分发策略分发的呼叫业务;
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宽带智能网内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与本端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通知模块具体用于:
发送本端的标识至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保存,供所述网元比较收到的所述备SCP的标识与已保存的切换前主SCP的标识,不同且连续超过预设次数则将当前通信的SCP更新为所述备SCP的标识,否则丢弃收到的备SCP的标识。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宽带智能网的网元,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链路切换时,接收宽带智能网中的被激活的备SCP发送的该备SCP的标识;
更新模块,用于比较收到的所述备SCP的标识与已保存的切换前主SCP的标识,不同且连续超过预设次数则将当前通信的SCP更新为所述备SCP的标识,否则丢弃收到的备SCP的标识。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在链路发生切换之前,接收所述主SCP发送的该主SCP的标识并保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系统,包括SIP代理服务器,至少两个业务控制点备SCP和主SCP,以及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所述主SCP为链路发生切换前的SCP,所述备SCP为链路发生切换后的SCP,其中,
所述SIP代理服务器,用于链路发生切换时,根据预设的分发策略将呼叫业务分发给所述备SCP;
所述备SCP,用于通知所述网元与本端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备SCP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链路发生切换时,接收SIP代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分发策略分发的呼叫业务;
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宽带智能网内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与本端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通知模块具体用于:
发送本端的标识至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保存,供所述网元比较收到的所述备SCP的标识与已保存的切换前主SCP的标识,不同且连续超过预设次数则将当前通信的SCP更新为所述备SCP的标识,否则丢弃收到的备SCP的标识。
所述网元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链路切换时,接收宽带智能网中的被激活的备SCP发送的该备SCP的标识;
更新模块,用于比较收到的所述备SCP的标识与已保存的切换前主SCP的标识,不同且连续超过预设次数则将当前通信的SCP更新为所述备SCP的标识,否则丢弃收到的备SCP的标识。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在链路发生切换之前,接收所述主SCP发送的该主SCP的标识并保存。
优选地,所述主SCP具体用于:
在链路发生前,向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发送本端的标识;供所述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保存本端的标识。
本发明提出的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在宽带智能网中发生SCP灾备切换时,可相应地进行切换,避免了因无法及时切换而导致的业务中断。且无需人工干预,无需添加硬件设备,在业务层面实现1+1灾备自动切换,解决当前宽带呼叫业务在可靠性方面的困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宽带智能网的SCP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宽带智能网的网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2,提出本发明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宽带智能网包括:
SIP代理服务器6,在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网络和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系统)网络中,SIP代理服务器6处于应用服务器和核心网之间。对核心网而言,SIP代理服务器6即为应用服务器,SIP代理服务器6后面的真正的应用服务器是完全透明的。SIP代理服务器6收到核心网的呼叫消息后,根据内部配置策略将呼叫传递给合适的应用服务器,并且保证本次呼叫的所有后继消息的一致性,从而达到完全屏蔽其后面的应用服务器的目的。
AS(Application Server,应用服务器),狭义上AS即SCP,广义上AS对应多个SCP组成的负载均衡,即灾难备份网络。AS负责各种业务逻辑的处理。
Web服务器,例如JSP的WEB容器Tomcat,负责处理WEB请求并根据逻辑给出响应。
本实施例以图1所示的最小配置单位为例,对1+1灾备模式进行阐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宽带智能网包括一SIP代理服务器6、两个SCP:SCP14和SCP25(实际应用中可存在多个SCP),SCP14和SCP25配置成代理模式接入NGN网络或IMS网络,呼叫业务分别部属在主备SCP上即SCP14和SCP25上。还包括两个WEB服务器:WEB服务器12和WEB服务器23,上述WEB服务器12和WEB服务器23通过COM口和RJ45端口进行双心跳连接,通过HA软件组成可靠性系统。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配置SIP代理服务器6分发策略,所有的呼叫业务如WEBCALL业务在同一时刻只分发到一个SCP上,SCP14与SCP25为主备模式,非负荷分担模式。WEB服务器12和WEB服务器23组成HA网络,WEB服务器12和WEB服务器23同样为主备模式,分别于SCP14和SCP25建立通信链路,假设当前配置SCP14为主SCP即当前正在工作的SCP,SCP25为备SCP,即当前激活的SCP为SCP14。出于可靠性的要求,优选SIP代理服务器6的触发以网络侧触发为准,当呼叫业务通过核心网到达SIP代理服务器6,SIP代理服务器6通过配置的分发策略将呼叫业务分发到主SCP中触发相应业务。
步骤S11、业务被触发后,SCP14先向相关网元如WEB服务器12和WEB服务器23推送通知消息,通知相关网元当前激活的SCP的标识即SCP14的标识。所述SCP的标识可以是SCP的ID或NAME等将两个SCP进行识别的属性。
步骤S12、相关网元收到当前激活的SCP通知消息后,记录当前激活的SCP,后续的呼叫通信将与该SCP进行,而另外一个SCP则当成备用的SCP。
步骤S13、如果SIP代理服务器6与主SCP通信失败,则SIP代理服务器6将根据分发策略,将后续的呼叫业务分发到备份SCP即SCP25上。
步骤S14、业务被触发后,SCP25再向相关网元如WEB服务器12和WEB服务器23推送通知消息,通知相关网元当前激活的SCP的标识即SCP25的标识。
