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1606B - 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1606B
CN102761606B CN201210192520.8A CN201210192520A CN102761606B CN 102761606 B CN102761606 B CN 102761606B CN 201210192520 A CN201210192520 A CN 201210192520A CN 102761606 B CN102761606 B CN 1027616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geographical position
undetermined
trace information
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925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1606A (zh
Inventor
赵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925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616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61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1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1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1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当所述信息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提高推荐目标用户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SNS服务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社交群体的高效沟通性和社会穿透性,这里社会穿透性不但指群体的关系能够更加紧密,还指借助关系网络逐渐扩大交际范围。目前,用户除通过虚拟社区获取好友外,还可以通过地理位置关系网络获取好友。通过地理位置关系网络获取好友的方法成为目前时髦的方法,因为该方法获取的好友比通过虚拟社区获取的好友更具有真实性。
目前通过地理位置关系获取好友的方法如下:
当前用户向服务器发送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和获取好友请求;服务器搜索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相近的用户,并将搜索得出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作为好友推荐给所述当前用户。
本发明人在上述技术中发现服务器推荐给当前用户的好友是和当前用户当前地理位置相近的所有好友,这些好友可能只是在当前用户搜索好友这一时刻所处地理位置和当前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近,而其他时间内这些好友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能和当前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存在很大差别,这样服务器推荐给当前用户的目标用户的准确度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可以提高推荐目标用户的准确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当所述信息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计算单元和确定目标单元,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确定目标单元,用于当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信息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当前用户及待定用户的活动轨迹,确定活动范围与当前用户近似的用户,从而确保推荐目标用户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S101、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是由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组合而成,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是指系统中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或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次数的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如系统保存的过去一个月内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又如系统保存的过去20次记录的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通过将所述不同地理位置进行组合,可以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上述过去一定时间和过去一定次数可以是采用系统默认的或根据用户操作而设置的。具体的,通过终端的GPS定位系统或基站定位系统或WiFi定位系统等定位系统获取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并发送给服务器、记录在系统里,这样每次记录的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看成是一个位置点,多次记录的集合就可以组成一个轨迹信息。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上述获取方式所获取的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
S102、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及获取方式可参照S101中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待定用户可以包括:预设区域内的用户或满足预设条件的用户。所述预设区域可以是采用系统默认区域,还可以是根据当前用户操作而设置的区域。如当前用户经常在A市区移动,系统可以默认A市区内的用户为待定用户;当然还可以根据当前用户需要灵活设置区域,如当前用户需要结交经常出现在商场B的用户,这样当前用户可以设置商场B所处的区域内的用户为待定用户,这样当前用户就可以快速地找到目标用户。所述预设区域还可以是当前用户当前地理位置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区域,详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2。除此之外,上述预设条件可以是采用系统根据当前用户的资料而自动设置的条件,还可以是根据当前用户操作而设置的条件。如当前用户为中年用户,这样系统根据当前用户的年龄自动设置用户年龄段为中年的用户作为待定用户。又如当前用户设置的条件为经常在C区域出现,性别为女性,年龄段为青年,且目前为单身的用户,这样可以根据用户操作将上述C区域,性别为女性,年龄段为青年,且目前为单身的条件设置为预设条件,根据该预设条件获取待定用户,这样用户体验更佳,且效率高。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定用户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列出的待定用户。
S103、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也就是系统中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集合,或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次数的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集合。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也就是系统中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待定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集合,或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次数的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集合。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的计算方法具体可以包括: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面积匹配度;或者,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函数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函数的匹配度。具体请见本发明的方法实例三和实施四。
S104、当所述信息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该匹配阈值可以采用系统默认的阈值,也可以采用根据用户操作而设置的阈值。当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大于上述阈值时,可以将待定用户作为目标用户。该目标用户就是与当前用户活动范围相似的用户。将该目标用户推荐给当前用户,从而确保向当前用户推荐的目标用户的准确度。本发明实施例1中,通过获取当前用户及待定用户的活动轨迹,确定活动范围与当前用户近似的用户,从而确保推荐目标用户的准确度。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
S201、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该步骤可以采用上面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方法,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S202、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是指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具体可以通过GPS定位系统或基站定位系统或WiFi定位系统等定位系统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当前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可选的,在获取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后会可以同时更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S203、获取待定用户,所述待定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
在获取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后,可以在系统中获取其他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并选取当前地理位置在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附近一定范围内的用户作为待定用户,所述系统中获取的其他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一样,具体可通过GPS定位系统或基站定位系统或WiFi定位系统等定位系统获取,获取后记录在系统中,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用户当前地理位置的获取方式不进行限定。上述一定距离可以是采用系统默认的距离,或根据当前用户操作而设置的距离。如系统默认的距离为2公里,这样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为D位置时,可以筛选出当前地理位置离D位置的距离在2公里以内的用户为待定用户,也就是确定当前在以D位置为中心的方圆2公里以内的用户作为待定用户。另一场景,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为商场E,这时当前用户需要搜寻当前地理也为商场E的目标用户,这样上述根据当前用户的操作设置的距离就可以设置成一个很小的距离,如0.5公里。这样获取的待定用户更具人性化,真实性和实时性更高。
