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2456A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2456A
CN102752456A CN2012102230225A CN201210223022A CN102752456A CN 102752456 A CN102752456 A CN 102752456A CN 2012102230225 A CN2012102230225 A CN 2012102230225A CN 201210223022 A CN201210223022 A CN 201210223022A CN 102752456 A CN102752456 A CN 102752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ubscriber equipment
request message
us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30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2456B (zh
Inventor
邓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230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52456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010188549.X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854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52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2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2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2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若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根据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生成提示信息,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及时地意识到用户设备已经接收但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而有效地提高用户设备的可用性。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设备,例如手机等,由于具有移动性,便捷性等特点而被用户广泛使用。
目前,当手机有来电、来信、日程等新事件时,手机一般通过手机铃声或者振动以使得用户意识到有新事件。当用户在行走的过程中并且周围的环境很嘈杂时,如果手机此时接收到新事件,用户可能无法意识到手机生成的铃声或者振动,从而未及时处理手机所接收的新事件。即使当用户走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或者停止不动时,由于用户不去看手机,因此用户仍然不会意识到这些未及时处理的新事件。另外,当用户回到家后一般会将手机放置在卧室等地方,而用户可能会去客厅看电视,如果此时手机有新事件时,用户可能会无法意识到手机所生成的铃声或者振动,并且用户在返回卧室时,如果不去看手机,仍然不会意识到这些未及时处理的新事件。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用户经常遇到无法及时处理用户设备已经接收的新事件,用户设备可用性差,从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无法及时处理用户设备已经接收的新事件的缺陷,从而有效提高用户设备的可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信息处理请求消息;
若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
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生成所述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对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息处理请求消息;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若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生成所述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对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若用户设备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通过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并根据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对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识别其自身所处的环境状态,生成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对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而使得用户能够及时地意识用户设备已经接收但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而有效地提高用户设备的可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用户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信息处理请求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接收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该信息处理请求消息可以为呼叫、短信或者日程等信息处理请求消息。用户设备可以为手机等。
步骤102、若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进行处理,则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
在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接收到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时,如果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用户没有通过用户设备对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则触发用户设备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该环境状态信息可以对用户设备的运动、所处的声音环境和/或所处的光线环境等进行采集获取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定时间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置。
步骤103、根据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对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提示信息可以为特殊的铃声和/或振动。用户设备根据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生成特殊的铃声和/或振动,从而提示用户对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用户设备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
在本实施例中,若用户设备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通过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并根据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对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识别其自身所处的环境状态,生成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对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进而使得用户能够及时地意识用户设备已经接收但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而有效地提高使用用户设备的可用性。
在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03可以具体为:
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则生成提示信息,环境状态信息包括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或第一光感应信息,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小于预设分贝以及第一光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光照度中至少一种条件。
具体的,上述预设条件可以为以下七种预设条件:
第一种预设条件: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
在该预设条件下,当用户设备采集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为第一重力感应信息时,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满足第一种预设条件,则说明用户设备当前处于静止状态,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举例来说,当用户跑步时,用户可能无法意识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所产生的振动;当用户停下来休息的时候,用户设备采集的第一重力感应信息满足第一种预设条件,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
第二种预设条件: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小于预设分贝;
在该预设条件下,当用户设备采集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为第一声音感应信息时,若第一声音感应信息满足第二种预设条件,则说明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声音环境比较安静,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举例来说,用户工作环境比较嘈杂,当用户在该环境下工作时,用户可能无法意识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所产生的铃声;当用户走出该工作环境并进入比较安静的声音环境下时,用户设备采集的第一声音感应信息满足第二种预设条件,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
第三种预设条件:第一光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光照度;
在该预设条件下,当用户设备采集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为第一光感应信息时,若第一光感应信息满足第三种预设条件,则说明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光线环境比较亮,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举例来说,用户习惯将用户设备放在包中,用户可能无法意识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所产生的振动;当用户打开包取东西时,光线进入包中,此时用户设备采集的第一光感应信息满足第三种预设条件,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
第四种预设条件: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且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小于预设分贝;