步骤S15、相关网元收到推送通知后,将当前激活的SCP的标识与已存的SCP的标识比较,如不同,即将计数器加1,相同,则丢弃该推送消息。
步骤S16、将计数器的值与设定的阈值即预设次数进行比较,超过设定的阈值则记录新收到的SCP的标识,同时向所有WEB服务器推送提示消息,若没有超过设定的阈值,返回步骤S14。
本实施例为确保各相关网元成功进行灾备切换,设置了一预设次数,只有当相关网元收到该预设次数的推送通知,且该预设次数的SCP的标识都相同时,才切换到该SCP,并保存已切换的SCP的标识,以备后续再次发生切换。在实际应用中,该预设次数可以为一次、两次或两次以上。
本实施例采用的方法,在宽带智能网中发生SCP灾备切换时,相关网元也可相应地进行切换,避免了因WEB服务器等相关网元无法切换而导致的业务中断。本实施例的方法提高了宽带智能网的可靠性和可服务性,无需人工干预,无需添加硬件设备,在业务层面实现1+1灾备自动切换,解决当前宽带呼叫业务在可靠性方面的困局。
参照图3,提出本发明宽带智能网的SCP100一实施例,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用于链路发生切换时,接收SIP代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分发策略分发的呼叫业务;
通知模块20,用于通知所述宽带智能网内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与本端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以最小配置单位为例,对1+1灾备模式进行阐述。本实施例的宽带智能网包括一SIP代理服务器、两个SCP:SCP1和SCP100(实际应用中可存在多个SCP),SCP1和SCP100配置成代理模式接入NGN网络或IMS网络,呼叫业务分别部属在SCP1和SCP100上。还包括两个WEB服务器:WEB服务器1和WEB服务器2,上述WEB服务器1和WEB服务器2通过COM口和RJ45端口进行双心跳连接,通过HA软件组成可靠性系统。
本实施例所述的SCP100工作原理如下:
宽带智能网预先配置SIP代理服务器分发策略,所有的呼叫业务如WEBCALL业务在同一时刻只分发到一个SCP上,SCP1与SCP100为主备模式,非负荷分担模式。WEB服务器1和WEB服务器2组成HA网络,WEB服务器1和WEB服务器2同样为主备模式,分别于SCP1和SCP100建立通信链路,假设当前配置SCP1为主SCP,SCP100为备SCP,即当前激活的SCP为SCP1。出于可靠性的要求,优选SIP代理服务器的触发以网络侧触发为准,当呼叫业务通过核心网到达SIP代理服务器,SIP代理服务器通过配置的分发策略将呼叫业务分发到主SCP中触发相应业务。
业务被触发后,SCP1先向相关网元如WEB服务器1和WEB服务器2推送通知消息,通知相关网元当前激活的SCP的标识即SCP1的标识。
相关网元收到当前激活的SCP通知消息后,记录当前激活的SCP,后续的呼叫通信将与该SCP进行,而另外一个SCP则当成备用的SCP。
如果SIP代理服务器与主SCP通信失败,SCP100的第一接收模块10接收SIP代理服务器分发的呼叫业务。
业务被触发后,通知模块20再向相关网元如WEB服务器1和WEB服务器2推送通知消息,通知相关网元当前激活的SCP的标识即SCP100的标识。
相关网元收到推送通知后,将当前记录的SCP的标识与收到的SCP的标识比较,如不同,即将计数器加1,相同,则丢弃该推送消息。将计数器的值与设定的阈值即预设次数进行比较,超过设定的阈值则记录新收到的SCP的标识,同时向所有WEB服务器推送提示消息,若没有超过设定的阈值,返回由通知模块20再向相关网元如WEB服务器1和WEB服务器2推送通知消息,通知相关网元当前激活的SCP的标识即SCP100的标识。
本实施例为确保各相关网元成功进行灾备切换,设置了一预设次数,只有当相关网元收到该预设次数的推送通知,且该预设次数的SCP100的标识都相同时,才切换到该SCP100,并保存已切换的SCP100的标识,以备后续再次发生切换。在实际应用中,该预设次数可以为一次、两次或两次以上。
本实施例采用的SCP100,在宽带智能网中发生SCP灾备切换时,通知相关网元相应地进行切换,避免了因WEB服务器等相关网元无法切换而导致的业务中断。
参照图4,提出本发明宽带智能网的网元200,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30,用于链路切换时,接收宽带智能网中的被激活的备SCP发送的该备SCP的标识;
更新模块40,用于比较收到的所述备SCP的标识与已保存的切换前主SCP的标识,不同且连续超过预设次数则将当前通信的SCP更新为所述备SCP的标识,否则丢弃收到的备SCP的标识。
本实施例以最小配置单位为例,对1+1灾备模式进行阐述。本实施例的宽带智能网包括一SIP代理服务器、两个SCP:SCP1和SCP2(实际应用中可存在多个SCP),SCP1和SCP2配置成代理模式接入NGN网络或IMS网络,呼叫业务分别部属在SCP1和SCP2上。还包括两个网元200,上述网元200通过COM口和RJ45端口进行双心跳连接,通过HA软件组成可靠性系统。
本实施例所述的网元200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宽带智能网配置SIP代理服务器分发策略,所有的呼叫业务如WEBCALL业务在同一时刻只分发到一个SCP上,SCP1与SCP2为主备模式,非负荷分担模式。2个网元200组成HA网络,分别于SCP1和SCP2建立通信链路,假设当前配置SCP1为主SCP,SCP2为备SCP,即当前激活的SCP为SCP1。出于可靠性的要求,优选SIP代理服务器的触发以网络侧触发为准,当呼叫业务通过核心网到达SIP代理服务器,SIP代理服务器通过配置的分发策略将呼叫业务分发到主SCP中触发相应业务。
业务被触发后,SCP1先向网元200推送通知消息,通知网元200当前激活的SCP的标识即SCP1的标识。
网元200的第二接收模块30收到当前激活的SCP通知消息后,记录当前激活的SCP,后续的呼叫通信将与该SCP进行,而另外一个SCP则当成备用的SCP。
如果SIP代理服务器与主SCP通信失败,则SIP代理服务器将根据分发策略,将后续的呼叫业务分发到备份SCP即SCP2上。
业务被触发后,SCP2再向网元200推送通知消息,通知网元200当前激活的SCP的标识即SCP2的标识。
网元200收到推送通知后,更新模块40将当前激活的SCP的标识与收到的SCP的标识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决定是否更新SCP。如当前激活的SCP的标识与收到的SCP的标识不同,且网元200连接一预设次数都收到同样的SCP的标识,则更新模块40将本端通信的SCP更新为新收到的SCP,在实际应用中,该预设次数可以为一次、两次或两次以上。
本实施例采用的网元200,在宽带智能网中发生SCP灾备切换时,可相应地进行切换,避免了因无法及时切换而导致的业务中断。且无需人工干预,无需添加硬件设备,在业务层面实现1+1灾备自动切换,解决当前宽带呼叫业务在可靠性方面的困局。
参照图5,提出本发明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系统一实施例,包括SIP代理服务器300,至少两个业务控制点SCP备SCP400和主SCP500,以及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200,所述主SCP500为链路发生切换前的SCP,所述备SCP400为链路发生切换后的SCP,其中,
所述SIP代理服务器300,用于链路发生切换时,根据预设的分发策略将呼叫业务分发给宽带智能网的备SCP400;
所述备SCP400,用于通知所述网元200与本端进行通信。
所述主SCP500,用于在链路发生前,向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200发送本端的标识;供所述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200保存本端的标识。