同时,在预设区域之外,还可以包括预设条件。即所述待定用户的获取还可以包括:所述待定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且满足一定条件的用户。例如,可以获取到满足如下条件的待定用户:
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且年龄段为青年,性别为女性,目前单身。
这样确定的待定用户更为精确,用户体验更高,同时可以有效减少计算第一轨迹信息与第二轨迹信息的匹配度时的功率开销。
S204、获取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该步骤可以采用上面实施例一中提供的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方法,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S205、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该步骤同样可以采用上面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的计算方法,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S206、当所述信息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2中,在上面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获取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的用户作为待定用户的步骤,确定活动范围与当前用户近似的用户,从而确保推荐目标用户的准确度,同时这样确定的目标用户更具人性化,且真实性和实时性更高。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可以与所述实施例1与实施例2结合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如图3所示,包括:
S301、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该步骤可以采用上面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方法,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S302、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中获取待定用户的方法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此处不作重复说明。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定用户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上述获取方式所获取的待定用户。
S303、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是由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组合而成,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是指系统中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或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次数记录的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这样将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的覆盖面可以汇成一个多边形,该多边形的面积就是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如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为A位置、B位置、C位置和D位置组成,这样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具体可以是由A位置、B位置、C位置和D位置的形成的四边形的活动面积。
S304、根据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计算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
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是由待定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组合而成,待定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是指系统中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待定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或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次数记录的待定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计算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可以采用上述S303中计算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的方法。
S305、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和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面积匹配度,作为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和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面积匹配度,具体可以是,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和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公共面积,公共面积越大说明面积匹配度越高。如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计算出的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为X,该X可以是个具体的区域,若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包含A位置、B位置和C位置,这样X就为A位置、B位置和C位置所形成的三角形,且通过A位置、B位置和C位置信息可以计算出X区域具体地理位置信息。同理,计算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再根据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出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和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公共面积。
S306、当所述信息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3中,通过计算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和待定用户的活动的面积匹配度,将面积匹配度大于匹配阈值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这样可以精确地确定活动范围与当前用户近似的用户,从而确保推荐目标用户的准确度。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4可以与所述实施例1与实施例2结合使用。本发明实施例4如图4所示,包括:
S401、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S402、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S403、将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函数f(x)。
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也就是系统中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集合,或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次数的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集合。这些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集合就可以理解为某一坐标系中坐标点集合,该坐标点集合可以生成一个具体的函数。也就是说,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可以生成具体的函数f(x)。
S404、将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函数h(x)。
同理,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也可以生成就具体的函数h(x)表示。
S405、计算所述函数f(x)和所述函数h(x)的匹配度作为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计算方法具体可以是通过微分几何的欧式函数计算函数f(x)和函数h(x)的匹配度。
另外,当轨迹信息采用的是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集合时,通过微分几何的欧式函数计算函数f(x)和函数h(x)的匹配度后,再结合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和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中记录用户所处地理位置的记录次数的进行加权,得出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和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这样计算出的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和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更加精确。
S406、当函数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4中,通过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函数f(x)和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函数h(x)的匹配度,将匹配度大于匹配阈值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这样可以精确地确定活动范围与当前用户近似的用户,从而确保推荐目标用户的准确度。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第一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获取单元51、第二获取单元52、计算单元53和确定目标单元54,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是由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组合而成,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是指系统中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或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次数记录的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如系统保存的过去一个月内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又如系统保存的过去20次记录的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通过将所述不同地理位置进行组合,可以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上述过去一定时间和过去一定次数可以是采用系统默认的或根据用户操作而设置的。具体的,第一获取单元51通过GPS定位系统或基站定位系统或WiFi定位系统等定位系统获取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并记录在系统里,这样每次记录的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看成是一个位置点,多次记录的集合就可以组成一个轨迹信息。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上述获取方式所获取的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