在该预设条件下,当用户设备采集两种环境状态信息分别为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时,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则说明用户设备当前处于静止状态并且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声音环境比较安静,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举例来说,用户走在一个环境比较嘈杂的地方,用户可能无法意识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所产生的铃声和/或振动;当用户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下休息时,用户设备采集的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满足第四种预设条件,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
第五种预设条件: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且第一光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光照度;
在该预设条件下,当用户设备采集两种环境状态信息分别为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时,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满足第五种预设条件时,则说明用户设备当前处于静止状态并且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光线环境比较亮,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举例来说,用户正在行走中,并将用户设备放在包中,用户可能无法意识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所产生的振动;当用户停下来从包中取东西时,光线进入包中,户设备采集的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满足第五种预设条件,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
第六种预设条件: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小于预设分贝且第一光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光照度;
在该预设条件下,当用户设备采集两种环境状态信息分别为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时,若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满足第六种预设条件时,则说明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声音环境比较安静并且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光线环境比较亮,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举例来说,用户将手机放进包中,并处在一个环境比较嘈杂的地方,用户可能无法意识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所产生的铃声和/或振动;当用户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下打开包取东西时,光线进入包中,用户设备采集的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满足第六种预设条件,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
第七种预设条件: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小于预设分贝且第一光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光照度;
在该预设条件下,当用户设备采集三种环境状态信息为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时,则说明用户设备当前处于静止状态,当前所处的声音环境比较安静并且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光线环境比较亮,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举例来说,用户将手机放进包中,并走在一个环境比较嘈杂的地方,用户可能无法意识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所产生的铃声和/或振动;当用户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下停下并打开包取东西时,光线进入包中,用户设备采集的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满足第七种预设条件,从而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可以为用户设备对自身运动情况进行采集所获取的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可以为用户设备对自身所处的声音环境进行采集所获取的信息;第一光感应信息可以为用户设备对自身所处的光线环境进行采集所获取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对预设条件的内容进行限制,预设条件并不限于上述几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环境等的需要任意设置预设条件的内容。
在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继续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
具体的,当用户设备采集三种环境状态信息分别为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且这三种环境状态环境信息不满足前述的第七种预设条件时,例如,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大于预设振动幅度、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分贝且第一光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光照度,则可以继续采集这三种环境状态信息。
或者,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继续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其中,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包括: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中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全部环境状态信息,或者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中不满足预设条件的部分环境状态信息,或者从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中选取的部分环境状态信息。
具体的,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继续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中的部分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实现方式为:当用户设备采集三种环境状态信息分别为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且这三种环境状态环境信息不满足前述的第七种预设条件时,例如,用户走在一个声音环境嘈杂,光线环境明亮的地方,即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大于预设振动幅度、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分贝且第一光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光照度,用户可能无法意识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所产生的铃声和/或振动,则用户设备可以继续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当用户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下停下来休息时,用户设备采集的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且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小于预设分贝,此时用户可能会意识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所产生的铃声和/或振动,从而使得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来提醒用户有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
第二种实现方式为:当用户设备采集三种环境状态信息分别为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且这三种环境状态环境信息不满足前述的第七种预设条件时,例如,用户走在一个声音环境嘈杂,光线环境明亮的地方,即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大于预设振动幅度、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分贝且第一光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光照度,用户可能无法意识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所产生的铃声和/或振动,则用户设备可以继续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当用户停下来休息时,用户设备采集的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此时用户可能会意识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所产生的振动,从而使得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来提醒用户有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
第三种实现方式为:当用户设备采集三种环境状态信息分别为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且这三种环境状态环境信息不满足前述的第七种预设条件时,例如,用户将用户设备放在包中,再将该包放在桌子上,并且用户设备所处的声音环境嘈杂,即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分贝且第一光感应信息小于预设光照度,用户可能无法意识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所产生的铃声和/或振动,则用户设备可以继续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当用户从桌子上拿起包,并从包中取东西时,用户设备采集的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大于预设振动幅度且第一光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光照度,此时用户可能会意识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所产生的铃声,从而使得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来提醒用户有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对当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继续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或者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的部分信息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环境等的需要任意采集环境状态信息。
