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3450A - 中继网络中的可分级编码流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中继网络中的可分级编码流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3450A
CN102763450A CN2010800612440A CN201080061244A CN102763450A CN 102763450 A CN102763450 A CN 102763450A CN 2010800612440 A CN2010800612440 A CN 2010800612440A CN 201080061244 A CN201080061244 A CN 201080061244A CN 102763450 A CN102763450 A CN 102763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peed
user equipment
graduated enco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12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3450B (zh
Inventor
杜鸿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63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3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3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3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中继网络中的可分级编码流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站响应于来自用户设备的反馈,周期性地调整基站直接传输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以及通过中继站传输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利用本发明,可以最大避免基站的基本层和增强层的无用传输;利用中继进行基本层的纠错重传;使得用户设备得到能力允许范围内的最高视频效果;以及节省带宽和功耗,提高传输效率和用户设备接收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中继网络中的可分级编码流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 特别地, 涉及一种用于在演进多媒体 广播组播业务 E-MBMS中继网络中基于 SVC的 E-MBMS流传输方法及 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 E-MBMS 系统中, 用户即使有能力接收到完整质量的 服务内容, 但是用户可能由于种种因素 (比如, 价格) 只希望接收到 低质量且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内容。 同样, 如果用户没有能力接 收到完整质量的服务内容, 那么将一种低质量且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 服务内容提供给用户更为必要。
当前, 存在多种确定 E-MBMS组播 (MC)组的传输速率的方法。 通常, 根据所有组成员所经历的无线衰落信道的容量, 可以确定 E-MBMS组播流的传输速率。
诸如 H.264 MEPG高级视频编码 AVC (Advance Video Coding) 的可分级视频编码 SVC ( Scalable Video Coding)技术, 可以传输视频 /音频数据, 同时适应大范围的下层网络 /链路变化以及接收机分集。 在 SVC编码的流中, 视频流关于时间 (帧速率)、 空间 (分辨率) 和 质量 (SNR), 被划分为基础层 (BL) 和多个增强层 (EL) 流。 基础 层的接收保证了用户最低的接收下限, 在此基础上, 每接收到一些增 强层信息都可以渐近渐进地提高重构视频的质量。
利用 SVC技术, E-MBMS流的内容可以被编码为多个流, 其中, 一个流是包括 E-MBMS的基础内容的基础流,而其它流是对基础内容 的增强的增强流。 基础流提供了必须成功接收以产生原始流的最低质 量的最小可编码内容。 增强流进一步提供增强的内容。
当前,存在多种设置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的方式。总的原则是, 总速率应该可以满足所有用户的速率需求。 其中最简单的一种设置是 将基础速率设置成最差用户可以成功解码的速率。 另 种方案是将基 础速率设置为所有用户的平均期望速率。 然而, 这些设置可能会导致 严重的低效率和低利用率的问题, 这一问题在瞬时性能分布快速变化 的组播网络中尤其严重。
另一方面, 与单跳网络相比, 带中继的多跳无线接入网络能够大 大扩大网络覆盖面积和容量, 也因此被认为是视频组播传输的一种很 具吸引力的方案。 但是, 在用户和基站间引入中继必将带来建模和优 化方面的挑战。这在 E-MBMS网络中利用渐进的可分级视频编码的视 频传输场合中尤为严重。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法用于 E-MBMS中继网 络。 发明内容
为此, 提出了一种在 E-MBMS中继网络中基于 SVC的动态速率 调节方案, 用于在基站与中继站之间根据用户设备的瞬时信道变化对 可分级的视频源码流进行调节。 在该方案中, 在用户设备无法成功接 收到从基站传输的增强层码流时, 基站应该中断增强层码流传输, 而 由中继站进行补偿。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 提出了一种中继网络中的可分级编码流的 传输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 化指示;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来确定基站传输的可 分级编码流中基础层的速率和增强层的速率以及通过中继站来传输的 可分级编码流中基础层的速率和增强层的速率; 基站根据所确定的基 站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中基础层的速率和增强层的速率分别对基站传 输的可分级编码流的基础层和增强层进行编码, 并向用户设备传输编 码后的可分级编码流; 基站向中继站通知所确定的通过中继站来传输 的可分级编码流中基础层的速率和增强层的速率; 中继站根据基站所 确定的通过中继站来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中基础层的速率和增强层的 速率分别对通过中继站来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的基础层和增强层进行 编码, 并向用户设备传输编码后的可分级编码流。 