第二获取单元52,用于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如上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待定用户可以包括:预设区域内的用户或满足预设条件的用户。所述预设区域可以是采用系统默认区域,还可以是根据当前用户操作而设置的区域。如当前用户经常在A市区移动,系统可以默认A市区内的用户为待定用户;当然还可以根据当前用户需要灵活设置区域,如当前用户需要结交经常出现在商场B的用户,这样当前用户可以设置商场B所处的区域内的用户为待定用户,这样当前用户就可以快速地找到目标用户。所述预设区域还可以是当前用户当前地理位置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区域,详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2。除此之外,上述预设条件可以是采用系统根据当前用户的资料而自动设置的条件,还可以是根据当前用户操作而设置的条件。如当前用户为中年用户,这样系统根据当前用户的年龄自动设置用户年龄段为中年的用户作为待定用户。又如当前用户设置的条件为经常在C区域出现,性别为女性,年龄段为青年,且目前为单身的用户,这样可以根据用户操作将上述C区域,性别为女性,年龄段为青年,且目前为单身的条件设置为预设条件,根据该预设条件获取待定用户,这样用户体验更佳,且效率高。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定用户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列出的待定用户。
计算单元53,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获取单元51获取的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52获取的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的计算方法具体可以包括: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面积匹配度;或者,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函数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函数的匹配度。
确定目标单元54,用于当所述计算单元53计算出的信息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该匹配阈值可以采用系统默认的阈值,也可以采用根据用户操作而设置的阈值。当计算单元53计算出的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大于上述阈值,此时可以将待定用户作为目标用户。该目标用户就是与当前用户活动范围相似的用户。将该目标用户推荐给当前用户,从而确保向当前用户推荐的目标用户的准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5中,通过第一获取单元和第二获取单元获取当前用户及待定用户的活动轨迹,计算单元计算当前用户及待定用户的活动轨迹,确定目标单元确定活动范围与当前用户近似的用户,从而确保推荐目标用户的准确度。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第一获取单元61、第二获取单元62、计算单元63和确定目标单元64,所述第二获取单元62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621、待定用户获取单元622和第二获取子单元623,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作为,与实施例5中的第一获取单元51相同。
第一获取子单元621,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是指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第一获取子单元621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具体可以通过GPS定位系统或基站定位系统或WiFi定位系统等定位系统获取当前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可选的,在第一获取子单元621获取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61可以同时更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无限定。
待定用户获取单元622,用于获取待定用户,所述待定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
在第一获取子单元621获取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后,待定用户获取单元622可以通过在系统中获取系统中其他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选取在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附近一定范围的用户作为待定用户,所述系统中获取的其他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一样,具体可通过GPS定位系统或基站定位系统或WiFi定位系统等定位系统获取,获取后记录在系统中,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用户当前地理位置的获取方式不进行限定。上述一定距离可以是采用系统默认的距离,或根据当前用户操作而设置的距离。如系统默认的距离为2公里,这样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为D位置时,待定用户获取单元622可以筛选出当前地理位置离D位置的距离在2公里以内的用户为待定用户,也就是确定当前在以D位置为中心的方圆2公里以内的用户作为待定用户。另一场景,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为商场E,这时当前用户需要搜寻当前地理也为商场E的目标用户,这样上述根据当前用户的操作设置的距离就可以设置成一个很小的距离,如0.5公里。这样获取的待定用户更具人性化,真实性和实时性更高。
同时,在预设区域之外,还可以包括预设条件。即所述待定用户获取单元622获取的待定用户还可以包括:所述待定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且满足一定条件的用户。例如,所述待定用户获取单元622可以获取到满足如下条件的待定用户:
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且年龄段为青年,性别为女性,目前单身。
这样确定的待定用户更为精确,用户体验更高,同时可以有效减少计算第一轨迹信息与第二轨迹信息的匹配度时的功率开销。
第二获取子单元623,用于获取所述待定用户获取单元622确定的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第二获取子单元623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上面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获取单元的实现方式,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计算单元63,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获取单元51获取的第一轨迹信息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62获取的第二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计算单元63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上面实施例5提供的计算单元的实现方式,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确定目标单元64,用于当所述计算单元63计算出的信息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确定目标单元64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上面实施例5中提供的确定目标单元的实现方式,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6中,通过第二获取单元获取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的用户作为待定用户,确定活动范围与当前用户近似的用户,再从待定用户中确定目标用户,从而进一步提高确定目标用户的效率,确保推荐目标用户的准确度,同时这样确定的目标用户更具人性化,且真实性和实时性更高。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第一获取单元71、第二获取单元72、计算单元73和确定目标单元74,所述计算单元73包括:第一活动面积计算单元731、第二活动面积计算单元732和面积匹配度计算单元733,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71,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71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上面实施例5-6中提供的第一获取单元的实现方式,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第二获取单元72,用于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待定用户可以是上面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区域内的用户,或,满足预设条件的用户,或,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的用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第二获取单元72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上面实施例5-6中提供的第二获取单元的实现方式,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第一活动面积计算单元731,用于根据第一获取单元71获取的当前用户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当前用户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具体可以是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上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是由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组合而成,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是指系统中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或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次数记录的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这样将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的覆盖面可以汇成一个多边形,该多边形的面积就是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如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为A位置、B位置、C位置和D位置组成,这样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具体可以是由A位置、B位置、C位置和D位置的形成的四边形的活动面积。
第二活动面积计算单元73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单元72获取的待定用户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计算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