图2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用户设备采集的两种环境状态信息分别为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预设条件为前述的第四种预设条件为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日程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与图1所示步骤101的实现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若日程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以用户设备为手机为例,用户下班后走路去公交站的路途中,手机接收一个日程消息,并通过手机生成的铃声和/或振动来提醒用户,但是由于用户正在走路,并且周围的环境很嘈杂,因此用户没有意识手机根据接收的日程消息所生成的铃声和/或振动。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手机识别出该日程消息并没有被用户处理,从而触发手机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
步骤203、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满足前述的第四种预设条件时,生成提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回到家中或者在电梯中,手机此时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周围的环境很安静,从而使得手机识别出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以及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小于预设分贝,进而使得手机识别当前手机所处的环境可以使得用户意识到手机所生成的铃声和/或振动提示,因此,手机生成特殊的铃声和/或振动来提醒用户有未及时处理的日程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走在路上,并且周围环境很嘈杂时,使得手机识别出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不满足前述的第四种预设条件,例如: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大于预设振动幅度以及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分贝,从而使得手机识别当前手机所处的环境无法使得用户意识到手机所生成的铃声和/或振动提示。因此,手机此时不会生成特殊的铃声和/或振动提示。则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不满足前述的第四种预设条件,则继续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
或者,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不满足前述的第四种预设条件,则还可以继续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或第一声音感应信息。
具体的,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不满足前述的第四种预设条件,手机还可以继续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若采集的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时,则生成提示信息。例如,用户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停下来休息,此时,手机采集的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则手机识别出当前手机所处的环境为静止,用户可能会意识到手机生成振动,则手机生成提示信息来提醒用户有未及时处理的日程消息。
更为具体的,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不满足前述的第四种预设条件,手机还可以继续采集第一声音感应信息,若采集的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小于预设分贝时,则生成提示信息。例如,用户从一个嘈杂的环境走到了一个安静的环境,此时,手机采集的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小于预设分贝,则手机识别出当前手机所处的环境为安静环境,用户可能会意识到手机生成铃声,则手机生成提示信息来提醒用户有未及时处理的日程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若用户设备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通过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若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满足前述的第四种预设条件,则根据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生成提示信息,从而使得用户设备根据用户设备自身运动情况以及所处的声音环境,识别用户是否可以意识到用户设备所生成的提示信息,进而在用户能够意识到用户设备所生成的提示信息的情况下,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对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有效地使用户及时地意识用户设备已经接收但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并有效地提高了用户设备的可用性。
图3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用户设备采集的三种环境状态信息分别为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预设条件前述的为第七种预设条件为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呼叫请求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01的实现方式与图1所示步骤101的实现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2、若呼叫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将手机放在卧室中,然后到客厅中看电视,由于电视中节目的声音比较大,因此当手机接收到呼叫请求时,在客厅中看电视的用户并没有意识到手机所生成的铃声和/或振动。并且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该呼叫请求消息也没有进行处理,即手机识别出用户未及时处理该呼叫请求消息,从而触发手机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
步骤303、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不满足前述的第七种预设条件,则采集第二光感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不满足第七种预设条件,因此手机识别出该当前环境无法使得用户能够意识到手机所生成的铃声和/或振动,这时,手机可以实时的对手机所处的光线环境进行探测,即实时采集第二光感应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手机根据采集的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可以识别当前手机所处的环境噪声较大,光线环境较暗。
步骤304、若第二光感应信息的光照度大于第一光感应信息的光照度,则生成提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回到卧室拿东西,并打开卧室中的灯时,此时手机采集的第二光感应信息的光照度大于第一光感应信息的光照度,即手机识别出此时手机所处的光线环境由暗变化为亮,从而使得手机识别出用户可能会意识到手机所生成的铃声和/或振动,进而触发手机生成特殊的铃声和/或振动,来提醒用户手机中未及时处理的呼叫请求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若用户设备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时,则通过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若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不满足前述的第七种预设条件,则用户设备实时采集第二光感应信息,若第二光感应信息的光照度大于第一光感应信息的光照度,则生成提示信息,从而使得手机能够根据手机自身运动情况以及所处的声音和光线环境的变化,触发手机生成提示信息,进而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意识到用户设备已经接收但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用户设备的可用性。
图4为本发明信息处理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用户设备采集的三种环境状态信息分别为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预设条件为前述的第七种预设条件为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401、接收呼叫请求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401的实现方式与图1所示步骤101的实现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2、若呼叫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回到家后,将手机放在卧室中,然后去了其他房间。当手机接收到呼叫请求消息时,由于用户在其他房间,并没有意识到手机由于接收的呼叫请求消息所生成的铃声和/或振动,且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用户并没有对手机接收的呼叫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则手机识别出用户未及时处理了该呼叫请求消息,从而触发手机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
步骤403、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满足前述的第七种预设条件,则生成提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手机识别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小于预设分贝以及第一光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光照度时,手机识别出手机所处的声音环境很安静并且光线环境很亮,从而识别出用户能够意识到手机生成的特殊铃声和/或振动,进而触发手机生成特殊铃声和/或振动。
步骤404、若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采集第二声音感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手机生成提示信息后,用户没有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对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则手机识别出用户可能不在手机旁边,从而触发手机存储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预定时间可以和第一预定时间相等,也可以小于第一预定时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预定时间小于第一预定的时间为例,例如,第一预定时间可以为5分钟,第二预定时间可以为1分钟。在本实施例中,当手机生成提示信息后,用户没有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对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则手机识别出用户可能不在手机旁边,从而触发手机采集第二声音感应信息。