优选地, 中继网络是 MBMS中继网络, 并且可分级编码流是 MBMS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出了一种基站, 包括: 基站侧接收单 元, 用于从用户设备接收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 速率确定单 元, 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来确定基站传输的可分级 编码流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以及通过中继站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 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 通知单元, 用于向中继站通知速率确定单 元所确定的通过中继站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 率, 以便中继站基于所确定的速率分别对可分级编码流的基本层和增 强层进行编码; 基站侧编码单元, 用于以所确定的基站传输的可分级 编码流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分别对可分级编码流的基本层和增强 层进行编码; 以及基站侧流传输单元, 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编码后的 可分级编码流。
利用本发明, 可以最大避免基站的基本层和增强层的无用传输; 利用中继进行基本层的纠错重传; 使得用户设备得到能力允许范围内 的最高视频效果; 以及节省带宽和功耗, 提高传输效率和用户设备接 收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对所采用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本发 明的上述目的、 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其中:
图 1示出了本发明应用于其中的演进 E-MBMS的网络拓扑结构的 示意图;
图 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可分级编码流的传输 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 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 E-MBMS流传输的一 个示例场景;
图 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可分级编码流传输区 域的划分;
图 5示出了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可分级编码流的传输方法的系 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以下描述中, 一 些具体实施例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发明有任何限制, 而只是本发明的示例。 需要指出的是, 示意图仅示出了与现有系统的 区别, 而省略了常规结构或构造, 以免导致对本发明的理解不清楚。
本发明基于以下事实: 基站和中继站都能够接收到完整准确的信 道质量, 并且基站与中继站间的信道容量将独立于中继站与用户设备 间的信道容量。 视频内容首先在基站被编码成可分级视频码流, 之后 被传送到中继站或被发送给用户设备。
图 1示出了本发明应用于其中的 E-MBMS中继网络的网络拓扑结 构的示意图。如图 1所示, 内容提供商经由基站来向用户设备提供各种 业务内容。 基站可以直接接入用户设备, 也可以经由中继站间接接入 到用户设备。 这里, BM-SC为广播组播服务中心, 将内容提供商提供 的数据转化为广播组播形式发送给 MBMS网络。
在本发明中, 考虑每个用户设备都可以与基站和中继站建立单播 连接, 中继站不仅可以成功接收到可分级视频编码流的基础层和增强 层流, 还具备完整的可分级视频解码编码功能。 因此, 中继站能够按 需调节各个 SVC编码流层的速率, 并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传输给用户 设备。
图 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分级编码流的传输方法的 信令流程图。 这里仅考虑中继站总是能够接收到完整的基础层和增强 层, 因此下面将不考虑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流传输, 而仅就基站 -用户 设备和中继站-用户设备这两条链路之间的流传输进行说明。
如图 2所示, 在 MBMS会话开始时, 基站通过发射天线, 向用户 设备发送会话开始消息。
接收到会话开始消息的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初始用户设备接收能 力。 这里的用户设备接收能力指示用户设备直接从基站接收业务流以 及通过中继站接收业务流的综合能力。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接收能力, 确定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 并按 照所选速率对 MBMS流进行编码,产生具有所确定速率的基础层和增 强层。 然后, 向用户设备发送所编码的 MBMS流。
用户设备在 MBMS会话进行过程中,向基站反馈更新的用户设备 接收能力。这里,可以周期性地向基站反馈更新的用户设备接收能力, 也可以在用户设备接收能力变化较大 (例如大于某一预定阈值) 时进 行反馈。
基站在从用户设备接收到更新的用户设备接收能力时, 确定其自 身直接传输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以及通过中继站传输的基础层和 增强层的速率, 并向中继站通知所确定的通过中继站传输的基础层和 增强层的速率。 然后, 基站按照所确定的其自身直接传输的基础层和 增强层的速率对 MBMS流进行编码,产生具有重新确定速率的基础层 和增强层, 并将其发送给用户设备。
中继站在从用户设备接收到更新的用户设备接收能力时, 确定基 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 并按照所选速率对 MBMS流进行编码,产生具 有重新确定速率的基础层和增强层, 并将其发送给用户设备。
