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1721B - 一种用于运行方式变化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运行方式变化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51721B CN102751721B CN201210158596.9A CN201210158596A CN102751721B CN 102751721 B CN102751721 B CN 102751721B CN 201210158596 A CN201210158596 A CN 201210158596A CN 102751721 B CN102751721 B CN 1027517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ing
- series compensation
- capacity
- degree
- m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运行方式变化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所述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线路加装串补的最大容量;调整输电通道及近区电源和负荷的接入水平,分析降低串补度对潮流分布及输电能力的影响;确定串补度分段数和容量;分析串补分段接入系统后对输电系统电压分布及暂态稳定水平的影响,确定串补应用方案。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在输电系统中应用串联补偿,能够灵活改变串补补偿度,各级串补度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可以适应电源和负荷变化的多种运行方式,能够有效均衡潮流,提高通道输电能力,充分发挥串补的作用,使输电通道和串联补偿装置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方式变化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串联补偿技术是将电容器串接于输电线路中,通过电容器容抗补偿输电线路感抗的阻抗补偿方式缩短线路的等值电气距离,减少功率输送引起的电压降和功角差,从而提高输电系统动态和暂态稳定裕度,为大功率传输创造有利条件。
串联补偿技术作为一项较为成熟和可靠的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已八十多年的历史。国外对固定串联补偿技术的研究始于1928年的美国纽约电网33kV系统,1950年在超高压电网中得到应用,目前串补运行的最高系统电压等级为1000kV特高压电网。截止到21世纪初期,全世界安装的串补总容量已经超过100,000Mvar,有近百个工程投入商业运行。在输电系统中,串补主要有以下应用领域:
(1)提高系统稳定水平。
(2)提高系统输送能力。
(3)改善运行电压和无功平衡条件。
(4)均衡潮流分布。
(5)降低网损。
串补在输电系统应用最多的领域是提高系统稳定水平和输送能力。通常加装串补补偿度越大,系统等值电气距离越短,功率输送引起的电压降和功角差也越小,系统稳定水平和输电能力也越高。当串补补偿度增加到一定程度,系统输电能力有可能不再受暂态稳定水平限制,转而受通道热稳定水平限制,此时系统输电能力还与各通道潮流均衡情况有关。
目前串联补偿技术分为常规串补和可控串补两种。常规串补是按照一定的补偿度接入系统,可以整体投退。当通道潮流均衡程度随电源和负荷变化时,常规串补无法在各种运行方式下都起到均衡潮流的作用。可控串补是通过增加晶闸管支路,可以在系统暂态过程中,短时实现串补度的平滑调整,这一功能主要应用于增强系统阻尼,提高系统动态稳定水平。而针对通道潮流不均衡的情况,可控串补不能长时间的调整串补度从而改善潮流分布。因此,亟待提出一种能够长时间改变串补度的串补应用方法,用于在运行方式变化的情况下,均衡输电系统通道潮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运行方式变化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在输电系统中应用串联补偿,能够灵活改变串补补偿度,各级串补度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可以适应电源和负荷变化的多种运行方式,能够有效均衡潮流,提高通道输电能力,充分发挥串补的作用,使输电通道和串联补偿装置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运行方式变化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所述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线路加装串补的最大容量;
步骤2:调整输电通道及近区电源和负荷的接入水平,分析降低串补度对潮流分布及输电能力的影响;
步骤3:确定串补度分段数和容量;
步骤4:分析串补分段接入系统后对输电系统电压分布及暂态稳定水平的影响,确定串补应用方案。
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建立输电系统仿真计算模型;
步骤1-2:采用暂态稳定计算方法分析加装串补前后通道输电能力;
步骤1-3:选择串补度相应的容量作为线路加装串补的最大容量。
根据输电能力增加幅度随着串补度增加趋于饱和这一原则选择串补度相应的容量作为线路加装串补的最大容量。
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以系统基础运行方式为基准,调整输电通道及近区电源和负荷的接入水平;
步骤2-2:分析不同开机和负荷方式下输电通道潮流分布情况;
步骤2-3:针对不同方式分别降低串补度,尽可能均衡潮流分布;
步骤2-4:令各方式输电能力达到最大值,记录相应的串补度。
所述输电通道为并列运行的两个以上输电通道。
所述步骤3中,根据各个方式输电能力最大值相应的串补度,罗列线路投入串补度序列,结合设备制造能力和经济性确定串补分段数和分段容量。
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在上述串补分段投入输电极限方式下,分析串补分段接入系统后对系统电压分布及暂态稳定水平的影响,必要时对串补分段方案进行微调;
步骤4-2:结合远景方式年,综合考虑串补短时及长期过载能力,选择串补参数,确定串补应用方案。
所述串补参数包括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