步骤405、若第二声音感应信息的分贝大于第一声音感应信息的分贝,则生成提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从其他房间回到卧室,由于在卧室中走路或者说话等活动而生成声音,从而使得手机采集的第二声音感应信息的分贝大于第一声音感应信息的分贝,进而使得手机识别出用户可能会在手机的周围,且能够意识到手机所生成的特殊铃声和/或振动,即触发手机生成特殊铃声和/或振动以提醒用户未及时处理的手机接收的呼叫请求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若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通过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若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满足前述的第七种预设条件,则生成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若用户没有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处理该信息处理请求消息,则用户设备识别出用户可能不在手机周围,进而触发用户设备采集第二声音感应信息,若第二声音感应信息到的分贝大于第一声音感应信息的分贝,则再次生成提示信息,以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识别是否需要提示用户未及时处理的用户设备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并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意识到用户设备已经接收但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用户设备的可用性。
图5为本发明用户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包括:接收模块11、第一采集模块12和第一生成模块13。其中,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信息处理请求消息;第一采集模块12用于若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第一生成模块13用于根据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对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若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通过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并根据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对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识别用户设备所处的环境,生成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对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而使得用户能够及时地意识到用户设备已经接收但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而有效地提高了使用用户设备的可用性。
进一步的,第一采集模块12具体用于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则生成提示信息,环境状态信息包括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或第一光感应信息,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小于预设分贝以及第一光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光照度中至少一种条件。
图6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通信设备包括:接收模块21、第一采集模块22和第一生成模块23。其中,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信息处理请求消息;第一采集模块22用于若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时,则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第一生成模块23用于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生成提示信息。第一采集模块22还用于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继续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
进一步的,第一采集模块22还可以用于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继续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的部分信息,其中,该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包括: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中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全部环境状态信息,或者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中不满足预设条件的部分环境状态信息,或者从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中选取的部分环境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若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通过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若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前述的满足第四种预设条件,则根据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和第一声音感应信息生成提示信息,从而使得用户设备根据用户设备自身运动情况以及所处的声音环境,识别用户是否可以意识到用户设备所生成的提示信息,进而在用户能够意识到用户设备所生成的提示信息的情况下,触发用户设备生成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对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有效地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意识到用户设备已经接收但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并有效地提高了用户设备的可用性。
图7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移动终端通信设备包括:接收模块31、第一采集模块32、第二采集模块33和第二生成模块34。其中,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信息处理请求消息;第一采集模块32用于若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第二采集模块33用于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则采集第二光感应信息;第二生成模块34用于若第二光感应信息的光照度大于第一光感应信息的光照度,则生成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若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时,则通过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若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不满足前述的第七种预设条件,则用户设备实时采集第二光感应信息,当第二光感应信息到的光照度大于第一光感应信息的光照度时,则生成提示信息,从而使得手机能够根据手机自身运动情况以及所处的声音和光线环境的变化,触发手机生成提示信息,进而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意识到用户设备已经接收但被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使用用户设备的可用性。
图8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移动终端通信设备包括:接收模块41、第一采集模块42、第一生成模块43、第三采集模块44和第三生成模块45。其中,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信息处理请求消息;第一采集模块42用于若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第一生成模块43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生成提示信息,环境状态信息包括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或第一光感应信息,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小于预设振动幅度、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小于预设分贝以及第一光感应信息大于预设光照度中至少一种条件。第三采集模块44用于若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二预定时间内进行处理,则采集第二声音感应信息;第三生成模块45用于若第二声音感应信息的分贝大于第一声音感应信息的分贝,则生成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若接收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通过采集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若该第一重力感应信息、第一声音感应信息和第一光感应信息满足前述的第七种预设条件,则生成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意识到用户设备中已经接收但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若用户没有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处理该信息处理请求消息,则用户设备识别出用户可能不在手机周围,进而触发用户设备采集第二声音感应信息,当第二声音感应信息到的分贝大于第一声音感应信息的分贝时,则再次生成提示信息,以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识别是否需要提示用户意识到用户设备中已经接收但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并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意识到用户设备已经接收但未及时处理的信息处理请求消息,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用户设备的可用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信息处理请求消息;
若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
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生成所述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对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状态信息包括:第一重力感应信息;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大于预设振动幅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消息包括呼叫、短信或日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信息包括铃声和振动的至少一种。