所述待定用户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具体可是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上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是由待定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组合而成,待定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是指系统中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待定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或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次数记录的待定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计算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可以采用上述计算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的方法。
面积匹配度计算单元733,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活动面积计算单元731计算出的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和第二活动面积计算单元732计算出的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之间的面积匹配度,作为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和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面积匹配度,具体可以是,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和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公共面积,公共面积越大说明面积匹配度越高。如根据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计算出的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为X,该X可以是个具体的区域,若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包含A位置、B位置和C位置,这样X就为A位置、B位置和C位置所形成的三角形,且通过A位置、B位置和C位置信息可以计算出X区域具体地理位置信息。同理,计算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再根据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出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和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公共面积。
确定目标单元74,用于当所述计算单元73计算出的信息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7中,通过计算单元计算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和待定用户的活动的面积匹配度,将面积匹配度大于匹配阈值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这样可以精确地确定活动范围与当前用户近似的用户,从而确保推荐目标用户的准确度。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第一获取单元81、第二获取单元82、计算单元83和确定目标单元84,所述计算单元83包括:第一函数生成单元831、第二函数生成单元832和函数匹配度计算单元833,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81,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81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上面实施例5-7中提供的第一获取单元的实现方式,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第二获取单元82,用于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待定用户可以是上面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区域内的用户,或,满足预设条件的用户,或,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的用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第二获取单元82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上面实施例5-7中提供的第二获取单元的实现方式,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第一函数生成单元831,用于将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函数f(x)。
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也就是系统中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集合,或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次数的当前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集合。这些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集合就可以理解为某一坐标系中坐标点集合,该坐标点集合可以生成一个具体的函数。也就是说,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可以生成具体的函数f(x)。
第二函数生成单元832,用于将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函数h(x)。
同理,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也可以生成就具体的函数h(x)表示。
函数匹配度计算单元833,用于计算所述函数f(x)和所述函数h(x)的匹配度作为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计算方法具体可以是通过微分几何的欧式函数计算函数f(x)和函数h(x)的匹配度。
另外,当轨迹信息采用的是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集合时,通过微分几何的欧式函数计算函数f(x)和函数h(x)的匹配度后,再结合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和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中记录用户所处地理位置的记录次数的进行加权,得出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和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这样计算出的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和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更加精确。
确定目标单元84,用于当所述计算单元83计算出的函数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8中,通过计算单元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的函数f(x)和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的函数h(x)的函数匹配度,将函数匹配度大于匹配阈值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这样可以精确地确定活动范围与当前用户近似的用户,从而确保推荐目标用户的准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9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所述服务器可通过云服务器或者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等连接方式与用户终端建立连接,与用户终端之间互发信息。所述服务器可用于实现如下功能:
901: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902: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903: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904:当所述信息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其中,所述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由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组合而成,所述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是指系统中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或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次数的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
其中,所述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获取待定用户,所述待定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获取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是指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
其中,所述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包括:
将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函数f(x);将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函数h(x);计算所述函数f(x)和所述函数h(x)的匹配度作为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或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根据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计算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和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面积匹配度,作为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服务器既可以以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是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以软件单元形式实现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所述待定用户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用户,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系统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资料而自动设置的条件或者所述当前用户操作而设置的条件;
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当所述信息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由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组合而成,其中:
所述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是指系统中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或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次数的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
获取待定用户,所述待定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