在 MBMS会话结束时, 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 MBMS会话结束效 果, 以告知基站 MBMS会话结束。 当然, MBMS会话结束也可以由 基站端发起。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法中, 基站将根据 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 动态地对 MBMS流进行编码。
需要注意的是, 尽管这里以一个用户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然而上 述方法也适用于具有多个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组播组的情况。
下面参照图 3 , 以一个典型的中继传输场景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 说明, 即基站 (S ) —中继站 (R) —用户设备 (D) 的场景。 如图 3 所示, 如果用户设备只能从基站接收到基础层码流 (BL), 则由中继 站来对用户设备进行增强层码流 (EL) 的补偿。 当然, 如果用户设备 无法从基站接收到任何码流, 则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与中继站之间的 HARQ而请求中继站重传基础层码流, 同时对增强层码流进行补偿。 也就是说中继站可以完成两项工作: 1 ) 基础层的重传; 2) 增强层的 补偿。
具体而言, 基站和中继站可以互相协作完成智能的互补传输: 如果用户设备在基站传输中丢失掉部分基础层信息, 用户设备将 首先通知最近的中继站进行重传, 而不去要求基站重传。 这样, 用户 设备和基站间用于重传的信令和数据将大大减少, 重传负载被有效地 转移到各个中继站。 此外, 与中继站的通信使得用户设备的功率消耗 也随之降低; 以及
如果用户设备丢失掉增强层信息, 它将通知中继站进行补偿。 通 过利用用户设备一中继站间信道, 用户设备实际接收能力增强了。
为了更好地示意用户设备的实际接收能力, 图 4定义了对可分级 编码流传输区域的划分, 具体按照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将分别对基站 和中继站周围的区域进行划分。如图 4所示,基站周围的区域分为 e-EL 区域 (如图 4中细实线所示的圆圈内的区域) 和 e-BL区域 (如图 4 中粗实线所示的圆圈内的区域),中继站周围的区域分为 r-EL区域(如 图 4中两点划线所示的圆圈内的区域)和 r-BL区域(如图 4中单点划 线所示的圆圈内的区域)。 其中 e-EL区域表示用户设备通过基站能够 同时接收到基础层和增强层, e-BL区域表示用户设备通过基站只能够 接收到基础层, r-EL区域表示用户设备通过中继站能够同时接收到基 础层和增强层,以及 r-BL区域表示用户设备通过中继站只能够接收到 基础层。
应注意, 这个传输区域并不像普通小区那样根据离基站的远近来 划分的, 而是代表一个虚拟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中的所有用户设备的 接收能力在一个限定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中, 考虑以下原则: 如果基站可以同时从基站和中继站 接收到增强层码流和基础层码流, 那么优先选择基站进行传输。
.如图 4所示,用户设备 1位于 e-EL区域内,具有较好的信道状态 条件较好, 能够从基站同时接收到完整的基础层码流和增强层码流。 用户设备 2位于 e-BL区域和 r-EL区域的交叉区域内且不与 e-EL交叉 的区域, 无法从基站接收到增强层码流, 但能够从基站接收到完整的 基础层码流, 同时还能够从中继站接收到增强层码流。 用户设备 3位 于 e-BL区域中不与 r-EL交叉的区域以及 r-BL区域中不与 e-BL区域 交叉的区域内, 无法从基站和中继站接收到增强层码流, 但能够从基 站接收到完整的基础层码流。 用户设备 4位于 r-EL区域中不与 e-BL 区域交叉的区域内, 无法从基站接收到基础层和增强层码流, 但能够 从中继站接收到增强层和基础层码流。用户设备 5位于 r-BL区域中不 与 e-EL区域和 e-BL区域交叉的区域内, 无法从基站接收到基础层和 增强层码流, 同时无法从中继站接收到增强层码流, 但能够从中继站 接收到完整的基础层码流。 用户设备 6位于 e-EL区域、 e-BL区域、 r-EL区域以及 r-BL区域之外, 无法从基站和中继站接收到基础层和 增强层码流, 即用户设备 6无法接收到 MBMS流。
为了保证最佳接收质量, 应基于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尽量传输基 础层码流。 一段固定速率的视频是用全基础层或还是用基础层加增强 层进行传输, 取决于 SVC编码器所能提供的最终视频质量。
定义 ? (0和 为在特定时间 t基站传输的基础层和增强层速 率。 通过中继站传输的基础层和增强层速率为 )和/? (t)。 最大速 率/?皿表示内容提供商所规定的业务流的速率, 最小速率 表示为 可分级视频编码流能够被最低质量解码所需的最低速率。
在每个时隙 t, 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为 Z(0。 为了进行动态速率调 节, 按照图 4中的用户设备区域划分定义了以下用户设备接收能力参 数:
- 表示能够从基站同时接收到基础层和增强层码流所需的接 收能力;
- 表示能够从基站接收到基础层码流所需的接收能力;
- ^^表示能够从最近的中继站同时接收到基础层和增强层码流 所需的接收能力;
- 表示能够从最近的中继站接收到基础层码流所需的接收能 力。
由此, 对于用户设备 1 , t) LeEL 0 对于用户设备 2,
Le-BL < L{t) < Le_EL & If ) > Lr_EL 。 对 于 用 户 设 备 3 , ≤ (0〈^- a& W< - 。 对于用户设备 4, LH L & L^ Ln 对于用户设备 5, (0 < & ≤ (0 < — £ 。 对于用户设备 6, (0<4- & 0)< ,—β"
在 E-MBMS中继网络中, 每个用户设备都可以通过多播或者单播 方式与基站建立连接。下面将结合图 4分别就单播和组播两种情况来描 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 EMBMS流传输中的动态速率设置:
第一示例: 单播情况下的动态速率设置
当基站和中继站从用户设备 1-6之一接收到 参数时,系统将根 据用户设备 1-6的不同接收能力来进行动态速率调节, 其中 R表示基 站或中继站的非叠加瞬时发送速率:
用户设备 1: 用户设备的信道条件良好, 能够从基站同时接收到 完整的基础层码流和增强层码流, 即 {^^)≥^ }。 这种情况下, 中继 站将终止基础层和增强层补偿传输, 但仍开启丢包重传。 此时, 基站
nMIN n L * r MAX nMIN 处和中继站处的速率设置分别为: Re ^ = RRe ^ = R ~ R , d o, d o。
用户设备 2: 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接收到增强层码流, 但能够从 基站接收到完整的基础层码流, 即 { }。 这种 情况下, 中继站将用于补偿增强层码流传输, 同时基站将终止增强层 码流传输。 此时, 基站处和中继站处的速率设置分别为: Re ^ = R , 用户设备 3: 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和中继站接收到增强层码流, 但 能 够 从 基 站 接 收 到 完 整 的 基 础 层 码 流 , 即 { (0<4^& (0<4-a}。 这种情况下, 中继站将不用于补偿增强 层码流传输, 同时基站将终止增强层码流传输。 此时, 基站处和中继 站处的速率设置分别为: d R删 , R L )=o, ^( =0, C o 用户设备 4: 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接收到基础层和增强层码流, 但 能 够 从 中 继 站 接 收 到 基 础 层 和 增 强层 码 流 , 即 {W)<^-Si&W -£ }。 这种情况下, 中继站将用于补偿基础层和增 强层码流传输, 同时基站将终止基础层和增强层码流传输。 此时, 基 - 站处和中继站处的速率设置分别为: O)=o, O)=o, d R画 , 用户设备 5: 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接收到基础层和增强层码流, 但能够从中继站接收到基础层 {^)<^-^& ≤^)<^^}。这种情况 下, 中继站将用于补偿基础层码流传输, 同时基站将终止基础层和增 强层码流传输。此时,基站处和中继站处的速率设置分别为: L(o=0 d R (o=o。
用户设备 6: 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和中继站接收到基础层和增强 层码流, 即 { W<^ & W< -fl }。 这种情况下, 传输将被终止。 速 率设置: R )=0 (0=0
第二示例: 组播情况下的动态速率设置
组播情况与单播情况的不同之处在于: 用户设备组播组内的每一 个用户设备都将反馈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 因而基站和中继 站需要对用户设备组播组反馈的多个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进 行处理。 但是, 这不在本发明的讨论范围之内, 因而不进行赘述。 这 里, 仅根据以下场景来对基站和中继站从用户设备组播组接收到用户 设备的接收能力指示时所进行的动态速率调节进行举例说明:
场景 1: 用户设备组播组内所有用户设备都可以从基站同时接收 到基础层和增强层码流。 这种情况下, 中继站将终止基础层和增强层 补偿传输但仍开启丢包重传。 速率设置: = RM,N
R L(o=RMAX-RM'N d o, 场景 2: 用户设备组播组内有一个或以上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接 收到增强层码流, 但用户设备组播组内所有用户设备都能够从基站接 收到完整的基础层码流。 这种情况下, 中继站将用于补偿用户设备组 播组内一个或以上用户设备的增强层码流传输, 同时基站将继续增强 层码流传输。 速率设置: d R R!L( =RMAX-RMIN, ^( =0, (OH (该用户设备所在中继站), -RM,N (其 它用户设备所在中继站)。
场景 2': 用户设备组播组内的所有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接收到增 强层码流, 但用户设备组播组内的所有用户设备都能够从基站接收到 完整的基础层码流。 在这种情况下, 中继站将用于补偿用户设备组播 组内所有用户设备的增强层码流传输, 同时基站将终止增强层码流传 输。速率设置: d R , ^( =o, (o=o, (o=f Aw (所 有用户设备所在中继站)。
场景 3: 用户设备组播组内有一个或以上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和 中继站接收到增强层码流, 但用户设备组播组内所有用户设备都能够 从基站接收到基础层码流。 在这种情况下, 中继站将用于补偿用户设 备组播组内其它用户设备的增强层码流传输, 同时基站将继续增强层 码流传输。速率设置: c M'N, H X-R應; d o, d o
(该用户设备所在中继站), Rr E'{t)=RMAX -RM,N (其它用户设备所在中 继站)。
场景 3': 用户设备组播组内所有用户设备都无法从基站和中继站 接收到增强层码流, 但用户设备组播组内所有用户设备都能够从基站 接收到基础层码流。 这种情况下, 中继站将不用于补偿用户设备组播 组的增强层码流传输, 同时基站将不继续增强层码流传输。速率设置: „ , A£W=o; V(0=0, ^£i( =0o
场景 4: 用户设备组播组内所有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接收到基础 层和增强层码流, 但用户设备组播组内所有用户设备都能够从中继站 接收到基础层和增强层码流。 在这种情况下, 中继站将用于补偿用户 设备组播组内所有用户设备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码流传输, 同时基站将 终止基础层和增强层码流传输。 速率设置: d o, d o,
场景 5: 用户设备组播组内所有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接收到基础 层和增强层码流, 但用户设备组播组内所有用户设备都能够从中继站 接收到基础层。 在这种情况下, 中继站将用于补偿基础层码流传输, 同时基站将终止基础层和增强层码流传输。 速率设置: (0 =0, ^ ( =o, R L {t) = RMM f R^ (t) =0
场景 6: 用户设备组播组内所有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和中继站接 收到基础层和增强层码流。在这种情况下, 传输将被终止。速率设置: ^ ( =o, ^ ( =o, ^( =o, (0=0。
图 5示出了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可分级编码 流的传输方法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该系统包括基站 10和中继站 30以及 包括用户设备 50。