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息处理请求消息;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若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消息没有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处理,则采集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若采集的至少一种环境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则生成所述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对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消息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状态信息包括第一重力感应信息;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重力感应信息大于预设振动幅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消息包括呼叫、短信或日程。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息包括铃声和振动的至少一种。
CN201210223022.5A 2010-05-31 2010-05-31 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02752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3022.5A CN102752456B (zh) 2010-05-31 2010-05-31 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8549.XA CN101854435B (zh) 2010-05-31 2010-05-31 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201210223022.5A CN102752456B (zh) 2010-05-31 2010-05-31 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8549.XA Division CN101854435B (zh) 2010-05-31 2010-05-31 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2456A true CN102752456A (zh) 2012-10-24
CN102752456B CN102752456B (zh) 2016-08-31

Family

ID=47032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3022.5A Active CN102752456B (zh) 2010-05-31 2010-05-31 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5245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2477A (zh) * 2013-01-31 2013-06-1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未接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3618832A (zh) * 2013-11-29 2014-03-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终端
CN106537325A (zh) * 2014-06-24 2017-03-22 谷歌公司 控制远程显示器的亮度
CN109559488A (zh) * 2018-11-30 2019-04-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遥控终端、家电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555981A (zh) * 2019-09-27 2019-12-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响应方法与装置、寻找方法与装置、遥控器、终端和介质
CN113489840A (zh) * 2021-07-30 2021-10-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2590A (zh) * 2001-08-23 2002-01-23 中电东方通信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未处理信息自动提示方法
CN1678183A (zh) * 2004-04-02 2005-10-05 乐金电子(沈阳)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噪音防止结构
CN1980258A (zh) * 2005-12-08 2007-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未接来电提示方法
CN101009887A (zh) * 2006-12-26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事件提示方法
CN101227666A (zh) * 2007-01-15 2008-07-23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
CN101252735A (zh) * 2008-03-26 2008-08-27 叶志宝 一种手机未接提醒的实现方法
CN101640723A (zh) * 2009-08-18 2010-02-03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红外智能未接电话提醒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2590A (zh) * 2001-08-23 2002-01-23 中电东方通信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未处理信息自动提示方法
CN1678183A (zh) * 2004-04-02 2005-10-05 乐金电子(沈阳)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噪音防止结构
CN1980258A (zh) * 2005-12-08 2007-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未接来电提示方法
CN101009887A (zh) * 2006-12-26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事件提示方法
CN101227666A (zh) * 2007-01-15 2008-07-23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
CN101252735A (zh) * 2008-03-26 2008-08-27 叶志宝 一种手机未接提醒的实现方法
CN101640723A (zh) * 2009-08-18 2010-02-03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红外智能未接电话提醒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2477A (zh) * 2013-01-31 2013-06-1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未接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3618832A (zh) * 2013-11-29 2014-03-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终端
CN106537325A (zh) * 2014-06-24 2017-03-22 谷歌公司 控制远程显示器的亮度
CN109559488A (zh) * 2018-11-30 2019-04-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遥控终端、家电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555981A (zh) * 2019-09-27 2019-12-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响应方法与装置、寻找方法与装置、遥控器、终端和介质
CN110555981B (zh) * 2019-09-27 2022-04-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响应方法与装置、寻找方法与装置、遥控器、终端和介质
CN113489840A (zh) * 2021-07-30 2021-10-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489840B (zh) * 2021-07-30 2023-05-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2456B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4435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2752456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2224724B (zh) 信息提示方法及无线手持设备
CN103338308A (zh) 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TW200718163A (en) Method of varying the behavior of a mobile phone based on unhandled events on the mobile phone and apparatus
CN103026740A (zh) 用于建议消息分段的方法和装置
CN1664872A (zh) 紧急呼叫系统以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58955A (zh) 一种电话号码信息的显示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621576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闹钟提醒方法、系统
CN101917680A (zh) 一种移动终端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691692A (zh) 用于在移动终端上显示状态信息的方法
CN101860984A (zh) 一种通信业务信息的提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719951A (zh) 处理来电/来短信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645959A (zh) 通过自动回复短信通知用户来电或短信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420477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来电铃音调节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3124307A (zh) 一种便于找寻的响铃提醒方法、装置及手机
CN103152490A (zh) 移动终端来电提醒的方法
CN105491217A (zh) 终端音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376414A (zh) 一种提醒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8886A (zh) 一种手机通讯录联系人列表的排序方法
EP1610533A3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functions associated with a phone numb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1753681A (zh) 来电未接响应方法与应用其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CN1436021A (zh) 蜂窝电话机和其中使用的呼入通知控制方法
CN105704305A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通信响应方法及装置
CN202334672U (zh) 一种号码匹配防漏接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6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