备SCP40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图3所示之SCP100相同,网元200与图4所示之网元200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施例的系统,在发生SCP灾备切换时,相关的网元200可相应地进行切换,避免了因网元无法及时切换而导致的业务中断。且无需人工干预,无需添加硬件设备,在业务层面实现1+1灾备自动切换,解决当前宽带呼叫业务在可靠性方面的困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链路发生切换时,SIP代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分发策略将呼叫业务分发给宽带智能网的一备业务控制点SCP;
所述备SCP通知所述宽带智能网内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与所述备SCP进行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SCP通知宽带智能网内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与备SCP进行通信包括:
发送所述备SCP的标识至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保存;供所述网元比较收到的所述备SCP的标识与已保存的切换前主SCP的标识,不同且连续超过预设次数则将当前通信的SCP更新为所述备SCP的标识,否则丢弃收到的备SCP的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链路发生切换之前,还包括:
所述宽带智能网中切换前的主SCP向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发送该主SCP的标识;
所述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保存所述主SCP的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SIP代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分发策略将呼叫分发给宽带智能网的备SCP之前,还包括:
所述SIP代理服务器配置所述分发策略。
5.一种宽带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SCP,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链路发生切换时,接收SIP代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分发策略分发的呼叫业务;
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宽带智能网内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与本端进行通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SCP,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模块具体用于:
发送本端的标识至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保存,供所述网元比较收到的所述备SCP的标识与已保存的切换前主SCP的标识,不同且连续超过预设次数则将当前通信的SCP更新为所述备SCP的标识,否则丢弃收到的备SCP的标识。
7.一种宽带智能网的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链路切换时,接收宽带智能网中的被激活的备SCP发送的该备SCP的标识;
更新模块,用于比较收到的所述备SCP的标识与已保存的切换前主SCP的标识,不同且连续超过预设次数则将当前通信的SCP更新为所述备SCP的标识,否则丢弃收到的备SCP的标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在链路发生切换之前,接收所述主SCP发送的该主SCP的标识并保存。
9.一种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SIP代理服务器,至少两个业务控制点备SCP和主SCP,以及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所述主SCP为链路发生切换前的SCP,所述备SCP为链路发生切换后的SCP,其中,
所述SIP代理服务器,用于链路发生切换时,根据预设的分发策略将呼叫业务分发给所述备SCP;
所述备SCP,用于通知所述网元与本端进行通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SCP为权利要求6所述的SCP,所述网元为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网元。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SCP具体用于:
在链路发生前,向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发送本端的标识;供所述需要与SCP进行通信的网元保存本端的标识。
CN2012101060138A 2012-04-12 2012-04-12 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ending CN1027695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60138A CN102769537A (zh) 2012-04-12 2012-04-12 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60138A CN102769537A (zh) 2012-04-12 2012-04-12 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9537A true CN102769537A (zh) 2012-11-07

Family

ID=47096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60138A Pending CN102769537A (zh) 2012-04-12 2012-04-12 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953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833A (zh) * 2011-07-21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容灾方法和系统
CN105630634A (zh) * 2015-12-28 2016-06-01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系统灾备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9756366A (zh) * 2018-12-24 2019-05-14 上海欣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caas的智能网scp云服务实现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5278A1 (en) * 2000-06-21 2001-12-27 Hiroshi Ooiwan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intelligent network