如图 5所示,基站 10包括基站侧接收单元 101、速率确定单元 103、 基站侧编码单元 105、 基站侧流传输单元 107、 以及通知单元 109。
基站侧接收单元 101从用户设备 50接收用户设备当前的接收能力 变化指示。
速率确定单元 103将根据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来确定基 站传输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以及通过中继站传输的基础层和增强 层的速率, 并由通知单元 109向中继站通知所确定的通过中继站传输 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
然后,基站侧编码单元 105按照所确定速率对 MBMS流进行编码, 产生具有所确定速率的基础层和增强层, 并经由基站侧流传输单元 107将编码后的流传输至用户设备 50。
中继站 30包括中继站侧接收单元 301、中继站侧编码单元 303以 及中继站侧流传输单元 305。
中继站侧接收单元 301用于接收来自通知单元 109的基站所确定 的通过中继站传输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 中继站侧编码单元 303 根据所确定的速率对 MBMS流进行编码,产生具有所确定速率的基础 层和增强层。 最后, 中继站侧流传输单元 305将编码后的流传输至用 户设备 50。
需要注意的是, 尽管这里以一个用户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然而本 发明也适用于具有多个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组播组的情况。
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分级编码流的传输方法的基站响应 于来自用户设备的反馈, 周期性地调整其自身直接传输的基础层和增 强层的速率以及通过中继站传输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 因而具有 以下优点: 可以最大避免基站的基本层和增强层的无用传输; 利用中 继进行基本层的纠错重传; 使得用户设备得到能力允许范围内的最高 视频效果; 以及节省带宽和功耗, 提高传输效率和用户设备接收服务
、 需要注意的是, 上述实施例使用视频作为呈现的示意性应用。 当 然,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视频, 音频应用和其它兼容应用也是适用的。
尽管以上描述涉及多个单元, 但是通过将一个单元划分为多个单 元或将多个单元组合为一个单元, 只要其仍能执行相应的功能, 也可 以实现本发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认识到, 可以通过编程计算机实现上 述方法的不同步骤。 在此, 一些实施方式同样包括机器可读或计算机 可读的程序存储设备 (如, 数字数据存储介质) 以及编码机器可执行 或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指令, 其中, 该指令执行上述方法的一些或全 部步骤。 例如, 程序存储设备可以是数字存储器、 磁存储介质 (如磁 盘和磁带)、硬件或光可读数字数据存储介质。实施方式同样包括执行 上述方法的所述步骤的编程计算机。
描述和附图仅示出本发明的原理。 因此应该意识到, 本领域技术 人员能够建议不同的结构, 虽然这些不同的结构未在此处明确描述或 示出, 但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并包括在其精神和范围之内。 此外, 所 有此处提到的示例明确地主要只用于教学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 的原理以及发明人所贡献的促进本领域的构思, 并应被解释为不是对 这些特定提到的示例和条件的限制。 此外, 此处所有提到本发明的原 贝 U、 方面和实施方式的陈述及其特定的示例包含其等同物在内。
上面的描述仅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该理解,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 均应该属于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来限定的范围,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 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中继网络中的可分级编码流的传输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来确定基站传输的可 分级编码流中基础层的速率和增强层的速率以及通过中继站来传输的 可分级编码流中基础层的速率和增强层的速率;
    基站根据所确定的基站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中基础层的速率 和增强层的速率分别对基站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的基础层和增强层进 行编码, 并向用户设备传输编码后的可分级编码流;
    基站向中继站通知所确定的通过中继站来传输的可分级编码 流中基础层的速率和增强层的速率;
    中继站根据基站所确定的通过中继站来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 中基础层的速率和增强层的速率分别对通过中继站来传输的可分级编 码流中基础层和增强层进行编码, 并向用户设备传输编码后的可分级 编码流。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分级编码流传输方法, 其中, 当用 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表示用户设备能够从基站接收到完整的基 础层码流和增强层码流时, 基站将其自身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中基础 层的速率设置为预定第一速率, 增强层的速率设置为预定第二速率, 其余速率设置为 0。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分级编码流传输方法, 其中, 当用 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表示用户设备只能从基站接收到完整的基' 础层码流时, 基站将其自身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中基础层的速率设置 为预定第一速率, 将通过中继站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中增强层的速率 设置为预定第二速率, 其余速率设置为 0。 ,