所述串补应用方案包括串补补偿度、分段数、接入输电系统位置、各段基础参数和投切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简单可靠,易执行;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在输电系统中应用串联补偿,能够灵活改变串补补偿度,各级串补度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可以适应电源和负荷变化的多种运行方式,能够有效均衡潮流,提高通道输电能力,充分发挥串补的作用,使输电通道和串联补偿装置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西北750kV电网地理接线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新疆西北联网通道输电能力随酒泉~金昌加装串补度变化曲线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常规串补结构简图;
图4是本发明应用的串补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运行方式变化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所述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线路加装串补的最大容量;
步骤2:调整输电通道及近区电源和负荷的接入水平,分析降低串补度对潮流分布及输电能力的影响;
步骤3:确定串补度分段数和容量;
步骤4:分析串补分段接入系统后对输电系统电压分布及暂态稳定水平的影响,确定串补应用方案。
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建立输电系统仿真计算模型;
步骤1-2:采用暂态稳定计算方法分析加装串补前后通道输电能力;
步骤1-3:选择串补度相应的容量作为线路加装串补的最大容量。
根据输电能力增加幅度随着串补度增加趋于饱和这一原则选择串补度相应的容量作为线路加装串补的最大容量。
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以系统基础运行方式为基准,调整输电通道及近区电源和负荷的接入水平;
步骤2-2:分析不同开机和负荷方式下输电通道潮流分布情况;
步骤2-3:针对不同方式分别降低串补度,尽可能均衡潮流分布;
步骤2-4:令各方式输电能力达到最大值,记录相应的串补度。
所述输电通道为并列运行的两个以上输电通道。
所述步骤3中,根据各个方式输电能力最大值相应的串补度,罗列线路投入串补度序列,结合设备制造能力和经济性确定串补分段数和分段容量。
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在上述串补分段投入输电极限方式下,分析串补分段接入系统后对系统电压分布及暂态稳定水平的影响,必要时对串补分段方案进行微调;
步骤4-2:结合远景方式年,综合考虑串补短时及长期过载能力,选择串补参数,确定串补应用方案。
所述串补参数包括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
所述串补应用方案包括串补补偿度、分段数、接入输电系统位置、各段基础参数和投切方式。
如图1,“十二五”末期,西北电网将形成750kV线路联网,其中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通道西起新疆哈密,东至甘肃和青海负荷中心,绵长上千公里,由两个750kV并列双线通道组成,通道输电能力采用潮流最大的酒泉~河西、沙洲~柴旦断面潮流表示。酒泉750kV变电站接入电源分别为嘉酒1×1000MW和金塔2×1000MW。通道电源开机方式和近区负荷水平都将影响两个通道潮流分布情况。
参见附图2,纵坐标为通道输电能力,随横坐标即酒泉~河西线路加装串补补偿度呈抛物线型变化,酒泉750kV变电站接入电源的不同开机方式下,通道输电能力在不同串补度下达到最大值。
参见附图3-4,酒泉~河西50%串补采用分散布置,线路两侧各25%。本方案中将两侧25%的常规串联补偿装置中的电容器C进行分两段,C1段10%,C2段25%,每段可单独投切。此时酒泉~河西线路串补装置运行方式如下表1所示,线路投入串补总补偿度可以实现10%、15%、20%、25%、30%、35%、40%、50%八级补偿。
表1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用于运行方式变化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线路加装串补的最大容量;
步骤2:调整输电通道及近区电源和负荷的接入水平,分析降低串补度对潮流分布及输电能力的影响;
步骤3:确定串补度分段数和容量;
步骤4:分析串补分段接入系统后对输电系统电压分布及暂态稳定水平的影响,确定串补应用方案;
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建立输电系统仿真计算模型;
步骤1-2:采用暂态稳定计算方法分析加装串补前后通道输电能力;
步骤1-3:选择串补度相应的容量作为线路加装串补的最大容量;
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以系统基础运行方式为基准,调整输电通道及近区电源和负荷的接入水平;
步骤2-2:分析不同开机和负荷方式下输电通道潮流分布情况;
步骤2-3:针对不同方式分别降低串补度,尽可能均衡潮流分布;
步骤2-4:令各方式输电能力达到最大值,记录相应的串补度;
所述输电通道为并列运行的两个以上输电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输电能力增加幅度随着串补度增加趋于饱和这一原则选择串补度相应的容量作为线路加装串补的最大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根据各个方式输电能力最大值相应的串补度,罗列线路投入串补度序列,结合设备制造能力和经济性确定串补分段数和分段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在上述串补分段投入输电极限方式下,分析串补分段接入系统后对系统电压分布及暂态稳定水平的影响,必要时对串补分段方案进行微调;
步骤4-2:结合远景方式年,综合考虑串补短时及长期过载能力,选择串补参数,确定串补应用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补参数包括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补应用方案包括串补补偿度、分段数、接入输电系统位置、各段基础参数和投切方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58596.9A CN102751721B (zh) | 2012-05-21 | 2012-05-21 | 一种用于运行方式变化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58596.9A CN102751721B (zh) | 2012-05-21 | 2012-05-21 | 一种用于运行方式变化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51721A CN102751721A (zh) | 2012-10-24 |
CN102751721B true CN102751721B (zh) | 2015-04-29 |
Family