CN1750476A (zh) * 2004-09-14 2006-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网系统中保证呼叫接续的方法及装置
CN1859219A (zh) * 2006-04-18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设备容灾的业务接管方法、业务转接设备及备份机
CN101291442A (zh) * 2008-06-06 2008-10-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业务呼叫系统的负荷均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5278A1 (en) * 2000-06-21 2001-12-27 Hiroshi Ooiwan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intelligent network
CN1750476A (zh) * 2004-09-14 2006-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网系统中保证呼叫接续的方法及装置
CN1859219A (zh) * 2006-04-18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设备容灾的业务接管方法、业务转接设备及备份机
CN101291442A (zh) * 2008-06-06 2008-10-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业务呼叫系统的负荷均衡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833A (zh) * 2011-07-21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容灾方法和系统
CN102891833B (zh) * 2011-07-21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容灾方法和系统
CN105630634A (zh) * 2015-12-28 2016-06-01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系统灾备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5630634B (zh) * 2015-12-28 2018-09-14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系统灾备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9756366A (zh) * 2018-12-24 2019-05-14 上海欣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caas的智能网scp云服务实现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1348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ssion restoration at geo-redundant gateways
US9319431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sedation service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1906681B1 (en) Changeover-to-backup technique in a computer system
US20080285438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fault-tolerant service interaction and mediation func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10096724A1 (en) Mobile Core Network Node Redundancy
EP1863222B1 (en) A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of service controlling device in intelligent network
CN103888277A (zh) 一种网关容灾备份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516918A (zh) 资源故障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2960006A (zh) 物联网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管理控制系统
CN102143288A (zh) 呼叫中心的容灾方法和装置
CN102769537A (zh) 宽带智能网呼叫业务灾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686245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call processing using a distributed trunk idle list
CN102891833A (zh) 网络容灾方法和系统
CN101227437B (zh) 实现媒体网关资源共享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459533B (zh) 一种下一代网络中改进的应用服务器容灾的系统及方法
EP2429142A1 (en) Seats processing method, exchange and call center
EP206012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igh reliability network
CN102546712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业务网络的消息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984723B (zh) 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
US694775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call processing using load sharing groups
CN115883668A (zh) 一种话务调度平台
MXPA00000525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detectar sobrecarga en un servicio de punto de control de una red de telecomunicaciones.
CN106559767A (zh) 基于呼叫转移实现的双卡双待手机终端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1692714A (zh) 智能网多业务的触发方法、智能网及智能网关设备
CN110958501B (zh) PON系统的VoIP紧急独立代理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