  3.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分级编码流传输方法, 其中, 当用 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表示用户设备只能从基站接收到完整的基 础层码流, 同时也无法从中继站接收到增强层码流时, 基站将其自身 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中基础层的速率设置为预定第一速率, 其余速率 设置为 0。
  4.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分级编码流传输方法, 其中, 当用 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表示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接收到完整的基 础层码流和增强层码流, 但能够从中继站接收到基础层码流和增强层 码流时, 基站将通过中继站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中基础层的速率设置 为预定第一速率, 将通过中继站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中增强层的速率 设置为预定第二速率, 并将其余速率设置为 0。
  5.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分级编码流传输方法, 其中, 当用 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表示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接收到完整的基 础层码流和增强层码流, 但能够从中继站接收到基础层码流时, 基站 将通过中继站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中基础层的速率设置为预定第一速 率, 并将其余速率设置为 0。
  6. 7、 根据权利要求 1-6之一所述的可分级编码流传输方法, 其中 所述预定第一速率是可分级编码流能够以最低质量解码所述的最低速 率, 预定第二速率是可分级编码流的预定总速率与所述预定第一速率 之差。
  7. 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分级编码流传输方法, 其中, 当用 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变化指示表示用户设备无法从基站和中继站接收到 基础层码流和增强层码流时, 基站将终止传输。
  8. 9、根据权利要求 1-8之一所述的可分级编码流传输方法, 其中, 所述中继网络是 MBMS中继网络,并且所述可分级编码流是 MBMS流。
  9. 10、 根据权利要求 1-8之一所述的可分级编码流传输方法, 其 中, 所述可分级编码流是基于可分级视频编码的可分级编码流。
  10. 11、 一种基站, 包括:
    基站侧接收单元, 用于从用户设备接收用户设备接收能力变化 指示;
    速率确定单元, 用于基于用户设备接收能力变化指示来确定基 站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以及通过中继站传输 的可分级编码流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 通知单元, 用于向中继站通知速率确定单元所确定的通过中继 站传输的可分级编码流的基础层和增强层的速率, 以便中继站基于所 确定的速率分别对可分级编码流的基本层和增强层进行编码;
    基站侧编码单元, 用于以所确定的速率分别对可分级编码流的 基本层和增强层进行编码; 以及
    基站侧流传输单元, 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编码后的可分级编码 流。
  11. 12、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中继网络是 MBMS 中继网络, 并且所述可分级编码流是 MBMS流。
  12.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或 12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可分级编 码流是基于可分级视频编码的可分级编码流。
CN201080061244.0A 2010-02-11 2010-02-11 中继网络中的可分级编码流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7634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0/000191 WO2011097754A1 (zh) 2010-02-11 2010-02-11 中继网络中的可分级编码流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3450A true CN102763450A (zh) 2012-10-31
CN102763450B CN102763450B (zh) 2016-05-11

Family

ID=44367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1244.0A Active CN102763450B (zh) 2010-02-11 2010-02-11 中继网络中的可分级编码流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3450B (zh)
WO (1) WO201109775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2685A (zh) * 2019-10-15 2022-08-12 交互数字Ce专利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和接收视频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175A (zh) * 2006-06-26 2008-01-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演进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发送、接收方法
CN101242566A (zh) * 2007-02-08 2008-08-1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传输方法、系统及基站