ID=47031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58596.9A Active CN102751721B (zh) | 2012-05-21 | 2012-05-21 | 一种用于运行方式变化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517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43099B (zh) * | 2014-12-12 | 2019-03-22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超特高压电网串补度的优化方法 |
CN104466954B (zh) * | 2014-12-12 | 2016-09-14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一种降低upfc安装容量的方法 |
CN105375493B (zh) * | 2015-11-24 | 2019-02-22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额定参数可调整的串补设计方法 |
CN105870916B (zh) * | 2016-04-11 | 2018-06-29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高压主变多级谐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2012
- 2012-05-21 CN CN201210158596.9A patent/CN102751721B/zh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a solid-state approach to the series compensa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s;Laszlo Gyugyi;《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Delivery》;19970131;第12卷;全文 * |
可控串联补偿(TCSC)阻抗控制策略研究;陈达;《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20100515(第5期);第23~27页 * |
可控串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王宜政;《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20120315(第3期);全文 * |
采用TCSC技术提高陕北向关中输电能力的研究;刘梁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20081215(第12期);第7~56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51721A (zh) | 2012-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14197B (zh) | 一种大规模风电外送系统的无功补偿设备配置方法 | |
CN102751721B (zh) | 一种用于运行方式变化的串联补偿应用方法 | |
CN104573853B (zh) | 低压台区配电网电压质量评估与优化的系统化解决方法 | |
CN104009499B (zh) | 一种解决风电并网系统潮流不均衡的调度方法 | |
CN102832627B (zh) | 一种基于电力网络模型的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方法 | |
CN105490281B (zh) | 基于边界条件的分层分区无功电压分析方法 | |
CN103269079B (zh) | 一种基于静态、暂态电压稳定约束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法 | |
CN108573330A (zh) | 配电网降损方法及装置 | |
CN102904287B (zh) | 一种新能源外送系统的facts设备协调控制方法 | |
CN102810862A (zh) | 特高压受端电网分层分区的方法 | |
CN104734161B (zh) | 一种可变串联电抗动态调压无功补偿方法及其装置 | |
Quan et al. | Impact analysis for high-penetration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integrated into grid based on DIgSILENT | |
CN106159957B (zh) | 一种交流薄弱断面稳态过电压预控措施的优化方法 | |
Yan et al. | Analysis of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of direct drive PMSG based wind farm under low operating condition | |
CN103178551B (zh) | 海上油田群电网的功率优化控制方法 | |
CN104466954A (zh) | 一种降低upfc工程造价的方法 | |
CN109560568A (zh) | 基于短路电流裕度的双馈风电场最大可接入容量确定方法 | |
CN102868177B (zh) | 风电场并网点系统阻抗自动辨识及修正方法 | |
CN205017011U (zh) | 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供电系统 | |
Chen-chen et al. |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C system strength on the HVDC startup characteristics | |
Jiang et al. |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reactive power and voltage control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idering the connection of DFIG | |
CN105743099B (zh) | 一种超特高压电网串补度的优化方法 | |
CN106849118A (zh) | 一种基于电力电子换流技术的半波长输电混合调谐系统 | |
CN106055847B (zh) | 一种缩小运行与规划阶段输电能力差距的分析方法 | |
Manhangwe et al. | Flexible plug and play low carbon networks: Quadrature Booster trial at 33 kV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