获取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是指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包括:
将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函数f(x);
将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函数h(x);
计算所述函数f(x)和所述函数h(x)的匹配度作为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
根据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计算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
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和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面积匹配度,作为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6.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计算单元和确定目标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所述待定用户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用户,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系统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资料而自动设置的条件或者所述当前用户操作而设置的条件;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所述确定目标单元,用于当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信息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时,将所述待定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由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组合而成,其中:
所述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是指系统中保存的过去一定时期内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或系统保存的过去一定次数的用户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
待定用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定用户,所述待定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定用户的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
9.如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第一函数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函数f(x);
第二函数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生成函数h(x);
函数匹配度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函数f(x)和所述函数h(x)的匹配度作为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10.如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第一活动面积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当前用户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
第二活动面积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待定用户地理位置轨迹信息计算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
面积匹配度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当前用户的活动面积和所述待定用户的活动面积的面积匹配度作为所述当前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与所述待定用户的地理位置轨迹信息的信息匹配度。
CN201210192520.8A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2761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2520.8A CN102761606B (zh)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2520.8A CN102761606B (zh)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1606A CN102761606A (zh) 2012-10-31
CN102761606B true CN102761606B (zh) 2015-09-23

Family

ID=47055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92520.8A Active CN102761606B (zh)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16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0160B (zh) * 2014-09-30 2020-05-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866624A (zh) * 2015-06-12 2015-08-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推送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506574B (zh) * 2015-09-07 2020-08-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候选用户推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5471715B (zh) * 2015-12-14 2017-06-0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变更的移动社交网络好友推荐方法
CN107153673A (zh) * 2017-03-24 2017-09-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580120B (zh) * 2017-08-30 2019-11-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跑步路线记录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45555A (zh) * 2017-09-25 2018-01-30 咪咕互动娱乐有限公司 一种推荐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98099A (zh) * 2018-06-28 2018-11-27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5292562B (zh) * 2022-10-09 2022-12-16 深圳市铱云云计算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合格用户筛选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0055A (zh) * 2009-11-18 2010-06-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提示联系人地理位置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203729A (zh) * 2008-11-03 2011-09-28 微软公司 基于位置历史确定用户相似性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207A (zh) * 2010-06-11 2011-12-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社区网络中确定用户匹配度并撮合用户聊天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3729A (zh) * 2008-11-03 2011-09-28 微软公司 基于位置历史确定用户相似性
CN101720055A (zh) * 2009-11-18 2010-06-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提示联系人地理位置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1606A (zh) 2012-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1606B (zh) 一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法及设备
US8463289B2 (en) Depersonalizing location traces
CN103686617B (zh) 创建即时通讯群组的方法及装置
TWI581585B (zh) 用於校正藍牙低耗能訊號強度之系統與方法
US9092532B2 (en) Method and server for searching for nearby user in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JP5897153B2 (ja) 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ユーザ検索方法、ユーザ検索システム、およびユーザ検索装置
CN103220623B (zh)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和装置
KR20170063727A (ko) 사용자 단말기로 정보를 전달하는 방법 및 서버
CN102831170B (zh) 活动信息的推送方法及装置
JP5855924B2 (ja) サーバ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008959A (zh) 经由gps定位利用分布的分析产生地理围栏
CN101360275A (zh) 一种交友系统、实现方法及交友服务器
US10219115B2 (en) Facilitation of mobile device geolocation
Chen et al. Privacy-aware high-quality map generation with participatory sensing
CN108122012A (zh) 常驻点中心点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67071B (zh) 一种用于查询无线热点的方法与设备
CN105224545A (zh) 一种位置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9739938A (zh) 一种多账户的关联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682031A (zh) 一种自动切换网络定位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11981A (zh) 一种用于提供发布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6211321B (zh) 用于确定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4991935A (zh) 一种网站关注度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Stingl et al. PeerfactSim. KOM: Take it back to the Streets
CN103984684A (zh) 基于lbs的可达区域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03516583A (zh) 一种用于即时通讯中进行消息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8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