WO2008136623A1 (en) * 2007-05-04 2008-11-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igh-quality multimedia service in dmb system
CN101335906A (zh) * 2007-06-27 2008-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播业务信息发送方法、多播业务实现方法和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6063B (zh) * 2008-02-21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175A (zh) * 2006-06-26 2008-01-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演进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发送、接收方法
CN101242566A (zh) * 2007-02-08 2008-08-1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传输方法、系统及基站
WO2008136623A1 (en) * 2007-05-04 2008-11-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igh-quality multimedia service in dmb system
CN101335906A (zh) * 2007-06-27 2008-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播业务信息发送方法、多播业务实现方法和通信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2685A (zh) * 2019-10-15 2022-08-12 交互数字Ce专利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和接收视频的方法和装置
CN114902685B (zh) * 2019-10-15 2024-03-22 交互数字Ce专利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和接收视频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97754A1 (zh) 2011-08-18
CN102763450B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4794B (zh) 用于视频组播的系统和方法
EP2656579B1 (en) Signaling techniques for a multimedia-aware radio and network adaptation
CN101742223B (zh) 视频流带宽智能调节方法
CN104219539A (zh) 一种基于td-lte信道检测的视频编码与传输的方法
US8374616B2 (en) Hierarchical broadcast service with blind retransmission
WO2010130182A1 (zh) 多路视频通讯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6412801B (zh) 一种基于视频帧结构和d2d通信的视频多播方法
CN1985477A (zh) 用于分配信息到通信系统的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5579998A (zh) 实时流量传送系统和方法
CN101888550A (zh) 一种slice头信息中量化参数编码方法和装置
Liu et al. RMV: Real-time multi-view video streaming in highway vehicle ad-hoc networks (VANETs)
CN103338412A (zh) 结合无线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的自适应视频编码系统
CN101188760A (zh) 一种视频序列的编码方法
Wu et al. Adaptive video streaming using dynamic ndn multicast in wlan
CN102307302B (zh) 一种保持视频图像连续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37587A (zh) 一种视频序列的编码方法及采用其的差错控制系统
CN102497619A (zh) 车地通信时的无线多播传输及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99762A (zh) 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系统及信道自适应调整方法
Xu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calable video streaming in highway VANET
CN110663238B (zh) 发射器通信设备和视频数据发送方法
CN102843579B (zh) 图像质量自适应的无线视频分发方法与系统
CN102763408B (zh) 基于svc的e-mbms流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763450A (zh) 中继网络中的可分级编码流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09000208A1 (fr) Procédé de 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de service de multidiffusion, procédé de mise en application de service de multidiffusion, station de base, station relais et terminal
CN204316652U (zh) 卫星视频会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New Area,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New Area,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